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保守治疗:一课经济学:盲目崇拜全面就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4:28:54

译者:heicuo 来源:东西 (http://dongxi.net/)
原文作者:Henry Hazlitt
原文链接:http://econin1lesson.blogspot.com/2009/09/eiol-fetish-of-full-employment.html

第10章 盲目崇拜全面就业

任何国家的经济目标,与任何个人的经济目标相同,在于以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结果。人类全部的经济进步,在于以同样的劳力得到更多的产出。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人们着手用骡子代替自己负重,并且进一步发明了轮子和马车,发明了铁路和载货汽车。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人类才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了无数节省劳力的装置。

所有这些实在是太基本了,如果不是因为那些杜撰和传播新口号的人一再忘记这些的话,在这里都不好意思再提。当我们从国家的角度来分析时,这一首要原则意味着:追求生产最大化才是我们的真正目标。要达成这个目标,全面就业,即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情况,就会成为必然的副产品。不过,就业只是手段,生产才是目的。少了全面就业,我们无法连续不断地达到充分生产这个目标。不过,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实现没有充分生产的全面就业。

原始部落的成员赤身露体,吃、住条件都很可怜,不过他们没有失业的痛苦。中国和印度远比美国贫穷,但它们的主要问题也不是失业问题,而是生产方式太落后(这既是资本短缺的原因,也是资本短缺的结果)。全面就业一旦偏离了充分生产这个目标,并且自身被当作一个目标的话,恐怕没有什么东西会比它更容易实现的了。希特勒推动庞大的扩军备战计划,实现了全面就业;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每个参战国都实现了全面就业;德国的苦役都全面就业;监狱和戴镣铐的囚徒都全面就业。高压统治总能实现全面就业。

然而,议员们在国会提出的不是充分生产的议案,而是全面就业的议案。就连工商业联合会呼吁成立的也是“总统全面就业委员会”,而非“充分生产”委员会、或“全面就业与充分生产”委员会。在任何地方,手段反而成了目标,而目标本身却被遗忘了。

人们讨论起工资和就业,就好像它们与生产力和产出没有什么联系一样。在仅仅存在一个固定量的工作可做这一假设下,所得出的结论是:30小时周工作制 将提供更多的工作职位,因此比40小时周工作制要好。工会变着花样“制造工作机会”的做法仍一再被稀里糊涂地容忍。美国专业音乐人工会领袖皮特里洛(Petrillo)扬言,若某广播电台不加倍雇用音乐工作者,就要该广播电台关门,他受到公众支持,毕竟他只是想要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当我们拥有公共事业管理署(WPA)之际,大家认为天才行政管理人员标志就是能想出相对于工作所能创造的价值雇用最大数量的人力的项目——换句话说,最没有效率地使用劳动力的项目。

如果这是一种选择——可惜不是——最好是拥有生产最大化,同时光明正大地救济一部分失业人口,远比打着“全面就业”的幌子,用各种滥配工作来扰乱生 产要好得多。文明的进步其实体现在就业人口的减少上,而不是体现在增加上。因为当国家变得日益富裕,才使我们得以禁止使用童工,得以实现老有所养,使得成千上万的妇女不再需要劳累工作。在美国必须工作的人口的比例,远低于比如中国或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1950年美国是否能提供5 000万或6 000万个就业机会,而在于我们的产出能达到多少,我们的生活水平能因此提高多少?今天人们极力强调的分配问题,如果有更多的产品可供分配,终归是更容易得到解决。

我们如果能把重点放在真正该放的地方——也就是放在生产最大化的政策上,我们就可以理清自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