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兼职:中国经济应反思发展模式的缺陷 - 媒介社评 - 大中华思想门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2:49:58
 中评社北京8月27日电(评论员 余永胜)尽管有人质疑“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准确性,但中国经济总量即便尚未超过日本,那也不过是一两年之内的事。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纠缠于是否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而是审视与反思过去发展模式的局限与缺陷,为下一步向更高层次迈进做好准备。

  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接近10%,GDP总量从1980年的3千多亿美元,达到2009年的近5万亿美元,一举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划时代意义是勿庸置疑的。但回过头来看,这三十多年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结构性缺陷。正是这些缺陷,不仅导致原来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且发展本身的意义也要大打折扣。

  首先要指出,过去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的透支性消耗基础上的,其危害性已成社会共识。以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例,2007年长三角最发达的太湖流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蓝藻事件,无锡市的自来水全部无法饮用。而太湖沿岸城市苏州和无锡,是长三角地区除上海以外产值最多的城市,蓝藻的成因无疑与沿湖城市过于追求GDP有关。至于珠三角,情况更为堪忧。一项由国家环保总局进行的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近40%的农田菜地遭重金属污染,农产品的安全性显然存在问题。金融危机后,广东提出“腾笼换鸟”战略,意在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业,也是痛定思痛后的明智之举。
不仅是环境,对劳动者的过度消耗同样问题严重。恶劣的工作环境、超强的工作负荷、极低的劳动报酬,损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今年以来,深圳富士康公司接连发生了十几起工人跳楼自杀事件,就极具标本意义。它表明,过去依赖赚取工人血汗钱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无法继续。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把工人当作有血有肉、有感情和尊严的人而非机器来对待。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

  事实上,更深一层的问题不仅在于原先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且经济增长本身的意义也要大打折扣。这既表现在经济层面上,也表现在社会层面上。从经济上说,环境污染需要后续治理,这就抵消了相当一部分的GDP增量。绿色GDP核算小组成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雷明2007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有些省份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最高可达其GDP总量的10%,如果扣除这方面的花费,这些省份的GDP增幅就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而从社会和伦理的意义上说,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后果同样严重。众所周知,发展经济的意义最终要体现在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上。但现在许多人的感受是,经济虽然增长了,大家对生活的满意度并没有随之提高,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却在增加。
今年以来,多地发生了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恶性案件,特别是系列幼儿园凶杀案,闹得全国人心惶惶。中小学及幼儿园门口俨然成了特殊警戒区。这些案件发生的原因很多,每个案子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说,却与社会矛盾激化有关,而社会矛盾激化的最基础性原因,却是分配不公。曾有领导人提出解决的方式是,“防得犯罪分子无法下手,打得犯罪分子不敢下手”,但只要存在犯罪意图,单纯依靠“防”与“打”是不可能消除的。还是温家宝总理说得好:“我们不但要加强治安措施,还要解决造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加强基层的调解作用。”显然,比增加GDP总量更重要的,是增加社会公平度,提高全体公民的幸福指数。

  必须客观地指出,过去几十年发展的历史意义也是不容置疑的。它为国家和社会积累了巨量的物质财富,中国一改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的国家形象。另外,上面所说的发展缺陷,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富强过程中的必需代价。

  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在发展模式上,现在已经到了由原先注重规模转为注重质量的时候了。这里所说的质量,不仅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比如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也包括发展伦理和观念上的,比如发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等。应当说,前一种转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且正在进行中,而后一种转变却因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显得特别艰难。但惟其如此,我们才要更加认真严肃地对待。这才是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之后,我们最需思考和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