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极电影系统洛阳: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现代课堂教学探索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58:52
 

快乐*幸福*人生

 
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受学科分隔的制约和传统的考核模式的影响,学科教师主要依靠一本教科书、教参和其他辅导学习资料,凭个人的力量单兵作战,去解决学科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每一位老师几乎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劳动者,不同学科老师之间很少有相互交流的机会,同学科老师之间也因种种原因而在教学上缺少真正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之间的闭锁现象相当严重,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和采用。它使我们这些从事学科教学时轻车熟路的老师的教学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新的课程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自己从事的事业需要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紧密的合作。合作学习让我们步入了合作教学的新天地。

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是学习小组或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学生经过独立思维后(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或不同的见解),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思维碰撞,相互质疑、辩驳,从而取得共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在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交往互动中完成自己知识建构的一种学习方式。

确定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人数、知识、技能等因素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注重合作技能,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保证;学生积极有效的协同交往,是成功开展合作学习的标志。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者,通过设计适合于学生合作学习的任务,促成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质性合作;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者,通过创设恰当的合作学习情境,使学生喜欢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必要时,教师可以承担一分任务;合作学习实践的管理者、监控者、调整者;合作学习情况评价的组织者。

适合合作学习的任务:(1)为得到某些结论,必须靠“有分工,承担各自责任”才能完成的探究性任务;(2)需要学生在独立学习基础上对每个人得到信息进行汇总的学习任务;(3)能使学生从“各自不同实践经历、不同结论”的展示过程中来发现学习方法存在问题的学习任务;(4)为了达到“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团体目标;(5)需要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生互动,通过相互协作、配合来完成认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任务。

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作学习的目标不再是使学生识记和了解什么,理解和掌握什么,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我们不能追求形式,为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肤浅,学生一思考就能回答的,就没有合作探究的必要。

3、合作学习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用得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常言道:好钢要用在刀口上。合作讨论也要用得恰倒好处——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并且问题不宜过多(这,一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年级特征考虑)。

4、选准合作探究的最佳时候:(1)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2)遇到了大家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体的力量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3)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会诊”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通过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双方争辩,把问题弄清楚。

 5、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小组成员既要会表达见解,又要认真倾听别人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6、合作学习离不开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们之间具有互补作用。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个体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别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解决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才能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只有在这时展开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有成效。因此,往往在合作探究之前,我们需要开展必要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独立思考,让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组织合作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就都有话说,通过互教、互启、互学、互惠,个体智慧与集体智慧充分结合,把一个教师“教”的大课堂真正变成几十个能者为师的小课堂,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扎实、有效。

7、合作学习不等于统一意见。往往在合作探究中,通过小组合作推选出最好的方法必须要有一个预设的前提,那就是小组讨论的意见要能统一。但是,如果把意见是否统一作为合作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势必把一些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湮没在小组讨论之中。

其实,学生的个性化思考表现出学生认知的独特状态,教师可以从中捕捉到关键的教育机会,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的观点和选择可以极大的丰富学习过程。虽然在实际生活中,达成一致意见至关重要,它可以对决策的实施起到必要的保障作用。但是,随声附和会弱化一个团体在发挥多种经验和充分评估方面的优势。它忽视了问题的复杂性,放弃了充分考虑问题的可能性,是为了换取团体的统一意见而做出的牺牲。合作学习,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变化,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所以,小组合作可以宽容学生意见的不统一。

合作是另一个性化学习的起点,独立学习——生成问题——合作交流——获得结论或形成新的问题——独立思考——融入自我智慧库。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交互作用,能使学习者学习状态呈螺旋式上升。合作学习应该是使1+1>2的学习方式。

8、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主要抓以下几点:(1)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任务,分配学习角色;(2)指导学生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倾听同伴的发言,如何辅导同伴;(3)指导学生学会相互交流,共同讨论;指导学生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4)当学习小组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适当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9、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这项工作应从小学低年级抓起。)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可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倾听的重要,并注重听的外在行为指导(专心听他人的讲话,目光尽量集中在对方的眼部,尽量用点头、欠身、微笑和简单的声响做出回应)和内在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别人讲了什么,我是赞成、反对或是补充,我的想法和依据是什么);要训练学生的表达技能,对学生的表达,教师不仅要热情鼓励,而且要积极指导,并重视形成合作学习的语言模式(如用“我是这样想的”、“我给他补充”、“我觉得还可以这样说”、“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等);要训练学生学会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协同意识和共同分享成果的意识。

10、帮助学生建立“正相互依靠”的关系。所谓“正相互依靠”(即积极的相互依靠),是指小组成员彼此的工作是相互有益的,每一个成员必须和大家一道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没有集体的学习成功,就不可能有自己成功。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对小组的学习成功都是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每个成员对共同努力都有各自的贡献。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目标相互依靠、积极的相互资源依靠、积极的角色相互依靠、积极的奖励相互依靠。

11、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评价。注意四个结合:(1)关注小组合作探究知识的过程,注意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2)关注学生间、小组间的差异,注意差异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相结合;(3)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和情感,注意把行为评价和情感评价想结合;(4)关注学生的自我总结,注意把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想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