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饭局txt:康德的批判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44:16
 

康德的批判哲学

 

 


 

 

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是持久和深沉地思考着,就越有新奇和强烈的赞叹与敬畏充溢我们的心灵:

    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

          和我们内心的道德律

 

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wonder and awe -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一、康德哲学的基本概念

(一)康德哲学的问题

1、康德哲学的理论背景

  ⑴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使哲学在认识论问题上陷入困境

  ⑵ 启蒙精神内部的矛盾:理性与自由的冲突。

  ⑶ 形而上学一直是纷争不断的战场

  ⑷ 休谟、卢梭的启发

2、康德的“批判哲学”要主要内容

 “批判”的含义: (对人类理性的)研究、考察、分析。

 ⑴ 《纯粹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

解决:自然科学如何可能?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⑵ 《实践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实践能力

解决:自由意志、道德行为如何可能?

 ⑶《判断力批判》考察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沟通和联系。

解决:自然法则与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协调一致问题

(二)“现象”和“物自体”

1、“物自体(自在之物,hing-in-itself)

在我们之外以任何方式刺激我们的感官而产生表象的独立自存的客体

2、“现象”Phenomena

物自体作用于感官时产生的感觉表象;

3、物自体不可知,理性只能认识现象世界

 “我们是把自然界仅仅当作现象的总和,也就是当作我们心中的表象的总和,来认识的”

(三)先天综合判断

1、先天判断与后天判断

⑴ 先天判断:先于经验、独立于经验的判断

先天的(a priori):独立于经验而且是经验的先决条件

先天判断的标志就是它的普遍必然性康德也称之为“客观性”)。

后天判断:从感觉经验的来的、依赖于具体经验和感官印象的判断。

“后天的”(a posteriori):单纯经验的

就知识而言表现为个别、偶然和相对的。

2、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 谓词原本就蕴含于主词之中,主词和谓词有逻辑蕴涵关系。

具有普遍必然性,因而是先天的,但不扩大人类知识

⑵ 综合判断:谓词并不包含于主词当中,它是通过经验加在主词之上的

 为知识增添新的内容

3先天综合判断(synthetic a priori judgment)

  既具有普遍必然性又添加新的经验内容的判断。

唯有“先天综合判断”才能构成科学知识。

 因此,解决了“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就回答了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

(四)构成知识的形式和质料

 

 

虽说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一知识都来自经验。……因为很有可能,即使我们的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从印象中接受来的东西和我们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自身(不过由感性印象而诱发)所提供出来的东西二者复合构成的。

 

1、质料:通过后天的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内容

 2、形式:主体固有、用以规范经验质料将其组织成知识的的认识能力

     认识=形式+质料

 3、“先验哲学”

 先天综合判断的普遍必然性来源于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

 先天认识形式是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得以可能的条件,是知识的“先验基础”

《纯粹理性批判》建立起的关于先天认识形式的理论体系被称为“先验哲学”

4、“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不依赖于任何经验内容的“一般认识能力”,即先天认识形式

   “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要对这种一般认识能力进行考察,把先天的和经验的因素区别开来,界定它的适用范围,并对唯理论和经验论在这些问题上造成的错误进行清理。

 

二、先验感性论

 

理性

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

感性

知性

理性

 

(一)感性直观

 1、感性:“通过被对象的作用的方式而接受表象的能力”

 2、感性直观:感性接受的表象,,即感性经验、知觉

   感性直观对应“知觉判断”,它不是杂乱的感觉(色、声、香、味等),而是这些感觉材料的综合。

 3、直观形式:感性对物自体的刺激作出的反应

即综合感觉材料,将其组织成感性经验的能动性

它先于、独立于感觉,是“先天的”;它是感性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又是“先验的”

 4、时间、空间是感性的直观形式

  时间、空间作为先天直观形式也是感性直观,不过是纯直观

(二)空间和时间的形而上学说明

  对时空的纯直观性质的论证

1、时间、空间不依赖于外部经验的纯粹性

2、时间、空间是直观而不是概念

3、空间是外感官的形式,时间是内感官的形式

(三)空间和时间的先验说明

 对时空具有的的纯形式功能的论证

 1、空间的纯直观性使得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

 2、时间的纯直观性使得代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

(四)先验唯心论和经验实在论

 1、先验实在论

 认为时空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物自体”或物自体的性质

 代表人物:牛顿、莱布尼茨

 2、经验唯心论

 认为时空不是客观实在,而是主观经验

 代表人物:贝克莱

 3、康德的“先验唯心论

 ⑴ 时空的先验性、主观性

时空只是人类的感性直观形式,而不是物自体的性质。

 ⑵ 时空的经验实在性

    时空是对象得以向人类显现的客观条件。就人类而言,时空是主观的,就现象而言,时空是实在的。

 

三、先验知性论

(一)感性与知性

1、接受性和构成性

知性是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

感性接受经验质料,知性对这些经验质料进行综合统一以构成知识。

2、直观和思维

感性的职责是直观,知性的职责是思维,思维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两者缺一不可。见课本P269

 3、时空和范畴

感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空间与时间,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就是知性纯概念,即“范畴”。

(二)先验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

  说明论证知性的先天形式(范畴)是什么。

1、判断和范畴

判断是概念的连接。认识主体能做出某种判断,说明它有某种相应的把感性材料综合统一起来的能力。因此从逻辑判断形式能推导出知性的先天形式—范畴

全称的                           直言的

   1、量的判断:特称的            3、关系的判断:假言的

                单称的                       选言的

                                                        

肯定的                        或然的

   2、质的判断:否定的            4、样式的判断: 实然的

不定的                        必然的

 

2、判 断 表

 

 

 

 

 

 

 

 

 

 

3、范 畴 表

统一                           实体与属性

   1、量的范畴:多样            3、关系的范畴:原因与结果

                整体                       作用与反作用

                                                        

实在                       可能或不可能

   2、质的范畴:否定            4、样式的范畴:存在或不存在

限制                       必然或偶然

 

 

 

 

 

 

 

 

 

 

 


4、范畴的作用

范畴的作用是综合统一感性杂多表象而构成知识

    例:太阳晒、石头热 太阳晒热了石头

(三)范畴的先验演绎

 说明论证为什么是知识得以可能的“先决条件”。分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

 1、主观演绎

知性的作用是综合

即把感性直观得来的材料进行比较、归类、连接和整理,以形成认识的对象。

知性的综合过程是

领悟直观中的综合 → 想象再现的综合 → 概念认知的综合

2、客观演绎

  我思(自我意识)是先验统觉

 经验统觉:变化不定的意识情状,即休谟所说的“一束知觉”。

对这些变化不定的意识情状有所觉察,并把这些直观材料统一为一个概念的综合能力就是先验统觉

先验统觉是自身始终保持同一性的不变的自我意识。它是一切认识活动形式上最高的先验根据。

(2)经验知识的客观有效性

 呈现在自我意识中的一切感性直观材料都被知性范畴所连接,这样综合得到的经验知识因此是客观有效的。

(四)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1、人为自然立法

 “自然”是一切可能经验之表象的总和(并不是自然本身),这个表象的领域就构成了“现象界”

自然界的普遍必然联系(即法则)不是自然本身固有的,而是范畴加给它的。

范畴是这样的概念,他们先天地把法则加诸现象和作为现象全体的自然界之上。

 范畴加诸现象之上法则即自然规律

 2、“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传统: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认识主体围绕着认识对象转

 康德: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对象必须符合我们关于对象的先天知识)。

实质内容:

我们的知识的确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但进行认识活动的主体本身也具有一整套认识形式,它们在经验之先并且作为经验的条件而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由此知识便具有了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