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莓莓完整版百度云:黄坤明:着力解决五难问题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45:04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和驻杭部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解决好军队征兵难、吸引保留人才难、转业退伍安置难、伤病残人员移交地方难和一些基层干部生活难等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注重实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部队提高“谋打赢”能力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大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以提高新兵质量为核心,帮助部队解决征兵难题

  “兵乃军之基石”。军队的质量来源于士兵,而优秀的士兵取决于兵员的素质。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以“为官一任、强武一方”为已任,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不断拓宽征兵对象,建立多方一体的管理联系制度,帮助部队解决征兵难题。

  (一)加强国防教育,营造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杭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内容纳入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每年召开议军会,制定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工作意见,分解落实工作目标和责任,并把它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年终目标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大力开展以《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和双拥法规为重点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积极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各种军事活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意识。近4年来,全市有1900多名各级领导干部负责人参加了高层次、大规模、全过程、多收获的战时行动演习。在新闻媒体开设《国防之声》、《双拥在线》等专题节目,介绍军转干部、退伍军人安置政策,宣传军政军民团结的先进典型和事例,反映转业退伍军人的军旅生活和建功立业的事迹,报道军属支持亲人献身国防的先进事迹等等,深受广大群众和部队官兵欢迎。把国防教育列入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学生军训和军地共建文明学校活动。在人防演习和征兵工作期间,街道(乡镇)和社区(村)都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加大“双拥文化广场”、“英雄文化长廊”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国家利益至上”和“依法服兵役光荣”的良好氛围。

  (二)拓宽征兵渠道,着力提高兵源质量。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武部门充分发挥杭州中高等院校众多的优势,加强与院校的沟通联系,把征集大中专学生入伍作为提高兵源质量的主要途径,逐步把新兵征集主体从传统的社会青年转移到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上来,有效拓展了征兵渠道,提高了兵源质量。去年我市征集的新兵中,近七成为城镇家庭户口,八成是党团员,高中毕业和在校大学生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近九成。

  (三)坚持育才拥军,建立多方一体的管理联系制度。新时期部队战士的管理联系工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士兵的社会性、成才的多维性、思想诱因的多元性,使得对战士的教育比以往复杂得多,更需建立部队、家庭、社会三方一体的教育管理联系网络。为进一步提高战士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我市充分发挥区、街道人武部在协调联系上的优势,积极配合部队做好战士教育和育才工作。人武干部到部队回访,不仅慰问看望新战士,还给新战士带去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捎去家长的嘱托,向他们介绍他们最关心的优待优抚工作情况。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每年赴西藏慰问杭州籍士兵,鼓舞和勉励战士报效祖国,为家乡争光。我市各街道(乡镇)还设立了“国防卫士奖励基金”,对立功军人给予奖励。

  二、完善优抚政策,帮助部队解决吸引留住人才难题

  我市每年组织人员深入部队和基层连队调查研究,听取部队领导和战士的意见建议,按照区分轻重缓急、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帮助部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一)抓基础,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杭州市拥军优属若干意见》、《关于认真做好杭州市区驻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杭州市区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费补助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并把各级各部门拥军优属的任务和要求纳入市有关部门、各区县(市)及驻杭部队双拥工作任务职责进行考核,推动双拥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抓根本,提高干部生活质量。在解决好部队干部夫妻两地分居和住房困难等问题基础上,我市采取由市政府下达指令性事业编制、组织随军家属专场就业招聘和创业项目展示洽谈会、建立网上就业信息服务室等方式,加大随军家属安置力度,对暂未就业的随军家属给予生活和社会保险补助,为参加社区干部和社工招聘的随军家属视情况提供帮助,有效缓解了随军家属就业安置难问题。同时,对军人子女入托、初中跨学区入学、高中入学等提供必要帮助。

  (三)抓运用,提升科技拥军成效。我市充分发挥地方科技、资源、人才相对集中和高新技术产业较为发达的优势,积极开展送科技进军营、送知识进军营、送图书进军营、送服务进军营的“四送”活动,把帮助部队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向科技强军、科技练兵服务延伸,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向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延伸,把帮助官兵掌握生产生活的基本技能向掌握现代科技手段延伸,把地方科技文化信息优势有效地转化为部队战斗力。4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向部队赠送电脑千余台,科技文化书籍40万余册;举办各类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班数千余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万余名;帮助部队立项和解决战备训练等方面的科技难题50多个,科技拥军资金数百万元。

  三、实施退转军人人才战略,帮助部队解决转业退伍军人安置难题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市坚持“经济发展越快,越不能忘记为国奉献的人”理念,千方百计安置好转业退伍军人,努力“让服役的安心、退役的定心”。

  (一)把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与实施人才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我市坚持把军转干部作为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和杭州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补充,纳入杭州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安置计划,按照充实基层、调整结构、双向选择、优化配置的原则,把安置军转干部作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充实事业单位骨干力量的重要契机,把他们安置到适合的单位和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优势。4年来,我市共安置军转干部数千名,安置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占95%。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杭州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退役金差额补助的实施办法》,市财政每年拨款数百万元鼓励转业干部自主择业。到目前为止,我市有百余名转业干部选择了自主择业。

  (二)把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与事业单位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退役士兵安置上,我市做到了部队、地方和转业干部、退役士兵“三满意”,连续多年被省政府和省军区评为安置先进单位,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也得到较好落实。主要是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市政府定期协调有关部门,定单位、腾岗位、批编制,确保退役士兵顺利安置就业。二是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公平竞争、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对退役士兵进行专项考试、考核,并根据综合考试成绩、部队表现等情况,择优录取,每年约有三成以上退役士兵进入事业单位。三是制定多项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退役士兵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拓宽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渠道。4年来,我市共安置退役士兵数万名,城镇义务兵自谋职业率96%以上,转业士官自谋职业率45%以上,安置率均为100%。

  (三)把农村退役士兵安置与提升城市创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与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协调发展,创新工作思路,努力解决城乡退役士兵安置在待遇方面的矛盾。自2007年起,我市实行城乡退役士兵安置一体化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退役士兵安置经济补偿新形式,采取自然增长的城乡统筹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或安置补助测算方法,并逐年提高补助标准,让农村退役士兵与城镇退役士兵享受同等安置待遇。逐步建立农村退役士兵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的优惠政策体系,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每年组织四五百名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农村退役士兵特点与市场、企业需求,把职业培训与考核发证、推荐上岗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农村退役士兵适应社会、自主创业的能力。

  四、完善政策创新服务,帮助部队解决伤病残人员移交地方难题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优抚对象特别是伤残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问题,不断完善政策、创新服务,建立和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优抚对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让他们共享杭州改革发展成果。

  (一)健全优待抚恤政策。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军人抚恤优待的实施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高学历青年参军入伍的通知》、《杭州市抚恤优待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杭州市民政局、杭州市财政局关于调整杭州市区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的通知》等几十个与军人抚恤优待相关的政策文件,明确残疾军人就业享受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优待,吸纳残疾军人就业的企业享受福利企业有关优惠政策,较好地解决了伤病残军人等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保障问题。

  (二)提高拥军优属服务质量。为全方位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我市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形成了“政府买单、中介服务、社区管理”的模式。一是把伤病残军人等优抚对象信息载入区、街道、社区三级“e家人”社区综合管理系统,载入杭州市首创的多功能智能“市民卡”。二是构建了区属医院、社区卫生站、责任医生三级医疗联动,区级部门、社区的应急服务联动,15分钟购物圈商家送货上门联动的“三联动”服务机制,让优抚对象享受优质、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三是广泛开展“图书银行、文化拥军,时间银行、服务拥军,爱心银行、实事拥军,岗位银行、就业拥军”活动,为优抚对象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服务。四是结合居家养老服务,围绕“住在家里,我来服务”目标,建立以保洁、保安、保绿、助老为内容的“三保一助服务中心”,构建满足优抚对象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五是向辖区重点优抚对象和老年优抚对象发放400—800元“爱心服务卡(券)”,为优抚对象提供无偿、低偿服务。

  (三)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生活。我市各级财政每年提前安排资金,并逐年提高优抚对象优抚金标准,各项指标高于省定标准,确保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全市建立了优抚对象医疗就诊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形成了医疗“三级保障圈”,即优抚对象的医疗费通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第一次报销,民政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第二次报销补助,对因病造成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再采取临时补助进行保障。残疾军人、“三属”等优抚对象可免费乘坐城市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游览公园景点,享受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政策。我市每年还组织优抚对象疗休养。

  五、坚持办实事做好事,帮助部队解决基层干部生活难题

  围绕解决部队基层干部生活问题,市委、市政府制定计划、分解任务,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落实处,真正体现了“部队有所需政府有所为、部队有所难政府有所帮”。

  (一)坚持军地联系想实招。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注重加强军地双方团结协作,军地领导层之间形成了经常性沟通机制。每年召开国防教育、双拥和军民共建领导小组会议,军地领导进行广泛深入交流。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时,军地领导相互走访。部队上级领导来杭到部队检查指导工作时,市领导邀请他们进行座谈、汇报工作、征询意见。军地发生重大或突发性事件时,领导层主动向对方通报情况,共同商讨、妥善处理。市有关部门与部队联系紧密,每年召开部队群秘科(处)长和地方联络员会议5次以上,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市双拥办与部队群工部门广泛联系,频繁走动和交流,共同外出学习考察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了军地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坚持提供保障办实事。每次部队举行重大战备训练和军事演习时,市委、政府都召开协调会,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及时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和军事演习中遇到的困难。每逢春节、“八一”节和外出军事演习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率团慰问官兵,各区县(市)和市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也都组织人员进行走访慰问。每当部队军事演习凯旋,市领导都到部队进行慰问。凡涉及部队军事设施、军事要道建设需要和涉及军事、官兵精神物质生活需求的,全市各级各部门都给予大力支持。4年来,驻杭部队审批项目41个,审批调整项目用地306亩,地方投入资金4.6亿元。其中,部队自建经济适用房项目7个,总面积12万平方米,还帮助部队解决了干部经济适用房61套。本着“想其所求、帮其所需、解其所困”原则,市里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部队供电供水、营区绿化、垃圾清运以及文体活动设施建设、办公条件改善、数字电视安装等。

  (三)坚持拓展领域求实效。我市各街道(乡镇)在落实优抚服务制度、军人立功奖励制度、军人家庭财产保险制度和走访慰问制度基础上,把双拥工作延伸到社区,作为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示范社区的一项考核内容,使基层双拥工作更具活力、更富成效、深入人心。各区、县(市)对基层双拥工作的指导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年底有总结。为驻杭部队现役军人办理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专用IC卡,邀请部队官兵参观西博会、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世界休闲博览会、杭州国际动漫节等,丰富和活跃部队官兵的文化生活;帮助部队解决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问题,为部队培训农技人才,改善部队官兵生活条件。

  在这几年的做好双拥工作、解决“五难”问题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主要有这样几条体会:

  做好双拥工作、解决“五难”问题,必须以发展为前提。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新形势下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前提。杭州双拥工作之所以能不断向前推进,既得益于部队建设的发展,也得益于双拥工作自身的发展,更得益于杭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创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新局面,必须始终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把国防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寓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努力走出一条“军民兼顾、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

  做好双拥工作、解决“五难”问题,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创新是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根本动力。开创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新局面,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双拥工作思路转移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上来,把工作对象由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社区等新兴组织延伸,把工作内容逐步渗透到科技、文化、教育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各个领域,实现精神互动与物质支援协调推进,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同步发展,激活双拥工作的动力之源。

  做好双拥工作、解决“五难”问题,必须以基层为根本。双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众性活动,只有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双拥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没有基层的广泛参与,双拥工作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开创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新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创新各种载体,坚持典型引路,加大舆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国防建设、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形成军地齐心、上下齐力、八方参与的格局,打牢双拥工作的基础。

  做好双拥工作、解决“五难”问题,必须以形成合力为关键。双拥工作只有双向互动,军地紧密团结协作,才能不断提高质量。开创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新局面,必须高度重视军地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尤其是高层领导之间的沟通,以定期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驻杭部队群秘科(处)长会议、重大节日与重大活动互相走访慰问和过“军事日”活动等为载体,建立健全经常性交流沟通机制,确保沟通渠道顺畅、重大问题交流及时,使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真正做到军地通力合作,统筹协调、达成默契、形成合力。
黄坤明:着力解决五难问题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人民日报:“十二五”时期将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人民日报:“十二五”时期将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中国“十二五”时期将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扎实推进五大工程 深圳某预备役高炮团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纪实 着力解决好学风问题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 “十二五”规划: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信阳市文新局:扎实工作 全面推进 着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科学规划,多方着力,不断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着力推进选人用人工作科学化发展 效能,在军民融合中聚变 ——全军卫生系统构筑军民融合式药材保障体系综述 当涂县围绕“一二三四五” 扎实推进乡镇党委换届工作 突出“五化”抓落实 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常家金穗小学“五结合”扎实推进生本教育 来何汹涌须挥剑——军民融合关键问题之我见 国务院纠风办: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 德阳市分行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着力解决存在问题 扎实做好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我镇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扎实做好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我镇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教育报评论员三论:扎实推进再创教育改革发展新辉煌 创新创优 提质提效 着力推进两项改革 再创义乌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