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香水广告文案: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15穷途末路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06:19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15穷途末路时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周游列国。从55到68岁一直奔波在中原大地上传播仁爱。可当时春秋争霸乱世争锋,各国国君忙于战争根本没人重用孔子。因此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处处碰壁举步维艰,最后竟走投无路被困绝境命悬一线,那在周游列国途中他们遭遇了一场怎样的生死危难?面对失败面对死亡,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将如何闯过这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双重考验,圣人在穷途末路时他将如何化解危机呢?

 

我们说孔子在他六十耳顺的时候在陈国,就在这时吴国攻打陈国,楚国又来救陈国,两军在陈国境内打仗。楚昭王听说孔子在陈国就想把孔子召到楚国去。那孔子此时也正想离开陈国,他觉得这倒是个机会所以就离开陈国首都准备到楚国去。可这一走就迎来了孔子周游列国过程中一次最大的磨难。到楚国去的途中要经过一块地方,这个地方原先是蔡国的故地,就在这个陈蔡之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走到一个绝境,无上下之交,这边离开了陈国,陈国政府不管他了,那边还没到楚国,楚国这边又没接上头。他们在这个野外走了很多天粮食也吃完了。弟子们都很饿啊,饿到最后都爬不起来了。孔子倒还不错,我们说孔子这人首先精神好然后身体也好,弟子们都饿得爬不起来了他的精神状态还非常好还整天在那个地方弹琴,他们在野外找了一个临时藏身之所就在那待下去了。孔子在他那个小帐篷里就弹琴。这时我们说,孔子自己虽没问题虽很坚定但弟子们的情绪是很受影响的,对这种状况不满同时又看不到希望。所以这样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在迅速蔓延,其中有个人是最突出的,就是性子急的子路。子路听到老师在弹琴在外面就已经大发不满之词了,说我们都这样了老师还在里面唱歌弹琴,难道这也符合周礼吗?发完这通牢骚就直接进到孔子的帐篷里去了。进去后直接问了孔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倒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有关道德的大问题。什么问题呢‘君子亦有穷乎《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君子也会穷困吗?君子也会无路可走吗?这个穷不是指经济上的贫穷是指政治上的没有出路,是指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困顿,要了解子路这句问话的深刻内涵,大概还要对道德的信仰做个简单说明,一般我们说对道德的信仰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就是不相信道德会给人带来好处所以也就不守道德,这种人有,就是我们常说的坏人,他不相信做好事有好报。不相信道德对我们有好处,不相信那我为什么要做好人,做好人干什么?,所以他就不做好人做坏人,这是一种境界,最低的一种境界,人群中总有这种人。还有第二种境界,大多数人有一种很纯朴的道德信仰,相信道德对人有好处,所以呢,谨守道德。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碰到的绝大多数都是这种人,总相信做好人有好报,所以呢我们一般人带着这样的信仰非常好,这种信仰的好处是什么,是能够让一般人在大多数时间,在大多数环境里都能做一个好人,这是第二种境界。第三个境界,不相信道德会有一个预期的好结果好回报在等着我们,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要做个好人。我常常讲一句话,做好事不一定是我们的义务,因为好事太多了,你不能每个好事都能做,那你肯定做不完,你可能今天做这个好事就不能做那个好事了,但做好人一定是我们的义务,是义务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不要想着有好报有回报,这是第三种境界,那子路这句问话‘君子亦有穷乎’我们来想想,当他问这句话时表明他对道德的信仰在哪个境界?第二个境界,君子亦有穷乎,君子就是好人,做好事嘛,做好事了还会穷途末路?这句问话就表明他在第二个境界上。子路是个很纯朴天真内心很阳光的人,这都是他的优点,他对于孔子有着信仰对道德也有信仰,正是凭着这样一种信仰他一直跟随着孔子,一辈子从来没想到过要背叛师门,这都很好也很可爱,子路也是孔子学生当中最可爱的一个,他的思路就这么简单,既然我们是君子,既然我们德行高尚理想纯洁,既然我们干的事都是匡世济民,仁慈博爱,那我们就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处处都能行得通,时时都能受欢迎,都能得到追捧,我们这样的人怎么也会困厄也会走投无路呢?他想不通。所以子路这句问话一下子就把子路的道德信仰层次揭示出来了,而且这种层次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观点。子路此时的思想危机出在什么地方?是对道德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而且这种有效性一旦出现疑问就会使一般人很快从第二境界堕落到第一境界,既然道德没好处那我还是不做道德了不做好人了吧。有这么个笑话,说有一位男士下班回家在路上看到了一个商店,里面有很多女人在那个地方抢购一种东西,他一看这个东西也很好就准备买一个回家送给太太,然后他就很老实地站在那排队,可前面那些女人没一个排队的,全在那个地方抢,他排了一个小时也没轮到他,他终于下定决心,不排队了也上去抢,然后就有人提醒他了,你是个男人要做绅士,怎么能上去抢呢?这个男士的回答是什么?我已经做了一个小时的绅士了,我发现没好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不做绅士,我做女士了。这是个笑话但它恰恰说明什么?一个守规则的人一旦碰到一个不守规则的社会,而且不守规则往往会比守规则能得到更多好处,结果就是什么?肯定他也趋向于不守规则。所以停留在第二种道德境界上是很好很可爱,但怎么样?不保险不坚定。真正的道德信仰不在第二种境界,应该到达第三种境界,就是什么?我知道道德没好处但我仍然要实行道德。为什么?因为道德是我的命,知命知命嘛。所以孔子通过子路这一问马上就明白,子路对于道德有迷信,这种迷信固然可以让他在平时做一个好人,但一旦碰到考验他就不够坚定,所以此时当务之急就是要打破子路对于道德的这种迷信。

 

子路的困惑也是当今大多数人的困惑,很多人在遭遇挫折后会感到迷惘困惑,会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怀疑,甚至会丧失价值判断走向极端,那如何才能消除这种困惑,接下来孔子又会对子路说些什么?

 

于是孔子毫不客气地就跟他指出生活中的血淋淋的真相,这个真相就是四个字‘君子固穷’我告诉你,你不要以为做君子就能够行得通就能够得到好报,我告诉你做君子那是一定要走投无路的,这句话对子路来说不啻当头棒喝,在子路理想的脑门上当头一棒,但这句话正好体现出什么呢?是对道德问题最为透彻的理解,是有一点悲剧性但很崇高。道德实际上只能保证我们成仁绝不可能保证我们成功。孔子讲到这个地方他当然也有一种担心,你把子路对道德的这样的一种信仰打破了,那接下来假如子路想通了,那我就不干了也不跟着你了,以后也不奉行道德了,这个世道就这样那怎么办!所以孔子还要讲一讲道德还是有好处的,孔子讲了这么一句话‘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把这两个放在一起对比你会觉得很有意思,君子固然会穷困,但君子穷不失志穷且益坚‘久约(腰,曰)不忘平生之言《论语 宪问第十四》’在穷中君子不会堕落不会下流不会放肆;但小人呢?小人一旦穷,怎么样,滥矣。什么叫滥,河水泛滥,河水本来在河床走现在泛滥了,没有规矩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了,无恶不作无所不为,所以你说道德有没有好处?有好处。道德的好处不是有助于我们成功而是可以阻止我们堕落。这就是道德的好处。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就人生来讲道德就相当我们身上穿的一个棉袄,而人生的历程就相当一片荆棘林,你穿着棉袄走进荆棘丛中会有什么样结果呢?一定会被荆棘丛中的刺给挂得处处破绽,这就是人生的真相。当我们穿着道德的棉袄走过人生之途之后,我们盖棺论定那一天,我想谁也不敢说自己是完璧之身,谁也不敢说他在道德上无可指责。那你在人生的荆棘林中穿行时,你如果要想更快地成功,有更大的成功,更有效率的成功,你一定是只顾往前走,结果就是什么?结果就是你身上的这个道德棉袄被挂破了,而如果你想让这个道德棉袄能保护的好一点,一定会怎么样,走得小心一点走得慢一点,甚至有时会处处感到困顿。所以我们要想在人生中往成功的路上走得更快呢?还是把更多精力花在保护我们的道德棉袄上呢?这确实是个两难选择。所以到这个地方孔子曾对子路有过这样一句感慨,说‘由,知德者鲜矣《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仲由啊,真正懂得道德的人很少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懂得道德的人很少?就是明白道德的真谛,追求道德的人格,有真正的道德信仰的人不多啊!能够明白道德并不保佑我们成功只是可以助佑我们成仁,这样的人不多啊!更重要的是什么?知道成仁比成功更重要,从而追求成仁比追求成功更加迫切,这样的人也不多啊!懂得道德的这种真正的信仰的人,他会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不会希求道德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他会觉得道德是我们的天命,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义务,所以没条件可讲,做道德的人就是做自己,跟别人无关跟成功无关,跟人生的其它目标和功利目的无关。做一个道德的人是我们的义务不是一个手段。有一个男人抢在一个女人之前把门打开请女人进去,彬彬有礼像个绅士,然后这个女子嘛也很感谢他,同时调侃了他一句,你这么彬彬有礼是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女士啊,这个男士回答的非常好,我这样做不是因为你是女士而是因为我是男士。因为我是人,所以我就要做道德的人。道德和人之间是不可分离的,我这样做,我们实行道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什么?成全自己。《论语》上有句话讲得特别好,说‘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什么意思?道不保护人,恰恰相反,是人保护道。热爱真理和正义的人,并不能够从真理和正义里面得到庇(必)护,恰恰相反,是热爱真理与正义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保卫真理捍卫正义,这就叫人能弘道,而不要想着道能弘人,强者保护道,弱者总是寻求道的保护。那孔子和子路有这么一番对话后,孔子意识到子路对道德的问题理解不够深,那子路都这样了其他的弟子们会怎么样呢?

 

孔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绝粮七日命悬一线,但此时孔子仍能镇定自若泰然处之,可多年追随孔子周游列国的学生们却再也熬不住了,饥肠辘辘牢骚满腹,大弟子子路甚至对老师的教诲都产生了质疑,那面对学生们的困惑孔子会怎么办呢?

 

孔子觉得有必要进行一场讨论而且就在此时此刻就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就利用此时的处境让弟子们思考一下道德的本质。孔子为了让弟子们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真实的想法而又不受别人的干扰和影响,采取了个别谈话方式一个一个来,先把子路叫进来,问了子路一个问题,说《诗经》上有两句诗,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为什么就呆在旷野上呢?那我们现在也是这样,我们是人又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为什么在这个旷野之上进退两难,饭也没的吃,我们为什么搞得这么困顿呢?他把这个问题抛给子路,你回答我们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的处境。子路听老师这么一问就在想了,是啊,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处境这么狼狈呢,他说那是不是我们还不够仁,所以别人不让我们伸张,是不是我们还不够智,所以别人也不信任我们。子路对这样的问题的回答是什么?是首先怀疑自己,也就是说子路在这个地方表现的是什么呢?是不能够相信自己,这时还有一个前提,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真的是仁了真的是智了,那我们一定不会有这样的处境一定会很顺利,这还是跟他的道德迷信有关,那现在既然我们处境很不好,那就肯定说明我们还不够仁还不够智。这是他的想法也很合乎于逻辑,不够自信。孔子听完后反问子路,说仲由啊,假如仁者一定能够伸张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呢?假如智者一定能受人信任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呢?伯夷叔齐不是仁人嘛,可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饿死于首阳山,比我们还惨,你们今天是饿了,饿趴下了,但还没死呢,照你这个思路,难道伯夷叔齐不仁吗?那同样,王子比干何等聪明啊,可他被商纣王杀死了并且把心脏挖出来,看你这个聪明的人是不是真的心有七窍。所以孔子的这一个反问很有力,也就是说即使你仁德得像伯夷叔齐你也不能避免在人间遭受挫折甚至彻底失败,即使你智慧得像王子比干你也不能让人人都信任你,能使你处处行得通。接下来孔子叫来第二个学生子贡,用同样的问题问他,我们又不是老虎又不是犀牛,为什么我们在野外,我们一直追求道义为什么我们今天这么惨?子贡怎么回答?子贡是个商人,商人知道东西卖不掉时可以有一个办法,降价啊,所以就跟老师讲了,老师啊,你的道太高了,价格太高了,卖不掉,因为你的道太高太大所以呢这个天下容不下你,那怎么办呢?我们是不是稍微贬低一点,降低一点标准,降低一点要求呢?我们看他这个回答跟子路有什么区别,子路是不相信自己,是吧,而子贡呢?不敢坚持自己。都是不自信。而且子贡这个地方所表现出的问题比子路可能还严重,为什么?因为他想降低标准,那实际上就是什么?放弃原则。当然他的想法也未必就一点道理都没有,道德之所以能对人类社会进行一种行为上的矫正就是因为这种道德标准和人类的行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距离太高太远不构成约束;距离太低太近又不能提升人类的道德,所以这个距离确实要适中一些,既能够对人类的行为有矫(脚,嚼)正同时呢又让人们觉得能够实现。子贡认为老师的道太高了,人们就觉得够不着,因此就觉得跟自身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降低一点。但这种做法有问题,因为降低道德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道德的廉价和自我贬值,道德的廉价和自我贬值会导致什么结果?会导致人作为个人不能上进,作为社会呢,也缺乏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我举个例子,我儿子以前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他回来自我表扬,我今天表现很好,在自习课上没有大吵大闹,那我呢就跟他开玩笑。我说那你还不如干脆这样表扬自己,今天我表现很好,在自习课上在课堂上我没有随地小便。假如我们把自习课看成是个社会,然后对这个社会的要求是什么呢?同学们在这个课堂上怎么样?安心管住自己,然后怎么样?自习,学习,这是一个最起码的标准吧,你没有大吵大闹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如果你没有大吵大闹都能得到表扬了,那说明什么?其他人都在大吵大闹,整个社会乱了,同时说明什么,你即使没有大吵大闹,这个自习课像不像自习课呢?自习课的标准是让大家都能安心学习,所以道德标准的降低会导致社会没有了方向,还导致个人怎么样,不再上进。因此孔子对于子贡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他说端木赐啊,你的志向不远啊,你抱着这样的思想你不会走得太远。孔子有一个原则,他说好多农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好的工匠只追求自己工艺的精湛,不会想着去顺应市场去讨好消费者,我只想把我的工艺精益求精;一个好的学者也只应该追求严肃认真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绝不是想着怎么样去取媚大众然后获得名声和财富。因此,端木赐,你的这样的想法会决定你不会走得太远,这个批评很严厉。最后孔子叫进来的就是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了。

 

颜回13岁入孔门,虽然在众弟子中年龄偏小却聪明过人,又虚心好学,平时沉默寡言看似性格内向实则大智若愚,因此颜回是孔子最满意最得意的学生,那对于孔子的提问这个好学生会怎么回答呢?

 

孔子对前面叫来的这两个弟子的回答都不满意,真的是很失望,现在能不能让孔子不再失望,这最后一线希望就寄托在颜回身上了,他把颜回叫进来用同样的问题问颜回,我们不是老虎,我们不是犀牛,为什么我们在野外,我们一直追求道义,为什么我们今天的结局这么悲惨,颜回是怎么回答的?颜回说‘夫子之道至大也 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史记 孔子世家》’跟子贡讲得一样吧,事实的判断是一样的,但最后的价值选择却不一样‘虽然夫子推而行之 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道之不修也 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 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这段话讲得多有志气啊,我们的道很大,所以天下容不下,但即使如此,老师,你仍然在推广这样的道,天下不容,不容有什么关系啊,正因为它不容才显示出我们是君子,才显示出我们比他们高嘛,我们是学者是思想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修道,如果我们的道没修好那是我们的耻辱,可如果我们的道已经修得很好,而不能为这个世道所容,那就不是我们的耻辱了,是谁的耻辱呢?有国者,是那些诸侯们,那些统治者的耻辱,所以不容有什么关系,不容才显示出我们是君子。两次讲这样的话,重复,强调,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颜回这个话里有三个关键句,第一个,道既已修。我们的道已经修了,这个修是什么,就是我们道已经很完美了,我们已经足够仁足够智了,这句话实际上是回答谁?子路,子路不是不放心吗,是不是我们还不够仁还不够智啊,是不是我们的道还不够修啊,所以这是回答子路的疑问,子路不相信自己,那好,颜回相信自己。第二个关键句是,不容何病。子贡就是因为我们这个道不被容,所以他就很紧张很焦虑,就想着我们干脆把它贱卖了吧,他就以道不容而为病,他认为这样不好。颜回的这句话是回答子贡的,子贡的缺点是不能坚持自己,而颜回的优点就是能够坚持自己。第三个关键句,不容然后见君子。见也可读成现,就是体现的意思,不容然后现君子,也可以。正是因为不容所以我们才是君子,既然我们是君子我们就常常被不容,那就是君子固穷嘛,所以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印证了老师的思想‘君子固穷’。君子往往是在世俗的失败之中来成就自己的人格。君子人格的养成不一定要通过世俗事业的成功,有时成功和成仁不是同步的,甚至是什么程度呢?甚至我们必须在不成功中成仁,甚至我们只有接受失败时我们才能成仁,不成功便成仁。因此有时我们可能真的要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有时候你成功了可是人失败了,有时候你失败了可是人成功了,关键看你怎么选择。君子是怎么选择的,贤者是怎么选择的,圣人是怎么选择的,人生是一条长长的大路看我们去怎么走。我想起当代一个大诗人昌耀,他曾写过一首诗,很短,题目叫《仁者》,这个诗我第一次读就非常震撼:人生困窘,如同在一条,不知首尾的长廊行进,四周都见血迹,仁者之叹不独于,这血的真实,尤在不可畏避的血的义务。我们人生常常是困窘的,君子固穷啊,我们非兕(四)非虎,可是我们就是率彼旷野,我们的人生之路就像在一条不知首尾的长廊行进,四周到处都可看到血迹,那一个仁者他会为什么叹息,他不仅是为这么一个血的真实而叹息,他还要为他的不可回避的血的义务而叹息。因为仁者不是一个弱者,仁者面对着世界的悲剧他要承担起义务,而且这个义务是血的义务,所以我们说有些义务是血的义务,要用鲜血和生命来承担,一般人到此就会回避就会退缩了,但仁者到此呢?奋然而前行,所以血的义务需要仁者来承担,血的义务也会成就仁者,当你承担起血的义务时你就会成为仁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及他的弟子们,他们的周游列国之路就相当于在人生的这一条不知首尾的长廊中行进,他们一直在困窘和挫折之中,他们的周围都是血迹但他们直面人生的惨淡,正视淋漓的鲜血,一直奋然而前行,他们承担血的义务成仁就义。所以我们说孔子14年的周游列国,从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这14年之间,中原大地上行进着一批仁者,智者,勇者,大丈夫,他们是谁呢?他们就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他们就用他们的脚为一个民族踏成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大道,所以什么叫大人,大人一定有大的承担,不管面对多少挫折绝不退缩,孔子的周游列国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孔子的周游列国给我们也是这样一个启示,它体现的就是人类的一种伟大的精神。请听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