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袖开衫防晒衣:藏传佛教尊者twitter中译文(4-7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43:12

 译者:@DLLMstwitter http://weibo.com/dllms

重要的是要尽可能怀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和一颗善良的心。(04月01日 17:25)

 

同为人类,我们没必要在相互之间设立一些人为障碍。(04月04日 17:36)

 

当忍耐到能够区别行为及其发出者时,自然就会变得宽容。(04月05日 17:30)

 

在我们世界,对我们的内心生活和它的价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内在与外在财富的价值进行了反思。(04月07日 17:36)

 

同情和爱使得我们的行为更有意义,也更有成效。(04月08日 17:34)

 

如果我们做出实际的努力,我认为我们可以克服任何困境,并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改善。(04月12日 17:56)

 

人的本性如此,当他或她可以与别人分享幸福和信任时,他们感觉最轻松最愉快。(04月15日 17:36)

 

无论我们处于何种景况,我们都同样希冀幸福。(04月17日 17:54)

 

当我们向他人敞开胸襟,并准备向他们展现我们的友谊和热情时,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04月18日 17:24)

 

当我们学着忍耐时,我们发现我们已经打开了平静和安宁的大门。(04月19日 17:22)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都具有很大的潜能。(04月20日 17:38)

 

增进爱心和慈悲,克制愤怒和怨恨,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行为,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04月21日 17:32)

 

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直到我们咽下最后一口气,我们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情感和人性的温暖。(04月23日 17:48)

 

所有的精神特质——宽恕、容忍、所有的美德,都源于同情心和爱心。(04月27日 17:45)

 

通过耐心的疏导,使得(我们)心绪更加平和,从而我们内心会变得更加强大,往往身体也会变得更加健康。(04月28日 17:59)

 

要交上真正的朋友并被他们接纳,我们必须相互感受到对他人的爱和同情。(05月02日 17:36)

 

幸福生活源于我们对内在价值的关照。(05月04日 17:24)

 

我认为人性本善:虽然我们有嫉妒和仇恨,但我们的总体特质似乎是友爱和善意。(05月05日 18:19)

 

同情(慈悲)心和爱心构筑了非暴力行为。(05月07日 17:53)

 

当我们心怀善意时,我们会更强大、更有自信。(05月11日 17:36)

 

慈悲是一种对他人福祉的关怀。(05月12日 17:40)

 

我们必须致力于为整个人类谋求福祉,而不仅仅是获得财富。(05月13日 17:49)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忍耐能够助你维持意志,并成为你的支撑。(05月14日 17:42)

 

爱心和同情心,对他人和自己都是有益的。通过善待他人,你的内心和思想将变得平和而开放。(05月16日 17:24)

 

真正可靠的戒律不是来自于压制,而是来自于对我们行为的各种原因的理解。(05月17日 17:37)

 

我们需要像真正的兄弟姐妹一样为他人着想,关心彼此的福祉。(05月18日 17:41)

 

修行的目的是要与众生为友,关心他们,愿意并能够帮助他们。(05月20日 16:53)

 

具备利他主义的品性十分重要,在我看来,平静和幸福将填补我们的日常生活。(05月23日 17:24)

 

只有通过仁慈和爱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05月24日 17:31)

 

要到达确定性,你需要从怀疑的姿态开始。最优秀的科学家具备公正无私的心胸和坚定不移的信仰。(05月25日 17:27)

 

当我们想帮助他人,并且尝试这样做时,我们的态度更加积极,人际交往也因此变得更加容易。(05月27日 17:17)

 

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和信仰,并关心我们的人类同胞。(05月30日 17:40)

 

当我谈论关于爱和同情时,我并不是作为一个佛教徒,或藏族人,或達賴喇嘛而这样做,我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谈论这些。(05月31日 17:27)

 

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敌人,因为他们提供了独特的机会,给我们练习毅力、宽容和忍耐。(06月03日 17:27)

 

通过扩展普通的爱心和关照,使之超出一贯的偏见的限制,把爱从(感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06月04日 17:26)

 

宗教已成为深刻的哲学问题的代名词,其核心在于仁爱和慈悲。(06月07日 17:36)

 

我们有能力和责任来选择我们的行动是否遵循了一种良性途径。(06月08日 17:35)

 

和朋友(真正的朋友)一起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需要我们有一颗温暖的心,而不是金钱或权力。(06月10日 17:31)

 

开放的心胸就是开放的思维。(06月11日 17:37)

 

优良的精神品质,如无限的爱心和同情心,是我们大脑的潜力。(06月13日 17:13)

 

顾及我们邻居的利益,实质上就是顾及我们自己的未来。(06月14日17:30)

 

非暴力是实力的标志,而暴力是一种绝望和软弱的标志。(06月15日17:42)

 

根据自然的经验和常识,每个人都能明白情感从人出生之日起就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是人生的基础。(06月17日 17:43)

 

如果没有内心的和平,没有内心的平静,这是难以实现持久的和平。(06月18日 18:00)

 

如果你把别人看作兄弟姐妹,他们也会做出相应回报。(06月20日 17:26)

 

当你的心灵被爱滋润时,你就可以开始心怀慈悲打坐参悟了。(06月21日 17:24)

 

愤怒不能克服愤怒。如果一个人向你表达了愤怒,你以愤怒回报,其结果将是一场灾难。(06月27日 17:45)

 

因慈悲心和爱心而尊重他人——这是真正的宗教修行。(06月28日 18:03)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幸福的生活。(06月29日 17:34)

 

慈悲是深切渴望看到别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而爱是一种希望看到别人快乐的强烈愿望。(06月30日 17:47)

 

我们都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07月05日 17:26)

 

不仅从宗教角度,而且从世俗的观点来看,培养利他主义的实践都发挥着良好作用。(07月06日 17:07)

 

爱、同情和关心他人,是幸福的本源。(07月10日 17:28)

 

不管喜欢与否,我们都相互连接在一起,独自快乐是不可想象的。(07月11日 17:26)

 

具备现实的眼光和培养纯正的动机,可以使你免于恐惧和焦虑。(07月12日 17:28 )

 

善良能够化解敌意和怀疑,出于爱而帮助他人永远是最好的选择。(07月29日 17:45 )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07月14日 17:27)

 

面对多大的困难,我们就必须具备多大的勇气。(07月16日 17:28)

 

当我们感到自己不能帮助别人时,至少我们可以做的是停止伤害他们。(07月18日)

 

要控制负面的身体和言语行动,就要探究内心的根源并驯服它。(07月21日 17:57)

 

所有良好的素质,必须播种和培育。我们不能指望一夜之间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位觉悟者。(07月23日 17:40)

 

如果使用暴力,你可能会得到暂时的满足。但暴力的本性是不可预知的——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07月25日 17:08)

 

“悲悯”在世界各大宗教传统中都占据重要地位。(07月26日 18:24)

 

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认为慈悲完全是宗教的事务;如果一个人没有灵性,有些东西就会被忽视。(7月28日 18:05)

 

如果我们能培养一颗善良的心,发自内心地感激、爱和同情他人,我们的生活当会有所改善。(8月1日 17:26)

 

我们应该好好想想,自己在影响环境方面的行为,会怎样影响到他人。(8月2日 18:13)

 

任何微小的进步都非常有益,人们能够从中学习,以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8月3日 17:11)

藏传佛教尊者twitter中译文(4-7月) follow上twitter名人!(整理中) 4,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4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卡拉玛经》及其注疏(觅寂尊者译) ( 2 ) - 增支部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卡拉玛经》及其注疏(觅寂尊者译) ( 3 ) - 增支部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伏藏大师酿?涅玛沃热尊者略传 佛十大弟子传-大迦叶尊者(1)(转载) 什么是“劫”?(佛教中) 藏传佛教中能改变风水的宝贝(有缘者得) 《度心术》 (译文)4 宇航员用Twitter上传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张子林书法 收藏 佛教经典语录(中) <隆中对>译文、赏析 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 诺那尊者所传观音施食法 四法寶鬘論 遍知龍欽巴尊者專題(索達吉堪布傳講) 自考《古代汉语》全译文(7)7 自考《古代汉语》全译文(4)4 1,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Bu... 2,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2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3,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3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5,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5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6,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6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藏传佛教与现代社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