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香水上海专柜: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18圣人千古(大结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43:33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18圣人千古(大结局)

在孔子三千弟子中,颜回子路子贡可说是孔子最亲近的人,他们也是孔子晚年陪伴在他身边的人,子贡虽不是孔子最满意的学生,但子贡却一直陪在孔子身边直到最后,在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当时的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贬低孔子之风,这些话经常会传到子贡耳朵里,那子贡是怎样回击这些人的,在孔子最后的日子里这三个孔子最亲近的学生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上讲讲到孔子的两位弟子颜回和子路。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子路呢可以说是孔子最亲近的学生,跟孔子时间是最长的。那颜回、子路下来就是子贡了,这三人都是一直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那子贡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这样讲,子贡是孔子晚年的一个依靠,在颜回和子路都死了以后孔子身边能给孔子带来安慰并且能给孔子各方面关照的就是子贡了。以前子贡曾问过老师,说老师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汝器也’。你嘛,就是一个器。我们说这个器不是个好听的词,因为孔子曾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君子不器’。那现在你讲子贡是个器,是有贬低味道的。如果直接把他它置换过来,君子不器,子贡是器,那子贡就不是君子。所以这点对子贡是有一定打击的。而子贡就赶紧问老师,那老师,我是什么样的器啊?这时孔子还要安慰他一下,刚才打击得太重了。你啊,不是一般的器啊,是‘瑚琏(胡脸)也《论语公冶长第五》’。瑚琏是什么东西?是在祭祀天地和祖先时盛放祭品的一个贵重之器,礼器。我们说在那个时代,国家的大事就是祀与戎,祭祀和战争。祭祀是国家最严肃的场合,在这样的场合里盛放祭品的贵重之器。所以讲子贡是器是贬低,讲子贡是瑚琏又是怎么样呢?给他一点安慰。因此孔子在这句话里我们说他对子贡怎么样呢?是有贬低同时也有安慰,有勉励同时也怎么样?指出他的不足。从器这个角度来说子贡已经不错了,是贵重之器了,但从不器的角度来说呢,子贡尚未成功还得继续努力还要达到‘君子不器’的境界。孔子对子贡还是有些不满的,这个不满在哪里?他就觉得子贡不大安贫乐道,他为什么喜欢颜回,我们上讲讲了,就是颜回安贫乐道,境界很高,而子贡恰恰是不够安贫,因为他有追逐财富的欲望,更重要的是什么呢?他还有追逐财富的才能。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给商人列了一个传记叫《货殖列传》,在货殖列传里他写的第二个商人就是子贡。孔子讲他‘亿则屡中《论语先进第十一》’亿是什么?亿就是判断,就是他觉得什么东西赚钱他马上投资,这个东西还就能赚钱,子贡做生意并没花太多精力,他一直是跟着孔子学习的,他就行有余力则以经商,而且还搞得很成功,钱真的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司马迁在史记上也有记载,是这样说的,就是子贡如果到各个诸侯国去,诸侯国的国君看到子贡先生来了,对子贡什么态度呢?分庭而抗礼。按说我是国君,你外面客人来了总是个臣子吧,我们俩是上下的关系,我在上面坐你在下面行礼,可子贡来了就不是我在上面坐着你在下面行礼了,分庭,什么意思呢?一个朝堂之上,我站在一边你站在一边,我们拱手,不把你看成下级,平等行礼。你说这些诸侯们为什么对子贡这么平等呢?有钱嘛,他能带来投资,这也是招商引资的一个办法,首先你要用感情来招徕他嘛,那子贡的钱对孔子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像孔子周游列国总要有很多花费吧,那周游列国的花费是谁出的?肯定是子贡,上下打点也好,来回差旅费也好,都是子贡提供安排的,所以他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但子贡最重要的成就还不是在商业上,在什么地方呢?外交上。孔子为什么说他是器啊,他是个实干之才。子贡的外交才能是非常了不得的,《左传》上有很多非常非常成功的外交案例就是说子贡的。

子贡,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公元前483年齐国的田常想出兵伐鲁,子贡奉孔子之命救鲁,他出使齐鲁吴越晋等国,利用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游说(税)于各国之间,最终保存了鲁国,子贡高超的外交能力在此次外交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子贡也因此声名远扬。

到孔子的晚年,从他68岁回国到他去世这五年时间里,鲁国在很大程度上就靠子贡的一张嘴在诸侯国里面保存着,而且我还要说子贡不是鲁国人,子贡是卫国人,之所以为鲁国如此尽力就是因为他的老师是鲁国人,后来老师去世了子贡为他守丧6年,6年后他回去帮卫国尽力了。所以真的很感人。到了孔子晚年有很多人说孔子坏话,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叔孙武书,三桓之一,叔孙家的那个家长叔孙武书两次说孔子的坏话,其中有一次他在鲁国朝堂上和一帮大夫们聊天,就攻击孔子,怎么攻击?说子贡很厉害,比他老师厉害多了。我们说子贡那时在帮鲁国办外交,那就是纵横捭阖,折冲樽俎啊,鲁国就靠他一张嘴保存着,所以叔孙武书很佩服子贡,这是可以的,可他顺便把孔子贬低一下:子贡比他老师厉害多了,他就跟那帮大夫们讲,那这个大夫里面有个叫子服景伯的,子服景伯实际上也是孔子的学生,他回来就跟子贡讲,说我们今天在朝堂上叔孙武书说你比老师厉害,子贡怎么说的呢?子贡说,也无怪啊,我举个例子就清楚了,比如说一个人家里的房子外面有个院墙,我的院墙多高呢?高度正好到肩膀,所以一般的人站在院墙外面就可以把里面看得清清楚楚,我家里有什么,他一看就看得明明白白,哟,这个人家里挺有钱的。而我老师家的院墙有多高呢?数仞之高,你站在外面不入其门根本看不到我老师家里的丰富。所以叔孙武书说这样的话也很正常。会骂人的人都很文明,叔孙武书说这样的话很正常是什么意思啊,他没学问没文化嘛。你要知道越没文化的人就越欣赏那些没文化的东西。后来叔孙武书又在一个场合诋毁孔子,这回子贡就毫不客气地顶撞讨他了。子贡说,你不要这样做,我告诉你,孔子是不能诋毁的,为什么?其他人的贤德就像丘陵一样我们可以爬上去,孔子的贤德像什么,像天上的日月,你永远也够不着的,你自己自绝于人民也就算了,你对日月你有一点损伤吗?你骂孔子只能显示你的无知,对孔子不可能有一点损伤,只能显示出你不自量力。叔孙武书可是鲁国的三大家族之一啊,是鲁国的司马,子贡是什么?简单的一个外来的客卿。所以只要涉及到对他老师的评价子贡是毫不客气的。还有一个叫陈子禽的,陈子禽有一天跟子贡讲,说子贡先生啊,你是不是故意装作对你的老师很恭敬,我们都觉得你老师比不上你。讲到这我们也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在那个时代那么多人觉得孔子比不上子贡呢?这就是眼光,俗人的眼光,俗人的眼光看什么?看世俗的成功嘛。你子贡那么有钱又办了那么多成功的外交,那当然孔子比不上你了,孔子家里有钱嘛,没钱,孔子在国际上周游列国14年,有什么成功吗?也没有。所以大家就觉得那肯定子贡比他老师强嘛,这就叫世俗的眼光。世俗的眼光只看世俗的成功,你升官了吗?成功了。你发财了吗?成功了。你升官了发财了都没有,那好,不成功。这就是俗人的眼光。但子贡不一样,他可是经过老师教导的,是有文化的人,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当子禽讲这样的话时,子贡啊,你肯定比你老师厉害,你之所以对你老师那么恭敬,也就是对表示恭敬而已吧。子贡马上就来了一句‘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第十九》’你一句话就能让别人看出你这个人有没有档次有没有水平,所以说话一定要小心,没教养的没文化的没水平的话少说,你知道我老师是什么人吗?我的老师别人一般根本没有办法达到他的境界,因为我的老师就像天。子贡为什么如此地为老师辩护,首先,这当然是出自一种师生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老师确实值得辩护,他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老师,孔子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也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人,要找孔子的弱点找出他的错,那都是可以找得到的,但孔子一定是从古至今缺点最少的人,就这一点就够了。再说,孔子晚年老了,自己在家里整理六经一般来说也不出门了,这个时候面对外界对他的非议,子贡觉得有责任要为老师做辩护。

子贡对孔子的感情和尊重让我们对这样一对师生之间的真情有了很真实的感受,子贡对孔子的推崇也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此时孔子已经是一位快70岁的老人了,在孔子身边还有什么人陪伴着他呢,历经磨难的孔子,他的晚年又经历了什么?

我们说实际上在孔子归国的前一年他妻子就已经去世了,所以孔子晚年应该说很可怜,没有依靠。我们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孔子回国后没这个老来的伴,一个男人老了后没有伴真的很可怜,孔子55岁出国跟妻子告别然后68岁回来,回来的前一年他妻子就去世了,所以生离就是死别。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孔子回来后看不到妻子了,但他看到妻子生活过地方,使用过的各种器具,我们不知道他内心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酸楚,然而还有更大的伤痛在等着他,回国的第二年,他唯一的儿子孔鲤也先他而去,终年50岁,孔子这时70。那到这个时候我们说孔子此时身边没什么亲人了,妻子死了儿子死了,有一个孙子孔伋(急),孔伋此时还在襁褓中,甚至有人说孔伋是孔鲤的遗腹子,就是孔鲤死了以后孔伋才出生。你想孔子70岁了,儿子死了孙子出生了,他看着这个孙子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还有更大的打击在后头。又过一年,71岁,颜回死了。《论语》上有这么一条记载,颜回死了以后孔子说‘子曰 噫 天丧予 天丧予《论语 先进第十一》’孔子叹息呀,天灭我啊,天灭我啊。颜回对孔子来说意味着什么?首先,孔子就把他看成儿子,前面讲过,孔子到最后,他的很多的学生把孔子看成父亲,孔子也把这些学生看成儿子,颜回是最像的,因为颜回年龄差不多,像儿子的辈分。更重要的是什么?他把颜回看成是他的精神传人,他的心中一定这样想着,我死了以后这个文明的火炬就传到他的手里了,要靠他传下去。所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孔子晚年回国后他的很多弟子都出去做官了,冉求在做官,子路在做官,子贡在做官,樊迟在做官,几乎都在做官,就有一个人,最厉害的,学问最高的没做官,谁呀?颜回。为什么?孔子要把颜回留在身边,你就不用做官了,你有更大的事情要做,这个更大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你将要承担起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将来要传给你。可是万万没想到颜回竟先他而去,这就像接力赛一样,孔子拼命的跑,前面有颜回等着接他的一棒,等跑到颜回身边这个棒还没传出去颜回就先倒下了。所以这个对孔子的精神打击太大了。孔子痛哭啊。他的其他弟子就说了,老师啊,你年纪大了,不能这么哀痛要节哀啊,孔子说,我不为他这样的人哀痛我还为谁哀痛呢?他这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他这样的人就是三月不违仁的人,就是不迁怒不贰过的人,就是学习永远不知疲倦,永远不知道停止的人,就是对老师的话无所不说(悦)的人,就是能够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就是能够在一箪食一瓢饮中找到快乐的人,这样的人死了,我不为他哭我还为谁哭啊。颜回死时41岁,所以孔子一再说,早死。一讲到颜回死孔子就说早死,太可惜了。所以孔子一个人独自坐在那个地方深深叹息‘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 子罕第九》’一个好的苗子啊,没有开花就枯萎了;一个好的美丽的花朵啊,还没有结果就凋落了。颜回在他的心中就是一个好苗子,没有长成栋梁之材就枯萎了,一朵鲜花没有结果就凋落了。这对孔子的打击非常之大。孔子这样的人,他一定是看穿生死看透生死的,生死对他来说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问题是有一种文化,有一种文明必须有人要传下去。所以孔子哀叹颜回的死就是因为觉得一种伟大的文化传统,他茫然四顾,不知道传给谁了。颜回的死可以说是孔门的一件大事,那其他弟子也知道颜回在老师心目中地位,出于对老师的尊重也出于对他们中学习最好的师兄弟的这样一种感情,准备厚葬颜回。那你说孔子对颜回这么好,颜回死了孔子这么痛苦,弟子们想厚葬时孔子是什么态度呢?反对,不同意。但孔子毕竟老了,这样的丧事,具体的事务孔子不能自己操办了。只能由他其他的弟子来办,这些弟子们最终还是厚葬了颜回。孔子在颜回的坟墓前痛哭,孔子说,颜回啊,我把你看成儿子啊,你也把我看成父亲,我想用当初安葬我儿子那样的方法来安葬你,现在搞成这个样子不是我的主意啊,是你的那帮同学们干的。在他的灵前在他的坟墓前就这样跟颜回痛哭倾诉。读《论语》读到这一段,你也能感觉到,颜回一死,给我们感觉是天地,江山都为之变色,好像整个天空都阴暗下来。所以颜回的死是一个转折点,孔门由盛而衰。

颜回是孔子心目中的精神传人,颜回的早死孔子的心情可想而知,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孔子的内心更绝望了,难道上天对孔子的考验还没结束吗?

就在这年鲁国还发生了一件怪事,叔孙武书家里的一个车夫到野外打猎,打到一只很奇怪的野兽,把它左腿还弄断了,这个野兽带到城里来叔孙武书不认识,从来没见过,而且腿也弄断了,左腿弄断了,他就把它扔到野外同时报告给孔子,孔子不是什么都知道嘛,他就报告孔子说,你看外面,今天我的车夫打猎打到一个怪兽,不知是什么东西你去看一看,孔子一听心中就一惊赶紧跑去看,当时眼泪就下来了,马上用袖子遮住自己的眼泪哭泣,子贡就觉得奇怪,老师啊,一只野兽你为什么这么哭啊。孔子说,你不知道这是只什么兽啊,这是麒麟啊,麒麟出来时应是国泰民安,表明圣明的君主要出现了,可这个麒麟出现得太不是时候了,现在天下一团漆黑,而且它出来时还受到了伤害,表明什么,表明圣明的天子被谋害了,表明圣明的天子不可能再出现了,表明这个世道无望了。孔子从这个受伤害的麒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还看到了不详的时运。据说从此以后孔子就不再著述,本来孔子一直在写《春秋》,到这个时候不写了绝笔于获麟。《春秋》就记到这一年后面没了,这当然是一种说法,但我们确实可以想象出孔子当时内心中的一种绝望。而就在这时子路又来向他辞行,子路本来不是在季康子手下当官吗,得罪了季康子,就要到卫国去了,子路的家就在卫国,临行前跟老师辞行,这时比他小21岁的师弟颜回刚刚死,老师又那么悲痛,所以子路此时心情也不好,也有点疑神疑鬼的,他辞行时问老师什么问题呢?说老师啊,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如何去侍奉鬼神,子路这样的人也想去侍奉鬼神,这也是一个很奇怪的事,表明经过这番变故后子路的内心也在衰退也有了迟暮之感,子路这时62岁了。孔子一听子路问这个话就知道他现在心情太灰暗了,怎么办?推他一把,所以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第十一》’你不是要到卫国去吗,你想着好好侍奉侍奉卫国的君臣啊,怎么想着事鬼呢?这是在暗示他,你还有很多大事要做不要老想着死,不要老想着退休啊。但子路内心中死亡的阴影也是太沉重了,他不但没被老师推出这种阴暗,反而更动情了,说老师,那你跟我谈谈死亡问题吧,这时让老师谈死亡问题。孔子说,你怎么会想这样的问题呢?你能不能振作一点,人间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做‘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想猛击一掌把子路从阴影中击出来,把他从一种阴暗的心里状态中给推出来,结果不得而知,但我想肯定是子路站起来默默地就走开了,孔子望着子路的背影内心中也一定是一片苍凉。子路走了到卫国去了并且一去不返。子路到卫国去的第二年卫国就发生了一场大动乱,此时子路在卫国大夫孔悝(奎)家做家臣,这时卫国发生了现任国君卫出公蒯(kuǎi)辄和他的父亲蒯聩(窥)为争夺国君而大打出手的内乱,很不幸孔悝也被卷入其中,更不幸的是子路恰恰是孔悝的家臣,大乱发生那天子路本来不在城内在城外,孔子还有个学生叫高柴正好在城内,高柴一看有内乱发生赶紧逃跑,出城。子路在城外听说城里发生内赶紧进城,这一进一出你可看出人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个性,两人在城门口碰见了,高柴就跟子路说,师兄啊别进去了,进去也于事无补了,孔悝已经被蒯聩劫持了,你进去于事无补只会白白送命。子路怎么说呢,我在人家里做家臣,吃人家的饭就应该忠人之事,他进去了,高柴走了,进去后他看见蒯聩果然把孔悝劫持在高台之上,子路就在下面喊,你把孔悝给放了。那蒯聩肯定不放了。子路说,你不放,行,我就放火烧台。蒯聩就派两个武士下来,子路固然很勇敢但子路此时毕竟是63岁高龄的人,对方下来两个武士跟他打那渐渐子路就处于下风了,帽子的带子被砍断帽子掉到一边。子路说,君子不死帽子不能免。把剑放到一边将帽子捡起来戴在头上,还把带子扎起来,那对方两个武士还能放过这个机会吗,趁机冲上来把子路给刺死了。由于子路太勇敢他们太恐惧了,所以就一顿乱砍最终把子路砍成一堆肉酱。一代英豪就这样走到他生命的终点。孔子在鲁国听说卫国发生内乱讲了8个字‘柴也其来由也死矣’高柴会回来的,我一点都不担心,仲由这一次一定会死了。果然报丧的人来了,报告了子路死亡的确信。然后孔子坐在堂前台阶的中间痛哭,天祝(咒,助)我,天祝我。祝什么意思?就是咒,天在咒我啊,天在咒我啊。子路是跟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学生,40多年忠心耿耿,他是孔子的学生兼做孔子的保镖,比孔子只小9岁,所以这两人的关系到最后是义兼师友,不光是老师甚至有点朋友的味道,曾经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有一次孔子得了急病,非常严重的病,孔子昏迷了,子路想老师要死了那要给他准备后事,老师这时是个普通人啊,这个丧葬到底要用什么样的礼节来做,不知道,以前没这个先例,那子路就想了,我老师做过大夫就按大夫之礼来安排吧,孔子此时又不是大夫也没有家臣,子路说好办,反正大师兄下面有很多小师弟,你们就假装是老师的家臣,就照这个规格来给孔子准备丧事。后来孔子好了,醒了。醒了以后,知道了这个事就把子路叫来痛骂一顿,子路啊,你干的欺骗人的事情已经很久了,我现在不是大夫你为什么照大夫之礼来安葬我呢?你要明白我愿意死在你们学生手里,我的丧事要让你们来办我才踏实,所以孔子早就想好了,他自己的养老送终谁都不靠就靠他的学生,没想到竟然子路又先他而去。有人来吊唁,学生死了到老师家来吊唁,大家都知道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是亲如父子一家人,所以跑到老师这来吊唁,孔子强撑着自己的病体跟别人答礼,然后把这些吊唁的人都送走后孔子又想起刚才报丧的人,你们把报丧的人叫来,我再问问当时具体情节是怎么样的。这个报丧的人也不会说话,听说孔子要问当时具体的情况就说,很惨啊,被剁为肉酱啊,你说这不是刺激人吗,孔子晚年胃口消化也不太好,也不能吃别的肉只能吃肉酱,上一顿吃剩的肉酱还放在桌上。那人这样讲孔子一听就不敢往那个肉酱上看了,赶紧挥挥手让人把它盖起来,从此以后孔子再不吃肉。子路的死最终击垮了孔子,几个月后,勉强撑过年关到第二年二月孔子就病倒了。

子路也走了,子路的惨死孔子虽早有预感,但对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来说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还是太过沉重了,此时孔子身边只剩下子贡。

子贡一听老师病重赶紧跑来看他,老师在干什么?拄着拐杖在门口徘徊,看到子贡来了就责备子贡,赐啊,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啊,这不是在批评,这是他对子贡的感情,此时他唯一的感情慰藉就是子贡,你怎么才来啊,你说学生听到老师这样讲心里一定是非常非常悲伤,接下来孔子还有七天就死了,子贡一直陪在身边,孔子告诉子贡,我昨天做了个梦,梦见我坐在厅堂的两根柱子间接受别人的祭奠,这是殷人的丧礼,我告诉你我就是殷人的后代。我们说孔子这个地方就是在给子贡交代后事,就是我死了你要用什么样的礼来安葬我。后来子贡也确实把这个丧事办得非常好。孔子的丧事当时惊动了各国诸侯,都派人来观礼。所以可以说孔子也是哀荣备至。当然孔子可能自己不看重这点也不在乎这些,但我们在乎,我们和子贡一样在乎,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我们希望他的葬礼办得隆重一点,这样可以稍微慰藉一下我们的哀思吧。孔子一辈子都喜欢唱歌,他最喜欢的是用音乐来抒发情怀,给子贡交代完后事后他唱了一首歌,这是孔子在人间给我们留下的最后的声音,这个歌很简单,三句歌词‘泰山坏乎梁祝摧乎哲人萎乎《礼记檀弓上》’泰山崩了,梁柱折了,哲人要去了。从此孔子就不再属于春秋时代,他属于千秋万代了。孔子是我们民族永远的圣人,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信仰和爱。

孔子说仁者爱人,对人的爱使他最终成为圣人,圣人就是爱人的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孔子生前广为人爱,他的弟子们把他当成父亲为他服丧三年。三年结束,弟子们抱头痛哭洒泪而别,子贡一个人留在墓前又服丧三年。逝世以后孔子更获得了一个民族的敬仰与爱戴,凭着对圣人的爱戴和信仰我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自己历史的民族,一个创造了伟大辉煌文化的民族,一个体面而高贵的民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