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漫展 催泪瓦斯:徐达内:奇迹(FT中文网 2011-7-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1:37:34
2011年07月27日 06:21 AM

媒体札记:奇迹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评论 打印 电邮 收藏 新浪微博  

(2011年7月26日)

对很多人来说,这又是一个不眠夜,特别是当他们得知在温州街头广场上,人们自发聚集起来为动车追尾事故的死难者燃烛诵诗、放飞孔明灯时。与半年前上海胶州路大火“头七”之日的花海一样,从东到西从南至北,从《钱江晚报》到《生活新报》,从《信息时报》至《新京报》,这幕民众哀悼自身群体命运的场景刊登在报纸上,伤痕印刻在心中。腾讯已经把自己的新闻首页相关标题改为代表悼念的黑色,并转载那首网友悼念遇难孩子的诗:《请原谅我还来不及长大》。

从目前表现出的悲愤强度来看,本次动车追尾事件已然创下新高,尤其是在民间意见领袖及媒体人士群中,出面发言者俱为怒斥,极少回护。那个一家六口五死一伤的杨峰,因为公开宣布“不要赔偿只要真相”,而被他们视作大义英雄,网络上满是他披麻戴孝质问官员的画面。 

在所有那些被传播的悲情故事中,在官方宣布搜救结束后被意外发现的女童项炜伊是最能获得关注者。两岁半的伊伊恍惚中误将护士当妈妈,令人唏嘘。央视主播在直播镜头前为她的苦难哽咽;《大河报》上正是孩子那句让人心碎的“妈妈,你去哪里了,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江淮晨报》针对前国脚郝海东有意收养一事而作头版标题,“伊伊,你有很多‘郝’爸爸”;《每日商报》和《扬子晚报》寄语“加油”“好好活着”。在浙江,这种怜爱之情更加溢满纸面:《青年时报》在头版头条摘录她父母亲生前的最后微博留言,说上一句“宝宝伊伊啊,妈妈永远挂念你”;《钱江晚报》感叹“童年,在7•23拐了弯”;《都市快报》更以“伊伊,差点被放弃的奇迹”来描述这个被几度宣布“没有生命迹象,停止搜救”的历程,并以央视主播张泉灵的一段话总结心中郁闷:“很快,她就会问,爸爸妈妈去了哪里,我们该如何回答?长大她或许会知道,她是一个曾经险些被放弃的生命,不是她一个人该如何面对,是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面对。”

事实上,铁道部之所以会面临如此不由分说全盘否定的怒火,不仅是为中国政府官员整体公信力低下“埋单”,不仅是为此前连发的多起高铁故障“埋单”,更是为追尾事故后广受诟病的善后处置而“埋单”。“奇迹”一说即让王勇平面临巨大压力。在那些流传的“八宗罪”或者“五宗罪”中,这位铁道部发言人面对为何搜救结束仍能发现女童的回应即列其中,名曰“妄言”或者“挑逗公众情绪”,红网直接由评论作者柏文学训斥一声“王勇平,你谦虚谨慎些好不好?”《新京报》上,不仅请时言平在《写给“奇迹宝贝”的一封信》里感怀:“他们说你的生还是个‘奇迹’。但生命从来不相信也不需要奇迹,因为奇迹的脚底下常常垫着悲剧。死亡的阴霾、失去双亲的苦痛、独自一人孤苦无依走完童年的孤单,这样的‘奇迹’未免太过沉重”。更有体育版编辑“路见不平一声吼”,在一个播报乌拉圭夺冠美洲杯的版面大喝一声:“看好了,这才是奇迹”。

终有《都市快报》勇于解答人们心中的巨大问号。根据这份杭州畅销报纸“是奇迹?还是……”的自问自答,之所以会有这个奇迹,是因为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的坚持:“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对,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待?”

 这条“违令救人”消息被商业门户的编辑们共同推荐至头条专题中,网络留言齐声咒骂下指令的那个人理当“千刀万剐”,啧啧赞叹“体制内也有良心”,进而开始想象这位特警队长一定会遭遇报复处分。对公权力体制的恶意揣测如此强烈,以至于温州警方已经需要在午时向中新社记者表态,称邵曳戎并未“被处理”。

来自事发地浙江的不满还表现在《钱江晚报》上。这份隶属于省委机关报、本省发行量第一的都市报,不仅用头条评论《生命第一,抢修第二》批评铁路部门“尽快恢复通车”的决定,还反问“实名制,真‘实’了吗”。文章直斥铁道部连个伤亡者的完全名单都拿不出来“很让人费解”,进而感叹“我们都高估了‘实名制’的作用,也低估了利益链的强大生命力。而要指望实名制有效地斩断这背后的利益链,目前看来也只是理想。”

对黑暗利益共同体的想象不只于此。铁道部发言人“反正是信了”,但那些义愤填膺者“反正是不信”,他们认定善后处理时的掩埋车体大有“毁尸灭迹”嫌疑,至少也是像《南方都市报》作者在《若真不堪一“击”,就请停运整顿》中所写,“如果说是铁道部要掩盖真相,有点严重有点过分,那么说铁道部不负责任,是不委屈的。”《广州日报》亦刊《对公众质疑不能总说“反正我信”》,认为掩埋车体便于抢险的说法“大多数人恐怕都无法相信”,强调“事故车头是很重要的事故研究证据,对判断事故原因、界定事故责任,都十分重要;就算摆在铁路博物馆里,那也是铁路安全警示教育的最佳道具,怎么就随便埋了呢?”而当新华社发出电稿,声明“相关部门将遗留在现场的事故车辆移送至温州西站,作进一步调查处理”是经国务院调查组研究决定后,仍有腾讯编辑们愿意在标题中加上“连夜转移”的字眼。在更加无所忌讳的微博上,人们夸奖类似香港《苹果日报》“他妈的”这样的“骂娘”标题才够解气,且已有袁岳、杨澜、洪晃等名人联名呼吁,要求警方等司法机构介入事故调查,以防止铁路系统“自己查自己”时的上下其手掩盖真相。

新华社终于可以通过“三问”来暂时摆脱“为谁说话”的诘问了。这篇《不该发生的事故为何发生》恐怕能创下这家通讯社近期稿件登上各地头版头条的一个纪录,继总书记“第一是救人”的批示和《人民日报》评论之后,这篇电稿成为太多报纸用来护身的法宝,《现代快报》、《内蒙古晨报》都要专门标明质问来自新华社,新快报将此形容为《N问铁道部》,《人民日报》亦原题摘载。稿件中,先行写明“乘客生命不能白白消失,人们衷心希望,事故原因能早日查明,引以为戒”,《南方都市报》同时配发一幅说明动车信息传达方式的示意图,《动车荒唐追尾,三问出事原因》下的三则小标题分别为“行车安全系统为何失效?列车调度管理是否到位?平安能否不用鲜血来换?”擅长口语化的《都市快报》则将之化解为头版的声声不解:“行车安全系统为什么在最关键时刻失效了?列车信号失灵了电话总能沟通吧?为什么动车包厢门打不开玻璃敲不碎?为什么没有安全带?伤亡本来可以少一半?”

新华社、新华网昨天曾面对的尴尬,足以说明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些受众正在以媒体的报道评论尺度作为分类依据,凡是那些言辞激励要求问责者会被归入“良心”“为民代言”一类,而若是表现得有所迟疑甚至为铁路部门争取理解,则被视作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前者的代表包括昨天在头版头条《上铁局长书记免职》下方刊出脚踩“和谐”残骸图片的《新闻晨报》,包括主播和出镜嘉宾们严词斥责的央视《新闻1+1》、《经济半小时》、《今日观察》等(白岩松在直播中说,“一个人心脏功能40岁像20岁一样,肝、肺都是40岁像20岁一样,但是他弱智。你能说他是健康的吗……因此,只有技术是先进的这一点不能说是合格的,也不能等同于信心,需要一个综合运营下来,给予我们一种先进的感受。”)而被冠以“五毛”称谓的最新代表是《公益时报》,这份民政部下属媒体的前主编陈杰人已经公开宣布鄙视谴责该报发表《从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看中国社会体制优越性》一文。当然,“耻辱柱”上更少不了《环球时报》,它昨天那篇《高铁是中国必须经历的自我折磨》,获得了与铁道部、中国红十字会同样的网络待遇:“滚!”

显然,胡锡进总编并不惮于公开成为网络意见市场中的少数派,他今天继续批准封面文章强调“‘慢不下来’是现实国情”,引述专家比喻:“如果说欧美国家是领着高薪的40岁左右的成功人士,可以过品酒喝咖啡的悠闲生活,中国则还是个20来岁的穷小子,需要挣钱糊口,目前的国情决定中国‘慢不起’”。不过,较之昨日,今日社评至少在题目上不再像昨天那样“虽千万人吾往矣”,取意“安全应是中国调整的主攻方向。没有安全的进步,中国的快将难以为继。”但同时也说明:“追求安全是一个过程。对安全事故的批判和严厉问责会加速这一进程,但对安全的追求同样应避免‘大跃进’情结。生命是最可贵的,但现阶段的中国发展的确做不到零伤亡。中国舆论现在有对安全事故‘零容忍’的倾向,这是舆论的进步。但中国的现实也会反过来发生作用,帮助舆论批判摸索理性的边界。”

同时可以说明《环球时报》姿态有所调整的还有其网站首页同时推荐的数篇评论,分别是《为何不敢接过铁道部的“信心”》、《中国铁路运营必须公开透明》以及《“高铁速度”不能超越客观规律》。

不过,已然有人出面与这份《人民日报》子报“商榷”。《东方早报》向刚在央视节目中痛陈铁道部处置不合情理之处的马光远提供版面,直接给“中国必须的自我折磨”打上一个反问号:“在某些媒体的眼中,公众对高铁的这种疑问成了要抡起将高铁‘一棍子打死的大棒’,而且,在上至党中央、下至乡野村夫,都将眼光放到对生命的救助和未来高铁安全的关注上的时候,这种阴阳怪气的声音打着‘维护国家形象’的旗号,阴森森的给积极参与的民众盖上了一顶很吓人的帽子。”这位学者批评《环球时报》的言论“不仅侮辱公众的努力和善意,更是人为将中国社会进行切割,伤害公众的情感”,进而论述中国事故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一些事故之后,没有彻查事故的原因,并在制度上进行亡羊补牢,就是因为当民众提出种种疑问的时候,就有一些人给民众的参与扣上种种意识形态的帽子,就是有一些人总是为事故找这种所谓的‘必经的自我折磨’的原因,就是鲜有人真的被问责。”

不过,这份在高铁话题中屡有突出表现的上海报纸也用更加突出的头条位置刊出了同济大学铁道相关专业教授的两段论,《高铁发展需客观看待,但也别神化》。身为专业人士,作者首先说明,“一些人质疑‘掩埋车头’的行为,我认为有可能是误解,因为公众不了解专业的技术特征,从技术上也没有掩埋车头的必要——哪怕不埋起来,一般的公众也不一定能看明白。而从铁道部来说,需要掌握基本和实际情况,也没有必要销毁证据”,而后也承认“前几次高铁事故,从系统稳定性等方面总体来说,还是在正常范围”,只是“有人把我国的高铁神化了,把它宣传成一个很完善的东西,老百姓忽然发现,原来神仙也会生病,对前段时间的高铁事故不理解。”

此文末尾所触及的铁路改革确是评论员们开始聚拢的方向之一。《广州日报》今已允作者直呼《铁老大改革,不能再拖》;《青年时报》上,陈季冰写就《重启铁路改革正当其时》;《钱江晚报》则用《当“高速”撞上旧体制》吁请改革。《上海商报》说“为了39条生命,必须对铁道部改革”,直接提出方案:“中国的铁道部独此一家,事故的解释从来都是它自己说了算,这个局面必须改变。即使从客观条件上很难完全打破铁路的商业垄断,但作为公共交通服务,尤其是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最快速度的铁路交通,它的交通安全和风险防范不能由铁道部一家说了算,尤其不能由着它犯同样的错误。为此有必要将铁道部强行分成商业运行和交通安全两个部门。”

对“高速发展”的感叹也经由此次事故得到阐发机会。陈季冰在《新京报》上希望大家不妨学会“慢”一点,“不必那么行色匆匆,仿佛赶不上那一趟飞快的列车,就会失去这一生的幸福”;搜狐专题主旨正是“珍爱生命,请把脚步放慢吧”。

根据新浪整理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评论集”概括,媒体观点已经从最初对“生命至上”理念的阐释,以及对事故原因的分析,转而进事故清理接近尾声时的善后反思。《新京报》那篇《重建公众信任,从事故善后开始》得到新浪凤凰头条推荐;网易则在首页刊载源自《京华时报》的《请真诚回应事故背后疑问》;《南方都市报》社论被腾讯更改标题为“所有人祸都指向权力惯性”,在历数了铁道部起用曾因胶济铁路事故被处理的总调度长接任上海铁路局长等一系列“一望而知不恰当的言行”后,感叹“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以血淋淋的方式彰显了现行铁路体制改革的迫切”:“利益集团在一个高封闭和高垄断、近乎独立王国的格局里捞尽了好处,不仅成为改革的严重障碍,而且留下巨额债务,使相关改革步伐始终迟滞其行……所有的人祸都指向权力的惯性,无论桥塌,楼歪,还是动车追尾。亟须矫正的正是权力的惯性,否则即使改革起步,也不是民众想要的改革。”

人们观察媒体表现是有理由的,因为过往经验说明,报道评论方式的走向往往暗示了执政官员的意图,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地位的媒体,例如事发地或者与当事方有隶属关系的报刊,例如最有风向标意义的《人民日报》。在事故发生所在城市,报纸重点是出事路段恢复通车的画面,以及“见证温州情义”,浙江省委机关报头版头条题为“温州人,好样的”。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上,今日时评所云也是“记取‘温州温暖’的力量”:“蕴藏于社会的蓬勃力量,能够成为政府行动的有效支撑,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宝贵资源”。

而这种以描述方式来“站队”的现象已经令一些同行反目。当财新网所刊出的报道中未描述到铁道部发言人的一些“丑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思璟通过微博公开不满:“你写王勇平鞠躬,咋不写他迟到四十分钟、笑呵呵的开始这场惨痛事故的发布会?不写记者追访被挤压发出惨叫时,王勇平头也不回继续走?桌子塌掉记者摔在王勇平面前,他只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这种现场装都不装,对生命、对他人的漠视可见一斑。”

交锋还发生在“辟谣”之中。一则声称中国诸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都“巧合”为35人的列表日前疯传,发布者指控官员们通过将数字控制在特大事故认定标准之下来保全乌纱帽。“辟谣联盟”迅速发现此帖,驳称标准并非35人而是30人,且所列多个历史数据经过篡改。不过,辟谣显然不能阻止人们持续怀疑官方公布死难人数有假,东方卫视记者在直播中说出的63人死亡数据更是加重诡异气氛。而根据新华社引用官方数据,截至25日23时许,“7•23”温州动车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