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机身 标志:徐达内:钦差腐败(FT中文网 2011-9-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20:48
2011年09月15日 16:10 PM

媒体札记:钦差腐败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评论[69条] 打印 电邮 收藏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2011年9月15日)

新闻主播又把自己做成了一个新闻主角。昨日午前,一些媒体使用微博从大连发回达沃斯论坛现场见闻,称来自央视的芮成钢向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提问:“大使先生,听说您是坐经济舱来的,这是否在提醒大家,美国欠中国钱?”而这位此前已在中国民间广泛赢取节俭亲民赞誉、并被频频用来与中国官员排场对比的华裔回答:“作为政府官员,不管是我们领事馆的官员还是北京大使馆的,也包括总统的内阁成员,一般的规则就是坐飞机时坐经济舱。”

于是,对那些嘲笑者来说,这是这位央视主播继十个月前“代表亚洲”向奥巴马提问后闹出的一个新笑话。网络调侃迅速风行,芮成钢和他供职的那家官办媒体被讥讽为颟顸狂妄、一心护主刁难他人却是自取其辱。凤凰网已经用他提问时的模样为底图,制作专题,取名“芮士提问”。不过,今晨南方都市报报道此间风波时,除了引述类似李承鹏“希望我的偶像芮成钢可以问中国官员‘ 你们坐头等舱,是否在提醒欠了人民很多钱’”的点评外,也摘录同场参会的企业家冯军解释:“芮成钢的这个幽默现场效果很好,骆家辉自己也很满意 ......别断章瞎取义啊!”

午后芮主播试图缓和场面,以微博再评骆家辉“总是抓住一切场合和机会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美国的价值观 ...... 最愿意展示自己,也最善于展示自己 ...... 从背包喝咖啡,到坐旅行车,坐经济舱,都精准的得到拍摄传播议论。竞选过州长的他懂得媒体是怎么回事”。但这毕竟只是这场高级别论坛上的一个插曲。革命宣传的反对者通常也是民主政治的支持者,很快,意见领袖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温家宝在会上的长篇讲话,尤其是其中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五点。

根据新华社所发电稿,中国总理昨天做了“比较全面”的汇总:“第一,坚持依法治国。一个执政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并且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需要改变以党代政,把权力绝对化和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为此,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这个任务是邓小平先生在30年以前就提出来的,我认为在今天尤为紧迫”;“第二,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需要通过改革发展经济,并且改变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过大的现象,让人民群众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都能够享受改革和建设的成果”;“第三,维护司法公正。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四,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要切实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民主权益,其中最主要的是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 要相信群众能够管好一个村,也能够管好一个乡,甚至管好一个县...在扩大民主这个问题上可以先从党内做起,由党内逐步扩大到党外,这样比较稳妥,也比较现实”;“第五,坚决反对腐败...... 一是反对职务侵占...... 二是逐步推进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三是公开财政支出中的“三公”经费。”

“如果这样做下去,我们就会使人心平静下来,使每个人都有安全感,使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使大家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位任期还剩一年的共和国总理有此展望。虽然很早就获得了所谓“影帝”的外号,但如其所言,有关中国的民主进程问题,他的确“这些年讲过多次”,这一点即使是他的嘲讽者也必须承认,一些敏感人士更是时常通过观察官办媒体相关报道来推测他会不会成为被打压的党内“少数派”。作为最靠近中南海的官办媒体老大哥,人民日报今天给了一整版,包括上述五点在内的温家宝讲话获全文刊登。

前天,这份中共中央机关报曾以一整版刊登署名卫民的文章《一部记录中国改革和发展历程的著作———学习〈朱镕基讲话实录〉》,赞扬那本前总理新作“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文风朴实,充分体现了朱镕基讲真话,办实事的风格。”从新书面市当日南方周末三版连发,到人民日报刊发长文,一南一北两家旗帜性媒体的举动,更加刺激了那些市场化媒体通过语录标题以古谕今,对前总理的怀念俨然成为一时风潮,长江日报昨日即由评论员讲述《政要出书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人民网不仅伺机重温“朱镕基批示人民日报南丹矿难报道首次曝光”的故事,更曾发表作者质问:“重温朱镕基讲话,是否有人感到脸红和汗颜?”而身为南方周末的母报,广东省委机关报更于今日刊论,依据“铁血宰相”之批示写道,“朱镕基在任上时对于舆论监督的重视和力挺如黄钟大吕,声犹在耳。后辈更须努力。”

离京前主持会议要求沿海地区“严格控制新上石化项目”的温总理,在大连访问民众家庭时不知会否遇到有关PX的提问。今天中共中央机关报正有一稿,为这个正汇聚全球名流的海滨城市“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PX项目风险有多大》。文章宣布,“国际组织规定PX项目至少应该离城市100公里才安全”的说法“子虚乌有”、“是易燃低毒类危险化学品,与汽油属于同一等级 ”、“正常情况下,对空气质量影响很小”,并引述专家“要正确认识PX项目!”的呼吁。此前,于汹汹舆情间,虽亦曾有媒体欲作类似科普解读,但从网络留言来看,收效甚微。

总理宣告,“反腐败斗争”是“最为重要的,也是难点和重点”。而在他治下,正有一类新型腐败被公示于天下。

除了把一颗破碎的心放在封面、接力解剖“深灰色的河南宋基会”外,本期《新世纪》周刊向全国媒体同行们提供了一份可以深挖的账单。根据明细表,“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巡视20余天总共花费80万元。其中,烟酒两项耗费13万余元,外出考察费中旅游费12万余元”。而后,财新传媒宣布,在巡视组离去三个多月后,该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平烺被提名为拟提拔重用人选,而负责接待的秭归县委办公室主任郑之彪被提名为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当相关举报信已经已寄往中组部、中央纪委、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纪委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秭归县委常委则对记者说,“如果老百姓知道接待巡视组花了那么多钱会怎么想?党和政府的威信将会如何?”

根据中国传统戏剧的常规逻辑,衔命巡访的钦差总是可以主持正义的,所以,如果青天大老爷被揭发同样挥霍无度、沆瀣一气,很难不让那些本来寄托一线期望的民众破口大骂。“如今,老百姓已经知道了此事,反应之激烈、之愤怒、之伤心,可想而知。对此情景,不知道巡视组会怎么想?又如何考虑党和政府的威信?”——这正是北京青年报昨日由王石川就此开议时的问号。经由门户网站推介,这则湖北最新丑闻以“巡视组短短20天的开销,就相当于200多名秭归农民全年收入的总和”的强烈对比,成为舆论猛烈抨击对象。

腾讯则以头条评论之位推荐来自南方都市报的官场逻辑分析,叹息“巡视组挥霍80万实属必然”。这篇社论以县委书记罗平烺那段《爱民十戒书》开篇,强调“一味凌驾于道德制高点,指责秭归县地方政府劳民伤财恐怕对于厘清事情的本质并无裨益。秭归县委县政府之所以要花这样的大手笔来迎接‘巡视组’,背后至少蕴藏着两重逻辑”:“领导以巡视组的形式亲临本地,自然要好生接待,来不得半点差错。毕竟,这关乎到地方未来的发展大局”;“恐怕也与地方领导的晋升之路不可分割”。文末,作者更引述那位秭归县委常委“倒不是说花了80万元就是天价,而是要看钱花在什么地方”之言,感慨如下:“”显然,秭归县官员的内部争议并不在乎该不该花80万元,而仅仅是认为80万元没有打点到位。”

东方早报上,一位“也曾跟随这种考察团、巡视组到过很多地方”的媒体人回忆享受过的“超标接待”,认定其“总的目标就是让被接待者产生好的印象,至少别有坏印象,以至于妨碍了自己的前途。老实说,这种担心并非多余,而是地方官场险恶,加之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谁也不好说到底会不会惹了某位神仙。”根据文中分析,这种攀比会带来“地方与巡视者、视察者共赢的局面,视察的人满意了,地方官至少有个平安无事的结果”,“只是这种共赢的代价就是老百姓的全输”,“制度有其功用,但弱点也昭然若揭,而改变其中的利益链条则没那么容易。”

此时,财新网上那篇《巡视组的账单》已经链接失效,而一份《中共秭归县委办公室关于接待省委巡视组有关情况的说明》得到刊布。根据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东方早报等昨日摘录,秭归县委办公室称,“省委巡视组一行8人,4月12日进驻,5月9日离开。其间开支的费用为114490元。其中,住宿费18180元,生活费31790元。(80万)这些费用中包括省委巡视组工作期间的有关费用;历年及今年以来县委办接待上级领导,外来客人以及来秭归开展对口支援所发生的费用;添置办公设备的费用,购买接待酒水的费用。”不过,在这份数据中,未涉及给巡视组成员赠送高达113477元的“礼品”一事,以及购买手机和平板电脑相赠领导。

更大的领导关心此事了。人民日报今天以“湖北一巡视组在秭归20余天花费80万元?”设题,刊出“目前湖北省纪委已派人前往秭归调查此事”的事件进展。文中引述秭归宣传部长郑之问最新辩解,“购买防水运动服是由于巡视组在秭归时下雨,且费用巡视组成员已经自付”,而“平板电脑”是“实际上只买了几个类似‘U盘’的存储设备”。而在中国青年报上,湖北省委巡视办肖主任更是宣布初步了解的情况与报道情况“出入很大”:“没有违规、超标的情况发生。80多万元包括了秭归县过去办事的经费…经费主要部分用于改善秭归县的办公条件,被误认为接待费用。”

广州日报允许殷国安向秭归县委办的同志投以“理解之同情”,“由于自己的疏忽,让县里直到省里难堪,影响坏透了。诚惶诚恐,也就只能全部兜下、戴罪立功了。是啊,整个大环境如此,没办法啊,如果你去当县委办主任,你能怎么办?”潘洪其就不愿体贴,在他看来,那些回应都是“拙劣的危机公关”,他与杨涛一在齐鲁晚报一在南方都市报,呼吁“上级巡视‘自带干粮’的规定亟待落实”。红网上,李晓亮虽然标题写的是“骆家辉的经济舱封不住芮成钢张口就惹笑的嘴”,但笔锋一转,又叹“看了近日爆出的秭归县豪奢巡视新闻,你就又要忍不住唏嘘了”,“在养肥了巡视组的嘴的官场生态下,就难以封住‘芮成钢’那种可能张口就惹笑的嘴。这种可笑之处,或才是最可怖之处。”

正以“温家宝:推进制度改革改变权力过分集中”作为头条的腾讯,在今日评论频道重点推荐《80万巡视费折射多少潜规则》。作者重申,“巡视制度,是我党一种内部自我监督模式,无论是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都不能打一点折扣”,呼吁“中央决策层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封堵各种制度漏洞,减少此类巡视扰民事件的发生。”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