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七进七出是哪集:保护知识产权对促进广南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兰天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02:45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时期、新阶段,如何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各族人民肩负的历史责任。发展文化产业,就广南县而言,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继承和创新、广泛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不断为传统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用知识产权的法规理念、加强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意义重大。

一、保护知识产权对促进广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知识产权对促进广南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广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多元民族文化,这种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地方文化融汇合成。壮乡苗岭、瑶山彝寨,水车悠悠、点缀出广南一道道的迷人风景。壮族的杆栏文化、稻作文化、彝族的铜鼓文化与丰富的汉文化组成深厚迷人的广南文化;壮族的沙戏、龙牙歪、铜鼓舞、三月花街节等绚丽多彩的节日文化,组成了广南独特的节日文化。由此,广南便有“火”一样的彝族,“水”一样的壮族,“花”一样的苗族。有了“四合五天井”和“杆栏式”建筑:有了“上刀山下火海”和“三月街”的民族传统节目,形成了一个既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又使多民族文化凝于一体的文化景观。故而,广南历史悠久,自然文化资源丰富。传统的广南文化正蕴藏萌芽,需要知识产权加以保护。因此广南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制度在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到科技、经济、文化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引导企业、科研院校和文化企事业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风尚,为公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发明创造、文学艺术创作以及对外科技、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传统文化对促进广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广南的文化更加璀璨耀眼。广南申报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用广南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广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广南,文化旅游已是一种资本、资源和竞争力,若传统文化建设搞好了,就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依托自己的文化资源,突出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不断创新,走促进经济增长、增强县域综合实力之路;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契机,加快广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用民族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市场促进文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实现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效着力点。所以,广南应该而且必须努力挖掘文化资源、文物资源、旅游资源,打好壮族特色文化品牌、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文化旅游品牌,让原始的、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而要让广南民族文化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应从法律上对民族文化产业中新的创造成果予以保护。有了知识产权,才能鼓励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才能鼓励额外的资源投入到文化产业的发明创造中并使之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从而刺激广南经济的有效增长。

(三)知识产权对促进广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可以说是个新事物,就是在发达的东部大城市,也是最近10多年来才出现的。而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在广南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说,文化产业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人为搞好市场经济,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只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以赚钱为目的。于是,一个时期黄色影视作品、书刊、非法出版物、盗版光碟泛滥成灾、走穴成风。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不惜冒着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的风险,将他人的智慧成果窃为已有。举两个例子,美国的好莱坞拍摄影片《花木兰》,显然没有向事实上的知识产权所有者支付任何资源使用费,而花木兰这一杰出文学人物形象的孕生地正是中国西部。美国吉尼斯创造了艺术形象米老鼠,到头来迫使上海糖果厂不得不放弃数十年创下的名牌商标。很容易设想,不久以后的某一个时期,国外的强势文化产业跨国公司一旦进入中国市场,只需开设一家类似“微软研究院”的机构,高薪聘请一批重要的民间文化传人及其相关学者,便可以轻而举地垄断某些举世瞩目的文学样式、艺术产品和工艺技术。

广南也同整个中国西部一样,一方面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蕴藏,另一方面这些资源的产品化开发和资本化运营极其不够。文化领域的经济安全问题尚未引起高度注意;保护民间知识产权尚未未雨绸缪。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创造成了阿诗玛文学形象,几十年来却听任电影、舞蹈、甚至还有烟草生产者随意无偿使用。红河州几十年创下了“红河红酒(葡萄酒)”,仅在工商登记,未在产权部门申请专利。黑龙江一私人老板也创造了“红河红酒”一年时间,不仅注册了商标权,而且申请了专利权。随即,令红河人不可思议、十分尴尬的事终于发生了:黑龙江状告了云南“红河红酒”侵犯了商标权、专利权。庭前调解,希望他们赔偿50万元。云南红河红不服气,乞求判决,这一判,翻了赔偿的20番1000万元。理由很简单:地图上没有云南红河的说法,所指的红河,上游滥沧江,下游湄公河,皆有注明;黑龙江的红河是一条小河,但在地理上找得到;他们已申请了专利,云南红河红未申请专利。沉痛的教训实实在在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对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适度技术化、组织化,直至加以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产品(产业)的自主开发,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尤其是广南文化产业将开发的品牌,如句町、宝宁、莲郡、莲峰、九龙山等等的商标注册申报与保护和面向未来的发展不得不关注的一项紧迫任务。那么,广南县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挖掘文化资源、打造壮族特色文化品牌、整合文物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盘活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这便触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要不要保护知识成果?要不要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事实上,世界各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初衷就是: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必须获得保护。历史发展的轨迹表明:没有科技文化的巨大进步,人类就不可能进入高度发达和文明的社会,知识产权保护这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是立法保护。故而,科技、经济、文化领域的各类行业、协会以及专门的知识产权的社会团体、社会化服务组织,是推动知识产权实施、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广南县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发展优势

(一)广南县文化产业的现状。广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民族风情浓郁。特别是壮族人口近4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76万人的52%。而壮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聚集而居,“无水不足、无山不稳、无田不居、宁居陡坡、不占良田”,是壮族民居的准则。从而形成了广南的世居主体民族,而誉为“壮乡广南”。大约距今5万年前,广南县境中部、东部的龙脖山洞、余家崖洞先人,留下了活动遗迹和大量的历史文化遗物。到了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活动遍布全境,留下了文化遗址达十余处。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结合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成功,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抢修了文庙、忠烈祠、昊天阁、土司衙署、安化郡陵、文笔塔、南北古街道等。结合文化资源挖掘整理的《壮乡礼乐》,一举夺得云南省第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加之在全国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世外桃源——坝美、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山水田园风光——八宝等原生态、无污染的壮乡文化等等,为广南文化产业的起步和打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广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清代文学家方玉润、近代革命狂飙诗人柯仲平;县城所在地莲城,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的旧莫乡,于2001年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4月,省委又把广南县列为全省10个特色文化产业县之一,这给广南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然而,由于客观条件和一些主观滞后思想的束缚,文化产业在广南成长壮大举步艰难,一方面投资主体单一,另一方面资金人才匮乏,突破性工作格局难以打开,文化旅游徘徊不前,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表现出了历史的痕迹存然,需政府的努力引导和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使其真正体现出“文化广南”的含义。

(二)广南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为加大发展文化产业,近几年来,广南县委、政府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构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思路和进一步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文化旅游强县的战略部署,加大了对文化工作的投入、文物古迹的抢救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开发力度,大力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项目”,加快乡镇文化站建改,兴建县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民族博物馆,图书馆的改造等。厚重的文化内涵,再加上广南有世外挑源——坝美村,名扬中外的八宝田园风光,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国内外、海内外专家和学者,游客嘉宾到这块神奇的文化宝地采风调研、旅游度假往来如潮。广南的文化品味正在加速提高和升华、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能走向世界”。因此,广南的文化产业应加以知识产权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向外推介和显示出广南文化的真实形象。毋庸置疑,广南独有的民族文化占有一席之地,应从法律上对这些民族文化产业的创造成果加以保护。可以鼓励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额外的资源投入到发明创造中,从而实现进一步创新。这些民族文化其主要的优势和特色表现在八个方面:

1、广南是云南省的主要壮族聚居地之一。壮族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属现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重点分布在广西、广东和云南。云南现有壮族人口160万人左右,其中文山州110多万人,而广南县近40万人,占云南省壮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全县有壮族居住村寨883个,其中聚居村寨797个,混居村寨86个。广南县壮族不但居住集中,更主要则是民族变异程度浅。这种最根本的传统民族文化真实性的延续,就是民俗文化的独有魅力,成为招人注目的一条独特的风景线。追溯到公元前220年的秦朝时期,广南就属于由“僚”、濮”民族共9个部族组成的句町国故地。时间虽然过去了两千多年,但至今在广南的壮族中仍然保留着濮侬(侬族)、布越(沙族)、布土(土族)的民族,和“老博(濮、大爹),博(濮)乜(爹妈),濮(勒)少,濮(勒)冒(小姑娘、小伙子)”等日常相互称呼语。所以,壮族学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原主席张声震1993年初到广南考察时认为:广南是壮族的富矿,是壮族发展的历史博物馆”。它充分说明,真正了解、认识和研究壮族的发展历史,再现壮族传统民俗文化真实性魅力,广南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最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