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调直切断机租赁:【教学探索】 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参赛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8:49:56
【教学探索】 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参赛论文)     2010-11-08 12:04:37, 灵河绛珠, 1645, 5/106, 原创 , (0)       

        素质教育要求改革与创新,挖掘教师和学生的最大潜能,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正确的教师观、教材观、学生观。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合作方式和评价机制等层出不穷,课堂改革的形式繁多,让人应接不暇。部分存在着形式盖过内容、盲从改革、不切合实际的现象。

      课堂改革究竟要往何处去?许多人存在思想上的疑问与困惑。笔者认为,创新的同时不要忘了追根溯源,教育教学改革要在继承中发展,在遥想中回眸,守望教育之魂。

     现实只有在与历史的接轨中才能很好地前行。现今的很多教育教学理论、教学与学习方法都能够从历史中找到源头。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等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结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亦多术”、“盈科而进”等古训。他们与古希腊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中都蕴含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先驱康德鲜明地提出理性批判论。还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教育家如蔡元培、叶圣陶等,他们提出的“发展个性、崇尚自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创造教育”等思想正是现今素质教育所倡导的。

      我们今天所热衷的“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支架教学”、“尊重教育”、“合作交往”等理论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倡导素质教育,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先前教育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发扬,如对某些理论性强、有较高思维含量、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宜于采纳传统的讲授法。此时如果刻意追求形式,鼓励互动探究,学生易出现理解困难、表述不清、思维混乱等问题,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有的教师热衷于角色扮演、课堂辩论、讨论等形式,采纳这些形式必须切合教学实际,要考虑到它与课堂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及是否具有可行性,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堂中决不能放任自流,要起到课堂调控者和组织者的作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坚决不能舍弃。而且这样的形式如果堂堂进行,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和体力疲劳,导致课堂效果微乎其微。

      有的教师在讲《西欧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一节时,大段大段地播放《大国崛起》的视频,学生为精彩的片段和讲述所吸引,虽然兴奋异常,但一节课过去,仅仅记住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等的发展线索,而对于课标所要求的“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的问题却浅尝辄止,这样的课堂如同绣花枕头,华而不实。

      在今年的“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学术沙龙”举行期间,李惠军和郭富斌两位特级教师给与会者呈现了两堂精彩的课。充分展现了丰厚的“学养”和“教养”。尽管课后很多老师对其“一讲到底”的传统教法肆意批驳,但是没有人否认,精彩的讲授、巧妙的点拨、严谨的课堂结构、以史佐证和逻辑推理的方法等某些传统做法使课堂的实效性大大增强。历史学专家赵亚夫老师在评论的最后殷切期望所有的历史教师“朝着未来走,但须脚踏实地。”脚踏实地,就是要立足于现实,科学地继承,合理地发展。不要为刻意追求创新而丢弃了传统教育教学的精髓。

      强调继承,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且把知识、能力、方法与情感价值态度观教学结合起来,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绝不能为追求花样、形式而偏离了教学的根本。强调发展,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旧的观念和方法。师生关系由师道尊严到平等交流;教学方式由一言堂到合作互动;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教学手段由“一支笔、一张嘴”到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价方式由单纯的考试、作业到趋向多元化,由注重结果到更加注重过程。

      在教育教学中,没有继承,就割断了教育发展的脉络,舍弃了教学永久生命的根;没有发展,就折断了教育飞翔的翅膀,摧残了教学瞬间绽放的花。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让可持续成为一种原则和信仰,浸透教育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