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偃月刀哪里爆:实施“八不”教学策略,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4:35:15
实施“八不”教学策略,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刘金玉 副校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为了体现上述教学理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八不”教学策略,收到了较好效果。
  
所谓“八不”,就是指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八个不准,即:不解题目;不范读课文;“先学”环节中,教师不插话;“后教”环节中,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解;“当堂训练”中,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作文之前,教师不进行作前指导;作文批改中,学生能批的,教师坚决不批;作文评讲过程中,学生能评的,教师坚决不评。“八不”教学策略有其具体释义和理论依据:
  1.不解题。传统教学中,第一步就是用精美的语言导入新课,这种语言是教者经过反复推敲、精心准备的结果,它包含了对文章内容和特色的精炼概括。这样做的目的是能给学生一个总体印象,帮助学生扫除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殊不知,这样做的另一面却是,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及先入为主的束缚,常会不动脑筋,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能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理解与认识。这是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合的。而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的是直接导入课题法,不解题,即不介绍文章内容、作者生平、时代背景、题目涵义,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导入的时间变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变多了,后者便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地看书、思考、实践,这就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权利。不解题,并不是说教师不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而是在学生确实需要讲解时才开讲,而且前提是班上所有学生都不知晓。总之,所讲内容是老师非讲不可的,但讲什么、怎样讲、何时讲,都要有所选择,因根据学情、内容而定。
  2.不范读课文。传统教学非常重视教师的范读,目的在于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但反过来想想,老师的范读必然要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学生实践的时间,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会被隐藏,教师就不能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这也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不相吻合。为此,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中,我们要求教师不去范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通过轮读、比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再由同学们相互讨论给予解决,最终把音弄清,把句读弄明,使感情到位。不范读课文,实际上就是把读书权真正还给了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效率。
  3.“先学”环节中,教师不插话。实践出真知,只在通过实践,让学生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学习、研究、探讨问题,才会真正地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从而最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先学”环节中,要切实做到不插话,不给学生帮助,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后教”环节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有效。教师在“先学”环节中,只是严格地督促,以使学生更加投入,使其能充分发掘潜力,从而使学习更加有效。
  4.“后教”环节中,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解。只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对学生会了的问题再讲,则是在做无用功;对部分学生不会而部分学生已会的问题,如果老师一味地讲,则会使已会的同学学得无力,浪费这部分学生的时间。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兵教兵”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样,好的同学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差的同学也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此时,老师只是引导、组织。
  5.“当堂训练”环节中,教师不加以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强调一定要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当堂训练。对于其间出现的问题,老师只是注视,决不给任何提示、帮助、指导,即便是学生主动询问,教师也不解答。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可以使教师真正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从而寻找最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进行二次备课、三次备课,去解决问题,提高训练质量。
  6.学生作文之前,不进行作前指导。传统作文教学,非常重视作前指导。题目一出,教师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题意、体裁、选材、组材、立意、方法等内容,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思路,避免学生走弯路,减少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的确,作前指导确有上述优势,但由于有了教师的评说,学生往往就会产生思维定势,不敢放开手脚,思路也不会被打开,写出来的文章虽不容易离题,但出新出奇却不太可能,且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有可能千篇一律。而采用“不进行作前指导”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以上的缺点可以完全克服,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作后评讲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施教水平。这种教学策略要求教师不是讲如何作文,而是让学生自由地析题、审题、选材、组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产生更多个性鲜明的文章来。虽然运用这种教学策略,也有可能出现诸多文不对题的文章,但这是好事。问题出现了,才真正有助于我们去解决问题,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7.作文批改中,学生能批的,教师坚决不批。传统教学中,作文批改权是教师的。学生写完文章,就要交上由老师批改,教师只要是觉得写得不对的、不合意的地方,就要给以批注,可以批之全、批之细、批之深,可以批得天昏地暗、面目全非,但结果呢?尽管教师下了功夫、花了气力、尽了努力,学生却并没有切实的感受,因为他们只看分数不看批改。而采用“学生能批的,教师坚决不批”的教学策略,却能极大地改变这种状况。这种教学策略实际上把学生作文的批改权还给了学生——作文是学生写的,作文的批改权应首先是学生,这是尊重学生的重要表现。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初具了修改文章的能力,教师此时要积极引导、示范、放权、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自改与互改,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批改能力,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批改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基本点进行批改,如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错误的标点?是否有病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批改,即体裁、选材、组材、立意、方法与技巧等方面,引导学生对自己文章进行一分为二的评析,做好眉批与总批,提高自己鉴别文章的能力。这样,教师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作文情况,从而使老师最后的批改变得更为切实与有效。教师在最后的批改中,对学生已经改出来的内容不必再批改,而批改那些的确需要批改的内容,而且这种批改多是提示性、询问性、启示性的,这样做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修改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学生能批的,教师坚决不批”,是学生自主性的充分体现,是师生互动的体现,是有效解决学生作文问题的重要途径。
  8.作文评讲中,学生能评的教师坚决不评。传统教学中,作文的评讲权是教师的。教师在作文评讲课上,往往是一言堂,几乎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无一遗漏地罗列与评述,结果,老师讲得费力,而学生却听得昏昏然——“又不是我作文中的问题,关我何事?”基于这种思想,收效当然甚微。实施“学生能评的,教师坚决不评”的教学策略,就完全可以改变这种局面。这种教学的实质就是,把评讲作文的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充当评讲作文的主人,教师在评讲中只是起帮助、诱导、启示、组织的作用。可以帮助提供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规律性的作文问题,复印相关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深入思考,从而使评讲更具有针对性;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辩论,对自己和同学作文的优点与缺点大胆地评讲。教师只有在学生无法正确评述下才开讲,这样的开讲,学生愿听、愿学、愿改,也更有实效。
  从以上分析可知,“
八不”教学策略的实质是: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把学生学习自主权真正地还给学生 读书权、选择权、作文权、批改权、评讲权,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最大限度暴露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最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