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桢勋35岁还不结婚?:朱熹创立闽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53:25
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创办书院,讲解经书,宣传理学,培养了大批弟子,并由此创立“闽学”学派。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代表了理学发展的最高水平。朱熹早年出入佛老经传,所学以儒家经典为主,对佛、道也有一定造诣。朱熹在宋明理学家中最重视知识训练,并把知识的培养与道德的修炼结合起来,其“格物”包含有格求天地自然、草木器物之理的内容,这些思想为明中叶以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精神资源。朱熹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的成就,为理学之集大成者。在朱学思想体系中,不仅熔铸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而且还吸取了佛、道思辨哲学的营养,更富于理论思维色彩。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是理学的成熟形态,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朱子之学在宋元之际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17世纪欧洲人开始注意朱学,18世纪初有人翻译了朱熹的某些作品。可见,朱子之学的研究已超越了国界,朱学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哲学理论。
朱熹创制社仓法 社仓法是南宋救济灾民之法,由朱熹等人创制,后在全国推行。乾道四年(1168),建宁府崇安县(今福建武夷山市)发生了饥荒。五月,在朱熹的请求下,建宁府贷给他常平振贷米600石。朱熹用这些米设了社仓,登记民众户口,散给粮食作为赈济,人民因而得以度过灾荒。后来,稍微有了些丰收,人民就自愿偿还所欠粟米。知府王淮颁令,将粮食一概留在乡里,仅将户口上报官府,从此以后每年敛散,这就是社仓法的开始。丰收时,当年要加息计米偿还,歉收时,则减息大半,饥荒发生时,则不用付息。后来,积息已数倍于本,就不再收息,每石只多收半升。社仓法后来于淳熙八年(118)奏行各路,规定借常平或富人的粮食,在乡里设置社仓,命富户主持,由都社首、保正和乡士大夫协同办理,开始收息2/10,等到利息是本钱的10倍时,就不再收息。
朱熹《诗集传》开新义 朱熹写过大量讲解儒家经传的著作,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影响深远。而他的《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其他诗文杂著中的评论文学见解在当时也影响极大,尤其是《诗集传》,它对《诗经》的研究有新突破,开了新义。《诗集传》,《宋史·艺文志》著录20卷,今存8卷。朱熹解诗,起初信从《诗序》,后取郑樵之说,摒弃《诗序》而就诗篇本身探索本旨。文字音义,则杂取毛、郑,间用齐、鲁、韩三家,以已意为取舍,不拘泥于训诂。《诗集传》释主简洁,明白易晓,每篇都指出主题,每章都指出大意,常常有新的注解。朱熹《诗集传》为研究《诗经》开发新义。此后,研究《诗经》者多以此为宗,元明以后科举取士也以此为准,《诗集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鹅湖之会 淳熙二年(1175),南宋两位哲学家陆九渊、朱熹在江西信州(今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在鹅湖之会前一年,陆九渊已形成了自己的“心学”观点,与理学代表朱熹的观点相矛盾,而鹅湖之会,是朱、陆两派论争的开始。在第一天,朱熹与陆九渊的矛盾就已经全部摆出来了。陆氏兄弟的诗从“道在吾心”出发,主张“发明本心”的“易简功夫”,而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读书穷理”。第二天,两人主要就诗中提出的矛盾展开论辩。此外还就一些具体的经学、理学问题进行切磋。很多方面达成了一致,但根本矛盾并没有解决。鹅湖之会在根本方法上并没有达到“会归于一”的预期目的,反而使“理学”与“心学”从本体论到方法论上的差异大为彰显。朱、陆的分歧是儒学内部的分歧,这种争论对“理学”和“心学”的各自发展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明清的思想家于“理学”、“心学”的批评、吸收和改造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因曾在象山讲学,又叫象山先生,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乾道进士,曾任靖安、崇安等县主薄,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陆九渊与其兄陆九韶、陆九龄学识渊博,人称“三陆”,尤以陆九渊影响最大。他把儒家学说和佛教禅宗思想相结合,并承袭和发挥了程颢的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创立的这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又称为“心学”。他的论学书札、讲学语录和诗文,在他死后由其子陆持之编为《象山先生全集》。
朱熹讲学白鹿洞 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也是南宋时期的教育家。淳熙六年(1179),他在知南康军(今属江西省)时,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制定《白鹿洞书院学规》,讲学授徒,宣扬理学。朱熹创办白鹿洞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为“闽学”学派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他为书院教育制定的一整套教学规章制度,对当时及后世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强调为学宗旨不是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名声取利禄,而是讲明义理,修己治人。他认为国家设立学校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贤才,改善吏冶。朱熹对周秦以来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改造,建市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教育学说。朱熹的一些著述,也成为封建学校的法定教科书,对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和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人格修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淳熙八年(1181)五月,严州、绍兴府发大水,上万家民居浸没。江州、徽州也遭水灾。七月以后,天气干旱,久不下雨,包括临安在内的许多地方都遭受旱灾。宋廷派出专使到各地救灾。并且下令减免灾民赋税。十二月,宋朝廷将朱熹所创的社仓法向各地推行。社仓的米一般来自官府和富人。由乡绅、保正等人主持社仓事务,并且还规定:借粮的人每十家为一甲,每五十家推选一个社首,逃兵、无业的游民等不得入甲。社仓法对救荒产生了良好效果。但因为社仓事务由富户主持,沿用久了,弊端百出。社仓粮食要么被挪用,急需时无粮可借,要么向老百姓强行摊派征收,与正税毫无二致,这种赈济灾民的良好方法的功效很快就完全丧失了。
日趋成熟的造纸术 宋朝时期造纸技术达到了成熟阶段。原料进一步扩大,出现了麦茎与稻秆纸,并开始将旧纸回槽,掺到新纸浆中用于造纸,称为还魂纸。宋代已采用水碓打浆,并能抄造长三丈有余的巨幅纸,称为匹纸。宋代发明了纸药,即用植物(常用黄蜀葵或杨桃藤)粘液入纸浆中,作为漂浮剂。宋元时期纸的用途更加广泛,除用于书写绘画外,大量用于印刷书籍及纸币等。火器的发展也离不开纸,当时用纸包裹火药做成火箭及火枪上的火药筒。宋代生产的名纸有谢公笺(谢景初造十色信笺)及金粟山藏经纸(浙江海盐县金粟寺)等。宋代已出现了记述造纸的专门著作。北宋苏易简在雍熙三年(986)著的《纸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造纸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