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悟清太极拳:对于《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的几点读书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07:10
对于《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的几点读书体会
           十 竹
 
  听从易筋经儒老师的建议,我开始练习十二式。当然前面还是在练周版,十二式能有这么多位好老师指教,真是善莫大焉,使得朋友们能够直指要害。然而周版因为法脉难觅,老师和朋友们总都是要靠互相交流和身体力行,才能窥其一斑,今日特就一些读书体会,在这里谈谈感觉,不知是否允当,还请诸位老师指正,高友海涵,(先声明,我也只不过是初学者,如果言语觉得有些道理,请千万还要谨慎收纳,若觉没有道理,也请仔细研读原书,莫要师心自用,更需转益多师):

1.关于初练功时呼吸导引的问题——辩“注意呼吸”与“意念导气”:闲时体会,练时放松
 在《坐身图》三焦达利第十四势后,有一段话:

 “右:三焦达利十四势。虽与《正身图》中三才通气十四势并《半身图》中马上交关下十四势同;而:前——是运气流通;中——是运气灌注;此——是运气归位。功分三等,理归一贯。行功至此,纵横上下无不妙矣。”
 考《正身图》三才通气十四势尾,说道:“是使三焦通达,凡在天庭上,地库下,人身中之窍,皆当以气贯之,故名:三才通气图。”

 那么,《正身图》是否应该意念导气呢?
 从“运气流通”加“使三焦通达...皆当以气贯之”来看,似乎是应该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呼吸三等诀》中已经明确说道:“入手起功,漫用呼吸。未纳菁英,先吐浊积。一吐一纳,生新去余。行至坐身,乃用呼吸。”所以,我们在初学时,不用去管什么意念导引的东西。可是,要注意一个地方,就是“漫用呼吸”的“漫用”二字,这两字要配合着上面《呼吸次第诀》中的“导引内功,呼吸第一”八个字来看,否则就会解释成:“不用考虑呼吸”,这是不应该的。
 事实上,练习《易筋经》,老师说过二字,就是“静功”。而且周版易筋经与瑜伽绝类,怎么能不注意呼吸呢?但是,注意呼吸,不是去琢磨如何“意念导气”,这是两回事;注意呼吸,不是不放松自然,这也是两回事。“导引内功,呼吸第一”,呼吸还是很重要的。
 首先说,初学者注意呼吸,实际上还是在吐纳阶段。但“漫用”的意思如何渗透到练习中呢?就是明白“原理”即可,什么原理?就是——“动静互根”。“动静互根”是《动静互根说》提出的,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总括了此功的全部:

一阴一阳,以一上一下运之;——此谓身体动作中的上下动作,如撑、托等等。
一往一复,以一屈一伸引之;——这也是说的身体动作,如肱腕等左右推伸等。
一清一浊,以一升一降还之。——这就是指呼吸的配合,所谓顺逆倒转等等。

  这三句话说明了每一个动作应当承担的内涵,也就说明了,每一个动作都会与呼吸配合,达到“清浊分析”的境界,那么什么是清浊分析,什么是一升一降?在《呼吸论》里,明确的说了:“吐纳,可分清浊,而不可合阴阳。”所以,在纯粹的“吐纳”动作里,如何“分清浊”——就是“吐浊纳清”。即吐出浊气,纳入清气。吐纳的方法我觉得以儒老师所说“嗡阿吽”三字诀更为妥帖。
  但是,我们在这里主要是说“漫用呼吸”,所以还是谈谈呼吸,当然,初练时呼吸还不是真正的呼吸,只是明白了原理的呼吸形式,而不是进入了呼吸状态。
  《运气说》中有四个字“吸浊呼清”,意思是说,吸进来的是浊气,是要下降的,呼的时候是清气,清气是应该上升的。这被《运功总说》称为“清浮浊凝、阳动阴静之理”,所谓“法多而势一贯也。”紧接着,《初势吐纳说》就说到“环拱正立势”只是吐出纳入,从“第二势起功,始作呼吸。”
  也就是说,从《正身图》第二个姿势起,我们就要“漫用呼吸”了。(注意,是“漫用”!)佐证是什么呢?还是在《呼吸三等诀》中:“《初势》既毕,呼吸如式。”所以,确实应该从第二势开始就注意“漫用”呼吸了。有人说,到底什么是“漫用”?不急,先读完这句话:“《初势》既毕,呼吸如式。恐有浊碍,酌量追逼,一图数图,多寡不拘。”——这就是“漫用”的总原则;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漫用”。

  漫用——总原则:恐有浊碍,酌量追逼,一图数图,多寡不拘
——总原理:清浮浊凝、阳动阴静
    ——总方法:鼻吸鼻呼,吸时正面气沉至底,呼时背面逆冲而上。(注意:个人不赞成初学修炼如此入手!)

  上面说的总方法,是指书中的意思,这在书最后面的《吐纳解》和《呼吸解》中说的很明白。可是,如易筋经儒老师所分析的,现代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容易走到理论的牛角尖里面去,这在身体实证的功夫中,就表现为“思维意念很强”,这就会导致以意念导气,陷入坏处。那么该怎么办?没关系,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只要满足总原则和总原理,还是可以的。在说自己的方法之前,先把他到底要怎么样说一下,这个很多人都有介绍,就是吸:沿任脉(人体正面)下行,至下丹田;呼:度尾闾,沿督脉(人体背面脊椎)上升至泥丸。
  那么,既然我们不懂,又怕师心自用产生危害,我们不用这种方法,换一种。

  我称作:“闲时体会,练时放松。”
  闲时体会,体会什么?  
  人體的内氣,也就是所謂經絡之氣,與我們呼吸的空氣當然是不一樣的。不過這些東西好像總是要從呼吸入手來調,來入門。練氣功的人有個術語是“得氣”,據説很好體會,十指相對,則十指尖有麻、酸、脹等感,這種感覺是得氣了,包括向丹田或其他地方發熱等,他們都叫得氣。
  不過這種“得氣”,似乎真正的道家與佛家都認爲是“小技”,前些年,田誠陽道長“道家靜功”的修煉方法,批判了一般氣功對於“氣”的態度。而佛家的“息觀”更是認爲“氣”這種東西比起在息時修行差一些,所以既然如此,我們想了解“氣”可以向正宗道家宗師請教,最好不要向氣功師詢問,因爲這種事情有很多是所謂“口傳心授”的,大多數的民間氣功練習者,是否得到了真傳是一個問題,得到的真傳有沒有問題,又是一個問題。
  因爲這是讀書體會,並且我相信周述官的説法,認爲他“無一禪機、隱語,犯入其中,為初學下手而設、上智下愚俱能了了。”所以,接下來談讀書時對此問題的看法。
  首先,可以体会: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肾。——底下擧的例子是呼吸空氣,然而靜氣調息,是自己不聞呼吸之聲,綿綿若存的感覺去體會内氣,其實是有互相參照的價值的。  
  我们在吸气的时候,可以顺着气自然而然的感觉,发现,气进入了我们的口腔,因为舌抵上颚的关系,气流直接沿着喉管下行,穿过心肺之间,吸得细些深些,小腹也会有暖意,实际上也就是两肾之间。我们闭目养神的时候,就跟着气流在身体内部来个旅行,如果心够静的话,大概会有种“内视”的感觉,脏腑通透。所以所谓“鼻观口、口观心等云”俱指“内视”而言。我们再来想,我们大笑之后,玩儿累了之后,往外大口喘气之时,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汗流浃背”,事实上,我们只要用嘴大力呼气,就会发现,后背脊椎会有热感,然后是腹内的横隔肌——它当然会有感觉,因为我们在大口呼吸。但后背脊椎甚至边儿上的肌肉因为喘气而出汗、收紧、发热,是确实的事情。这就说明,人体自然的循行就是呼气时,气从后面就上来了。
  這兩個例子是從呼吸空氣來説的,但是如後面的例子,空氣肯定不會由脊椎上來,但有感覺是肯定的,這説明人體的内氣運行,依然自有其人體自然規律。這個規律就是内氣應該自然而然的與呼吸有聯係——吸降、呼升。我們說“漫用”,“漫用”我覺得在實踐中就是會有一種“稀里糊塗”的過程,這時不會弄的很明白,即使有“法不傳六耳”的密師指點,該自己體會的東西也一樣是自己體會來的,不會“一步到位”。
  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在闭目养神时感觉、體會,只是不要引导用意!切记切记!当然,在闭目养神时这样做做也不会有什么损伤,这种方法的衍生,也是根据《摘录<调和气息、导引逆流二诀>三则》中周夫子说的:“其他玄门服气之术,非有真传口授,反无益而有损。今择其无损有益之调息及黄河逆流二诀,随时随地可行,以助内功,附录于后。”的方法体会的,学者如果要真正明白呼吸,一定要把这三则摘录,仔细找高友研究透。
  还有,我個人比較推崇,和自己使用的是佛家的“息觀”。一呼一吸称为“气”,呼吸之间谓之“息”,佛祖云:“生命在呼吸间。”息,确实是要注意的,注意不是拿意念去注意,反而是在“息”的时候扔掉意念思维,而是在那时去体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感觉,周述官所谓“道宜参阅《金刚经》、《心经》”,其体会正在这时。
    就这样,久而久之,我们在闲时便能体会到这种吸降呼升的前后轮转式过程,这种呼吸的感觉就会成为一种感觉,而不再是理论,这时,理解这种感觉,体会这种升降,就容易多了。我们在练功时,自然轻松的去呼吸就可以,但是这种若有若无的升降轮转,不要真的一点都不感觉到,这就算是“漫用”了,加上总原则和总原理的细心理解,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自己体会出自己的呼吸方式。练功时,自然而然轮转,息时体会佛法,不会有偏颇。
  请一定谨记,《坐身图》前都是“漫用”,到了《坐身图》才是“乃用”,所以一定要“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其中天地,可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至于《坐身图》的呼吸问题,易筋经儒老师说过,最好还是用自然呼吸,因为太危险。真要修行,最好还是访名山,寻高人,深入经藏,博学多闻为妙。仔细研读原本。2.关于“功宜按部”的补充与导气左右旋

  末学见有人在网上解释周版时,总有一种习惯,就是喜欢用周版后面的文字来替前面的功法作解释。比如《正身图》的“仰面朝天”势,说:“脚跟挨地立定,缓缓将头向后倒,面朝天合掌,随之两目反视,顺势呼吸三口,导气逆行;不可过倒,以仰面朝天为度。呼吸毕,缓缓顺势回转。”有人不懂导气逆行,在网上询问,或答曰:“导气由脚尖上行,过鹊桥、翻泥丸、至尾闾为一转,又由尾闾度丹田,逆提至泥丸,为一运。”——这其实是《半身图》“起立朝天势”的注解。虽然这两个姿势的最终式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起立朝天势”的姿势是从半蹲转为直立的,所以气由脚尖上行,而《正身图》下身没有动作,我个人觉得,即使是存想,也是到丹田便度尾闾上行了,这是一。二是,《正身图》既然没有写,就不要存想导气,因为我前面已经引过原书的话了:

  右:三焦达利十四势。虽与《正身图》中三才通气十四势、并《半身图》中马上交关下十四势同;而:前——是运气流通;中——是运气灌注;此——是运气归位。功分三等,理归一贯。

  功分三等,哪有教人在初等功的时候用中等的办法的,这不是揠苗助长么?

  《坐身图》中每一个姿势,原本都给了详细的呼吸存想方法的解释与介绍,难道要把这些介绍全端到《正身图》中去么,笑话~!而且说的还斩钉截铁!劝某些人不要断人慧命,即使是自己的意见,也要仔细比较,谨慎说出,让人家好好思考,这一点,我从易筋经儒老师这里受益颇多!
  所以,周版书中说到:“功宜按部”,又说:“是书明度金针..语浅近,义精深。”“为初学下手而设,故文不加饰,词不求工...无一禅机、隐语犯入其中。”既可见本书作者态度认真,又可见其心胸,所以,功宜按部的意思,也就是要一幅图一幅图按顺序学做,这包括了其中的文字解释。
  
那么,《正身图》中有什么“导气左旋”“导气右旋”,怎么解释呢?直到目前,我个人的看法是:不清楚。因为,从语气来看,我和老师的看法一样,就是认为这是呼吸三口的自然结果,不是用意念引导的,但是,关键是呼吸三口,是上面提到的“漫用”,而且,周版凡提“逆行”,才说导、引,所以,也不敢完全确定,这就一定是自然出现的结果。仰面朝天的导气逆行,也是存疑的。我的思路是,在存疑的地方,就顺其自然吧,或者还是那句话:“闲时体会去。”

3.“脚尖挂趾”的研究

  关于“脚尖挂趾”,说的最明白的是《行功始末》,其说到:“行功时,要起脚挂趾,离地腾空。”这就把“行功”全都涵盖了,通过近几天的参读,似乎除《侧身图》前几势和《行身图》有脚跟稳地的要求,其余都是强烈要求脚尖挂趾的,直到仰面朝天势结束。有人说,可以一势一起一落,这在实践中,我自己感觉是不可能的,所以遵书意,全都“起脚挂趾”。
  对于“起脚挂趾”的原理解释,在《运功通关诀》中,最后八个字说的很明白:“掌合趾立,阴阳蹻通。”既然是“运功”的通关诀,这自然又是统摄了全部动功,绝无疑问。
  当然,起脚挂趾时前脚掌还是着地的,只是因为脚趾用力,所以前脚掌自然有些虚,其实这除了是连接脚趾上的六条经络,也是为涌泉穴的打通铺路呢。所以奉劝大家不要偷懒,挂趾就挂趾。不要在找理由偷懒了。

4.练整部功的时间到底应该多长?

  关于这个问题我确实是细细研究过,因为很苦恼,觉得非常乱。在周版易筋经里,只有一处提到时间,就是《定身图》。《定身图》说到,“运几多时,定亦几多时。大约运一下钟,定亦一下钟;运一枝香,定亦一枝香。”
  因为,周老本人一定每天习练,所以自然说出的时间是他最习惯的,绝不会是随便瞎说。那么好,这里就是了解周述官老先生练功时间的大好机会了。这里出现了两个时间点:一炷香;一下钟。
  最可靠的说法是,“一炷香”来自于佛门,与禅宗关系密切,禅宗白昼要打禅坐,每天七炷香,晚上再加四炷香。间隔二十分钟。据推算,禅宗打七的一炷香就是“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而且,上海计量协会说是约半个时辰,也就是说,一个小时。
  所以推算,一炷香应当短于一小时,大致就是一炷香的时间。那么,下钟呢?我查了一下,有可能是这个意思:按摩技师为客人提供按摩服务结束后,技师离开按摩区,到排钟员作好记录,称为“下钟”。我们很多人都按摩过,真正的按摩应该半小时到四十分钟。
  所以,我们综合周述官的时间来判断,从“下钟”到“一炷香”应当是时间不断加长了,这样算来,动功部分,他老人家应该是最习惯一个小时左右就做完,然后再坐一小时。总共两个小时。
  由此,我觉得思路应该是这样的,练习初期,主要是熟悉动作和呼吸,那么时间不会很长,应该短于两小时,或者专注练习一图或数图,把动作的时间延长,仔细体会气血的感觉。练习中期,如果练全图的话,应该会长于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因为中期正是化运气血,体会运行的时候,所以必须细心体贴,绵绵密密,不可造次,要好好研究,其实也可以择图练习。经过这种训练,对于气血的感觉很明白了,运用自然之后,就不必停留那么长的时间,应当是书中所谓:“俟浊尽净,呼吸随及。纯清无浊,功起即起。”这时,大致就是周老的时间,总共两个小时,甚至一百分钟,也就练完了。本论坛里,曹英峰老师说,他练全图是需要四个多小时,易筋经儒老师说他需要两个多小时,小凡老师我不清楚,其他论坛也是说法不一,不过哦,我觉得周述官的时间一定不会长于两个小时,因为他的话是习惯而说,人的思想可以骗自己,但人的习惯从来不会骗自己,之所以短,也大概是因为周老先生并没太有静功的意识,所以快些。不过,周版动作这么多,并且循环反复,步步加功,如果老爷子真做到了呼吸可以“随及”、“即起”,又何必很长时间呢?因为后面有静坐,所以前面可能真的不必过于缓慢。
至于说,这是不是太快了,大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一炷香”不是周述官本人的时间,他既然用了“大约”来解释“运几多时,定亦几多时”,就说明这个时间他是承认的,那么“下钟”本身是不是太短了,我本人也有这个疑问,要么是,我的“下钟”根本就解释错了,要么是古代按摩下钟的时间会更长,至少一炷香应该是可以起到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