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人才招聘网官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与学”生本性评价的初步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6:16:13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与学”生本性评价的初步思考

 

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刘安早

 

概要:对课程实施而言,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历了由课程价值论证到课程框架构建再到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阶段。本文所要讨论的不只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互生关系,更是基于学生为本的课程宗旨,强调“教”必须服从、服务于“学”,一切以学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为评价标准。本文围绕强化学校管理、优化教师指导、实化主体参与三个热点话题,提出虚实相济的四方面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教与学   生本性评价

 

一、一心做人,“道技”并进

我们最早在2008年泰州市综实课程推进会上提出了“领导真心、教师用心、学生热心”的实践感悟。两年下来,我们不乏真心的领导、用心的教师,但相当一部分人还只是“跟着感觉走”,有人甚至“心不在焉”。

为什么迄今为止,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在大多学校难以常态化呢?教育问题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根源,但解决教育问题的责任却落到了教育者身上。就教育论事,无论学校管理,还是教师指导,都有一个“道”与“技”的关系问题,我们倡导的当然是“道技并举”。道技并举,进而道技并进了,我们在困难面前才无恐惧感, 在规律面前才有自由感,在名利之前才有放松感,在课改面前才有兴奋感,在世俗面前才有职业自豪感。就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有效实施而言,我们就更需达到道技合一的自由境界,此乃“真水无香”之妙。都说今日教育最要讲诚信教育、信仰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殊不知,这绝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我们育人者本身首先就得践行这方面的自我教育,说白了教师更要“学会做人”、“一心做人”。只有“一心做人”,我们才能“目中有人”、“行中有人”,才会有学生、家长、社会期盼的人格魅力,才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特别需要的教育智慧、教育良知与教育毅力。教育从来就是一种矢量,它不仅有大小,更有方向。一旦方向有偏,力量越大,惯性越大,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高,悲惨的故事可能由此发生。要想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上常态有效之路,我们的课程评价就必须坚持生本性原则,对教师而言,就必须坚持道技并进,绝不能单纯在指导技巧上做文章。

或许有人会纳闷,“道”是虚的,用于课程评价不适当。事实上,教师的理念总是支配并存在于实实在在的“教与学”中。时下,一个见怪不怪的事实是,开设公开课,没有一些对听课领导和教师来说的亮点,尤其是展示“教师智慧”的亮点怎么行呢?于是乎,不是从课堂本身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是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而是从教师功利的隐晦事实出发,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取舍上就容易优柔寡断、主次不分。如此看来,“为了学生”不能只是教育理念,更要作为行事原则。源于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与学”中,我提出并努力践行生本性评价标准。

接下来,分别从教师、学校、学生各自的课程职责与操作规程上做一个尝试,希望能使生本性评价标准更具现实性。

 

二、用心指导,“四适”同堂

对指导老师而言,提高指导的有效性本身显然是个大课题,不是一言能蔽之的,在此我只能抛砖引玉。

首先,指导教师得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就治学态度而言,我们要像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那样“专通坚虚”。

其次,从指导内容讲,指导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基于真实问题的问题教育,着力保护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和求真意识,努力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并与更多同伴分享其成长的心路历程。何为真实问题?我的理解是:一是它来自鲜活的生活,解决好了有助于改善生活。二是它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与研究价值,问题本身有针对性和挑战性。三是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主体发展与学校(社会)发展。有了这三个层次“教与学”工作的强化与进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与精神成长必然得以渐进。

为提高指导老师“教与学”指导的有效性,我提出当堂指导的四“适”,合称“四适同堂”。

第一,适应:要与所指导的学生学情相适应,如学段年龄特点、个性化的生活体验、阶段课型特征、当下主要学习任务、本地已开发和待开发课程资源等。比如,小学段,尤其是三四年级学生,一般应考虑以手工制作为载体,融合设计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渗透研究性学习。我不认为在小学,尤其在三四年级动辄就是单列式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好的主张,这对刚刚启动综实课程的小学尤其不妥。同样,一些小学在课时上还将研究性学习与劳动技术、信息技术单列开来,值得商榷。我省小学段首次研讨会以“主题活动儿童化的探究”为专题,其视角首先应该直指学段的特殊性。相反,高中学段就不能简单地搞一些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就高中而言,研究性学习当然要单列,国家有特定的学分要求,但这绝不会妨碍我们将高中的三大领域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融合设计。又如,对于面临巨大升学压力的高三、初三学生,我们倡导进行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学科主导类研究性学习,这种学科主导类研究性学习与学科内研究性学习方式既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张冠李戴,又有着必然联系,我们完全可以在实践创新中形成两类课程资源共生共长的双赢机制,教师在指导时必须与不同的研究类型相适应。如此规划设计,我们的推进策略就不仅务实,还能受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适时:教师要坚决克服好为人师、对学生总不放心的家长式、家长制思维定势,要选择较好时机,把握好火候对所带学生指导。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应该就是这个效果。对于指导教师而言,最忌讳的就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略去了很多过程,放过了很多细节,并直接甚至是粗暴地剥夺了学生对活动细节的感悟权力。教育是慢的艺术。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功夫不是“快”而是“慢”。我的理解是,只要不出现安全问题,或者在安全防范上我们的确工作到位,我们就不要急于对所带学生指手画脚,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潜心跟进,耐心等待。话不在多,要在适时、适度、适用。

第三,适度:好不容易把握了大好时机,但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乱说,这就是“过了”。这里引用一下湖北省一位专家的表述,“适度”叫“含而不露”。还有一种情形,我称之为“点到为止”。我们要围绕“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求真意识”展开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通过讲究技巧的点拨或点评,不断催生学生新思考,设法拓展学生新思维。简单说,我们可以暗示学生获取下一步发展方向的方法(要循循善诱),不要直接告知其具体方向(不能越俎代庖),偶尔还可以在学生面前“故弄玄虚”,“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适用。无论“含而不露”,还是“点到为止”,教师要有及时跟进,甚至超前预知的本领。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上,万不可指望对学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无论如何都得让学生感觉到指导老师的存在价值,至少要让学生分享指导老师坦然面对困境的真诚与课题组成员间风雨同舟的“战斗友谊”。这里举一个很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子。一次,我在一所四星高中谈事,适逢该校召开高三志愿填报动员大会。主讲人只是反反复复说,“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填报志愿是终身大事,好比人的第二次投胎,必须慎重。回去后,你们相互之间要多商量,多思考,绝不能搞砸了。”完了也就完了,家长学生均茫然无助。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类似这样“有名无实”的指导不胜枚举。这比学生 “信马由缰”可能更糟,毕竟“咎由自取”总比“被人忽悠”心里好受些。

“四适”同堂便于我们对指导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课程层面上的分解与评价。综合“四适”的匹配情况,我感觉教师指导的质态不外乎三种情形:其一,指令性的包办代替,教师操控一切,公开课上很多细节甚至都是课前完全练习到位的,其指导行为几乎完全违背“四适性”;其二,计划性的强拉硬拽,教师像导游一样,在某个景点和时段学生也有一定的自主和自由,但是离开导游设定的路线图是绝对不行的;其三,生成性的及时跟进,教师从容睿智,不仅不惧怕课堂上、活动中出现问题,相反,教师循循善诱,把学生发现、暴露的一个个鲜活的问题逐步地、有的放矢地开发成了课程资源,其指导行为诠释了“四适”魅力。

当然,再好的指导教师都有一个渐渐成长的过程,一个好的指导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在“教与学”中的取舍与得失,力求实现从计划性指导向生成性指导的飞跃。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指导教师是不是“用心”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更多时候得反思:自己的指导是“有道之技”,还是“雕虫小技”,全部的指导是否对学生而言“适应、适时、适度、适用”。反省这些,不仅关系到活动指导是否有效,更关系到课程实施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高中学段是基础教育的出口端,相关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就高中“研究性学习”而言,在教师指导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含量、过程体验、方法习得、实践积累、奥妙探究等绝不能仅仅是形式,有些方面尤其要在“慢”上下功夫、见功夫。否则,“四适”绝无“同堂”之可能。

 

三、热心参与,“生生”有得

“智慧人生品味舍得”这句广告词很值得教育人品味。其实智慧教育更要品味舍得。教师只有舍得有计划、有策略地把课堂话语权交还给学生,才能真正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师生间也才会真正达到双赢谐和的大好局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自主的课堂,才是学生有话语权的课堂,这是个难以道明的事理。我从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上作了些观察与思考,概括为“热心参与,生生有得”。这里的“生生”不仅指参与的全部学生各有所得,还有“生生不息”、“不断生成”之寓意。原先我是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来概括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巨大价值的,但这对评价学生活动的质态意义不大。为了细化而不至于机械地想当然地达成课程目标,我用以下“有得”来重新界定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判断,所谓“做得、学得、记得、考得、想得、悟得、讲得”。只要学生活动中、课堂上能有所得,上述的“四适同堂”也就得到了落实和印证,所强调的“学思并重”、“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多元评价”、“主体参与”等就不再只是理念和慨叹之词。

刚刚说了,教师要“舍得”。教师“舍得”,学生才能“做得”,才有诸如“学得”、“记得”、“考得”、“想得”、“悟得”、“讲得”等的时空可能性。因为学情、师情、校情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得”应该是鲜活的、多样的、可以感知的,不可能也不应该是雷同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力求“多得”,还要在不违背上述“四适”原则的前提下启发学生尽可能将“所得”以个性化“课例”方式“物化”起来。

“做得”。在我看来,基于法定课程层面的学生全员参与的实践性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本质特征。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做与不做,真做与假作对于实践者而言,差异太大了。比如,外市有些学校,双休日带学生“学农”。同学们去了一下田头,拍了几张照片,并没有真正干农活。原来,学校组织学生“学农”是假,补课是真,学生大多时间住在农家招待所,各科老师布置了大量的书面作业,学生很反感,称这样的“学农”是“坐牢”。假如,这些学校是真组织“学农”了,学生也真正干几天农活呢?!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如果我们的学生“做不得”,其他的“所得”就只能是无源之水,一切的教育期待都只是海市蜃楼。

 “学得”。除了“做中学”的韵味外,这里的“学得”还应是对传统“教得”的辩证否定,是以教促学,以教服务于学。“学得”不仅仅是学生主动获取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了或学会了某种具体的生活技能、学习窍门,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应学会关注生活,并潜心思考。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需要学、能够学的东西很多,指导教师要以慢的艺术、跟进式服务细细盘点、静静盘算自己指导下的学生到底学到了哪些,还要继续求学哪些?点点滴滴,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能积累、提升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以一定方式研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与能力。

“记得”涉及三种形式:第一,传统的记笔记,善于及时有选择地记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现在,“书法进课堂”真是好事。第二,善用各类现代存储卡记。搞调查访谈,社会观察,甚至听课交流,都可以用数码相机、摄像机记拍下来。这对有效收集整理各类信息很有帮助。第三,用脑记,现代化的手段用多了、用过了,我们的脑力,尤其是记忆力有下降的可能。有时我们只是把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存储在电脑、手机、U盘等里面,就想当然地以为其中的“信息”、“知识”从此属于自己了。事实上,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果没有大脑的存储、过滤与调用,我们的一些教育灵感就会大打折扣。一些交流汇报课上,不乏学生一字不漏地宣读发言稿或PPT的场景,指导老师以为唯有如此“充分准备”才会使课堂不出乱子。殊不知,没有了相应的“强记”与可持续调用的“记得”,不仅现场“失真”,恐怕整个知识的、能力的、心灵的窗口都可能“黑屏”,一切的真实问题难以即时生成。

 “考得”。既然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大的课程魅力,我们当然就无需回避“考试”。整天想着“应试”的师生只会把自己的视野窄化了,这对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当今考试文化实际上是背离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学校、有些地方“学生越考越差,教师越教越差”。不过,我要说的“考得”远远不是经得起“考试”这么狭隘。还有两点同样不能忘却:一是“考验”,比如,搞了“感恩教育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所有参与者是不是经得起各种应该感恩的种种考验呢?如果师生们的感恩只是活动当时的心血来潮,活动之后“江山依旧”,那么,我们的感恩就无“考验”可言。二是“考证”,比如,教科书上说“蜜蜂发声是靠翅膀振动的”,可是一个中学生做了很多次实验来考证,“证明”其发声与振翅并无关联。如果你的学生知道这个结论,他们会信吗?信与不信,都可以指导学生来“考证”。

“想得”似乎有点悬,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全球化时代需要更多的思想者。有人提出,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留白”。“留白”干什么,就是要让学生能尽情思考。建构主义者重视学生的当下生活经验及其知识的自我构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的思考与价值判断有个性化理解与解读,要尽可能让生活经验、个性特长不同的学生自由思考。在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只要学生愿意,一切“想法”都可以“公布于众”,都可以相互切磋交流。

 “悟得”。有人认为,“悟得”是相对于“习得”与“知得”而言的。在我看来,“习得”是“悟得”的重要基础,“悟得”是“习得”的高级形式。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感悟。同学们在长期反复实践中的“真实体验”、“深切感悟”等都是主体内化式、习得性学习。如果我们的课堂多创设生活情境,并尽量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生活,我们的德育就会别开生面。可不少汇报课上,大众化的物化成果满堂飞,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真切体验”。有些指导老师,虽然流程上知道让学生“谈感悟”,但大多只是些“套话”、“空话”。原因何在,做得不真不实,悟得浅尝辄止。

“讲得”。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很强,多元评价并以形式多样。学生在做中学到了很多,记得了很多,悟得了不少。学会分享,学会交流,学会倾听……这些本是综实课程的题中之意。同学们用心潜心做了某件事,各类成果来之不易,很多感触真切而深刻,谁不想及时与同伴、老师、家长分享呢!能将操作的过程与方法在同伴面前做详细解读,学生的“讲”就必然带有“教”的味道了,学生的能力表现就非同寻常了。提倡“比、学、敢、帮、超”,不会讲、不想讲那可不成。可以说,无论什么课堂,看不到学生“讲说”本身都是教育教学的致命缺憾。

需要指出的是,对个性迥异的学生参与不同主题、不同情境的具体活动而言,各“得”之间相互交错,非要分个青红皂白肯定是不明智的。分述各“得”只是一种思维抽象,它便于满足我们对学生自主发展和多元发展的价值期待。同样,我们也不能说,某节指导课上、某个活动中,上述几个“得”都得面面俱到。依据不同学情、不同课型、不同课题等因素,某些“得”可能表现得更显著。对学科教学而言,上述的这些“得”同样具有普适性,只是不同学科还有更具学科特色的“得”,如语言学科一定会更加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听得、说得、读得、写得”大有文章可做。如果综合实践常态有效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学生须有“得”,有“得”方有“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发展就是“生生有得”。切记:对指导教师而言,最忌讳的就是无视学生的各类获得权!

 

四、真心实施,“五子”登科

虽然在现阶段各区域对不同学校的推进要求有所区别,但只要开始实施了,就得认真实施,规范操作,我们要的是校领导对法定课程的真心实意。正如台湾李坤崇教授所云:“宁可做好一个,绝不做烂十个!”为此,特提请各校在实施该课程时至少具备以下五方面的长线思考与常态准备,名曰:“五子登科”。

一是要有“鼓袋子”。这是最重要的生本性课程评价材料,实质上另外四个管理要件都是为了学生发展服务的。各校要把全体学生(全员性)全程参与(全程性)的一切“有得”(发展性)加以总结,并让学生将相关材料以相互佐证的方式呈现在成长记录袋中。一切成果,一切过程性资料,尤其是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点点滴滴都要留有痕迹,都要尽可能有序、有主次地放到袋中。总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在彰显学生个性、便于学校检索的前提下越鼓越好。

二是要有“真里子”。为何讲这个问题?每年各大市的《中考工作指南》中都有几页是专讲如何填报学生电子信息表格的。该表格有一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须“由学校如实填写”,毋庸讳言,大多数初中学校在这里都没有“如实填写”。这对诚信教育确实是一个不小的伤害。虽说综合素质评价不仅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事,但是,搞综合实践的人都很在意“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的“封面”下到底有没有实实在在的可供检查的验证材料,我们应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强制要求学校就此重大结论进行规范性公示。就高中而言,不少学校的学分管理或形同虚设,或制假造假。学校里类似的评价还有很多,如果没有相应的“真里子”,校园圣洁之地必然斯文扫地,为人师表者也将自取其辱。

三是要有“精种子”。虽然成熟指导教师的成功案例“不可复制”,但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良好的氛围是可以营造出来的。我市安丰初中原本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初中。近年来,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该校张仕进主任是个难得的综合实践人,安丰初中的素质教育越来越有起色。在张仕进主任的不懈努力下,该校任明广校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精神召唤、专业引领的作用,所以安丰初中才有越发壮大的张仕进团队,兴化教育局才有了安丰课程年会的动议。一句话,张仕进主任就是我说的“精种子”。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来讲,这样的种子至少具备三个特点:口才好些,能为推进的事磨破嘴皮子;文笔好些,能拿笔杆子及时将经验加以总结,有理论造诣;性情好些,搞综实活动不要指望“立竿见影”,不要指望“理解万岁”,无论组织学生,还是说服领导,还是吸引教师,都要有热心、信心和耐心。对校长而言,既要慧眼独识看人,更要不拘一格用人。

四是要有“红绳子”。学校打算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须有“整体设计”而不是“零打零敲”,作为必修课程必须是所有学生参与的事,不能找几个学生以兴趣小组形式搞突击,来应景。真正“动”起来,至少在起始年级要全员参与。不要说全校,一个年级“动”起来了,那就热闹了,课程实施的氛围就大为改观了。不过全员参与了,课程管理就得跟上去,否则就容易陷入无序状态。不仅很多事牵涉到学校各部门,有些大的课题或项目还要涉及社会很多部门,必要时还要搞综合型的社会实践基地或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不至于在课程资源开发上重复用力,浪费学校、社会的财力、物力与人力,比较科学实用的办法当然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各类资源逐步形成特色课程资源。事实上,有些学校的特色发展正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起步的。现在,不少学校的特色还有一类,就是将科技创新活动、社团活动等与综实活动有机整合。我市部分学校,如“三国(国学、国象、国粹)进校园”的兴化中学、实验小学、新生中心小学等,本土特色浓郁,社会效应巨大,如果能将本校传统特色与综实课程有机整合,那么学生、教师、学校还能拓展更大的、全新的发展空间。作为一门法定必修课程,学校无论在统筹规划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上都得厘清思路,在实践中创新,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个性特色。如果能将交错分散的课题、方方面面的资源、丰富多彩的成果以某种方式科学分类,有机整合,那么学校对该课程开发才能由自发上升为自觉。这里,科学的方法、清晰的思路、鲜明的特色等等都是我说的“红绳子”。

五是要有“现集子”。综合实践活动搞持久了,学生、教师、学校的成果必然纷至沓来、目不暇给。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不仅是对辛勤付出者的犒赏,更是对后来居上者的深情呼唤。所以,搞综合实践活动,一要认认真真做事,二要千方百计造势。何况该课程特别注重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生成性呢。学校如何造势?一有过程性成果,学校就得及时汇总提炼,将平时一般人看不到、摸不着的各类阶段性成果用展板、橱窗、简报、成果汇编、专题片、新闻专访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要常常翻新更新,不能老是拿着“旧船票”登上“课改新客船”。这方面老百姓有句话很实在:“千钱要用,个钱要省”。在综合实践活动上花些钱花好钱,学生受益,教师理解,社会支持,共和国更是不会忘记!

2010年1229日,我市举办了盛况空前的课程(安丰)年会,但在表彰年度先进学校时,我们反复掂量,最终只表彰了安丰初级中学一家学校。这让一些自认为搞得很不错的学校大惑不解。其实,更大的课程发展空间只能在课程层面上不断拓展,只是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应景类课外活动的学校绝无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可言。有压力才有动力和活力。相信,今后的课程年会上我市更多的学校一定会步入我们期待的先进行列。

应该说,身处教育转型期,我们大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着更多机遇。教学本身就是一道难解的题,更何况综合实践活动的“教与学”!

只有领导真心、教师用心了,我们的学生方能热心。

前进中的困难还很多,让我们一起努力,奋然前行!

 

注:①拙文,《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实践感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0年第2期(总第5期)。

②邹祥龙:《百年传承  朝朝彰显》,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2007年2月号上旬刊(总第384期)。

③拙文,《诧异之余的反思》,“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华中师范大学国培简报第14期。

④蔡美彪:《回忆范老论学四则》,《历史教学(高校版)》1980年第01期。

⑤郭元祥:《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人生(郭元祥)的博客,2006-12-02发。

 

本文是刘安早老师2011年4月19日的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