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原会馆:课外阅读循环圈中教师的作用 论文 - 教育论文 - 教学论文 - 中国教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8:05:05
时间:2011-01-11 15:09 | 阅读:116 | 来源:佛山市第二十七小学
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佛山市第二十七小学 甘淑敏
【摘要】
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阅读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而且还对课内阅读起着强化和促进的作用。学生通过开展课外阅读,能增长课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让孩子们在书的世界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关键词】
课外阅读 读物 兴趣 指导
【正文】
课内阅读教学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局限于课堂小范围的语文学习是封闭而有限的,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因此把语文教学延伸,构造课内外联系的语文教学体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空间和正确的阅读指导,让小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在良好阅读氛围的熏陶下,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课外阅读是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审美情趣,构建多维的思维空间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激发兴趣,充分调动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现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首先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强烈的兴趣转化成可贵的自觉性,让孩子们努力寻求阅读的机会,从中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利用课堂教学渗透课外知识。教学时我会有意识地进行课内知识延伸,课上穿插相关的文本背景和作者介绍等资料,在拓宽他们的视野的同时介绍有关的读物,让孩子们自己去补充,促使其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就课文内容介绍了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过程,穿插了曹操、诸葛亮、周瑜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课后我问到“同学们还想了解文中人物的趣事吗?请你看一看名著《三国演义》吧!”这样一来,学生就对故事有“意犹未尽”之感,从而产生课外阅读的愿望。同类主题读物的内容也可以在课堂上推荐,如:针对《老人与海鸥》和《最后一头战象》都是关于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感情的课文。教学后,我趁学生对此类课文的兴趣还在,便推荐他们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和《第七条猎狗》等读物,从而让他们增进更多的课外知识,延伸课堂教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此外,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堂上我还会交流对阅读资料的读后收获和感受,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冲动和热情。
2、听故事激趣。借助听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有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但听故事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我们可以针对这一点,多给孩子讲书籍里的故事,从耳濡目染中提高孩子从书中寻找知识的欲望。每天,我会利用午读的时间,从《小故事大道理》和《格林童话》等具有教育意义的读物中找两三个幽默有趣的小故事,读给孩子们听。学生很快就进入故事情节中,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便告诉他们这个故事在哪本书中可以看到,里面还有其他有趣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让学生把听“书”的兴趣转移到看书上。
3、掀起班内课外阅读热潮。阅读氛围的凝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锻炼其表达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于是,我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学习氛围。在班级里,我除了每周推荐两本书籍供阅读外,还让他们自带各类课外读物,与同学一起交流阅读。为了扩大阅读面,我倡导全班学生共同合作建立图书角,定期更新书目,让更多的孩子在课余时间阅览书籍。除此之外,我每两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给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和感受的机会,让他们借此推荐自己喜欢的读物,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妙词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阅读成果得到了展示,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中让他们从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进而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热情。
二、指导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书
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一本好书,能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能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能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而对于小学生,由于受到认识能力不高,辨别能力较弱,自觉能力较差的影响,很容易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对此我们教育者有责任给学生提供卫生的精神食粮,尽力避免让他们接触到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书籍。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的感染和陶冶。如何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读物呢?对此,我是依据这几点标准衡量的:1、思想要健康,适合学生年龄的认知水平的。2、内容要有趣味性,便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尊重个性发展,学生各有差异,喜好也各有不同,我们鼓励孩子自由发展。4、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三、授予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的指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具体来说,我在教授学生理解课文词句方法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把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文本词句的能力。期间,我会鼓励学生摘抄优美的词句,写读后感受,通过上下文的意思理解难懂的句子或词语,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中的困难,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中,速度的把握也是关键。一般说来,阅读分为:精读、默读、速读。读者能根据文本的类型和自身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方法。
1、运用精读法进行课外阅读。也就是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精心地阅读,仔细地品味,从作者的篇章结构,思想情感中体会作者写作意图、技巧等。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如在学习《唯一的听众》一文时,我注意让学生通过“我”在得到老人鼓励前后的心理活动和环境的变化,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课文的中心。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通过人物内心活动描写去了解人物性格的特点学习方法后,便要求他们活学活用,自读类似课文,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作文中。
2、默读是课外阅读中较好的方法,因为这有利于读者归纳内容,形成整体的感受。教学中,我会向学生两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一种是“遮盖速度法”用一张白纸放在书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防止上下行内容的干扰,提高阅读速度。另一种是“限量速度法”就是训练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定量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在授课中培养学生进行阅读速度的训练,有利于课外阅读量的增加。
四、保持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持续性
好的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还会授予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外阅读由于缺少教师的检查和监督,处理不好会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我想,首先是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我利用家长会、家庭联系等方法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家长取得共识,得到家长的认同。具体操作是请家长做好监督、检查、签名的工作,及时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是作业上相应减少书面作业,增加阅读内容。我把平时成绩的百分之二十列入课外阅读水平的计算,以此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最后是完善奖励机制,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我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和投稿,并进行相应的奖励。
总之,要推动课外阅读的步步深入,需要我们在利用课内所学指导课外阅读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有效的阅读方法。从长远来说,良好的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能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的孩子能自由地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学习本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①《现代教学研究》2004年第三期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③《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