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万万岁邓紫棋:衡水中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策略(李金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33:07
 衡水是河北南部的一个欠发达的、年轻的地级市,中心城区只有一个区,叫桃城区,它的前身是衡水县----衡水地区行署所在地,衡水中学就是原衡水县办的一所中学,招生范围只有30多万人口。

     我从1982年学校毕业后,就开始在这个学校教书,任过历史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学校副书记,1992年开始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2004年调教育局工作,在衡水中学校长的位子上工作了12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也就是在我担任衡水中学校长之前,衡水中学正处在发展的低谷。当时,学校教师队伍极度涣散,管理秩序十分混乱,已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很多人外出兼课、办班捞钱,我的前任老校长,为调整任课、选派班主任,常常亲自到教师家里,低三下四,说尽好话,即使这样,有些工作还是没人做。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那时候还常常发生校长亲自主持的会议竟被下面的人哄散的情形(有人登高一呼:“别听他的,散伙吧”,于是人们就走散了)。还有,学校考试,学生作弊成风,三楼教室靠近窗户的学生用绳子将试卷从窗口系下去,传给二楼靠近窗户的同学抄袭,抄完之后,居然还可以用同样的办法传回三楼。更有窃贼趁火打劫,竟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进学生宿舍,将床板拆卸下来,然后抬过墙头,偷出校外,却无人敢管。别说窃贼偷窃学校的东西,就连教职工也常常把学校的东西窃为己有,住在学校附近的教师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学校的床板、桌凳,而且用来打制家具。极度的混乱和涣散,使衡水中学这样一个地区行署所在地的重点中学的高考成绩,却被周边的县中远远甩在后面,以至很多地直干部的子女,纷纷从衡水中学转学到下面的县中读书。当时衡水中学的办学水平和高考成绩已经跌落到了全地区十一个县重点中学的下游。无奈之下,老校长向市委递交了辞职报告,当着众常委的面,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人若犯了罪,你们不要让他进监狱,就让他到衡水中学当校长吧”。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市委书记找我谈话,告诉我市委已经研究了,由你来担任衡水中学的校长。当时一下子就懵了,当时完全没有自信,压力可想而知。

     到1995年,衡水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和综合办学水平,第一次在全地区十一个县重点中学当中拿了第一,到2001年,衡水中学的高考主要标志性指标,在全河北省拔得头筹,开始位居第一,至今已连续七年夺冠。2001年之后,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有三、四十名(今年35名)。到2002年下半年,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大批地涌入衡水中学参观考察。后来,更被一些民间机构评为“全国十大名牌中学”。

     衡水中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升学成绩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在很多人看来简直就是“一个教育的神话”。很多人问我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到底有什么绝招?我对他们讲,既没有绝招,也没有秘密,如果非要总结出一点什么的话,那就是陆游的一句诗里面讲的,“功夫在诗外”。陆放翁认为,要写出好诗,光懂得诗的格式和写诗的技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生活中去,在阅历上下功夫。即所谓的“功夫在诗外”。很多学校抓升学率,往往采取的是直奔主题、短兵相接、死缠硬打的战术。而我的策略不是这样,我的策略是迂回到外围,从外围向核心逼近,最后取得完胜。

     从1992——2004年,我在担任衡水中学校长期间,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曾经提出过一些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集中地体现了我的上述策略。这些理念,对于衡水中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天,我愿意利用这样一个场合,把其中的几点,讲出来,仅供大家讨论、批评。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东西是在一个半城半乡的地区发生的,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一、 把学校建成“精神特区”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在我担任校长不久。所谓“把学校建成‘精神特区’”,就是说,学校要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要筑起一道精神隔离墙,优化内部小环境,在学校里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

    那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急剧转型,多元文化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些教师的思想也出现了混乱,信仰迷失,责任感淡漠,一切向钱看,甚至有人外出兼课捞钱,热衷于做家教,还有的从事第二职业。社会的这些变迁、教师思想的混乱,严重地侵蚀了学校这块圣洁的领地,严重地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在一次学校内部的会议上提出:要把我们的学校建成精神特区。

                  (一)、理念与思考

    当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学校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学校应该是一个精神的领地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单元,她和工厂、农村这些社会单元不一样,她的功能是育人,因此,学校应该是一块净土,应该是一块精神的领地、圣洁的殿堂。在这里面工作、生活、学习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职员,都应该思想纯、境界高,有理想,有追求,都应该抖掉身上的俗气,脱离开低级趣味。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否则,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校育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办好一所学校,必须优化内部小环境,营造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

     因为,学校内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发展。任何一所学校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都必须首先营造一种氛围,营造一个“场”,都必须首先纯洁整个干部教师队伍的思想,提升整个干部教师队伍的精神境界,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环境氛围,使每一位老师都奋发向上,一门心思干事业。只有在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推动、互相竞争环境中,才能形成千帆竞发的态势;只有在一个优化了的学校小环境中,才能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从而避免“短板效应”。如果一个学校只是孤立地抓某一项工作、某几项工作,而不从优化学校小环境入手,恐怕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我去过一些地方,发现一些地方的教育局、一些学校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在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在培训教师方面,花了很多钱,想了很多办法,除了进行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之外,还从全国各地请了许多专家频繁的举办报告会,甚至把他们骨干教师派出去长期进修,总之是下了很大的力量,他们的思路没错,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先提高教师的水平。但是,钱也花了,时间也花了,专家也请了,但是,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上不去;还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每年都频繁的组织召开高考研讨会,精心的制订备考策略,但是高考成绩还是上不去。原因到底在哪里?其实原因就在于没有优化好自己的内部小环境,学校内部没有形成奋发进取,人人争先的环境氛围。在一个学校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氛围,教师就感觉不到来自外部环境的激励和压力,就难以调动起进取心和内驱力,他的业务水平、学校的高考成绩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

    所以,办学校首先要办出一种氛围,氛围无价,学校的环境氛围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进步,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效能和教育质量。 

    3、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养育全体教职工的精神追求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老人家始终相信,精神会变物质,而且他认为,精神一旦转化为物质,其能量是巨大的。中国革命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在革命的年代,一批批革命党人、仁人志士,置生死于度外,视牺牲为光荣,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卓绝,坚韧不拔,靠的就是一种信仰,靠的就是一种精神。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一个人如果有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他就会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整个生命体的全部免疫力都会为他工作。

     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而奉献的事业要求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异乎常人的精神追求。因此,要想办好一所学校,就必须让全校的教职员工向往高尚的东西,就必须净化全校教职员工的心灵,就必须养育广大干部、教师的精神追求,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使每一个教师的整个生活都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充满活力。

     4、精神层面的东西本身也是升学率

     早在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说过的一句话:“教师除了丰富的学识、引人入胜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他要有正直刚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力量。没有好的品质、觉悟、作风,是不能保证教育效果的。”

     另一位教育界的大师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思想、品行、情感、意志这些内在的品质,会非常真实的、一览无余的呈现并暴露在学生面前,虽然这种东西常常处在教师的教育意识之外,但它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潜在的、深刻的。

      事实上,每天教师一走上讲台,都会立刻处在学生眼光的交叉火力点之下,你这个教师外表、谈吐如何,气质、境界怎样,你这个教师是不是称职,有没有水平,教书对你来说是职业还是事业,是责任还是兴趣,学生看得一清二楚。现在的中学生精灵得很啊,如果他感觉你这个老师正直、高尚,热爱自己的事业,责任感强,他就佩服你、崇拜你。同样的话,你说出来,他愿意听,同样的课,你来讲,他就愿意学,从而产生很强的教育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如果一个老师虚伪、自私.俗气,充满了低级趣味,没有事业心,就得不到学生最起码的尊重,这样的老师讲出来的话,学生会从心眼里打上一个问号,这样的老师讲的课再好,学生也会听着不舒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老师这种人格的魅力、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本身就是教育质量,本身就是升学率。

     我曾长期在学校一线工作,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当老师,后来做了两届班主任,和学生接触较多,再后来由班主任直接做到了学校总支副书记,也是负责学生工作。记得当年在学生中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题目是,学生心目中最敬佩的老师,设计了若干个选项,任由学生选择。这次问卷的结果显示:中学生敬佩一个老师,首先看的不是他的知识是否渊博,也不是看他的演讲口才如何,仪表如何,而是首先看他的精神境界,看他的人品、人格。这次问卷改变了我以前的认识,同时也告诉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人品、情操是处在教学过程最前沿的,在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最本质的恐怕还是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为。

      衡水中学当年有一位语文教师,非常有才华,仪表堂堂,课讲得很好,文笔也属于一流,很会写文章,还写一手好字,他的书法作品经常在国际上获奖。从东北调来不久,很快就成了学校里令人刮目的名星教师,但这位教师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孤傲、自私,和学生在感情上很隔膜,按他本人的教学水平和天资,他的教学成绩完全可以超过同学科任何一位老师,但是,每次考试成绩统计结果出来以后,他所任课的班级总是排在后面,自己也很苦恼,最后选择了调离。

      衡水中学还有一位老师,也是教语文的,学历并不高,业务能力也一般,但人品很好,很有人格魅力,很受学生欢迎,他的身边常常聚拢着一群学生,学生有什么高兴的事、烦恼的事,都愿意向他们诉说,把他当作朋友,所以每次考试成绩,他都出人意料的高出别人。

     结合自己在教学管理中多年的观察、分析和思考,我渐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教师的职业态度、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精神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也就是说,教师的人格即能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也能对教师教书的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会通过各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途径渗透、融会到教学活动中,制约着教育的质量和品位。

    为了便于表述我的上述观点,在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我借助了一个函数式,这个函数式叫做:Y=KX。后来被媒体称作“一个教育的函数式”。这个函数式里边的Y是因变量,表示教师的教育力、教育效果,K是系数,表示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为,X是自变量,表示教师的教学技能、业务能力。通过这个函数式,可以让人们明了一个道理: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决定他的教学效果,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越强,教学质量就会越高,反之,教学成绩就会下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提出了要把学校建成一个精神的特区。也就是说,即使从提高升学率的角度,学校也应该提升老师的精神境界,养育老师的精神追求。

    5、建设精神特区,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

    古人讲,人之初,性本善。讲得太好了。在中学生身上,还保留着很多的童真、还保留很多原始的自然情感:比如怜悯、同情,天真无邪,愤世嫉俗,善良诚实的一面,非功利的一面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原生命形态里的美好品质,都是出于生物人的一种本能,很多还没有受到污染。而这些东西在我们很多成年人身上已经很淡了,在这一点上,成年人应该向孩子学习。孩子们这些美好的精神品质现在已经是稀有资源了,弥足珍贵啊!国家通过颁布法令,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目的是保护那些稀有的自然资源,那么我们学校也应该创建精神特区,去保护这些稀有的精神资源。不仅要保护,要呵护,而且要给她阳光,要给她雨露,要让她茁壮的生长。我们任何人都无权破坏她的生长常态,我们任何人都不能用功利主义的东西去伤害这些纯洁的、天然的、美好的品质;我们有责任为青少年美好品质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里工作的每一个人,不管是领导,还是老师,还是工人,还是职员,思想境界要高,要有事业心,正直,向上,向善,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们这些稀有的资源、美好的品质保护下来,所以我们要创建精神特区。

    事实上,现在许多中学生心境不好,他们时常感到孤独、苦闷、压抑、烦躁,对社会看不惯,对周围的一切看不惯,他们常常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在他的眼里,整个世界都是灰色调,好像这个世界都是错的,只有他自己是对的,你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在哪些地方伤害了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心中的灰色到底是来自什么地方?你也根本不懂他们为什么要去割腕、跳楼?即使是那些在表面上看来很安分的孩子,只要你一翻开他们的日记本,肯定也会大吃一惊。

     在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上,我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老师不了解学生。”立刻遭到围攻。因为参加会议的都是老师、班主任。他们说,“我们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怎么能说我们不了解学生呢?”“好了,我问你,中学生对人生、对社会有什么看法?中学生在交友、处世、情感生活方面有哪些困惑?中学生在精神生活方面需要我们给予哪些帮助?”大家一时回答不上来。我们的很多老师,真的不了解学生,他们常常把学生成绩的下降归结为贪玩,“又打游戏机去了”,“为什么不好好用功”,错了!孩子们的主观世界里存在问题啊!有一次,我到宿舍去看一看,一个学生躺在床上面朝天花板,一个人呆在宿舍,见我进到屋里,就从床上下来,对我说,“老师,人活着有什么意思?”我一听这样的问题,非常严重啊,活着都没有意思了,你想他还能学习得下去吗?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成绩的提高,因为他已经们有心思学习下去了,成绩怎么能够提高?

     中学生怎么是这个样子?我们很多成年人不懂。实际上,孩子们有着天真、纯洁的品质,他们对人生、社会有着美好的向往、美好的憧憬。每个孩子都跳动着一颗正直的、善良的心,都向往高尚的生活。但是他们毕竟涉世未深,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腐败污浊的风气,他们充满了困惑和疑问,这人都怎么了?怎么都成这个样子呢?自己无法理解,又找不到答案。于是对整个人生、整个社会就会产生一些奇怪的看法,理解不了,解脱不了,所以压抑、苦闷、烦躁。“太没意思了”,“不想活下去了”。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应该了解这些情况,把学生从这种状态里解脱出来。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这种不良心境呢?只有把学校建成精神特区,让他们看到身边的人都是高尚的人、品行高洁的人,才能改变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也是我们建设精神特区的一个思考。

    (二)实践与要求

     1996年提出创建精神特区的时候,同时也提出了建设精神特区所要达到的四个初级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充满激情的工作学习状态。在这之后,围绕目标,学校进行了多方面的引领。

     ①、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教师的精神追求。

     领导班子是学校统帅部,但它不可能像战争年代指挥打仗那样,令下如山倒。因为,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权力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而非权力影响力常常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知识分子有自己的专业特长,他们常常把靠本事吃饭挂在嘴边上。在某些情况下,权力对他们还是奈何不得,他要出工不出力,你还拿他没办法。

      因此,学校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为师生着想,对未来负责。必须做到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严以律己,埋头苦干,胸怀坦荡、五湖四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1995年初,衡水中学建成了第一期教师住宅楼,分楼之际,积分排名在前的几个校级干部纷纷作出表率,把最好的楼层、最好的位置让给一线骨干老师先挑,这件事很快在校园里传为了佳话,而且影响到校外。在以后的几年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重量级荣誉,领导干部一个指标都不占,全部授于一线教师。当时的一个口号叫做:要荣誉不要职务,要职务不要荣誉嘛。每年高考完后发奖金,领导干部分文不取。校长平时的奖金只拿全体教师的平均数。另外,我还一直坚持自己的“三不主义”:即小恩小惠从来不给,封官许愿从来不干,拉拉扯扯从来不搞。

    ②、拒绝利的诱惑,让教职工远离铜臭。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需求层次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先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然后才是参与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当前面的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自然就会追求后面的一种需要。我的理解,奖金这种东西最多只是满足教师的较低层次的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而这些低层次的需要对于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的优质高中校的老师来讲,已基本满足了。之后,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要靠的应是精神奖励,如赏识、肯定、荣誉、事业等等。因此在创建精神特区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工作上做出成绩的老师主要是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而物质上的奖励尽量淡化,不在奖金上做文章。第一,衡水中学在布置任何一项任务的时候,从不许愿给老师多少报酬和奖励,但事后也不亏待大家。第二,在发放奖金问题上,衡水中学常有出乎意料的举措,而且奖金数额差距很小,不鼓励多劳多得。第三,在制订奖励方案(如高三)时,往往采取的是模糊战术,设计了很多条目,很多术语,常人看不懂,就像计算机里出现了乱码,但是很科学。久而久之,老师就不再关注奖金,而是一门心思搞业务了。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有个思维盲点,以为金钱、物质奖励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灵丹妙药,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其实,真正优秀的教师都不是重赏出来。正像鲁迅说过的,我们很多优秀的老师“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们的敬业靠的是一种奉献精神,靠的是一种责任感,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必须依靠师德来完成,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无论怎样的物质刺激,都不可能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另一方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一线上的优秀老师都是安贫乐道,虽收入低微,但却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我参加过一个县级中学的表彰会,在学生雷鸣般的掌声下,老师们一个个鱼贯而行,登上主席台,接受校长发给的、标明钱数的红包。每位老师接过红包后还要向校长鞠躬致谢。对这种上台领赏做法,我实在是不敢恭维,这种做法有损教师在学生中的的形象,有损教师的尊严。

     为让教师远离铜臭的诱惑,学校还向老师提出了三项要求:第一、放弃在课外从事的任何经营活动;第二、告别外出兼课;第三、老师不准搞有偿家教。一经发现马上谈话,令其立即停止。自古以来,教师都属清流,吃皇粮,发不了财,这是由教师的职业决定了的。如果你要发财就不要当老师。

    建设精神特区,绝不是建设精神“乌托邦”,让教师远离铜臭,也绝不是让教师做现代的“清教徒”、“苦行僧”。而是相反,千方百计的提高教师的福利、津贴,竭尽所能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让全校教师的腰包都鼓起来,共同富裕,而不是让学校的一部分教师先富起来,特别是不能让那些搞有偿家教、外出兼课的教师先富起来。

    ③、拒绝庸俗,抖掉身上的俗气。学校规定,学校领导之间、校领导和一般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一般情况下,都不得相互请客吃酒,不搞拉拉扯扯。所有教职员工都不许搓麻打牌。远离庸俗之风,追求高尚生活。

    ④、让教师远离社会不正之风,坚守道德底线。第一、不准教师集体接受家长宴请(三人一起即为集体吃请),一经发现,必定要有个说法。第二、不准利用自己掌握的教学资源讨好权势家长,以教谋私,在学生座位安排、课堂提问等方面,对强势家庭的孩子做出倾斜,学校是不允许的。第三、不准接受学生的贺礼,以防师生关系变味(新年、教师节,学生送点礼物,不允许。如果非要表达学生一份心意的话,那么全班一起送,加在一起的价值不能超过两元钱)。按道理讲,节日的时候,学生通过适当的方式,向老师表示感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近年来,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本来很正常的师生之间表达感情的礼尚往来,却越来越多地沾染上了铜臭的味道,由开始送一些手工作品,发展到送给老师贵重的物品,学校不能不管。第四、不准接受家长贵重物品的馈赠,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形象。

    ⑤、净化校内人际关系。提倡“同事之交淡如水”,努力使教师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人际关系简单化、纯洁化。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摆脱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困扰,才能在业务上专心,工作上用心,事业上尽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否则,老师的精力就会流失在人际之间无谓的争斗上。为此,学校领导向青年教师公开承诺:新毕业的青年教师不用分心考虑和学校领导搞好关系,也不用分心考虑和同事搞好关系,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纯洁、非常简单,工作干好了,自然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领导的认同。新毕业的青年教师也不用自己去考虑奖金问题、职称问题、房子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由领导来考虑,工作干好了,什么都少不了。

     ⑥、大力培育教师的教育情怀。持续不断地向老师们介绍一些教育人物的生平和感人事迹。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其一生不求功名利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当年放弃了北洋政府请他做教育部长的官位,立志不去做官,也不去发财,而要到农村去从事平民教育工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劳苦大众;还有建国以后的五六十年代,一批城市青年离开繁华的都市,志愿到贫困、边远的地区教书,一干就是一辈子。通过这些感人事迹,去影响学校的广大教师,培育他们的教育情怀。让他们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时期,,守住心灵的宁静,抵御外界的诱惑,一门心思做好本职工作。

     ⑦、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

     在全校上下大力提倡的四种精神:奉献的精神,进取的精神,求实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要求教师做到:忠诚、奉献,正直、向上,事业为先,爱生如子。强调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实干意识、团队意识、标杆意识。

     (三)、“特区”里的变化

     想当年,一帮志同道合者,为了办好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简直就像宗教徒般的狂热工作,不知疲倦,忘寝、忘食、忘忧、忘家,甚至忘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那时候,校长和教师之间完全没有距离,经常不约而同地聚在单身教师的宿舍交谈,话题总是围绕学校和教育,从不涉及个人琐事,大家都非常兴奋。有一次竟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地谈到了凌晨两点,才各自回家休息。

     就这样,校园风气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奋发进取、努力工作的劲头越来越足。在那些年里,几乎每天晚上教师备课楼里都灯火通明,晚上10点半以后,学校领导要亲自“命令”老师们回宿舍休息。学校每一次成绩检测之后,教师们都是连夜评卷,试卷不过夜已经成为习惯。为了把试卷阅完,往往到了凌晨一、两点钟老师们才回家去。其实学校并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要求,老师们完全是自觉的,因为第二天就可以将考试情况拿到课堂上去讲评了,就可以及时地反馈了。我们到山东的潍坊一些学校青州、安丘去学习听课,什么时候出发,下午六点出发。路上用饭,到了那里,住下宾馆就是半夜12点,1000华里呀!第二天,八点以前要赶到学校向人家学习。中午,稍事休息,马上往回赶,到晚上的时候,我们已经赶回了学校。一路上有很多景点,可以玩一玩,看一看,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提出这样的要求。就这样,千里赴外学习,一天解决问题。到邯郸去学习,单程400华里,而我们只用半天的时间。怎么计算的?下午,下了班,6点以后出发,到了邯郸,住下宾馆。第二天上午,准时去听课、去学习。中午11点以前,准时出发返回,路上用餐,赶回衡中是下午两点,而这正好是上班时间,老师们又开始上班了。

     前年,山东一个城市,他们让我过去讲一讲。下了火车到宾馆的时候,他们的教育局长对我说,“讲讲你们中层干部的情况”,我说,“我的中层干部有11个”,他不相信啊,我说,“中层干部就是11个,我这些中层干部都是非常优秀的、非常出色的,而且我要讲,11个中层干部没有哪一个是向我要官才提拔上来的,从没有任何一个人通过任何一种方式向我提出来,直接的间接的都没有”。他们觉得教好一门课,带好一个班,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对名利这些东西看得很淡。我当校长12年当中,从没有一个老师因为奖金问题找过我。2003年,有一位从大学走到工作岗位刚刚一个月的年轻教师,找到了我的办公室说,“校长,太不公平了,你看和我一块来的某某,他的工作量比我轻,他的奖金比我还多,一分劳动,一分收获,这太不公平了”。我说,“你坐下,非常感谢你指出了我工作上的一个失误。你的工作量那么大,怎么能比工作量小的奖金少呢,这是我一个很大的失误。但是,我也要告诉你,‘一分劳动,一分收获’,在衡中目前阶段实现不了,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若干年以后才能够实现,让我们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吧!”第二天,这位年轻教师通过内线打来电话说,“校长,真是不好意思。”当时我就告诉他,“你是我当校长11年来,第一个因为奖金找过我的人。”年轻人觉得很不好意思啊!唐山一中专门到衡水中学考察奖金发放,记得是冬季12月份。唐山一中几个月没发奖金了,方案教代会通不过。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的老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都非常强烈的要求当班主任。有个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以后,学校不同意,他却是三番五次地找,没办法学样只好同意了。他的家距离学校有15分钟的路程,不符合学校当班主任的要求。但是,自从他当了班主任以后,我发现这个老师吃学生食堂,住集体宿舍,一周才回家一次,这怎么能行啊?家里有爱人,有孩子,家务也不能不管啊。为此,我找他谈话,一周的时间中间必须再回去一次,星期二也行,星期三也可以,要不然你就不要再继续担任班主任了。第二天,他的爱人把电话打到我的办公室,说“李校长,太感谢你了!但是你放心,我们的家庭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我们全家全力支持他在学校的工作,他要混出个人样来,家务我全包了”。我们的一个女老师,大学毕业以后教高一,带着一个班,一直到上高三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时,她为了带自己已经适应了的原来的班级,为了继续把自己的学生带到高三毕业,她经过和家人商量,实行了人工流产,把孩子做掉了。这对于一个第一次怀孕的27岁的女性来讲,是多么艰难的一个选择啊!后来,学校知道了这件事情,提出批评时已经晚了。像这样的例子,在衡中不是一个,后来我们发现有三个人。学校有这么好的一支教师队伍,我们当校长的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抛弃呢?

    太多感人的故事激励着教师,也激励着学校领导。衡水中学经过数年创建精神特区的实践,在每个人的心中隆起了一片崇高的精神极地,极大的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思想境界,养育了广大教师的精神追求,为教师队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快速发展搭建了一个精神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

     这个理念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正式提出来,是在1997年。尽管当时还比较朦胧,但还是提出来了。后来教育部基教司的领导将曾讲过,衡水中学是全国第一个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的学校。这个理念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要通过落实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革长期以来强行灌输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此来提高升学率。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感觉到,应试教育破坏了学生的学习生态,它使学生处于被动和被压抑的状态,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很难提高升学率。只有让学生快乐、自主的学习,才会取得前所未有的高效。这样一个认识,经过了一个过程。

     (一)、理念提出的背景                             

     上面已经提到,1992年我在出任衡水中学校长的时候,衡水中学是一个很差的学校,上任不久,我带着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和部分骨干教师到邻近的重点中学去学习、考察,那是我们第一次出去,简直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东西都新鲜,因为很多东西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人家学校的办学条件、校长的素质以及教师的观念,都让我们大开眼界。这次出去以后,我们很长时间不敢再带教师们出去,因为我们跟人家的差距太大了,学不了,外出考察带回来的往往是泄气。没有办法,为了改变学校的落后状况,只有卧薪尝胆,埋头苦干,开始那几年,我们基本上是背负压力,靠着透支生命带着老师们苦干。

     还好,1995年高考,我们一举夺得了全地区11年县重点中学的第一。一下子全城轰动,老百姓们奔走相告。多年来,第一终于回来了,我们这些学校领导高兴得流下了眼泪。我记得当时县级市的四套班子一把手,到学校给我们庆功。1996年高考,我们保住了第一。这次我们没有庆功,我们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因为当时正是全国范围的素质教育大讨论,对应试教育口诛笔伐。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1995年也好,1996年也好,我们取得的第一基本上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得来的,大题量、满堂灌,拼学生、拼老师,干了很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甚至是体罚学生,棍棒教育的影子随处可见,总之是通过压抑学生、束缚学生、逼迫学生的办法去追求升学率,以致造成很多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学生累得发昏,老师累得吐血。这种教学方式的低效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批评学生:“这个问题我都讲过四、五遍了,你还是记不住”,就是最好的说明,因为他已经厌学了,失去了兴趣,知识信号已经输不进去了。当时,我们的老师里面也有人提出了这样下去“我们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于是,我们开始反思,我们认识到以前的做法是一个竭泽而渔的办法,是一个杀鸡取卵的办法,同时也是一种高耗能、低效率的办法。应试教育走到了尽头,特别是象我们这样一个招生范围只有30多万人口的、属于第三世界的农村中学,要想办出点名堂来,靠应试教育是走不通的。应试教育的路子走不通,素质教育的路子在哪里?

     当时,全国范围的素质教育大讨论,有很多种观点,很多种说法,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讲至少有16种说法,人们的思想非常混乱。我记得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同志站出来讲话,向大家阐明了素质教育包含三个要义: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要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柳斌同志讲得太好了,我们完成赞成。但是,我们仍然感觉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说清楚,我们还没有弄明白。

    第一,柳斌同志告诉我们什么是素质教育,但是柳斌同志没有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素质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所以那时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混乱,对素质教育有各种理解、各种版本,“素质教育象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柳斌同志讲话后,很多地方举办特长班,认为这就是全面发展,有的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到农村去参加社会实践,有的组织学生搞文艺演出,组织文学家协会、各类兴趣小组,认为这些就是在搞素质教育。总之,课堂之外的东西统统说成是素质教育。我们认为:这些东西对于和培养学生的素质可能会有一些作用,但是它没有抓住素质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柳斌同志没有告诉我们,在一所学校里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突破口、切入点在哪里。

    第三,柳斌同志没有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和升学率的关系,所以当时我们这些校长是背着十字架工作。升学率上不去,老百姓不答应,也交待不了当地的行政官员;升学率上去了,又说你是应试教育。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一个相当有身份的市领导对我讲,“说你们衡水中学搞素质教育,有人信吗?你们每年考上那么多大学生,几百人进入重点大学,这能叫素质教育吗?你看人家某某中学一年就考上几十个,每天都组织活动,那才是素质教育。”情况就是这样,所以当时我们还是比较困惑、迷茫,不知怎么干。

    1997年秋季,在我们地区的中学校长会上,我说,“素质教育的问题我们这些当校长的必须弄清楚,我们要弄不清楚就要挨板子,不管这板子来自何方,首先要打到校长的屁股上,我们不能人云亦云,我们不能‘月亮走,我也走’啊!”这个时候我开始思索,开始学习,开始朦朦胧胧有了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

    (二)、理论与实践 

    1、理论的解释。它包括下面三层意思:

    第一、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不同在于:应试教育是“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灭掉灵性,”使学生处于被束缚、被压抑的状态。而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解放学生,就是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学生从被束缚、被压抑、被禁锢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的探究,生动活泼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那么什么是应试教育呢?有人说是“时间加汗水”,错了,时间加汗水怎么能等于应试教育呢?时间加汗水等于勤奋。虽然我们反对用“时间加汗水”的办法来提高升学率,但是“时间加汗水”绝不等于应试教育。科学家要搞一项发明创造,没有时间和汗水行吗?我们各行各业要赶超世界水平,没有时间和汗水的付出也是不行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都说过:天才是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灵感嘛!时间加汗水是应试教育的表象,不是本质。马克思讲,如果现象和本质完全一致的话,那么哲学就成为多余的了。应试教育的坏根,在于它对学生的压抑、对学生的控制、对学生的束缚,其表现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居高临下的强行灌输,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死记硬背,外加棍棒式教育。其结果,破坏了学生的学习生态,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摧残了学生的创造力,摧残了学生探索的心。问题出在这里。

    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勤奋努力。

    第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完成四大任务:一、学生知识的学习,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三、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四、学生的品德教育;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和发展。在一个学校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就在课堂教学。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三,素质教育和升学率不矛盾。素质教育搞好了,不仅不会影响升学率,反而会大幅度的提升升学率。虽然当前高考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难以考核学生的全面素质,即使是采取加重学生负担、强行灌输、加大考试密度等应试教育的做法,也能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应试教育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提高升学率。但是上述这些做法都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压迫之上的,学生处于被动、屈从的地位,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切地讲,应试教育这一套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靠应试教育提高升学率是极其有限的,它只能把升学率提高到一个有限的高度,再提高上不去了,那么后边的任务要靠素质教育去完成,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当时我们有这样的认识是有风险的。因为当时国内所有的主流媒体和所有的官员,包括我们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部长们,从来没有讲过这样的话。这是一个雷区,踏雷是危险的。开始人们的认识是,素质教育好,但是影响升学率,后来有些有识之士认识到,素质教育和升学率并不矛盾啊!到此为止,再没往下讲。1997年夏季,在全校的教师大会上,我正式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即: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

     2、掀起头脑风暴

     能否把学校领导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变成全校教师的认识,能否真正转变广大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的教育观念,成了学校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当时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甚至个别班子成员也对我的一些观点不以为然)。为此,学校决定从1996秋到1997年春,在全校上下开展一次关于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大反思、大学习。现在看,那次大学习、大讨论、大反思在衡水中学的发展史上是一个转折点。为了转变广大干部教师的教育观念,那个时候,学校多次请专家来校讲学,频繁派老师外出学习,学校领导轮番登台汇报学习体会,骨干教师纷纷登台畅谈教育理想,大会报告,小会讨论,榜样示范,案例分析,倾盆大雨,涓涓细流,整个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与其说是一次大讨论,倒不如说是一次大灌输。因为马克思主义也是靠灌输,工人运动不可能自发的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靠有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从外部灌输进去啊。同样,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不可能自然地生长于教师的头脑之中,也必须靠灌输。那个时期,为了改变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衡水中学专门制订了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每学完一章就考一章,考核不及格的大会点名,还得补考。

    经过大学习、大讨论、大反思,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首先肯定,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里头也有许多闪光的智慧,比如说: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庄子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颜元注重实践的教育思想,还有《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知”的论述等等。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之中,这些声音很微弱,常常被淹没。相反,强行灌输、棍棒教育、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则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旋律。这些东西,是长期以来封建专制主义在教育上的一个反映。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在思想上依附于老师,唯师是从,唯书是从,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同时学生在人身上还要依附于老师,你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在老师面前学生俨然就是个奴才。老师把学生的大脑禁锢了,把学生的独立性剥夺了。老祖宗还在那儿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不要思考,背过就是了,背过以后就明白了,不许你去思考。蔡元培在上个世纪早期写的《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这篇文章中,就讲了中国传统教育中有大量坏的东西。巴西的一个教育家讲得更尖锐,他说:“灌输式教育实际上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压迫手段”。这种教育模式造成的结果,使学生变得麻木、呆板、消极、厌学,使得学生把学校看成是牢狱,把上学看成是服刑,一说放学如同大赦,高兴得跳起来。学生已经厌学、逃学,不想学习,不愿学习了,他逆反了,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破坏了学生学习的自然结构,这时不要说培养什么创造性人才,就连升学率也提高不了了。

    我在一次全体教师会上讲:我是学文科的,念书的时候读过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毕业后再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共产党宣言》里的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马恩讲,“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恩接着讲,“这些生产力仿佛是用什么法术一下子从地下呼唤出来的。”什么法术,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解放了作为生产者的工人。他们在人身上获得了自由,不像奴隶制时代、封建时代那样,在奴隶主的皮鞭下劳动,在农奴主的超经济强制下、人身控制下干活。工人有了自由,获得了解放,这时候生产力极大的迸发出来。我们的教学也是这样。应试教育之下,老师强行灌,学生被压抑、被束缚,不能思考,不能探索,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背什么,如果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把学生从被压抑、被束缚、被控制的状态里解放出来,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极大的焕发出来,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就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到了这个时候,升学率的大幅度提高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3、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衡水中学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始于1997年3月7日。这一天,学校出台了《衡水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实现“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明确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落实“五个要让”,优化十个环节。所谓“三个转变”,①就是把原来强行灌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启发诱导(这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②把教师单向的讲授、学生被动的听课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这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③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能、德并重(这是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落实“五个要让”非常直白,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这个文件出台后,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改革拉开了序幕。当时提出“三全”,全员发动,全面推进,全力以赴。目的就是一个,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的发动,也造成了教师心理上的恐慌,因为你要改革就意味着他要劳累啊,就意味着要否定自己啊,原来得心应手、旧的教学方式不能再用了。所以改革的阻力很大,有人公开叫板:你不是要改革吗,改革是允许失败的,邓小平还讲过要“摸着石头过河”,你一下子推出这样一个方案,我们适应不了,要我们改革就要允许失败。“不行,不允许失败。我们的改革是有科学的理论依据的,是被先进地区的经验所证明了的,是经过反复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推出来的。按照这个方案进行改革,只会成功,不会失败,如果失败了,你就是假改革。每一个人都必须改革,谁不改,打谁的板子,谁失败了打谁的板子”。我在大会上如是说。我们讲了过头的话,但是,在当时情况下,如果我们承诺允许失败,我们的改革就会流产,我们就成了现代的关云长,就会为那些惧怕改革、逃避改革的人留出了一条“华容道”。

     开弓没有回头箭,当时情况下,为推进改革学校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首先是在河北省第一家率先成立教科处,把它从教务处里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行政机构,由一名副校长兼任主任。后来,教科处就成了一个专门推进教学改革的机构,它要对全校的教学改革负责,它要培训教学改革的尖刀班。其次是“逼上梁山”。比如说,听评课,以往的时候,老师之间的评课几乎都是唱赞歌,如果提点意见的话,也是不痛不痒,“顾左右而言他”。改革发动以后,教科处每周都要安排一定量的听评课,而且我们对评课提出了三条具体要求:①、所有听参加听课的人都必须参加评课,所有参加评课的人都必须发言。②、所有发言评课者,都必须先给授课老师提三条缺点,再讲一条优点。③、要求所有评课的人,只要前面的人讲过的缺点也好,优点也好,后边的人就不要再讲了,必须有新东西,讲新的三条缺点和一条优点。这三条要求促使老师们踊跃发言,简直是争先恐后,谁落在后边谁就被动了。这样一来,授课的老师被评得满头大汗,浑身发烧,恨无地洞可钻。这种做法,现在看起来有些过头,但是,矫枉必须过正。这些做法在当时情况下,对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三是“唤起民众”。运用毛泽东闹革命的办法,宣传发动,唤醒民众。召开学生大会,到学生中去,宣传教学改革的内容、目的、意义和要求,把改革的方案告诉学生,让学生们知道改革会给他们带来好处,也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比如,学校提出,如果哪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落实“三个转变”、“五个要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给老师递纸条,课后也可以到教务处告状,甚至还可以当场罢课。又比如,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各个科任老师打分,把他们落实学校提出的“三个转变”、“五个要让”的情况排出队来,送教务处等等。通过这样一些非常的措施,造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群众压力,逼迫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4、引入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借钟馗打鬼 

    为了进一步巩固阵地,扩大战果,学校认为有必要借助外力、借助一种新的教学理论,进一步驱赶教师头脑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找到一个符合我们学校实际需要的科学的教育理论,我们走访了全国20来个省市的100多家学校和教育科研单位,可以说,走遍了千山万水,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1999年,我们把“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引入了校园。这一理论是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积几十年的心血而创立的,其主要精神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主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七动”即动手做、动耳听、动嘴说、动眼看、动口议、动脑思、动情读。总之,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究,全身心投入。张熊飞教学思想把钱梦龙的三为主的教学思想(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张熊飞教授进一步提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实现学生学习的发展性。我们当时就感觉诱思探究思想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衡水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

     当初引进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时候,也并不认为它代表了国内教学理论最高水平,我们之所以把她引进来,是因为它有较强的可借鉴性、可操作性,其目的在于借钟馗打鬼,借钟馗驱鬼,这个“鬼”不是别的,就是老师们头脑中陈旧的教学观念。后来的情况表明,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引入校园后,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使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进一步变化,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气氛热烈,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5、倡教育民主新风,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个转变、五个要让也好,诱思探究教学思想也好,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去落实素质教育,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解放学生。但是在自习和课外作业领域,应试教育还占着统治地位。

    2001年春天,衡水中学乘势而上出台1号文件,把素质教育的改革之箭指向了自习课和学生作业,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在作业和自习领域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自觉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新性;让学生会学、乐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让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成为当时校园的一句流行语。1号文件中,为落实上述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三条措施:

     ①削减学科授课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②放开自习,实行自习双轨制。不再把自习分配到学科老师名下,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自由支配自习的权利。

     ③实行作业限时制和作业自助制,改变过去整齐划一、强制完成的霸王餐式的作业形式,实行老师精心制作、学生自主选择的“自助餐”式的作业形式。对于“自助餐”作业形式,要求教师做到:精心加工,精心制作,不断花样翻新;还要坚持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科技发展前沿;老师不能强买强卖。要求学生做到:自主选择,各取所需;尽其所能,独立完成。这样做得好处是把学生从浩瀚的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学会独立的思考,独立的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做题速度的做法。

    为了探索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升学率的路子,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衡水中学唱了“三部曲”。第一部:1997年提出“三个转变,五个要让”,改革开始;第二部:1999年把诱思探究教学思想引入课堂教学,改革深入;第三部:2001年春衡水中学1号文件,改革延伸。“三部曲”总的精神就是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通过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这“三部曲”里面的一条主线就是把学生解放出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索精神,让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究,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实现其主体地位,解放他们的大脑,让他们去思考;解放他的双手,让他们去操作;解放他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解放他的嘴巴,让他们去表达。当学生被解放出来的时候,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当学生被解放出来的时候,就会调动出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到了这个时候,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了。

   (三)、效果与结论

   1、高考升学率迅速攀升

   2001年,我们重点大学上线人数达到了678人,省考试院的领导告诉我们是全省第一,我们当时不敢相信,以为是开玩笑。在招生范围只有38万人口的情况下,我们的升学成绩却超过了招生范围100多万人口、甚至几百万人口的省内老牌的重点中学。

   2、衡水中学的教育实践得出的结论

   ①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②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解放学生。③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④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而不是一两种具体的做法。

    2004年暑假有家媒体披露,一向重视素质教育的南京在高考中落败。当时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高考成绩刺痛南京教育》,说得是拥有全省一流教育资源的省会,高考成绩却排在了全省的末位。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点评,随后全国很多媒体转载报道,于是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关于素质教育的再讨论”。

    在讨论中有人发表文章,断言南京高考成绩失利是素质教育惹的祸,说是高考刺痛了南京的素质教育,甚至说素质教育是带刺的玫瑰,只能看不能碰,应试教育是臭豆腐,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整个观点基本是否定素质教育。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南京的素质教育表面上轰轰烈烈,各种成果花样翻新,但是花样重于实质,形式高过内容,很多都是在做秀,形式主义、形象工程,把素质教育简单化、形式化,今天搞展示,明天作现场,结果正常的教学活动受到冲击,最后导致了高考的失败。素质教育没有错,南京搞的素质教育是伪素质教育。

    虽然我对南京的素质教育了解不多,但坦率地讲,我不同意第一种观点,而是比较倾向于后者的观点。但是,如果讲南京的教育就是伪素质教育,恐怕也不尽然,未免有些绝对化了。但也确实在某些时候有做秀的成分。

    在讨论中有人把苏北扬州、南通一些学校的做法称作县中模式,认为苏北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这样讲有失公允。其实他们的很多做法都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这些地方我都去考察过。应该看到,现在高考命题正在逐渐向素质教育靠拢,很多试题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试题在很大程度上能考出学生的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现在高考的分数,在一定程度上讲,它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不光是智育的反映,包括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当然,目前高考改革的进展,距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关于素质教育的再讨论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应该说,当初我们国家选择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提出素质教育以后,也确实推动了我国的教育改革,使我国教育界耳目一新。但是这些年素质教育未能深化,始终停留在概念的层面、政策的层面,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①作为统领全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育部,到目前还没有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给以权威的、科学的解释,人们还是各说各话。

    ②正是由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给出科学的、权威的解释,所以造成长期以来很多人把素质教育和升学率对立起来,片面地认为,抓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其结果,不仅使素质教育的推进遇到很大的社会阻力,而且客观上使应试教育的畅行具有了某些社会合理性。

    ③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没有制订出明确的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和评估指标体系。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素质教育,如何评价一个学校的素质教育,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④缺乏制度的创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教育制度没有进行任何的重大调整,素质教育的推进遇到了强大的体制性障碍,遭遇到了原有的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那些制度的拦截。

    我在衡水中学的教育实践,还得出了另一个结论:

    3、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拉锯的过程,不会是突变。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师一次自我否定的过程,因而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艰难的过程,一个长期的过程。非常艰难,有时候甚至到了进一步退两步的境地。为什么?我们的校长,我们的老师,都是在旧的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下培养起来的,那些传统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我们的血液里面,已经转化成了我们的教育信念了,甚至已经转化成了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了。血液里流淌的都是旧的东西,要想全部把它换掉决非一日之功啊!有个专家讲,教学改革就像一个弹簧,你必须使出很大的劲才可能把这弹簧拉出来,但是一松手,它又回去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得体会非常深,当学校抓得紧的时候,课堂教学改革就前进一步,当稍稍一松手的时候,我们的很多老师又走回到驾轻就熟的旧的教学模式的“定势”当中去了。这个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虽然衡水中学在素质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前几步。要走完整个路程,还需要若干年的坚守和若干年的强力推进,否则,还可能退回去。退回去很容易。(我对现在的校长讲,我真的很担心你们会退回去,因为退回去也不会影响升学率嘛,外地的高分生源正不断的涌入嘛)。

    我们只要回溯一下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史,就可以看出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的推进是何等的艰难,何等的缓慢。

    早在1921年,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的时候,就深刻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坏根在于“使学生立于被动、消磨个性、灭掉灵性。”

    五四之后,陶行知先生从国外回来首先看到,几千年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它是“被动的”,培养的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陶行知曾在美国留学,他是当时的公派留学生,用的是“庚子赔款”“的钱。在美留学期间,师从杜威,接触到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因此,他坚决反对鸟笼式的、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了改造中国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取得学问;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

     为了改造中国的传统教育,陶行知先生先后创办了晓庄师范、育才学校,提出并实践了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在当时的国统区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教育界就开始了课程改革,提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课堂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问题。

     1964年,毛泽东在给北京铁路二中校长魏连一的批示中指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

     同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又尖锐的指出:“反对注入式教学法。这是资产阶级教育家早在‘五四’时期就提出来的,我们为什么不反对?之后,教育界提出了“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口号。 

  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刚一走上工作岗位,正赶上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当时的教学主张叫做:变讲堂为学堂,变学会为会学。这些提法在当时可以说非常新颖,非常超前,非常正确。

    九十年代我国教育工作者又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并写进了中央文件。世纪之交,我国又开始实行新课改。可以讲,从陶行知到建国以后几十年,教学改革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进行。其实,反“满堂灌”也好,反片追也好,素质教育也好,新课改也好,建国以后历次改革、历次讨论的内容、改革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要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的要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么多年过去了,可是教学改革如鹅行鸭步,甚至进一步退两步,成效甚微,以至有人感叹:四十年反片追,越反越心灰。现在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学到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强行灌输和棍棒教育的影子依然随处可见,泯灭学生个性、扼杀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行为依然比比皆是。有一次,中央教科所朱小蔓也讲,“现在校园里的厌学和恶性竞争比十年前还要厉害”。

    为什么改革进行的如此缓慢?为什么改革总也走不远?为什么会出现进一步退两步的情形?我个人认为:其原因就在于,作为改革的实施者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变。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思想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灵魂深处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推进教育改革的时候,未能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上,坚韧不拔,一以贯之。常常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说,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任何的教学行为都可以从他的观念层面找到依据,找到答案。所以,变物必须先变人,变人必须先变魂。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教学成绩能否实质性提高的关键。前几年,衡水中学大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了高考升学率的快速窜升,就说明了这一点。

     世纪之交,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九十年代自下而上开展的大讨论,第二次是2004年南京高考落败引发的素质教育再讨论,第三次是2005年6月何东昌老先生上书胡锦涛总书记以后,自上而下开始的、遍及全国的大讨论。我总的感觉是,三次大讨论一次比一次浮浅,一次比一次更远离核心,一次比一次更让人悲观。为什么这么讲呢?比如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次大讨论的结果,引起了高层的关注,导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作出了《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当时几乎没有人对实施素质教育持反对态度;第二次大讨论时,开始有人拿南京高考失利说事,出现了怀疑素质教育的一些观点;到第三次大讨论的时候,更多的人提出了种种困难,认为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如教育投入不足、教师人事制度不合理、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等等,甚至有人还断章取义地援引了胡锦涛对何东昌信的批示中的一句话,说“东昌同志提出的素质教育的问题很重要,的确只靠学校和教育部门是解决不了的”。我认为,这样的认识有失偏颇,其实,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学校,要靠课堂教学,其核心是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扼杀学生灵性、使学生立于被动、毁灭学生创造精神的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等于革除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最大的肿瘤。这也是素质教育要解决的一个核心的问题。现在存在一种倾向,把素质教育无限放大,把教育上所有存在的问题,都说成是素质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混淆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影响了人们对素质教育准确内涵的把握,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三、公平也是教育力

     这句话是借用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翻造的。或者讲得更直接一些:公平也是升学率。

     (一)、为什么?

    简单的说,公平可以优化教师的情绪状态,可以引发竞争,从而会极大地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1、从历史上看,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随便可以找到许多这方面的痕迹:如,古时候人们把心目中崇敬的男子称作“公”,如周公、关公、包公,年长的被称为“太公”如张太公、姜太公等。春秋时,孔子在《礼记》中讲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反映了那时候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到了宋代,中原一带家家户户供奉财神爷(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财神爷叫什么?赵公明。赵是当时的国姓,皇帝姓赵嘛。为什么叫公明呢?人们希望有一位公平、明察的财神爷来保佑他们过上好日子。到了明代,《管箴》中有一句话,“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办公室的正面墙上写的也是“天下为公”,直到现在,大陆和台湾凡是立有孙中山塑像的地方几乎都镌刻着“天下为公”四个字。去年连战来大陆,在南京发表演讲时也说,希望两岸都能效法“天下为公”的精神,共谋和平与发展。自从孙中山创建民国以来,人们就把官员作事叫办公,把官员工作的房间叫办公室,再后来,人们把国家工作人员叫公务员。建国之初,我们党在农村建立的社会组织叫人民公社,最近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讲,社会公平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最近几年,国内理论界有关教育公平的呼声很高。但是现在讨论的教育公平的范畴,主要是在国家教育政策层面、教育资源的宏观配置方面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比如师资的调配、资金的流向等等,而微观层面学校内部的教育公平问题还基本没有涉及到。我个人认为,学校教育内部的教育公平是终端的教育公平,在某些意义上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一个学校办学品位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养育也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公平往往是和民主、公正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校内部没有一个公平的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工作学习状态,而且将会影响学校育人的质量。在学校里,每一个教师都希望领导能够公平的处理问题,一碗水端平,如果教师感觉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公平的,他就会有公平感,有了公平感,也就有了安全感,那末,他就会踏下心来工作。反过来,如果教师有了不公平感,就会产生情绪上的压抑和不安,就会影响工作积极性。所以,公平也是教育力,公平也是升学率。有了公平,就会心齐气顺、政通人和,有了公平,就会积极向上,热情高涨。

    2、同时,公平还会引发竞争。

    争强好胜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中国人,对自然界不怎么关注,但非常关注人本身。这一点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对自然界的观察非常细致,英国人瓦特小时侯在炉边观察烧水,提出壶盖为什么会跳动?由此发明了蒸汽机。近代的一些重大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小到打火机,大到宇宙飞船,几乎都是西方人搞出来的。但西方人不太在意别人的评价,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都很随便,包括性生活方面也很随便,也很少有人关注和背后议论别人的私生活。中国人对自然界不怎么关注,但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你看《红楼梦》,它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写得非常到位,所以,毛泽东就说过,你们中国人有什么可骄傲的?无非就是有一本《红楼梦》嘛。日常生活中,中国人非常关注自己在一个群体中的位置,别人怎么看我,别人怎么评价我,我排老几。一个领导班子若干个副职要排出个先后顺序,国家领导人出场的时候也是分先后的,《水浒传》中宋江起义上梁山后,梁山英雄108将排座次,那个顺序是根据功绩和武艺比出来的,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骂人时我们常说“你算老几”就是这种文化的反映。在中国人的文化里,就是要争高下,决雌雄,就是“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死要面子活受罪”。

     在学校里,老师也一样,他们特别关注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特别关注自己在教师群体中的位置,只要有一个公平的平台,他自然就会有一种赶超别人的欲望,只要有一个公平的环境,他们就会你追我赶,根本不用领导去管。所以,作为学校的领导,只要搭建起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让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去尽情地表演发挥,一显身手,自己在旁边公正裁判,就能够激发起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调动起极大的工作积极性。

    (二)、探索与实践

    基于上述认识,衡水中学在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就非常注意营造公平的学校教育环境,而且,努力地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1、努力在学校内部营造公平的环境 

    首先体现在用人上。用人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提拔干部唯才是举,公开岗位,平等竞争,群众评议,择优聘任,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用好一个人,带动一大片。

    其次体现在政策的制订上。学校每一次出台大的政策,都要经过民主讨论,长时间反复酝酿,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利益,力求公平公正。

    创造公平的环境还体现在评模选优、评定职称等问题上。学校领导坚持做到公开指标,群众评议,公开打分,当场排队。决不暗箱操作,决不感情用事,决不照顾关系。

    创造公平的育人环境还体现在学生管理上。班主任在座位调整、任课教师在课堂提问等问题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论家庭背景怎样、知识基础如何、也不论长相好看难看,让小草和鲜花都享有同样的阳光,让学生在平等、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衡水中学的另一个管理理念是:决不强迫任何一个教职工干他不愿干的工作。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要解放老师。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决不采用控制人身,限制自由等带有封建时代烙印的老办法。从1999年开始,衡水中学实行志愿填报竞争上岗。每年暑假前,学校要公布下一个学年的岗位设置聘任方案,然后由教师根据方案的要求,填报1到n个岗位志愿,公平竞争,最后由科室主任和年级主任根据教师填报工作志愿,分批次择优聘任。其中有一条,就是在聘任一个人的时候,决不聘他没有选择填报的岗位。这样,就把原来强调的个人服从组织安排,变成了组织安排服从个人志愿,这样,就使每一个教职工能够在一种公平、宽松的环境些自由的选择自己所愿意从事的工作岗位。

     2、竞争管理上的优化设计

    为了便于师生之间的竞争,学校在管理的很多环节上进行了优化设计:

    比如,新生入学,按均衡的原则进行微机编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随机抽班上任,不论是领导干部的子女还是教师子女一律不允许选班就读,以免造成班与班之间、生源人数和生源质量上的不平衡(我当校长10年,没有允许过一个有特殊背景的学生选班)。一旦入班,就要从一而终,中途不能换班,如某班中途因学生退学出现了缺额,那么,就从要求转学的后备生源中予以递补。这样,就可以保证各个平行教学班之间,在生源均衡的前提下展开教学与管理的公平竞争。

    再有,在平行班任课教师的配置方面,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师的年龄、性别、性格、教学风格,努力做到均衡搭配、优化组合,以利于竞争。如甲班教数学的是个年轻女教师,那么乙班也配个年轻的女教师。如甲班语文课的老师是个老教师,那末,-------------。

    还有,从2001年开始,衡水中学开始尝试将一个年级的20个教学班分甲乙两部,每部10个班。在师资、生源均衡的情况下,让他们在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展开竞争。此外,在同一年级的平行班当中,又进行了“比翼班”实验,即一组任课教师同时在两个教学班任课,让这两个教学班的班主任和学生在竞争中比翼齐飞。

    原来学校一个医务室共两名大夫,工作效率低,学生意见大。后来学校把它一分为二,各自分开办公、单独结算、分别考核,结果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立刻发生了变化。原来学校就一个大食堂,在管理上一直难度很大。后来在重新翻造设计的时候,从便于竞争考虑,我们把它一分为四,分成了四个食堂,同样的设计布局,同样的使用面积,同样的炊事设备,同样的服务机会,单独核算,引入竞争,结果饭菜价格、饭菜质量、服务水平、卫生状况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前边讲了班与班之间师资配备的平衡、生源配置的平衡,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工作考核的公平。严密的组织每一个考试,平时组考的严格程度,绝不亚于高考。比如,考前对试题的来源、内容是绝对保密的;发卷以后,正式答卷铃响之前答卷的学生,要扣30%的分数,决不含糊;考场上的纪律也十分严格;考完之后,要密封卷头,整个阅卷过程也是在严密的监控之下,要在大的房间里面集体进行,而且是年级之间交叉阅卷、流水阅卷,以确保考试成绩的准确。另外就是教学时间上公平。对各学科课时进行科学的分配,然后严格要求老师不拖堂、不提前上课、不得挤占自习,不得多留作业,教师以任何形式变相挤占自习、多占时间都要予以爆光,受到警告,以确保公平的享有时间。

    各个科室的主任由于工作内容、任务、职责不同,所以不好竞争。衡水中学把各科室的各项职责任务赋于一定的分值,年初予以公布,年终根据完成进度和质量进行量化打分排队,从而实现了科室之间的公平竞争。

    衡水中学校园的卫生状况给到过衡中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各个场馆、各个教室几乎是一尘不染感到惊讶。其实衡水中学的卫生管理也是运用了竞争管理的原则,把各个区域的卫生分别落实到五个科室去管理,如餐厅归膳食处,科技馆归教务处,办公楼归办公室,宿舍楼归政教处。然后由五个科室各抽一个人组成卫生联查小组,联查小组每周不定时联查二次,并进行量化打分,注明扣分原因和部位,明细打印入表,然后根据五个人打的平均分排出队来,在每周一次的校长办公会上进行公布。周周评比,周周排队,把评比变成了常规,把竞争变成了常规。久而久之,学校的卫生管理就进入了自动化的轨道。

    总之,在衡水中学,公平竞争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凡是可以竞争的地方都给搭建一个公平的舞台。

                      (三)、公平竞争带来的影响

    一个材料上说,衡中流传着一句口头禅:“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早晨起床后15分钟之内完成穿衣、收拾床铺、洗漱、整理内务,然后到操场列队出操。学校开始检查宿舍卫生和早操情况。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包含了七个争。争起床速度(不许提前)、争宿舍卫生质量、争列队早晚、争队列整齐、争步伐矫健、争口号嘹亮、争精神状态。在这里既有速度的竞争,也有质量的竞争。一天之计在于晨,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竞争之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早操完了之后,又是一系列的竞争。同学们跑着进教室,先是争每日一歌,然后争提前进入自习状态,自习开始之后,又争学习效率。学生和学生之间、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凡是学校提倡的,事事、处处、时时充满竞争,今天你超我,明天我超你。

     真实地讲,衡水中学的师生每天都生活在竞争之中,每天都是步履匆匆、紧紧张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快节奏、高效率。但由于衡水中学各方面的竞争是公平的、和谐的,所以大家每天感受到的不是竞争的压力,他们每天体验到的是竞争的亢奋和公平的享受,所以工作积极性极为高涨。

     公平竞争给学校带来的变化还表现在干群关系的融洽。对教师来讲,由“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努力工作变成了一种自发的行为。对领导干部来讲,角色变了,由“督战员”变成了“裁判员”“服务员”,原来费力不讨好,背后挨人骂。现在只要袖手旁观、公正地举牌就可以了。

    总之,公平竞争优化了师生的精神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

    两点体会愿和大家分享:

    ①、公平产生竞争,竞争提高效率。人的潜力近乎无限,潜力的迸发靠竞争,竞争产生靠公平。有了公平的竞争,就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②、营造公平的环境需要境界。有的人做不到。到教育局后,我把我的经验告诉我的校长,但是很多人做不到。 

    四   让校园激情燃烧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人们,激情是一种昂扬的、积极的心态,激情可以排遣郁闷,提升自信,激情可以激发灵感,调动身心的潜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激情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张力。

    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激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有着“为了革命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激情。然而,曾几何时,我们进入了一个没有激情的时代。方志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王进喜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现在的青年人一心想的都是如何经营自己的安乐窝,他们很少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在他们的身上已经很难找到过去时代的青年人为民族献身的理想和冲动了。有人讲,现在的青年人有知识,没有文化;有目标,没有信仰;有青春,没有热血。 

    中学生正处在烂漫的花季,风华正茂,在他们的生活里本应该充满着朝气,充满着幻想,充满着激情。然而,现在多数中学生,长期处在升学考试的恶性竞争之中,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不堪重负。1999年,我专门邀请在北师大念心理学博士的学生回母校做过一次心理调查,结果发现60%以上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很多中学生孤独、压抑、焦虑、烦躁、自卑,缺乏自信,怀疑一切,愤世厌学,个别学生甚至还有自杀倾向。这些不良的心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消除,不但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1999年,我开始认识到,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要建设名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改善学生的心态,必须养育学生的激情,要让全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都充满激情,要打造一支富于激情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大批富于激情的学子,要创建一种激情文化。要为学校的教育注入生命的激情,要让校园生活激扬飞越。

     1、通过课堂教学养育激情

     建设激情校园,从招聘教师开始。激情对一个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从1999年开始,衡水中学到人才市场招聘大学生,从面试、试讲到考察,我都全程参与,亲自把守“入口关”。首先要看应聘者有没有激情,如果没有激情素质,其他条件再好也不要。对一个教师来讲,激情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一般地讲,过于世故、圆滑的人不会有太多的激情,不适合当老师。激情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的一种心理基因,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品质。

     创建激情文化,首先从课堂教学开始。衡水中学提出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学不是好的课堂教学,并把师生激情互动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予以要求。近代史上有一个人叫梁启超,曾在北京大学教书,梁启超先生上课,讲到精彩之处,往往顿足捶胸,狂笑、叹息,有时甚至痛苦流涕不能自已。每当讲过一课,梁先生常常大汗淋漓,极度兴奋。衡水中学要求教师学习梁启超,要带着激情走进课堂,以情激情,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激情,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学生对权威的崇拜心理。为此,衡水中学提出四个敢于怀疑,即: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名家,敢于怀疑定论,敢于怀疑教材,敢于怀疑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要求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一时的错误,勇敢地去欣赏学生的真知灼见,及时鼓励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调动学生的激情。

     事实上,激情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当学生有了激情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就会兴趣盎然,当学生有了激情的时候,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激情状态下的学习,才是有效学习、高效学习。

     2、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点燃激情

     到过衡中校园的人都知道,作为标志性建筑之一的科技馆的正面墙上镶嵌着周总理的名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九个红光闪闪的大字。在衡水中学的校园宣传橱窗和场馆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条幅和警示牌。每天学生跑完早操,进教室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全体起立,情绪激昂地颂读爱国诗篇,很多班级的课前一支歌也都是《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之类的爱国歌曲。

     从1997年开始,校方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报告会、演讲会。每次活动都要经过认真的准备,报告演讲人或学生、或教师、或校领导、或社会名流,但都必须经校长办公会认真挑选。大礼堂报告会的场景布置、灯光音响都要经过精心设计,讲稿撰写要专人把关,要求角度新、信息量大。每次报告会下来学生热血沸腾,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憾、不能自已。甚至有的到晚上还激动得很长时间睡不着觉。

     有人不理解,说你这是不是天方夜谭?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进行这样的教育。你错了,现在的中学生太需要这样的教育了,现在的中学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样的教育了。长期以来,“黄金屋”、“颜如玉”之类的教育刺激,对中学生来讲早已经麻木了。心理学上讲:“欲除烦恼先忘我。”当学生每天想的是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时候,必然会净化自己的心灵,必然会淡化对身边琐事的烦恼,而把主要精力聚焦于学习,而且,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很自然的会把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能比爱国的情怀更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当中学生为了理想而学,为了国家和民族而学,有了强烈责任感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是强烈的、持久的。

     3、通过集体主义教育和组织集体活动调动激情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往往片面地强调服从集体,要求学生愿做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愿做革命螺丝钉,拧到哪儿哪儿行。结果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需求。最近这些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片面地强调学生个性,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结果助长了学生当中的强调自我、个人至上的思想倾向。任性、批评不得、心中没有他人、没有责任感。这样做既丢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其实在集体中发展个体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讲,“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马克思选集第一卷第82页)。

    衡水中学这些年坚持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感觉到:一个学生如果离开了班集体,学习毅力就会减退,学习效率就会降低;一个学生离开了班集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怯懦、退缩。而把自己融入集体当中的时候,就会立马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激情。

    从1997年开始,每年高一新生入学后,学校都要组织他们进行远足活动。徒步急行80华里。外人一般认为,组织这样的活动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磨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能吃苦、有毅力。不错,我们当初设计这项活动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考虑,但是,更主要地考虑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永不服输,永不言败,靠集体的力量战胜自我,挑战极限。调动起一种生命的激情。

    为了准备这项活动,少不了战前动员。讲清目的、意义、要求,学生们象过节日一样,头一天晚上就兴奋得睡不着觉了。第二天清晨在红旗引领下,他们精神抖擞地上路了。100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三华里,人人打着背包,背负5公斤的食物和水,军容严整,歌声嘹亮,口号震天,宣传车的喇叭里喊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开始的时候,同学们轻松欢快,有说有笑。后来便双腿灌铅,小同学们互相激励着,互相推动着,甚至是互相搀扶着,依靠集体的力量,不顾双腿酸痛,脚上起泡,咬着牙走完全程(后边有救护车,走不动的可以上车,可是没有一个人上车)。当他们一跛一拐地列队返回学校时,高年级的同学和老师们在校门口夹道欢迎,有的高年级同学还推开教学楼高层教室的窗户,为他们鼓掌欢呼。我们的小同学唱着班歌、校歌,挥动着军帽,就象从战场上凯旋归来,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场面十分感人。

    到过衡水中学的人几乎都对衡水中学的课间操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严整的队列、昂扬的状态、激越的口号、感人的气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2003年4月份,北京海淀的校长团来衡水中学参观。听说衡水中学大课间不上广播操而且跑操,非要亲眼看一看。于是,我陪着他们站在办公楼的台阶上看学生跑操。这时候,学生方阵一个个从他们面前跑步而过,队列严整,步伐有力,一个个精神抖擞,口号震天动地,此起彼伏,回荡在校园上空。看着看着,他们当中的几位忽然掉下了眼泪。我问,“怎么了?”“激动的。我们简直是在观看阅兵式啊,你们的学生太振奋了,太有气势了。你们学生的精神状态太棒了,有一股子压倒一切的气势,真让我们激动呀。我们北京城里找不到一所像你们这样的学校啊。”

    有一次一位记者到学校采访,记下了很多东西。走的时候,要和我交换意见,我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他。这位记者对我讲,“来到这里的几天,我始终被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所包围,被一种快节奏所包围着、感染着。你们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工作激情,你们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激情太感人了。这几天,让我感到,你们这里的人们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建国初期,那战天斗地的火红的年代。不是有一部电视剧叫《激情燃烧的岁月》吗?我采访衡中的文章,就叫‘激情燃烧的校园’吧。”我说,“非常感谢你,我们距离激情燃烧的校园这样一个目标还差得很远,我们还要努力。”同时我对这位记者讲,我们现在的确是一个需要激情和必须养育激情的时代,因为没有激情就没有我们的教育事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