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拉斯界面任务:这就是爱——记两院院士柯伟、李依依的世纪之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47:34

这就是爱

——记两院院士柯伟、李依依的世纪之恋

柯伟、李依依,这是对许多人来说十分陌生的两个名字,在这个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流传于耳边的,多是蔡康永、大小S的嬉笑怒骂,霆锋、柏芝的婚姻纠葛,殊不知在沈阳的一处小院里,两位曾为共和国的建设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人,正恬然侍弄着花草,将一缕缕时光雕刻得如痴如梦,身下的泥土里满是遗忘的时间碎屑,对这个世界的纷繁芜杂,一笑泯然。

关于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已无需我再行赘言,两院院士的至高头衔,已经证明了一切。而关于两人的情感历程,任何一个有心梳理的人无不为之动容。笔者有幸至此,提笔写下,谨此为敬。

风雨乍起,两位老人相扶起身,抖落身上的尘屑,满满的,全是爱。

钉子鞋扎到一起的爱情

1953年,国家重建,钢铁先行。抱着钢铁强国的梦想,柯伟、李依依一起考进著名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不过,两个人既不是一个班,也不是一个系,熟识他们的每个人都知道,两人的结识是发生在跑道上的。同样作为校田径队的主力,两人在漫漫的跑道上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爱,用两人的教练王玉老人的话说,他们是钉子鞋扎到一起的。

在我看来,两个人能走到一起,除去妙不可言的缘分安排,也有冥冥中的必然与注定。柯伟是当时全校知名的文武双全的小明星,不但大学课程全部五分,而且是校田径队的主力成员,其在短跑项目上拥有着强劲的实力,与后来的田联主席楼大鹏先生等人一同为母校赢得过不少荣誉。而体质极佳且酷爱体育的李依依,入学后也进入了校田径队并担任了军体委员,同时又是篮球队里的主要成员,在1954年的北京市高校运动会上,她更以14秒20的成绩打破了80米跨栏的北京市记录,轰动一时。一边是才子,一边是佳人,如此优秀的两个人,他们本身就已是人间的传奇,然而为这个传奇添上浓妆淡抹的一笔,使其美好得甚至近乎一个童话的,正是两个人的完美结合。

当时的李依依是军体部长,而柯伟则是工艺系的军体委员,工作上的时常切磋,每天在一个短跑组锻炼,每天的下午四点都是两个年轻人相见的时刻。渐渐的,柯伟被这个身材修长总是忽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的北京女孩吸引住了。不知不觉中,柯伟开始盼望着下午四点的来临,直到再见到那高挑的身影,听见那银铃般的笑声,年轻的心才又朦胧上一丝淡淡的喜悦,附带着一种不可道明的轻松与满足。日复一日的锻炼相处,年复一年的的磨合与了解,直到1956年的冬天,在北京先农坛的集训场地中,羞涩的柯伟终于最先打破了那层朦胧的隔阂,两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执子之手 淡然相爱

由于柯伟和李依依既不是一个班,也不是一个系,在那个高喊着前进口号的校园里,两人的恋情还是不宜公开的,直到毕业分配工作时,同班的同学中才有人知道了二人的关系。于是,两人的见面除了操场上的锻炼,便只有在每逢周六放电影的时候了。两个年轻人不约而同地拿上一个凳子赶到操场上,见面后相视一笑,将小凳并排摆在了靠旁的角落。清风拂去明月上的浮尘,年轻人的心中却比夜空还要空寂而清澈,淡淡地坐着,坐着。在无人注意的某个时刻,青年的手指轻轻触摸到了女子纤细的指尖,刹那间的牵手,却已是矜持而热烈的爱情至高无上的表示。

两人偶尔也会到校外游玩,印象最深的便是骑着摩托车去越野。当时的学校里专门为学生购置了一批捷克的JAVA越野摩托,凡是通过了摩托考核的学生都可以去骑。于是,柯伟偷偷借了车子出来,而李依依便坐在没有垫子的后座上。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上,一辆摩托带着巨大的轰鸣一路蹦跳着绝尘而来,洒下身后漫天的黄土。同行的同学中多有技术生硬者,几个油门下来人已如踏云雾,跨下的车子不见了,原先车子的地方塌成一滩泥土,刺眼的白色阳光中几只胳膊从上方伸来,“嘿,又掉沟里了吧”。柯伟倒是没有把心上人甩进沟里,但一路颠簸下来李依依下了车子却是连路也不会走了。每每回忆起这些往事,已年逾七旬的李依依一脸的苦笑。

关于两人的校园爱情,老人们能想起的似乎只有这些,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悲欢离合、没有第三者、两人连一次像样的争吵都没有,就这样在水面之下恬然相爱,真实,从容,坚定。

在各自的战场厮守爱情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毕业生的分配很少考虑两人间的感情,就这样,柯伟先生被分配在沈阳金属所,而李依依女士则要留守北京。无人知道,曾有多少懵懂的爱情在这道鸿沟面前叹息着哭喊着止步,无人知道曾有多少凄凉的手臂挣扎着向前摸索,只为再握一次爱人的双手,却只抓到一团冰冷的虚无,更无人知道,曾有多少不可抑制的泪水同时洒在了两个城市中一个孤独遥望的小小窗台上,仿若星光悲痛成了碎片坠落在人间。柯伟与李依依,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大难题。

没有人知道两人当时的心灵感受,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也曾痛苦哀伤过,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当时的人们何其有幸看到了对“异地恋”的最美的回应。

李依依首先行动,在两人不能同城工作的情况下,离开北京,走进了本溪钢铁厂的大门,只为了那里能离爱人更近些。然而,她当时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为爱情做出的这一举动,也使她成为了中国大地上第一位女工长。几十米高的高炉,纵然是多少男儿也谈之色变,在这里,李依依的双臂上留下了一片一片至今未愈的黑色斑痕,也留下了带领工人们写下全国高炉利用系数记录的不朽传奇。

接下来便是柯伟在沈阳和本溪之间的往返,一次又一次,柯伟从沈阳大老远赶赴本钢去看李依依。然而,身为工长的李依依却总是忙在生产前线,根本寻不见她的身影。柯伟找不到她,既不生气,也不着急,仿佛看到恋人工作的地方,他也就心满意足了。于是,沉默不语而又善解人意的小伙子深吸了一口爱人身边的空气,朝转身向着来时路走回去了。然而,热心的工人们却看不下去了,一迭声地去找他们的李工长。得知消息后的李依依飞奔而去,一直跑到火车站才看见憨厚的小伙子还站在列车边恋恋不舍地凝望着北国的天空。望着一脸绯红的李依依,柯伟又激动又心疼,反倒是自己先不好意思起来。

终于,周围的人们都为他们坚贞而执着的爱情所感动,上级的领导也有意成全这对天造地设的金童玉女,1960年,经过多方协调,李依依终于从本溪调入了沈阳金属所。至此,两个有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当年的十月,柯伟与李依依正式结为夫妻。此时年轻的两人还不知道,自己的将来将是多么辉煌,一门三院士的荣耀已离他们走得更近。

默然  相持  知心 欢喜

婚后的日子,并不宽裕。曾有一段时期,一家四口人却只能挤在一间7.6平方米的小屋内,但是,生活上的困难对于两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即便是在文革的风雨中,两个人的手也始终未尝松开过。你忙的时候我来持家,我忙的时候你来带孩子,如果两个人都忙,那就一起抽时间料理家庭,如果两个人都空闲,便是这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光了。

孩子长大后,柯伟一边面临着众多的科研难题,一边还要尽起一名父亲的义务。然而,正像他在大学时处理学习与体育锻炼时所作的那样,不论再多的困难堆在眼前,柯伟总能处理的有条不紊得心应手。血液里流淌的吴越人的细致与绵长,大学时期的文体生活的浸染磨练,最终推动着柯伟走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偶尔能够在家时,柯伟总是尽量陪着同样难得轻闲的院士妻子,两人经常一起到小区的泳池中游泳健身。或者,悉心教导着依旧如往昔般爱说爱笑的妻子养花种草,一如五十年前两人在跑道上的谈笑切磋。

李依依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所取得的成就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丈夫,但她从未因此放弃照顾家庭的职责,五十年间,她从未聘请过一位保姆,全凭自己料理着家人的生活。在谈到妻子李依依时,柯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我觉得她具备女性所有的温柔和关心别人的特点,同时她也有追求事业上成就的男性的优点,所以她有时候为了追求一个东西特别执着,而且也非常努力,她为了这个努力可以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是一般女性不容易有的。除了她事业心很强以外,她同时也有对家庭、子女或者周围人的责任感,每当我出差以前,包括衣服她都会熨好,鞋她都会擦好,这是一般的女院士不会做的,这些细心的地方保持了一个女性的可爱之处,这也是我喜欢她的原因”

 

晚年的时间,两位院士是在自家的小花园里伴随着花草度过的,手握着沾满泥土的花锄头顶着遮阳的帽子,一如其他平凡的老人一样。没有人能从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读懂两人曾缔造过多少的成就与辉煌,经历过多少的痛苦与磨砺。小花园里繁花盛放,老人的眼神依然平静如水,熟悉二老的有心人路过,心底不由感慨一声:

这就是爱。

 

                                                                                  徐洪业 写于2011端午之夜

                                                                                  感谢关望师兄已有的文字

                                                                                  期待院士采访团与两位院士的会面

 

(PS:随时欢迎学校各路文笔出色的高手加入《院士风采》写作团,与我们一起挖掘从北科大走出来的31位院士背后的故事,有意者请与我联系。社会实践刷分者请自行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