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香水邂逅绿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13圣人的境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04:20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13圣人的境界

 

孔是儒家代表人物,儒家给我们的印象是文质彬彬讲究礼仪,而孔子一生也致力于恢复周礼。礼是孔子的道德理想也是孔子的政治理想,那日常生活中孔子是不是规矩特别多眼里揉不得沙子,谁要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合礼的要求,孔子就会像运动场上的裁判员一样立刻吹哨叫停?在面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时孔子究竟会怎样做呢?

 

上讲讲到孔子在陈国听到一个好消息,季桓子死了,季桓子临死之前给他儿子留下一个政治遗言,希望他儿子做了鲁国执政后能把孔子召回来。过了不久季桓子死了,他儿子季孙肥也果然当上执政。季孙肥在把父亲的丧事办完后就想起父亲的遗言,要把孔子召回来,他也准备这么做了,可他手下有个叫公之鱼的人,这人对季康子说,我劝你还是别把孔子召回来,为什么呢?因为孔子曾和你父亲有过合作,合作结果是什么呢?孔子不听你父亲的你父亲也不愿听他的,结果就是孔子出国,孔子这一出国你父亲的声誉就受到极大影响,孔子和季桓子之间如果有矛盾,那结果肯定是大家都站在孔子一边肯定是季桓子有问题,所以孔子出国这件事对季桓子的政治声誉造成很坏的影响。那公之鱼就提醒了季康子,说你看你父亲因为跟孔子合作而又不能坚持到底,名声受到很大影响,现在如果你把孔子召回来,孔子现在60岁还能干,他是听你的还是你听他的,你听他的不可能,他听你的可能不可能?也不可能。为什么?孔子有原则。既然你不能听他的,他也不能听你的,那你们的合作肯定到最后怎么样,还是要破裂,如果合作再破裂了,这个孔老先生一气之下又出国了,你的名声不就搞坏了吗?你可要知道,孔子曾经骂过你爷爷季平子,又曾经损害过你父亲季桓子的声誉,现在到你了,难道你一家人的名声都要被这个人坏掉吗?季康子一听,还真是这回事啊马上打消了召孔子回国的念头。一个小人就把孔子回国的希望给掐灭了。所以我们说大人有大人的思路,小人有小人的想法。小人的想法往往比大人的思路更能打动人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小人的想法往往针对的是我们人性中的弱点。公之鱼的这个分析就是针对了季康子的弱点,那季康子现在还是有点矛盾,我父亲有遗嘱让我把孔子召回来,如果不执行这个遗嘱那不就是不孝嘛,总得想个什么办法。公之鱼说,有一个办法,你把冉求召回来,算是个折中的办法吧,不召老师把学生召回来。为什么要召冉求呢?两个原因。第一,冉求是个财政专家,搞经济他有一套。第二,冉求这人很听话。又是专家又很听话那不就是宝贝嘛。

 

把冉求召回国让孔子继续在外流亡,季康子这样做也是盘算了自己的道理,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在他面前季康子会感到处处受约束,那真实的孔子是不是一个规矩很大的人,一般人在孔子面前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吗?

 

不是,孔子很宽大,你在他面前完全可以很自由,他很宽容。《说苑 君道》上有两句话讲得特别好,8个字‘大道容下 大德容众’孔子就是这样的大德,既然他是这么个大德他一定能容众,容纳下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一定能包容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种种弱点,缺点和不足。所以我们在孔子面前真的是完全可以无拘无束自由的。我们想一下,假如孔子是个非常严格非常苛刻的老师,会有那么多学生一直跟着他吗?会培养出那么多有个性,有风度,有气质,有情怀的学生吗?一个人的情怀,气质,风度一定在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够发育,孔子手下那么多学生,各有各的个性,气质,风度,性情,那都说明孔子一定是宽容的。有一次孔子给他一个极聪明的学生子贡提了个问题,说端木赐,你是不是认为我有很多知识啊?子贡一听,对啊,难道老师不是很有知识吗?孔子说,不对,我只不过是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而已。这个话真好,我现在也经常在很多地方讲这么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读书不是扩大知识面,世界太大了,你说知识面扩大到什么程度才算够?读书不是为了增长知识,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判断力。所以孔子对他学生问的这个问题特别好,你认为我是知识多吗?子贡说,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我是价值观,我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这个对话到此结束,那这个基本价值观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子贡明白,这种聪明人跟着老师学那么多,学问很高,老师一讲,哦,明白了。那我们不明白啊?那你这个基本价值观是什么?你的为人处事的一条基本的一以贯之的原则到底是什么?好在《论语》里还有一条,孔子和他另一位弟子曾参(森,cān,身,三)之间有过一次对话,他问了曾参同一个问题。他说曾参啊,我有一条道一以贯之。你不要以为我是知识面广,我只不过是有一个道一以贯之啊。曾参一听,是。他明白,所以他就说了句,是。这场对话就结束了,孔子就走了。

 

孔子和他弟子曾参一问一答像是在打哑谜,他们之间相互明白但别人却不明白。那曾参听明白了什么?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的道究竟又是什么?

 

可旁边还有其他一些人啊,这其他人就不明白了,孔子一走就问曾子,曾参才有回答。有了这个回答我们才明白孔子一以贯之的道是什么,曾参说,我的老师一以贯之的道两个字:‘忠’和‘恕’‘忠恕而已矣《论语 里仁第四》’孔子曾自己给忠和恕都做过解释。什么叫恕?‘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我说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全世界各民族通行的一个黄金法则。那么忠呢?忠就是恕的积极的一面,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那忠是什么?你想要的也得要帮助别人实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第六》’所以从这个意义讲恕是消极的道德,忠是积极的道德。照这么一解释大家就会觉得,既然忠是积极的道德恕是消极的道德,那忠是不是比恕更重要?按说是这样,忠里面的内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际上就是孔子讲的仁的内涵,可是呢很有意思 ,有一天子贡跑去问老师一个问题,说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字,这一个字我可以终身奉行它?孔子的回答也毫不犹豫‘其恕乎’那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有时在想一个问题,想孔子的学生,读《论语》时觉得特别感慨,我当了这么多年老师真的特别感慨,他的学生问的问题都特别有意思特别有水平,你说突然有一天哪个学生来问我,鲍老师啊,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字终生奉行啊,这个事就真会把我问傻了,一定要想半天,那哪一个字啊?你让我想想吧,但孔子当场就能答得出来,学生高老师也高。老师高有很多时候是因为学生高,逼得老师高。如果我每天上课之前都要想着万一学生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免得到时被问倒了,你看孔子的学生问孔子都是什么问题,什么叫成人,什么叫仁,什么叫正,什么叫君子,什么叫死亡,什么叫人性,所以有时我跟我学生开玩笑,我的水平为什么比不上孔子,因为你们比不上孔子的弟子嘛,你问不到这么有水平的问题,你知道吗?所以你看子贡这个话问得多好‘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问得好,答得怎么样?答得也好‘其恕乎’那就是恕,一点没犹豫。答案就好像在他脑子里早就有了,这时才能看出老师水平,老师的水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看出,老师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叫水平吗?标准答案就是自己做的他当然会了。

 

那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就是忠和恕两个字,但当子贡问他哪个字可终生奉行时孔子却毫不犹豫地给出了恕字,把忠给舍弃了,孔子为什么给出的是恕而不是忠?

 

刚才讲了忠是积极的道德,应该更难更高,为什么孔子给子贡的是恕而不是忠?这就要思考后才能明白孔子比我们高,因为忠有问题,忠有什么问题?三个问题。第一,忠是积极的道德,你要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一定要有能力,你想要要的,让朋友也能得到,你想建立的,让他也能建立,你帮助他去建立,可你有这个能力吗?所以忠不是人人可以做,也不是时时可以做的。而子贡问的是什么?我一辈子终生奉行,那这个肯定就不行了,为什么,有些时候你做不到,我到很想让在座的诸位都发财,我做不到啊!而恕怎么样,可以做得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简单说忠就是什么呢?忠就是做对别人做有益的事,恕呢?就是不做对别人有害的事。做对别人有益的事你必须要有这个能力,而不做对别人有害的事,怎么样,不需要能力。还有第二点,忠有很大的问题,忠有个前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想要的让你也要,我想建立的让你也建立,前提是什么?前提是我们有共同的欲求,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但问题是,是不是人人都有共同的追求呢?即使人和人之间有相同的追求但也有不相同的爱好啊,如果我想要的我一定要让你要,有可能就恰恰违背了你的意愿,是不是这样呢?我以前曾在青海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有段时间青海吃不到大米了每天吃馒头,那我南方人吃馒头不习惯,然后就想办法到处找米,那个米很的是难得,然后朋友到我家来我也就给他做米饭吃嘛,可我发现他吃的很痛苦,我说米是最好的啊,我好不容易才弄来的,你怎么很痛苦呢?他说我是北方人,不愿意吃米我要吃面,我是不是忠了,忠了,可他得到的是什么?是痛苦,所以忠有局限。庄子也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一天大海上飞来一只大鸟,飞到鲁国郊外,那鲁国国君一看,这个海鸟好漂亮啊,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带回家当宠物养起来,他怎么养这只鸟呢?他把这只鸟弄到太庙里面去了,然后找一帮乐队来给它演奏,九韶之乐,然后让它喝酒,让它吃猪头,牛头,羊头,然后一帮乐工还在下面演奏,结果是什么?鸟在这样的环境下惊恐不安,不可能吃一点东西,不到三天就死了。庄子批评这个鲁国国君,他是很爱鸟也想养鸟,也想把它养好,为什么养死了呢?他用养人的方法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人喜欢讲派头吃饭时有乐队演奏,人喜欢吃猪头牛头羊头,人喜欢喝酒,那鸟也喜欢吗?鲁国国君对这只鸟忠不忠啊,是不是己欲立而立鸟,己欲达而达鸟啊,可结果是这只鸟被他立死了达死了。所以忠有局限性,不能时时通行。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更重要的是什么,而且这个特别值得我们警惕,忠只是相对真理。它是一柄双刃剑,一不小心还会被坏人利用,为什么呢?坏人假冒对我们的忠来代替我们选择,代替我们思想,从而奴役我们的灵魂,这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多了,剥夺了你的权利而且还以忠的名义。所以孔子坚决地在这一点上把忠给剔除了,到这一步我们是不是能发现孔子确确实实并不是他比我们知识多,高的是什么?是他的价值判断力,是他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

 

忠有局限性而且还可能被人利用,所以孔子在忠和恕之间取舍时选择的是恕,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恕的境界呢?

 

那么恕也就从此成了孔子思想中核心的核心,有了恕我们就可防止忠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所以恕是对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甚至是对忠的历史的,现行的和未来的种种罪行的一种有力预防。那有了恕这样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日常生活里就坚决反对对别人做苛刻的要求,一般我们看到别人的弱点会有什么感觉呢?两种,一种,假如你是个君子,你觉得别人有弱点你可能很生气,他有弱点,有弱点不好,而这个弱点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别人,那你就觉得更不好,然后你就很生气,康德讲,生气是拿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什么?看到别人的弱点你还幸灾乐祸,那就是小人了,所以小人见不得别人有优点,他到宁愿别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小人常常是因为别人的什么而生气,是因为别人的优点而生气。所以说对于人的缺点我们常有两种态度,假如你是小人,你看到别人有缺点你会幸灾乐祸,哟,他很傻,我很高兴,小人。那假如你是君子,他有弱点我很生气。但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他有弱点有不足就像我自己有弱点有不足一样,我很同情,我是怜悯是慈悲。你要到这一步就是孔子的境界了。有一天孔子要出门,天要下雨了,孔子的车上没雨盖,古代的车上都有盖,雨盖,有时挡太阳有时挡雨,要出门天要下雨了可车上没雨盖怎么办?有个学生就跟老师说了,说老师,子夏,卜商有雨盖,向他借一下吧。你说这不是很正常。老师要出门,要下雨了没雨盖,学生有,向学生借一下,很正常嘛,孔子怎么说,不要借了吧。大家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借,孔子说,这个卜商有个小毛病,比较吝啬他舍不得,你向他借他怎么办呢,借给你吧他难受,不借给你吧他难看,是不是,借给你他心疼不借给你他名声搞坏了。这个家伙太不像话了,老师借都舍不得,太吝啬了,这一传出去他名声不就坏透了嘛,所以孔子说,当你知道某人有某方面弱点的时候,你就不要在这方面去触犯他‘推其长处 违其短者《孔子家语 致思》’他哪一方面有优点,你把它推出去,让别人都知道这人有优点;他哪一方面有缺点,你一定要注意帮着他去掩盖,这样交朋友才能交到长久的朋友。所以别人的缺点不是我们指责的对象,不是我们幸灾乐祸的对象,是什么呢?是我们恰恰要加以呵护的对象,呵护别人的缺点就像呵护别人的伤口一样,这才是一种境界。

 

对于自己的弟子孔子的做法是,呵护他们的缺点表扬他们的优点,这也是孔子的一种教育方法,那和孔子没直接关系的贵族,对他们的一些缺点孔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有这么个故事,孔子在陈国,陈国有个司法官叫陈司败,有一天他问了孔子一个问题,说鲁昭公知礼吗?鲁昭公懂礼吗?鲁昭公是什么时候,鲁昭公是以前的国君,都死了多少年了,一个已死去多年的国君,孔子在陈国竟然被一个人问,你们国家以前的那个鲁昭公知礼吗?孔子的回答也是毫不犹豫,两个字,知礼。你知道为什么孔子的答案怎么来的这么及时这么快呢?为什么不加考虑?不要考虑。为什么?他有一个基本价值观,这个基本的价值观就是对别人宽容,所以到这个时候他很快可作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素质就看你的判断力,知礼。可这个陈司败问孔子时他已有别的想法,因为他已经抓住鲁昭公不知礼的证据,鲁昭公从吴国娶来一个夫人,而吴国的祖先和鲁国的祖先都是周文王家的人,都是姬姓的国,所以等于说,鲁昭公娶了一个同姓人家的女子做夫人,这是不合礼的。因此陈司败问孔子这个问题是一箭双雕。第一,要看你知道不知道鲁昭公知不知礼。第二,我要看你孔子对一个不知礼的国君是什么态度。那孔子回答知礼,然后陈司败就觉得,哎,我终于抓住你的把柄了,你们都觉得你是圣人,原来你也不是圣人嘛,‘君子不党’,君子竟然也党,他就跟别人说了,你看孔子是个君子吧,我都以为君子不党,都以为君子一直很公正,但没想到,你看今天孔子不公正,不坚持真理吧,他跟别人说。然后别人又把这个话转达给孔子,你看看你今天是不是回答了陈司败这么个问题,陈司败认为你不坚持真理不公正。孔子怎么回答,孔子说,我这个人总是很幸运,假如我有缺点有不足,别人总是很快会指出来。把一切揽到自己身上,跟鲁昭公无关,帮别人掩饰缺点,这是对国君。我们再来看看对一般的大夫,有一天鲁国举行一个祭祀,这个祭祀叫练祭,这是什么样的一种祭祀我们不管它了,反正是个祭祀,这个祭祀上面有个规定,在祭祀进行过程里,那个礼杖是必须放在祭坛的旁边而不能拿在手里。可鲁国的大夫不大懂这个礼节,他们把这个祭杖就拿在手里。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啊,他是把这个礼仪搞得很熟的,一看就笑话他们,这些人不懂啊。回来就问老师,说老师啊,我刚才去参加了,去看了他们举行的练祭,鲁国大夫在举行练祭时手持练杖,这符不符合礼啊?你知道孔子怎么回答,孔子说,我不知道。子路这人有时特别沾沾自喜,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就跑出门正好碰到子贡,哎呀师弟啊,我以为我们老师什么都懂,今天才知道我们老师也有不懂的,这个鲁国大夫在祭祀时手持练杖,本来就不合礼,我问老师它合不合礼,老师竟然说不知道,我都知道哎。子贡何等聪明一听就明白了。别急,你等我一下,我进去再问一次。他进去了,他怎么问的?说老师,在举行练祭时手持练杖合不合礼?孔子说,不合礼。子贡出来就跟子路说,不是老师不知道,是你的问法有问题。你知道这两个问法有什么区别吗?子贡的问法是,举行练祭时该不该手持练杖?子路的问法是,鲁国大夫在举行练祭时手持练杖。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个具体的人。

 

孔子不愿用具体的人来说明问题,因为用具体的人来说明问题就相当于在指责这人,但前面的例子中孔子面对的除了是自己的学生就是当时的贵族,那面对普通人,孔子对他们的缺点还会这样宽容吗?

 

我们再看看,鲁国还有这么一个普通人,父母去世了要给父母守丧,古人守丧一般讲要3年,3年实际上不是整整3个年头,不是3周年一般是25个月,25个月结束就说这个丧期结束了。孔子一再讲,只要丧期结束必须回到正常生活状态中来,他要求这样做,为什么?人必须要过正常的生活,所以孔子从来不走极端。那鲁国的这人在他父母丧期结束的当天就在家唱歌,这做的是不是有点过分了,你说你刚刚结束就唱歌显得好像迫不及待,好像守了3年的丧已经忍无可忍了终于解放了,有那样的感觉,欢庆解放的感觉,显得对父母不够尊重。所以子路一听到这人唱歌马上就在那笑话,哟,你看这人急成这个样子。这话被孔子听到了,马上严厉地批评子路,说子路啊,你怎么就改不了这个毛病啊,总是指责别人,他容易吗?三年之丧已经很久了,坚持下来已经不容易了,你为什么还要指责他呢?把子路批评了一番。子路走了孔子在后面说什么?孔子说,子路批评他,我把他说了一顿,可是呢,这人做的也确实有点过分,今天丧期刚结束就唱歌,确实不好,如果再过一个月就比较好。孔子很中庸吧,他也知道不好不是不知道你是错的,知道你是错的但他不愿批评你,他对别人更多的是什么,是理解和同情。庄子讲‘北方之君子 明于知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庄子 田子方》’说北方那些讲道理的人,把礼仪搞得很明白,但对人心不够理解缺少同情。孔子也是北方君子啊,孔子不仅明礼仪而且知人心。要知道礼仪就来自于人心,人心高于礼仪,明白这点你可能真的才懂得礼的本质是什么。还有一个故事也跟子路有关,子路这人性直,看到谁有缺点马上就嘲笑人家,这也是一个很可爱的弱点,所以我们这样讲也不是批评子路,很可爱很直率,有个叫做叔孙母叔的人,他母亲死了,给母亲出殡时在一些细节上做得不符合周礼,子路看出来了,所以一个不够宽容的人还是无知一点好,知识越多他越不宽容,老找别人的缺点,子路就是知识多了但又不够宽容,谁做得对不对他一眼就看出来了,看出来他就老要批评人家,那叔孙母叔的母亲出殡了,就一些小细节做得不大对,他马上就去嘲笑别人,当场就说出了,哎呀,你看他失礼了。他有点幸灾乐祸。孔子也在旁边冷冷地说,他没有失礼,他做得对,符合礼。子路不服气,老师啊,你看看这个周礼上写得明明白白的嘛,他不符合礼你凭什么说他符合礼。孔子说,做人不是这么做的,读书也不是这么读的,像你这样读书读傻了,你得要学会去理解人心啊,问题也不是这样问的,你现在拿着这个书来跟我讲,你看,一一对照,书上这么写的叔孙母叔那么做的,你想干什么,你想让我得出一个结论,噢,叔孙母叔不符合礼,你不就是想让我指责他吗?你的目标目的最终结果就是,孔子说了,叔孙母叔做错了。这个结果对谁有好处,有什么意义啊,我孔子说话是有分量的,我如果批评一个人这个人可能名声就坏了。所以,不针对具体的人,不打棍子不扣帽子,这样的礼才是可行的而不是可怕的。礼在孔子那个地方是非常人性化的,是非常合乎于人心的。我们知道礼在孔子那的位置太重要了,礼是孔子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礼还是孔子的人格理想,按说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孔子应该怎么样,这是个原则问题啊,应该说孔子是不应有什么通融的,但一旦涉及到具体人孔子还就是通融。子路想找别人的缺点,你想找别人的缺点总能找到证据,孔子尽量找别人的优点,所以,同样的事实得出的结论不一样,我觉得这个对我们真的是很有启发,你看一看子路是怎么判断人的再看一看孔子是怎么判断人的,你就知道为什么孔子比子路高。你想高吗,那就得学孔子。后来子张问孔子,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仁这个境界,孔子回答五个字‘恭宽信敏惠’恭敬、宽容、诚信、敏捷、恩惠。这五个字我们来看一看,都是对别人好的而没有一点是苛责别人的,所以什么叫仁,仁者爱人,仁就是一种爱,仁不是指责。所以我们说恕确实是孔子最核心的思想,但讲到这大家可能会有个疑问,既然孔子如此宽容,对那么多人的弱点都加以掩饰,那孔子会不会是个老好人呢?请听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