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若干思考 - 机关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20:58
对新形势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 2008-10-17 9:50:43 点击次数: 2329
各级党政机关是党和政府实施组织领导的枢纽,担负着贯彻上级路线方针政策,领导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党员比例高,党员领导干部集中,因此,机关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机关作风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工作水平、办事效率的集中表现,机关作风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整个党风和社会风气;机关党员干部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直接反映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形象。因此,机关作风建设是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关系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机关作风建设问题是执政党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必须把转变领导干部作风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着力点
领导干部在各级党政机关中肩负着领导责任,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力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领导干部作风与机关工作作风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领导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不仅取决于领导干部能力和素质的高低,更取决于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
(一)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的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影响力和感召力,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上当好表率,作出榜样至关重要。领导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推动机关作风建设的无形动力,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起到表率作用,坚决纠正不正之风,才能把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领导干部作风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走得端、行得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样的领导干部群众信任、下级服气,往往能起到榜样的作用。相反,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正,讲空话、大话,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甚至以权谋私,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导致人心涣散,作风散漫,不正之风盛行。因此,一方面要看到领导干部带头对促进整个机关作风建设的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机关作风方面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就存在于领导干部自身,抓住了领导干部,就抓住了整个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就能抓出成效。领导干部要在机关作风建设中做表率,就必须加强党性锻炼,注重世界观的改造,加强理论修养、道德修养,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自觉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坚持从严要求,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通过长期不懈、脚踏实地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开拓进取,不断更新思想观念
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机关作风建设改进的先导。当前,在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其根源就是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少数领导干部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仍然摆脱不了原有的思想观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对解决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视野不够开阔,缺乏新思路、新办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必须注重从转变观念和提高认识入手,冲破不合时宜的思想框框,以观念的创新带动作风的转变。领导干部坚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就是要不断提高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自觉性,不断冲破妨碍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考验、新政策的各种思想束缚,不断研究和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新课题,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以敢于打破传统束缚的创新勇气,直面现实难题,寻求新的突破,实现新的发展。通过思想观念的创新,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大局观念,和群众观念,进一步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履行好政府的行政职能,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与时俱进、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切实找准科学发展观与工作推进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各项工作新突破。
(三)求真务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
建设求真务实的机关作风,是加快现代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推进器,也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形式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长期以来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与我们党所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相对立的,是机关作风建设的大敌。当前,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最大的就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些机关部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工作不深入、不接触实际、动不动就发号施令的“衙门作风”;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喊口号、说空话套话,文牍成山、会议成海;也有的工作布置了,没有抓到底,口号提出来了,没有落实,结果流于形式,没有实效。这些问题都与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相关,往往是上行下效的结果。领导干部作风不实,造成下级揣摩上级心态,不是把功夫下在工作上,而是下在搞接待、搞汇报上,不是努力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而是劳民伤财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这些不正之风危害极大,有损于我们的机关形象,影响了机关办事效率和工作成效。转变领导干部作风的紧迫任务,就是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始终坚持以领导干部作风转变为重点,把治虚务实作为重要突破口,大兴实干之风,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作风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把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下级、在基层、在群众中有说服力,才能把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
二、必须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切入点
机关干部作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具体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机关作风建设的主体,机关作风是机关干部队伍素质的外在表现,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将日益复杂,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将不断出现,要有效地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干部队伍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民主决策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因此,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一定要把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放到突出位置。
(一)深化制度改革,优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拓宽识人选人渠道,广开选贤任能之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在干部培养选拔过程中,要注重群众公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把群众推荐与组织考察、党管干部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及时发现人才,选准人才,疏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通过严格考核,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干部成长的欲望和潜能,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升降去留挂钩,做到贤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要分别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干部,制定出选拔任用的办法和标准,在严格执行已有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各类干部的竞争意识,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舞台,让大批优秀干部通过平等竞争进入各级领导岗位。要坚决破除保守僵化、因循守旧、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观念,彻底杜绝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坚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对那些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以褒奖和重用;对那些好大喜功、弄虚作假、跑官要官的干部,要给以批评和惩戒,从而形成鼓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激发干部干大事业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高素质干部队伍在机关作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二)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和科技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机关工作面临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机关干部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引领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以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来促进机关整体素质的增强,以综合素质的提升来实现机关整体效能的提高。但目前还有不少机关干部的知识准备并不充分,既缺少理论却又轻视理论,满足于已有陈旧的知识,甚至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理论和知识也不甚了解,这势必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机关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修养,一种习惯,一种必备的品质,一种紧迫的任务,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知识以及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开阔思维和视野,并在机关内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风气,努力打造学习型、知识型、研究型干部。广大机关干部不但要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学习贯彻上级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要深入、全面地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和法律知识、历史知识,进一步提高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不但要联系工作实际,掌握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着眼于科学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着眼于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的整体建设水平。
(三)打牢思想基础,增强干部事业心责任感
事业心责任感作为一种精神面貌、工作姿态、思想境界,是干部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思想基础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当前,各级干部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是好的。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顾大局、讲奉献、淡名利、重事业,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毋庸讳言,确有极少数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精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奋,工作标准不高,抓落实不力,有的甚至热衷于拉关系、走“门子”,满脑子都是个人的职位升迁和利益得失。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是个思想觉悟问题,是建立在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事业追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的,只有不忘重托,牢记责任,把精力和情感倾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才能做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增强各级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要抓好思想教育,使各级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与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坚持干部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规范干部的行为。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管干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干部的监督、考核。对那些精神状态不佳,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用心、不尽心的干部,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处理。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重用那些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干工作的干部,让他们有位置、有舞台。广大干部具有了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才能自觉地剔除私欲、净化心灵,敬重事业、淡泊名利,开拓进取、有所作为,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才能积极面对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集中精力攻坚克难,及时主动地解决各种矛盾与问题,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三、必须把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根本点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机关管理更加科学,行为更加规范,运转更加协调,服务更加优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不断提高监督效果,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工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稳定、长效的机关作风建设监督保障机制,通过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
(一)从严要求,规范管理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规范机关干部行为,保证机关工作有序运行的基础。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用制度巩固和发展机关作风建设的成果。要依据本单位的基本职能和具体任务,围绕创新改革、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的要求,逐步完善加强机关管理的各项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机关作风建设的有效性、规范性和长期性;要立足于本部门、本行业的特点,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规范机关的内部管理和机关干部的从政行为,如政务公开、办事承诺、行风投诉、聘请作风建设监督员和企业评议政府部门等机关作风建设系列制度。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保证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发展。当前,特别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三个方面的制度。一是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明确各级应负的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出了问题不但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视情况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二是建立监督约束制度。通过严格的纪律制度来规范机关党员干部的行为。同时,把党内监督同社会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广泛性、公开性,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特别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三圈”的监督,把“八小时以外”的表现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建立适合于领导干部活动特点的生活作风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对先进典型的培养、总结、推广、奖励和反面典型的惩处、警示制度规范起来,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机关的作风建设。
(二)扩大民主,创新考评机制
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任务,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稳定长效的作风建设考核、评价运行机制。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其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制度和载体,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增强评议的针对性、可比性、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要认真总结评议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加以改进,不断扩大民主评议机关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强化机关内部考核机制,制定严格的考核细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完善年终考评制度,逐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考评体系,把作风建设纳入机关年度工作的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实绩评定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考评的方法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要融入新理念、注入新内容,在往年“万人评政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逐步引入网上评议、服务窗口现场评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与党政机关作风相结合等方法。同时,建立考评人信息库,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居民代表、机关干部代表等人员中随机抽样确定考评人;开发考评统计分析软件,利用计算机技术定量和定性分析考评的结果;邀请公证人员参与考评全过程,确保考评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将考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公示,将机关年度工作目标实现的情况、取得的主要实绩及评价的结果予以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创新载体,拓宽监督渠道
加强对机关工作的经常性监督,有利于帮助机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减少工作失误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有利于及时掌握群众的呼声以不断改进工作。要自觉坚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各项制度,提高权力运用的透明度,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在群众的支持和监督下不断提高机关作风建设水平。要充分发挥机关作风(行风)监督员的作用,采取明查暗访、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方式开展自我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要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进一步完善投诉电话、举报箱、意见簿等形式;积极主动地配合和支持新闻媒体的监督,建立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回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载体,增强监督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提高社会监督的效果。政府信息公开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前提,当前要不断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建设,把政府的决策、服务内容、工作程序和办事方式向社会公布,为公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促进政务公开和诚信建设,提高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协调和互动能力,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开辟网上监督渠道,邀请职能部门负责人定期做客网站与网民对话交流,开通政府博客、网络论坛、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把网络建设成政府决策和民意表达的平台,增强群众监督的广泛性、公开性、实时性和互动性。
四、必须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落脚点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中央确立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就要关注民生,民生问题事关社会和谐,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入手,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就是要强化公仆意识、民本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各级党政机关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一)维护群众利益,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也是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加强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在对待个人利益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要以深厚的感情,坚决克服对群众漠不关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作风。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要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切实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当前,一些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还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群众观念淡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不强,有时还自觉不自觉地干出损害群众利益的事的问题等等。因此,要进一步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增强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的观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通过深入开展各类教育和活动,使我们的机关干部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为民、亲民、安民、惠民的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执政观,把高度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群众观念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保持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是机关作风建设的核心,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因此,强化群众观念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利益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在具体工作中,多做群众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多做打基础的事,多做起长远作用的事,切实做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的意见,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做到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始终把机关作风建设的落脚点定位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把执政为民的要求真正融入到思想感情里、体现在政策措施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上。时刻惦记群众期盼,时刻关心群众冷暖,时刻牵挂群众疾苦,切实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作风、开展工作的第一信号。要从群众的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从群众的呼声中听出方向和动力,从群众的呼声中听出鞭策和警戒,认认真真思不足,诚诚恳恳抓整改,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的作风取信于民。
(三)端正工作态度,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机关作风建设实不实,工作是不是有成效,关键要看机关的管理服务水平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各级党政机关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强化“管理就是服务,在服务中管理”的理念,努力把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效,体现在提高机关管理服务的水平上。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手段,着力推进机关服务工作信息化、公开化、规范化;二是要加强依法管理,突出有效管理,做到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真诚服务,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满腔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全心全意为基层和群众服务,使机关整体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三是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动脑筋,从服务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诚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多在便民、为民、惠民上下功夫,及时发现、解决突出问题,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办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方面改起、从窗口部位和执法第一线做起,用好的行风、作风在群众中树立起机关的良好形象;四是要体察民情,密切联系群众,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坚决反对和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的行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热情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