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子本子:对互联网与执政党建设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1:48

对互联网与执政党建设的思考
——网络给执政党建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马  利2010年05月13日

第一部分  变化

网络,未知远大于已知
  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9月2日,刚刚过了40岁生日。如果说,蒸汽机是18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发电机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那么互联网当之无愧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在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
    这场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传媒技术革命,对政治的影响举足轻重,对执政党建设至关重要。以美国为例:报纸时代,美国第3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说,宁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不要没有报纸的政府;广播时代,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借助广播“炉边谈话”推行新政;电视时代,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成功运用电视直播,被称为电视总统。今天,美国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位互联网总统”——奥巴马。
  伟大的发明源于想象,更基于现实。今年2月,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奥巴马给予积极回应。就像牛顿看到一个苹果落地,奥巴马兴奋地表示:“这就是美国能够在21世纪继续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这也是着眼美国今后100年的战略规划。
  “智慧地球”是把新一代IT技术运用在全球各个角落、各个行业之中,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公路、建筑、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使全球达到“智慧”状态,最终实现“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的蓝图。 
  互联网开始普及,全球化速度加快了。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一个重要观点——世界是平的。组织变平了,思考的方式也变平了,竞争没了边界。一个跨国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全球性分工和合作,实现它的利益最大化。
  在网上,地球就是平的,就是无界限的,地球很小。
  “智慧地球”的概念又超越了一步:地球不仅是平的,而且是智慧的,有无限的可能性。人类的生产、生活将发生重大变化,智慧的力量将无处不在,智能的架构逐渐成为国家、区域和城市之间竞争的基础。如果地球上重要物资都有了自己的标签,超越国界的控制将产生;如果地球上重要资源都有了政治价值,超越政党的影响将会出现。 
  互联网对未来的影响难以估量,然而未来孕育在现实之中。
  互联网技术近年来最大的一个发展,就是从web1.0到web2.0。Web1.0只能单向发布信息,形象一点说,就是只能发帖,不能跟帖,没有互动;Web2.0建立在web1.0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发布信息,而且还可以互动:跟帖、留言;博客、播客,其中最典型的是网络社区。网络社区各种各样,有宠物社区、旅游社区、乒乓球社区等等。政治上的社区也很多,强国论坛、新华论坛、天涯论坛等。清华、北大等高校的BBS论坛,也都很有名。
  所谓的政府2.0,就是建立在互联网的传播、表达、对话、组织功能基础之上的。政府2.0是英语Government2.0的直译,是从Web2.0套用来的一个概念,也是新近在国际上炒热的一个网络词。
  奥巴马不仅在竞选中充分运用了web2.0技术,更重要的是他入主白宫后,从选人、用人组建内阁,到颁布政策、发布政令等等,都在借助web2.0技术。
政府2.0的理念在中国也逐步被采纳。党政领导干部上网与民众交流,老百姓在网上参政、议政。我们党的总书记胡锦涛、总理温家宝都身体力行。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民面对面在线交流,翻开了中国网络发展的新篇章。 
网络的传播功能
  报纸、广播、电视等统称为传统媒体;互联网、手机等被称为 “新媒体”。
  《人民日报》每天发行235万份,世界排名前10位。然而这个数字对网络而言轻而易举。据统计,2008年,中国网络新闻用户2.34亿,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每天新闻更新超过2万条,每天新闻信息浏览量超过20亿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此长彼消。阅读传统出版物的人数正以每年12%的速度在下降。美国民调公司佐格比互动(Zogby Interactive)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56%的美国成年人表示,如果只能选择一种获取新闻的来源,他们会选择互联网;选择电视的比例为21%;选择报纸和广播的各为10%。
网络民意表达、对话功能
  近期,安徽省制定了一项新制度:《人民网网友给省委书记留言办理工作暂行规定》。这个“暂行规定”要求省直部门及省内各地、各级政府要认真收集、处理、反馈网上民情,对解决网友问题不及时不认真、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严肃问责。
  网络沟通促进了政府工作创新,上网交心、下网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正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执政新方式。古有微服私访,今有网络问政。网络问政为各级官员塑造形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据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统计,一年来,有32位省委书记省长公开回应网友留言,61位地市级领导公开答复网民声音,累计收到地方领导回复450批次,4000多个网友提出的问题得到落实解决。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都拿起了鼠标,学网、懂网、上网、用网。中国政坛出现了新气象。
网络的组织动员功能
   在互联网时代,那些常常容易被忽视的“小人物”、非主流人群,开始被发动、组织起来。奥巴马通过手机短信、E-mail、Facebook等各种工具,吸引着庞大的非主流人群。奥巴马成功地利用了“长尾理论”,他这次竞选资金中大部分捐款金额都在100美元以下,捐钱的金额不大但捐钱的人数很多。所谓“长尾理论”,就是揭示了网络在组织80%零散的个体方面的强大力量,打破了传统的“二八效应”。 
  我国民间也在自发运用“长尾理论”。前几年的涉日大游行,就是深圳和上海两个互不认识的16岁少年在QQ网上发起的。细数近年来的每一起网络事件,无论是汶川抗震救灾、湖南电视台“超女”粉丝投票,还是躲猫猫事件、林嘉祥事件等等,都是无数零散的网民,涓涓细流汇聚成的强大力量。 
  这个方法早就是我们党的“老把式”了。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就是组织、动员了大多数的劳苦大众,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打倒了少数的剥削者,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建立了一个新中国。那个时候,还没有人提“长尾理论”、“二八效应”,是毛主席带领党和人民从中国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理论。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广大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现在的互联网以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就能够轻而易举地组织聚集起广大群众。这难道不值得我们研究、重视和学习、借鉴吗?对于我们执政党来说,认真对待和研究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互联网时代对我们党提出的一个新挑战、一个新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日新月异。党员的结构、思想、身份、学历、社会分布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在变,时代在变,执政党自身也在变。执政党建设,必须找准执政党自身变化和时代变化的结合点,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变化的新要求。
  研究互联网本身就是研究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互联网不仅是技术、是媒体,更是政治;不仅是器物、是产业,更是意识形态。如同一张无边无际的网,联通群众,联通世界,联通未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对于互联网新媒体,我们未知的领域远远大于已知。
第二部分  挑战
敌对势力想“用互联网崩裂中国的长城”
伴随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党的执政环境,改变了传统的执政逻辑。西方政要曾断言:“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给我们国家、我们党带来的政治风险和执政危机。
   对党的意识形态的挑战——信仰危机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互动性使各种思潮、各种观点,像自由市场一样泛滥,在世界范围内恣意交流、交融、交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道德遭到各种质疑。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迷惘、道德失范、封建迷信乘虚而入等种种问题。 
互联网已经成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各种政治势力都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社区”,找到了自己的阵地,他们常常以评论公共事务来造势,来吸引公众眼球。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思潮的发展,网上意识形态斗争和思想观点的争论、争吵、争辩将会长期存在,并日趋激烈。
  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挑战——信任危机
  信任是社会的基石。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任也荡然无存,社会大厦就会坍塌。网络时代,个别官员在处理社会问题时表现出的迟钝、无知、蛮横等,都会在网上被无情渲染;少数官员的腐败、无能、低效等,都会在网上被迅速放大。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个别人、个别现象的一只骨牌被推倒,将即刻影响到整个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互联网一方面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但同时也在撕裂社会、重组人群,使社会的情绪对立进一步扩大。如城管、警察、医生、教师、官员被“妖魔化”为网上“黑五类”。一旦这些人卷入网络事件,网友几乎不问青红皂白,一边倒地同情另一方,形成绝对压倒性的舆论声势,并立刻被传到网下,被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兴风作浪。比如,最近网上热炒一条消息:《我国91%的亿万富翁是高干子女》。这组虚假数据在网上网下以讹传讹,迅速掀起波澜。人民网做了大量的调查,以事实为依据,发布了一篇澄清事实的文章,然而这篇文章远远没有谣言传播的快。
  面对这种现象,认识要清醒。有的事件中,警察、城管、官员自身的确有问题,比如言行不当、滥用公权力等。但也有的是面对网络应对失措的问题。 
由于网络信息来源广泛、传输快捷,很多问题也是真假难辨。加之现代社会的一些浮躁之风,为了宣泄和释放个人情绪,一些人无风也要掀起三尺浪,哗众取宠。一些群众宁可相信谣言和小道消息,也不相信政府的公开声明;宁可相信负面新闻,也不相信权威人士和正面报道。 
  对党的新闻宣传的挑战——舆论引导危机
  每一个网络热词,都是一个社会热点。躲猫猫、欺实马(70码)、俯卧撑等等……,网上一直就这么热闹。这个社会怎么了?一点小事,都可能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瞬间传遍全国!
  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网上就会出现文字或视频;6小时左右就可能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左右网上跟帖就会达到高潮,形成热点。
  面对突发事件,一些地方和少数党政干部如应对失措,很容易造成危机。归纳起来,下面几种做法,与网络时代不太适应:
  第一,躲:对网络信息麻木、迟钝,不关注网络舆情而失去舆论引导的先机,只能被动挨打。第二,堵:有些地方仍将封、堵、删作为应对网络舆情的手段,掩耳盗铃。不少互联网管理者多依赖于删除和封堵。只知道“拉闸”,却不知拉一次闸,就会多遭一次恨,多设一道墙,多一道和群众之间的隔阂。如网络发展到IPv6时代,安全性加大了,信息无法过滤了,今后管理者将面临更大挑战。第三,拖:在网络舆情面前,完全罔顾民意、蔑视民意,葫芦僧判葫芦案。第四,抓:去年,辽宁西丰警察进京抓记者。今年的河南灵宝事件,警方远赴上海去抓捕发帖者,罪名是“诽谤政府”,都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就这一抓,彻底抓掉了政府的公信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单个事件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受众往往是被媒介牵着鼻子走。像新闻学里的“魔弹论”:新闻就是枪,受众就是靶子 。网络时代,受众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网民可以自己设置新闻议题。新媒体的新闻源头不可控,传播速度不可控,内容真假分散不可控,舆论容易放大也不可控。
刘云山同志指出,在这种形势下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果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不高度重视、不善于运用,就会陷入被动,更谈不上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对党的干部队伍的挑战——能力危机
  网络时代,究竟怎样才能当好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呢? 
网络民意是现实民意的折射,网络舆情是社会矛盾的宣泄。网络的弱势群体“黑五类”,正是现实生活中的强势人群(城管、警察、医生、教师、官员都是现实中的管理者或者是政策的执行者,是党执政的骨干力量)。如何改变他们在网上被妖魔化和被动挨打的现状?这是对执政党建设的严峻考验。
  对党的组织运作的挑战——管理危机
  传统的执政方式,信息量是“倒金字塔”,级别越高,掌握信息越充分。信息传递方式是“金字塔”型,很多文件都打有“秘密”字样,通过开会、发文从高向低一层层传递。也就是,上级领着唱,下面一级一级跟着唱,不能更改,很少有人去发挥。照着念不会有错,解释不对就会犯大错误。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变了,3亿多网民人人面前有个麦克风,谁都可以站到舞台中间去吼上一嗓子。信息传递是网状的、扁平的,人人都是传播者。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冲击力增强了,影响更大了。“传统执政”的方式受到严重挑战。网上民意汹涌,“意见领袖”众多。党的任何一个决策、政令、任免都会在网上经受群众评说。以前靠组织体系、靠报纸广播来进行社会动员。现在,传统的语言体系和风格,官话套话,极其容易被边缘化,尤其是在网上,组织动员的难度空前增大。  
  对维护社会稳定的挑战——安全危机 
  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提出:“政治制度/政治参与=社会稳定”。也就是说政治参与和社会稳定成反比,政治参与程度越高,社会越容易出现不稳定因素。网络时代,民众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拓展,分母扩大了,作为分子的政治制度,也就是执政党建设,必须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处于突发事件的高发期,一些社会矛盾有可能借助网络的功能凸显、放大,甚至酿成危机事件,威胁社会稳定。2008年一些地方的出租车司机集体罢运等,都是由网络舆论直接或间接催生的。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格兰诺维特提出“社会不稳定原理”,被称为社会领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即社会骚乱往往只需要第一个人参与。集体意识一旦被第一个人的行动激活,就会迅速卷入骚乱,即刻升级为“社会动乱”。匿名性和互动性,使得网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社会动员的沃土。
  今年的乌鲁木齐“7?5”事件,就是远在万里之外的热比娅集团遥控指挥。通过手机短信和QQ串联,数千名暴徒突然聚集在乌鲁木齐,打砸抢烧。这种悄无声息又迅捷的组织动员方式,对社会稳定的威胁是巨大的。 
  网络安全问题,不仅对我国,对世界各国都是个巨大的威胁。例如,Google地球拥有覆盖全球的卫星,轻而易举即可搜索到各国境内的军事设施、核电站、基地、军舰等等。威胁还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Google搜索引擎已经拥有了世界各国互联网上的数据,这意味着它在思想意识形态、文化理念等方方面面,都拥有权威的数据库。这实际上就是情报,它不仅仅是经济情报,它更是政治情报。这种威胁的严重程度不可估量。
  实际上,美国掌控着互联网的主动脉,全球互联网有13台域名根服务器,10台在美国。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政府授意,在服务器终端上屏蔽伊拉克域名,互联网上伊拉克瞬间就蒸发了。对信息资源拥有绝对控制权的美国,能让一个国家在网上瞬间“消失”。
  一旦战争爆发,IT巨头的力量将强大到非常可怕的地步。
  可以断定,未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不是石油、不是水,而是信息。信息资源,将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战略资源。 
网络时代,给执政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危机。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有的问题是与互联网共生的,是由互联网制造的;有的问题是被互联网放大了的。用“危机”这个词,似乎危言耸听。但是,面对渗透性、弥漫性、扩张性越来越强的互联网技术,我们必须十分警惕。   
第三部分  抉择
危中有机、顺势而为
  信息时代,何去何从?出路只有一个:创新。 
  信息革命方兴未艾,未知的边界越来越宽。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个政党要保持活力、提升能力,必须创新,必须学会及时地调整,学会放弃旧的、掌握新的。 
从认识论上看,无论技术怎样变化,怎样发展,互联网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只要我们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创新,就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夯实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组织建设创新
  党组织 + 互联网 = 强大的红色网络。
  网络无疑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网络时代,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必要进行一次新的“三湾改编”,从“支部建在连上”发展到“支部建在网上”。当年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然而网络已经成为今天社会动员的沃土。那么这颗种子,就应该在网络这块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在网络社区这个虚拟的社会里,在这块社会动员的沃土上,更好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推动党支部的实际工作,建立村官党员干部的网络社区、乡镇党员干部的网络社区、县市级党员干部的网络社区。
  抢占制高点,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
  青年是网民的主体,40岁以下的网民占84.7%。互联网已经成为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制高点。占领这块制高点,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在与藏独分裂势力的斗争中,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中国青年借助和运用新媒体,团结一致,凝聚人心,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行为,引起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中国互联网再次证明其主流地位,不是靠行政级别,而是靠强大的信息整合方式及对3亿网民的影响力。” 
  传统的政令,从中央到地方、到村镇,要经过多少中间环节。运用web2.0互联网技术,以大学生村官这个具体的项目入手,去试点、去探索,建立从中央到大学生村官的网络直通车,未必不是个好办法。
  人民网近期配合领导机关在做三件事:
  一是建立大学生村官社区:开设博客、播客、BBS等。请优秀大学生村官和网友在线交流,让大学生村官们自己谈、谈自己。
  二是创办一份大学生村官手机报: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全方位的新型宣传引导模式。这使我们的工作更加主动,方便快捷,使我们的主流声音尽快占领新兴媒体的制高点。
  三是每年组织一次评选表彰活动,发动网友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这也是主动设置议题、凝聚人心、引导舆论的好办法。 
江苏的宽带已经实现了村村通,覆盖所有自然村。这就是大学生村官的用武之地,就像战争年代知识分子教农民认字一样,农民对先生是很崇拜的。大学生村官就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学会先予之,帮助了别人,自然也就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取得了民众的信任,民众自然就支持你。大学生村官也才能够真正做到“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转变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
  先进的技术加上进步的政治理念,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支撑,可以有效推动执政方式的转变,使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公开执政 ——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共产党不怕讲民主,恰恰相反,共产党最讲民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信息公开,是公民参政议政的前提。历史上,我们党曾用传单、喇叭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在信息社会,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互联网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呢?
  如汶川地震,中国政府做到了最充分、最及时的信息公开,就赢得了中国民众的信任和世界的普遍赞誉。
  不久前,中组部在人民网分四次陆续公布“首次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每一次公布,两个小时内,百家网站竞相转载。点击量达130万人次,网民跟帖超过2.6万多条。
  中组部在网上“晒”出民调结果,实属破天荒之举。用网友的话说:“中组部能够坦率、真诚、客观地公布结果,虽然成绩不是满分,但诚实的态度已拿到满分。”应该说,这的确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信息公开案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做了同步的舆情监测。在所有的媒体评论中,58%的评论认为,民调显示选人用人更加重视民意。42%的评论肯定民调操作的客观公正性。32%的评论认为,民调是组织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有10%的评论认为,民调应着力避免统计失真。在所有的支持性观点中,56%的评论认为,民调彰显了中组部的诚意和自信。48%的评论认为,民调对干部选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破冰之举”在三个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执政方式:
  一是公开态度,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争取了主动权。二是公开方式,从“简单发布、一发了之,”到“先谋而后动、策划公布”,提升了舆论的引导力。三是公开机制,从“个案公布”走向“常态公开”,建立了长效机制。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舆论引导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在强调传媒意识和舆论引导的重要性。
  Web2.0时代,舆论引导不是靠封堵,而是靠对话。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抢第一时间、到第一现场、在一线主动对话,在对话中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才能掌握主动权。
  不要泛政治化,而应尽量把问题具体化,用专业词说专业事。善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话不一定全说,假话一定不要说。
  要主动设置议题以引导舆论。主动引导舆论,我们也有很多成功例子。去年,网上盛传山西省主要领导有变动。当地,谣言四起,人心波动。人民网发布了新闻:“传言山西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变动毫无根据。”就这一句话,迅速被境内外媒体大量转载,谣言不攻自破,稳定了山西党政领导干部的“军心”。
  利用互联网架起党群沟通新渠道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言论结构的格局。目前我国网络的言论结构,存在两个严重失衡。
  第一,党政声音和民间意见的表达不均衡。政府虽然已经上网,但web2.0程度很低,党政的声音主要在新闻里。在网络社区中,党和政府还经常处在被批挨骂、被动挨打的情况之下。
  第二,各阶层在网上的表达和形象不均衡。分析我们的网络结构,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知识分子、社会精英,二是青年,包括一些“愤青”。他们在互联网上被过度代表,网民中的知识分子、年轻人的比例,远远超过其在中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网络管理如何促进党政和民众之间的政治认同,官员和网民如何和谐相处,值得严重关切。这迫切需要我们在网上开辟出一条党和群众沟通的新渠道。
  去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网,和网民面对面在线交流,人民网访问量瞬间飙升,网路几次被网友拥堵挤爆。尽管之前已经做了准备,新增了两台服务器,可网友的热情还是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今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网友提问超过30万条。
  几年来,近300位省部级干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都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响应。胡锦涛总书记被网友评为2008年度最受欢迎的嘉宾;李源潮同志的“不用不讲原则的‘老好人’,不用不干实事混日子的人”,被网友评为2008年度最强声音。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网友是欢迎,也是喜欢和领导干部在一个平台上沟通交流、促膝谈心的。 
  调动网络民间力量,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现在我国网民3.38亿,正好占全国人口的1/4。对执政党来说,这些数字意味着:有6.76亿只眼睛像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在时刻地盯着你、监督着你。河南灵宝事件后,有位网民在人民网上发帖说——“地方政府不要太为所欲为,网民上了网,鼠标轻点,就能和胡总书记对上话。”
反腐败,纪检部门不可能人盯人;而党政干部是生活在群众当中的,互联网的民主监督无处不在,可促使党政干部更清廉,更守法,更称职。今年的躲猫猫事件、浙江出国费用清单事件、深圳林嘉祥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等等,就是有力的证明。今年2月,中组部干部监督局在人民网正式开通了12380网上举报中心。目前,访问量已超过450万人次,网民对此赞不绝口。网友们说:任何事情都逃不过群众的眼睛。这也是对“一言堂”、“暗箱操作”等“潜规则”敲敲警钟。 
    优化执政力量——培养一支适应网络时代的干部队伍
  注重党员干部的上网工程。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以外,党政干部要养成学网、上网、看网、用网的习惯,如果我们7600万党员、7800万团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我们党员干部都行动起来,一定会从网上的弱势群体,转变成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挑战携机遇悄然而至,危中有机,顺势而为。只要勇敢实践,大胆创新,应对得当,就一定能驾驭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浪潮,使这一技术革命更好地服务于执政党建设,服务于国家工作大局。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