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瑞一号国语版全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18:27

作者:王 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精心设计,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氛围是条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成长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对学生来说,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他们了解客观世界,并在认识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的过程。在学校教育中,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都要通过教师来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其真正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大胆发言,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接近学生,热爱学生,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受教育,并在教育中更好地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迸发创新的火花。才能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逐渐成为具有探索和胆识的人。如果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上进心就会受到挫伤,在心灵上也会造成创伤,从而对教师不信任,甚至严重对立,抵制对他的教育,创新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形成活跃、民主、科学的教学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条件。

 

    方法是关键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方法。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引导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方式及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从而精心设计教案,对学习内容大胆取舍,“化整为零”,指导学生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及事业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愿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作为重要目标,深钻教材,精心设计,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处理解决问题。教师应通过讲解、分析和进行新旧知识的铺排,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智力力量,体验到创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创新兴趣。

 

    质疑问题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此,巧设疑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想象,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自由发展,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自《中国教育报》2001年8月20日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教育局职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