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框玻璃门:[原创]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58:47
原创]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无心健乐发表于2006-10-13 10:23:00

        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断学习、思考、寻找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何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和成功式教育法”等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这块教育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上得以充分发挥,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思索、探究的。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从三维目标入手,我就根据信息技术课理论和实践结合密切及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的摇篮。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论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智力因素(IQ)与非智力因素(EQ)综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结构如下图: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创新情感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要以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为坚实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是相互作用的,而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欲望;创新情感是指探索的兴趣,创造的动机、冒险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严谨的态度、求知的热情等情感因素。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另有情商(EQ)的提出,情商是真对智商而言的,情商主要指信心、毅力、直觉、合作性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弋尔曼在其轰动全球的著作《情感商数(EQ)》中写道:“统计显示,一个人的成功诸因素中,智商(IQ)只起决定作用的20%,而情商却高占80%”。另有统计显示:在所有人群中有2%智力超常者,2%智力缺陷者,但96%的人智商相差无几。有关学者对青少年创造发明获奖者的调查表明,从初二到高三获奖者的非智力水平或个性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同年龄组的学生。其中有5—13种个性特点呈显著和非常显著的差异,如独立性、责任心、自我期望、自制力、自信、勤奋、有恒心、适应性、情绪稳定、求知欲、好奇心、好胜心、机敏、独创性和精力旺盛等。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有如下结论:与智力相比,创造力受兴趣、爱好、情绪、意志、动机等意向的制约更大。

小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大、求知欲望强、爱表现自己、想象力丰富等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课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我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一、 情境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激趣引课是好的开头,好的开头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是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教师要注意采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构建良好的师生情感,使学生愿学、想学、乐学、会学、主动探讨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引课的技巧,在形式、内容、语言及情感动作。例:教六年级FLASH动画中的“过渡动画”一节时,为了激发学生想学“过渡动画”的兴趣,我演示了我事先做好的一幅动画:一朵彩云变成一只小熊的头的同时,小熊的头也再变成彩云。学生看时惊奇、好奇,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学生们有了这种浓厚的学习兴趣,兴奋愉悦的情绪就会就会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学习起来就能主动,眼、耳、手、脑、口都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时的学生就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想亲手制作一个更富幻想、想象而奇妙的动画的欲望。潜移默化地影响、培养着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明确目标

“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式”是适合于操作类知识和技能而实施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常采用任务驱动法,主要的方式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驱动学生为完成目标而努力学习、探究、思考,调动思维的各各环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在激发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后,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兴趣和目标双重驱动下会很兴奋而愉快地学习。

制定教学目标,应根据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实际操作水平等确定,应考虑“成功式”教学模式的要求,采用低起点、小步伐的方法,在不使学生失去完成任务信心的同时也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的获得成功,应当制定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通过一定的努力奋斗才能完成任务的目标。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而继续努力。

教学目标的确立还应考虑在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建立。用准确规范、通俗易懂、简洁明确的语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目标,知道努力的方向。

三、        示范讲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讲解示范上。情境引入、明确目标后,我会在学生急需想、盼该怎样做的时候,给学生示范讲解制作过程,突出重点、难点,强调该注意的地位以免出错,在讲解示范的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智慧,用简练通俗的语言表达所要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例如:我在教学“用FLASH制作变形动画”一节,我讲解示范的是一个椭圆形过渡变形成矩形的过程,主要是想让学生明白开始帧的图形和结束帧的图形非常重要。接下来我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的示范只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现在就请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让想象飞起来!学生总是带着自尊、自信和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

四、实战演习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操作能快速反馈出学生听课的效果,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好与否都能直接体现在实战演习上。学生这时可边操作边探究,从而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带动、扬长避短、拓宽思路、共同进步。

五、展示作品 点评作品

    这一环节是展示学生作品,被展示的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互评,肯定优点提出不足,我可通过广播教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立竿见影学生很清楚、明了,知道如何完善作品。学生点评时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六、拓展延伸

    知识是连续的相通的。我会根据下节所要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在课后日常生活中或在看电视时注意观察某个生活常识或某个广告效果,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制作动画。让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持续性,让学生经常保持主动探究、制作的欲望去努力创新。

    总之,我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所特有的优势与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我深知小学生正处在行为的养成阶段,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端正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确立积极的学习动机,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创新意识是激发创新情感的源泉,是形成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愿信息技术课堂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乐园。

参考资料:

①郭立昌著:《构建中学数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体系》,课程•教材•教法 2000年9月第十一页。

②刘健著:《情商应用于物理教学的一点尝试》,中学物理 1999年6月

③韦铁著:《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课程•教材•教法  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