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达35炔雌醇环孕酮片:1,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Bu...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8:07:52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八城经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难住在韦沙离城的 木瓜村。        那个时候,八城的居士第十因办某事到达巴 嗒厘子城。当时,八城的居士第十来到鸡园一位 比库之处。来到之后,礼敬该比库,坐在一边。 坐在一边的八城居士第十对该比库如此说:    “尊者,具寿阿难现今住在哪里?我想见具 寿阿难。”            “居士,具寿阿难住在韦沙离城的木瓜村。”             于是,八城的居士第十在巴嗒厘子城办完事 后,来到韦沙离城木瓜村具寿阿难之处。来到之 后,礼敬具寿阿难,坐在一边。坐在一边的八城 居士第十对具寿阿难如此说:            “阿难尊者,是否有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 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 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 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呢?”                                                                            
    “居士,有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 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 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 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阿难尊者,有哪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 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 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 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呢?”              “居士,于此,比库离诸欲,离诸不善法, 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他 如是审察、了知:‘此初禅是造作、思念。凡是造 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得 达诸漏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 喜,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 不再从那世间回来。居士,这即是一法为那位世 尊、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 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 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 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寻、伺寂止,内洁净,心 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 第二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二禅是造作、 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 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 成就并住于第三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三 禅是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 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 并住于第四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四禅是 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以慈俱之心遍满一方而住, 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 四隅、一切处,一切如自己,对具一切[有情]的 世间以慈俱之心、广、大、无量、无怨敌、无瞋 害遍满而住。他如是审察、了知:‘此慈心解脱是 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 法。’他住于其处……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以悲俱之心……喜俱之 心……舍俱之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 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处, 一切如自己,对具一切[有情]的世间以舍俱之心、 广、大、无量、无怨敌、无瞋害遍满而住。他如 是审察、了知:‘此舍心解脱是造作、思念。凡是 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 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超越一切色想,灭有对想, 不作意种种想,‘无边的虚空。’成就并住于空无 边处。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空无边处定是造作、 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 住于其处……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超越一切空无边处,‘无边 之识。’成就并住于识无边处。他如是审察、了知: ‘此识无边处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 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无上解缚 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超越一切识无边处,‘什么 都没有。’成就并住于无所有处。他如是审察、了 知:‘此无所有处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 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 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灭 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 从那世间回来。居士,这也是一法为那位世尊、 知者、见者、阿拉汉、正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 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 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 达。”            如是说已,八城的居士第十对具寿阿难如此 说:“阿难尊者,犹如有人寻求一种宝藏,却一 次获得了十一种宝藏;同样的,尊者,我寻求一 种不死之门,却一次得听闻到十一种不死之门。 尊者,又犹如有人的家有十一个门,当他的家着 火时,即使从任一个门都能使自己安全逃出;同 样的,尊者,我从此十一个不死门的任一个不死 门都能使自己安全逃出。尊者,那些异学都能为 老师遍求老师的酬劳,我为何不向具寿阿难作供 奉呢?”             于是,八城的居士第十召集了巴嗒厘子城和 韦沙离城的比库僧,亲手以美味的嚼食、啖食侍 候令满足,又各供一套衣给每一位比库披着,供 三衣给具寿阿难披着,并为具寿阿难建造了五百 精舍。                                                                                                                                                         逐一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德林 给孤独园。           于其处,世尊称呼比库们:“诸比库。”那些 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          “诸比库,沙利子是智者;诸比库,沙利子 是大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广慧者;诸比库, 沙利子是捷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速慧者;诸 比库,沙利子是利慧者;诸比库,沙利子是决慧 者。诸比库,沙利子观半个月的逐一法观。诸比 库,这是沙利子逐一法观的方法:            诸比库,在此,沙利子离诸欲,离诸不善法, 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他 对该初禅之法的寻、伺、喜、乐和心一境性,触、 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 意,逐一确定这些法;他对这些法知道生起,知 道住立,知道灭去。他如此了知:这些法实如此 由无而生,生已消失。他对这些法不亲近、不离 去、不依止、不执着、解脱、离缚、解放心而住。 他了知‘有更上的出离’,乃多作之为‘有’。 
      再者,诸比库,沙利子寻、伺寂止,内洁净, 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 于第二禅。他对该第二禅之法的内洁净、喜、乐 和心一境性,触、受、想、思、心、欲、胜解、 精进、念、舍、作意,逐一确定这些法;他对这 些法知道生起,知道住立,知道灭去。他如此了 知:这些法实如此由无而生,生已消失。他对这 些法不亲近、不离去、不依止、不执着、解脱、 离缚、解放心而住。他了知‘有更上的出离’,乃 多作之为‘有’。             再者,诸比库,沙利子离喜并住于舍,念与 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 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他对该第三禅之法的 乐、念、正知和心一境性,触、受、想、思、心、 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逐一确定这些 法;他对这些法知道生起,知道住立,知道灭去。 他如此了知:这些法实如此由无而生,生已消失。 他对这些法不亲近、不离去、不依止、不执着、 解脱、离缚、解放心而住。他了知‘有更上的出 离’,乃多作之为‘有’。             再者,诸比库,沙利子舍断乐与舍断苦,先 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  成就并住于第四禅。他对该第四禅之法的舍、不  苦不乐受、轻安性、心不思惟、念清净和心一境  性,触、受、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  舍、作意,逐一确定这些法;他对这些法知道生  起,知道住立,知道灭去。他如此了知:这些法  实如此由无而生,生已消失。他对这些法不亲近、  不离去、不依止、不执着、解脱、离缚、解放心  而住。他了知‘有更上的出离’,乃多作之为‘有’。               再者,诸比库,沙利子超越一切色想,灭有  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无边的虚空’,成就并住  于空无边处。他对该空无边处之法的空无边处想  和心一境性,触、受、想、思、心、欲、胜解、  精进、念、舍、作意,逐一确定这些法;他对这  些法知道生起,知道住立,知道灭去。他如此了  知:这些法实如此由无而生,生已消失。他对这  些法不亲近、不离去、不依止、不执着、解脱、  离缚、解放心而住。他了知‘有更上的出离’,乃  多作之为‘有’。                 再者,诸比库,沙利子超越一切空无边处, ‘无边之识’,成就并住于识无边处。他对该识无  边处之法的识无边处想和心一境性,触、受、想、 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逐一  确定这些法;他对这些法知道生起,知道住立,  知道灭去。他如此了知:这些法实如此由无而生,  生已消失。他对这些法不亲近、不离去、不依止、  不执着、解脱、离缚、解放心而住。他了知‘有  更上的出离’,乃多作之为‘有’。                再者,诸比库,沙利子超越一切识无边处, ‘什么都没有’,成就并住于无所有处。他对该无  所有处之法的无所有处想和心一境性,触、受、  想、思、心、欲、胜解、精进、念、舍、作意,  逐一确定这些法;他对这些法知道生起,知道住  立,知道灭去。他如此了知:这些法实如此由无  而生,生已消失。他对这些法不亲近、不离去、  不依止、不执着、解脱、离缚、解放心而住。他  了知‘有更上的出离’,乃多作之为‘有’。                再者,诸比库,沙利子超越一切无所有处,  成就并住于非想非非想处。他从该定念出起;他  从该定念出起后,对该法过去、灭去、变易,正  观该法:这些法实如此由无而生,生已消失。他  对这些法不亲近、不离去、不依止、不执着、解  脱、离缚、解放心而住。他了知‘有更上的出离’,  乃多作之为‘有’。                  再者,诸比库,沙利子超越非想非非想处,成就并住于想受灭定。他以慧见到后,灭尽诸漏。 他从该定念出起;他从该定念出起后,对该法过 去、灭去、变易,正观该法:这些法实如此由无 而生,生已消失。他对这些法不亲近、不离去、 不依止、不执着、解脱、离缚、解放心而住。他 了知‘没有更上的出离’,乃多作之为‘没有’。        诸比库,若有能说正语者,得达自在、得达 究竟于圣戒,得达自在、得达究竟于圣定,得达 自在、得达究竟于圣慧,得达自在、得达究竟于 圣解脱。沙利子即是彼能说正语者,得达自在、 得达究竟于圣戒,得达自在、得达究竟于圣定, 得达自在、得达究竟于圣慧,得达自在、得达究 竟于圣解脱。        诸比库,若有能说正语者,是世尊之子,从 胸、从口而生、从法生、法造,是法的继承者, 而非财物的继承者。诸比库,沙利子能随如来所 转的无上法轮而正转。”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 说。                                                              第一讲禅修旨要           今天,大家来禅修营报到后,就要开始投入 禅修了。我们准备在这次禅修营中教导和实践上 座部佛教的止观禅法。           讲到禅修的目标,当然是为了断尽烦恼、灭 尽诸苦;想要断烦恼和灭苦,就要修习戒定慧。 也就是说: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必须持戒 清净,然后在戒清净的基础上培育定力,之后再 培育慧。唯有慧才能断烦恼,才能灭苦。换言之, 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通过止观来断烦恼。            在这一期禅修营里,我们将以修习入出息念 (ànàpànassati)为根本业处。如果有些禅修者在之前 已经修过其他禅修业处,也可以继续修习。例如 有些人曾经修过慈心,有些人修习不净,有些人 修习四界分别等,都是可以的,不过在作禅修报 告时请先说明清楚。            既然在座大部分人在以前都曾经参加过禅修 营,有一定的禅修经验,在这里,我就只讲一讲 在禅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大方面。             第一、禅修方法:修行应当按照佛陀的教导, 要有正确的方法。按照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无论 修止也好,修观也好,都要依靠巴利三藏;佛陀 在三藏里怎么教导,我们就应当如何来修行实践。 然而,在巴利三藏里所看到的教导通常都很简要, 所以除了三藏以外,还必须参考义注(annhakathà), 例如《清净道论》(Visuddhi magga)。在上座部佛 教传统中,《清净道论》是一部禅修大全,或者 是禅修手册。在缅甸帕奥禅林(Pa-Auk Tawya),以 及在这次禅修营里,所有的禅修者都要依据巴利 三藏以及《清净道论》,还有各种义注的教导修 行。同样的,如果大家修习入出息念或者其他禅 修业处,也要依照《清净道论》的教导。             假如在禅修方法上与上座部佛教传统有出 入,例如《清净道论》教导我们这样修,但是大 家却有自己一套不同的禅修方法,或者是从其他 导师那里学来的;那么,在这次禅修营期间应把 这些方法暂时先放下,只依照巴利三藏及其义注 的教导、依照业处导师的指示来修行。也就是说, 在禅修方法上,我们必须紧扣经论,紧扣三藏及 其义注。             第二、禅修心态:还有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 是,并非只是有了好的禅修方法就能够修得好。 禅修方法就好像一条路,但除了知道这条道路, 我们还要知道如何走才能没有危险,才能平安到  达目的地。对于禅修,光是知道禅修方法还不够, 还必须有良好的禅修态度、正确的禅修心态。什 么是正确的禅修心态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中道 ——不极端、不偏。再具体地说,就是修行的时 候五根要平衡,七觉支要平衡。为什么需要特别 强调禅修心态呢?因为我们发现:只要禅修者亲 近过一些业处导师,在帕奥禅林禅修过,或者参 加过止观禅修营,他们基本上都知道如何修,方 法也基本正确,但是却仍然可能修出一大堆问题 来。为什么呢?关键在于态度有点偏,五根不平 衡。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在禅修的高级阶段,五 根平衡都是很重要的。             相信在座都知道,直到佛陀入般涅槃时,阿 难尊者还是初果圣者,他证得入流果已经43 年 了。在第一次圣典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作为一 名初果圣者,本来没有资格当选为参加结集的持 诵者;但是结集又少不了他,于是当时马哈咖沙 巴(Mahàkassapa)尊者及其他的尊者就激励他继续 禅修。那天晚上,阿难尊者很精进地修行,整夜 经行,但是没有一点进展。到了凌晨,他感觉身 体已经非常疲惫了,正要躺下,在双脚已离地、 头未至枕的那一刹那,断尽了一切烦恼,成为阿 拉汉圣者。为什么呢?因为之前五根还是不平衡,一旦五根达到平衡,他的圣道就出起了。             从这个例子说明,即使在禅修的高级阶段, 即使一个人已经证得果位,但五根不平衡,还是 不能够提升。再以Sooa koeivasa 尊者为例子,他在 第一次听到佛陀说法时就证得初果,之后也是由 于五根不平衡,一直没有达到更高的成就,于是 佛陀用弹琴的譬喻开示他,这个故事在座都清楚 吧!对于禅修,不仅方法要正确,禅修态度也要 正确。禅修态度就是中道,或者说五根要平衡。             禅修时应如何达到五根平衡呢?五根可以分 为三组:               第一组是念根;              第二组是信根与慧根;              第三组是精进根与定根。              念根是独立的一组。念根即正念(sammà sati), 把心沉入对象。例如修习入出息念,呼吸是我们 禅修的对象,也叫做业处,业处就是心工作的地 方。如果把心沉入呼吸,好像石头沉入水里一样, 叫做正念。正念是修任何业处都需要的。              再者,信根与慧根要平衡,用我们现在的话 来说,就是感性和理性要达到平衡。过度感性容 易落于迷信;过度理性、慧根太强,容易批判、 喜欢批评,这对禅修是两个极端。       另外,精进根与定根也要达到平衡。用现在 的话来说,精进根是动的,定根是静的。禅修时 心过于动容易浮躁,心过于静容易沉滞,变得无 力。要动静相宜,感性和理性都要达到平衡,如 此,禅修时就很好用功。             要如何应用到实际禅修上呢?不同的阶段, 信根与慧根的侧重点也略有不同。《清净道论》 提到:在修止业处——培育定力的阶段,信根稍 强一点是恰当的;在修观——培育智慧的阶段, 慧根强一点是恰当的。             除了已经修到维巴沙那(vipassanà)阶段的禅 修者之外,其他人只要还在培育定力,都可以运 用下面这些技巧。在专注呼吸的时候,提升信根 就是把心贴近呼吸,或者说用感情去感觉、去爱 我们的呼吸。若你真的能够爱你的呼吸,对呼吸 有感情,你的心自然对呼吸有兴趣,自然能够紧 贴呼吸,你的心和呼吸就达到相应。这就是所说 的“在培育定力的时候,信根稍强一点是适当的。”              无论是修止、修观,还是平时日常生活,我 们和外界只有一种关系——心和对象的关系。无 论修行的方法如何变化,也只有一种关系,即心 和对象的关系。如果修入出息念,就是心如何面 对呼吸;如果修四界差别,就是心如何面对四界 ——地、水、火、风;如果修慈爱,就是心如何 面对一切众生,把慈爱散播出去。除了这种关系 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关系。修行就是要调整 这种关系。在修入出息念时,一旦心和呼吸的关 系调整好了,你的定力必定能够培育起来,禅修 自然会进步。如果我们用感情去面对呼吸,心就 会贴紧、融进呼吸。这时,心和对象——呼吸就 相应了。如果心和呼吸相应,心就能维持在呼吸 上。如果心维持在呼吸上,定力还能不提升吗?            为什么说修定时慧根可以稍弱一点呢?慧根 偏于理性。理性是面对所缘时,心要和对象保持 一段距离,也就是心不会太投入对象,太投入了 怕看不清楚。慧根就是心要和对象保持一段距离, 然后分析它、评判它、判断它。为什么在修观时 慧根要强一点呢?因为修观的目的是要把心从种 种对象(诸行法)中抽离出来才能够解脱。我们 必须客观、理性、有智慧地观照诸行法的无常、 苦、无我,这叫做修观。但是修止与修观不同, 我们不要把修观的方法用在修止上,也不要把修 止的方法用在修观上,否则会搞错。一旦搞错了, 就调整不好心和对象的关系,禅修就不能上去。            对于修止,在培育定力的阶段不要太理性, 不要太多的分析,不要经常让心抽离对象。有些人在修入出息念时喜欢评判自己的呼吸:现在我  的呼吸会不会太快了?会不会太微弱了?现在是  不是有光了?禅相出来了没有?太多的评判对培  育定力不是很好。你们应当把心打开,投进呼吸,  去爱你的呼吸,完全地把你的心融入呼吸,你的  定力一定能够提升!在“阿毗达摩”里,定叫做 “心一境性”(ekaggatà)。什么是“心一境性”呢?  “境”是对象,“性”是状态;心保持只有一个  对象的状态叫做定。任何的禅那必定有“心一境  性”这个禅支。禅支的意思是这种心所的作用已  经很强了。如果我们的心持续地维持在一个对象  上,只有一个固定的对象,没有其他对象,这种  状态就叫做定。如果想要让心持续地维持在一个  对象上,必须让心与对象相应,达到同一个水平。  如何达到同一个水平呢?如果心对于对象没有感  觉、没有兴趣,心慢慢会昏沉,或者心可能会去  找其他有兴趣的东西,变成妄想。禅修者在禅修  过程中会出现这些现象,多数是由于心对呼吸没  有兴趣,所以心表现为无力或者到处乱跑。在培  育定力的时候,心对呼吸要有感情。心对呼吸越  有感情,越能够贴近呼吸;当心贴近呼吸维持到  一定的状态时,定力就培育起来了。这就是信根  与慧根平衡的具体运用方法。                                                                             
       在座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禅修经验,在具 体运用的时候,不用想太多的东西,只要用心去 爱你的呼吸、去感受你的呼吸、去贴近你的呼吸, 这样就可以了。不要太多分析、不要太多妄想、 不要太多计划、不要太多追忆,只是单纯就可以。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的话,在修定时你的心就能够 平衡,这就是正确的态度。              还有另外一组是精进根与定根也要平衡,这 对禅修者来说也很重要。如何平衡精进根与定根 呢?就是要平衡动与静的关系。在禅修的时候, 我们对大家说不要太努力、不要太用力。但是, 这并不等于说要大家懒洋洋,懒洋洋又偏到另外 一边去了。我们要大家尽自己的能力,能够专注 几分就算几分,而不是拼。我们不鼓励大家拼, 只是要你把精力投入到禅修就可以了。              呼吸本身是很柔和、轻盈的,如果心一定要 去抓呼吸,去用力呼吸,用僵硬的心对待轻柔的 呼吸,心和呼吸能相应吗?呼吸是轻盈、柔和的, 我们的心也要保持平静、单纯,要这样才对。             修行态度不正确或修行不当容易产生禅病。 什么是禅病呢?有些人一专注就感觉头晕、气胀、 肌肉绷紧,甚至身体变得僵硬,这就是禅病。为 什么会这样呢?就是精进力过度,或者用力过度导致的。在禅修的时候,心过度平静不行,这样 心没有力,禅坐会昏昏欲睡、点头哈腰。就像一 潭死水,水不流动容易长青苔,容易变肮脏。心 过度动、过度用力也不行,会产生许多没必要的 问题。我们来这里禅修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 想带着一大堆禅病回家。             我们对禅修不应抱有过多的期望。有一句话 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并不是想在没正 式禅修之前就先泼大家冷水。但是,如果你对这 次禅修营抱有过高的期待,那我就真的不客气对 你说:“我要泼你冷水,因为你带着一颗贪求的心 来这里禅修,你的心态已经错了。”修行是为了 离贪,为了去除烦恼。假如你抱着一大堆烦恼, 抱着贪求的心、有所得的心、想要证得什么境界 的心前来,你的修行有进步才怪呢!你没有染上 禅病回去就算不错了。            修行是能够做到几分就做几分。就好像农民 种庄稼一样,他只管耕耘,用不着问收获。假如 他种了一棵树,然后在树旁边立一根尺,每天去 量量看今天长了几厘米,昨天长了几厘米,这样 的话他能过得开心吗?同样的,修行也是这样。 如果你常常想:今天修得怎么样?昨天修得怎么 样?明天修得怎么样?你不会过得开心的!我们要做快乐的修行人,不要做愁眉苦脸的修行人; 我们要做开开心心的修行人,不要做个有一大堆 烦恼、妄想执着的禅修者。            修行是要我们放下,不是叫我们拿起什么东 西来。很多人就是抱着要拿起什么东西、得到什 么东西的态度来修行,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只要 你依照正确的方法,拥有正确的态度,你的禅修 必定会有进步、会有体验。精进并不是叫你的心 紧紧地抓住对象,或追求什么境界。你的心越能 够放下,越单纯、越简单,心对呼吸的专注力就 能提升。            过度精进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如果在限定的 期间内没有达成你的要求,没有实现你的期待, 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沮丧、追悔、烦躁,甚至自暴 自弃。当你想到修行不但没有给你带来利益,反 而产生副作用时,还会想要继续修行吗?那时候 你可能对你禅修的方法没有信心,甚至对佛教、 对佛法都没有信心了,这是很不应该的。             修行一定要中道,中道就是平等地行道。犹 如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车开得太快容易出事, 开得太慢也不行,必须恰到好处。当车速为110 公里或120 公里时是恰当的,这时用不着拼命踩 油门,否则容易出事,到时候你不是平安到达目的地,而是躺在医院、甚至在坟场里。所以修行 一定要平衡、要中道。              在佛陀教导的七觉支当中,有一种觉支叫“喜 觉支”。觉支,巴利语sambojjhaiga,是由sambodhi 及aiga 两个词组成。sambodhi 是三菩提、正觉、 完全地觉悟;aiga 是因素、成分、条件。觉支就 是导向正觉的要素,共有七个要素,称为七觉支。 你们知道为什么佛陀特别地把“喜”纳入觉支, 把喜也称为导向正觉的要素吗?我想问问大家: “有多少人在精进修行时能够欢喜呢?”喜,就 是对禅修业处有兴趣,要喜欢、喜爱禅修的对象。 若是修入出息念的话,要对呼吸有兴趣、要爱呼 吸。觉支的七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缺 一不可。我们思维一下,佛陀在很多教导里,其 实已经把禅修态度说得很透彻了。但是在禅修的 时候,由于我们一直以来的习气、贪爱、执着, 还有我见、我慢,让我们看不清楚法。由于看不 清楚法,就算连呼吸这么简单、自然的业处,都 要弄到那么复杂。这就是很多禅修者修不上去、 或是修出一大堆问题的原因。如果你把禅修态度 调好、调正确,修行修不上去才怪呢!如果你现 在走的道路正确,而且开车的技术也很娴熟善巧 的话,最终必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因为在座大部分禅修者已经有禅修经验,在 方法方面不用我多说,在这里只是特别强调禅修 态度而已。不过,对于第一次来禅修的人,我现 在教你们方法。方法很简单,也许用一两分钟就 可以讲完。在禅坐时,先盘腿而坐,无论是双盘、 单盘、散盘,姿势一定要坐得舒服,建议臀部稍 微垫高一点,上身保持正直。坐得舒服是坐姿最 重要的一点,坐得不舒服,硬撑也没用。在用心 方面,只须单纯地在人中一带区域觉知呼吸就可 以了,尽你的能力,能够觉知几分就几分。方法 就这么简单,但是做起来可不容易。鼻头、人中 一带的呼吸是我们的业处,用心在这里觉知呼吸 就是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但是有两点要注意, 第一、心不要跟着呼吸吸进体内,也不要跟着呼 出体外;第二、不要用眼睛看呼吸,用眼睛看是 错误的方法,要用心去觉知呼吸。如果想要了解 更具体的禅修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上座部佛教 修学入门》第三篇<业处篇>。希望大家利用时间 先把<业处篇>从头到尾阅读一遍,里面谈到了禅 修方法以及禅修心态。你们照着书上讲的去修行、 去实践就不会错。若是有人修其他业处,例如慈 心或四界,那就在作禅修报告时另当别论。              今天晚上讲禅修方法和禅修心态就讲到这 里。顺便提醒大家一下,这里是密集禅修营,作 息时间和大家在各自的寺院、各自的家里不同。 大家要有心理准备,要将原来的作息时间调整为 禅修营的作息时间,该休息就休息,该禅修就禅 修。一定要保证睡眠。在整个禅修营期间实行禁 语,不要说话,不要看到熟人就聊,即使你自己 不会心动,别人也会受干扰。我们来这里是为了 体验法,要先放下一切对过去的追忆,放下一切 对未来的期待,也要放下一切负担,尽量把身与 心都投入到自己的业处,投入到法中。无论行立 坐卧,保持心专注在自己的业处上。平时要多点 经行,要勤经行。尽量把你的心带到禅修营来。 如果你的心已经来了,就很容易契入这里的气氛、 契入你的禅修、契入你的业处。             在禅修营期间,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部选自《中 部》的经典——《八城经》。在这里,预祝大家 在这一期禅修营里都有法的体验。               
1,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Bu... 2,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2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3,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3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4,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4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5,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5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6,止观法要—《中部·八城经》讲义 ( 6 ) - 玛欣德尊者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Buddhi...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4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6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7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8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9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0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1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2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3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4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5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6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7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8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19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20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 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 21 ) - 帕奥西亚多 - 上座部佛教网 Therav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