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分类:开放教学,突出主体(现代课堂教学探索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43:17

开放教学,突出主体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填鸭式。”学生被动听,作业模仿练;学无兴趣,课堂死气沉沉。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已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彻底革除这些弊病,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且立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眼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提出了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处理,以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识,同学间相互讨论、争论、集思广益,实现知识技能与学生智能的同步发展。

只有开放教学才能激活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开放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教学较重视知识技能的目标,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状态。开放教学在关注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在形成一定的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达到知识的获取与智能的同步发展。学生把情感倾注学习之中,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自愿求学,好学,学有兴趣,虽苦尤乐。

开放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师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用知识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完“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后,设计了一道“求一块红薯的体积”的思考题,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实验或合作研讨,思维发展了,(在还没有学习阿基米德定律的情况下)想到了:把红薯浸没在装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中,测量出容器中水(含红薯)的体积,再取出红薯,测出容器中水的体积,从而就可以求出红薯的体积。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灵活处理教材,开放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

过去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恪守“以纲为本、以本为本”的信条,忠实于教学大纲,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进行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呼唤创造型、创新型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高屋建瓴的驾驭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提炼、转化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作为教学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的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有位教师在自然课教学中教学《测量物体的温度》这课时,给每一组同学安排了这样的活动:测量不同地点的温度并分析你测量的数据。这些可供选择的地点包括教室(有学生的和没有学生的)、操场、厨房、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等地,一下子把学生操作的空间由教室内拓展到学校内的重要场所。学生兴趣昂然,积极投入,同学间自行分工合作,在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探究出了“不同的地点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温度也不同”的重要结论。

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自然《空气》一课时,根据空气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的特性,就放手让学生去“找”空气。有的学生按课文中的五幅图进行实验,更多的学生却有自己的做法。有的用塑料袋“兜捕”空气后,扎紧袋口,塑料袋鼓鼓的,用手模一摸、压一压,感知到袋内有空气存在;有的还在塑料袋上放几本书,书本被托住了;有的把塑料放到耳边,松一松袋口,用手挤压塑料袋,不仅体验到空气“冲”在耳边的感觉,还听到了空气从塑料袋里挤压出来时发出的吱吱声。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了空气,体验到空气的存在。接着他又让学生“抓”空气,学生用手在空中一抓,将握空的拳头迅速放入盛水的玻璃槽中,只见水中冒出了几个气泡,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空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可以抓得着的东西。然后他拿着一支粉笔问:“粉笔里有空气吗?”有的学生说有,有的学生说没有。于是老师把粉笔放入水中,同学们看见粉笔里冒出了一串气泡,认识到粉笔里也有空气。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形象的感知活动,使本来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的抽象空气,变成了可以感知的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大大激发了学生自行探索知识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交往互动。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条分缕析,力求讲“深”讲“透”,学生不外乎是配合教师出演一幕幕“教案剧”而已。开放教学则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出发点,以探究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他们主要的学习形式。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意见的参加者,合作者,引导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4、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问题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载体。

开放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探究性学习,它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向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问题情景的开放性。一是充分让学生参与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命题,也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实际问题去探索。二是开放问题的内容、条件和结果,如设计情境、条件、问题和结果的开放题。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他在分

析完课文之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当时在场,会怎么办?”学生答法不一,各有各的理由。其中一个学生说:“当时就是我想到了砸缸放水的方法,也不敢去砸。”老师问:“你怕什么呢?”学生说:“缸不是我家的,我怕砸坏了,人家让赔。”

“缸要是你家的呢?”

“也不敢砸,怕家长说。”

“为什么司马光就敢砸呢?”

……

上面的探讨,看似画蛇添足,其实不然。

过去,人们多认为司马光砸缸救人一事的主旨是赞扬司马光超人的聪明才智;作为教材,无非是一篇开发学生智力的课文。但是,这位老师的眼光不仅盯在智力的开发上,还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与智力因素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的问题。

按课文的描述,其他的孩子都“吓唬了,叫着、喊着,有的跑进去找大人。”试想,这些孩子若不慌,其中可能也有能想出司马光砸缸的办法来的。可是,他为什么要谎、要跑,恐怕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就不仅仅是智力因素了,还有比智力因素更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赶肯定地说,若司马光当时不够冷静、沉着,没有果敢和勇于负责的精神,大概也和其他孩子一样不知所措。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行为,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应成辉。

上述这位老师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看到了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能结合课文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要真正实现开放教学,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教师要从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导”为主。教师的“导”应体现在:选择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创设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生动活泼的学习;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时启发、诱导、点拨、开导、疏导、指导,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成功的体验;设计开放的练习内容,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

2、知识、技能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关系。

知识、技能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要求,而发展性目标主要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非认知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知识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知识的价值,善于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善于勇敢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获得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必需的基本能力,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