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上海滩枪战:在物理学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0:43:53
在物理学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要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课程标准具体目标也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这都要求在一线教学工作中,必须摸索物理科学教育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和爱国情怀,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主义

一、引言

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凸显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科学育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为学生全体服务,发挥教育的引导、启发功能,使学生在智能发展的同时,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取向上达到和谐发展,这应该是教育的一种境界。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富裕,很多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因此,中学生要有远大理想和报效祖国的志愿。然而我国正在出现新的一族——啃老族,他们靠父母而享受着金钱与物质带来的方便,人民不禁要思索:他们明天是否能自己撑起一片天?因而教育则优显重要。在物理科学教育中是否也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困难,但如果爱国主义在物理教学中缺席势必形成中学生在科学上的感觉自己民族低人一等。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则是新课改下十分重要历史任务。

二、注意搜集物理学发展史上中国的科技成果

西方社会对现代科技文明贡献巨大,就是其中之一的英国,有位科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只有造纸、印刷术、火药和罗盘对整个历史的进程影响最大。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史创造出来的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中学生应该对此有民族自豪感。这也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搜集相关资料尤其重要。

可以按照模块集中搜集物理学发展史上中国的科技成果。比如:

1.在高中物理必修1涉及机械运动:在先秦时,不少学者对于运动的概念就有过热烈的争论,提出许多含辩证法的正确认识。《庄子》一书就有明确的记载,学者公孙龙曾提出“飞鸟之影未尝动也”的见解,意思是,在某瞬间,即某一时刻,运动物体可以看作是静止的。现在看来这种对于运动的观察和分析是十分深刻的。东汉时期《尚书纬?考灵耀》一文中记载地球的运动时说:“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不觉也。”这种对地球的运动的相对的认识无疑是十分正确的。这些可以增加同学们的民族优越感。

2.在高中物理选修3-1、3-2电磁学知识中,定义磁场的南北极是靠指南针指向定义的,然而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司南才是最早的指南针。地理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地磁偏角是中国宋朝沈括最早发现的,在此也鼓励同学们,中国人也能探索未知世界,中国人的发现也可能是世界先进的。

此外,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对力和运动的认识,对于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关于对球面镜和其它光学知识的研究,以及《墨经》、《论衡》等充满自然科学知识和思维规律研究的典籍,都是我国古代科学史上的光辉遗产。大量的历史事实可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不仅有四大发明闻名于世,在其它不少方面也为世界科学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值得炎黄子孙自豪和骄傲!

三、渗透现代物理科技成果使国家和社会受益的思想

由于物理科学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部分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科技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在迅速提升。特别是我国科技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重大的创新成果,像载人航天等,这显示了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也明显提升,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这是提醒每位同学应该关心的地方。这些变化离不开许多科技工作者的合作团队精神。

由于物理科学的发展,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如今,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数用品,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产品,而30年前许多日用品尤其是家电产品都是进口产品。可以说,过去30年中,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未来我国的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将继续按照改革开放的思想向前推进。让要学生了解物理学对科技、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我国在战略高技术、重大工艺性的创新和重要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的创新成果。中科院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正负电子对撞机,圆满完成航天载人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应用系统以及相关任务,建成世界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为北京奥运会环境监测、防恐安全、信息网络系统等提供了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等。

    物理科技成果惠及民众,科技成果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水准。像纳米材料已经应用于生产生活用品,使人民生活水准普遍提高。太阳能热水器也走进千家万户,让人民洗澡生活极为方便。有线电视、互联网等已经成为老百姓重要的交流手段和娱乐媒体。我们在享受这些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饮水思源,没有安定团结的国家社会环境,这一切都是白谈,中学生应该这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通过介绍优秀物理工作者,培养为祖国献身、勤奋刻苦精神

在学习选修3-5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时,着重介绍“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光辉业绩。邓稼先解放前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50年他胸怀报国之志,回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在外国严密封锁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他和同志们用创造加奋战的精神,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紧接着,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氢弹。由于放射性物质的侵入,他得了不治之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邓稼先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我国的国防和科技事业,领导和参加过32次试验,用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诗章。在国外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波兰科学家玛丽·居里为了纪念当时被灭亡的祖国──波兰,而把自己研究发现的新元素命名为“卜”。玻尔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谢绝英国的邀请留在研究条件较差的丹麦,终于形成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学派。

以上事例是中外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们爱祖国、勤奋刻苦、勇于献身、报效祖国和科学的精神,是高中学生的学习榜样。他们的光辉形象和奉献精神,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还可以把他们的激情引向具体行动,使他们更加勤奋学习,立志奔向科学的巅峰!

五、小结

总之,要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三方面下功夫:注意搜集物理学发展史上中国的科技成果,可以用这些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渗透现代物理科技成果使国家和社会收益的思想,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介绍优秀物理工作者,培养为祖国献身、勤奋刻苦精神,培养中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科学事业爱国主义情怀,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廖伯琴 张大昌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物理课程教材论》 韩景春 石书英   银河出版社     2001

[3]《物理学史》刘筱莉 仲扣庄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中国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 罗晶  新浪网络文章     2007

[5]《教育学导论》        李剑萍 魏薇  人民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