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炮双士怎么赢车双象:高中文言文选编与教学宜注重整体性(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22:27
高中文言文选编与教学宜注重整体性(四)

刘子钊

2《群英会蒋干中计》宜加《三国志》中的“蒋干”

 《群英会蒋干中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是赤壁之战故事中的一个著名片段。在《三国演义》中,蒋干是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由于《三国演义》流传甚广,所以很多人都相信这是真的。这实在是冤屈了蒋干。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 干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 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干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适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后三日,瑜请干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迄,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干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干但笑,终无所言。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中州之士,亦以此多之。

3《兰亭集序》宜加书法影印帖

王羲之的《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右军此帖,与“十七帖”、“快雪时晴帖”,在书法史上同享盛誉,可惜真迹已失,今之传世者,仅有唐以下各书家之临摹本了。右军写此序文时,酒酣意足,乘兴用蚕茧纸,鼠须笔,写了这篇序文,字里行间,润畅俊美,神情稳定。因为“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当时的胸怀,正“放浪于形骸之外”,所以笔姿“飞舞飘逸”,足见富于修养的大方之家,临场老练。因诗会雅集,当众执笔,立马造桥,非寻常抄缮,而从容行事,且序文完全是草创初稿,尚有文句修削之处,能有此佳构,确属难能可贵。此序抒情真挚,词藻瑰丽,无论静读还是朗诵,直如花放水流,令人有百读不厌之感。又何况出诸书圣手笔,可谓文章书法双绝之作,国人迄今仍叹为观止。综观此序全文只有三百二十四字,但笔态练劲存真,考其原由,不外乎《兰亭序》是他的中年之作。盖永和九年右军已五十三岁了,苍老草率之中,带有不经意之快畅笔风。……非但用笔悦润超逸,炉火纯青,且用墨和静爽朗,浓淡适度,处处显示出他的超逸和俊美。王羲之草书师张芝,真书师钟繇,集二家之大成,且尽得个中运笔奥妙,致笔法超逸,有铁画银钩之誉,名辉书坛,震古烁今,为历代所敬仰,而尊之为书圣,其荣宠之情,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右军备精众体,凡章草、今草、真书、行书。莫不专长。

唐太宗评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雾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觉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唐太宗对书法的修养,也是一大方家。太宗对右军之推崇,由此可见。太宗视《兰亭序》为至宝,驾崩时,此序文竟作了殉葬品,可见其喜爱程度之深。梁武帝曾评右军书云:“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右军之备精众体,别具风范,可谓唯我独专,是以历代朝野,无不宝之重之。

《兰亭序》之所以流传后世,是书、文、理三者的完美结合形成的整体,书法奇绝,文笔流畅,哲理深刻,三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书为文壮色,文为理添光,理为书增韵。教学中三者合一而教,定会完美。可惜的是,教科书及《教师教学用书》在谈及《兰亭序》时只谈文章之美及所含哲理,不谈书法,似乎丢失了文章之美与所含哲理的基石。我觉得:此文当附影印法帖,虽然本册教材的彩页有开头的“一小部分”的影印法帖,但实在是不够,应附全文的,并应谈及赏析书法的艺术,教学中应将赏书、诵文、析理融为一体,方臻绝境。

4《林黛玉进贾府》宜加《红楼梦曲》

《林黛玉进贾府》在《红楼梦》中是第三回,而且历来被认为是《红楼梦》全书的总纲(11),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介绍贾府的主要人物,让这些人物纷纷登场并初步展现自己的性格。应该说,《林黛玉进贾府》的确起到了这个作用。但是,仅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还很难完全说明,如果将《红楼梦》的第五回,尤其是其中的《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歌》与之结合起来,就相对地完整了,而且也能真正地体现《红楼梦》的总纲作用。听演《红楼梦曲》(《金陵十二钗判词》与《红楼梦歌》的合称)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一项重要活动。曲调凄婉动人,构思清新奇妙,令人销魂醉魄。在整个《红楼梦》悲剧构思中,《红楼梦曲》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红楼梦曲》预示了“金玉良姻”与“木石前盟”的对立,揭示了宝、黛、钗婚姻爱情的悲剧,加强了全书的悲剧氛围。《红楼梦曲》的描写暗示了《红楼梦》中相当一部分人物,特别是一些女主人公的性格遭际,对她们的品格志向及行为行事加以品评,表现了对她们命运的关心。《红楼梦曲》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在体现作者创作《红楼梦》的艺术构思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2)后人之所以说高鄂写的后四十回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不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鄂写的后四十回对《金陵十二钗判词》《红楼梦歌》的内容进行了部分改动,如高鄂写的后四十回中有“兰桂齐芳”“贾家复兴”等。,改变了曹雪芹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其实,大团圆的结局,人们即使理智上不赞成,感情上也是愿意接受的。曹雪芹留下的《红楼梦》这一伟大却并不完整的杰作,续写的饱学之士也绝不仅仅只有高鄂一人。高鄂续写的后四十回《红楼梦》,无论后人多么挑剔,但他们又之所以予以保留的原因,就是高鄂注重了《红楼梦》的整体性,即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虽说不是至善至美,但相对而言毕竟是最完美的。高鄂写的后四十回中的主要内容都是按照《金陵十二钗判词》《红楼梦歌》的提示来完成的,比如在后四十回中,贾宝玉又重游了太虚幻境并重读了《金陵十二钗判词》,后四十回中的主要内容都是按照《金陵十二钗判词》来写的,贾宝玉在后四十回的活动也是如此,并且贾宝玉也记住了其中的内容,如《红楼梦》第116回“宝玉想‘青灯古佛前’的诗句,不禁连叹几声。忽又想起一床席、一枝花的诗句来,拿眼睛看着袭人,不觉又流下泪来……岂知宝玉触处机来,竟能把偷看册上的诗句牢牢记住了,只是不说出来,心中早有一家成见在那里了。”

    (三)读本教学中宜加相关的篇章

   1《隆中对》宜加《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众所周知的《前出师表》写于建兴五年,《后出师表》写于建兴六年。

《后出师表》(13),《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所统如前”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曰:“……十一月,上言曰:‘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若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诸葛亮的《出师表》词情恳切,语重心长,与晋代李密的《陈情表》,同为流传千古,先后辉映的不朽之作。俗语有“凡为人臣,读孔明《出师表》不流泪者,非忠臣也;凡为人子,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非孝子也。”其文笔之感人,于此可见矣。

《隆中对》是行动的纲领,是诸葛亮北伐事业的指南,两表是他为实现其纲领的具体实践。诸葛亮一直到死,都在努力实现《隆中对》的目标,所以《隆中对》及《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宜成为一个整体。谈《隆中对》不谈两表,是没有实践检验的理论;谈两表不谈《隆中对》是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谈《前出师表》,不谈《后出师表》,那就难以明了诸葛亮的赤胆忠心,“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真挚情怀。

 《出师表》到了宋代更为感人的原因之一,是岳飞元帅亲笔书写了两表。兹将岳帅附于本表末尾之跋语原文记之于下:“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及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即前后出师表原刻石),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诸葛先生此表,真想不到,八百余年后,由岳帅来写,诚乃文笔双辉,相得益彰,怪不得深受后世尊崇了。此表在开始时的十余字,完全是行楷,向后就是行草及草体相杂了。用笔精妙,纵横跌宕,笔飞墨舞,尤以“后出师表”更腕活指灵,时露屋漏痕笔,加上劲厚与轻瘦,交织成神情别具的岳帅书风,笔笔有神,处处生韵。诸葛亮以其杰出的才华和高尚的品格备受世人的赞颂,加之岳帅的书写更增神韵。情感的心有灵犀,使诸葛丞相的两表与岳帅的书法完美的结合,可谓千古的知音,更令人赞叹不已。品书,诵文,学人宜为一体。明朝“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在五十五岁时也写了《出师表》,后人评价其书法“恭慎有余,严谨不足”。究其原因,可能是祝允明对诸葛丞相的内心之情所感不深造成的。

 岳帅对《出师表》备加珍爱欣赏之至,后又亲笔手书《出师表》全文,挂于帐中,以激励自己的赤子之情,报国之志。后来,岳帅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惨遭杀害,他亲笔手书的《出师表》也就散落民间。令人极为惊奇的巧合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在八百年后,由岳帅书写;然而又过了八百年后,大革命时期,第一次东征中,时任粤军某师参谋长的叶剑英,在率部打进陈炯明的帅府时,见到了由岳飞亲书的《出师表》,不禁眼前一亮,拿在手里左看右看,默默诵读,爱不释手。最后,这位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军人一横心,甘冒违反军纪的危险,携文以归,一直珍藏如至宝,直到晚年,其喜爱的程度依然不减。

 诸葛亮一直被认为是:用兵的奇才,治国的贤臣,忠诚的化身,智慧的典型。以上事例说明:“一对两表”必须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方能了解诸葛亮的赤胆忠心与杰出才华;也才能明了,为什么千百年来英雄人物如此之多,诸葛亮却备受后人的赞颂并罕有与其匹敌者的原因。

2《越妇言》宜加《汉书》中的《朱买臣传》

罗隐在《越妇言》虚拟了朱买臣妻的独白,引申发挥,让她死出了气节,从而揭露了封建士大夫借口“匡国”“安民”,实则热衷功名利禄的虚伪本质。但《汉书》中的记载却不是这样。

《汉书卷六十四上·朱买臣传》:“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 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后数岁,……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两书中的记载,鲜明地表现了两书对人物的不同态度。《汉书》的作者班固主要是批判朱买臣妻不能安于贫困,而对朱买臣的势利富贵,则尽情地加以渲染。罗隐的《越妇言》就朱买臣妻自杀一节,借被屈辱者的口吻,独出新意,加以生发。它所嘲讽的对象,是那些素餐尸位,惟知以富贵骄人的官僚。从而揭穿了热心于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们,当其失意之时,所标榜的“匡国致君”、“安民济物”的宏大抱负,只不过自欺欺人而已。罗隐实际是别出心裁的续写。士大夫读《汉书卷·朱买臣传》则扬眉吐气;再读罗隐的《越妇言》则若有所失,或如芒刺在背。此罗隐之讽刺之妙。学生学《朱买臣传》只可进入第一境界,读《越妇言》方可进入第二境界。两者只有合为一个整体,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       开发课程资源的篇章的教学也宜注重整体性

文言文的教学仅仅靠教材的篇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积极开发文言文的课程资源,并应在开发课程资源中注重整体性。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有“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 “选修课程·文化论著研读”指出:“选读古今中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1《自表后主》与《疾困与吴主笺》

诸葛亮由于其杰出的才华以及对蜀汉的无比忠诚,备受历代仁人志士的赞赏,原因之一有“一对两表”,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在去世前给后主刘禅所上的遗书《自表后主》中表达的情怀。在评价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之时,我们国家的习俗更重视人在晚年之中的所作所为,即保持晚节的问题。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人所共知,《自表后主》就是明证。同样作为遗书,周瑜的《疾困与吴主笺》却很少被人注意,但也是极为出色的。

《自表后主》(14):“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义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疾困与吴主笺》(15):“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流传最广的小说之一,书中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其中周瑜的形象更是尽人皆知。《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的度量极小,并妒贤嫉能,历史上的周瑜却并非象《三国演义》中塑造的那样,以上的遗书就是一个明证。《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中评价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刘备之自京还也,(孙)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于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谨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谮之。及卒,权流涕曰:‘公谨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后权称尊号,谓公卿曰:‘孤非周公谨,不帝矣。’”周瑜并非“文人”,但在这篇遗书里,透过简洁有力的文辞,可以体会到他的英豪和通达之气。他以“微志未展”的遗憾,表示对他所献身的大事业的留恋,流露出一个英雄人物在过早弃世之际的痛楚。在沉静的语气中,这一痛楚更显得感人。通观全文,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周瑜的“性度恢廓”的品格。我们应该明白:诸葛亮是一代英才,周瑜也是一代英才,二人难分伯仲。

2《诫子书》与《诫外甥书》

家训是名人教育自己的子孙的一种特殊的家书,其内容十分广博,观点见解皆有独到之处。所有的家书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名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成人成才的谆谆教诲,其心情之迫切,态度之诚恳,希望之诚笃,言辞之真实,是任何文章都无法比拟的。一篇家训往往只谈及一个方面,有的名人有几篇家训。如将这几篇家训结合起来,对名人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就会了解的全面一些,比只学单篇家训要好的多。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第一篇是诸葛亮的《诫子书》,作为名人的家训,人们对这篇文章极为熟悉。文中就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也是诸葛亮治学和做人的经验之谈。文章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侧重于一个“静”字加以论述。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于此同时,把失败归结于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说明效果不同。本文篇幅短小,容量很大,言简意赅。所谈志向高远,所说道理深刻,结尾尤其发人深省,是一篇引人向上的座右铭。

了解一个人,从他给子女的文章中去看,是十分恰当的。因为任何一个明智的父母,在写给子女的文章中,他会抛弃所有俗套的说法和教条,从最根本的角度,用最简洁的语言,给子女以最真切的忠告。这些语言,无论是从做人处世方面,还是从治学修身方面来说,或是父母的经验,或是父母的教训,都是父母的殷切希望,心血的结晶。我们了解任何一个名人,仅从一篇文章,还是难以全面的。《燕山夜话》的作者邓拓在六十年代的一篇《说志气》文中说:“我倒希望大家一读诸葛亮的《诫外甥书》。这位诸葛孔明先生,主要的活动在公元第三世纪的初期,他的思想受了当时条件的限制,当然不可能都很完善。但是,他的见解与其它古人相比,都有许多独到之处,确属难得。他首先主张要树立崇高远大的志向,反对庸俗下流的倾向。”第一篇中强调“静”,第二篇中强调“志”。“静”是学习的重要条件,静不下心来,必定心浮气躁,又怎能成功呢?“志”也是成功的重要条件,无“高远之志”者,必定“滞于俗”,又岂能与成功有缘?一“静”一“志”,互为补充,方能成功。其实,仔细想来,大多的名人在其家训中也都强调了二者的重要,其中心也是围绕二者而谈的。两篇文章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能明白诸葛亮对后代的殷切希望,也能感受诸葛亮的伟大胸怀。

3《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的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以其说出了“求学的艰难”而名扬千古,备受人们的赞扬。旧版教材选入这篇文章,但在节选时所作的删节,却影响了《送东阳马生序》的整体性及其艺术魅力。

原文有两处删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这是一篇赠序。明洪武年间,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致仕。第二年,宋濂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明太祖朱元璋。其时,在国子监读书的马君则,以同乡后辈的身份前来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文章赠送给他。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情真意挚,语重心长。

宋濂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太子礼聘的老师,文才之高举世公认。宋濂根据切身体会,指出读书成败的关键,主要不在条件之优劣,天分之高低,而在于是否专心致志,并用自己的成就来证明:只要努力,就会学有所成。最后点出写作本文的用意,是“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原文寓理于事,以事明理,事理结合,相得益彰,是很有说服力的。节选后的文章虽然能说明不论条件的好坏,都应“努力学习”的道理,但却难以说明“只要努力就会学有所成”的道理。宋濂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个道理,其说服力是无与伦比的。《吕氏春秋·孟夏季·劝学》“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常有也。”《颜氏家训·勉学第八》“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这些话,无论人们是否喜欢,它都是正确的。最后的几句话,是宋濂表明自己写作本文的目的。删去了这几句话,就全文而言,是不完整的,无法体现出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

宋濂的这篇文章备受后人的称赞,旧版教材选入,但删节不当;新版教材却没有选入这篇文章。对于教育学生努力学习而言,没有选入这篇文章应该说是一个遗憾。

4对“严子陵”的评论

严子陵的事迹很简单。《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被光武找到后,说“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坚决不当官。光武接他进宫叙旧,聊困了,“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到了忘形的地步,但始终不受官职,而回到富春山去种田。“年八十,终于家。”

不过严子陵的确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对他不以为然的。说的直截了当的是元代的贡师泰:“百战山河自未干,汉家宗社要重安。当时尽着羊裘去,谁向云台画里看?”说得很清楚,都像你们反穿皮袄当隐士,这个国家谁来管呢?(明)刘基的《钓台》诗前两句比较委婉:“伯夷靖节太公功,出处行藏岂必同。”后两句即讽刺得很深刻:“不是云台兴帝业,桐江无用一丝风!”刘基是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当然不赞成严子陵的做法。

对严子陵颂扬的诗文甚多,最有名的是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范仲淹赞扬了严光不图名利,不慕富贵,视官爵如粪土,保持气节的情操,也赞扬了光武帝能以礼待人的气量。把光武帝与严光并列起来写,相得益彰。最后的四句歌尤为千载传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是政治家,功业甚著,他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很入世的,为什么又这样称颂严子陵这样的出世隐士呢?想了一下,觉得这是范仲淹衡量读书人的两种尺度。范仲淹注重从整体角度评价严子陵,立功与隐逸,常常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或者各偏于一面,也无不可。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在所有颂扬严子陵的诗文中最受人称赞的原因之一吧!范仲淹认为严子陵的风格可以使“贪夫廉,懦夫立”,大有功于名教。我想即使到今天,这对人的精神还是有用的。

     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名家的名篇佳作,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灿烂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没有一个准备贡献其力量以发扬光大这一光辉业绩的中学语文教师能不感到自己肩负着如此重要的责任。我国优秀的文言诗文,充盈着精华与瑰宝,其内涵无比丰富与深刻,一些爱好古代文学的今人,由于难免要受到一些错误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自己在经验和理解方面的差距,加之在选编过程中一些人为的删节,使我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识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之处,不能说已认识得深刻而全面了。

尽管古老的传统文化中的篇章,并不都值得今人的赞美,但只要真是充满深邃哲理与优美文辞的篇章,表现了古人那伟大的抱负与真挚情感的、深刻思考与超凡见识的篇章,那么,正如日月常新一样,怎样古老的东西也仍不会因其古老就失去其永远存在的力量和生命。

对于古代的文学作品,我们在理解时应联系特定的时代、民族、阶级、前后左右,做到知人论世,历史地把握艺术地表现在作品中间的生活内容、思想情感和作者自己的评价,以及历代名家哲人的相关见解。对于作品,在允许选编者按照其对作品的理解意图进行选编(或删节选编)的同时,当然也应该允许读者(含对学生有较为深刻而独特理解的中学语文教师)有阐释的自由,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异常丰富而复杂的,读者的文学修养、生活经验、个性心理也都各不相同,各种阐释往往都有其不同程度的价值和理由,晋代葛洪说得好:“文贵丰赡,何必称善如一口乎?”(《抱朴子·辞义》)在这一意义上,“诗无达诂”是有其道理的,强求一致,必须异口同声,是没有好处的,无助于开掘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潜在力量,丰富人们的认识,更无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在文言文的选编与教学中,注重作品的整体性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修养、心理来对作品进行理解,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修养和健全人格的。

细心的教师也会发现:现在正在试用的教材,其中的文言文篇章每年都有一点小的变化。我也知道:高中文言文的选编是应该有删节的,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值得全部选入。选编过程中的删节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

其一,有些文言文的篇幅太长,不删节而让学生学习是根本行不通的,语文教材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成为文言文教材。其二,有些文言文的内容,的确也存在着糟粕,不宜全文选入。保留精华,剔除糟粕,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利的。

同时,我也认为:教材对文言文的节选,如果能够多选入一些,那么就力争多选入一些,并应注重整体性的选编原则。在选入的文言文中,我们如果又没能做到尽可能地注重整体性的特点,误将精华当糟粕,那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时代在进步,我们的见解也应随之进步。我们今天的正确见解应该纠正我们昨天的一些错误的见解,尤其是对文言文的错误见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我觉得:文言文的选编也应以“境界”为标准,以写了“真景物,真感情”,表达了作者的真正的“喜怒哀乐”且能有积极意义的为入选标准,也许会减少许多遗憾。注重整体性特点选编的文言文,从大的角度说,利于我们的国家,利于我们的民族;从小的角度说,利于我们自己,利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以上所谈的文言文篇章的教学,是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与五届的学生的共同学习,加之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感受所作的点滴积累。本文仅仅是笔者个人在十几年教学实践中所得的一点经验、心得、体会,一家之言,一孔之见。

不当之处,还请方家赐教。

  注释:

①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3-17页。

②武始:战国时韩地,故城在今河北省邯郸附近。《史记·秦本纪》:“向寿伐韩,取武始。”这里指汉取代秦而有天下。

③《史记·高祖本纪第八》《史记·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一版

④章太炎《重订三字经·原序》

⑤⑥⑦⑧司马迁《报任安书》

⑨(南宋)王十朋《游东坡十一绝》(选一)

⑩(南宋)王炎《题徐参仪赤壁图二首》(选一)

(11)有以第一回为总纲者(毛泽东),亦有以第五回为总纲者(《北方论丛》 1981年邹进先文)

(12)《<红楼梦>研究教学大纲》  刘孝严 编  东北师范大学 1995年7月

(13)出自三国时吴人张俨的《默记》(见《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14)出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 编

(15)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周瑜病困,上疏曰:‘当今天下……所怀尽矣。’”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载

(本文完成于2004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