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中基家庭背景:对盐城市农民收入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57:43
盐城 2006-10-16 11:44:46
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当前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围绕盐城农民增收,通过对农民收入的现状、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对农民增收难点、总体思路和基本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一、盐城市农民收入发展轨迹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盐城农民收入状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至1992年,为平稳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新品种、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粮棉油等产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一时期,全市粮食、棉花、油料平均单产分别增长了43%、14.3%和194%。因此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增速快、持续时间长、但增量小。农民收入从141元增长到848元,虽然年均增速较快,达到13.7%,但增长的绝对量较低,为低水平的较快增长。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第一产业。
第二阶段,从1993年至1997年,为快速增长阶段。主要特点是增幅大、增长快。从848元增长到2958元,5年时间,收入分别跃过1000元、2000元大关,接近3000元,年均增长28.4%。这一阶段,农民增收既有增产因素,又有提价增效因素,其中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升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1992年,我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和价格有了重大变革,取消了指令性种植计划限制,部分农产品市场放开,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同时,这段时期,盐城大力进行农业结构性调整战略,实施多种经营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第三阶段,从1998年至2003年,为徘徊增长阶段。主要特点是增长徘徊,增速明显放缓。农民收入从2958元上升到4451元,年均增速只有6%,远远低于前两个阶段的递增速度。1997年以后,由于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现象,依靠农业增收难度加大。这一时期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经营和转移劳动力,一部分农民开始进城打工,工资性收入逐步成为增收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结构开始发生较大变化。
第四阶段,2004-2005年,恢复增长阶段。主要特点是增速加快,增量加大。2004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大力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一免三补”等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措施的落实到位,同时盐城农村经济结构继续进行战略性调整,农民收入经过几年低速徘徊增长,有了大幅度提高,2004、2005两年,农民收入的增幅都超过了10%。这一时期农民收入的增长,既有政策性增长因素,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民增收渠道的拓宽和增收机制的逐步建立,即使遇到自然灾害,也能保证农民收入的快速稳定增长。
二、盐城农民收入构成变动分析
1997年以前,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以及增产、提价等因素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但当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增长的空间就越来越小,农民收入结构性矛盾就凸现出来了。因此,从1998年以后,农民收入的内部构成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呈现“二升二降”的规律性变化,即: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下降,工资性所占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收入所占比重下降,非农收入所占比重上升。
1、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份额逐年下降。1997年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达81%,到2005年时已下降到61.6%,八年下降了20个百分点。虽然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仍然较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也逐步降低,由1997年的67.2%降低到2005年的39.7%。  2、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份额逐年提升,其平均增幅快于农民收入增幅。1997年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558元,占19%,到2005年工资性收入已增加到1705元,农民纯总收入的34.8%,平均增长贡献率达到59.3%。
3、第一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年,一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71%,到了2005年下降到51.3%,由“主体地位”退居为“半壁江山”。这表明,第一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明显在下降,占农民收入的份额也在明显下降。
4、非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份额逐年上升,对增收贡献率明显增大。1997年,农民非农行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不到30%,到2005年提高到48.7%,占农民纯收入的份额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盐城农民增收缓慢原因分析
农民增收难,是多年来困扰盐城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实现盐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度最大的一项指标。1978年,盐城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1元,江苏省为155元,盐城是全省平均水平的91%;2005年,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76元,盐城是全省平均水平的92.7%。但绝对差额从14元上升至383元,差额反而增大。多年来,盐城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基本在这一水平上下波动,未有突破。当前盐城农民增长缓慢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长慢,慢在一产收入增长慢
首先,当前盐城种养殖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未有重大改观,传统农业的面貌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受自然灾害影响仍然较大,从种养殖业中建立长期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难。其次,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狭小。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多数农产品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数量的增长明显地受到需求的制约,而且国内多数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近年来,在农产品市场供求平衡的市场背景下,特别是入世后,国际优质低价农产品将大量涌入我国,农产品价格很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三,提高单产难度较大。如果没有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农业单产提高的潜力十分有限,况且目前盐城农业单产水平在全省、全国都是领先的。第四,农业生产成本升易降难。在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下,盐城土地资源少,人均耕地少,小规模经营,加之能源趋紧,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不仅难以降低,反而面临上升的压力。
由于一产收入比重较高,其增长缓慢,直接后果是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小.
2、收入小,小在工资性收入小
盐城农民纯收入比苏州市农民低,就低在盐城农民工资性收入远远落后于苏州市农民。2005年,盐城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705元,苏州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高达5923元,低了4218元。换句话说,如若盐城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达到苏州市的水平,则我们的农民纯收入会比苏州市多出718元。因此,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开辟非农就业渠道,提高工资性收入比重,是今后农民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渠道,应该成为今后解决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
3、收入弱,弱在农民创业意识弱
2005年,盐城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纯收入为502元,比苏州低562元,只有苏州的47.2%。盐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因此二三产业发展一直滞后。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盐城农民收入水平本来就不高,存量资产不多,再加上农业生产经营需要和传统保守意识,农民创业的情况很少见。  4、收入低,低在本地就业低
在工资性收入中,苏州是以农民在本地企业和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为主,而盐城则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为主。2005年,苏州农民在本地企业中收入为4961元,而盐城农民在本地企业收入为585元,仅是苏州农民的零头,相差了4376元。外出务工收入方面,盐城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为964元,而苏州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仅为73元。工资性收入构成差异说明了盐城农民与苏州农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所在。由于苏州工业比较发达,充分解决了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民从本地企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大的实惠;而盐城农村企业发展滞后,对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吸纳不足,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外出务工只能成为他们短期内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渠道。
5、收入差,差在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差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苏州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靠非农就业增收;盐城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传统农业,靠传统种养业增收。苏州的农民与盐城农民相比,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再依赖土地等农业原始生产要素而生存。可以直接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获得收入的稳定增长。相对而言,盐城仍是一个农业占有较大比例的城市,在进入工业化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和保证农民增收,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既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按照经济学家的研究和分析,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历史,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先是农业在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然后在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基础上,进入农业为主体、非农产业为主导的阶段;进一步发展,进入农业和非农产业共同发展、以非农产业为主体的阶段;最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农业和非农产业及外部联系的日益紧密,城乡经济走向一体化。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变的四个阶段,同时代表着农民收入增长的四种不同模式:1、农业推动型收入模式。特点是农业在农户家庭经营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农业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收入的惟一来源。这是农民收入的初始模式。2、农业主导型收入模式。这是非农产业得到一定发展但还不发达,非农产业的收入贡献及其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粮食和农业的收入贡献份额持续、较快下降,但在农民收入中仍然保持着主体或优势地位的收入模式。3、非农业主导型收入模式。特点是不仅非农产业收入增量占农民收入总增量比例较大,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动力,而且非农产业收入接近以致超过农业收入所占比重。4、城市带动型收入模式。特点是城市化程度较高,城乡差别趋于缩小,经济和社会生活逐渐融为一体,来自非农产业和城市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
按照这一理论,盐城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的过程。今后一个阶段,盐城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巩固农业增收基础;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扩大非农就业,主攻非农增收;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着力构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推进重点和措施上,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力推行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保证。虽然农业增收的份额和贡献率在下降,但是农业在农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的份额,对农村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并不能因为农业在农民收入份额的下降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基本功能。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大力实行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竞争力。
首先要巩固农业增收基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综合竞争力。
其次要大力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由于分散经营,土地规模小,既限制了农业资本投入,又限制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开拓市场。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实施规模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土地制度的前提下,实现土地流转、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通过组建土地股份公司对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农民以承包的土地或土地承包权投资入股,按股分红。二是因势利导,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企业,尤其是发展集市场营销、引导生产、深加工、完善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将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吸引到农业中来,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三是抓好先进农业公司的引进工作,有目的地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参与农业开发,提倡与当地公司或农业经营大户进行合资或股份制改造,建立适应竞争要求的现代农业企业。四是对农业企业化经营给予重点扶持,解决企业化经营中在资金、人才、服务等多方面面临的困难。
三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既是工业化的重要产业,也是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效益,还可以有效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具备多重功能。盐城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可以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要充分利用农业部实行“农产品加工业行动计划”和江苏实施 “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全民招商引资的重点来推进,培植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把盐城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二)大力推进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劳动力转移是今后农民增收的最大空间和现实途径。以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是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三农”抓农民增收的战略之举和具体体现。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统一协调劳动等各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劳务输出服务网络,为外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变单个外出为集体组织,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和中介服务体系,结合农村实际和劳务需求特点开展瓦工、木工、电工、油工、厨师、家政服务、绿化、园艺、驾驶等各种从业技能培训和法律、社会保障等必备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降低劳动力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收入。要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繁荣小城镇经济,将小城镇建设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变迁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
(三)大力推进农民创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打工只能谋生,创业才能致富。苏南和浙江一些富裕地区的农民人均资源远远低于盐城,但其收入水平却高于盐城,其根本原因就是发达地区的企业氛围,居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远远强于盐城。要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在全市开展思想大解放、全民大创业的运动,破除小农经济、小富即安、守家恋土的传统保守意识,树立大开发、大创业的加快发展意识,在全市兴起农民大创业的热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首先带头解放思想,强化服务,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他们给予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免于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鼓励和服务农民创业,努力为农民创业提供便利条件。要借江苏省加快开拓农村市场和商业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契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市场的开发力度,创造条件,鼓励农民创业。
(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
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解决,仅抓见效快的工作是不够的,由于农民增收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立足长远,寻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适应工业化、产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农民致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措施。必须把农民综合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培训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作。要大力实施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普遍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实行农科教结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增强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