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来皮带旗舰店:纯粹理性的训练——读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Ⅱ第1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4:09

纯粹理性的训练——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Ⅱ第1章)》

已有 749 次阅读  2008-09-02 06:04   标签:  理性  训练 

                          纯粹理性的训练

                    ——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Ⅱ第1章)》

    理性在经验性的运用中不需要批判,正如数学不需要批判一样,在经验性领域中理性经受住了各种检验,而数学上的直观概念能够通过纯粹的方式得到表达,任何欺骗性的东西都会显露无遗。在没有经验性或纯粹直观的支持下,理性就必须通过某种训练的方式对其超越严格边界之外的倾向加以抑制,以避免其放纵和迷误。迷误能够通过审查而得以消除,然而,理性的本性及其纯粹运用就必须通过训练的方式建立起一套预警和自检系统,使虚假而玄想的幻相无任何立足之地。

    判断的运用在于不受概念的影响,从而使其具有自己的理性特征,并摆脱经验性的成见,进而作出某种分析性的推论。康德认为,要想获得对象的先验知性,就必须从概念中走出来,“如果我们要对一个概念作综合判断,那么我们就必须从这个概念中走出来,也就是走向它在其中被给予出来的直观”(P558),在直观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对象的质料与规定。

    从概念而来的理性知识,可以被称为哲学性的。然而,在空间上对一个直观进行先天地规定,在时间上加以划分,或者对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综合的共相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一般直观的大小加以认识,这种理性工作却是数学性的。

    哲学的真正意图是使理性能够在真理之光中被看得更清楚,而纯粹理性运用在经验性范畴中始终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这个统一性必须依靠批判的方式才能得到先验的规定。“理性必须在其一切活动中都把自己置于批判之下,而且理性不能在不损害自身和不引起一种不利于它的嫌疑的情况下通过任何禁令破坏这种批判的自由”(P569),只有理性在经过先验的训练之后,把其统一的原则性置于批判之下,才能对幻相进行审查并使其自身的实存变成一种可能。

    在纯粹理性的批判中,我们所看到的,是论争双方在观点上的碰撞,只有这种论争,才能使理性的各种主张和要求发生效力或得到保障。批判的现场是“争执的真实法庭”,因为纯粹理性批判“在这些争执中直接指向客体时不是被卷入其中,而是被确立起来,以按照理性最初所指示的那些原理来规定和评判理性的一般权限”(P578)。人们应该通过理性从自然状态走向思想的自由状态,那才是理性的至高境界。

    人类的纯粹理性必须经历几个发展变化过程,首先是独断论的判断,此时它是幼稚的;然后是怀疑论的判断,此时它具有了谨慎的判断;最后是成熟的理性判断力,这是理性批判的最高发展形态,此时它既能判断理性的局限,又能知道理性的可能性界限。由此看来,怀疑论是人类理性的休息地。

    纯粹理性在其证明上的训练有三个特点:一是在先天综合判断中,理性在其间不可借助于其概念而直接转向对象,而应预先说明这些概念的客观有效性和对它们进行先天综合的可能性;二是对每个先验的命题只可能找到一个惟一的证明;三是这种证明永远不是反证法的,而必须具有明示性,尽管反证法能够为我们提供某种程度上的概念清晰性。

 

[注:《纯粹理性批判》(三大批判之一)   康德(德) 著  邓晓芒(译)  杨祖陶(校)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08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