衍生金融产品设计:多难兴邦,地震有利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6:23:16


《中国经济周刊》在一月份有篇雄文,作者写道,“用北京土地(2010年)的市价,买下美国可谓绰绰有余”。

这样的错误太过于离谱,以至于宏观经济学家都能看出来。经济学家郭凯在他的博客里嘲笑道,照这样算的话,用纽约土地(2006年)的市价,买下五个美国都绰绰有余。

是的,这样的错误确实太离谱了,它完全混淆了经济存量和经济增量的区别。

与基础设施、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本一样,土地资源仅仅只是经济存量的一种。而且,在不同的时段或不同的地区,这些经济存量的价格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千变万化。与土地资源等经济存量不同,

GDP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段时间内新创造出来的财富总和,它是指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量。

因而,将土地市价(经济存量)与GDP(经济增量)做比较,等于是将一个人一辈子挣到的钱,同另一个人一年赚到的钱做比较。而这样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同样的错误经过一番包装后,很多人就认不出来了,甚至也愿意深信不疑了。比如,财新网的总编辑王烁就说道,和其它灾难一样,日本地震的经济影响被高估了。经过一番分析后,王总编辑甚至还得出结论,灾难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时常还是积极的”。(http://blog.caing.com/article/16117/)

看来,多难兴邦还是很有理论基础的嘛。

“灾难损毁一国财富的存量部分,但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是一年的增量。企业重置受灾资产是成本,但国家未来重置这次地震和海啸摧毁的道路、机场等等,重建家园,却是创造GDP。假如不发生灾难,这部分GDP本来是不会产生的。”

我很认同王总编辑这段言简意赅的事实陈述,但他接下来的论述,却忽略了三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第一,既然灾难伴随着因重建而创造出的GDP,为什么没有人欢迎灾难?第二,创造GDP需要利用经济存量,但如果没有灾难的发生,(自然也没有因重建而新创造的GDP),这部分经济存量也会用在其它方面,并同样会创造出GDP来。第三,既然“灾难损毁一国财富的存量部分”,那么,重建所创造出的“本来不会产生的”GDP,首先也要用来弥补这些损毁的财富,剩下的才能算是“新”的GDP。

忽略了这三个问题后,王总编辑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重置(建)所创造的GDP,与灾难扰乱企业运营所损失的GDP,两者之差,大体就是灾难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净冲击。这个净冲击一般不会大,时常还是积极的。”

尽管王总编辑说的很谦虚,但这短短的两句话,就是经济学上“破窗理论”的经典表达。尽管这一理论在两百多年前就被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批判的体无完肤,但换一个时代换一种情境,同样的理论却仍然有人买账。其实,戳穿这一理论,也并不比巴斯夏当年难。

第一,“重建所创造的GDP”时所使用的社会财富(经济存量),原本可以用在更好的地方。比如,若没有灾难,重建基础设施所花费的金钱,原本可以用在科研、教育和推出新产品等方面;但发生灾难后,花在这方面的投资,只能等重建后才能谈起。第二,王总编辑很明显忽略了灾难对人类情感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造成的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那些受灾难伤害尤其深重的人群之间,这种影响尤其显著。第三,扰乱企业运营而损失的GDP,不仅应该包括企业重建产品线所付出的经济成本,还应该包括企业将资金用于重建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同时,更应该包括企业因被扰乱运营而消失的经营收入。

算上这三点,灾难对一国经济的“净冲击”,就很难会有正面、积极的可能性了。

其实,王总编辑所犯的错误,和文章提到的《中国经济周刊》雄文一样,都是忽略了经济存量和GDP(经济增量)之间的关系。唯一的不同是,王总编辑的错误更隐蔽,更不宜察觉。

在任何时候、通过任何途径创造出来的GDP,在最后都会成为经济存量的一部分。而我们今天所享用的个人和社会财富(经济存量),除了一部分是大自然的馈赠,其它部分都是往日的人们创造出来的,也都算在了往日的GDP里面(如果算过的话)。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准,是由昨天的积累,即今日的经济存量所决定的;而今日的GDP,如果它是可持续的,则决定着我们明日的生活水准。所以,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因而,当一国发生灾难时,如本次的日本地震,其经济上的后果是这样的:桥塌路陷,屋毁人亡,工厂停工,人民流离失所,该国往日所积累的一部分财富(经济存量)在顷刻间化为乌有,该国经济退回到往日的某个阶段,并从该阶段开始重建,然后慢慢恢复。

所以,王总编辑的所谓“经济增长比经济存量重要”,实在大错特错。经济增长是由经济存量决定的,而没有一定的经济存量支撑的经济增长,比如灾后重建,不仅效率有限,而且不可持续。

“我们几乎看不到灾难摧毁一国经济,反而常常看到一国在受灾后经济景气起来”。确实,汶川地震没有阻挡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9级地震也不大可能让日本变回发展中国家。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地震的“积极作用”,而是因为1)汶川相对于中国太小了,2)中国经济原本就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上,3)日本是一个成熟的发达国家,能够承受几次天灾的折腾。

但是,如果稍加注意一下,王总编辑就会发现,地震确实摧毁了海地的经济和生机,而一年不算风调雨顺的气候,也能让非洲大地饿殍遍野。那些地方,该有多少的重建机会啊。

其实,如果王总编辑能把文章标题中的“经济”改成“GDP”,“为什么灾难对GDP的影响总被高估”,他这篇文章倒也没有多少可以指摘的地方了。确实,大量的重建工程加上连续的大规模通货膨胀,日本政府的GDP数据确实不会受到多大影响,甚至还能出现较为显著的增长。

但是,这并不会改变日本灾民家园毁坏、亲人离散、生活水准倒退十几年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