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乡镇医院招聘:第八八一卷——第八九0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5:47:27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八一卷)

  诸位同学,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卷,《疏论纂要》是第十八卷,我们印的单行本第十八册,「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三,这是第三个大段。

  清凉大师在一开端告诉我们,这一段给我们说明十海,前面跟诸位介绍过了,「十海所管之海」。「管」怎么讲?真的有管理吗?如果说是太阳系管地球,地球管月亮,这是不是真的它在那里管?我们知道,古大德所说的「管」,就是今天科学家所说的「万有引力」,这个就好懂了。这个大的星系,附近有许许多多的星系受它的引力影响,这就好比是所管,我们可以说这是引力所及的空间。凡是在这个空间里面的星系、星球,都受它引力的影响,这叫所管,这个说法容易懂。

  「一海各管不可说佛剎微尘数」,这是真的。一个大的星系我们晓得那含有巨大的引力!我们不说很大的,就说我们这个银河系。银河系是个大星系,你看银河系核心的引力,能够把周边许许多多的小星系,就像我们的太阳系一样,每一个小星系就是一个小太阳系,这个放光的、发光的是小星系的核心,围绕着这个发光体的,我们讲行星,有大的行星、有小的行星。现在我们科学家对于银河系的状况了解得相当清楚,尤其我们太阳系,这最近的。太阳系它引力范围之内的,大的行星有九个,九大行星,我听说好象最近又发现了一个,那就变成十大行星了。但是在大行星之外,小行星多,不计其数!科学家是用估计,估计,小行星里面还是大的,为什么?你在望远镜里面才能看得到。更小的像个石块一样,它也是围绕着太阳系转,连这个小的。在佛法里面讲,星系与星系之间是微尘,更小的,真的是没有法子计算。一个太阳系如此,那一个银河系可想而知。

  这个地方讲世界种,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们,一个银河系是佛经里面讲的一个单位世界。我们在这里看的一佛剎,一个佛的世界,也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多少个银河系?经上常讲三千大千世界。那三千,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亿个;十亿个银河系是我们这个经上讲的一个世界。那个剎种就不可思议了。剎种,经上告诉我们有二十层,每一层不是一个佛剎,前面跟诸位一直讲下来的,那都是世尊在一层里面举一个例子而已。一层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佛剎,一层里头。你看看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同在第十三层,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当中有多少世界?佛讲的有十万亿个世界,娑婆是一个,极乐是一个,娑婆到极乐当中就十万亿个。你就想这一层有多少世界?二十层!

  经上在此地讲「一个海各管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实在讲,说之不尽,释迦牟尼佛在每一个海也只举几个例子,举例通常说十个,十做代表,代表一切海。所以经文也有十段,这是第三大段,第二大段是讲「右旋十海」,这第三段「十海所管之海」,我们先把这个意思搞清楚、搞明白。现在科学家讲它「引力」,万有引力所到的那个空间,世界太大了!这十段,每一段当中有两个小段,第一个小段先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告诉我们这个方位。实在讲,方位我们没有办法搞清楚,只是给我们一个概念而已。第二段这是讲「所管之海次第」。现在我们看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彼离垢焰藏香水海东。】

  这是把方位给我们说出来,然后次第为我们介绍九海,九海在第一段只有八海,少了一条。缺了一条,大概是梵文经典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漏掉了。我们知道梵文是贝多罗树叶写的,时间久了很容易脱落,掉了一页,所以这个地方缺一海。我们介绍还是着重在表法,为什么?我们才能学到东西,这个最重要。请看经文:

  【次有香水海,名变化微妙身。此海中有世界种,名善布差别方。】

  你看这就很简单了,在前面我们看到这个经文,这一海一个世界种,它所持有微尘数的世界。佛给我们介绍通常都讲十个,此地省略掉,都不说了,只说『世界种』、『香水海』的名字,所持的世界省略了。要知道都有所持的世界,而且每一个世界种也都有二十层佛剎,重重无尽,宇宙太大太大了!然后再看看我们这个人身,太渺小了。在整个大宇宙里头,我们这个人真的变成微生物,很不容易发现那个小东西,这小东西还会作怪,还不老实,这是佛法里面讲「可怜悯者」。

  「香水海」要记住,它表什么?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种子。香水海这么多,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种子。真的,佛曾经说过,如果这些种子要是有形相,哪怕这个形相就像微尘那么大,我们阿赖耶里头习气种子,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到今天,尽虚空遍法界都容纳不下!佛讲这个话真的,我们在此地看到了。《华严经》上讲的「香水海」这么多,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的种子。种子遇缘起现行,这就变成「世界种」,现依正庄严。无量无边的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我们从香水海的名称,体会到这是哪一类的习气种子。看到世界种的名称,知道这一类种子现什么样的形相。它所现、所变的,大略能知道一个大概。什么时候你才能了解得透彻?这大经上讲的,八地菩萨。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的动态他清楚。换句话说,七地以前还不行,只是听佛所说,自己没有亲证。八地亲证,这亲证还是少分,九地、十地、十一地,到等觉,那个证得愈往上去愈深,了解得愈透彻,如来果地才究竟圆满。从这些地方,我们才真正明了诸佛如来有多大的智慧!我们平常这个概念非常模糊,不知道诸佛如来智慧多大、福德多大,都是含糊笼统,「大概总比我们大一点吧!」读了《华严经》才真正明白少分。这个明白少分,你还要能够有少分契入,你才能明了。如果你单单是读、研究,甚至于讨论、讲解,你自己没有入进去,你还是没有法子体会。我们也知道这个世间有一类人,学者,他把这个当作研究资料,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不能契入;换句话说,他没有得受用。在佛门的话来讲,他没有修证的功夫。修证是两个阶段,菩萨是修行的功夫,如来是证果的功夫;没有修证他还是凡夫,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这个海的名称『变化微妙身』,这个「身」千万不要误会是我们这个身体,那就错了。这「身」是广义的,这个身是形状。小的,小而言之,一棵树有树身,树的形相;看到一座山,山之身。任何一个物相,我们都称它为身,所以这个身是形相的意思。星球,星球之身;星系有星系的身,这个意思就广了。在此地我们就明了,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变化很大,它不是一个稳定的,剎那剎那在变的。所以佛说「世间无常」,这话是真的。不管是大的世界、是小的世界。大世界,如来教化的剎土;小世界,像太阳系,乃至于一个星球,剎那剎那在变化。不说别的,单单我们这个地球,我们居住在这个地方,它的变化从来没有停止过。再说得小一点,我们这个身体,我们的身体也剎那在变化。念头,念念不住,前念灭了,后念就生了,相续不断。身体里面,大家现在晓得,细胞新陈代谢,念念有很多细胞死亡,念念当中又有细胞产生了,新陈代谢。所以这个世间没有一法它是不变的,统统在变,剎那剎那不住,「变化微妙身」!

  我们看到这个身相是一种相续相,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这个身相,小,我们讲人身;大,到大的星系(像这个世界种这样大的星系),都是无常的。但是在小身,我们很容易看到它的生灭,成住坏空。愈是大的世界、大的星系,成住坏空不容易体会到。譬如我们太阳系,太阳系里面有很多星,有成住坏空,但是整个太阳系没有受影响。太阳系里头有一个星球爆炸了,爆炸之后就变成小行星,还有许许多多的微尘。爆炸这些物依旧还是受银河中心的引力影响,它跑不掉,还是绕银河系转,变成银河系里面的微尘。这个常识我们今天明了,可以说相当清楚,哪一个星系里头都不例外。

  这个海里头有世界种,这个世界种叫『善布差别方』,「布」是分布,「善」是善巧。实在讲,是不是人为的?不是。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是自性所现、所变。佛在经上常讲「法尔如是」,自自然然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人为的。你要再深入追究,佛告诉你真因是性德,因为这现象是果。因一定有缘,然后你才看到这个果报;香水海是果,剎种是果,世界种。缘是什么?缘有两个,一个众生业力,一个是如来的愿力所成就的。这两个力量缺一个都不行!就是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世界,确实是非常美好,纯一清净,里面还有众生的业力。众生什么业力?净业。众生的净业跟佛的愿力变现出来的,像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我们在前面看到许许多多纯一清净的世界都是这样的。如果众生的染业,那就像我们娑婆世界一样,这里头有四土,但是有十法界,有六道轮回、有三恶道,不是纯一清净。

  这种现象,实实在在讲只有佛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我们展开经卷听到这个说法,我们感到满意,我们会点头,佛所讲的真的叫我们心服口服。我们晓得这是如来亲证的境界,是如来现量境界,不是想象的、不是推测的。世间人的观测,今天就是借重科学仪器,观测往往只是观到局部,没有看到全体,所以论断往往有偏差。这个科学家所说的定律,过若干年后,又有一个新的科学家在观测,把前面推翻了,例子太多太多了。现在科学家不敢说他的定律是永恒的,没有人敢说,为什么?说不定后面又有新的发现,把他推翻了。那是什么?用意识来观察,会产生这些毛病。

  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不是用意识,他们用甚深禅定。直接用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那不叫观察,叫照见。宇宙人生的真相,大,真的是无限大的宇宙;小,毛孔里面,毛端、微尘里面,有大宇宙!微尘没放大,宇宙没有缩小。回归到自性,自性没有大小,自性没有远近,自性里头没有真妄,所有一切的对立统统没有,那叫真正和平。没有对立!迷失自性什么都对立了,长跟短对立,大跟小对立,真跟妄对立,邪跟正对立,人跟我对立。迷了之后,你的生活是在相对的空间,相对的空间处处有障碍。自性所现的那个空间没有障碍,《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我们今天才明了,佛法里面讲宝,宝是性德,自然流露。你可以受用,这个受用是大自在,这个受用真乐!这个「乐」不是苦乐的乐,苦乐的乐是相对的,苦乐两边都离开,那个「乐」是我们没法子想象的。为什么?我们起心动念全落在相对里头,离开相对不可思议,无法体会。但是诸佛跟法身菩萨的境界不是相对的,所以经上常讲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这句话意思深广无际,没有边际。再看底下一段:

  【次有香水海,名金刚眼幢。世界种,名庄严法界桥。】

  所以记住『香水海』的名字是阿赖耶识里含藏种子某一类的,这一类的种子不错,善种子,不是恶的种子。阿赖耶里头,善、恶、无记种子都是无量无边。『世界种,名庄严法界桥』,不是真的桥。桥梁什么意思,你去想,桥梁是沟通两边。「法界」,法界里面无量无边诸佛剎土,剎与剎当中沟通。用什么沟通?「庄严」。这个庄严说的是什么?我们从「香水海」的名字去看,『金刚眼幢』,真实般若智慧。「金刚」表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开了,十眼圆明,《华严经》上讲的。佛眼所见、佛耳所闻,通了!尽虚空遍法界,一丝毫障碍都没有,「庄严法界桥」。第三段:

  【次有香水海,名种种莲华妙庄严。世界种,名恒出十方变化。】

  这个『十方变化』跟前面「变化微妙身」意思相同的;一个是从种子上说的,一个是从形相上讲的。「恒出十方变化」世界是从依正庄严上讲的。这个世界种的名称,阿赖耶识的种子,这一类的种子,『种种莲华妙庄严』。换句话说,都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来修学大乘的种子,在十方世界变现出依正庄严。第四段:

  【次有香水海,名无间宝王轮。世界种,名宝莲华茎密云。】

  我们懂得表法的义趣,这些句子念了就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你就晓得字字句句有无边的义理,有无量的境界。『无间宝王轮』,从这一句我们就晓得,过去生中,无始劫来对大乘佛法的修学,善根深厚,变现出的世界种『宝莲华茎密云』。「密」说深密;「云」说明事实真相,相有性无,事有理无,可以受用,受用是果报,不能执着。不但不能执着,也不能分别,也不能够想象,想象是妄想;离妄想、分别、执着,这受用!这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再看第五句:

  【次有香水海,名妙香焰普庄严。世界种,名毗卢遮那变化行。】

  『毗卢遮那』是梵语,意思是遍一切处,这就是「遍一切处变化行」。阿赖耶含藏的种子『妙香焰』,都是表的大乘佛法。我们有没有?跟诸位说,统统都有。《华严经》上所讲的,我们阿赖耶识里头一个都不缺。所以开经的时候,我曾经说,《大方广佛华严》就是自己;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的心,是自己的阿赖耶识。虚空法界里头所有的剎土众生无法计算的,是自己阿赖耶里面种子起现行,变现出依正庄严的境界。离开心性,无有一法可得,佛在大乘经上常说。

  你要是真正参透了,你才晓得宇宙人生跟自己是个什么关系。那个时候,你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慈悲一切。为什么?你晓得一切法就像过去禅宗开悟的人所说的「沙门一只眼」,这多么亲切!非常可惜,我们现在阿赖耶识里头这么多好的种子全迷了,自己完全不知道了。听释迦牟尼佛讲《华严》,听说有这么一桩事情,问题你能不能相信?你能不能接受?由这个地方来观察,才知道自己业障深重,究竟多么深、究竟多么重!不是像这些经教里头,我们根本就不晓得自己业障深重到什么程度!自性的性德完全迷失了,佛菩萨大慈大悲为我们开演(开示、表演),我们看了、听了还是懵懵懂懂,没有入心;所谓是耳边风,没听进去、没看进去。第六句:

  【次有香水海,名宝末阎浮幢。】

  『宝末』、『阎浮』都是珍宝的名称。「阎浮」,我们住的地方叫阎浮提洲。佛在经上讲,为什么称为阎浮提洲?从前这个地方有阎浮树,这个树你要是把它割破一点,它流出来的汁是金,这个金是世间最好的金。现在人没有福报,这树也不见了,在这个世间消失掉了。所以它是珍宝之名。

  【世界种,名诸佛护念境界。】

  人能自爱、能自重,『诸佛』就『护念』。这个大世界,『世界种』是大世界,它所持的世界,所持就是在它引力范围之内的星系、星团、星球无量无边。这些世界里面也都有众生,不可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众生,那是讲不通的。我们现在天文学家,每天晚上观察空中这些星球,还没有发现哪个星球上有像人类居住的,没有发现。实际上,在佛法里面每一个星球都有众生居住,境界不相同,你见不到。譬如我们地球,我们现在地球上,这凡圣同居土;这地球上有菩萨、有声闻、有饿鬼,我们都杂居在一块,我见不到他,他也见不到我。菩萨、罗汉他知道,住在这个地球上有这些人类,人道,畜生道、欲界天,他清楚。

  众生福薄见不到菩萨,偶尔有几个有福报的人他遇到了。像法照禅师遇到五台文殊菩萨,就遇到那么一次,以后再遇不到了。悟达国师在四川见到迦诺迦尊者,阿罗汉的道场,把人面疮医好之后,再也见不到了。特殊的缘分!证明我们这个世间凡圣同居。月球,甚至于太阳里面,有众生居住。那是他居住的环境,他的报土,我们见不到,我们也接触不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是我们思惟想象能知道的。佛教给我们用什么方法你能够了解、能够接触?禅定。禅定能够突破时空的界限,你能够见到现在所说的不同维次空间,你能接触到。你不能突破,你接触不到。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再看第七句: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色炽然光。世界种,名最胜光遍照。】

  这一类藏识里面的种子,变现出这个『世界种,名最胜光遍照』。也许同学们在经文里面,发现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都是好的。对!这些好的种子,世界成就;如果坏的种子起现行,这个世界就坏了。世界有成住坏空,好的种子遇到好的缘,世界成就;不好的种子遇到不好的缘,这世界就毁灭。成住坏空就是这么个道理。我们在此地看到这世界都是成,成、住,所以你看到全是好种子。所以儒家,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都是讲阿赖耶里面含藏的种子,不是讲的本性,本性没有善恶;没有善恶那叫至善,那叫本善。我们常讲人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本善能现,善恶的善能变。因为善恶的善都是香水海,都是阿赖耶含藏的种子,这善恶的善,能变;本善能现!基本的原理原则我们一定要掌握到。为什么?对我们自己修学增长信心。修行人对自己没有信心,他不了解道理,信心建立不起来。再看后面这一句,第八句: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庄严具境界。世界种,名宝焰灯。】

  这个性识里头的种子『一切庄严具境界』,都是好的种子,变现出世界依正庄严『宝焰灯』。「宝」,与性德相应,称之为宝;「焰」是灯,是智慧光明遍照。

  这是「离垢焰藏香水海」它所管的九个海,连它本身是十个海,这是九个海。经文这里少一个,我们只念到八个,缺少一个。往后大概都具足,每一段都有十个海,末后有一句总结。诸位看经文:

  【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

  『如是』就是像前面所说的,这个「香水海」,用此地的话来说就是「离垢焰藏香水海」,它在它的引力范围,多大?不可说佛剎香水海。在此地我们也明了,所有一切物体本身都产生引力。引力跟引力是互相吸引的,所以这些星球在太虚空当中,它能够有秩序不会紊乱的在空中运行,这是牛顿所发现的「万有引力」。近代科学家发现的讲相对,相对的引力,都有道理。我们都同意他的说法。底下一段「广说最近轮围一海」,虽然是广说,比前面「右旋十海」要省略很多,我们看经文就能够明了了。请看经文: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名玻璃地。世界种,名常放光明。以世界海清净劫音声为体。】

  跟我们在前面「右旋十海」里面所读到的相同,这个『香水海』名叫『玻璃地』,佛经里面讲的「玻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水晶。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没有玻璃,天然的水晶。『世界种,名常放光明』,常放光明世界它所持之剎也有二十层,这个世界种也是以音声为教体。我们看下面它所持二十层的世界,只简单举个例子,最下层一定要说的。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可爱乐净光幢,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最胜三昧精进慧。】

  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世界名称『可爱乐净光幢』,「净」是清净,「光」是智慧,清净智慧。如果我们以清净智慧对人、对事、对物,诸位想想看,这个世界上一切人事物,哪有不可爱的道理?为什么?佛在经上讲境随心转。我心清净,我心光明,清净光明转境界,境界也是清净光明,「可爱乐」!「乐」是爱好。这个世界『纯一清净』,没有九法界,法身菩萨净土。

  『佛号最胜三昧精进慧』,「三昧」是梵语音译的,一般翻作禅定,翻作正受;受,享受,翻正受很好,正常的享受,不但是正常的享受,最殊胜的正常享受。在佛法里面,六道众生的享受不正常,它起很大的副作用,叫人受不了。为什么?享受里头生烦恼,享受里头起七情五欲,这种享受不正常。所以说六道凡夫的享受,五种:苦、乐、忧、喜、舍。心有忧喜,身有苦乐,不正常!到什么时候才有正常的享受?证阿罗汉果,你的享受正常了。也就是说,日常一切享受里头你不会起苦乐忧喜舍。换句话说,你享受的时候你的心是清净的,你的心是平等的,不会随外面境界波动,这个享受叫「正受」。

  最胜的正受,那就不是阿罗汉了,阿罗汉只有正受。菩萨的享受超过阿罗汉,殊胜的三昧,「胜三昧」。上面再加个「最」,如来的享受,诸佛如来的受用。这个真功夫,这是真实功德。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头,物质精神的享受要提高警觉,不起副作用,那就叫「三昧」。顺境里头,顺自己意思起贪爱,你是凡夫,你没有正受;逆境里面,你生瞋恚,你不高兴了,你是凡夫,你没有正受。三昧,无量三昧!我们用念佛方法成就的叫「念佛三昧」;用《华严》方法修成的「华严三昧」。总而言之,修得正受的方法无量无边,所以叫无量三昧。佛家常讲的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证得三昧,用哪一种方法就称为某种三昧。我们对这个名词要清楚,要知道如何来学。学佛如果不得三昧,你什么成就都没有!三昧有浅深不同,在念佛法门里面最浅的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最浅的念佛三昧。它的利益,生凡圣同居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拿到了,很难得!功夫深一等的「事一心不乱」,再深一等的「理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不一样。

  所以纵然得正受,不要满足,要往上提升,这个人有智慧。后面有「精进慧」,「进」是进步,「精」是纯而不杂。这个进步就很简单的告诉你,「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叫做精进。不能学杂了,不能学乱了,学得太杂太乱,慧就没有了。太杂太乱,算你聪明、利根,你学的是常识丰富,世智辩聪,你所成就的。你没有真实智慧,为什么?与性德不相应;三昧跟性德相应,你跟性德不相应。三昧是一切受用当中决定没有副作用,这个副作用总的来说是妄想、分别、执着,你在一切享受里头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多自在!这多快乐!这个香水海世界种所持的佛剎都是有二十层。你看这个地方,这第一层,然后不说前面经文,往上面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又有一层,你看这个地方经文就省掉,一下子就到第十层。

  【此上过十佛剎微尘数世界。】

  不是「过佛剎微尘数世界」,它就跳过了,这个介绍愈来愈简单了。

  【与金刚幢世界齐等。】

  这是跟我们娑婆世界,我们娑婆世界华藏这个剎种第十层是『金刚幢世界』。这个地方也是第十层,跟华藏世界第十层「金刚幢世界」等齐。

  【有世界名香庄严幢。】

  这是世界的名号。

  【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纯一清净。佛号无障碍法界灯。】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等金刚幢者,即中央香海剎种中,第十重剎」,第十层,二十层的第十层是当中。说个最下的,说个当中的,然后再给你说个第十三层。为什么?十三层跟我们娑婆世界等齐,最后说个第二十层,其他的都省掉了。在「十海所管」这一大段经文,就用这个体例来给我们介绍。这是「十海所管」一大段的经文。

  这个世界名『香庄严幢』,我们最简单的说法,随顺性德。性德有发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真正修行人纵然长时间不洗澡,他身上有香气。你要问他香从哪里来的?他的心行跟性德相应,香从这么来的。我福薄没有遇到真正修行人,但是听说。我在香港讲经,听一些老居士,一九七七年听我讲经的那些老居士,现在很多都不在了,从他们口中所说的我相信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在我面前用不着编谎言来欺骗我。早年,中国大陆刚刚解放的时候,虚云老和尚到香港,香港同学给他建了一个精舍,这个精舍我去参观过。虚云老和尚在那里住了一个月,以后又回到中国去了,告诉信徒们:香港这里花花世界,染污非常严重,不适合修行。他回去了!他告诉我:虚云老和尚不剃头、不洗澡、不洗衣服,那个衣服领子都是黑的,油垢。夏天流汗的油垢,他不洗衣服的、不洗澡的,可是闻闻的时候清香,佩服!

  我们一般人三天不洗澡,身上气味很难闻。业障深重的人,没有法子,要用香水,就是身上气味太难闻了,让别人受不了!为什么这个出家修行人(好象虚云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剃一次头,衣服我就不知道是不是一年洗一次),身上放清香,衣服有清香。他们给我讲,我相信。我为什么相信?我明白这个道理,老和尚的心行与性德相应。性德是五分法身香,老和尚「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那个后头两个我们不说,至少戒、定、慧香他真有。所以闻闻他的身上衣服那个香气很好闻,那是戒定真香。我们一般人只会唱,身上没有!

  其实五分法身香每个人都有,是自己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外来的!现在我们的自性迷失了,要怎样恢复?果然恢复之后,说老实话,你示现在这个世间一生都不要洗澡,也不要换衣服,你的身上绝对不会发不好的气氛,一定是放五分法身香。因为我们听到另外一个人告诉我,这是民国初年金山寺的妙善法师,人家称他金山活佛。他是一生从来不洗澡的,从来不换衣服的。他就是一件衣服,他没有第二件,春夏秋冬都是一件;冬天他也不冷,夏天他也不热,得大自在!这不是假的,距离我们不远。他往生大概是民国二十几年,抗战时期那个时候他走的。他一生的行仪确实很像济公长老。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人讲卫生,他不讲卫生。人家吃的东西掉在地上,他捡了就吃,什么都吃,从来不生病。别人供养他的钞票,他拿来就吃掉了。我们晓得钞票很脏,多少人手上摸的细菌,你给他,他也把它吃掉。那个境界不可思议!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心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根本就不起妄想、分别、执着,心清净、心慈悲,所以一切病毒、病菌到他那里全都化解了,五分法身香!

  我们不能不学,真正的香不需要去找香料,不需要从外头求,从内心去求;把自己的戒香恢复,把自己的定香恢复、慧香恢复,从里面往外流,你穿的衣服都被熏习了。我们凡夫人,凡夫有业障轻重。业障轻的,他身上的气味不难闻;业障重的,我们讲体臭,很难闻。他穿的衣服,那个衣服也有熏染,衣服味道也不好闻。从这些地方,我们能够觉察到一个人的业障轻重。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我们修行这么多年了,业障到底消了多少?有没有进步?在我们这个形体上就能够觉察得到。自己不容易觉察,周边的人容易。没学佛的时候,身上的气味不好闻,最严重的,口臭。给别人说话的时候,人家都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为什么?你这个口气味很难闻,自己不晓得,这是业障!过了几年之后,这些老朋友见面的时候,面对面说话的时候:你从前有口臭,现在没有了。进步了!

  我自己本人就是如此。早年,最初出来讲经,刚刚出家没多久,我住在台北圆山临济寺。临济寺有个老居士,那个时候我才三十多岁,这个老居士就六、七十岁了,很有修养。以后隔了多年,我在景美建立图书馆,他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谈话,他才告诉我:法师,从前你在临济寺那个时候,你口臭很重,现在统统没有了,你这几年讲经很有功德。我自己不晓得,我也没有求,自自然然转变,这我常讲的「相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心转境界,不是境界转心。这个世界好!这后面讲『纯一清净』,法身菩萨所居住的修学道场。「香庄严幢」,肯定五分法身香。

  『佛号无障碍法界灯』,「灯」是智慧,「无障碍」那就是《华严经》里头所说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法界;无碍光明遍照这个世间比喻作灯。六根对六尘境界,起心动念,障碍起来,就有了障碍。如果根尘相接触的时候还有妄想、还有分别,执着没有了,障碍你破了第一重。「理无碍」那不需要,各个人都有,从理上讲都是没有障碍的,从事上讲有障碍。阿罗汉在事上讲没有障碍,他这一生超脱了。为什么?没有执着了。但是他还有分别,他还有妄想,所以理事里头他有障碍,这是什么?这是因为他虽没有执着,他有分别。如果分别断掉,理事圆融了,这个没有障碍了。但是事事里头有障碍,为什么?妄想没断,所以理事可以圆融、可以无障,事事有障。到什么时候事事无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事事无碍!「无障碍法界灯」,事事无碍,证得真实的自在解脱。再看下面一段,它马上就超越到第十三层:

  【此上过三佛剎微尘数世界。】

  这个『此上』就是前面的「香庄严幢世界」,它是第十层,再往上三层就是第十三层。

  【与娑婆世界齐等。】

  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地区,是在华藏世界的第十三层。那我们现在看,前面讲的这个世界种名叫「常放光明世界种」,常放光明世界种所持二十层世界,第十三层与娑婆世界等齐的。

  【有世界名放光藏。】

  这个好象不同的大楼,不是一栋,不同的,都是第十三层,我们现在讲高度大概差不多,都在十三层。这个世界名叫『放光藏』,你看看这里面就没有纯一清净。换句话说,这个世界有十法界,有三途六道,不是纯一清净的。

  【佛号遍法界无障碍慧明。】

  佛的德号跟前面第十层「香庄严幢」,佛的名号意思很接近。前面我们看到佛的德号,「无障碍法界灯」,这里『遍法界无障碍慧』,你看意思是不是一样的?意思一样,我们一定要懂得怎么个学法?学习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才起心动念,立刻就要觉察到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来那是无量劫习气的熏染,你是凡夫当然会起心动念,要不起心动念那你就成佛了,不是佛也是菩萨、罗汉。凡夫哪有不起心动念的道理?所以起心动念正常,你不要害怕,你要觉悟得快。怎么个觉法?念佛人方便,立刻提起「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用这一念把你的起心动念取而代之,这就叫觉。佛号提起来,觉!佛号提不起来,随着妄想去了,叫愈迷愈深;愈迷愈深那当然造业。造业有三种,一种是善业,一种是恶业,一种是无记业;只要你随顺着妄想、分别、执着,一定造业,业不外乎这三种。

  所以古大德常常提醒我们,提起正念!净宗的法门比任何一个法门都方便、都容易,立刻就能提起。所以平常念佛要念得熟,把它念成习惯,用在什么地方?用在六根对六尘境界,用在这里。眼见色、耳闻声,才有分别,「阿弥陀佛」,把你那个分别执着压下去,这叫功夫!这样久而久之你就得正受,你就得三昧了。六尘境界可不可以受用?可以受用,受用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叫正受,念佛三昧现前!这个境界现前,恭喜你,你只要发愿求生净土,你肯定得生,条件够了。这个条件很浅的,我们一般叫功夫成片。你平常要不用这个功夫,你一生都得不到。为什么?你肯定是随着外头境界转。六根随着外面六尘境界生七情五欲,你被境界转了;被境界转是凡夫,愚迷的凡夫。修行人跟他不一样的地方,修行人能觉悟,念头才动马上就觉悟,那一觉就回头了。我们再看最后这一段,这是第二十层,一下就超越过去了。

  【此上过七佛剎微尘数世界。】

  第十三再加上七就第二十层。

  【至此世界种最上方。】

  这是第二十层。

  【有世界名最胜身香。】

  最殊胜的身香。

  【二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

  这第二十层。

  【纯一清净。】

  因为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名号『最胜身香』,就晓得它是净土,它肯定是法身菩萨所住的一真法界。为什么?要不然这个世界的众生怎么可能有最胜的身香!

  【佛号觉分华。】

  『觉』是觉悟,『分』是等分,『觉分华』是什么意思?这是如来,如来大觉圆满。那个「觉分华」是不是倒驾慈航?因为花是修因,如来果已经圆了,果圆之后还要示现修因。为什么?表演给没悟众生看,这一点诸位同学一定要晓得。佛菩萨,我在前面讲过,就像演戏、表演一样,宇宙是他的舞台,众生是他的观众,他一次一次的表演都是相同的。戏剧不同,各个菩萨、诸佛如来分开来表演,每一个人表演就表演一个角色。这种表演里面含义很深,就是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才能成就。「觉分华」的意思是倒驾慈航,又来表演菩萨道,你看这个意思多么美好。第一海我们到这里讲完了,下面经文是第二海,我们下一堂课再讲。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八二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第三大段「十海所管之海」。这里面又有十段,这个十海每一个海就是一段,前面我们介绍过第一海,现在我们从「第二海」看起。请看经文:

  【诸佛子,彼无尽光明轮香水海外。】

  这个先说明「能管之海」,『无尽光明轮香水海』。下面说它「所管」之海,都有九句,和「能管」总共是十海,这是第二海。

  【次有香水海,名具足妙光。世界种,名遍无垢。】

  这个介绍愈来愈简单,略微提示一下。每一个世界种都有它所持的世界,数量像前面所讲的,微尘数佛剎。总名称说明这个大世界一般的状况。从名号上来看都相当好,『遍无垢』,香水海『具足妙光』。我们晓得经文里面所说的都是阿赖耶含藏的种子,这些种子都是善的种子,前面跟诸位报告了,所以所现、所变的依正庄严都很殊胜。从名称上我们自己要提醒自己,就知道怎样去学习,这个才真正重要。「妙光」是性德,妙是说的德,光是说的慧,自性本具的智慧。光明没有止境的,自性本具的德相微妙庄严,都是本来具足。现在原本具足的微妙光明到哪里去了?佛在大乘经里面说得很多,我们迷失了自性的原因是因为染上垢污。

  佛在经上给我们讲,无量无边的垢污,佛把它分成三大类,叫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大类!都是垢污,障碍了我们的自性。无量劫来随顺烦恼、染污,这样子把一真法界纯净的剎土,转变为六道轮回,转变成三途地狱。这个事情要自己负责,与任何一个人都不相干,实实在在这是非常不幸!一念不觉起了无明,从无明自自然然就生起三细相:无明业相、转相、境界相。这样愈迷愈深,变现出十法界。决定不是别人造的给我们享受,不是的,真话是自作自受,自己折磨自己。无量劫前到今天,我们可以说受尽折磨,现在应该回头,回头是岸!受尽折磨是果报,迷邪染的果报。

  佛看到我们有意回头,有这个意念,佛菩萨慈悲示现在我们现前,帮助我们,教导我们。你看我们一入佛门接受三皈的教诲,三皈叫翻邪三皈,反过来就是回头,我们一向所依的是迷邪染,佛教给我们觉正净。从迷回过头来依觉,从邪回过头来依正,从染污回过头来依净。「遍无垢」,这清净的意思,回头是岸!我们要能够体会得佛教诲的深义,要能够深度的理解,依教奉行,佛门的术语这叫「得度」;不再搞六道轮回,不再搞迷邪染,就路回家。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一定要肯定家在西方极乐世界。真正能回到家,一切都圆满成就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都能现前。这个世界种里面有不少净土。再看第二句:

  【次有香水海,名光耀盖。世界种,名无边普庄严。】

  光明照耀,这阿赖耶里面善种子变现出的依正庄严,是『无边普庄严』。由此,我们能够肯定,清净平等的庄严是从真实智慧生起来的,真实智慧是自性本具的。佛法的教学虽然有无量法门,那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方向、目标是一个,都是明心见性;见性才是真正觉悟,真正回到家了。「无边普庄严」,法尔如是,不需要费一点力气,也不需要加一点意思在里头,本来就是无边普庄严世界种。第三句说:

  【次有香水海,名妙宝庄严。世界种,名香摩尼轨度形。】

  『形』是样子,『轨』是轨道,『度』是法度,说明自性所现所变的依正庄严它有规则、有法度。这个规则、法度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不是想象的。所以它美好,一丝毫欠缺都找不到。「轨度形」上面加『香摩尼』,我们在这个地方一定要认清楚,五分法身香是自自然然的轨度。就像我们生到这个世界来,我们身体得自于父母。父母生我们这个身,这个身的构造这样的完美,像一部机器一样,父母没有想你身体哪一个器官要怎么样去构造?父母没想,这什么?自然的,法尔如是。

  母亲在怀孕,心地清净,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个婴儿生下来决定是健康的。那我们晓得,现在的儿童不健康的很多,常常见到。这是什么原因?父母在怀孕的时候没有尽到责任,妄想、分别、执着很多。妄想分别执着破坏自然的法则,自然是最健康的,他把自然的法则破坏了。记住佛在经上讲的话,那话很重要,「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不善就破坏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是至善,儒家讲「止于至善」。怎样保护至善?一念不生就是至善。古时候人懂得,佛菩萨对这个事情最清楚、最明白了。

  真心离念,一个妄念都没有,真心!离念,记住,离妄念。离妄念就有正念,「八正道」里头的正念、正思惟。思惟是应,众生有感,佛自然就有应,那个应称为正思惟。其实佛菩萨有没有思惟?没有。这个正思惟是随顺俗谛而说的,在佛菩萨这一边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有一切言说都是随顺众生而说的,这个道理不能不懂。第四句:

  【次有香水海,名出佛音声。世界种,名善建立庄严。】

  出佛声音,这个佛是广义的,不是指某一尊佛。佛是表大觉,自性本具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大觉称之为佛。出佛声音就是出生大智大觉的音声,能变所变的世界自自然然也充满了智慧、德相庄严。这个庄严里头『善建立』,这三个字好!如果没有那个「善」字,单讲「建立」,九法界的众生有建立,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一切众生,你说哪一个人出生在这个世间没有建立的?人人都有。我们到底建立些什么?建立就是造作,我们造作的是业障,不善。如果出生的是智慧觉悟的声音,那你一切建立肯定是善的,你随顺智慧、随顺大觉。也就是说,你随顺觉正净,那么你所建立的,佛法!如果你随顺的是迷邪染,那你所建立的当然是三途六道。这是事实真相。因此妄想、分别、执着真的不能再随顺了,应当随顺觉正净。

  可是我们有同学就来问:我现在没觉,我现在也没有正知正见,身心都不清净,我应该怎么办?这个发问的人很诚实,句句讲的是真心话,那从哪里下手?到底怎么个办法?现在我们懂得了。但是社会上不懂的人很多,我们明白了、懂得了,我们要做给社会大众看。现代人迷信科学,科学最重要的是讲证据。你所说的,你把证据拿出来,我们才相信,我们才能接受;没有证据不能接受、不相信。所以我们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就是随顺性德,性德的受用,那就是从前方先生所讲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现前所享受的是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觉正净的享受,我们有没有把它落实在自己身上?落实在自己生活上?如果我们不能落实,这就难了。我自己学佛还没学到,怎么能劝人?劝人,人家又怎么能接受?自己要做到。所以自己做到,当然就度人了。为什么?人家看你的形相。「你是不错,你确实比我强很多!你是怎么修的?」然后让他细心去观察,你再详细为他解说,他明白了,他觉悟了。形相比什么都重要!

  形相是什么?是你修学的成绩表现,你的成果展览。你展览的形相是什么?是智慧、是道德、是仁义,世出世间一切美好的大成。在哪里?在面孔上、在身体上、在日常生活上,哪有一点虚假?佛法里面讲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菩萨十愿」,统统做到了;儒家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统统做到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哪个人不想做?哪个人不想成圣、成贤?哪个人不想作佛、作菩萨?为什么做不到?烦恼习气不肯放下,你做不到!你为什么做不到?你没有看破。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宇宙人生的真相你不了解。真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自自然然你会放下,你会做到。

  这个事情,早年章嘉大师跟我说的,大乘佛法的学习「知难行易」。做,确确实实念头一转,凡夫就成佛了,就那么容易!你的念头为什么转不过来?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你坚固执着你的妄想,以为那是正确的。坚固妄想!所以读诵大乘有一定的好处,一遍有一遍的利益。为什么?它一遍熏修,读经、听经要重复!佛法里面讲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在哪里表现?不断的重复。什么人一次、两次就开悟?这从前李老师讲的,没听说过!古大德说的,这个秘诀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那个熏修就是重复。中国古德教学生,都教他「念书千遍,其义自见」。童蒙的教学,背书!这个书能背过了,能背过,每天还要背一百遍。这什么意思?重复,这叫熏修,只有这个办法把你的性德给熏出来。你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德能、相好,就用这个方法能把它熏出来。如果你认为这个太麻烦,何必这样重复,讲一遍、两遍不就好了?一遍、两遍开悟的,那是佛菩萨到世间示现的再来人。我们世间人讲的天才儿童。十一、二岁他不需要念什么小学、中学、大学,他就可以直接去念博士班,十一、二岁博士就拿到了。你们想想看,这全世界七十亿人当中有几个人能做到?不是普通人!普通人自以为是天才,不肯接受圣贤的熏习,那他永远当凡夫。他怎么能够脱离六道轮回?他怎么可能会开悟?他怎么能在这一生当中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得不到!

  我们少数几个同学非常幸运,遇到李老师,李老师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是古老的传统。我们从古老传统里面得到这一点利益,身心清净,烦恼轻,智慧长;没有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没有为自己。我们看破了,就是明白了,看破就是明白,念念为自己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怎么形成的?坚固的执着变成六道。这个坚固执着里头,最坚固的「我执」,我们今天讲的自私自利,害死了自己,害得你在三途六道永远不能出离。觉悟要从这个地方开始,真正觉悟,不再为自己了,超越六道轮回。所以佛在大经上讲得很清楚,三种障碍,执着要是断掉,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六道轮回没有了。如果能对世出世间法不再起分别,这境界高了,不但不执着,分别的心都没有,你超越十法界,十法界没有了。这个时候你住的是一真法界,你住的是纯一清净的净土。你在这个净土里头慢慢的断无明,那个无明是什么?妄想,妄想最难断。四十一品无明断尽,你就证得究竟佛果。你断一品无明,你证一分佛果,真佛不是假佛。所以宗门说得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我们今天这一生来到世间,想到我们建立的是什么?我们所建立的,也就是我们所造作的一定是纯善无恶,纯净不染,这叫「善建立庄严」,我们要学。当然纯净纯善与自己的烦恼习气肯定起冲突,这个时候决定要放下烦恼习气,要随顺性德,要随顺佛菩萨的教诲。决定不能随顺世俗,不能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你才真正能做到「善建立庄严」。我们再看第五句:

  【次有香水海,名香幢须弥藏。世界种,名光明遍满。】

  这个名字好,我们念一遍是一遍的启发,真正觉悟过来、醒过来了,我应当如是。我这一生做人要正大光明,思想正大光明,见解正大光明,言论正大光明,一切造作正大光明,遍满宇宙,这人多自在!再告诉你,这身体多健康!为什么?跟大自然合成一体,最健康的。千万不能够小心眼,念念是计较个人的得失,计较个人的利害,把自己最后计较送到阿鼻地狱;这是世间最可怜的人,最愚痴的人,他不觉悟。佛在经典上常讲「可怜悯者」,心量太小,钻牛角尖。再看下面第六句:

  【次有香水海,名栴檀妙光明。世界种,名华焰轮。】

  我们看到『轮』,自自然然会立刻就想到法轮常转。『华』表六度万行,德。『焰』表智慧、光明。这个世界佛法非常的兴旺,众生善根福德因缘深厚,才能感得佛菩萨、大圣大贤的教诲。再看第七句:

  【次有香水海,名风力持。世界种,名宝焰云幢。】

  『风力持』就是它是一个永远不止的运动,动力在支持它。现在我们都晓得,世界是怎样保持它在空中,我们讲的秩序,它是靠运动。地球在这太空当中靠它的自转、公转维持它一定的方向轨道,与一切星球之间保持距离,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众生居住在地面安居乐业,风力!「风力」现在讲的话叫动力,靠动力在支持。『世界种,名宝焰云幢』,这个表法的意思我们都能够理解。第八句:

  【次有香水海,名帝释身庄严。】

  这是用比喻来说,帝释天王他的身相好,福德深,在地居里面福报最大,没有比帝释天更大了。如果再大的福报,他就不在地面,空居了;夜摩天以上住在空中,不住在地面。

  【世界种,名真珠藏。】

  这个世界充满七宝。最后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平坦严净。】

  我们看这个名称知道,这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的种子平等性。

  【世界种,名毗琉璃末种种庄严。】

  这个名号里头说明这个世间充满珍宝,虽然说的是依报,从依报的庄严我们能够想象到正报庄严,因为依报毕竟是随正报转的。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下面一句,这是总结:

  【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

  这是说明前面所举的九个,这是例子,像前面所说的这个所管的佛剎,实际上是佛剎微尘数香水海,每一个香水海都有世界种,每一个世界种所持的佛剎都是有二十层。世界确实浩瀚无有边际,佛法常说不可思议。向下经文也举四段,是说所持的佛剎。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

  这是举一个例子。

  【名妙树华。世界种,名出生诸方广大剎。以一切佛摧伏魔音为体。】

  举比喻总是举最近的,这最近的『轮围山香水海』是『妙树华』,我们知道都是说的阿赖耶里头含藏的种子,这个种子,好种子。由这个种子起现行,变现出依正庄严的『世界种』,『出生诸方广大剎』。「诸方」就是十方,这个剎种有二十层佛剎,每一层的佛剎无量无边,「出生诸方广大剎」。

  『以一切佛摧伏魔音为体』,这个「体」是教体,这是以一切佛的正法降伏魔外,世界这才能安住。如果这个世间没有佛法,这个世界就毁灭了。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对于宇宙事实真相不能说知道很多,略知一、二,对我们来讲很有受用了,我们有一点成就感。我们晓得世界为何能安住?佛给我们讲,靠两种力量:一个是众生的业力,一个是佛力加持的。众生的业力,善业,安住世界;恶业,毁坏世界。所以世界有成住坏空,什么时候它要坏、会变空了?你仔细观察,这个世界里头众生造作恶业的多,造作善业的愈来愈少,佛想帮忙帮不上,这世界就坏了,一般宗教里面讲世界末日。末日从哪里来的?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造成末日的原因是什么?不能不知道。众生心善、言善、行善,佛好帮忙,来安立世界,使这个世界得到安稳。

  从这些地方我们自自然然就明了,智慧、道德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在历史上我们非常明显的觉察到,凡是那个时代圣贤的教诲、道德的教育很兴旺的时候,这个世间美好!不但社会秩序良好,安定和平,繁荣兴旺,连依报都好,风调雨顺,生产资源非常丰足。那什么原因?善因所感的。善因是大家都能够体谅别人,自私自利的成分少,利益社会大众的成分多,这个世间美好!如果这个情况要是反过来的话,自私自利的比例非常重,利益别人的那个比例很轻、很少,这个世界逐渐逐渐就反常,人民生活愈来愈困苦,这样才接近世界末日。

  所以圣贤教诲、道德的教育不能不重视,社会大众今天不能接受,从我本身做起。你们都不能接受,我接受,你们不能奉行,我奉行。我把我学习的成果展览给你们看。最好的成果展览出来,你也未必能识货,你看不懂,你不会觉悟!但是肯定有少数人看懂了,他觉悟了。这就是佛法里头常说的,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人有缘?看出来了,他看懂了,他觉悟了,这个人得度了,他就能回头,他就能学习。一个人做能够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做能够带动更多的群体,这世界还是有救,还是满乐观的,端在我们自己发心。我们看它所持的世界,第一段里头: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焰炬幢,佛号世间功德海。】

  这个世界的名号,我们看起来它充满智慧,『焰』是火焰,『炬』是火炬,都是代表智慧、光明。说明这个世界里面的一切众生,接受圣贤的教导,接受正法的熏陶,依正如是庄严。佛的德号『世间功德海』,我们知道佛的名号就是佛在这个地区,此时此地教学的宗旨,教导这个地区一切众生修「世间功德」。世间的功德是什么?佛法里面讲的五乘佛法,人、天乘是世间功德,中国儒家所讲的是世间功德。于是我们懂得了印光大师教我们的四句偈,前面两句是世间功德,「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世间功德。后面两句是出世间功德,「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出世间功德;信愿念佛是功,往生净土是德。果然我们都能够依教奉行,落实「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你修行有功。你的果德在哪里?人天福报。七情五欲没有断,你的果报在欲界天。如果七情五欲果然能伏住,伏断,不是真正的断,伏住了,不起作用,果报在色界天、无色界天,那是德。

  所以凡是圣贤的教诲,宗旨没有别的,都是帮助我们提升境界。我们从人道提升到欲界天,升级了;从欲界天提升到色界天,一层一层往上升,这是正确的,不能往下坠落。修善,善因这是上升的条件;造恶,往下坠落的因缘。人生在世为什么要去作恶?为什么不知道修善?应当积功累德,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世尊常常教导我们随缘,不要计较。尤其真正懂得因果道理的人,只知道修自己的德行,其他的都不放在心上。果报是自然的,何必要去追求?再看第二段,第二段讲第十层,二十层佛剎,在第二段讲十层,超越了,意思前面讲过。

  【此上过十佛剎微尘数世界,与金刚幢世界齐等。】

  这个都不必说了。

  【有世界名出生宝,佛号师子力宝云。】

  这个世界的名号也好,『出生宝』!在事相上讲,这个世界众生有福,珍宝众多。佛经里头常常举比喻来讲,用七宝。这个世界,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矿产非常丰富。『佛号师子力宝云』,「师子力」是形容佛的威德,佛的智慧、佛的德能、佛的相好象狮子一样,教化众生。这个世界宝藏资源丰富,从哪里来的?这个道理知道的人不多。科学家说,这是(以地球来说)亿万年矿物的结晶,他们是这样解释的。佛法不是这个解释,佛法的解释是众生业力变现的。如果这个地球上居民心地善良,履行道德,真的是以仁义待人接物,这个依报(就是居住的环境)就转了,自自然然许许多多的宝藏出现了。佛在经上给我们这样说的。如果这个世界的人不行道德,无有仁义,自私自利,起心动念损人利己,我们居住的环境起了变化,所有这些珍宝都变成泥沙,都变成石块,宝藏没有了。我们对佛的讲法相信、肯定,为什么?有事实可以证明。众生没有福了,七宝都变成泥沙石块,这岂不是佛在经上常讲,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人心,人心要善良。

  佛讲的话是对的,你要想发财,发财哪有那么容易?发财的因是财布施。现在人不懂,「我财布施,布施我怎么能发得了财?我的财布施光了,我就没有了!」他不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财布施得财富,布施得愈多,你得到的就愈多。你这一生所得到的财富,一般讲,过去生中所修的因。「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有多大的聪明智慧,是你过去生中法布施的因。你这一生能够活多少寿命,是你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的因,这一生是果报。你在享受果报的时候,如果说不种这些因,我也不修财布施,我也不修法布施,我也不修无畏布施,你这一生完全就照你的命运度日子了,一点都不能够改变。

  就像袁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他那个十几年,每年状况跟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所以了凡先生什么念头都没有了,为什么?起念头是妄想,没用,真的「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他每天静坐,连书都不想看,没意思!遇到云谷禅师之后,云谷禅师把佛法里头讲的道理说给他听,你这一生的命运是你前生造的因注定的,你怎么能改得了?但是命运能不能改?能改!你现在再造因。你过去有一点善因,现在把善因增加,那你果报就变了。这个道理了凡先生听了,相信了,所以他就改过修善,修财布施、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果然没错,他每年收入超过孔先生算的,收入增加了。他命里头只能做到秀才,举人、进士没有,这是讲智慧。他能够修法布施,乐意的把这些善法劝他的朋友,亲朋好友,而且自己认真努力修行,改造命运,把这个成果给大家看,法布施。所以他考取举人,又考取进士,这都是命里没有的,他命里头读书取得的地位是贡生。寿命,命里注定的寿命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多岁。诸位想想看,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统统得到了。

  佛教人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在。他一切所获得的这些福德,是不是佛赐给他的?不是,他自己修的。佛对于一切众生的恩惠是开示、是教导。你自己真正得到,那是你自己修得的。但是我们修成了,修得了,我们感谢佛的指导。佛要不教给我,我怎么会懂得?我又不晓得这个道理,也不知道这个方法。我能够明白道理、知道方法,这从佛那里得来的,佛的恩德。我相信,我明了,我依教奉行,这是我自己得到的。

  今天大家学佛,对佛法,说实在的话,不相信、不理解,所以你不能奉行。如果你真正的理解、相信,哪有不肯做的道理?那个做得快乐,享受!你不依照佛法这些理论道理去生活,那生活很苦!谁不愿意离苦得乐?圣贤教诲、佛菩萨经论里有大乐!我介绍给你,你不相信,我要做出样子来给你看。众生一定要看到成绩,他才觉得是有一点道理;拿不出成绩出来,谁相信你!说得再好,看你这个样子,他的信心就没有了。所以自己必须要依教奉行,拿出成绩来,才能够影响别人。再看底下一段,这又超越了: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

  它说『此上』,「过三个佛剎微尘数世界」这句省掉了,前面第一海里头我们看到过,这个地方省掉了,句子愈来愈简单。『与娑婆世界等』,那我们就知道第十三层。

  【有世界名衣服幢,佛号一切智海王。】

  『衣服幢』,衣是日常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人要穿衣服。穿衣服里头有两个含义,一个是遮羞、忍辱,佛法披的这个衣,这个衣叫「忍辱衣」。懂得这个道理,所有一切衣服都有这个意思。第二个,衣服是礼。所以我们接待宾客,服装一定要整齐,叫礼服,这是代表对人事物的尊敬。我们拜佛,一定要穿袍搭衣。表什么?表对佛、圣之恭敬。佛菩萨、圣贤虽然他不在了,我们供他一个形像或者供他一个牌位,我们那个真诚恭敬心一丝毫没有改变。「衣服幢」,我们就要想到这两个意思。特别是遮羞,羞是什么?羞耻!人要到不知耻,那就不得了!为什么?什么样的坏事他都能做得出来。贤人君子,无论他处在什么样恶劣的境界,他不会做坏事,什么原因?他知耻。所以八德里头最后一个是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个字非常重要。纵然前面的德行他都没有,但是他还知耻,「知耻」我们一般世俗人讲,这人还有良心,做了坏事他心不安。凡是知耻的人都有回头的希望,能够回头是岸;人到不知耻,没法子回头。佛菩萨来,对他也无可奈何,为什么?他不相信,他不会接受,决定不会回头。所以我们穿这一件衣服,要知道衣服表法的义趣。

  耻,什么是最大的耻辱?我还在六道当凡夫,这是最大的耻辱。为什么别人已经成佛,别人已经成菩萨了,别人心地、行为已经做到纯净纯善,我还夹杂着邪染?这是我的耻辱!绝对不是说我在这个世间,我的地位不如人,我的财富不如人,不是这些,这些无所谓的。颜回当年在世,他有什么地位?他有什么财富?孔老夫子赞叹他!道德不如人,智慧不如人,德行不如人,这是耻!现在社会已经不讲求这些了,这叫乱世。乱世里面自己不能够履行道德仁义,怎么能对得起佛菩萨?怎么能对得起古圣先贤?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怎么能对得起眼前这些苦难众生,迷惑颠倒苦难众生?这是奇耻大辱!你不去观察,不去反省,完全不知道。细心观察、认真反省,你才能够觉察到,才知道自己自身真的是蒙受极大的耻辱。古人说得好「知耻近乎勇」,勇是什么?勇猛精进。什么人能勇猛精进?知耻的人发愿要雪耻,改过自新。别人迷惑,我觉悟了,别人恶作,我修善!这就是大慈大悲,给世间众生做一个好样子。什么样的好样子?觉悟的样子,正知正见的样子,清净无染的样子。

  『佛号一切智海王』,「一切智海」表现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久久,你周边的这些人总有看出来的,明白过来的。我在前面举过须菩提尊者的例子,这大家常念《金刚经》,须菩提跟释迦牟尼佛二十多年才看出来,原来究竟圆满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就在释迦牟尼佛生活里头,穿衣吃饭,每天都在做的;入舍卫大城托钵,托钵回来洗足,把脚洗洗干净,静坐、经行。佛所示现的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德相!你看看须菩提这样的人,还二十多年才看出来,我们用心不能着急。释迦牟尼佛示现二十多年,须菩提尊者看出来了,我们要示现多少年,才有几个人看出来?只管示现,不要问人家看得出看不出。为什么?要有一个希望有人看出来,你的示现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你里头有夹杂,不是真心,真心离念。我这样做就对了,不管人看得出看不出,我这样作法是我的本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我作法对了,感受有缘人。这个有缘是什么?是说那个看出来的人,他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不熟看不出来,熟了自然就看出来了。看出来之后,他一定效法,他学着做。再看末后这一段:

  【于此世界种最上方。】

  这就第二十层。

  【有世界名宝璎珞师子光明,佛号善变化莲华幢。】

  这个世界名称好,『宝璎珞』,这一句是讲这个世界,用现在的话来讲,资源丰富,珍宝众多。『师子』是形容威德,『光明』是比喻智慧。换句话说,这个世界物资丰足,居住在这个世界的人民有智慧、有德能,我不说德行,说德能,因为他用「师子」在比喻的,狮子有威德,依正庄严。佛在此地教化众生,他教学的宗旨就是名号,『善变化莲华幢』,「善变化」是权智,佛经里面常讲的善巧方便。教化众生没有定法,应以什么身帮助他,佛就现什么身,佛没有一定的身相;应当教给他什么方法,就教给他什么方法,没一定的。

  你看看《论语》里面,孔老夫子教学也是这么一个原则。夫子教「孝」,学生每一个人根性不一样,他跟每一个人讲孝都不相同。夫子讲「仁」,对每一个学生讲的也不一样,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学习。但是他有个不变的原则,对方他缺点在哪里,你能把他的缺陷改正过来,他得利益了,这个教学成果收到了。譬如来问「孝」的,这个问孝的人对父母他会供养,他没有恭敬心。你教导他的时候,一定是要劝他什么是孝,对父母有极尊敬是孝,他就明白了。另外一个人来,一问同样问题,你再观察他,他对于父母供养很薄,还有一点恭敬心,那你劝导他的时候,对父母要尽心尽力的来奉养。为什么说的不一样?是那个人他对于父母的态度不相同,要如何来纠正他!

  佛教化众生是要观察众生的心行,众生的心行不相同。所以同样一桩事情,所教导的里头变化很大,教布施、教持戒、教忍辱,给每一个人讲的都不一样。「莲华幢」这是不变的,表清净,心地清净真诚,这是永远不变的,我们应当要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八三卷)

  诸位同学,请看「十海所管之海」,请看第三海:

  【诸佛子,彼金刚焰光明香水海外,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庄严具莹饰幢。世界种,名清净行庄严。】

  这能管的是『金刚焰光明香水海』,它外面有九海,第一海名字叫『一切庄严具莹饰幢』。这个地方讲的都是大世界,是讲『世界种』,不是讲的一个佛剎。一个「世界种」我们在前面读过,是「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所组成的。这个大世界的名字好,「一切庄严具莹饰幢」,这个世界就像无量无边庄严具装饰起来一样,难得。但是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大世界里面好的多,不好的少。肯定也有像我们娑婆世界有三途六道的,不过在大世界里面少,所以无碍「一切庄严具莹饰幢」。

  『世界种名清净行庄严』,《华严》在第一大段普贤菩萨所说的,诸菩萨真的是无数次的提醒我们,行为不能不清净。「清净」就是「庄严」,庄严用不着许许多多珍奇珠宝,贵重的这些宝物,不需要这些。诸佛菩萨世界确确实实众宝庄严,它不是人为的,它是自然的,决不是人有心在那个地方营造的,是性德自然的显现。从依报能看到正报,从正报也能看到依报,这里头有真实的、有虚幻的。凡是人为的都是虚幻不实,存在的时间很短暂,真的是所谓昙花一现。所以最真实的是清净心,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待人接物,点点滴滴无一不清净。清净的标准是什么?离妄想、分别、执着,真清净!这三样东西夹杂不得。夹杂妄想,可以不夹杂分别、执着;夹杂执着,肯定夹杂着分别、妄想。这就是说什么?高的不夹杂低的,低的必定夹杂高的,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

  由此可知,修清净行,特别是净宗同学,我们在讲席里面常说。佛法不是只有释迦牟尼佛所说之法,十方三世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所说,跟诸位讲,佛佛道同。诸佛为一切众生说法没有两样,为什么?所证同,他证得的同;智慧同,德能同,相好同,受用同,法身、般若、解脱同。他怎么会有两样?佛法修学入门的途径,总不外觉、正、净三门。没有入门的时候,外面有觉正净三个门;入进去之后,一而三,三而一,「一入一切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要想入门,三门一定选一门,不能说走两个门、走三个门,那进不去的。我们这个房子有三个门,你在外面,你能同时从三个门进来吗?不可能的!你想想这个道理,一门深入!我们今天选的是净门,净门是修清净心,清净心必定离一切染着。总的来说,必须要离迷邪染,这是佛法从总的纲领上来讲。这个说法通大小乘,通显密,通宗门教下,通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一切菩萨所修之行。

  现前我们怎么落实?虚伪是迷、是邪、是染污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当人自性,这个要知道。那我们今天要学佛,要真的求解脱,求脱离生死轮回、脱离十法界,那就不能跟一般人一样,不能跟自己过去一样。过去我们对一切众生没有诚意,自己认真反省,全是虚伪的。就是说以诚意待你,这里头还夹杂着疑惑,对你没有信心!怕你欺骗我,怕你伤害我。诸位想想对不对?如何能像诸佛菩萨一样,对一切众生,即使造五逆十恶地狱众生,也是一片真诚,对他一点怀疑也没有,一丝毫防范的念头都没有,那个心才到纯净。所以我们难,难在哪里?唯恐受到伤害,这是我们的大病。你要说这大病是什么?坚固的我执。你们想想对不对?因为执着一个「我」,「他骗我,他伤害我」,我们的根在这里,麻烦的根。佛说的是什么?无我!我们偏偏把这个我看得这么重,把这个身看得这么重。所以菩萨、佛对最恶劣的众生,为什么也没有防范、也没有怀疑?他无我。因为我有「我」,我怕人骗我,如果「我」都没有了,你还怕什么人欺骗?你还怕什么人伤害?

  《金刚经》上讲得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觉正净三门无论修哪个门,先决条件要破四相,要看破!这四相放下了,无论进哪个门都不难,但是还是要一门才能进去。功夫更高的人,不但「我相」不再执着,「我见」也没有了,「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这个功夫深!破四相是破执着,破四见是破分别。破四相契入觉正净,功夫浅;破四见契入觉正净,功夫深。怎么个破法?一定要学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首先肯定虚空法界剎土众生跟我是一体,我觉他迷,这叫看破。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什么?对一切众生再也没有疑惑,再也不设防,得大自在!

  现在有很多人说这个世间人太坏,我要不设防不行,我自己一点安全感没有。我们听听他说的这个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为什么?他是凡夫,他心没有到纯净,不能不设防。如果心地到纯净,他这个念头没有了,哪里还会有这个念头?诸位要知道「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他超越空间维次了!他到这个世间来是观光旅游的,游戏神通,他的生活范围是无量无边的诸佛剎土,他怎么会受骗?怎么会受害?除非他来表演、来示现;如果不是表演、示现,来做戏的,不可能!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过去未来,信心清净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何况在这个境界里头,纵然境界不高,因为你真修,你真的走佛菩萨这条道路,你相不相信诸佛护念,天龙善神拥护!

  是有一类的众生,这一类众生是魔王、外道,还有自己过去生中冤亲债主,想不想来找麻烦?当然,他是凡夫!妨不妨碍?不妨碍!我以自己真实修行的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享,我不是独享!「愿以此功德,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真的不是假的。这什么功德?清净心。思想见解清净,言语造作清净,与性德相应,这真实功德。所有一切怨亲都化解了,自己真实功德是化解怨亲的因;诸佛菩萨、一切善友都来帮助我,那是化解的缘。这里头的理很深,事相虽然繁多,它有条理、有秩序,一点都不乱。尤其是修净土法门,抓住持名念佛。初学的人念念都归到这一句六字洪名,就是清净心。起心动念都能与佛号相应,真念佛!真修净业!再看第二句,第二个香水海: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宝华光耀海。世界种,名功德相庄严。】

  『宝华光耀』这名称好,我们一看这名词就想到,这是阿赖耶识里面与性德相应的种子,所以它起现行,能现能变的世界种『功德相庄严』。我们常常说的形相要好,形相好就是庄严的相。这个地方庄严相特别着重在「功德」,实在讲也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迫切需要的。这个世间众生不知道修积功德,他们只懂得福德,他不懂得功德。对于福德的理事、因果,大多数人茫然无知,所以在一生当中连福德都修不到。他修错了,他的思想行为跟福德的因缘恰恰相反。

  我们也曾经看到这个世间有不少真的有福德、富贵之人,他现前所造的因跟缘都不善;我们明了,他现前得到这个果报是他过去生中所修的,修得多、修得大,底子厚。这一生当中迷惑颠倒,不知道道德仁义,随顺烦恼习气,自欺欺人,损人利己,依旧还享福报;刚才讲了他过去生中的底子厚,这一生他的思想行为造作恶业,把他命里面的福报已经折损了很多。虽然折损多,他还有余福,还有剩余的,他现在享是享受他剩余的。如果他的心行善良,他所享的福德、尊贵,超过他现在很多倍!

  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反省、检点自己的心行,我是在替自己增福?还是为自己折福?你要能想这两个问题,你已经开始觉悟了。折福的事情不能做,增福的事情要做。以善心、以诚意待人接物,自己有多余的能布施,能帮助别人,是替自己增福。不但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连损人利己的念头都没有,力行仁义道德,这是为自己增福添寿,真正的福报!修福能够不着相,用清净心修福,这个福报就变成功德。功德跟福德的相,在外面看相同的,里面不一样。一个是四相依然具足,四相没破,福德。一个是四相已经破了,真正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他所修的是功德。差别在此地。再看第三句:

  【次有香水海,名莲华开敷。世界种,名菩萨摩尼冠庄严。】

  『世界种』的名称是从比喻上说的,『菩萨摩尼冠』,菩萨戴的帽子,这个帽子上镶着有摩尼宝珠,所以称为「摩尼冠」,这是通说。一般菩萨的帽子上都有装饰,装饰的花样不相同,表法的。但是那个装饰品的质料用摩尼宝就很普遍了,摩尼宝不止一种,无量无边。「摩尼」是如意自在的意思,如意自在当然是随自己的心念。这些东西都是化现的,他才如意,如果不是变化所作,那就不如意。变化所作,不但宝冠是变化所作,这我们晓得,连这个身体形相也是变化所作。你看经上不是讲了很多吗?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哪里是一个身相?我们看观世音菩萨的变相图,展开画册,五百尊形相完全不同的观世音菩萨。这里头男女老少,有现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现声闻身、缘觉身、九法界身、六道身、三途身,什么身都现。哪一类的众生有感,菩萨就现同类身,而为说法。说的法也没有一定,完全是对方当前所迫切需要的。现前不需要的不用说,说了没用处,所说的一定是现前迫切需要的,帮助他解决问题,那叫救苦救难!再看第四句:

  【次有香水海,名妙宝衣服。世界种,名净珠轮。】

  『妙宝衣服』,我们在前面说过衣服的表法义趣,实实在在重要,最重要的是提醒我们「知耻」,一定要晓得什么是耻辱。我们流转在六道轮回,这个是耻辱,怎么生生世世搞这个事情!今天知道了,以前是懵懵懂懂过日子,不晓得自己在受这个耻辱,不知道。现在总算清楚、明白了,明白之后,我们要发愤图强、勇猛精进,超出轮回,超出十法界,所以说「知耻近乎勇」。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还跟烦恼相应,还有自私自利,还有贪瞋痴慢,耻辱!佛没有了,菩萨也没有了,甚至于阿罗汉也没有了。佛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了很多,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里面的思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阿罗汉断了。阿罗汉四相破了,我们今天还有四相,还有贪瞋痴慢疑,这是耻辱!不反省、不检点,不知道。认真反省检点一下才知道,我有什么了不起?比哪一个都不如!连阿罗汉都比不上!不要说比阿罗汉,比一个小乘须陀洹也比不上。须陀洹见惑断了,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没有了;我们今天统统具足。所以跟一切人相处,跟一切众生相处,小小不如意,贪瞋痴慢就现行、就发作,不知道耻辱。每天穿著这个衣服,有没有想到?看到别人穿衣服,有没有想到?表法!看到了,接触到了,提醒自己,这是修行,唤醒自性觉。再看第五句:

  【次有香水海,名可爱华遍照。世界种,名百光云照耀。】

  两个名称都好,尤其是『香水海』的名称『可爱华遍照』。我们想想自己,「华」是修因,也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所造作、所表现的,这花可不可爱?称性就可爱,不称性不可爱。我们再换句话说,因为称性、不称性很难懂。随顺佛菩萨教诲就可爱,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就不可爱。佛菩萨的教诲就是我们的性德,佛菩萨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应该遵守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四摄法!如果我们能够遵守这些原则来生活、过日子,跟一切大众相处,可爱!一切众生都欢喜你!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性德自然流露。自然流露,「遍照」!不能不学。下面第六句:

  【次有香水海,名遍虚空大光明。世界种,名宝光普照。】

  这两个名号里面,我们总起来说,心地要正大光明。我们也知道好,为什么学不到?学不到原因在哪里?我们有两大障碍,一个是私,自私;一个是欲望,欲。你有私、你有欲,正大光明就没有了。要想自己心行正大光明,你就把这两个障碍除掉,把自私放下,把欲望放下,人没有自私、没有欲望,『大光明』是性德,性德就流露了。今天我们的性德就是被自私、被欲望障碍住,它透不出来!这是『宝光普照』。下面第七句:

  【次有香水海,名妙华庄严幢。世界种,名金月眼璎珞。】

  表法的意思都非常明显,『妙华庄严』是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这个种子,『香水海』里面讲是这个种子,过去生中所修的。所以它能现的世界种『金月眼璎珞』,「金」是宝,「月」代表慧,「眼」代表照见,「璎珞」是比喻。诸佛菩萨五眼圆明,如来果地上究竟圆明,菩萨分上分证圆明。佛眼看世间,这个世间无比殊胜庄严。第八句:

  【次有香水海,名真珠香海藏。世界种,名佛光明。】

  这个意思都好懂。我们再看第九句:

  【次有香水海,名宝轮光明。世界种,名善化现佛境界光明。】

  这一句里头我们要学『善化现』,我们要学,佛菩萨「善化现」!这三个字都不容易做到。为什么?我们今天到这个世间来是业报来投生的,不是乘愿再来的。但是现在我们学了佛,确确实实我们懂得怎样把业力转变成愿力;转变成愿力,我们这个业报就变成化现。「化现」里头要学个「善」,那真的,你学佛菩萨学得满像了。善是善巧方便,善是智慧的作用,真实智慧起作用就是善巧方便。所以善是权智,权智完全是为利益众生的。自利是实智,这里头没有权智,权智要对自己,错了;权智不是对自己,是对别人的,是表演的。表演是为观众的,不是为自己的,善化现;你善观机,善化现。怎么个学法?在《华严经》里头学习,《华严经》这里千变万化,不离自性。最后一句结论:

  【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

  这是说明这一海所管的,都是『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确实是广大无际不可思议。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再看第三海第二个段落,看它最近轮围山香水海所持的佛剎,请看经文: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名无边轮庄严底。世界种,名无量方差别。以一切国土种种言说音为体。】

  这个香水海、世界种我们不难理解。『世界种』这是大世界,名叫『无量方差别』。方是方所,世界差别我们在前面都曾经读过。前面细说一个世界种,然后看到十方、四周无量无边的「香水海」,无量无边的「世界种」,每个世界种里头又有「无量方差别」。

  『以一切国土种种言说音为体』,一个国土就是一个星系。我们现在不讲星系,我们单单讲我们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上,现在大家都知道陆地少海洋多,海洋把陆地分隔了,所以变成五大洲。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资讯没有发明,这五大洲的居民往来自然就受天然环境的限制。虽然生到这个地球上来,一生生活的范围不太大。确确实实邻近的村庄一生都没有到那边去过,老死不相往来。住在乡下的人,也真的一辈子没有进过城的,安居乐业。所以造成文化的差异、言语的差异、文字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种种差别!所以佛教化众生,应机!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应身一定同类身,一定同样的言语,同样的生活习惯,才能教!

  所以诸佛菩萨现身不一样,说法不一样,但是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帮助众生觉悟。觉悟之后,他的思想、言行随顺性德了,确确实实离苦得乐,他在这一生当中快快乐乐,没有忧虑,没有牵挂。功夫高的境界提升了,三苦、八苦都没有了,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六道凡夫,三苦、八苦是决定不能够避免的;唯有真正修行人,真正觉悟人,他离开了。那苦从哪里来的?佛知道,苦从迷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觉来的,觉悟。所以破迷开悟,迷是苦之因,把苦因破除掉,苦受没有了。开悟了、觉悟了,觉悟是乐之因,乐得到了,随顺法性之乐。我们平常讲,过佛菩萨的生活,而不是过凡夫的生活;凡夫生活里头有苦,菩萨生活里头没有苦。如何能跟凡夫在一起,也过佛菩萨的生活,高明!那才叫善,「善化现」!和光同尘,依旧过佛菩萨的生活,这是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我们应当要学习,那这一生得人身、遇佛法没有空过,认真努力的去学。

  所以这个世界种里头还是以恒顺众生,以一切众生「种种言说音」为教体,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多元文化。我们一定要重视,才能够普度众生。四弘誓愿这发的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愿才能落实。下面我们看这个世界种所持的二十层佛剎,先从最下面这一层看起: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金刚华盖。】

  这个世界好!

  【佛号无尽相光明普门音。】

  佛的德号也显示出不可思议,『世界名金刚华盖』。我想同学们听到这个名词,懂得这里面的含义;「金刚」是般若,「华」表六度万行,「盖」,普遍盖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里面的众生当然都是修学大乘菩萨法,这个世界好。经文省略了,如果具足,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有「纯一清净」,要不然哪有这么好的名称!

  金刚般若通一切宗派,在中国大小乘十个宗派。小乘两个宗派,从南宋以后逐渐就消失了,没有人学了。我初学佛的时候,对这个事情感觉得很奇怪,佛陀的教导明明是说「先学小乘,后学大乘;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你看这样重要的教诲,为什么小乘在中国会失传?我请教过老师,这到底怎么回事情?小乘经典,中文的翻译相当完备,现在《大藏经》里面的四阿含,小乘经!跟南传巴利文的经典做一个比较,巴利文经典比我们大概只多了五十几部;由此可知,小乘经到中国来是相当完备。为什么中国人不学小乘专学大乘?老师告诉我,中国小乘之所以不发达,实实在在是被儒家跟道家代替了。我这才明了。儒跟道他们教学的内容,人天,以人天为主。但是儒道的思想、见解通大乘,心量大。所以从前学佛,尤其是出家人,哪一个没有念过儒书?哪一个没有念过《道德经》?没有念过《庄子》的?几乎找不到。有这样的基础足以代替小乘,我这才明了。

  这在过去行!有儒、道的基础。可是现在社会麻烦了,现在学佛的人没有四书五经的底子,也没有道家的基础,又不学小乘,直接就学大乘,难怪他不能成就。我们这些人很幸运,遇到好老师。我在台中十年,李老师几乎是以一半的时间教儒学。我们算是中年学佛,三十岁了,儒、佛并进,这个样子奠定了一点基础。没有儒决定不行,儒里头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里面,老师教我们选读,但是四书是我们主修的课程。早年我们在台北建立华藏图书馆,我要求同学们学习七门功课奠定我们的基础。这七门功课里头特别着重的,德行!七门功课里面有《四书》、有《了凡四训》、有《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了凡四训》跟《四书》是儒家的,我们很重视!所以看到「金刚华盖」,我们明了这个世界庄严,金刚般若智慧落实六度万行,这多么庄严的事情。

  『佛号无尽相』,平常佛在经上跟我们讲,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看看这个地方,佛「无尽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应身佛。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释迦牟尼佛来示现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世间人,一般人都认为这个相好、那个相好,这个相书上所讲的好相,释迦牟尼佛统统都有。相好是果报,每一个相好都有它的因行,你不修因,哪来的果报?因好,果就好。譬如我们常常听到佛有广长舌相,这三十二相之一。佛的舌头很薄,伸出来之后能把脸盖起来,我们凡夫做不到。佛在经上说,我们一般人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尖,佛讲三世不妄语。那么释迦牟尼佛他的舌头伸出来把脸盖起来,告诉大家生生世世不妄语。三世不妄语舔到鼻尖,他能把脸盖起来。佛跟人家说我讲的话是诚实言,决定不欺骗你,你看我的果报,应身!「无尽相」是报身,这是我们在大乘经上读到的,报身佛,实报庄严土的报身佛,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从果上来看,那个因多殊胜。

  我们在此地看这一尊佛的德号「无尽相」,无尽就是无量。『光明』,智慧、般若德;无尽相,相好德、般若德;『普门音』是解脱德,得大自在。这样才能够普度法界一切众生,他没有障碍了。所以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确实有能力为一切众生三转法轮,有智慧、有无碍的辩才,「普门音」给你说法,这个示转。佛大慈大悲,具足他心智,具足宿命智,知道你过去生生世世你的业因果报,佛说法契机!有能力劝你回头,最后示现相好给你作证明。三转法轮,示转、劝转,最后作证转,拿证据来给你看。再看下面一段:

  【此上过十佛剎微尘数世界。】

  过十个佛剎,这就第十层。

  【有世界与金刚幢世界齐等。】

  跟我们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也是二十层,第十层『金刚幢』,我们现在讲高度是同等的。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

  【名出生宝衣幢。佛号福德云大威势。】

  在这个地方我们又看到『宝衣』。诸位想想,一再提示,一遍、两遍怕你印象不深,你容易忘掉,一再的提醒。所以佛家常讲大慈大悲,无尽的慈悲从哪里看?就是从他这里不断的提示,无数次的重复,从这个地方看出佛的慈悲。世间哪有一个这样的人用这样的方法?这苦心!我们在世间,只看到慈母对她的儿女出远门,真的是千叮咛万嘱咐,从前有,现在没有了。为什么?现在交通便捷,出远门也等于是近距离。诸位想想,一个世纪之前,要从中国来到澳洲,坐的是帆船,纵然顺风也得要两个月;如果风向不对,很可能要半年才能到,三个月能到是很正常的。出这个远门,父母怎么会不挂心?怎么会不念着?所以反复叮咛,希望你能记住。佛对一切众生跟慈母一样,无数次的提醒,是因为你还没有做到,这不提醒能行吗?做到之后,佛还是不停的再提醒,为什么?你做得不够圆满,你没有达到佛所要求的标准。佛的标准是什么?佛的标准是成佛。你纵然证到等觉菩萨还不够圆满,还要不断的再提醒你,从这个地方看到大慈大悲,无尽的慈悲。

  如果说佛法很啰嗦,老是讲重复的,那我们晓得这个人善根少,业障深重,佛菩萨对他这么慈悲,他都不能够理解。那我们晓得这一类的众生,在这一生当中阿赖耶里面,种一个善根而已,他在这一生会不会成就?肯定不会成就。纵然学佛,毛病、习气一点都不会改变,肯定的!真正的孝子,对于母亲反复的叮咛,感恩,一定记在心里头,时时刻刻不忘记母亲的教诲。为佛弟子,亦复如是!真正佛弟子,怎么会不感谢如来反复的开示?想象中,我真没有做到!纵然我很认真努力在做,距离佛所说的标准还相差甚远!对于佛所说的,哪有不感激的道理?

  『佛号福德云大威势』,说老实话,我们有没有福德,就看你对于诸佛菩萨那种慈悲的教诲,你懂不懂?你要是不懂,你没有福德。有福德的人听得懂,有福德的人不厌其烦天天要听。现在这个世间有福德的人太少太少了!我所遇到的许许多多,我们今天社会上讲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无论学什么东西,一遍。我给他提到的经:这个经我听过了。绝对不肯听第二遍。怎么听过?囫囵吞枣。经典里面不要说甚深的理趣,就是浅显的开示,他也不懂!听过一遍不想再听第二遍,跟古人这个学习心态完全不相同;古人学教,没开悟,没有大开圆解,就是希望多听。

  往年李老师告诉我,唐朝终南山道宣律师听《四分律》听二十遍,当然不可能哪一个大德会给你讲二十遍,不可能。不管什么人讲《四分律》,他都会去听,所以他能够成为律宗的开山祖师。在现在,现在的缘比过去殊胜,过去譬如你想听《金刚经》,你请一个法师来给你讲一遍,可能。听完之后:法师,你再给我讲一遍。恐怕就不可能了。所以听经的时候全部精神贯注,你很不容易将来会有听第二遍的机会,你的机会只有一次,一定要非常认真努力把这个机缘抓住。确实这个学习会有心得,会有成就。可是现在有了录相,又有录音,学生的修学心态松懈了。为什么?「我这一遍没听清楚没有关系,我再打开机器,我重复再听。」他有这么一个松懈的心,他学得成学不成?不容易学成,他的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所以录相这个东西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什么?对跟在身边的人很不容易有成就。好处是什么?不在身边的人,远处的同学,由于许许多多的条件,不能在一起修学,他拿到这个当宝贝,全部精神贯注来听、来学习,他得成就。学习有没有成就完全在心态,你的心理、你的学习态度;方法其次又其次。所以一个人有没有福德,要从这个地方看。

  早年我们亲近李老师,我亲近他十年!前面几年,在台湾录音机都很不普遍。大概到最后的两年,美国有个同学送给我一台录音机,那时候还是用转盘的,那现在就是很古老的。我把这个机器带到老师的讲堂,希望能把它录下来,我们可以听第二遍。李老师绝对不准录,他说:你要录我就不讲了。为什么不准录音?他就说明白了,有这个东西你的心不专了,你听经的心态松懈了,「没有关系,听不懂还可以听第二遍、第三遍」。老师讲的话一点都不错。我跟李老师学经教,笔记都不准我写。我问他老人家:我们从小在学校里念书都要写笔记的,为什么老师不让写笔记?他就讲:专心去听,年年境界不一样,你写这些东西白写了,你今年写了,明年境界提升,统统用不上。我想想老师讲的是有道理。真学东西,真学东西要提升自己境界!就好象念书一样,我年年升级。今年读一年级,明年升到二年级,升到二年级我还念一年级的书吗?后年升到三年级,我还念一、二年级的书吗?这个道理,老人家一提我就明了了。我听他的话,不写笔记,全部精神贯注来听,掌握着他讲学的纲领,落实到自己生活上,有受用!老师的教导慈悲到极处,我们自己想法想错了。

  但是现在真正想学的人,一部经要重复的听,听十遍、听二十遍、听一百遍、听两百遍,你才能够有少分契入。说老实话,现代的生活环境,现代这个社会种种诱惑,二、三十遍不管用。至少你要天天听,不间断的听,你听上一百遍,你会得受用,你会生法喜。你不通过实验,你对我所讲的话很不容易理解;只有通过实验,你证实了,你真得受用了,你才晓得我讲的话是正确的。我在这么多年当中只遇到一个人,洛杉矶的赵立本居士,他是专门听我讲的《金刚经》跟《六祖坛经》这两种的录音带。他听了二十六遍来告诉我,他想一门深入专学这两部经,念佛求生净土,他问我这样做可不可以?我跟他讲很好,但是二十六遍不够。他说要多少?至少你要听一百遍,他真干!现在这两部经他就滚瓜烂熟,熟透就变成自己的,就把性德、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德能引发出来了,非常有受用。我听说这些年来,在美国很多地方请他去讲演。遍数要多,不多不行,熟透就变成自己的,自己自性本具的《金刚般若》,自性本具的《坛经》。所以有没有福德从这些地方看,福德是耐心、诚敬心,锲而不舍,一遍一遍的去重复。再看下面一段,第三段: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

  这第十三层。

  【有世界名众宝具妙庄严,佛号胜慧海。】

  这个世界的名称好,『众宝具妙庄严』,这个「具」,家具、用具、道具,多!上面加个「众」,不是一种,皆是珍宝。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够想象得到,这个世界众宝具足,物质资源非常丰富。佛经上讲的,金银七宝很多很多,到处都是。他们这些珍宝都有适当的用途。西方世界七宝是用来建造宫殿楼阁的,那个建造没有人工的,随念就变化成就,黄金为地。这个世界亦复如是。「妙庄严」,「妙」是这个世界的众生都具足称性的智慧德相。『佛号胜慧海』,殊胜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再看最后一段:

  【于此世界种最上方。】

  这就是第二十层。

  【有世界名日光明衣服幢。】

  这个地方我们又看到衣服。

  【佛号智日莲华云。】

  佛的德号里面『智日』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莲华』代表德行,清净不染。『云』也是表智慧。一再的教导我们,在这个大宇宙里头所有一切的现象,相有性无,事有理无,可以受用,不可以执着,不可以分别,不可以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打妄想!换句话说,离妄想分别执着,可以受用,跟诸佛菩萨一样。这是个大舞台,让你尽情去表演,自行化他,我们现前阶段。成佛之后,纯粹是化他,得大自在。第三海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八四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十海所管之海,请看第四海:

  【诸佛子,彼帝青宝庄严香水海外,次有香水海,名阿修罗宫殿,世界种名香水光所持。】

  在这一句经文里面,我们看到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一类种子。由此可知,阿赖耶这个大仓库,无始劫以来,我们的习气种子统统储存在里面。这个仓库里面它很整齐,一点都不凌乱,一类一类的都能够归在一处。所以它起现行,佛在经上跟我们说,所现所变也是一点都不乱。

  这一类的种子是『阿修罗宫殿』。「阿修罗」,一般同学都知道这是护法神里面八部鬼神之一,通常讲阿修罗都说天阿修罗。佛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阿修罗这一道常常都不说,所以我们在经典里面许多地方看到是五趣轮回,只是讲天、人、畜生、饿鬼、地狱叫五趣轮回。为什么不说阿修罗?阿修罗如果在天上,就归到天这一类;在人间,也归人一类;在畜生是畜生一类;在饿鬼是饿鬼一类;只有地狱里面没有阿修罗。五道上面这四道里头都有阿修罗,如果讲六道再加个阿修罗,这个阿修罗是天阿修罗,人道,畜生、饿鬼道的都不说。阿修罗是什么意思?就字面上来说「阿」是无,「修罗」是端正,所以古大德常常用「无端正」来翻译。无端正是不是他长得很丑陋?不见得。阿修罗是相貌堂堂,为什么?过去生中修的大福报,他长的是福相。这个无端正就不是在相貌上来说的,是在哪里说的?德行上说的。所以佛在经上说阿修罗有天之福,他的福报跟天人没有两样,没有天的德行。天之德是十善,上品十善,生天!天人的心都是慈悲喜舍。

  阿修罗在过去生中修的福报真的跟天一样大,平等,他也修五戒十善,他也修慈悲喜舍。怎么会变阿修罗?好胜心强,不肯让人,这样就变成修罗。这个好胜心强,我们就晓得瞋恚心重,好胜是瞋恚里面的一分。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一定是站在人前面,决定不肯落后。到佛堂里面来烧香,他也要烧第一炷香,他不愿意烧第二炷香。骄慢!所以傲慢、好胜修一切善法,果报是阿修罗。天人的果报呢?谦虚、恭敬修五戒十善,上品十善,生天!阿修罗也生天,但是他这个习气改不掉,傲慢、好胜的习气改不掉。人间亦是如此,在人间他有大福报,他的福报跟帝王差不多;在畜生道,飞禽走兽里面的首领;在饿鬼道,鬼王。那我们晓得修罗的福享尽之后,没有不堕落的。人有大福报容易犯大错,为什么?他有权有势。譬如他发动一个战争,你说我们平常人,没有福报的人,你想发动战争,你没有能力。一次战争你就知道要杀害多少人的生命、财产!天人不会,天人是慈悲的。修罗这个人也不错,你可不能得罪他,你得罪他,他不会饶过你的;你不得罪他,一切顺从他,人挺好!不像诸天,诸天慈悲喜舍,你得罪他,他原谅你,他不放在心上。可是修罗不行,他会放在心上,他会报复你。所以「无端正」是讲他没有德行,在德行上有欠缺,是这个意思。

  『宫殿』,表法的意思,我们在前面都说过。「宫殿」能叫我们安居,遮蔽雨露风寒。所以人为了要保护身体健康,不能在野外露宿,在野外露宿那是偶尔,长期人受不了,一定要有房屋。有房屋你才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长养你的精神体力。修罗的宫殿跟天王的宫殿没有两样,我们从这个地方去想阿赖耶识里头这一类种子,这一类种子带傲慢的习气。能现、能变世界,这个世界是『香水光所持』,好!「香」是德,「光」是慧,这个世界种德慧所持,名字叫德慧所持。这是一个大世界,它里面所持的也有二十层世界,这是个世界种。再看第二句:

  【次有香水海,名宝师子庄严。世界种,名遍示十方一切宝。】

  这一海里面这个世界种也非常的殊胜庄严。『香水海,名宝师子庄严』,「师子」是比喻威德,「宝」是与性德相应,这一类的种子。所现的『世界种,名遍示十方一切宝』,示是示现,也包括言教,言语教导也包括在其中。普遍示现在十方世界,教导众生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点点滴滴都要与性德相应,那就是一切珍宝。诸位总是要记住,这个话法身菩萨听了才有真正的受用。法身菩萨虽然见性,还没有圆满,尤其是十住菩萨才见性,距离究竟圆满那还相当遥远。佛在大经上跟我们讲,修行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这个话不是对我们凡夫说的,是对法身菩萨说的。法身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从这一天开始起修;也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开始起修,修到究竟圆满的佛果需要多少时间?三大阿僧祇劫。佛讲得很清楚,第一个阿僧祇劫他能够证三十个位次,这一般讲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第二个阿僧祇劫证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祇劫证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三大阿僧祇劫修满,他是什么地位?等觉菩萨。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跟凡夫讲的,也不是跟权教菩萨讲的,是给法身菩萨讲的。所以法身菩萨才真正名实相副,「遍示十方一切宝」。我们今天听到了,应当怎么学习?我们就依照经典来学习,这就对了。经典里面所说的就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所修学的,随顺经教就是随顺性德,所以也是「十方一切宝」。再看下面第三句:

  【次有香水海,名宫殿色光明云。世界种,名宝轮妙庄严。】

  在这个地方我们又看到宫殿了。《华严经》里面常常重复,我们要懂得佛菩萨说法重复的意义,这是真正的慈悲,唯恐我们自己疏忽了,不断的在提示。『宫殿色光明云』,这一类的种习,种子、习气,所现所变的『世界种,名宝轮妙庄严』。名号里头最重要的是「宝轮」。轮,我们可以把它说为活动,轮是动的。人生在世剎那剎那都在活动,纵然我们睡得很熟,你想想我们这个身体里面的器官、血脉是不是在活动?对,是的,它是活的它就动,它要不动,不动就死了。这个道理很深!活,就得要动,不动就不能活了。如果你真的不想动,不想动就变成什么?变成植物、变成矿物、变成石头,它不想动了。它要想活,它一定要动,六道轮回是活动,九法界是活动。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无量无边诸佛剎土,全是在活动,就像「轮」一样,周而复始永远在转动,它没有停止的:它要停止,不动了,就消失、就没有了,诸位细细去思量。你看这个太阳系,当中这一个太阳,围绕着太阳许许多多的行星,是不是统统都在那里运动?哪一个星球不动就毁灭了,它要不动,另外一个就撞击。活就要动,这个名词含义很深很深!不动怎么行?

  所以菩萨成佛了,成佛要不要动?要动。成佛一定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立刻就有应,感应道交!为一切众生示现说法,帮助众生觉悟,佛就干这么一桩事情。在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时一切处,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现种种无量无边身,活动!「轮」,用这个来表法。「宝轮」,一切活动都与性德相应,就是性德起用。自性是不动的,自性起用,起用它现相,相是动的。相有作用,用是动的。体相用,相、用是动的,体不动,动亦不动。不动周遍法界,性体周遍法界没有形相,从体起用也周遍法界,体相用都周遍法界;体、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学大乘先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凡是与性德相应的,「妙庄严」!再看第四句:

  【次有香水海,名出大莲华。世界种,名妙庄严遍照法界。】

  『莲华』表法大家都非常清楚,它表在染而不染,这是智慧,这是真正觉悟。在动中而不动,那什么?我的身动,心不动;我的权智在动,我的实智不动。这就是诸佛菩萨,动静是一不是二。我们凡夫麻烦在哪里?动静是二,动不是静,静不是动,不知道动静是一桩事!也没有办法理解,怎么动静是一?怎么想他也想不通,那是真的。到什么时候通?不想就通了。想是什么?想是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你怎么能得事实真相?离妄想分别执着,真相就现前,你看到了,你接触到了。所以妄想分别执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世间人用这些东西,他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小问题;大的问题、全体的问题他不能解决。所以这是我们要学的,要常常想到「莲华」,我们的身心要像莲花一样,在这个严重染污的社会,自己能够保住不染。不染并不是说离开这个社会,参与社会一切活动又不染着,这个人是菩萨。这个社会有严重染污,我招架不了,我躲在深山,不参与社会的活动,能保持一点清净,这是小乘;大、小乘的区别就在此地。所以大乘人和光同尘,真功夫!这说明小乘好修,大乘不容易修,大乘要真实功夫。

  『世界种,名妙庄严遍照法界』,这个名号是非常明显的提示我们,我们要有好的形相。「妙庄严」是真正觉悟,德行,智慧,看破、放下、自在的形相,这妙庄严。以这个形相去影响社会就是「遍照法界」。有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心。如果说我故意装这个样子去给人看,那是庄严遍照法界不妙。为什么不妙?你着了相。妙字的标准至少也要四相破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样庄严遍照法界,妙!愿有,妄想分别执着没有,这就妙了,这个字不容易做到。换句话说,凡夫做不到,妄想分别执着放下的人做到了,四相空的人做到了。四相不空,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你能够庄严遍照法界,那是修大福德,也是好事,果报是人天富贵。再看下面第五句:

  【次有香水海,名灯焰妙眼。世界种,名遍观察十方变化。】

  这个名号里头,我们确实是要留意来学习。『灯焰妙眼』是慧眼,我们应当要有智慧。有智慧你才能够『遍观察十方变化』,有这样的能力,你观察一切众生根机不会有差错。你为众生讲经说道,帮助他破迷开悟就会有很好的成效。为什么?你能观机。我们现在智慧没有开,靠什么来观机?只有靠自己的经验,但是自己得小心谨慎,为什么?经验当中有很多错误,所以要细心。如果不靠经验,那我们就完全没有依靠,不得已要靠经验。经验里面最重要的是历史。你看看中国古人教学,在教学科目里面最重视的就是「经」跟「史」。从经里面成就道德学问,从史学里面成就观察人事的能力。历史是一面借镜,看看以往社会人情事理的变化,过去这些圣哲他是怎样来处理?怎样与一切人事物交流?所得到的结果,历史就是一部因果书。善因,善的果报;恶的因,有恶的果报。从这里面成就自己的经验、教训,你就有能力观机,能够观人事的时节因缘,能够观察万物的因果的演变,这是不能不重视的。有历史眼光往往比一般人判断正确。下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不思议庄严轮。世界种,名十方光明普名称。】

  『不思议庄严轮』,这一句义理深广无尽!真正到「不思议」那就是「庄严轮」。这个境界六道里头找不到,十法界里面也找不到。不思议的境界是一真法界,法身菩萨、见性之人,他们在一切万事万物当中不会再起心动念,不思;也不会再有言语议论,议是议论,研究讨论没有了。为什么他没有思惟,没有研究讨论?问题都解决了,真相都搞清楚了,没得说的了。所以这个「不思议庄严轮」,佛跟佛遇到了,我们想想,这两尊佛在一起有没有话说?一句话都没得说!两尊佛坐在一起见如不见,确确实实就是极其微细的念头也不曾动一动,那才叫究竟圆满的「不思议庄严轮」。佛跟菩萨在一起就有话说了,佛跟佛在一起没有话说。那我们要看,高位的菩萨,地上菩萨,等觉跟等觉在一起也没有话说;十地菩萨跟十地菩萨在一起也没有话说。高位跟低位的在一起就有话说,低位会向高位的请教,高位会教导低位的。地上菩萨,三贤菩萨在一块可以有研究讨论的,地上菩萨已经入佛境界,入得有相当深度,没有言语!那我们凡夫恰恰相反,凡夫如果大家在一起不说话,就感觉到很纳闷。佛菩萨在一起一句话不说,庄严,不思议庄严,他还是动的。这个境界凡夫很难体会。现的世界种『十方光明普名称』,想当然耳。真实智慧,得到赞叹。再看:

  【次有香水海,名宝积庄严。世界种,名灯光照耀。】

  『宝』,放光!如果聚积许许多多的珍宝,那这光明一定遍照,『宝积庄严』。所以世界种『灯光照耀』,灯光是比喻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再看下面:

  【次有香水海,名清净宝光明。世界种,名须弥无能为碍风。】

  经中处处都是提醒我们一定要随顺性德,果然能随顺性德,我们现在就过佛菩萨的生活,真正离苦得乐。这个藏识里含藏的种子清净光明,与性德相应。现的世界种,『须弥』,须弥意思是妙高,妙高都是赞德慧,或者是赞福慧,都行,因为德就是福。人有大德大智,他在一切境界里面『无碍』。『风』是动的,就是他所有一切的活动肯定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他跟众生在一起和光同尘,众生有碍,佛菩萨无碍。佛菩萨为了教化众生也要示现障碍,为什么?众生才能接受。众生想的:佛你也是人!你跟我们差不多,你能修成,我也可以修成。如果跟一般人差距太大,人的信心没有了,「你是佛,你能做的我做不到!」信心就失掉了。佛为了要启发一切众生的信心,增长一切众生的信心,坚定一切众生的信心,他以善巧方便,一切的示现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的,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末后这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宝衣栏楯。】

  栏楯是栏杆。

  【世界种,名如来身光明。】

  『宝衣』的意思我们懂。「栏楯」的意思不仅是美观,而且有防护,两个意思我们都要懂。『世界种名如来身光明』,身光明当然是心要光明,人有一个光明正大的心,表现在外面的有光明正大的身,光明正大的业。后面总结是:

  【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

  这是讲第四海所管之海。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继续看「第四海」的第二段,最近轮围山香水海所持二十层佛剎,此地做个简单的介绍。请看经文: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名树庄严幢。世界种,名安住帝网。以一切菩萨智地音声为体。】

  这是先介绍第四海『最近轮围山』的『香水海』,名字称为『树庄严幢』,这是一个大的世界,变现出的业因,这个因好!建树庄严的法幢。『世界种』名称自然相应,『安住帝网』,「安住」是对一切众生说的,「帝网」是形容像帝释天的罗网一样,那么样的密集庄严。『以一切菩萨智地音声为体』,这是佛菩萨在这个地区教化众生也以「音声」为教体,而内容则是「一切菩萨智地」,这个就全包括了,从初信位的菩萨到等觉菩萨五十一位,这是这个大世界圣贤在这里教学的内容。我们请看这个世界种它所持的世界,也从最下方看起。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妙金色,佛号香焰胜威光。】

  金,是七宝之一,我们凡是讲珍宝,总是把金摆在第一位,这个还是有道理的。金在一切珍宝当中它不变色,其他的这些珍宝,无论放在什么地方,它跟空气接触会产生氧化的作用。唯独黄金不然,它跟空气接触,依旧能保持它的颜色,这是金为一切大众喜爱之处,成为贵重的金属。『妙金色』,那就不是世间金色可以相比,极乐世界的金跟我们娑婆世界的金不一样!我们一般人讲成分不一样,光色不一样,我们没有办法想象。这是性德自然变现之物,所谓是境随心转,人有大智、有大福报,所有物质都变成了珍宝。从这些地方我们能够理解,这是果报,从果报就能够理解这个世界居住的众生他们有福,他们这个福报也是修来的。我们看到了要发心、要觉悟,人不能不修福,不能不积德。佛教一切众生,常常劝导大家福慧双修,你看看把修福摆在第一,把修慧摆在第二,福慧双修!这种教学契机、契理。

  『佛号香焰胜威光』,这名号里头三德具足,法身、般若、解脱。「香」是戒德,我们看到这个字就要想到要修戒、修定,「焰」是慧,戒定慧;「胜」是殊胜;「威光」是加持给一切众生。自行化他。再看这第二段,下面这一段:

  【此上过十佛剎微尘数世界,与金刚幢世界齐等。】

  『金刚幢世界』是我们华藏世界第十层。

  【有世界名摩尼树华,佛号无碍普现。】

  这个世界名称也非常的好,『摩尼树华』。「摩尼」是如意自在,跟佛的德号里面「无碍相应」。由此可知,佛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以什么为宗旨?肯定是用《大方广佛华严》。你要问为什么?《大方广佛华严》说四种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不就是以这个教材为主!这个世界众生跟着佛学习,随顺佛陀的教诲,他的成就「摩尼树华」。我们能够看到佛在这个世间教学的成果非常殊胜,显示这个地方的学生是好学生,佛在这里好教;不是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他那个地方好教。所以有「摩尼」之称,如意自在。「树华」也是表法,树是树立,是建设、建树。华是六度万行,是如来教导大众的。我们今天想成就,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建树,世间一般人讲的心理建设,佛经里面这个树,心理建设的意思多。我们净宗同学行门所依的经教,第一个是「净业三福」,第二个是「六和敬」,第三个是「戒定慧三学」,第四个是「菩萨六度」,第五个科目是「普贤菩萨十愿」,这是我们的「树华」。

  我们现在修学感到相当困难,没摩尼!我们不自在,我们并不如意。什么原因?跟我们的烦恼习气有冲突。现在要怎样把自己的烦恼习气断除,我们的学习就没有障碍了,才能够学得很轻松、很自在,把这五个科目落实,真正过佛弟子的生活,佛弟子是过诸佛如来的生活,那怎么不自在?那就是『无碍普现』。做出榜样给社会大众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以「无碍普现」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讲意义非常重大!我们要为社会大众普遍示现一个好样子、好的形象。我们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这个意愿,可见得你有善根。想做,为什么做不到?你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把这个原因消除,那你不就落实了!有这个意愿是始觉,你开始觉悟了,非常非常难得了。我们必须要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克服,我们就能做到了。

  三福,孝养父母,我们不懂得什么叫孝养?奉事师长,我们也不知道怎样叫做奉事师长?要学!不学怎么行?真正要学佛,你不能不放下自己的分别执着,我们一般人讲成见,要放下自己的成见,要听佛的教训。佛教我们怎么做,老老实实照做,这叫做随顺佛菩萨教诲,因为佛菩萨所教导的就是性德。我们听了之后摇头,「这个东西我们怎么能做?」那是我们随顺烦恼。我们所想的、所思的、所见的、所做的跟性德相违背。现在要回头,回头一定是依靠经论教诲,我们才回得了头来。回头是岸,回头就向佛道了,不回头是向三途六道;我们从三途六道回过头来向佛道、向菩萨道那就决定正确了。真正想学佛、学菩萨,那你要做无碍示现,这就是向佛菩萨学习。再看下面一段: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有世界名毗琉璃妙庄严,佛号法自在坚固慧。】

  这一层是第十三层,跟『娑婆世界齐等』,娑婆世界在华藏。这个世界在「安住帝网」(这个世界种的名字叫安住帝网)这个世界种里面第十三层,与「华藏」这个世界种第十三层,我们一般讲高度差不多,等齐。这个世界名『毗琉璃妙庄严』,毗琉璃是宝。我们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大地不是泥沙,不是石块,我们居住这个地球,这个大地是泥沙、石头。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福报大,心地清净,念佛把佛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不可思议!感得的果报也不可思议!西方世界的大地是琉璃。琉璃,我们中国一般称的翡翠,绿色的玉,透明的。

  所以西方这个世界大地是透明的,在地面上能看到地底下,绿色的大地,它不是草,它是琉璃。大地上也有道路,像我们这个地球上的大地,我们一般的道路用柏油铺的。除了柏油铺的之外,还有铁道,提供给有轨火车行驶的,铁路。西方世界也有道路,什么铺的?黄金铺的。那个世界的黄金太多了,就跟我们这边柏油一样,我们在经上看到的「黄金为地」,那个不是黄金的地面,是黄金铺的道路。从这几句经文我们就能够想象到,西方世界珍宝资源的丰富我们无法想象。西方世界的宫殿楼阁,那个地方人民居住的房舍全是众宝所成的,因为西方世界没有泥沙、没有石头,这个道理佛门老同修应该可以肯定,依报随着正报转。佛在大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纯善纯净,「心净则佛土净」。所以每一个往生的人都是净业成就的人去往生的,心不清净,心不善良,不能生极乐世界。

  虽然这个经里面跟我们讲的往生条件,三个条件:信、愿、行,祖师大德们解释得很清楚。那么我们想想,我们今天学净土法门,这信愿行三个字我们具足不具足?如果不具足,天天念这句佛号,每天诵《无量寿经》,还是不能往生,只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下金刚种子,这一生当中缘不成熟;你阿赖耶识里有因,你没有缘,果报不能现前。这一生当中怎么样才有把握往生?你一定要缘具足,你要真信!信西方确确实实有极乐世界;要信阿弥陀佛确实发愿接引十方世界的念佛人,只要这个念佛人求愿往生,佛一定来接引;第三个,要相信自己,我只要依教奉行,我肯定有往生之分,坚定信心。既然要求愿往生,试问这个世界拉拉杂杂的你要不要放下?你不能把这个世间拉杂东西都带到极乐世界去,这个不可能的。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头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要有愿,愿是什么愿?要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无量寿经》讲的四十八愿,我们不是天天念过就算了,要把弥陀四十八愿变成我自己的本愿!我跟弥陀同愿同心,志同道合,哪有不去的道理!佛哪有不来接引的道理!

  愿有了,愿有了没有行还不行,信、愿、行如鼎之三足,缺一个都不能往生。行门里头,世尊入灭的时候教导后世的学生,佛不住在这个世间了,大家学佛要依靠什么?「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所以祖师大德为我们提出「持戒念佛」,这是行门的总纲领!严持禁戒,成就自己的清净心;善学菩萨,成就自己度生的弘愿。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如是自行化他,帮助一切众生能够回归到自性。自性是什么?就是这一句名号,心里面只有这一句佛号。身随缘,一丝毫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在这个世间与一切众生相处,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历事练心!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怎么修法?回归到「阿弥陀佛」统统具足!这是真正的「琉璃庄严」。

  『佛号法自在坚固慧』,我们修念佛法门的同学,功夫真正得力,确实于法自在。这个法里头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世间法跟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这叫真自在,圆融。于法自在,你的智慧一定现前,如果没有智慧,你在法里头就不自在。「坚固慧」,慧,它的相是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这是真实智慧。我们的「坚固慧」就是被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了,所以不能现前。我们要开智慧没有别的,智慧是本有的,只要把障碍去掉。用什么方法?这个净宗方法妙,持名念佛。我们在世出世间法里头,才有丝毫执着的念头,这个念头生起来了,立刻就「南无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掉了。不要让这个执着相续,这个念头就被你这句佛号伏住了。执着念头如是的降伏,分别的念头、妄想的念头亦复如是。用这个方法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伏住,伏久了自然它不起现行,就是这些念头自自然然的不生了,这个时候就是一心不乱,你就得一心不乱。

  你能伏得住,这一句「阿弥陀佛」能伏得住,在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念头才起,「阿弥陀佛」,就把它伏住了;真能伏住这叫功夫成片。烦恼习气有没有断?没断,完全靠这句佛号把它压住,古人的比喻叫石头压草;那个草的根在,现在是石头压住它,你看不到这个草。你把石头拿掉,过几天它又长出来了。石头压草,这是功夫成片。久久你的功夫深了,它慢慢断掉了,自然不起现行了,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同居土。功夫再要深一层,念到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见性了,一门深入!深到一定的程度就见到本性,跟禅宗里头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境界完全相同。所以,见性那就是法身菩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所以,持名念佛是坚固慧,不但是坚固慧,实在是于法自在。如来的德号都在弥陀六字洪名之中,很不可思议!再看末后这一段:

  【于此世界种最上方。】

  这是第二十层。

  【有世界名梵音妙庄严,佛号莲华开敷光明王。】

  世界的名号,佛的名号都在启示我们、提醒我们。『梵音妙庄严』,我们看到这个名号就晓得这是言语,言语重要,非常重要!孔老夫子当年在世教学,他只有四个科目,第一个科目,德行。讲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从小教;小的时候不教,长大就不好教了。道德教育的扎根,肯定是在十岁之前。根利的,这个小孩很聪明,四、五岁开始;这个小孩的根性很迟钝,六、七岁上学,亲近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诲。老师教什么?德行。这个德行不是讲给他听,是落实在生活当中,那才叫真正扎根!学规矩,学生活。用什么样的态度对父母、对兄弟姊妹,老师要做出榜样来给学生看,身教重于言教,这中国小学教育。换句话说,老师就是模范,天天给学生做示范,在那里表演,学生跟着学习。他跟老师学到的,回到家他就起作用,他就知道怎样孝顺父母,怎样友爱兄弟,知道忍让。

  第二个科目,言语。你说孔老夫子多么重视!《太上感应篇》里头头一句话讲「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又说「口为祸福之门」。言语不能不谨慎。我们在中国历史上去看,真的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不能不谨慎。一句话可以让这个国家复兴起来,一句话可以让这个国家灭亡。从这个地方你要懂得,一句话可以叫自己功名成就,也可以说一句话要是说错了,身败名裂。话不能随便说!佛给我们讲的十善业道,你看身讲三条,意讲三条,口讲四条!从这个地方就了解圣贤人重视言语,佛法绝不例外。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妄语,存心欺骗别人;两舌,挑拨是非;恶口,说话粗鲁,有意无意得罪人。如果这个人怀恨在心,早晚找机会来报复,你的麻烦就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人。所以言语怎么能不谨慎!

  「梵音妙庄严」,我们在这里看到诸佛菩萨的言音。「梵」是清净的,心清净、心真诚、心慈悲。法言这是梵音,微妙庄严;他的音声美妙,色相可想而知。这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能不与社会大众接触,与社会大众接触,你的言语、你的态度非常重要。我们现在一般讲形象,形象重要!确确实实是祸福之门,吉凶之道,趋吉避凶无不在言行上。『佛号莲华开敷光明王』,好!「莲华」,清净;「光明」,智慧;「王」是自在;「开敷」是真诚、是平等,没有一丝毫隐藏的。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在形象当中表现出来了,自行化他!这是真实的功德。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八五卷)

  诸位同学,请看「十海所管之海」,第五海,请看经文:

  【诸佛子,彼金刚轮庄严底香水海外。】

  先把能管的这个海名字说出来了,再看它所管的也有九海,实际上是很多,这是只举几个例子来说。我们看第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化现莲华处。世界种,名国土平正。】

  从名号我们能够想象到这个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种子,这个种子是非常善的种子,善因现善的果报。世界,这是讲『世界种』,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记住。这个世界种所持的佛剎跟华藏一样,它有二十层,每一层佛剎都是无量无边,经上讲的微尘数佛剎。佛为我们介绍都是举一个例子,一一来介绍那就是大本《华严》,应当是这个样子。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的大本《华严》,分量不可思议,他说有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区,我们今天讲的一个世界。这一个世界要磨成微尘,你说那有多少数?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世界微尘数」,那是一个大千世界的微尘数。龙宫里面收藏的《华严经》,数量是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偈,佛经四句叫一首偈,有多少首偈?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我们没法子想象。多少品?一四天下微尘品。他看到的是大本的,阎浮提众生没有能力来受持。

  再看中本,中本的分量也相当可观,还不是我们这个世间人能够接受的。所以他就看下本,下本就好象什么?《四库全书目录提要》。你们在我们这个大教堂里面看到,那个地方陈列的有《四库全书》。《全书》现在是缩小、缩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一千五百册,跟《大藏经》本子一样大,一千五百册。《目录提要》五册,大概小本《华严》就是《目录提要》。分量多少?十万偈,十万偈就是四十万句。四句是一首偈,全部经文是四十万句,龙树菩萨说这个本子我们这个世间人还能接受。所以从龙宫里面带出来的是下本,《华严经》的目录提要。

  我们现在传到中国来翻成中文,传到中国来的本子不完整,有欠缺。缺多少?差不多缺一半。我们中文译本《八十华严》,这算是完整的本子,中文译本里面分量最大的,四万五千颂;十万颂我们只有四万五千颂,一半差一点。但是到贞元年间,乌荼国王对中国皇帝送的礼物,这礼物里面有《四十华严》,就是《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最后这一品,这一品完整的。早年实叉难陀传到中国来的这个本子,「入法界品」缺一半,完整的本子四十卷,「入法界品」只有二十一卷。所以这个本子传来之后,大概中文的译本达到五千颂,就是正好一半,这个我们在读经的时候常常能发现的。经本承传年代太久了,这样大部头的经,在从前是贝多罗树叶写的,确实很不容易保管,容易散失。中国古时候,书本是写在竹简上、竹片上,也是用绳子编起来的,所以也很容易脱落。这是古书中国跟印度都相似,都有这种问题存在。经文虽然传来只有一半,意思我们已经能够看得出来。佛入灭之前,教导后人四依法,「依义不依语」,大致上《华严》的义理能够看得出来,也相当完备。特别是「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一品完整的经文传到中国,真是希有难逢!

  晚近,弘一大师教导我们读《华严》的方法,是《八十华严》读到五十九卷,也就是读到「离世间品」,就接着读四十卷的「普贤行愿品」;这样子合起来五十九加四十,九十九卷,这是中文本翻译的《华严》最完备的本子。从历史上译经这一方面来说,古人讲晋译的六十卷称为《六十华严》,唐译的八十卷称为《八十华严》,贞元年间翻译的「普贤行愿品」四十卷也称《四十华严》。所以《华严》在中国三次翻译,通常简称为六十、八十、四十。我们今天来读,遵守弘一大师的教导,我们读的是《九九华严》,九十九卷。这是概略的说一说这个本子的流传的状况。这些都是要众生有福,中国众生算是不错了,全经虽然没有能到中国,重要的部分我们都读到了。那我们现在读的这个,佛家称之为《略本华严》,为什么?连小本都不足,只有小本的一半,所以称为《略本华严》。省略不能再省略了,那我们要细说一遍,用的时间很可观!

  现在我们看这个『香水海』的名称『化现莲华处』,所以阿赖耶识里头这一类的种子,好!它所示现的『世界种,名国土平正』,这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这个世界种所持的佛剎,照前面的数字我们算一算,第一层,最下面一层是佛剎微尘数世界;第二层两个佛剎微尘数世界,那就变三个佛剎了;第三层是三个,六个佛剎了;第四层是四个,就十个佛剎;第五层,五个佛剎微尘数,就十五个了。一直算到最后是二十个佛剎微尘数世界。诸位想想,这个世界种是多少个佛剎?这一个佛剎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像这样的剎种我们在这个经里面看到的,真的在宇宙之间无量无边!更应当要知道它「重重无尽」。

  我们把心静下来,细细的去观察,佛法里面讲观照,观照这个名字怕诸位不能理解,我说观察,细心去观察,宇宙不可思议,心性不可思议。能变的是性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能变的心识不可思议,所变的境界不可思议!我们相信,这是如来在究竟圆满定中所现的境界,这不是理想,这不是推测,也不是用科学仪器来观察,科学仪器决定没有法子观察得到的。我们对于科学仪器在原理原则上能够理解,它没有办法突破空间维次,那你怎么能观察?空间维次无量无边!理论上如此,事实上确实也是如此。

  所以这个世界种,它所持的世界真的是无量无边。世界种的名字叫「国土平正」,那我们想想看这个世界至少有一半的世界国土平正,或者再少一点应当有三分之一的世界、四分之一的世界国土平正,世界种才能有这个名。国土平正是果报,因是什么?因是居住在这个世界的众生心平气和,心地清净平等才能感受这个果报。心地清净平等不是凡夫,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大世界肯定有凡圣同居土,肯定有像我们这个世间的五浊恶世,但是它少,它不多。少,对大世界没有造成影响,无量无边的世界都好,里头有几个不好算什么,一点妨碍都没有,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众生心行清净平等,得力于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不是不慈悲,我们《华严经》念到这个地方,多少能有一点体会,有一点悟处。诸佛菩萨从来没有离开过众生,这是事实。虽然没有离开众生,常常照顾众生,为众生现相,但是众生烦恼习气深重,心不觉悟,真是有眼不见,见不到佛菩萨的示现,有耳不闻。虽然如是,诸佛菩萨并没有舍弃众生,真正是古德常说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一句话,我们没有学习《华严》之前,这一句话我们体会不到里面甚深的义趣;读《华严》之后,对这一句话感受就深了。「不舍一人」,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佛菩萨一个都没有舍弃!哪怕你的罪障再重,即使堕阿鼻地狱,佛菩萨依旧在你的周围,无条件的在帮助你。当人自己一点知觉都没有,迷到这个程度。就好比这个人喝酒喝醉了,醉得很严重,不省人事,眷属朋友都在周边照顾,他完全不知道,就像这种情形一样。什么人知道?觉悟的人知道,觉悟的人感恩。如何报恩?只有一个方法,信受奉行。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的「读诵受持,为人演说」,除这个法子之外,真的找不到第二个方法能报佛恩。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学的心行平正,心要平,行要正。心微微的动了,就不平,就起波浪了。我们在佛菩萨形像面前供一杯水,这意思就是平正。常常想到我的心要像水一样平,像水一样干净;平是决定没有高下,对人、对事、对物用平等心。净是决定没有染污,什么是染污?总的来说,自私自利就是染污。染污的相是起心动念。不平的相是贡高我慢,自以为是,轻视别人,不平。那么平等清净的相,我们看世尊,我们看孔子,无论对什么样的人都谦虚、恭敬。那是什么?清净平等相。示现出来的就是谦虚、卑下、恭敬。那也许我们要问,既然是平等的,何必自己那么的谦虚、那样的卑下?佛菩萨、世间这些大圣大贤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里头一定有意思,什么意思?教学!那就是世间人的心,无量劫到今天,从来没有平等过,没有清净过;佛菩萨今天要教你用平等心、用清净心,他要做出个样子来给你看,矫枉一定过正,一定超出一点。所以他要做出谦虚、卑下,希望你在这里看到这些形象,你能够觉悟,你把你的过失修正过来。教学的苦心!教学的方法!到自己心平行正了,你也会跟诸佛菩萨一样,也会用谦虚、恭敬、卑下为一切众生示现。这是什么?你得诸佛菩萨的真传了。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这是在「国土平正世界种」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再看下面一句,第二句:

  【次有香水海,名摩尼光。世界种,名遍法界无迷惑。】

  这个提示好!你看看佛陀对我们的要求『遍法界无迷惑』!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现前,我们现前在小环境里面就已经迷惑了;我们居住在这个小镇,被小镇迷了。甚至于我把范围再缩小,我们的净宗学院这个小道场,诸位同学住在这里面,你们有没有被这个小道场所迷?讲真话!什么叫迷惑?你对这个小道场有没有贪恋?你喜不喜欢这个小道场?细心去观察,你就知道了。为什么说有迷?你四相没破,自私自利没断,是非人我没有舍掉,肯定迷了。迷了就起惑,惑是烦恼,生烦恼,生七情五欲。所以道场再扩大,这个城市小城图文巴,也被它迷了。再扩大一点,昆士兰州。再大,澳洲这个国家。再往下扩大,那就是这个世界、这个地球。

  问问我们有没有被这个世间一切法迷惑?我们举例而言,你有没有被财迷了?有没有被色迷了?有没有被名迷了?财色名食睡,五欲!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有一些人世间法他放下了,不去执着计较,他迷在佛法里头;我见过很多,贪爱佛法。佛是教我们要断贪心,他弄错了,他换贪的对象,贪心还是一样的。世法不贪了,贪佛法;世法不执着了,执着佛法,分别佛法,还是错了!佛不是教你换对象。所以《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指佛法;换句话说,世出世间法都不能够贪爱。贪瞋痴的对象是世出世间法,统统要放下。

  「遍法界无迷惑」不容易!我们在无着、天亲三兄弟的传记里面看到,他有一个兄弟叫师子觉,修行修得不错,往生兜率天,希望亲近弥勒菩萨。他确实到了兜率天,在兜率天的这个天上,没有进到内院去,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内院是弥勒菩萨的道场;他没有到内院,在内院外面他就迷惑了。看到兜率天人的快乐享受,我们一般人讲荣华富贵,他就迷了,他就动心了。这一动心,内院不想去了。欲界,这不是法界,欲界已经迷惑了。欲界的六层天,愈往上面去福报愈大,这么大的天福,你接触了能如如不动吗?你看到天上的富贵,天上的珍宝,人间的珍宝不能比。天人的相好,能真不动心吗?再看看诸佛如来遍法界不迷惑,这个不迷惑就是遍虚空法界,诸佛如来接触种种境界,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从来不会起妄想、分别、执着,决定不会起的,这才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从这个名号,我们也能体会到这个世界众生有智慧,真的能够看破、放下,他不迷惑。

  经论常常提醒我们,我们读到了,古人常讲的「随文入观」,读到立刻就要回光返照,我在现前境界还迷不迷惑?这个样子才真正学佛、真正得佛法受用。我们应当效法佛菩萨,来到这个世间,知道这个世间是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以前迷、不觉,那就不论了,现在有缘遇到佛法,开始觉悟、不迷了,应当要像佛菩萨一样,在这个舞台上好好的去表演,游戏神通!佛门叫乘愿再来,游戏神通。做个好样子帮助众生觉悟,这就对了。再看第三句,下面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众妙香日摩尼。世界种,名普现十方。】

  凡是香水海名都是阿赖耶识含藏一类的种子,这个仓库里面放的东西都分类的,一点都不会乱的。我们起心动念动的是什么念头,立刻传达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面自动就归档,很不可思议,这叫性德,佛在经上常讲「法尔如是」。它为什么这样有秩序?法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一点都不会凌乱。它所现、所变的世界,这个『世界种』名叫『普现十方』,这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

  我们真是叫初发心,希望这个发心能够长远不要退转,我相信这是我们许许多多同学的愿望,都希望自己能够精进不退。但是你要晓得退的缘太多了,内有严重的烦恼习气,外面有无量无边的诱惑,所以保持不退非常困难。难,也得想方法保持!中国古人说的一句话,你记不记得?古人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两句话你懂不懂?如果你懂,那我们就要亲近佛菩萨才能保证不退,离开佛菩萨你想求不退,不可能!佛菩萨在哪里?其实佛菩萨在我们的周围,但是我们是凡夫,有眼不见,有耳不闻。

  我们必须要通过特殊的管道跟佛菩萨沟通。这个特殊的管道是什么?经教。每天要读经,每天要研教,研究佛在经典上的教诲。每天要修行,依教奉行,把我们思想、见解、言行违反经典教训的那些地方,一桩一桩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修是修理、修正。经典是标准,经典是佛菩萨,这个样子天天干,念念都不舍,这叫亲近佛菩萨。我们能近佛菩萨就不会退转,烦恼习气真的一天一天在减少,你真干!智慧功德一天一天在增长,是真的不是假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是一个修行人,古印度称这种人为「沙门」;沙门的意思,古德跟我们解释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我们要真干,抓住佛法几条重要的纲领,锲而不舍。

  我常常奉劝同学掌握住印光大师给我们的学佛纲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是「闲邪存诚」,落实在「敦伦尽分」上,那是佛菩萨的形相!世法里面讲「伦」,是讲人类,我们自己是人类,人跟我们是同伦。佛法里面讲的范围大了,佛法讲众生。我这个身,众缘和合而生的,凡是众缘和合而生的跟我都是同伦。它的范围把九法界依正庄严统统都包括了,佛境界大得多!我要跟九法界依正庄严诚诚恳恳和睦相处,那叫「敦伦」。「尽分」是什么?尽我自己为同伦服务的本分。怎样为同伦服务?那就看佛菩萨了。你看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做种种示现,「普现十方」,佛的境界。十方跟我是同伦,我在十方世界,这十方世界是我的生活环境,是我表演的舞台;我在这里面表演一个佛的形象,表演一尊菩萨的形象,普现十方!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演员。我现在学佛,我也当演员了。先从观众看出门道,现在我也上台当演员,做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表演。演得要逼真,自己真的往生,让观众看到之后,心有所感动,羡慕、效法,他也念佛往生净土;自利利他!这「普现十方」。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第五海,经文的第四段:

  【次有香水海,名恒纳宝流。世界种,名普行佛言音。】

  香水海的名号跟世界种的名号都给我们学习做最好的提示。『恒纳宝流』,这是教导我们拓开心量,要能包容!包容不是一时,「恒」,永远的有包容的心量,能包容就是「宝」。大乘佛法,佛常说,我们在许许多多仪规里面都没有忘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常念!哪个出家人对这两句话不熟悉?可是怎么样?没能落实,念了一辈子心量还是很小,不能容忍。这是什么原因,我们有没有认真去检讨过?古人常讲量大福大,能够「恒纳宝流」,那这个福大了!我们今天说老实话没有福报,什么原因?心量太小了,量小福就小。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我们本来的心量,一切众生心量本来就是这样的;每一个众生无一不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如空合空,事事无碍。现在的心量变成这么小,小得非常可怜,小到什么程度?连自己都不能包容自己,这是真的,这是现在人常讲的,内在的冲突。我在讲席里头也常讲,我们的本性跟习性冲突。本性能包容习性,习性不能包容本性,这麻烦就大了。我们修行是修正错误,就是错误的念头,有没有认真在这上下功夫?果然在这上下功夫,那就是古德所说的从根本修,这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从根本下手。根本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善念跟恶念冲突了;善念能包容恶念,恶念不能包容善念。像这个世间人,好人能包容恶人,恶人不肯包容好人,这里头什么原因不能不懂。

  世界种名称也给我们启示,『普行佛言音』,这个话不难懂,佛的「言音」我们要统统做到!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随顺佛陀的教诲,务必要把佛的教诲落实,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变成我们自己的言论行为,这叫随顺性德。你真正肯这样做,你必须放弃自己的成见,也就是放弃自己的想法、看法、说法、作法,这冲突就没有了,能包容!如果不肯放弃自己的见解言行,佛菩萨在经论上的教诲,你就做不到了!真正修行人没有别的,他的秘诀,成功的秘诀就是放得下!念佛堂的堂主常讲的「放下身心世界」,没有一样放不下。放下之后才真正能够「普行佛言音」,佛陀在经论上的教诲,你才真正能够落实,真的依教奉行,这是如来的真实弟子。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你想想看,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如果我们能普行弥陀言音,那个因果密切的吻合,应当知道。再看底下一段,第五段:

  【次有香水海,名无边深妙音。世界种,名无边方差别。】

  『无边深妙音』,应当学!在哪里学?「深妙」是从心性里头流出来的,唯有心性才深妙;「无边深妙」那是在自性里头求,不从外得,外面没有。佛法称为内学,经典称为内典,内就深妙,深妙自然就无边,无量无边。怎么个求法?方法很多!世尊常讲八万四千,八万四千是讲方法,你求无边深妙的方法,无量方法里面你只要用一个方法。记住,佛在《金刚经》上说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所以贵在一门深入,深到一定的程度,妙就透出来了。所以初学的人最忌讳的是杂、乱、太多。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真的是有善根的年轻人,为什么一生没有成就?实实在在说是他的缘不善,真的善导大师讲的话没错,「总在遇缘不同」,他没有遇到善缘,所以他不知道这个真正的好方法。也许他遇到高人,真正善知识,把这个方法教他了,他不相信,有!那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所以世尊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你看一开端就教初学「亲近明师,从明师受戒」。「受」是接受,「戒」是教诫,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定要接受明师的指导。真正是善知识,他一定会教你一门深入。但是现在年轻人不容易接受,现在年轻人观念当中要广学多闻,这错了。广学多闻,你学到什么?学到了佛学常识,所学的是佛法的皮毛,一分一毫都没有入进去,所以你自己完全得不到受用,亏吃大了!我早年在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教导我的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在台中十年,他不是教我一个人,他教所有的学生。但是有很多人他不相信、不听,阳奉阴违,表面接受老师的,背着老师还是广学多闻。老师教我们,只能听他讲经说法,除他之外,任何人讲经说法都不能听。第二,只能看他指点的文字,无论是世间典籍或者是经本、佛经,没有经过他同意的一律不准看,这是真善知识的教诲。你要不相信,你认为这个老师太跋扈、太自负,好象目中无人,难道除了你之外,这世间就没有高明的人吗?做学生的人往往会这样想,这样想没福报。正确方法教导给你,你不相信,这个缘分当面错过,非常可惜!

  我在那个时候还算很幸运,我就接受了,真正依教奉行,得好处了。然后才知道这个方法妙,妙在哪里?三个月之后,自己有非常明显的觉察,妄想少了,烦恼轻了,智慧长了。什么原因?非常简单,老师所禁止的、不让看的,不看,不准听的,不听了。三个月许许多多东西不接触,心定了。这个方法一直用到今天。所以今天山下同修到这边来看我,跟我说了一些事情,我就告诉他: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每天读《华严经》,亲近华严会上佛菩萨,每天给大家做四个小时的报告;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知道。你来问我,我什么都好,你们说好就好,你们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没有意见!这就是从李老师那个地方养成了一个习惯,也正是古人常讲的「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这是两句名言。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要去攀缘,不需要知道的事何必去打听?谨言慎行是修清净心的秘诀。

  『世界种』的名称『无边方差别』,这应当要知道。这个要知道,不必去求,为什么?你有甚深的定慧,自然就知道了。所以这一句最怕的是攀缘,到处去打听,到处去搜集,错了,没有这个必要。心地永远是宁静的,静它能起照的作用;只要一接触,照见!这是真实智慧来处理日常生活的事,帮助一切众生解决疑难杂症。再看下面第六句:

  【次有香水海,名坚实积聚。世界种,名无量处差别。】

  『香水海』的名字是另一类的善法种子,『坚实积聚』,「坚」是坚固。「实」,实在讲并不是真实,如果坚固的执着误以为真实,这里面有善种子,也有不善种子。我们晓得亲近善友的,世出世间的善知识,常常亲近,阿赖耶里头积聚善业种子。如果你亲近的人是不善的,你交结往来的这些朋友,心行都不善,你一定被他们染污,你也会坚持种种不善,种种不善的种子在阿赖耶里面积聚了。人生在世,古人常说要慎交友,就是说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非常慎重,要知道选择,要能够认识善人,尤其是道德之人,多亲近!对自己有一定的好处,这是我们这一生当中学业、道业有没有成就关键的所在。

  我给同修们说过,我年轻的时候生活困苦,没有福报,过去生中没修福,确确实实象《坛经》里面六祖能大师一样贫穷下贱。一九四九年我从中国到台湾,举目无亲,一个人到台湾,前途渺茫,想读书不但缴不起学费,连生活都非常困难,必须要找工作来养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还是想读书。怎么办?只有利用公余的时间,利用星期假日,我到哪里去学?找善知识。善知识怎么找法?去接近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问问他们在学校里面学习的情形,哪些老师教得好?这打听!打听到几位好老师。我不会听一个人讲,很多学生都赞叹这个老师,我想这个老师一定不错,我打听他住在哪里,给他写信,求见!

  我那个时候有一个想法,如果我是一个好的老师,有一个失学的年轻人很想来看我,希望我教他一点东西,我一定很乐意。我有这么一个想法。所以我想那些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一定会跟我同样的想法,我就大胆给他写信!果然,几乎统统都有回信。所以那个时候我认识十几位在台北地区这些名教授,我利用星期假日一一去拜访,向他们请教,然后在这么多善知识里面细心去选择。最后我选择了一个老师,方东美先生,我跟他学哲学。方老师真正爱护,真肯教!跟我约定每个星期两个小时,星期天到他家里上课。我没有缴学费,那个时候非常贫穷,自己生活都很勉强、都照顾不过来,对老师一丝毫物质的供养都没有;老师不嫌弃,只要每个星期到他家去上课。我对老师感恩!他对我义务的教学,指出我一条光明的道路,佛菩萨的道路。他带我的、指点我的,我认识这条路了。

  在这个时候,碰到一个佛学的专家,章嘉大师。大师非常慈悲,也是每个星期给我两个小时,三年如一日;我的佛法根底,章嘉大师奠定的。出家也是章嘉大师为我选择的,他叫我选择这个行业,我听话。我的好处就是对老师(这是从小培养的)尊师重道。所以对老师真的没有一点关系,只是自己写信,自己介绍自己,跟老师这么认识。能够得老师爱护,一心一意来指导,凭什么?尊师重道,依教奉行,这么成就的。这是已经成了习惯。章嘉大师往生,我没有办法,不能不另外再找一个老师,才找到李炳南老居士,跟他十年。所以「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在这里奠下基础,懂得积聚善根、积聚善法。所以在这个社会当中,我能够保得住,没有被外面五欲六尘诱惑,没有堕落、没有退转,天天亲近佛菩萨,每天积聚菩萨业。

  『世界无量处差别』,这一句我想不必说了,你应该懂得了。为什么?「坚实积聚」里面的习气种子有善、有恶、有无记。所以变现出来的果报自然是「无量差别」。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第七段:

  【次有香水海,名清净梵音。世界种,名普清净庄严。】

  因果里头都有清净,能变现的是『香水海』,所变现的是『世界种』,这里头都有清净。『清净梵音』,我们看这一句就晓得这是什么?无量劫来听经、念佛的种子。所以这个世界种『普清净庄严』,这个种子起现行!这里面的道理很深很深!所有的「香水海」各个不同的名目,一定要知道,我们自己阿赖耶识里头统统具足。这是无量劫来累劫所修的业因,藏在阿赖耶识里头。现在如何能有清净的缘,清净的果报就能现前,还是「总在遇缘不同」。缘,我们自己可以控制,因,不能控制。所以佛讲一切经讲缘生,他不讲因生。如果讲因生那就变成宿命,讲缘生是活的。

  譬如我交友,我亲近,我可以选择人,这个我可以决定!我跟哪些人往来,我一定学了他的气氛,这样讲的时候,我们后学必定受这些善知识的影响,听他的教诲。这里面自己也要有一点智慧,观察这个老师,最重要的,老师的德行、老师的学问,我跟他就学这两样东西。我不是不知道报师恩,当时没有力量,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有能力的时候,我懂得怎样报恩。老师希不希望我们报答他?不希望。希望我们有没有财物去供养他?不希望。真的对我们是一无所求。唯一的希望,希望我们依教奉行,他的道德学问能有人承传,这是他最高兴的。世出世间真正教学的好老师,一生没有别的希望,希望有好学生来传他的道。在我们佛门里面,你看这些老和尚一生唯一的希望,能有一、两个人传他的法。我们要懂得!

  印光大师的法就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怎么传他?真正相信、真正理解、真正做到,那就是印光大师的传人了。如果我心量小还不能容忍,那你「敦伦」没做到;敦伦做不到,「尽分」就做不到。这四句十六个字你统统没有。「敦伦」这两个字简简单单的说,就是与一切众生,印祖是佛门大德,所以那个境界深广无际,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都和睦相处。印祖的标准!你跟别人不和,你不是印祖的传人,你不懂得印祖的法。我这五十年所修学的,我那个心得可以跟大家做学习祖师大德这个法的一个助缘。如果我们真正修「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自然就能跟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你做不到「敦伦尽分」,是你没有这个心;果然你用的是真心,不是用的妄心,问题就解决了。你用妄心不用真心,佛菩萨全是从真心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纯正之法,那你怎么行?所以这感得的果报「普清净庄严」,「普」是普遍,没有一样不清净,都从清净心里头生的,从「清净梵音」里头生的。再看下面一段:

  【次有香水海,名栴檀栏楯音声藏。世界种,名迥出幢。】

  这是「迥」不是回,这个字不能写错,它非常接近,「迥」是超出。『栴檀栏楯音声藏』,这个话怎么讲法?我们知道「栴檀」是香,「栏楯」是防护,「音声藏」。从字面上来看,栴檀表戒定慧,表五分法身,栏楯是守护,如何守护戒定慧三学、五分法身,不能够忘失了。音声藏,藏是含藏。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方便多了,现在你看看,我们把音声录起来放在光碟里面收藏,不但音声可以收藏,影像也可以收藏,放在录音带、录影带里面收藏。古人常常用这个方式,在一生当中遇不到传人,怎么办?把它保留下来,所以藏诸名山,留给后代的有缘人。阿赖耶识有这一类的种子,所以它变现出来的世界『迥出幢』。一但遇到有缘的人,他得到了,他能够出人头地、能够超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这种成就。这个在历史上我们曾经看到的,在法界虚空当然更多。所以一生遇不到传人,古人用这个方法,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方法更多了。我们再看最后这一段:

  【次有香水海,名妙香宝王光庄严。世界种,名普现光明力。】

  这一段跟上一段非常相似,虽然相似它还是不同类,同类自然就合而为一了,还是不同类。『妙香宝王光庄严』,「宝王光」是自性本具的般若,「妙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这个名号里头统统具足。所以变现出来的世界『普现光明力』。「光明」后面有个「力」,我们想象当中,性德里头所具有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都能够现前,这个世界种所持之佛剎肯定善多恶少,我们从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能够明了。这整个看下来,我们肯定一切众生阿赖耶里面含藏的种子是善多恶少,从这个肯定,我们一定相信中国圣人所讲的「人之初,性本善」。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八六卷)

  诸位同学,请看「十海所管之海」,第六海:

  【诸佛子,彼莲华因陀罗网香水海外。】

  首先把能管的海名字说出来了。在没有讲这段经之前,我们有一个交代,就是在前面第五海「金刚轮庄严底香水海」,这一段的经文有欠缺。我们在前面跟诸位介绍只讲它所管的九海,后面没有总结,同时缺了一大段,就是「最近轮围山之海世界种」跟所持的二十层佛剎。在前后经文这二十层佛剎都有简略的介绍,介绍一个最下的,介绍一个第十层的、第十三层的,最后第二十层的,这一段经文统统缺了。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传到中国来的梵文经本没有这一段。由此可知,传来的经本这一段遗失掉了。按照前后的例子,这个文一定有的,这是简单做个说明。现在我们看第六海,就是『莲华因陀罗网香水海』它所管的九海。请看经文:

  【次有香水海,名银莲华妙庄严。世界种,名普遍行。】

  这个『香水海』的名字叫『银莲华妙庄严』,银是白色的,金是黄色的。《弥陀经》上世尊为我们说了四色。其实莲华的颜色很多,也是美不胜收,佛为我们介绍只是略略的举几个例子而已,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学生理当闻一知十,一闻千悟,这是老师希望的好学生。银白代表清净,也代表没有染污。『世界种,名普遍行』,这个「行」当然跟香水海相应,为什么?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的种子是因,前七识与相应的心所都是属于缘,因遇到缘果报才现前,这个果报就是经上讲的能现、能变,所以它能变的这个世界种叫「普遍行」。我们能体会得到世出世法无量的行门,在这个大世界里面都有,都能够见得到,这才称之为「普遍」。

  善因必定感善果。诸佛菩萨从哪里来的?自己真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一切凡夫从哪里来的?恶道众生从哪里来的?是不是也是「自性众生,唯心秽土」?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包括一切人事物是不是自性、唯心变现的?是,一点都没有错!所以弥陀就是自心,此地就是极乐,没有两样!众生也是自心,唯心所现的。这个世界还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为什么变出来的不一样?因跟缘都不相同。我们这个秽土,现在住在这个地球上,芸芸众生是我们阿赖耶识里头不善种子是因,内有烦恼,外缘又不善,所以现出来是我们现前所感受的果报。这个道理,如果不是佛在大乘经上为我们这样详细说明,我们永远不会觉察,真的在这里面迷惑颠倒;糊里糊涂来到这个世间,然后糊里糊涂又去搞轮回,永远不觉。从这个地方,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佛法殊胜!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没有能够相比的,遇到是大幸。遇到要不真正去求解、真正去奉行,那实在是可惜,百千万劫难遭遇,无量劫希有难逢的一天!我们今天遇到了。

  我们这一生当中有没有殊胜的成就,就看自己的善根、福德。这三个条件,因缘有了。什么是善根?能信、能解是善根。什么是福德?能行、能证是福德。果然具足善根福德,这一次这个缘分好,遇到了,肯定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了,这个成就是永脱轮回、永离迷惑,不再迷惑了。可是事实上我们细心去观察,这一生当中,遇到佛法这个缘的人不少,真正成就的人不多。这是什么原因?刚才讲了,善根福德不足。《弥陀经》上说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遇到的人很多,善根福德少,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成就就难!可是这个善根福德,也是遇缘不同,这个「缘」是什么?好的善知识,这个善知识是过来人。李老师以前给我们讲,有修有证的善知识,现在在这个世间没有了,找不到了。那我们要找什么样的善知识?不得已而求其次,有修、有学,这个人真的在学,也真的在修,这就相当不容易了。找到一个真学、真修的这样的善知识,我们亲近他,他对我们肯定有利益。

  在近代印光大师示现的就是有学、有修。你看看大势至菩萨再来作斯示现,他没有示现证果,他示现的有学、有修。为什么?现代世间人能够学得到。李炳南老居士就学到了,学得很像!李老师勉励我、劝导我学印光法师。我读印光法师的书,抓到他老人家自行化他的总纲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发愿要认真努力学习,我也要学得很像。

  「敦伦」,没有学习《华严》之前,我们那个「伦」的范围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同伦。我们没有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没有能够拓开心量。这个「伦」的观念,我们自己这个族群,我们自己的国家;其他的是外族、外国,这「外」掉了,不跟他们「同」!这也不错,不完全为自己身家去想,还能想到自己的族群,想到自己的国家。

  学习《华严》之后知道,错了,心量太小了。看看毗卢遮那如来,再想想阿弥陀如来,他们的心量遍虚空法界。再看到世尊在《华严经》上说的,虚空法界剎土众生,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么样说起来全是同伦。为什么?心、识是一个,无量无边的世界这一个心现的、一个识变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

  这样一来明白了,醒悟过来了,不同的族群跟我是同伦,不同的国家跟我也是同伦,不是一类的也是同伦;畜生跟人不是一类,饿鬼跟人也不是一类。佛经讲的十法界、六道,现在知道全是同伦,再包括的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泥沙瓦砾全是同伦!我们的真诚遍宇宙,清净平等遍宇宙,正觉慈悲遍宇宙,戒定慧三学遍宇宙,布施这六度也遍宇宙;起心动念没有一样不是遍法界虚空界。这是学习《华严》才明了、才觉悟,才能够入法界的少分。

  把自己往昔一切错误的观念改正过来,错误的想法、看法统统修正,思想言行能够跟经教相应,这就是转业力为愿力,转凡为圣,转迷为悟,真的转了!这一转过来之后,自己知道想法、看法、做法跟过去不一样了,跟社会一般大众还没有回过头来的、还没有转过来的不一样。于是佛法的受用,方东美先生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真有这个意思了。开始觉得有这么一点,往后勇猛精进,境界愈来愈好,愈来愈殊胜!

  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阿赖耶识里面含藏无量无边的种子习气,善种子是真不少,恶种子也很多。佛教导我们要培养善缘,让善种子起现行,要断绝恶缘,让恶种子不起现行。这是佛法,这是智慧的选择,佛菩萨会选择,选择正确,果报殊胜无比。恶的因缘有没有用处?有!有什么用处?变现出恶道的境界去帮助恶道众生,如果我们阿赖耶识里头没有恶道的因缘,恶道众生就没有法子得度,你看看多妙。所以善跟恶不二,觉悟的人知道不二,善有善的用处,恶有恶的用处,只要用得恰当,没有一样不是帮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超凡入圣。再看底下一句,第二个海:

  【次有香水海,名毗琉璃竹密焰云。世界种,名普出十方音。】

  凡是香水海、香水河都是讲习气种子这一类。『毗琉璃』是清净,性德相应。『竹密』是形容,竹林这个竹子确确实实长得很密集,比一般的树要密集很多,所以讲密集多半用竹来形容。『焰云』是表智慧。这里讲的智慧,「毗琉璃竹密焰云」说的是权智,后得智。根本智里头是清净无为,不会用这些名词来形容,这是讲的后得智,讲的权智;也就是佛经里面常常讲的善巧方便,「竹密」是无量的善巧方便。

  『世界种名普出十方音』。从世界种名号来看,这个大世界它也有二十层佛剎,每一层里面前面我们略略说过,最下面一层有多少世界?微尘数,世界微尘数,这个经上讲的「佛剎微尘数」。愈往上面去愈增加,增加一个世界微尘数,第三层三个佛剎微尘数,第四层四个佛剎微尘数,你说这二十层世界有多少佛剎微尘数的世界?这么多世界里面辩才无碍的人多,「普出十方音」,我们晓得这里面的人有智慧,没有智慧哪来的辩才!无碍辩才是从智慧里头生的,不是从福德里头生的。虽然福至心灵,肯定这里头有智慧。那个智慧从哪里修?还是离不开福报,福至心灵这句话是很有道理,持戒就是修福,忍辱是修福,从这修起。

  所以一个人不持戒,哪来的福报?纵然有一点福报,那个福报虚而不实,唯有持戒、忍辱所修的福报,这个福报踏实、坚固。现在这个世间人,福真的是很薄,什么原因?不持戒,不肯学戒,对于戒律真的一无所知。我劝你们同学们讲《沙弥律仪》、讲《十善业道经》、讲《太上感应篇》,为什么教你讲?讲的印象深刻。过去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说,讲一遍那个印象超过听十遍。李老师劝年轻人发心出来学讲,为什么?你要讲的时候,你要很认真去准备,不一样。我劝出家的同学们一定要把《十善业道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沙弥律仪》要细细的去讲一遍,至少也去讲一遍,你的印象不一样了。如果你善根福德深厚,你很可能转变了,真的你会改过自新,断恶修善,你走出一条光明的大道。听很难,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出去了,没有办法改变你的思想言行,那样学习就是没有效果。学了之后,确确实实把自己的想法、看法,自己的行为真的改正过来了,这个学,功夫得力了。圣贤的教学重在实行,学了不能做等于没学。所以在这一句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人家这智慧辩才无碍,能「出十方音」。再看下面第三段:

  【次有香水海,名十方光焰聚。世界种,名恒出变化分布十方。】

  前面所讲的「普出十方音」是辩才无碍、语言无碍,性德流露。语言要不要学?不要学,自然他就会了。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行?我们今天有业障障住了,所以不通过学习,你没有办法懂得另外一种言语。修行功夫到家的人,障碍除掉了,一接触自自然然就通达。诸位如果要问:你没有学,你怎么会通达?我们学院最近收了有三十几种研究轮回的报告,这从美国搜集来的,这些书本里头所讲的都是现在的事实。许多热心的教授、心理学家、医生,他们用催眠的方法让一个人能够回到过去世,说出他前生的状况。他没有学过其他国家的语言,在催眠的时候,他能说得出来,他前世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当地的语言他就讲得很流利,没学过。等他催眠醒过来之后问他,他一句也不会讲。

  这个例子能够证明佛在经上所说的,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有无量无边的言语,不同的言语。但是要晓得我们过去世无量无边,在大宇宙里面很多世界我们都曾经住过。阿赖耶识里头有种子,那种子就好象档案一样,现在有障碍,这档案拿不出来;如果障碍去除,想拿什么档案,马上种子就现前。过去生中你所经历种种不同的族群、语言、文字全都通达了,不要学!就这么个道理。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习气,佛说了,如果有形相的话,哪怕再小像微尘一样,尽虚空也容纳不下。又何况真的通了之后,别人的能力我可以把他拿来用。就是说你会的,我跟你通了,我能把你会的变成我的。就好象现在电脑连线一样,如果我们跟大学图书馆电脑连线,那个学校里电脑储存的许许多多的资料,我都可以拿来受用,就这么个道理!你阿赖耶里面储存的那些资料我可以用,我阿赖耶资料你也可以用,通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他们阿赖耶识里头储藏那个资料我也能受用,一通一切通,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现在我们最重要的问题在哪里?是怎么样通?我能跟一切诸佛通、跟一切菩萨通、跟一切众生通,这是高等的佛学,这是大乘圆教,这是《大方广佛华严》。怎样才能通?佛在《楞严经》上教了我们一个秘诀「净极光通达」。我们明了所有一切障碍不通,是什么因缘造成的?是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现在要用什么方法把妄想分别执着除掉?用禅定,禅定到极处就通达了,那真的是很高级的禅定。在大乘经上佛告诉我们,什么人得到这种定?八地菩萨。八地菩萨的定功见到阿赖耶,见到阿赖耶里面含藏种子,这些种子在阿赖耶里头活动的状况,八地菩萨晓得,七地还不知道。

  真正了解事实真相,这个人真干,世间不管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鸡毛蒜皮,不值得一提!真正功夫用在哪里?学佛!我要跟佛一模一样。从初发心我要升等,像念书一样年年升级,菩萨一共有五十一个阶级,一年级、二年级,有五十一年级。如果一年升一级的话,五十一年成佛了;不真干不能升级。升级从哪里升?总得要知道,从一年级升起。现在我们怎样进入一年级?说老实话,现在许许多多同修,学佛的同修一年级没拿到。一年级是初信位的菩萨,要什么条件才拿到?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要断掉!不断烦恼不行,一定要断。

  这八十八品见惑分为五大类,第一类身见,执着身是我。第二是边见,边见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相对,我的对面是人,大的对面是小,长的对面是短。六道凡夫生活在相对的世间,相对是假的不是真的。在相对世间里面起了分别执着,麻烦就来了,就造成障碍,障碍你没有办法证得初信位。第三类叫见取见,第四类叫戒取见,这两类我们中国人叫做成见,「某人成见很深」!见取见是对果上有成见,戒取见是对于因行上起成见。除这四种以外,另外总归纳一类叫「邪见」,你的看法错误了。这五种都是错误,你要把这五大类错误的看法统统断掉了,你才能证得;修小乘证得须陀洹,大乘证得初信位的菩萨,你就入门了。以这个条件来看,我们现在没有入门。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继续看第三段:

  【次有香水海,名十方光焰聚。世界种,名恒出变化分布十方。】

  这一段,前面我们讲了很多话,好象是离题了,实际上是我们把上来一直学习的做了一个总结。我们在这里面细心思惟观察,明了应当如何学习才能真正得受用,这非常重要!经文『十方光焰聚』,这是一类,阿赖耶里头一类种习,种子习气,这也是好的。从这里来看,我们阿赖耶识里面,心量并不是很狭小,确实它能容十方。「光焰」这是智慧,前面所说的,我们一看就晓得是权智,这个名称里面权、实都具足。所以它现的『世界种,恒出变化分布十方』,这个「变化」总的来讲,随类现身!这个随类现身,要记住,不一定现这个身体相,山河大地也是身,树木花草也是身;随众生心之所感,什么样的身形都能现,这是「变化分布十方」。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想到《华严经》上所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两句话也很难懂。再看下面这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出现真金摩尼幢。世界种,名金刚幢相。】

  在这些经文里面我特别提醒同学们,种子跟现行一定相应,种子是『出现真金摩尼幢』,现的相是『金刚幢相』,这都是讲大的,不是讲小世界,讲『世界种』。「金刚幢相」,当然大乘法里面讲的,「金刚」所表三个意思:第一个是坚固,第二个是锋利,第三个是光明。佛用「金刚」来形容般若智慧,具足这三个意思。智慧是从禅定里面生的,换句话说,定是体,慧是作用,两个可以互为体用;慧是体,定是作用,这两个互为体用,看用在什么地方。定慧均等就叫做禅,梵语称「禅那」,定慧均等。甚深的禅定,自性本具般若开显了,学佛的人目标总是要定在这个地方,就正确了。决定不求人天福报,在这个世间应当发心学佛菩萨,为众生做种种示现,这是真正的自行化他,提升自己的境界,真正的福慧双修。再看下面第五句:

  【次有香水海,名平等大庄严。世界种,名法界勇猛处。】

  这是藏识里头一类『平等』的种习。『大庄严』是赞叹,一念平等的心,一念平等的行,这个种子归在这一类。我们平常在一起共同学习的,菩提心!真诚的种子,清净的种子,平等的种子,正觉的种子,慈悲的种子,要天天增长!怎么增长法?起这个念头就增长,这些种子多了,有了力量,那个现行,遇到缘起现行,就是佛菩萨的境界,自己自自然然的就转变过来了。古来善友常常劝导我们,常存此心,常修此行,菩萨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菩萨行!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念兹在兹。天天认真努力去干,放不下的也要放下,自己的功夫才长进;放不下的不肯放下,你的功夫一点都没有进步,不但没有进步,很可能退了。真正用功夫,就是放不下我也要放下,咬紧牙根放下,时间久了慢慢就自然了。到自然的时候,你就得自在,你才真的能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何必跟人争,何必跟别人赌气?你要,我顺着你,都给你。我想做一桩好事,你反对,你不欢喜,我随顺你,我就不做。

  这些地方确实有时候是很难,难行能行。我们做的是一桩好事,不是坏事,但是他不乐意,他不同意,我们暂时就不做;我们等待他回头、他欢喜了再做,不着急!这些也看我们做的是什么事?如果对社会广大众生有利益,他障碍,我们可以换一个方法来做。这个地区有障碍,那个地区没有障碍,我们到没有障碍的地区去做,这是什么?对广大社会众生有利益的,我们懂得通权达变。如果对我们少数众生有利益的,他障碍了,可以不做,我们这少数人忍耐忍耐,顺他的意思,好!所以凡事要有智慧权衡利害得失,他障碍,障碍少数人,那是业报,还帐!大概过去这一批人障碍过他,今天他来做障碍,一报还一报。如果整个社会广大的群众,那不一样,那我们得要想变通的方法了。

  我这一生当中讲经四十四年,这四十四年诸位想想看,我换了多少地方,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讲?缘尽了。最初人家欢喜我们,来礼请讲经,我们也很欢喜。讲了一段时期之后,他心里变了,不喜欢再听了,那我们赶快走。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缘衰了立刻就走,不要等缘尽了,以后不好见面。我们知道一切众生本性都是纯善的,我们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有时候觉悟、有时候迷惑,凡夫都是这样子。真正能够保持觉而不迷,他成就了,他入门!在没有入佛门之前总是进进退退,觉是进,迷是退,进得少,退得多;觉的时间短,迷的时间长;觉的力量弱,迷的力量强。他烦恼习气重,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古往今来,真正善知识弘法利生一定是抓住机缘,这个机缘是他在觉的时候,我们很认真努力去教学,示现好样子。三轮教化,学诸佛菩萨。他烦恼起现行,稍稍退转了,赶紧就告辞,等到下一次他觉悟的时候还可以来。他有烦恼习气,我没有烦恼习气;他的情绪会常常变化,我这里不变。不变看变化,看得清清楚楚;变化看不变,他看不出来。又何况佛法教化众生是生生世世,不是这一世。弘法跟护法如果能密切配合有个二十年、三十年,你要晓得那是多少生、多少世结的善缘!不是偶然的。通常在一个地方,护法的人能够三年不变心,很难得了。所以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出家人没有家,这个理念一定要有。出家人是云游四海,哪里是家?处处都是家。哪个地方有缘就在哪里住。你看看佛经,我们展开经卷,如是我闻,佛「在」什么地方,没有说佛「住」什么地方,出家人没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怎么能住?「住」就迷了。「在」不迷,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

  诸佛菩萨功夫到家了,得大自在,哪个地方众生有感,佛就有应,这叫缘;众生有感是缘,佛就有应。我们现在没功夫,没功夫,懂得随缘,决不执着。这个地方环境再好,也不能执着我们在这里要长住,不可以。即使在这个地方我们建了道场,一切的设施也可以说相当完备;地方的,图文巴这个地方有福。我们人对这个道场,对道场所有一切设施,丝毫留恋都没有!哪里有缘哪里就去了,统统放下了,没有一点点留恋。我们在此地对这个地方的布施供养,布施供养是修福、是修慧。别的地方有缘,我们到那里去了,我想要不了一、两年福报就现前了,那个地方道场也建立起来,可能比这里还殊胜。这个事实,我想许多同修应当有所感触,布施跟果报你从这个地方能够体验、能够看出。你不能够舍,哪来的果报?有施才有报。

  学佛、读书人最喜爱的,图书。我们得到一套《四库全书》、得到一套《荟要》是多么欢喜!视同珍宝。我们得到一套《大藏经》,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不敢做这个梦,自己拥有一套《全书》,拥有一套《大藏经》,不可能的事情!不敢想。居然慢慢的这个福报现前了,真的是心想事成,统统具足。如果我们离开图文巴,这全部舍掉了,到另外一个地方,能不能还有这么多典籍?能,肯定能。福报是随着你身走的,死了也能带去,来生还是有福报。我们最近这两年念念想着赠送《大藏经》,做到了。我们在一九九九年送了一千套《大藏经》,在这一、两年我们又送了一千套,这在今年。现在我们又来发心,有同修建议我们送《四库荟要》,好事,我赞成!我们预计印一千套,赠送给全世界大学、图书馆,给学术单位,法布施,好事情!这是在过去确确实实不敢想象的,现在都能成就,证明佛在经教里面教导我们的话是真的,愈施愈多。

  施财得财富,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因缘果报真的是丝毫不爽。为什么不做好事?好事好果报!所以对一切众生,就是对自己的冤亲债主,都不能有丝毫怨恨心。不但没有怨恨心,今天我们学《华严》之后,我们都是用感恩的心,真诚感恩的心来对待。我们的前途一片金色光明,我们生活的空间遍虚空法界,自己修来的。佛菩萨的教导,我们要落实、要兑现,境界就现前了。佛菩萨没欺骗我们,平等心比什么都重要,对人、对事、对物,对一切众生清净平等心!

  这个『世界种,法界勇猛处』,大概这个大世界住众修学精进的人多,退转的人少。我们就能想象到这个世界善缘一定多,恶缘少,所以众生都能够勇猛精进。再看下面第六句:

  【次有香水海,名宝华丛无尽光。世界种,名无边净光明。】

  我们看这一类的种子习气,『宝华丛无尽光』,「宝华丛」说的是什么?六度万行,无量无边的善业。「宝华」是善因。「丛」,众多,不是一种。「无尽光」是智慧。真实智慧修无量无边的善行,这一类的种子习气变现出依正庄严是『无边净光明』,清净光明!善业要与性德相应,佛法里面称之为「宝」;与性德不相应,不用宝这个字,这个在大乘经教里头我们要明了。性德也很难懂,佛祖、善知识常常教导我们,性德是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佛在经上所说的种种善念、善心、善思惟、善语、善行,全是性德的流露,全是性德的作用。总的来说无贪、无瞋、无痴,佛法里面称为三善根,世间无量无边的善果都是从这个根生的。

  这个善根反过来就是贪瞋痴,贪瞋痴称为三毒;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不善是从三毒生的。你看看贪心生出饿鬼,愚痴生的是畜生,瞋恚生的是地狱;三恶道的业因是三毒烦恼。我们自己三毒烦恼严重到什么样的程度,自己知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觉察?自己能不能改善?这在当前实在讲是最重要的课题。你看一般人,这不是普通一般人,一般念佛人,疏忽了!小小不如意的事情,心里难过、发脾气、责怪别人,贪瞋痴现前。小小事情都是这样子,说明你的贪瞋痴相当严重,念佛也不能往生。

  清朝初年干隆年代的时候灌顶法师,佛门的大德,他的著作非常丰富,收在《大藏经》里头。灌顶法师给《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做了一个《疏钞》,我们有单行本流通。过去我讲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就是依照他的《疏钞》来讲的。这一本书的末后,他讲念佛有一百种不同的果报。我最初看到这一部书我非常惊讶,他前面第一段「念佛果报在三恶道」,头一条就是堕地狱,一百条最后一条是成佛,念佛成佛。我对这个念佛堕地狱,我是很不以为然,这怎么可能?我拿着经本去请教李老师,李老师一看:你问的这个问题重大,我不给你讲,到讲经的时候我给大家讲。怎么会堕地狱?严重的瞋恚心没断。你念佛,只是在阿赖耶识里头种下一粒佛的种子,这一生当中你还是要受果报。你的瞋恚、嫉妒心太重了,常常表现在行为上。

  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想到《弥陀经》上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想想,诸上善人他还会有嫉妒瞋恚吗?当然没有!为什么说当然没有?我们娑婆世界初禅天就没有了。你去看许许多多经论,佛说的,初禅以上瞋恚这个烦恼伏住,不起现行了。色界天人贪没有断,痴没有断,瞋断了。什么样的逆境、恶缘不生瞋恚心,他能超越欲界生四禅天。四禅天人尚且瞋恚没有了,极乐世界的人怎么能有瞋恚?因此我们明白过来了,我们念佛要想求生净土,你念佛的功夫至少要把贪瞋痴慢伏住,有这个能力把这个烦恼伏住;烦恼没断,伏住,它不起作用,这叫念佛功夫成片。

  一切时、一切处,一切顺境里面没有贪恋,为什么?顺境贪恋你不能往生,你舍不得这个世界。恶境恶缘你会生烦恼,你会生瞋恚,你不能往生。为什么?你的心行不善,念佛念得再好,你不是善人!人家那个世界是善人,你不善跑到那个地方去,把人家那个善人团体破坏了,那成什么话!不要说西方世界不会接纳你,我们今天这个道场又何尝不如是?大家到这个地方来同参共学,如果有一个人在这里面扰乱,我们全体的人身心都不安稳,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只有好言劝导这个人离开。有些人多数都能够接纳,他离开我们道场;有很少数他还不肯接纳,你劝他离开,他偏偏不离开,真麻烦!我们还是顾全佛法好的形象,我们决不采取报警;让警察来把你赶走,面子不好看,我们还是忍耐。这个时候求佛菩萨、求护法神,真的有效,让佛菩萨、护法神迁单。变成什么?他自己不想在这里住了,住不住了,他要告假离开,好,彼此双方面子都顾到了。

  想想我们这么一个小团体都如此,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上善之人,我们的心行不善怎么能去?这是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大家,真正要想求生净土,信、愿、行是不能缺少的,断恶修善也不能缺少,把自己所有一切不善,贪瞋痴慢的毛病要断掉。顺境逆境,小小境界都不如意了,心里清楚:我不能往生,我不够资格;具足信愿行也不能往生。临命终时佛不会来接引,佛接引你不是给西方世界大众添麻烦吗?我们自己的心,佛知道。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你可以瞒人,你瞒不了阿弥陀佛;不但阿弥陀佛瞒不住,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没有一个你能够瞒他。《无量寿经》上讲得好,西方世界的众生,下下品往生的,「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他们的神通能力跟阿弥陀佛几乎没有两样。看到你的心行不善,这么容易发脾气,这么容易产生贪恋,不来接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不能不想到。

  所以这两年来,我特别强调「纯净纯善」,我们要向这个目标勇猛精进。为什么?自己是善人,心清净,行善良,这样才真正取得往生净土的条件,我真有把握,我真有信心。「无边净光明」!这个世界现在就要放下,不是说等我临命终时再放下,那个时候来不及了。现在放下,现在就自在,没事了。日常生活跟大家接触,随缘,随缘最快乐。你们喜欢怎么做,好,你们就照做,只要没有大的错误。大的错误,我提醒你一下,你能改很好,不能改也好。我们自己的心清净,决定不受干扰,这样就对了。来到这个世间,这一生想干什么,目标、方向要清楚、要正确,一定要达到。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八七卷)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十海所管之海,第六海,请看第七句:

  【次有香水海,名妙金幢。世界种,名演说微密处。】

  这一类藏识的种子称为『妙金幢』,幢是幡幢,代表高显,也代表说法。古时候寺院丛林讲经说法就是用「幢」来做为一个讯号,旗号一类的。古时候的寺院都有旗杆,现在没有了,现在用不着。这个旗杆是通知大众的,我这个道场今天有什么活动,向大众宣布。如果是法会、礼忏这一类,悬幡,旗杆上挂的是幡,扁形的。今天道场有讲经说法就悬幢,幢是圆形的。人家一看今天有什么活动,他有空闲,乐意来参加他就来了,这个法子好。古人常说,佛法是师道,师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我把我的活动通知你,我不敢邀请你。这个道理我们后学都要懂,为什么不敢邀请你?你的时间很宝贵,万一我邀请你来,你到此地来参加这个活动非常不满意,那我怎么对得起你?但是我的活动又不能不通知你,所以通知你,你欢喜,你来;你不欢喜、不满意,你可以不来。所以不是用请帖,不是用发帖子,是设一个讯号,旗杆上设个讯号。

  「妙金幢」,当然这个道场今天讲经说法,所以跟世界种的名号相应,你看『世界种』是『演说微密处』。我们藏识里头的种子有欢喜演说妙法的这些种子,这个种子遇到缘起现行,那就是演说微妙处。这微妙处在哪里?还是一个缘。善导大师所说的「总在遇缘不同」,这一句话说绝了。哪个地方有缘,这个缘是有听众!有欢喜听的,这缘就成熟了,佛菩萨就在这个地方现身说法。欢喜听经的人确实有,但是世间人,又有多少人知道佛法微妙?很少人知道,尤其是在现代这个时代。佛法传到中国来的时候,讲经说法的大德很多,不辞辛劳到处宣演。在中国古时候,文化水平就很高,儒家跟道家这是两个大的学派,小的学派非常之多。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先秦诸子百家」,学派很多,这么多的学派显示出一桩什么事?好学的人多。中国在历史上成为一个文化大国不是没有道理,好学的人多。而且中国古时候的教育,始从胎教,中国古时候是最重视教育。所以印度这些高僧大德到中国来,非常受中国读书人的欢迎。所以那个时候学佛都是士大夫阶级,士大夫阶级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知识分子,社会上知识分子欢喜佛法,到处建道场、翻译经典、演说经典、指导人修行,由国家帝王亲自来提倡。

  所以佛法在中国的传播,无论是从面上讲、从深度上讲,远远超过儒跟道。在中国这两千年来,历代高僧、高士人才辈出,佛法之衰是衰在最近的两百年。我们看看清朝康熙、雍正、干隆的时代,乃至于嘉庆,道光、咸丰之后衰了。当然衰的因素很多,但是咸丰以后西洋文化传入中国,确确实实让中国读书人看到西方坚甲利兵、科学的机械,心理产生震撼,而对自己几千年传统的学术产生怀疑。但是无论是传统、无论是西方,都没有深入的去研究、去了解,造成今天的后果。在这一方面,中国人不如日本人。但是现代的日本人对于传统的圣贤教诲也逐渐的疏忽了。虽然如此,毕竟这些国家还是有高人,我们深深希望圣贤的法脉不能断绝,要有传人,这个时代弘传机缘没有,将来会有。就像达摩当年到中国来一样,把印度禅宗传到中国,没人学,没人护持,他能够找一个人来传法。他传给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传到弘忍,五代都是单传,到第六代机缘成熟,学禅成当时一种时髦的风气。所以法运有兴衰起落,现在这是落的时候,它落在底谷,不要紧,将来还有往上兴旺的时候。

  早年我亲近章嘉大师,我向他请教,我对这个事情很关心。大师告诉我:你放心,现在佛法虽然衰,将来有兴的时候。风水也轮流转!佛的法运这一万二千年当中,兴衰轮替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众生造作一切不善业当然要受苦报,受苦报的时候,这些正法一般人很难接受。但是苦头吃尽的时候,他就会接受,他觉得走投无路,要另找出路了,这个时候圣贤教诲兴旺的缘就逐渐逐渐成熟了。由此可知,最重要的大事,承传!谚语所谓「后继有人」,一个人都行,有传人。祖师大德、高僧、高士对于这桩事情非常重视。不仅是佛法,世法也不例外。无论是学哪个行业,中国可以说国粹,除佛、儒、道,医也是如此。中国的医学绝对不是从医学院能够学到的,学医跟学佛跟学道实在讲没有两样,它确实不是一种技术,它是大学问!一般的医学是技术,中医是大学问,它里面讲阴阳、讲五行、讲方位、讲时节;西方医学绝对讲不上这些东西。中医讲的是什么?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哪一月出生的?你在什么地方出生的?你这个身体禀赋,他大概就了解。西医绝对不管你这些东西,他认为这个与他没有关系,与你生病没有关系,与治病的方法没有关系;中国人认为有关系。采药,这个药材出产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去采,统统都有讲求的,同样药材,季节不对效果就不一样,这是「道」,这不是学术。真的,中国文化的根非常深厚,很可惜现在这个世间对中国文化能够认识的人太少太少了。我们也非常担心,怕中国文化在这个世间消失了,那是整个人类的不幸。我们知道这么一点点,当然我们要尽心尽力保护,不但要保护,要发扬光大,因为它对于一切众生有真实的利益。

  我们看到经文就想到,「演说微密」总在遇缘。缘从哪里来?要求佛菩萨加持,这不是迷信,自己有纯善纯净的心为众生、为正法久住世间,真正有这个心求,这一念就能与佛菩萨感应道交。有福的众生,他所居住的地方叫福城,缘自然成熟,在成熟一定要紧紧的抓住。为什么?人情事理变化很大。时节因缘究竟有多长?时间有多长?影响有多大?都是不一定。所以有一天的缘,认真努力做一天;没有这个缘,自己努力修学。古德所说的「进则兼善天下」,有缘;退,退是没有缘,「退则独善其身」。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没有缘,他在少林寺每天自己面壁,独善其身,他在那里示相,在表演给我们看,可惜我们看不懂。禅是什么?达摩祖师的形相就是的!九年之后,慧可看出来了,这二祖看出来了,向他请教,佛门里面讲,向他求法。求法的心真诚,祖师一指点他就开悟了,传法是这个传法,这是真正传法。衣钵是什么?那是个纪念品,那个不重要,那有没有无所谓。所以到六祖能大师不传衣钵了,没衣,传法是所谓是「以心印心」,这是真传。再看下面这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光影遍照。世界种,名普庄严。】

  这一类的识种『光影遍照』,这是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遍照」是样样清楚、样样明了。这个识种现的世界,『普庄严』。「普」是普遍,「普」跟「遍照」相应,如果不是「遍照」,哪来的「普庄严」?普庄严没有一样不庄严,所以说十法界依正庄严。有一些同学怀疑,十法界依正庄严,佛法里真的是常常讲。他提出了疑问,那畜生道有什么庄严?饿鬼、地狱里头还有什么庄严?他不懂。三途一般的状况我们看了,苦不堪言,哪来的庄严?他这个庄严确确实实我们不知道,佛菩萨知道。我们学佛学了这么久,逐渐逐渐也开了一点窍,也能体会到了,那是什么?消除罪业,庄严是好事。你想想看消罪业是不是好事?没有这样的果报,他造的恶业消不掉,所以三途苦报是消贪瞋痴所造的恶业。恶业消除了,障碍没有了,你才会觉悟,你才会恢复你的本心,大菩提心。菩提心是我们自己的本心,本来如是。我们今天菩提心不能现前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自己要晓得,原因是贪瞋痴烦恼业习把我们自己的本心、真心障碍住了。

  在六道里头用的是妄心,什么妄心?用贪瞋痴的心。只要我们诸位冷静思惟、反省就知道了。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用什么心?贪心、瞋恨心、痴心,我们用这个过日子。诸佛菩萨不一样,诸佛菩萨用的是觉心、正心、清净心,用觉正净!我们用贪瞋痴!贪瞋痴的果报变现出来就是三途,这个三途苦报消你的罪业,怎么不算是庄严?所以这个庄严是从另一个角度里面看出来了。三途没有什么不好,都是帮助人、成就人的。正如同世间法律里面的刑罚一样,你犯了罪,要不要判刑?你要不要去服刑?刑期满了,你就出来了,你出来依旧是个好人。三途就好象一个人造作罪业被判刑一样,在监狱里面改造。一切众生堕落在三途,在三途里面改造,就这个意思。消除业障回归自性,「普庄严」。没错!再看最后这一句,第九句:

  【次有香水海,名寂音。世界种,名现前垂布。】

  这一句比较不好懂。『寂』,清净寂灭,十地以上所证得的。我们可以说,诸佛如来在十法界现身说法,他的理体就是「寂音」,清净寂灭。《仁王经》上讲的「寂灭忍」,五忍菩萨,十地、等觉、如来果地,寂灭忍。「寂音」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就是佛法当中所谓的一乘法,《法华经》上所说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给你讲真法是一乘法,一乘法是成佛之法,如来果地上亲证境界。这个法佛不常讲,为什么不常讲?凡夫听不懂,凡夫不能接受。换句话说,是纯正之法,不契初学之机。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佛,成佛之后第一部宣讲《华严》,《华严》是一乘法。二乘、天人对于佛现身说法,不见不闻,如聋如盲。佛讲《华严》是在定中讲的,能够参与如来定中境界的,法身菩萨,十法界里面的圣贤都没分,前面跟诸位介绍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的境界。

  所以佛说完这个之后出定,看看这个世间众生的根性只能学小教。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给他们说法,讲了十二年,小乘!现在的《阿含经》。这个好懂,就是解决你们现前的问题,思想上的问题,见解上的问题,日常生活的问题,我们今天讲的多元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就开班教学了,十二年这个基础打下去之后才提升,提升方等,方等讲八年;前面这十二年好比小学,方等好比中学。方等讲了八年之后,再提升到般若,般若好比是大学,讲了二十二年。最后的八年讲法华、涅盘,《法华》、《涅盘》是一乘法,跟《华严》无二无别。用这么多的时间,佛说法四十九年,他用四十年的时间,把这些学生提升到一乘境界,最后依旧给你讲最真实的,世尊果地上亲证的境界。你有四十年的功夫、修行功夫,你能听得进去,你能有受用。

  但是今天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我学佛多少年?有人说:我从皈依到现在已几十年。是,你从皈依到今天几十年,就好象在学校里报名,报名到现在差不多也有三、四十年了。怎么样?从来没有一天上学去上过课,你说你这报名有什么用处?你没去上课!一定要好好想想,释迦牟尼佛天天上课,你有没有参加上课?佛法的小学,小乘十二年。你有没有上十二年课?有没有天天去听讲?有没有每天在学习?没有!阿含十二年没上过课,方等也没上过课,般若呢?还是没上过课。这是天台大师所说的「名字位中」,我在这个学校里报了名,挂名的学生,从来没上过课的,那有什么用处?四十年之后,佛才吐「寂音」。

  『世界种,现前垂布』,「垂」是代表上对下,「布」,展布开。我们晓得世尊,「垂」是慈悲,「布」是演教,今天讲的布教。早年,我们在台中求学,台中莲社有十七个布教所。那个范围都不大,有些布教所的讲堂还没有我摄影棚这么大,可以坐三、四十个人,就坐满了。哪些人去布教、去讲经?李老师的学生,我们这一批跟老师学讲经的这些同学。所以有十七个布教所提供我们去练讲。分布的范围也很大,北面到新竹,南面到鹿港,在这个区域里头有十七个布教所,那是我过去在台中的时候。这些布教所有几个我都去过,但是我没有讲过经,我听同学讲经,去参观过,「垂布」。

  这个「世界种,名现前垂布」,我们就知道这个世界种所持的佛剎,法缘一定很胜,道场到处都有建立,就是散布在许许多多所持的世界;而且「垂布」前面加上「现前」,不是过去、不是未来,现前垂布。这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一定要懂得掌握住现前的这个缘分。凡是成功的人,无论是世法、佛法,你仔细去观察,他一定能抓住现前的机会,他不会错过、不会失掉,这个人注定成功。凡是失败的人,眼前的机会他放过,他没有能抓住。机缘不可失,失掉之后,你知道往后你还能遇到这个机会吗?我们同学当中,凡是能把机会抓住的,多少都有成就。凡是疏忽了,没在意,懵懵懂懂天天混日子,他怎么会有成就?不要说别的,只是我们自己同参道友,我们的同学,大家起步的时候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好象田径赛一样,赛跑,起跑的时候在一条线上,到目的地不一样,有拿到第一、有拿到第二的,还有中途退转的。在学佛的起跑线上,我们同时在一起的人不少,但是大部分的人中途他就退出了,跑到终点能有成就的,都是把机会抓住了,锲而不舍,勇猛精进,他都有成就。

  成就的大小也是机缘不一样,当然最难得、最殊胜的是讲经的机缘。在我们末法时期,我们自己要想真正得度,除了这条路之外,实实在在讲找不到第二条路,我自己是从这个路里面成就的。为什么我这么肯定的说?习气烦恼太重!里面有贪瞋痴慢,我不能不承认,我确实有贪瞋痴慢;外面有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你怎么能不动心?我能够有今天,实在讲得力于什么?命不好!真的,看相算命的时候,我命里头没有财库、没有官印。没有官印就是大大小小的领导人你不能做。又没有财富,生活非常贫困,也就是因为这个贫困,我没有办法造业。所以遇到佛法之后,发现一条新的道路,我从那个道路退回来,转到这个新的道路。如果我命里头有财富又有官印,年轻的时候做官又发了财,我也糊涂了,我怎么能禁得起这个诱惑?早就被拉跑掉了,哪里还懂得什么佛法?所以命苦有命苦的好处,知道那个路走不通,别想去做官,命里头没有官印;别想发财,命里头没有财库,死心塌地老老实实跟着佛学习。

  早年,那个十年影响就决定一生,跟李老师天天听讲经,天天研究经教,打下这个底子,这一生五十年没有中断。把里面贪瞋痴慢化解掉了;外面,就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才不再动摇,不会起心动念了。五十年的功夫,天天在讲经,没有一天离开经本,所以没有一天离开佛菩萨,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才有这一点成就。你要不跟佛菩萨在一起,跟这个世间,跟贪瞋痴慢,跟五欲六尘在一起,你回头不容易。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下面一句,这是九海的总结:

  【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

  这一句文字,结文,在前面第五海里头没有,不但没有这个结文,「最近轮围山之海」也缺少了。像这样的文字在所管十海里头统统都有,所以这肯定是梵文传来的时候有欠缺。我们再看「最近轮围山香水海」所持的二十层佛剎,举一个例子来说。那要细说,每一个香水海、每一个世界种都有二十层佛剎,可见世界实实在在是没有办法计算,真正是不可思议。请看经文: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名密焰云幢。】

  这是香水海的名称。

  【世界种名一切光庄严,以一切如来道场众会音为体。】

  这个『体』是教体,佛菩萨在这个大世界里头现身说法之所依。『香水海』名叫『密焰云幢』,我们同学一定要想到,这是阿赖耶里面一类的种子习气,这一类的,这也是属于智慧。智慧有种种,实智是一,权智无量无边。这一类称为「密焰云幢」,「密」这个字一定要懂得,佛法里面从来没有秘密。诸佛如来无一不是大公无私,各个都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不但四相断了,四见也断了,哪来的秘密?密怎么讲法?深密。理太深了,事相那就密了,一般人看不懂;它称性,但是一般人看不懂,理事都密。所以这个密,深密,佛经里头有《解深密经》。这种权智非常的深密,这一类的种子。「云幢」都是形容,这个意思大家都懂。

  它所变现的『世界种,名一切光庄严』,「一切」,世出世间法统统包括尽了,没有一法不在其中,用真实智慧去对一切法。在我们初学,法相宗经论里头教给我们「转识成智」,真正修行要在这个地方做一个转变。识是什么?分别、执着这是识,妄想是识里头的种子,就是此地讲的香水海、香水河。如何能够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这两个因地转,修行的时候转;这两个转过来之后,阿赖耶跟前五识自然就转了。前五识跟阿赖耶果上转,因转它就转了,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一切光」!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它这个教体以「一切如来道场众会音为体」,就是成所作智。法相宗的学人用的是这种功夫。我们虽然念佛,它这个理论非常值得我们做参考的,我们在境界上要不要转?要转!

  李老师往年教导我们,学佛怎么学法?改心!你要把你的心理做一个改变,老师常说,我在台中听了十年,听得耳熟了。改变心理,把错误、不好的念头改过来,不好的思想改过来,这就是古大德常讲的「从根本修」,这是密法。佛法大乘里头有一个宗派叫密宗。什么叫密宗?很多人不知道,以为密宗一切都很秘密、很神秘,把意思全都给解错了。我算是缘分不错,初学佛的时候就跟了密宗大德,章嘉大师。我跟他老人家三年,我懂得密宗是什么意思,佛法里头极其高深的,深密。不学密宗,跟诸位说不能成佛。那到什么时候才学密宗?不是我们一学佛就能够学的,很多人搞错了。藏密,学密之前要学十年显教、经教,要学十年经教,十年还要参加考试,考试及格之后才能开始学密,哪有一开头就学这个法门的?没有这个道理!我跟章嘉大师三年,大师教我的是显教,不是密教,从显教上奠定基础。我这个基础还没有完成,他老人家就往生了,这一往生我就没有依靠了,以后朱镜宙老居士给我介绍台中李炳南老师。我到台中之后,不但是显教,而且是净宗的。所以跟章嘉大师三年有好处,基础在那个地方奠定的,密宗里面常识我就知道的很多了。

  我的学习,心是定的,不会见异思迁。我知道「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知道自己的根性,非常欢喜经教,尤其对《华严经》有特别的爱好,这个在我想,必定是过去生中的因缘,不是这一生的。过去生中大概是学这部经、讲这部经,这一生又遇到,就特别欢喜。这是初学佛的时候就欢喜这部经,那个时候确实这个经的奥妙不知道,但是就是喜欢这部经。所以「一切光庄严」,于一切法是以智慧来对待。《般若经》里面讲的观照、照住、照见,那是光的庄严,于一切世出世间法。

  在这个大世界,这世界种,大世界!我们一看教体,那就是今天所说的多元文化,『一切如来道场众会』。众会,现在我们这个地方名副其实的净宗学会。净宗学会很多,我听说澳洲有八个,马来西亚有三十多个净宗学会,现在在全世界应当有一百多个,众会!「净宗学会」这个名称,夏莲居老居士提出来的,黄念祖老居士嘱咐我,在海外建立净宗学会代替莲社。古时候叫莲社,现在换个新的名称,非常好!显示出夏老居士的智慧,佛法必须要讲求现代化与本土化,「学会」是现代化的名称。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场所用「学会」;教学的场所,培养人才的场所,「学院」。从净宗开始,净宗学会、净宗学院,希望佛教各个宗派都能够采取新的名词,让社会大众不会误以为佛教是迷信。佛教是学会,禅宗学会、天台学会、法相学会、华严学会,或者是贤首学会,好!律学会、密宗学会都好,用这个名称确确实实是好。凡是培养各宗弘法或者是护法的人才都采取学院,让社会大众对于整个佛教各个宗派耳目一新。古时候那个时代,用「寺院庵堂」那是对的,为什么?从前都用这个名称,现在这个名称不用了。清朝时候还用,民国不用。我们要配合时代,把一切的道场改成学会。道场众会音!每一个会,譬如佛教这十个宗派,十个宗派所依据学习的经论不相同,这些学人兴趣不一样,所以会就多了,众会!

  我们这个学院,净宗学院,除了净宗必须修学的课程之外,我们有愿帮助各个宗派,利用我们学院来培养弘法人才。我们分教室给你,只要我们有这个福报、有这个能力。共同修学的场所,我们有念佛堂、有禅堂、有讲堂,我们容纳各个宗派。将来各个宗派都有人才出来的时候,我们也全心全力协助各个宗派建立道场、建立学院,把大小乘佛法,显教密教全面的兴旺起来,这个世间众生就有福了!不是只搞一样,你们以为我搞一样,那你完全看错了。一个法门不能普度众生,所以世尊开八万四千法门,四十九年讲这么多的经教。为什么?适应这个世间各个不同根性的众生,这才叫大慈大悲。我们不仅帮助佛法各个宗派,我们还帮助全世界各个宗教,为什么?我们肯定各个宗教是正法,各个宗教的创始人都是佛菩萨的化身。各个宗教都是「如来道场众会」,今天讲的多元文化。这个「一切光庄严」世界种,这个大世界,我们从这几句经文里面就能够观察到这个世界庄严。我们再看它所持的佛剎,从最下面看起:

  【于此最下方,有世界名净眼庄严,佛号金刚月遍照十方。】

  这是所持二十层佛剎最下面一层,最下面有多少佛剎?前面我们读过,有「佛剎微尘数世界」。佛剎微尘数世界,世尊举一个例子来讲,前面都是这个说法,举这一个例子。这个世界『净眼庄严』,我们要学,我们现在这个眼睛不清净,真的是带着有色眼睛看人。什么叫有色眼睛?带着成见看人,「这个人不是好人」。那到底哪个是好人?自己是好人,除自己之外恐怕都没有好人,眼不清净!跟佛菩萨不一样,跟世间圣贤人也不一样。圣贤,什么叫圣?中国这个「圣」字,意思就是对于宇宙人生一切事理通达明了的人,称为圣人。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圣人是明白人,我们一般凡夫糊涂人,这个大家好懂。在佛法里面讲,圣是觉悟的人,佛是大觉,觉正净这是佛菩萨;迷邪染是凡夫,迷邪染不觉、糊涂。所以佛跟圣的意思是一样的,中国人讲圣,印度人讲佛,意思相同。什么时候我们能用「佛眼」看众生,那就恭喜你,你成佛了;你要用「净眼」看众生,也恭喜你,你是菩萨了。菩萨肯定人性本善,人人都是好人,无恶不做的人也是好人,跟我们凡夫看的真的不一样。

  所以世出世间的圣贤常常教导我们要反省、要忏悔,孟子教人「反求诸己」,佛家常讲「回光返照」。观世音菩萨的成就,他说他用功的方法,「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们缺少这个功夫,不知道反省,不知道检点自己,起心动念直冲着别人,造业!不但你的言语行为造业,你起心动念都造业了。真正修行人,一切时、一切处,我们常讲一切境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缘也好、恶缘也好,保持清净心,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是道人,修道人。哪有那么容易冲动?世间人常讲心平气和,我们要常常想到,要认真努力去学习,学用平等心,学和气待人。

  『佛号金刚月遍照十方』,「金刚月」自受用;「遍照十方」他受用。这个「遍照十方」,我们前面常常讲的,影响力。你的感召力随着你自己修行的功德扩张,你能够感召许许多多的众生,智慧的感召、德行的感召,再就是才艺的感召、福德的感召,感召里头很多种!佛号里面统统具足。金刚般若智慧!「金刚」是显出阳刚,但是这里头有个「月」,月是柔,合起来讲,智慧、德能、相好,刚柔并济,「遍照十方」。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这是真实智慧!运用得恰当那是学问,在佛法里面讲,观机,观机是学问。该用刚则用刚,该用柔就用柔,不能用错了;用错了就产生反效果,那就是世间人所说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用错了。不能不学,不能不小心谨慎细心观察,使自己处事待人接物样样都如理如法,合情合理,那么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障碍,都能得到大众欢喜拥戴,你就成就了。再看下面这一段:

  【此上过十佛剎微尘数世界。】

  这第十层。

  【与金刚幢世界齐等,有世界名莲华德,佛号大精进善觉慧。】

  这个世界名字叫『莲华德』,莲华之德也是无量无边,最明显的,清净无染;它的清净无染是在染而不染,这是它的大德。因果同时,这也是莲华之德,告诉我们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在哪里?在起心动念之处,因果相续,因果循环,因果不空。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因,时间在剎那际,如果不是细心观察,你没有办法体会到。

  『佛号大精进』,「大精进」是勇猛精进。大,在《华严》里面代表性体,这个经题「大方广」,大是体,方是相,广是用,就是自性的体相用。大精进,这个精进称性才是大精进,如果与自性相违背的,那就不能叫大,没大字。我们看看这个世间人,现在的社会,你看看那些人精不精进?我看他真叫勇猛精进。他在哪一方面精进?竞争精进,为名、为财、为利,为财色名食睡,精进不懈!果报在哪里?果报在三途。

  这个地方有个「大」字,我们就晓得顺着性德,不违背性德,菩萨唯一的善根是「精进」。所以后头有善、有觉、有慧,自利利他,尤其『善觉』好!我们今天纵然有一点小觉悟,不善。为什么?缺少真实智慧,缺少真实清净、平等、慈悲。所以我们的觉、我们的慧都少了个「善」字,如何来成就?「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天天要记住,起心动念要拿这个对照一下,我跟这十个字相不相应?相应,随顺性德;不相应,随顺烦恼。不能不懂!再看下面一段: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

  这一看我们就晓得是第十三层,与娑婆世界等齐的。

  【有世界名金刚密庄严,佛号娑罗王幢。】

  『金刚密庄严』,我们看到这个名号,很自然就能够体会到,这是阿赖耶里面含藏着密教的种子。所以现的境界『娑罗王幢』,佛用这个做名号。由此可知,我们阿赖耶识里含藏种子无量无边,没有一样缺少的,哪一个种子起现行,总在遇缘不同。我们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老实讲,他有没有认真在选择法门?没有,遇到哪个选哪个,遇到禅学禅,遇到密学密,遇到教学教,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根性,善知识也没有真正去观机,这是事实。

  我跟大家这个缘就不一样,我确实非常幸运。第一个亲近章嘉大师,他老人家观机,这个对我利益就大了,不是一去拜他就灌顶、就学密法,不是的。他给我讲这些道理,密是佛门里面上乘的法门,但是要有基础,没有基础学不到的。基础从哪里学?显教里头最浅的。最浅的从哪里下手?从持戒下手。实在讲,在那个时候,持戒对我来说很难,很不容易接受。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自以为聪明,以为这个戒律(戒律是生活规范)是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的生活规范;我们是现代人。所以经典的道理我们欢喜学,原理原则好,我非常羡慕;至于那个生活方式,我不愿意学古印度人。这个坚固的执着很不容易打破,就是成见太深了。难得章嘉大师三年,以他的智慧、以他的善巧方便,把我这个错误观念纠正过来,这个对我一生修行是起关键的作用,真善知识!再看最后这一段,我们时间不多,我们把这一大段讲完:

  【此上过七佛剎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净海庄严,佛号威德绝伦无能制伏。】

  「与娑婆世界齐等」是第十三层,再加七个佛剎微尘数世界,那就是第二十层。这个世界种里面最高的这一层,『有世界名净海庄严』,「净」是清净,「海」在此地是比喻,清净的深广都没有边际。说的什么?清净心。清净就是「庄严」。庄严,在大乘佛法里面讲决定离不开清净,如果没有清净,没有清净就染污!染污那种庄严,那就是我们世俗里面舞台表演,你们看看那庄不庄严?世间人认为庄严,在佛法里头没有,染而不净。佛法里面清净庄严。你看看住山老修行人住个小茅蓬,里面一无所有,但是他打扫的、整理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你在小茅蓬里感觉得非常舒适,磁场好、气氛好,庄严。所以真正庄严从清净平等。

  『佛号威德绝伦』,「绝伦」是没有能够跟它相比的,如来果地上的「威德」。『无能制伏』,佛有能力降伏一切魔外,魔王、外道。魔外虽有聪明,世智辩聪,虽然有福德,虽然有威势,不能降伏佛菩萨;菩萨都不能降伏,何况是如来!再说老实话,连阿罗汉的威德,这个世间诸天都不能够降伏。如来果地上的威德,「无能降伏」是指什么?罗汉、菩萨。那不是讲魔王外道,魔王外道,到阿罗汉就能够制伏这些魔王外道。所以如来果地上,应当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无能制伏,这个讲法就对了。现在时间到了,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八八卷)

  诸位同学,请看「十海所管之海」,第七海,请看经文:

  【诸佛子,彼积集宝香藏香水海外。】

  这是第七海,第七海是『积集宝香藏香水海』,我们看它所管的九个海: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宝光明遍照。世界种,名无垢称庄严。】

  我们看这个香水海,看它的名称略略的了解藏识里面含藏的种子习气。这是分类,即使分类,类别也的确是无量无边,这一类的名称叫『一切宝光明遍照』。那我们想多分都是过去生中修学大乘所落谢的种子,变现出相分,这就是『世界种,名无垢称庄严』,因善果也善。「一切」应当是包括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是一切。「一切宝光明」,宝是称性,起心动念跟性德都相应;与性德相应,我们知道当然生智慧,智慧一定是「遍照」法界。跟智慧一起起用的有德能,德能的光明,还有相好的光明,无一不是遍照法界。所以,变现的相分,这个世界种「无垢称庄严」,垢是烦恼、是习气,我们今天讲的污染。

  现在讲污染,大家的印象都非常深刻,为什么?污染太严重了,大都市里面的污染影响居民的健康。前几个星期有同学告诉我,他们从中国北方来,辽宁、沈阳附近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我们知道那一边是重工业所在处,这些年得肺癌的人非常多,原因是空气污染。这个地方如是,那我们就能够联想到,在现在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地区,大都会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但是空气的品质实在是不好,终年看不到蓝天白云,天空一片灰色。我们经历过不少的城市,这些城市在半个世纪之前不是这样的,天空确确实实是非常可爱,非常之美,哪里知道短短的五十年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我们也曾经听到科学家提出警告,地球上人为的污染,如果不能够有效的改进,科学家预测五十年之后,这个地球上不适合人类居住了。人类生在那个时代,健康会受到严重的损害,科学家的预测我们相信。但是我也曾经跟同学们说过,放心,五十年之后,空气污染比现在要加多少倍,人类还是会生存下去,什么道理?他自自然然产生抵抗力了。我们可以从实验室里头得到证明。什么实验室?农场。我们看农场里面这些农作品,病害虫很多,所以这些农夫用农药。他们告诉我,这个农药有效的期限只有六个月,六个月之后这些病害虫它有免疫的能力,现在这些农药对它没效。那怎么办?农药还要加重。所以农药不断的在研究发展,那些病害虫真的它有能力,它有抵抗力。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环境再污染,五十年之后的人他有免疫的能力。我们现在的人如果居住在那个环境肯定活不了,那个时候的人,住在那个环境跟我们现在一样。说老实话,我们今天这个空气品质,如果是一百年前那个时代的人,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他受不了!一样的道理。

  但是不管怎么样,总而言之,我们能够体会到,活在这个世间很辛苦!这是真的。环境的污染如何有效的控制?有效的防止,不再让它恶化?甚至于能把环境品质再恢复到正常?在佛法里头有这些理论,也有方法。非常可惜,这个社会大多数人不认识佛法、不了解佛法,而且还有误会,认为佛法是迷信。佛书从来没有意愿去接触,多么可惜!在佛门的弟子,说到这一点我们感到非常惭愧,佛弟子没有尽到责任,什么责任?弘扬佛法的责任,没尽到。要怎样弘扬?自己要依教奉行。我们明了,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方东美先生早年把佛法是这样介绍给我的。我们细心观察,老师讲的一点都不错。释迦牟尼佛确确实实当年在世天天讲学,天天教导大众,每天上课,弟子、学生认真的学习。道场,佛陀当年在世,什么是道场?凡是他上课的处所就是道场,旷野是道场,山林树下是道场,河流两岸水边是道场,没有一处不是道场;并没有像现代这些寺院庵堂宫殿式的建筑,没有!老师坐在这个地方,学生席地而坐围绕在周围,听老师教学。这里面不但说容许、欢迎同学提出问题,同学们可以互相切磋琢磨,老师为大家解答疑难,真的是在上课,四十九年没休息,乐事!契入境界才晓得这个事情快乐,比做国王还快乐。所以释迦牟尼佛国王不做,教学。

  我们中国古人也有这种话说的,得天下英才而乐育之,是人生一大快事。释迦牟尼佛喜欢从事于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在中国孔老夫子亦如是,都有辉煌的成就,学生当中确实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才。夫子,学生三千,三千弟子当中七十二贤人,有特殊成就的不少。释迦牟尼佛的学生就更多了,特殊成就的,证阿罗汉果的、证十地果位的、证三贤果位的,多了!太多太多了。所以佛法是教育,释迦牟尼佛一生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我们学佛就当学生,皈依是拜师,正式拜老师,拜老师之后要上课。佛法传到今天,只有这个空头的形式,实质的内容没有了。今天你要学佛,你在一个寺院庵堂行了拜师礼,接受三皈五戒,正式拜老师了。拜了之后,试问问你有没有上课?有没有在课堂学习?今天科学技术发达,物质文明比以往提高很多倍,讲堂的设备都提升到高科技的水平,不像从前在山林树下上课。有很舒适的讲堂,而且还有很多讲堂里面有冷暖气的设备,电气化的设备。有没有上课?我们有没有到课堂里面去学习?非常遗憾,许许多多寺院庵堂,法师不上课、不讲课,学生也不来学习,只有形式,没有实质。我们能想象得到,释迦牟尼佛看了这个现象摇头叹气,佛法承传到今天,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所以一般社会大众对佛法产生误会,这是应当的,一点都不奇怪。

  我在没有亲近方东美先生之前,我也是很深很深的误会,所以从来就不进佛门。只有在有亲戚朋友老人过世看到他们家里人请和尚、请道士来念经,这是佛教给我们的印象,世尊当年的行仪风范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对佛教的认识,是从方东美先生口中说出来的,才知道什么叫佛教,佛教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明了之后生起恭敬心、生起向往心,这是了不起的觉正净的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我们发现、明白了,这才真正发心走这条路子,来光大觉正净的教学。皈依三宝,发愿做佛的好学生,向佛学习。佛在哪里?佛在经典里面,每天读诵、研究、学习。我们起心动念、思想言行与经典相应的,正确,要保持;与经典相违背的,自己要肯定我错了,佛没错。我一定要依照佛所教的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修改、修正!把自己错误的思想、见解、行为天天改,一生都改不尽。那怎么办?生生世世改。诸菩萨,菩萨是佛的学生,就是这样的,我们这样发心就叫菩萨。

  「菩萨」是梵语,意思是觉悟的众生;还没有觉悟,凡夫。现在开始觉悟,开始觉悟就是菩萨,所以菩萨是佛的学生的称呼,佛弟子的称呼,这开始觉悟。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都称菩萨。玄奘大师翻菩萨为「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真正觉悟人,从什么地方观察?从他认真离垢,从这里看。他很认真远离染污,染污就是烦恼。四弘誓愿里面讲「烦恼无尽誓愿断」,他真在断烦恼上下功夫,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真在这里用功。烦恼习气很多、很重,常常起现行,这一起现行就知道,这个就很了不起。许许多多人天天起烦恼他不觉,他都以为是很正常的。佛弟子知道那是错误的,警觉到自己错误了,能够把烦恼习气成分降低,那就是功夫!觉悟、觉察到自己烦恼,这就是我们一般讲开悟了,这小悟。这一警觉马上就改,尽量把烦恼习气控制住,让自己烦恼习气一年比一年轻;烦恼轻相对的智慧就增长,一定道理。最初学很困难很困难,人要有决心、要有毅力,真干!这里面最重要的增上缘就是学习,天天上课、天天学习,这是缘分的关系。

  所以《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世尊头一句就教导初学的人从明师受教。你要亲近一个善知识!这个善知识必定天天在教导你,不但言教,更重要是身教,他的思想、见解、言行,你细细观察他跟经教相应不相应?真善知识的标准就是经教,经教上讲的他真做到了。我们从最根本、最基础上来说,我常常劝勉同学的,我们要放下自私自利,你看看这个善知识还有没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肯定是有,但是怎么样?比一般人轻,从这里观察,这就很难得了。他确实有心、有愿,还有行动,帮助社会苦难众生,自己生活刻苦节俭、简单朴素,从这些地方去观察。也就是你要细心观察,他为社会、为别人的这个想法多,为自己的少。然后再长时间观察,他是真的还是做作的?还是装假的?这个假的不能持久,如果是装模作样、做作,那要是装了一辈子,那就是真的,那哪里是假的!

  你从这些看他,他对于名闻利养,世间人拼命争,他很淡泊。有些时候好象他也接受,那你再微细去观察,他接受是为自己感觉得骄傲、感觉得荣耀,还是接受以这个方便来帮助社会、帮助众生?在这里看他的居心、看他的德行、看他的智慧,多方面去观察。我们常常勉励同学们,也勉励自己,我们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五欲六尘、要放下贪瞋痴慢。这些什么?佛经论上普遍教的!要是以印光法师教导我们的四句偈,他的范围比我所说的更广、更深!「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你观察这个,真学问,真实的德行!「信愿念佛,求生净土」,那不得了!祖师十六个字说尽了。佛法的精髓不出这十六个字,我们一生修学,这就是最好的标准。

  我学佛的心得二十个字,可以跟印祖这十六个字相辅相成。我说前面这十个字是存心,修心;后面十个字,修行!心行与佛陀教诲相应,我们是真佛弟子,天天在干。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从根本修,根本是起心动念,念头才生就要观照,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不相应?相应的,这个念头是正念;不相应的,这个念头是邪念;转邪为正那就叫修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正行,我们的言行与这个不相应,这邪行,不是正行。我们先把标准找到,依这个标准,这个标准是诸佛如来的标准,依这个标准修正自己的邪念、邪行,把自己塑造跟佛陀一样,真正向佛陀学习。中国人社会上一般的术语,向佛陀看齐,就是向佛陀学习,这叫佛弟子。名实相应,真正要做到「无垢」。底下一个「称」,称性,称性才真正无垢,那是真正的庄严。再看第二句:

  【次有香水海,名众宝华开敷。世界种,名虚空相。】

  这一类的种习,种子、习气,名称『众宝华开敷』。「华」是表菩萨修学的课程,在佛法里面常讲六度万行,因地上所修的。换句话说,佛在一切经论当中所教导我们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在因地(这因地是做学生的时候)统统用这个字来做代表,它代表八万四千法门,代表无量法门。这些理论跟方法一一都与自性相应,一一都是自性流露出来的,称「宝」!「众」是众多,不必说了,八万四千无量无边。「开敷」是什么?开敷是你学习有了可观的成绩,这个花不是含苞未放,盛开!你所修学的有很好的成绩表现。

  变现的相分,这个『世界种』,这个大世界『虚空相』,「虚空相」那是真实智慧,这个意思很深很深,不好懂也不好讲。诸位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你就知道了。自古以来许许多多讲经的大德都怕讲般若,为什么?讲得不好,很容易叫听众生起误会。江居士说得很好:又不能不讲。讲不容易,听当然就更困难了,不能把意思搞错。所以释迦牟尼佛讲般若,你看看他在什么时候?前面讲了二十年!「阿含」讲了十二年,「方等」讲了八年,二十年;有二十年的根基,这才开始跟你讲「般若」,讲「真空妙有」。真空跟妙有是一桩事情,如果空、有是两桩事情,这个我们好懂;空有是一,我们就迷惑了。有叫妙有,空叫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它是一不是二。妙有是从相上讲的,真空是从体上讲的;妙有是从所变、所现上讲的,真空是从能变、能现上讲的;能所是一不是二,这是般若的真实义。果然明白了,你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这个真相是非有非空;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空,那你的看法就正确了。

  了解世出世间一切法真实相之后,宇宙人生的真相果然彻底明了了,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定的。换句话说,你再不会起心动念,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没有了。这什么境界?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那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为什么?世出世间一切法可以欣赏、可以受用,你了解这些真相,真相是什么?「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看六百卷《大般若》,我得的结论,我的心得就这九个字。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但是这个话对初学的人来讲,那真的把他讲糊涂了,他怎么会懂!你看看世尊教学,前面二十年的基础,才给你讲这个宇宙人生真相。真相明了之后得大自在,所以,他不会再有妄想分别执着,为什么?他知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还有什么妄想?还有什么分别执着?这个时候才真正得大自在,真正是随缘,决定没有丝毫攀缘的念头,身心清净,那个是自在解脱!佛法里面常讲的法身、般若、解脱,你统统都得到了。这个得到是自然的,经上常讲「法尔如是」,有没有起个念头?没有。起个念头,你没有得到,起个念头你还在迷,你没有悟。

  真正觉悟的人在什么境界当中都不会起心动念,自性在观照!《般若心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这个相是「虚空相」。什么人能见到?法身菩萨见到的,不是没有相,相确实有,但是这个相是虚空的,就是刚才我所说的,这个相是毕竟空、是无所有、是不可得。凡夫看错了,以为这个相是有,以为这个相是可以得到,这错了。所以生妄想分别执着,在一切现象里头患得患失,根本不知道事实真相。这个世界种里面的众生,我们想,肯定有不少人都能够知道真空妙有的事实真相。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再看下面第三句:

  【次有香水海,名吉祥幄遍照。世界种,名无碍光普庄严。】

  这个『香水海』的名字里面有『幄』这个字,这个字是帷幄,像帐篷、像布幔这一类的。在古代、现代大的会场,我们还都能够见得到。『吉祥』,帷幄的作用是庄严,也是屏障。我们一般居住的房屋,现在里面都有窗帘,窗帘跟这个是一类的,那么作用,我们就能够想象而知,这是「吉祥幄」,着重在「吉祥」这两个字。吉祥是什么意思?我们应当要做的都做得很圆满,这称之为吉祥。所以古代对人的祝福,见到人的时候都称「吉祥」。这两个字的意思很好,实实在在讲,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敦伦尽分」,真正尽本分这是吉祥。也是常常提醒自己,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

  所以祝福里面这个言词用意很深,一面祝福你,是一面提醒你,这是东方文化精神之所在。特别是在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讲表法,表法就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譬如我们常常提醒同学的,我们见到「水」,供佛前面这杯水是最重要的,那是课堂上课。任何地方只要看到水,你就要想到我的心要像水一样平、一样清净,表法。看到「树」就要想到,我这一生在这个世间有什么建树?树立!有什么建立?中国古人常常勉励人,人生在世应当要有所建树,不能够来这一趟白白来了、空过了。

  建树,总的来说不外乎三方面,一个是立功,一个是立德,一个是立言(立言就是著作,流传给后世),这叫三不朽。你这一次到人间没有白来。没有机会立功、立德,你一定要懂得立言。这三桩事情,「德」是核心,你没有德哪来的功?你没有德哪来的言?所以道德是根本!世间这是好事,立功、立德、立言,好事!着相,世间法;离相就是佛法。真正佛菩萨也是一样,立功、立德、立言,心里头痕迹都不着;诸佛菩萨心地清净,痕迹都没有。你看他示现在这个世间,是不是树立道德的形象?功德的形象?立言是教化的形象?是,一点都没错,一天到晚尽心尽力在做,心地清净丝毫不染着,「无垢称庄严」!这个就是「吉祥幄遍照」。

  『世界种,名无碍光普庄严』,「无碍」就是《华严》上讲的四种无碍,讲到极处是「事事无碍」。到事事无碍,般若才发挥到极致。「普」是普遍虚空法界,这个「庄严」的影响无限的深远,佛法里头常常用两句话来形容,「横遍十方,竖穷三际」,那才叫「普庄严」。这是吉祥之德,遍照寰宇。再看第四句:

  【次有香水海,名栴檀树华。世界种,名普现十方旋。】

  『栴檀树华』我们在这里看到「树」,树立,现在人讲建设;「树」是建设的意思。这是什么树?「栴檀树」,栴檀表性德,自性本具的德能,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都在栴檀这个名字之中。「华」是表修德的殊胜效果,与性德相应。这些种习变现出的相分、形相,就是『普现十方旋』世界种,大世界!普现在十方。「旋」是回旋,回旋当然是讲教化,这个旋跟轮意思相同,轮是在转动,转动就是回旋,旋是个动相,它不是静止的。佛法里头常讲法轮常转,我们从这个地方意思就明显的透出来了。诸佛如来随顺众生阿赖耶识里面这个善根福德的种子,教化一切众生,以善巧方便把他阿赖耶识这个种子引发出来。它本来是含藏在阿赖耶识里头,佛给众生做增上缘,把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善根种子引发出来。再加强它、再加深它,它起作用,就能够帮助你伏断烦恼、帮助你破迷开悟、帮助你转凡成圣。再看下面第五句:

  【次有香水海,名出生妙色宝。世界种,名胜幢周遍行。】

  这个「行」实在讲也得念去声,念ㄏㄥˋ。『出生妙色宝』,实在讲就是「出生妙色」,这一类的种子;如果就事上来说,这是福德。佛法里面常讲众生有福,这个世间就会出生许许多多的珍宝;众生没有福,世间这些珍宝就隐没了。实在说,这个事情现代人不难懂。也许科学技术不断的在提升,将来这个七宝人工可以制造,人工可以制造黄金、可以制造白银、可以制造金刚钻。为什么?现在这些道理我们清楚了,这些七宝跟我们这些泥沙、石块的基本的物质是相同的,只是组成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如果我们把沙土、石块重新跟它排列,它就变成黄金,它就变成金刚钻。我们相信这个科学技术肯定有这么一天,人工做的七宝。

  佛法里面讲这个七宝是自然的,自然的七宝它怎么会排列出来的?这是众生的福德感应,自自然然它产生变化。这是佛法里头常说的「依报随着正报转」,金银琉璃这些七宝是属于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什么?智慧、福德,那个不需要人工去改造,自自然然它产生变化,比人工制造的更纯;人工用方法来排列的时候,排不到自然的那么纯。所以我们在经典上读到佛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人思想善、心善、行为善,这个世间就「出生妙色宝」,是这么个道理。众生没有福,那些宝它的结构,方程式结构产生变化了,它变成泥沙、变成石头。它怎么个转变与正报有密切的关系,正报是什么?正报是思想、行为。我们看诸佛如来的报土,实报庄严土!一切诸佛的实报庄严土跟华藏、跟极乐没有两样,它怎么来的?自自然然「出生妙色宝」。佛的正报庄严,居住在报土的众生没有一个不是具足觉正净,这个世界里面的居民决定没有迷邪染,那他的依报环境,居住的国土自自然然统统都变成妙色宝。

  西方极乐世界的树木花草都是珍宝,不是我们这个世间草本、木本,极乐世界找不到草本、木本,找不到这个东西;树木都是七宝的,美不胜收,那个宝真正叫如意!柔软。我们一般人讲,称心如意。金银琉璃非常细薄,可以做衣服的材料,跟我们世间这个不一样,我们实实在在讲无法想象、也无法形容。从这个地方来看,那个地方的居民福报多大!这个福报是行道积德所成就的,这个道德与性德相应。如果这个道德与性德不相应的,果报在人天,是六道里面享福,跟佛报土里面福报相似、接近。我们讲的是欲界天、色界天,跟如来报土相类似,而实际上呢?实际上是差很远,佛在《无量寿经》上有比较。这个就是断恶修善、积累功德,一个是没有离相,一个是完全离相;离相是功德,功德「出生妙色宝」。福德可以出生七宝,但是「妙色」这两个字讲不上了。

  『世界种,名胜幢周遍行』,「胜」是殊胜。「幢」在这个地方的意思就很深,幢的相是高、明显。这个地方我们从前面香水海的名称,我们就晓得这个地方的「胜幢」是形容福报大、福报胜。殊胜的大福里面一定有慧,如果没有慧,这个福就不能称殊胜。「周遍」,周遍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无量无边众生懂得修大福德、大智慧,这我们常说福至心灵;灵知的心是智慧。再看下面这一节:

  【次有香水海,名普生金刚华。世界种,名现不思议庄严。】

  『普生金刚华』,「金刚华」是般若波罗蜜多,我们一看立刻就能够想到「金刚般若」。「华」就是表的六度万行。这一类的种子是过去生中积累大乘般若的种习,属于这一类的。它变现的世界『现不思议庄严』,不思议的境界深广无际!证得法身本具的般若智慧。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菩萨生活在智慧之中,跟我们凡夫恰恰是一个对比,我们凡夫生活在烦恼之中,真的是苦不堪言。菩萨生活在智慧之中,只生智慧,「普生」,他不生烦恼,所以他的境界不可思议。这个境界多了,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包括处事待人接物,无一不显示自性般若智慧,所以现不思议境界,这是真正庄严。「现不思议庄严」要是具体落实来讲就是《大方广佛华严》。

  你看看为什么我们肯定是这么一个境界?在《四十华严》经题里面,《四十华严》是我们这一部经最后的一品,八十卷里面叫「入法界品」,《四十》经题说得详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你看看是不是「现不思议庄严」?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清凉大师说这一句是「所入」,就是华严境界。怎么样「能入」?下面还有半句,「普贤菩萨行愿品」。那就是普贤菩萨行愿是能入,不思议解脱是所入,不思议解脱就是《大方广佛华严》。怎样才能入《大方广佛华严》?那你要修普贤行愿,普贤行愿是什么?这一部《华严经》上所讲的就是普贤行愿。那讲得太多了,我们从哪里学起?普贤菩萨大慈大悲,他把全经所说的最后归纳成十个纲领,你好记,你才有下手之处。这十个纲领就叫做「普贤十愿」,或者佛门里也称它为「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就是普贤菩萨修行的十个纲领。每一个纲领(或者我们说每一个科目,行,都能讲得通),无论从事、从理都是周遍法界,所以它「能入」。

  学《华严》,我常常讲,心量小不行,怎么也入不进去。普贤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六道里面的众生如果要有这样大心量的凡夫,行,他也能入。所以《华严》在前面讲,这一部经的当机者里头有一位叫大心凡夫;这一条就是说明六道凡夫能入华严境界,但是他要具足大心才行。中国古人常讲量大福大,你没有大量不行。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学大心量。

  中国过去祖师大德们真有智慧,不是一般凡夫,你只要看看他教导大众,佛法的教学结合高度的艺术,用这些艺术来表法。在中国,南宋之后几乎所有的佛教道场,不论这个道场大小,进山门你一定看到弥勒菩萨的造像,弥勒菩萨的像造什么样的型?造布袋和尚。为什么?那个表法非常明显,布袋和尚肚皮很大,确确实实非常明显的教导世间人肚量要大,对待一切人要欢喜,欢喜是什么?爱心的表现!古人题了八个字「生平等心,成喜悦相」,弥勒菩萨教人入佛门第一个要学的。他坐在佛教道场的大门口,面对着大门,你进来头一个看到他,你应当学他的量大,学他的笑面迎人。早年我在台湾的时候,台湾的社会提倡微笑运动,我听到的时候想到,我们佛门老早就提倡,差不多将近一千年了。我们把布袋和尚的像放在山门,那就是提倡微笑运动。对待任何一个人要满面笑容,亲切打招呼,这是佛教导我们的。心地清净平等,现不思议庄严!普贤菩萨。你看普贤菩萨修行十个纲领里头,第一个「礼敬诸佛」,第二个「称赞如来」,我们有没有学会?真学!这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再看下面这一句,第七句:

  【次有香水海,名心王摩尼轮严饰。世界种,名示现无碍佛光明。】

  『心王摩尼轮严饰』,「心王」是什么?八识,八识心王。「心王摩尼轮」,我们一定会想到这是过去生中修学法相唯识的种习,种子、习气,这是一类。这一类的种子,遇到缘起现行,它变现的世界种『示现无碍佛光明』。《华严》确确实实如方东美先生所说,他老人家当年把这个经介绍给我,我跟这个经也特别有缘分,特别欢喜,他说《华严》是佛学概论;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教导的全部课程都在其中,概论,一法不漏。我们细心去体会,真的,世尊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或者一般所讲的无量法门都在其中,一法不漏。法相唯识在其中!何况中国法相唯识宗他们依据的经论有六部经十一部论,是他们主修的,这六部经里面有《华严经》。所以我说「心王摩尼轮严饰」是过去生中学习法相这一类的种子,学法相的种子。变现的世界种「示现无碍佛光明」,实在讲就是「佛华严」的境界!法门平等,殊途同归。再看底下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积集宝璎珞。世界种,名净除疑。】

  这一类的种子习气叫『积集宝璎珞』,「宝璎珞」都是比喻。我们看下面世界种就知道此地这个宝璎珞指的是什么?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变现的世界种『净除疑』,有疑就不清净。菩萨最大的障碍就是疑,断疑生信,有疑障碍了你的信心,你的信心不清净;信心不清净生烦恼,不生般若。你看《金刚经》上讲得多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不清净不生实相,生烦恼!那怎么办?必须要破疑生信。学教是一个好办法,好的方法太多太多了,不止这一种;持戒、修定都是好办法,积累功德。功德帮助你开悟,帮助你心地清净,清净心生智慧,破疑。末后我们再看第九句:

  【次有香水海,名真珠轮普庄严。世界种,名诸佛愿所流。】

  香水海、世界种名称都好。『真珠轮普庄严』,「真珠」是七宝里面之一,表性德;「轮」表法轮常转。合起来这就是称性的教诲,这是如来果地与法身菩萨才能做到。这一类的种子习气我们也有,一切众生我想统统都有。为什么?佛在《华严》、《圆觉》里面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佛很少说,这个话说到究竟圆满、说到究竟真实。我们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佛在经上常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这一下愈迷愈深,愈搞愈糟,搞成这种地步。跟你讲真话,本来成佛!所以我们迷失了自性,把自性变成阿赖耶,阿赖耶里头当然含藏着一切诸佛圆满功德种习。所以变现出来的『世界种,名诸佛愿所流』,一切诸佛的弘愿,总的归纳起来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四弘誓愿这一条最重要,我们天天念,有没有真的学到?看到这个众生还讨厌,不喜欢他,那你与这个愿完全相违背,我们学的是什么佛?与佛教诲完全不相应,那只有说学个糊涂佛,学个自私自利的佛。佛的心愿,全心全力帮助一切众生,引导一切众生回头是岸。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八九卷)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十海所管之海」,第七海,第二段最近轮围山海,看它所持的二十层佛剎。前面还有一句是前一段的总结,我们把这个文念一念:

  【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

  这个就不必再加以解释了。我们接着看最近的轮围山,他举的例子: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名阎浮檀宝藏轮。世界种名普音幢,以入一切智门音声为体。】

  我们看这一段,这是第七海『最近轮围山』的『香水海』,举这个例子来说,海的名称叫『阎浮檀宝藏轮』。阎浮檀金,世尊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间的金是以阎浮檀金成色最好。众生福薄,阎浮檀金在这个世间就消失;众生有大福德的时候,这个阎浮檀金就出现了。从这个名称上来看我们就知道,藏识之中有这一类的种子习气,这一类种习也是过去生中,多生多劫,都是在佛门当中修积的。名称里面我们细心去观察,福慧双修。「阎浮檀宝藏」,福!后面还有个「轮」,轮是慧,这是法轮常转;法轮是表法的,包含世出世间一切法。「法」需要人去推动,所谓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没有人来学习、修行、弘扬,这个轮就终止、就不动了。我们晓得它在某一个地区不动,在另外一个地区可能动得非常的舒畅,这些理跟事我们都能够想象得到。

  我们这个地球上佛法衰微了,在娑婆世界这个大世界里面,其他地区不会跟阎浮提一样,世尊、诸菩萨、声闻、缘觉可能在他方正在大转法轮。这一桩事情决不是佛菩萨偏心,真正的原因是众生的福德因缘。诸佛菩萨恒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我们今天这个世间,这一切众生迷在物欲之中,烦恼习气太重,我慢高山,总以为自己聪明、自己有智慧,把古圣先贤看轻了。认为自己超过佛菩萨,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他还感到骄傲!以这样的因缘,佛菩萨不能示现在这个世间,这是佛法衰微的真正原因。

  什么时候佛法会兴旺?众生觉悟、回头了,知道自己错了,这个时候希求佛菩萨来帮助,佛菩萨就来了。实实在在说,只要能忏悔,只要肯回头,佛菩萨真的好讲话,一点都不难为人。凡夫有时候碍于面子,心里真的想回头,口里说不出。只要你有这个意思,自然有像世尊当年出现的时候,净居天人(四禅天,四禅五不还天里面的天人,净居天人)来到这个世间向世尊请法,请佛住世、请转法轮,有人来代请!给你面子。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世尊当年示现八相成道,想必他方世界类似这种情况的一定不少。由此可知,只要心里头有一念想回头,帮助的人肯定有,有人代你请佛住世、请转法轮。

  『世界种,名普音幢』,这个大世界里头,这是个大宇宙、大世界,里面有二十层佛剎。诸佛菩萨、世出世间的善友在这个里面讲经说法,很普遍!这个世界种叫「普音幢」。『以入一切智门音声为体』,这一句是说的教体,也就是说诸佛菩萨在这个地方教学的内容,帮助众生契入一切之门。此地讲的「一切智」,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一切种智,前面跟诸位说过了。佛菩萨大慈大悲于此可见,就像《法华经》上所说的,诸佛如来示现在世间,「唯说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方便是阶梯,帮助你提升,像台阶一样一阶一阶往上升,方便就是这个台阶。那我们知道,像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阿含、方等、般若,这都是阶梯,到法华涅盘这才到圆满。下面我们看它所持的世界,二十层世界,这里都是略举四条。第一个: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华蕊焰,佛号精进施。】

  我们看了应当知道学习。『世界名华蕊焰』,这是万行因华,放光。这个世界学习大乘菩萨法的人很多,而且都很有成就,这个成就从「焰」上看。佛在此地教化众生,教化的总的纲领是精进、是施,『精进施』。我们在佛法里面了解,这是六波罗蜜里面的两条。世尊在我们这个世界,六波罗蜜里面也给我们讲了两条:布施、忍辱。六条,你看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所讲的,特别这两条讲得多,其他的像持戒、精进、禅定、般若讲得少,布施跟忍辱讲得多。这什么原因?我们这个世界众生这两样病很重;一个是悭贪,一个是瞋恚。布施是对治悭贪的,忍辱是对治瞋恚的。阎浮提众生的病很多,这两种很严重;治病也是如此,严重的先对治。我们看这个「华蕊焰」世界里面的众生,大概悭贪毛病也相当严重;另外我们看他用「精进」,大概懈怠、放逸这个毛病严重,所以用精进。

  六波罗蜜对治我们六种根本的烦恼、严重的烦恼,我们要知道。佛教我们修学佛法,我们希望要开悟、要证果,「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开悟,没悟不能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是证果。你想开悟、你想证果,先决的条件是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你烦恼不断,你怎么能学法门?所以六度是帮你断烦恼的。布施是帮助你断悭贪,这是与生俱来的烦恼,不是学的。你有这些烦恼,你就迷了自性,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德能、相好统统不能现前,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轮回,把自己的菩提心变成了烦恼习气。世间本来没有六道三途,六道三途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自作自受,佛说之为「可怜悯者」。

  佛教我们如何脱离?先教你修布施。布施什么时候圆满?悭贪断掉就圆满了。可见它不是对外,它对内。要对外,那到处布施,那是永远没办法圆满的;对内!是治自己的病。自己有的决定不吝啬,自己没有的决定不希求,布施波罗蜜圆满。持戒是度恶业,不但身、口不造恶业,恶的念头都断掉了,那你持戒波罗蜜就圆满。瞋恚,像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没有丝毫的怨恨,还生起感恩的心,忍辱波罗蜜圆满。永远不会再懈怠退转,精进波罗蜜圆满。一心不乱,心不颠倒,禅定波罗蜜圆满。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正知正见没有一丝毫疑惑、邪见,般若波罗蜜圆满。

  你看看佛给我们开的方子是治病的,我们现前这统统都要修,因为我们的病很多,而且都很重。尤其这一尊佛的德号对我们现前学习非常契机。我们今天放不下,布施是放下;我们今天确确实实懈怠懒散这个毛病非常严重,佛教我们精进。精是精纯,也就是我们常常提示的「一门深入」,一门就精,学得太多、太杂就不精。修学一定要正确的了解,我学习的目的何在?我希望得的结果是什么?这个不能不知道。如果你希求的结果是广学多闻,那你当然不愿意一门深入;你希望多门并进,你求的是佛学常识,希望自己常识丰富,这样的人很多很多。真正学佛的人目的不在此地,他希望得什么?他希望得三昧,真正希望得三昧,那就是一门深入。三昧是禅定,三昧是正受。方东美先生把佛教介绍给我没有讲三昧,但是他讲了正受,「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们想想看这一句话是不是正受?正受梵语就叫三昧。你要真正在佛法里面获得「人生最高的享受」,那除精进之外,没有第二个办法;佛学常识再丰富,你可以拿多少个博士学位,「正受」没有!正受是什么?心是清净的,心是平等的。「清净平等觉」你得不到,清净平等觉才是正受。

  我们学习的目标要纯正,我们修念佛法门,我们得的三昧就叫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功夫深了,就开智慧。诸位要知道,这个念佛三昧就是我们净宗里面所讲的一心不乱。古大德在注疏里面告诉我们,一心不乱也有上、中、下三等。下等的叫功夫成片,伏烦恼,没断,功夫得力了。中品的叫事一心不乱,三昧成就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功夫成片的人生凡圣同居土。上等的念佛三昧,理一心不乱,智慧开了,明心见性,那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法身菩萨。要不是精进,你得不到!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教导我们的方法肯定是正确的,不能怀疑!你要怀疑,你要去研究,「古人这个方法不合科学的逻辑」,你不愿意接受。好吧!那你去学科学去!确确实实现在科学的方法跟佛家传统的方法不一样,科学方法一入门是广学多闻。

  胡适之好象曾经讲过,做学问好象金字塔一样,先是广学多闻,然后慢慢的搞一门,金字塔底盘很大,到最后塔尖。这个比喻不错,从博最后到约,这一门。那我们看金字塔,你看这个形状,它到顶端不能再提升了,它有极限。佛法的修学不是这样的,跟这个恰恰相反。佛法修学像一棵大树一样,先扎根,根是一门,一门深入,扎根,慢慢树长大之后枝叶繁茂,也像一个金字塔一样,活的,它不是死的。它那个顶端年年还往上长,它没有极限。金字塔有极限,千年老树没有极限,这是佛法跟西方科学修学的观念不相同,我们要认清楚。佛菩萨这一套方法传了几千年,这几千年当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开悟的、证果的。如果你说这个方法不好,不合乎逻辑,有人用这个方法开悟证果了。那么你现在要采取西方的科学方法,有没有人开悟?有没有人证果?这些年来应该有不少次的实验。

  现在在海外、在中国都有很多佛学院,佛学院里面教学的方法,大概都采取西方科学方法。我看到他们所修学的课程有十几、二十门,教学的方式跟一般学校没有两样。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期,少的有四、五门,多的有六、七门,同时在教学,这跟中国古时候学习概念不一样。中国古人,无论是世法、佛法都是一门,一门学好、学毕业了,就是学完了再学第二门,绝对不会让你同时学两门;一门一门的学。从前私塾先生教学,虽然学生都在一个课堂,十几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学的功课不一样,每一个学生进度也不一样,应机施教!学生里面有根器好的,聪明伶俐,有悟性、有记性,他的进度就比别人快;根性迟钝一点的,记忆力差的,他的进度就比较慢;各人学各人的,一个教室。那个班我小时候好象上过四个月。我是六、七岁的时候念过私塾,以后私塾就没有了,就改成短期小学,里面课程编排的方法就不一样,不是一样一样学了。学生,那是开班像一年级、二年级,同学都学一样的课程,一样的进度,这跟私塾完全不一样。私塾十个学生、二十个学生,各人学各人功课,各人有各人进度,不一样。老办法有老办法的优点。

  早年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开的叫「经学班」,他用这个名词,就是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经学班,我参加这个班。我们这个班上有二十多个学生,李老师教我们这些也是各人学各人的,一门深入。但是他是每一门课两个人学,为什么两个人学?因为学了上台要讲的,不是说学了不讲,这个不可以,学了就要上台讲;一个是讲闽南话,一个讲普通话。两个人坐上台上好象是有翻译的,其实两个人学的是一样的,进度也是一样的,两个人一组;一个是用闽南语讲,一个用普通话讲。如果无需要翻译的,就是讲堂听众,你在大讲堂里面讲经的时候,听众如果只使用一种语言的话,我们一定肯定李老师教学跟私塾完全一样,各人学各人的,不可能有两个人学一门功课的。这是当时讲经堂里面的听众有两种语言的,有人不懂闽南话,有人不懂普通话,所以必须要两个人上台去表演。

  这都是着重在精进,「精进施」,好!精进财施、精进法施、精进无畏施,果报不可思议。果报显示在世界名号之中,「华蕊焰」,这个世界多美好!佛在当时当地教化那个地区的众生,以这个为教学的总纲领(我们今天讲指导的纲领、指导的原则),肯定是契机,才能真正收到教学的效果。我们今天学佛也抱着弘法利生的弘愿,自行化他。但是我们的德行没成就,智慧没开,我们看社会许许多多的大众,迷得比我们还深,没有机缘接触佛法,这正是我们要发大慈悲心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方式把佛法介绍给他们?方法太多了,佛家讲善巧方便。许许多多方法当中最重要的,自己真学,这是无量无边善巧方便的根本。你学习,你把你自己学习的成绩端出来,方便就有了,那个法子就多了。如果自己修学没有成绩可言,你有什么方便?说老实话,什么方便也没有,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说的「自己未度,而能度人,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

  善巧方便里面,对别人来讲最重要是自己的形象,什么形象?自己修学成就的形象,这个成就就是果报,这是最具足说服力。譬如常说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一句话非常中听。为什么?世间人贪求无厌,你就用他的贪心,从贪心这个地方引导他入门。你要贪财,那我们确确实实有财富,这个形象拿出来给你看;你贪聪明智慧,我们也能把聪明智慧端出来给你看;你贪图健康长寿,我们也把健康长寿拿出来给你看。他这一看,他就知道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他心就动了。你没有形象,单单这样给他说,那要善根福德。真的在这一点,我还是有一点善根福德。方东美先生当年把佛法传给我,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方先生可以说在精神上他有最高的享受,物质上他很清寒。一生教书,当时台湾的教授待遇也很薄,买书都买不起,他说的话我还是相信,这就是属于善根。我能接受,我能认真努力去学习,依教奉行,这才有一点成绩能拿得出来。你没有真正成绩拿出来,谁相信你?这个世间度化众生非常困难,头一个人家看你样子。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所持佛剎的第二段:

  【此上过十佛剎微尘数世界,与金刚幢世界齐等,有世界名莲华光明幢,佛号一切功德最胜心王。】

  这个地方我们又看到『一切功德』,下面一段还有「无量功德」。佛法修学对「功德」这一桩事情确实相当重视,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修积功德要这么执着吗?你要这么想法,你全想错了;如果里头有分别执着那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要离一切相,但是初学的人,离相,不可能。初学的人还是从着相修起,慢慢修到离相,才是真实的功德。着相从哪里修?所以我们今天着重在「德」,德是双关语,可以说是得到的「得」;功是因,得是果!修功当然就有得。这个德也可以说之为道德的「德」,你所修的功要与道德相应。这个修法实在讲,在大乘佛里面讲还是属于福德,不是真实功德,但是开始修学是一定要经历这个过程。

  真正的功德是什么人修?说老实话,法身菩萨。他们所修的一切法无不是最胜功德,凡夫哪能做到?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们,他们成就的是功德,那不是假的,绝对不是六道凡夫能够相比的。他烦恼断了,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断了,当然是功德。但是虽是功德,不纯。为什么?无明烦恼没断。断烦恼是功,入佛境界是德。你看,见思烦恼断了是功,证阿罗汉果这是德;尘沙烦恼断了是功,证权教菩萨这是德;无明烦恼破了,证法身菩萨是德,这是真实功德。

  在我们六道里头,断恶是功,得善报是果德。你真的是下了功夫,这个功夫一定有结果,果德皆是人天福报,果德有多大,那看你修功有多么大,因跟果一定是相应的。《了凡四训》里头把这个道理讲得很透彻,希求世间福报的人不能不知道。常言说得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人天福报,佛法里头有这些理论、有这些方法,你要是根据这些理论,依照这个方法修行,人天的富贵垂手可得。在中国历朝历代,依照这些方法修行而得功名富贵的人不知道有多少!非常可惜的,这些人心量不大,眼光不远,他得一点人天富贵,他就很满足了。我们想想谚语里头常讲的「量大福大」,有道理。人天福报不究竟,享福的时候总不能够避免造业,享福的时候不造业那要真功夫;说实话,那个人不是凡人,肯定佛菩萨示现的。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应以帝王身而为说法,佛菩萨就现帝王身;应以宰官身而为说法,菩萨就现宰官身。佛菩萨有能力,无处不现身。

  像在中国历史上,印光大师常常赞叹的范仲淹,菩萨!他不是凡人,凡人做不到。官做到宰相,做到元帅,那真叫文武全才。国家给他俸禄非常丰厚,朝廷一品官,他把他的俸禄救济贫寒苦难的众生。我们在《义田记》里面看到,他以他的俸禄养三百多家,这像我们现在讲的弥陀村一样。办很多义学,看到贫苦人家的儿女,有些长得很清秀、很聪明的,可以读书的,他请老师来教,替国家、替社会培养人才,那属于法布施。救济贫困是财布施、是无畏布施。我们看到范先生的果报非常殊胜,难怪印祖那么样的赞叹。印祖不轻易赞叹人,他对于中国历史人物最佩服的,孔老夫子,其次就是范仲淹。苏州灵岩山寺离范家很近,可以说他们是邻居、是老乡。他所修的,功德。范先生一生过清贫的生活,那么样的富贵,还过清贫的生活,把他的富贵与一切众生共享,他做到了。他不是说,他是真做到了,做给大家看。这里面含的密义我们清楚,希望做大官、大富大贵的人家要以他为榜样,你看看富贵怎么学佛。范仲淹是佛教徒。无论在社会上你是什么样的身分,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做最好的形象。这是教化众生,这是佛陀教育。所以我们对于一切功德要常常放在心上,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最胜心王』,「胜」是殊胜,我们对这桩事情要以最殊胜的心去做。「王」在此地是比喻,比喻你做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换句话说,这个境界里面,福、智都圆满,你才能做得到。智慧跟福德常常是不分的。智,有智慧当然积功累德,真正积功累德的人,中国古人常讲「福至心灵」,他福报现前,人忽然聪明了,智慧也现前了。那什么?心地真诚、慈悲,清净、平等。你想想看,这样的心怎么不生智慧!这样的心天天做好事,天天帮助苦难众生,福慧都现前了。这个种子『莲华光明幢』,这是世界名,果报,果报现前。「莲华」是清净,「光明」是智慧。佛在此地教化众生重视积功累德,积功累德之前必然是断恶修善,这个世界才清净光明。他不用清净用莲花,显示莲花的功德。再看底下这一段:

  【此上过三佛剎微尘数世界,与娑婆世界齐等。】

  这就是第十三层。

  【有世界名十力庄严,佛号善出现无量功德王。】

  这紧接着又看到『无量功德』,前面佛号里头有「一切功德」。世界名号叫『十力庄严』,好!这个「十力」,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诸佛如来果地上所证的。可是经论上也告诉我们菩萨也有,没有如来那么样的殊胜,这是当然之理。『佛号善出现』,这个名号里头最重要还是这个「善」字。在如来果地或者是法身菩萨,出现「无量功德」,那不是难事,自自然然,佛法里面讲法尔如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这个善字,善学,佛菩萨善教!一个会教,学生要会学,不会学就难了。什么叫不会学?着相,就不会学;起心动念,你就不会学,学佛菩萨永远学不像。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知道,诸佛菩萨于世出世间法,从来就没有起心动念过。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里有分别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善学了。或者有人要提出问题:我要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我怎么个学法?世出世间任何一法,我要去学都要起心动念,都要分别执着。这个问得不错、问得很好,真正的难处就在此地。起心就是不起心,动念就是不动念,分别就是不分别,执着就是不执着。这愈说愈糊涂了,这是真正的般若智慧!《般若经》上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即相离相,离即同时,离即不二,这才叫善,这才叫慧。

  一切法我们要认识清楚,怎样才叫做认识清楚?一切法,任何一法,哪怕再小的微尘,它有体、它有相、它有作用,你能不能都把它看得清楚?你认不认识?从体相用上去看。李老师早年教我们观察一切法,他给我们讲了八条,体相用,这是三条。相怎么现的?从相上来讲,有因、有缘、有果,相有因缘果。作用呢?作用里头有理、有事。这个讲的是最少最少了。你要从八面观察,你才把这一法看清楚,这个清楚是非常粗浅的看法。世间聪明人心思细密,我们讲头脑冷静,看事、看物、看人看八面。人家真的比我们看得清楚,我们不知道从八面来观察。我说,这并没深入,要深入一层,这八条每一条都具足八条,八八六十四!体,体里头有体,体里面有相,体里头有用;体里头有因、有缘、有果;体里头有事、有理。相里头呢?相里头有体,相里头有相,相里头有用,每一条又是八条,所以八八六十四。这六十四条里头,每一条里头又有八条,其深无底!

  从这些地方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佛陀智慧,佛陀彻法底源,我们想不到,真的是不可思议!人家那叫做观察入微,所以他才真正能「善出现无量功德王」,这个德号如来当之无愧。我们凡夫真的望尘莫及。凡夫之人,李老师当年给我们讲,你能看八面就不错了!你就算是个明白人,不是个糊涂人!这一桩事情早年在慈光大专讲座,他老人家担任《佛学概要》这一门课,《佛学概要》一共是十四个单元,这头一个。确实不容易,善教要善学,学的人要细心、要体会、要契入,然后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有能力辨别真妄利害。

  回过头来,我们问问自己,为什么修学这么多年没进步?境界不能提升?不但不能提升,细心去观察、去反省,怕的是堕落!连学佛初发心那一天的境界都保不住,「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道不例外。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的发生,实在讲,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真妄,往往搞错了;把邪误以为正,把正误以为邪,对人、对事、对物都在这个地方发生了错误。你再要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错误?我在我自己修学过程当中,我把我的经验提出来供给大家做参考,为什么会有这个错误?我们亲近佛菩萨的时间太少,大概这是真正的原因。亲近恶知识的时间太长,亲近善知识的时间太短,可能根本就没有亲近善知识,日常生活当中所交往的全是恶知识。什么是恶知识?烦恼习气是恶知识。什么是善知识?如来教诲是善知识。诸位想想有没有道理?经读得太少,我们讲一门深入,一门深入,你读得太少了。

  净宗同学许许多多的人都读诵《无量寿经》,试问问你《无量寿经》一天念几遍?念一遍。一遍需要多少时间?初学的时候这个经文不熟、生疏,大概两个小时。念上半年之后经文念熟了,就一天念一遍,念熟了,一个小时。一年之后更熟,这一部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大概三、四十分钟。一天念一遍,三、四十分钟的时间,就算你一个小时!每天一个小时接受经教的熏陶,还有二十三个小时你所接受的是烦恼习气那个熏陶,你想想看,不成比例!自自然然起心动念是你的烦恼当家,你所学习的佛法做不了主,这就是亲近善知识的时间太少了。那要怎么办?至少每天要读十遍。换句话说,十遍念熟了之后,差不多应该是六个小时可以完成。每天有六个小时的熏陶,能够熏陶个十年、八年,这中间一天都不间断,你的气质不知不觉变了,就转变了。你自己会发现烦恼习气少了,很轻微了,真的,聪明智慧增长,以前对人事物不会看,现在会看了,真得受用,多清净!

  现在世间真善知识少,你没有办法亲近这些人,唯一的办法,经典。我在年轻的时候受的苦难太多,真的是孤苦伶仃。所以自己逼着自己不能不好好的学习,我没有时间像一些年轻人一样,有空闲的时候、放假的时候,游乐场所里面去玩,我不敢!我前途很渺茫,我生存在这个世间没有依靠,只有自己努力去学习。所以只要有时间、有假期,我一定找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我去亲近他,我去看他,听他们的教诲。再有时间,图书馆里面去读书。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走动的地方哪里?一个图书馆,一个书店,再就是这些善知识的家里,我要去学东西。那个时候有些同学、朋友、同事都说我是书呆子,年纪轻轻的不知道去玩玩。我告诉他:我不呆,我也很想玩,我玩不起!我说:我现在年轻,我要努力认真的学,等我学成了,我晚年再玩。我把玩的时间跟你们颠倒一下,你们年轻玩,我老的时候玩。现在老了,还是没办法玩,为什么?学无止境!这一生能学得了吗?生生世世都学不了。可是愈学愈快乐,这是真的。

  《论语》头一句话讲的一点都不错,「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学而时习,不亦悦乎」,悦,这个快乐是从内心里面生出来的,喜悦!佛家讲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是这个境界。有朋自远方来,现在真的常常有朋自远方来,络绎不绝。这些朋友来看我,志同道合,不亦乐乎!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善学、善教比什么都重要,如来、法身菩萨善教,我们要会学,才能真正学到东西,锲而不舍。再看后面这一段:

  【于此世界种最上方。】

  这是第二十层。

  【有世界名摩尼香山幢,佛号广大善眼净除疑。】

  世界『摩尼香山幢』,「摩尼」是如意自在;「香」是表三学、五分法身;「山」、「幢」都是高显之意。果,世界的名号是这个世界里面的居民他们所感得的果报,从果报上我们就知道他们的德行。再看佛的名号,是佛在这个世间,此时此处教学的纲领,『广大善眼净除疑』。「净除疑」我们在前面读过,第七海的第八条「世界种名净除疑」。这个地方佛号里头有「净除疑」。「广大」、「善眼」、「净除」,这个除是除疑,都是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的。

  头一个,「广大」,我们的心量实在讲太小了。从哪里学习?起心动念。我常常勉励同学们不要为自己想,起心动念为别人想、为社会想,这样子我们的心量慢慢拓开。我们活到这个世间来,既然是学佛了,那就不能随顺自己的意思;学佛!当然要随顺佛陀,你才能学得像。佛陀起心动念都为一切众生服务。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从来没有为自己起过一个念头,我们知不知道?我们今天不错,心量是扩大一点了,从前起心动念是根本不会为别人想的,现在能为别人想,能想多少?大概十分之九是为自己,有一分为别人,不错了!在从前那一分都没有。这叫什么?你开始觉悟了,你要保持、你要精进,希望明年能有两分,后年能有三分,十年之后起心动念都是为社会、为众生,不再为自己,你成就了。

  这是要相当长的时间,还要有毅力,要能克服自己的自私自利,克服自己的欲望,这个要靠三宝加持。三宝在哪里?经教!刚才讲了,还是要读经,还是要学教!学习经教最重要的关键是老师、同学。要有真的好老师指导你,你不会走错路,你能够收事半功倍之效,你不会走冤枉路,老师带领你。还要同学,同学怎么样?互相切蹉琢磨。好象旅行、远足,我们有几个同伴在路上互相照顾,要有师、要有友。有师没有友,很难;有友没有师,也很难。有好老师,又有好的同参道友,这是福分,这个事情可遇不可求。

  老师、同学真的志同道合,能成就自己「广大」,把自己心量拓开,成就自己的「善眼」。善眼的意思就很多了,这是如来的德号,《华严经》上讲的「十眼圆明」,这叫善眼;《金刚经》里面讲的「五眼圆明」,那是善眼。见清净了,心清净了,「疑」当然断掉了。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这个障碍断除了,成佛之道就一帆风顺,再也不会有障碍;小障碍很容易突破,大障碍没有了。我们今天修学,最大的障碍,诸位想想看是不是疑惑?真的是的。我们对佛法疑惑、对佛菩萨疑惑、对经教疑惑,对于善知识就更不必说了,真正困难在这里。如何叫自己断疑生信是我们眼前最重要的功课。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八九○卷)

  诸位同学,请看「十海所管之海」,第八海:

  【诸佛子,彼宝庄严香水海外。】

  这是第八海的名称,我们看它所管的有十海,第一段:

  【次有香水海,名持须弥光明藏。世界种,名出生广大云。】

  我们在此地看到这一类,阿赖耶里面一类藏识的种习,种子习气,名叫『持须弥光明藏』。「须弥」的意思是妙高,有这一类的种习,当然这也是过去生中在大乘佛法里面学习的种习。变现出这个『世界种』,这是大世界,『出生广大云』,世界种叫「出生广大云」。我们看了这个名字,这也是属于大乘人修学的道场。「广大」这里面包含的真的是森罗万象,无量无边。「云」是说明事实的真相,非有非无,可以欣赏、可以受用,决定不能够分别执着,你要有分别执着就错了。

  这说的到底是什么?这「广大」里头包括我们现前的世界。虽然它讲的是『宝庄严香水海』所管的「持须弥光藏香水海」,跟我们华藏世界不一样,这个不是同在一个大世界里头。但是诸位总要明了,同一个大宇宙!大宇宙好象是我们的身体,不同的大世界,就像我们身体各个不同的器官一样。所以从原理原则上去观察,理论、事实真相它是通的,佛法里面讲融通。这个世界如是,我们这个世界也不例外。为什么这个世间会有三途六道?会有十法界?没有别的,统统是错在妄想、分别、执着。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在九法界,他对于九法界一切现象跟我们九法界里面的众生一样可以享受,一样可以欣赏。九法界众生他起分别执着,错了!佛菩萨到此地来应化,他没有分别执着。有分别执着就有冲突,没有分别执着就得自在,就解脱;凡圣差别在此一念,我们不能不知道。再看底下这一段:

  【次有香水海,名种种庄严大威力境界。世界种,名无碍净庄严。】

  这是第二个海,所管的第二个海,这个香水海名『种种庄严大威力境界』。凡是看到香水海这个名称,我们就知道这是阿赖耶里面一类含藏的种子。阿赖耶真的是个大仓库,应有尽有,世出世间一切法一样都不漏。无量劫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有落谢影子,这是《楞严经》上讲的;法相宗里面讲的习气种子。它这个习气种子很不可思议,落在这个里面自然就分类,就归成一类,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一类「种种庄严大威力境界」,想想还是过去生中学了佛法,他学的到底是大乘显教,还是密教很难说,「大威力境界」显密都有。它变现的世界种『无碍净庄严』,这个名称也通显密。我们晓得这是个大世界,这个世界种跟前面所说的一样,都有二十层佛剎,这是从总的来说。这个世界相当庄严,无碍清净,好!我们虽然是凡夫,对于「无碍净」境实在讲非常的仰慕!对于清净「庄严」总是念念在希求!可以说这是一切众生心里面的愿望。怎样才能够得到,才能够获得?这是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唯一的一个理由。

  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没有别的事,就是帮助我们获得清净自在。清净自在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法身、般若、解脱,这三德;每一条里面都有「常乐我净」,叫四净德。法身具足常乐我净,般若、解脱也具足常乐我净,真正的清净无碍。既然是自性本具,我们为什么把它失掉?这个失掉的原因大乘经论上讲得非常多,无数遍的在重复。这就是佛菩萨大慈大悲的流露,对于一切众生希望你们觉悟、回头,佛菩萨的心在这个地方我们能看见。失掉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你生起了妄想,从妄想起分别,从分别起执着。「出现品」里面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千经万论无非是把这个事实真相说明白,道理讲清楚。你果然明白了,放下就是!

  果然你能够把世出世间一切执着放下,你就得到自在。你能够得到少分的清净无碍,证阿罗汉果了!如果能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分别,你的清净无碍就升级了,你就成了菩萨!如果妄想也断掉了,你就是法身大士。这个道理、事实真相大乘经论上讲得很多,我们一提起诸位同学多少都还有印象,可是自己就是没有办法契入这个境界。原因在哪里?还是放不下!头一个关口,没有办法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动念自自然然的就把自私自利放在面前,一切思想见解、言语造作:合不合我自己的自私自利?这就难了,永远不能入门。在佛法里面讲永远不能得度。自己不能得度,你怎么能帮助别人?自度而后才能度他,这是一定的道理;自己不能得度肯定不能帮助别人。你要是帮助人,那就是谚语里面所说的,愈帮愈忙。你没有智慧,你没有能力,你有的是妄想,不是真实智慧。

  所以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从改变观念学起,起心动念想别人,想别人的利益,想对别人有没有好处,不要想自己,这是真正入佛门的起步。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我常常讲到两句话「吉凶祸福,利害得失」,不要想自己的利害得失,不要想自己的吉凶祸福,想整个社会的,想一切众生的。我这个念头、我这个言语、我这造作对社会、对众生有利还是有害?是吉还是凶?如果有害、有凶灾,这个念头不能有,这个话不能说,这事不能做!如果对社会、对一切众生是有利的、是吉的,这个我们应当要想、应当要说、应当要做,我们的清净无碍才能够证得。所以一切为社会安全想,为大众利害想,就正确了。我们从这个地方去学习「无碍净庄严」。再看下面一句:

  【次有香水海,名密布宝莲华。世界种,名最胜灯庄严。】

  这一类的种习很好,如果阿赖耶里头要不是有这么多好的种子,世界不能建立。恶的种子是破坏世界的,好的种子是变现世界的,就是成立世界的。我们在这边看所有都是好种子,这世界建立。哪一个小世界、大世界肯定是善业所成就的,佛力所加持的,两种力量,这个世界成就。世界怎么会坏?坏是恶业种子多,这世界就坏了。世界坏是小的世界坏,不碍大事。像一棵大树一样,这个大树有一个枝杈出了问题,枯死了,于整个大树没有太大的妨碍。我们看到世界成住坏空,是小世界,不是世界种,没有听说世界种有成住坏空。佛在经上讲世界成住坏空是讲什么?是讲一尊佛的教区那个大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在这个世界种里面就像一棵大树的小枝枝。新陈代谢,成住坏空,那是那一个地区众生造作的恶业,恶业造多了,遇到恶缘,这世界毁灭。现在我们讲世界末日,末日就这么来的!如果众生觉悟、回头了,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灾难就消了,这个枯的枝子它又活了。我们要很冷静、很细心来观察。

  所以大世界阿赖耶含藏的种子好!『密布宝莲华』,这个种子也通显教密教,变现的『世界种』是『最胜灯庄严』,世界种的名号也含着显密圆融。「胜」是殊胜,最殊胜。「灯」是智慧,日月灯都是表智慧,灯所表的是能遍照一切;日月照不到的地方,灯能照到,这是权智的庄严。实智是不可思议!权智常用日月灯光明,权智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显示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再看下面第四句:

  【次有香水海,名依止一切宝庄严。】

  这里头有依止,这是真修行人,懂得『依止一切宝』。「宝」前面讲了很多,都是表性德,我们能够依止性德,好事,叫真修。不再依止烦恼习气,依止烦恼习气是六道三途,果报在六道三途。现在这个世间有不少人感到活得很苦,不愿意来生再搞轮回,实在讲这个念头就是你开始觉悟。仔细再观察,你是不是真的觉悟过来?没有。为什么说你没有真正觉悟过来?你还是依止烦恼,你还是没有把烦恼放下,所以你不是真正觉悟。真正觉悟的人不一样,纵然他没有听过佛法,没有读过经典,没有遇到善知识,如果真正觉悟的人,他能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听说有一个阿弥陀佛,死心塌地念佛,他思想里头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个人真觉悟,他真的超越轮回。

  我们要问:现在这个世间有没有这种人?跟诸位说,有!我常常听说,念佛二、三年,预知时至,告诉人:我哪一天要走。不生病,到时候他真走了,站着走的、坐着走的,那真的不是假的。你要问他这佛经道理通不通?不通!那他凭什么能那么样自在往生?凭他的善根福德,再遇到因缘。因缘是遇到念佛法门,听到有这么一桩事情;善根福德是真正知道轮回苦、做人苦,不想再搞轮回了。听说极乐世界这么好,巴不得现在就去,所以他能放下。口里面说不想再搞轮回,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一样都放不下,没觉悟,那是假的。但是他感觉到做人很苦,这是他已经感觉到了,他放不下。所以他确确实实没觉悟,一觉悟问题真的就解决了。

  【世界种,名日光明网藏。】

  现的世界也不错,『世界种』都是讲大世界,『日光明网藏』。这个世界,修学般若智慧的人很多。我们一般讲,大概是禅宗、性宗相当盛行,这一类的根器人很多,他们自自然然会到这个道场来。下面第五句:

  【次有香水海,名众多严净。世界种,名宝华依处。】

  『严』是庄严。『净』是清净。『众多』的严净,这也是无量劫当中修积功德的成就,无量无边的庄严清净,「众多」不是指一桩事情,譬如心地清净庄严,思想清净庄严,言行清净庄严,生活清净庄严,待人接物清净庄严,点点滴滴,众多,说不尽!所以变现出这个『世界种』叫『宝华依处』,这个名字我们一看就晓得它里面的含义。「华」,六度万行;「宝」,所学习无量无边的科目一一都与性德相应,这叫宝华。

  我们想想我们自己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以一天来说,从早到晚没有一样与自性、与性德相应,念念都与烦恼相应,总的来说不外乎贪瞋痴慢;这是根本烦恼六条,贪、瞋、痴、慢、疑、恶见。我们每天实在讲没有反省,没有去检点。果然反省、检点,你一定就觉察到,这还得了!修行修什么?修正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作法,叫做修行!我们没有去修,错误的想法还继续去想,错误的言论依然不改,所以我们的行为没有去修正,善的果报天天希求,那叫打妄想。为什么?种善因,得善果,我们的因非常不好,哪有好的果报?你如果是真正发心修行,我还可以教你一个方法。你每天早晚都要照照镜子,对不对?「是,我早晨起来洗脸要照镜子,晚上睡觉之前漱口洗脸也要照镜子。」你仔细看看你的相貌,你的相貌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好,你修行有进步。为什么?心善,相貌就善,相随心转!心不善,这相貌不善。不要别人看,自己看自己,天天做反省,天天做比较。修行的功夫在哪里?在相貌、在体质、在生活。你能够说是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安乐,你修行的功夫得力。如果你还是依然天天生烦恼,天天业障现前,你没有功夫!说老实话你没有学佛,佛是觉,学佛是学觉悟,你还是迷惑颠倒。

  所以「宝华」就在日常生活当中显现,起心动念与性德相应就是宝华。什么是性德?戒定慧是性德,十善业是性德,菩萨六度万行是性德。我们想想,我们从早到晚几个念头与佛菩萨的教诲相应?又有几许念头与佛菩萨的教训完全相违背?不要讲太高深,不要讲得太复杂,简简单单每天用五戒十善去反省,如果能再加上六度就不错了!净宗学会成立,我劝导同学们用五个科目来反省、来检点自己。这五个科目是净业三福、六和敬、戒定慧三学、六度(菩萨的六波罗蜜)、普贤的十愿,五个科目简简单单你容易记。天天用这个标准来反省、来检查自己一天的思想言行,改过自新,这就是「宝华依处」。再看下面第六句:

  【次有香水海,名极聪慧行。世界种,名最胜形庄严。】

  这是无量劫里面一类聪明种子,那个范围包括很广,这一类聪明种子。它变现的世界种『最胜形庄严』,我们能懂。「形」是形象,诸位想想哪一个聪明人不是殊胜的形象?这肯定的。形象亦包罗无尽!我们身体是个形象,这是一个很重要、很基本的一个形象。从这个形象里头显示出你的智慧、德能、相好,那个相好是样样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你生活里面的形象好,生活包括衣食住行;衣着不必华丽,形象好不在于华丽,在整齐清洁,在端正大方,跟你的形体能相应,那就是「最胜庄严」。

  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衣着,跟你的身分一定相应。在家人有各种不同行业,现在这个社会没有秩序。在古时候我们看看中国,我们生长在中国,对中国的历史比较熟悉。中国古代衣着不能够随便穿的,一定要符合你的身分、符合你的行业。看你的穿著就晓得你是哪一个行业的,从穿著里面也知道你是这个行业的领导人,还是被领导人,所谓是有阶级的。中国的服装叫「章服」,章是文章,就是衣服上绣的有花纹,花纹代表你的身分地位,各个行业里面都有各个行业里面的阶级。为什么这样作法?尊卑有序,便于行礼。现在这个社会不讲求这些,你在这个社会上地位的尊卑不容易看出来;现在大概只有军人有阶级,我们从他领章上能够看出来,其他各行各业都看不出来。尊卑之序,这个次序乱了,与社会的动乱有关系,不是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关系,古人为什么定这个制度?古人定这个制度不是他想象出来的,从大自然的运行里面感发发明的。所以它与自然相应,与自然相应就是与性德相应,「最胜形庄严」。底下第七句:

  【次有香水海,名持妙摩尼峰。世界种,名普净虚空藏。】

  这一类的种习也非常殊胜,『妙摩尼峰』,「峰」当然是形容,这里头最重要的是「妙摩尼」;摩尼的意思是自在如意,自在如意到极处那就叫峰。如果不是修行功夫到家的人,哪有这种境界?所以这种境界,肯定是诸佛如来或者是法身菩萨才会有,不是凡夫有的,也不是二乘有的。它所变现出来的剎土当然是普遍清净『虚空藏』!「虚空藏」是离一切染着,取的是这个意思。虚空,我们可以受用,决定不能去执着,也决定不会去分别,也不会在这里头打妄想,我们有没有离开虚空?没有。如果我们对万事万物都像对虚空一样,你就成就了!而实实在在讲,万事万物跟虚空毫无差别;相有体无,事有理无,总要明白事实真相才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下面第八句:

  【次有香水海,名大光遍照。世界种,名帝青炬光明。】

  这个名称使我们读了之后就能够想象得到,这是一类光明磊落的种子聚集成为一类,变现出这个『世界种』,这个世界种也是光明遍照。『帝青』是宝。『炬』是火炬,这个火炬不是普通的,是「宝」成就的。所变跟能变因果相应。

  我们常说人生在世,到这个世间来,时间非常短暂。古人说得很好,「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冷静观察,不满七十岁离开这个世间的人很多。我学佛之后很少看报纸,没学佛之前,很年轻二十几岁,每天都看报纸。可是我年轻的时候,跟别人确实有一点不一样,别人看报纸大概都是报纸一拿来先看看新闻,国内外大标题,一般人都是这样的,喜欢看他自己的东西。我跟别人不一样,我报纸一打开,头一个看什么?看讣闻,今天哪些人走了,我看这个。每天报纸上刊登的讣闻,年轻人不少!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人很多很多!这个大概也是过去生中的习性,对于自己自自然然提高警觉。那么就会想到,我到这个世界上来干什么的?是不是也像这些人一样?那是佛经上面说的,人生酬业!过去生中所造的业,这一生来接受果报的。过去生中造的善业,这一生来享一点福;造作的恶业,那受一些苦。什么时候寿命到了,就得要走,自己一丝一毫都做不了主!再想想自己起心动念,这一天、这一生想的是些什么?造的是些什么?学佛之后,佛在经上把这个事情讲明白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这一生所受的,过去造的因。过去造的因不善,这一生哪有好的果报?佛又说「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一句话,把我们的精神振作起来了。我们要想来世果报殊胜,这一生要造好因。佛教给我们存心要善、思想要善、行为要善,来生当然得善果。

  有一些同学可以说真的觉悟了,怎么说?他不想再搞六道轮回,今生修积种种善业也不想来生的人天福报,想往生净土,成不成?跟诸位说,成。但是你必须要具备往生的条件,往生的条件在净土经论里头,每一部,净土经论总共有六种,五经一论,每一种里面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读诵要仔细!每一句话都不可以疏忽。古大德虽然在纲领上提醒我们,往生所具备的条件「信、愿、行」,叫往生三资粮。这个大纲讲得不错,什么叫信,你懂吗?什么叫愿?什么叫行?如果含糊笼统,往往把这一生的机缘错过,这样的人太多太多!我们要想想我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是的,要怎么样改,我这一生才真正能满愿?

  《弥陀经》上教我们念佛,执持名号,要念到什么样的功夫?一心不乱,这是一个条件。我们有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不容易!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但是一心不乱分等级的,三辈九品,最低限度我们要与下辈要相应,就是说下三品要相应。下三品是功夫成片,也就是说一天到晚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统统都放下,这是下品的一心不乱。我们能做到!你做到了没有?每天妄想杂念还是很多,那你没做到,你这下品功夫都没有,往生就打了问号,这是讲念佛。除这个之外,你还要记住佛在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的善根福德够不够条件?因缘够不够条件?不是那么简单的。又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我们想一想,我是不是上善之人?如果不是上善之人,到那个地方去会不会被人排斥?会不会那边人不接纳我?经上讲的条件很多,不是一个那么单纯的。

  真正放得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行!名闻利养放下了,五欲六尘放下了,是非人我放下了,贪瞋痴慢放下了,你想想你的心是不是清净?是不是善良?你的本性显现出来了。「人之初,性本善」,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那是「性本善」,我能够把一切都放下,我的本性、本善现前了。那是往生西方世界必须要具备的条件,你要不在日常生活当中真干,怎么行?放下,好,放了几天,再过几天老毛病习气又犯了,这不行!这不能往生。一放永远放下,你往生才真有把握。没错,经上是说过,一生造作罪业的人,临命终时一念、十念也能往生。这话讲得没错,他在临终那个时候他真放下了,他恢复到他自己的性本善,他具足信、愿、行,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一念之间他条件都具足,他当然能往生。我们还有妄想,还有分别执着,条件不具足。这些道理不能不懂。所以做人平常练功,就在日常生活里头练,在处事待人接物里头练,练什么?练正大光明,没有私心、没有欲望。私欲是烦恼的根,是障碍自性的根源,我们要把它拔掉。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随缘好,随缘是佛菩萨在这个世间所示现的,没有丝毫攀缘的念头,『大光遍照』!因如是,果亦如是。再看后面这一条:

  【次有香水海,名可爱摩尼珠充满遍照。】

  这名称好,「可爱」,我们要学。从自己本身学起,什么时候你觉得这个世间一切人都很可爱,一切万物都很可爱,人事物没有一桩不可爱,你修行的功夫成就了。为什么?如果性德不透露,这个境界不会现前。性德透露之后,晓得虚空法界剎土众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性识「可爱」,性识所变现的万事万物,怎么会不可爱?就如同我们世间一般人知道黄金可爱,你到金铺里面去参观,它许许多多样品展览都是黄金制造的,几千种、几万种,美不胜收,样样都可爱。能变能现的是黄金,所变所现的那是金器,各式各样的装饰品,没有一样不可爱。你真正认识黄金,你才觉得每一样都可爱。所以你哪一天要觉得一切众生都可爱,一切事物都可爱,树木花草、蜎飞蠕动、微尘砂石样样都可爱,肯定你是法身菩萨,你绝对不是凡人。相上见到性了,你的清净、平等、慈悲心统统流露出来了;清净平等慈悲是自性本具的性德。

  【世界种,名普吼声。】

  『普』是平等,清净平等。『吼』,佛经里头常常赞叹如来说法如狮子吼,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佛菩萨说法音声到处都能听得到。为什么?『可爱摩尼珠充满遍照』,可爱的是「摩尼珠」,摩尼是如意自在,珠是表圆满,摩尼珠就是表的如意自在美满,充满虚空法界,遍照虚空法界。这一类的种习跟性德相应,所以变现出剎种,这个名称好,「普吼声」。经文到这个地方,九个海我们都读过了,后面一句是总结:

  【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

  不止九个,像上面所说的九个香水海一样,无量无边,每一个香水海里头都有剎种,每一个剎种都有二十层佛剎,世界不可思议。我们再看下面第二个段落,这个段落是从「最近轮围山香水海」举例来说,我们看这个剎种里面所持二十层佛剎: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名出帝青宝。世界种名周遍无差别,以一切菩萨震吼声为体。】

  我们读这段经文,总的来说,众生善根种子变现出世界,这是一个因。第二个因,诸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加持从哪里看?从佛菩萨种种示现教化里面去看。加持不是一句空话,有事实,这个事实就是诸佛菩萨应一切众生之感现身说法。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出现,那是加持。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佛菩萨不是以佛的身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以这个身分,以一切众生同类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这里面确实有诸佛示现的,有法身菩萨示现的,有声闻缘觉示现的,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他在为我们做种种示现,在做表演,我们不认识他,他自己决定不暴露身分,多得很!看你到什么时候,你觉察到了,「我的周围有这么多佛菩萨,有这么多声闻缘觉」。哪一天你发现,你入境界少分。没有入境界少分,你没有看见,不知不觉。不知不觉也受影响,这个影响我没发现。不错,你是没发现,这个影响在阿赖耶里头落了种子,所以你自己没发现。到你发现的时候,你就得受用了。我们再看下面它所持的佛剎: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妙胜藏,佛号最胜功德慧。】

  这是「周遍无差别」世界种,它所持二十层佛剎,这是最下面的一层,最下面这一层有多少个佛剎?微尘数佛剎。举一个例子说,是一个世界微尘数的佛剎。我们前面读的很多,大家不要忘记。举一个例子说。这个世界『妙胜藏』,「妙」是微妙,「胜」是殊胜,「藏」是含藏,这个名称大小、显密统统都有,在这三个字里头都包含了。这个世界里面众生的根性跟我们娑婆世界差不多,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讲经说法,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统统都说;这个世界,佛也是这个说法。两个世界比较一下,他的世界比我们好。为什么?学的人多,佛在那个地方好教。我们这个世界众生虽然根性也是很复杂的,业障太重,佛苦口婆心在这里教导我们,学的人很少,所以世界叫「娑婆」,不叫「妙胜藏」。

  『佛号最胜功德慧』,佛在这个地方教导大家福慧双修;「慧」是智慧,「功德」里头有福德,福德里头没有功德,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想必这个世间的众生修福的人很多,所以佛教他福德里头加上般若智慧,福德就变成功德;没有智慧的那是福德。智慧跟聪明又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智慧是从戒定慧里面生的,从戒定上生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聪明不是从戒定里头生的,他没有戒,他也没有定,人很聪明,那个不叫智慧,叫聪明,佛法叫「世智辩聪」。我们不能够把世智辩聪误认是智慧,这个差错太大了。别人差错与我们不相干,自己不能差错。所以诸位想想,持戒重要!你不能不持戒,你不能不修定。定,在我们净宗来讲就是清净心,就是一心不乱。临命终时还有一个条件,心不颠倒才能往生,临命终时心要一颠倒,就不能往生了。往生条件好多,所以我说一句都不能疏忽!再看第十层,这是超略了,前面讲的是最下方,现在看第十层:

  【此中过十佛剎微尘数世界,与金刚幢世界齐等。】

  跟华藏世界第十层金刚幢世界等齐,像这个大楼一样都是第十层,差不多高。

  【有世界名庄严相,佛号超胜大光明。】

  这个世界的名称好,『庄严相』。「庄严相」是什么?我们世间人常讲真善美,世间人所说的庄严。佛法所说的庄严还要比这个超胜,佛法里面讲庄严一定与性德相应,才是真正的庄严。换句话说,是真实的真善美慧!真善美慧,说老实话,世间有名无实,大乘佛教里头它有真的东西,那一点都不假。『佛号超胜大光明』,「大光明」已经非常难得,上面还加个「超胜」,胜是殊胜,超是超越。「超胜大光明」是什么?肯定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正等正觉」是大光明!加上一个超胜那就变成「无上」,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现前,德能也现前,相好也现前,一个得到,全部统统都得到。世尊在这个世界用这个做教学的纲领,很殊胜!为什么?这个世界众生有这样的善根福德,佛给大家做增上缘,希有难逢!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不要看我们的世界,最重要是看自己。为什么?自己真正觉悟了,真正有修行功夫,你能转境界!境界不是真的!《般若经》上一再给我们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说「万法唯心」、「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些话都是说的真实话。境界怎么个变,完全看你心里头想些什么;我天天想佛,除了佛之外什么都不想,现前境界就变成佛境界。你要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这个境界就变成五浊恶世;五浊恶世,胡思乱想变现出来的。虽然讲有共业,佛也告诉我们还有别业,从别业上来看,各人境界都不相同;共业上讲,大致相同。为什么?你们统统都胡思乱想!如果有一个人,他的思想纯净纯善,他的境界跟你们的境界不一样。我说这个话,其实这个话不是我说的,佛在经上讲的,大家不懂,没有法子理解。为什么?不是世间人的常识,不是世间人所见所闻。心地不能不光明磊落,对自己有好处,对自己有大利益。再看底下这一段: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

  那就是第十三层。

  【有世界名琉璃轮普庄严,佛号须弥灯。】

  『琉璃』是七宝之一,中国人称为翡翠,绿色的玉,很美也很好看,透明的。我们这个世间人欢喜看绿色的,绿色的确确实实养眼,眼根的营养需要绿色。树木花草没有人不喜爱的。我们在佛的经典里面读到,大概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没有不喜爱花草树木的,这是一切众生共同的爱好。「琉璃轮」,轮,在佛法里面是表教学,这个我们前面都讲得很多,提一提就行了。琉璃是宝、是性德,琉璃轮就是称性的教学。『普庄严』,在这个世界非常普遍。这许许多多的学校所教的课程都称性,这是什么教育?我们今天来讲的道德教育、圣贤教育。这个世界圣贤教育、道德教育很普及。这世界名称。『佛号须弥灯』,这是佛在这个世界教学的宗旨。佛在此地教这些人教什么?「须弥灯」。「须弥」翻成中国意思「妙高」,「灯」是智慧,你就晓得佛在这个地方他教学的宗旨、他教学的纲领是什么?妙高的智慧,不是世智辩聪,是称性的般若智慧,我们应当要学习。再看第八海最后这一段:

  【于此世界种最上方。】

  这就是第二十层,第二十层它有二十个佛剎微尘数世界围绕。

  【有世界名华幢海,佛号无尽变化妙慧云。】

  我们看世界的名号就是这个世界它的状况,依正庄严,看它的状况,『华幢海』;要是从事上来看,这个世界是个大花园。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小世界,花园城市。这个城市树木花草多,百花齐放的时候,有许多赏花的人,在这个季节一定到这个地方来观赏,花园城市。这个地方是花园世界!但是我们要懂得表法,「华」是表修因,大乘经教里面常讲的六度因华,因果的因,比喻作华,华是菩萨所修的因,菩萨所修的因无量无边。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只要与六度相应,那就是菩萨行。我们讲的,比六度这个科目还加上四个科目,希望我们净宗同学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要与三福相应,要与六和相应,要与三学、六度、十愿相应,那就是「华幢海」,天天在华幢海里面游乐。

  『佛号无尽变化妙慧云』,这一句我们就晓得,如来果地上的善巧方便,究竟圆满的权智、后得智。后得智不是自受用,这个诸位一定要晓得,后得智是他受用。如果自受用,佛就不会现身说法。入无余涅盘,那是自受用。那佛入的是什么涅盘?不是有余涅盘,也不是无余涅盘,佛所入的叫无住涅盘。无住涅盘怎么讲?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两边都不住,得大自在!不住生死是如来的自受用,不住涅盘是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无尽变化」的妙智慧,利益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所以叫无住涅盘,了不起!我们应当要学习,要效法诸佛如来。现在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