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户外楼梯布置图片:七上unit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9:18:05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 you like bananas课堂实录

思考的问题:

1,在班级学生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获得大面积高频率参与的机会?

2,如何实现“课本 “生活的链接,师生共同创造‘‘做中学的语境?

3,如何设置层层递进的口语表达任务,让课堂充满活力?

 

案例描述:

 

背景:

1,学生情况:学生数66人,其中11人小学没开英语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整体素质较好。

2,知识背景: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基本的英语句式已经掌握。

 

课前准备: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言目标(Language Goal)是谈论自己的好恶。(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用食品来导入话题。教过几套英语教材的我对于这个单元并没有新鲜感,因为每一套教材都少不了对食品的讨论,大多数的七年级英语教师都爱用这个单元上公开课。然而,让学生自带食品或用因特网上的食物图片虽然都能创设语境,由于所带食品种类很少或图片与课本有差异而限制了话题的范围。《新课标》说: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我从一年级小学生活动课制作头套得到启发,为教学过程设计了更具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语境和容易生发问题的情境———请每一位学生选择本单元最喜欢的食品制作成头套。它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好奇心促使他们对这节课格外期待。预习环节快乐而充实,预习达成度高。

 

过程与交流

走进教室,我已置身于六十多种琳琅满目、色泽鲜艳的食品世界,就连平时常常忘记交作业的李含也戴着一个做工精致的草莓头套。即使是同样的食物,设计也各不相同,比如最常见的banana,有栩栩如生的写实型,还有张扬个性的卡通型,小小的教室显得特别温馨。大家充满期待的眼神仿佛在催促我:快教我们怎么说、怎么做吧!我在黑板上写出单元的标题:Do you like bananas?接着在左侧黑板上写出Target Language:I like_________.I don’t like__________.第一个环节就这样开始了。本单元的Key Words多为水果或西式快餐,由于肯得基和麦当劳在宣城有加盟店,学生都很熟悉这些单词。头戴‘香辣鸡翅’小胖墩许越第一次勇敢地举手:I like chicken,同时指着坐在他前面的‘汉堡’, I don’t like hamburgers.立刻有掌声鼓励他的发言,掌声稍息,‘‘汉堡’’毫不示弱地说:I like hamburgers, I don’t like bananas.你一言我一语,第一个环节的任务———导入Target language Key words顺利完成。

第二个环节由个体学习转入小组学习。我将基本的对话模式写在黑板上:Do you like broccoli? Yes, I do. Do you like carrots? No, I don’t.听完录音后,他们迫不及待地work in pairs互相配合一问一答。有了第一环节打下的基础,两人一组的对话参与率和准确率都很高。于是我扩大了“生生互动”的范围也提高了对话的难度。学生分成八组,选出一名waiter,询问本组成员的食品选择并在全班做汇报。(评选最佳服务生)。组员从服务生那儿先填一张相当于菜单的表格。

Food

like

Don’t  like

Tomatoes

 

 

Hamburgers

 

 

Bananas

 

 

Eggs

 

 

broccoli

 

 

学生们热情高涨,头套被服务生征用,对话的场景仿佛在美丽的西餐厅,语境真实,交流的铺垫充分,任务圆满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对话中可以自我完善,将第五单元Do you have…?Section A中的对话结合,并发现了“偏食”的不良习惯,为Section B的学习留下了真实的问题情境。

高潮迭起的第三环节是free talk,要求学生自由合作,编出含有本单元目标语言的对话。比第二环节限制性交流的要求更高,但是它更能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成绩领先的学生早就盼着能一展身手了,但要被评选为最佳小组不仅要有流利准确的语言,还要看表演是否精彩,参与者太少也会影响得分。陶冉小组交上来一张光盘,投影在大屏幕上,原来他们昨天预习课文,猜到会有就餐对话,于是约了几个同学去肯得基录下他们的真实对白。其他小组一看,赶紧拿出各自的高招,陈西小组不仅添加了课本上没有的几种食品,如:noodles(面条),fried dumplings(煎饺),还绘出简图方便同学理解,他本人放弃了表演机会,因为他要营造温馨气氛,用小提琴在就餐者身旁拉着优美的曲子,对话结束,他的口袋里装满了小费。课本知识在第三环节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我的英语课也在小提琴优美的乐音里结束了。下课前,我们都觉得满口生香,当然这不是因为谈论的是食品,最后我问:“今天我们都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吃,这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吗?”这又为我下一个课时留下了可以期待的交流话题,他们又将和我制造哪些惊喜呢?

(课例教材选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学生名均为化名)

 

点评

    本案例是根据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Section A 拓展而成的。

1,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善于创设语境是高水平教师的标志之一,而现在新课改告诉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挑起认知冲突,进入真实的情境。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这一节课的预习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制作食品头套,将自己的创造和生活经验加入了枯燥的单词识记,不仅加深了对词的理解,而且由于整节课都沉浸在这种师生共同营造的语言环境里,使用自制的道具,学生参与的激情也大大提高。教师还应该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强项,课后评出的五位最佳美工就有三位平时不善言表、但擅长绘画的学生,他们在这一节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英语成绩一直很好。所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

2,这一节课把课本教材还原成生活中的交际语言,让学生进入活的角色,积极用英语思维,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把书本知识内化为实实在在的语言交际能力。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在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丰富视听材料的英语氛围中参与了学习过程。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而且,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和鼓励。

3<新课标>中指出:“好的任务型教学应该具有系列性,即在同一个话题下开展不同的活动,下一个活动在前一个活动的结果中产生。”本节课任务与任务层层递进,随着课堂进程的发展,任务在其语言的难度上、内容的拓展上、能力的训练上、意义的启发上都体现了渐进性,发展性。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水到渠成,自然真实,并且能关注完成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结合对任务的评价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4,本节课设计的语境与任务更偏重活动性(比较适合善于形象思维,想象力丰富的七年级学生)。怎样在语法和词汇上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帮助,以及把握任务的难度和效度都有待进一步的尝试和探讨。如何让更多学生体验更深层次的用英语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增强信心,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