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研发管理 软件: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状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45:59
抓紧时机 乘势而上 加速发展我市文化产业
关于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民进南京市委
2006年初夏以来,民进南京市委在中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的支持下,组成调研组,对我市文化产业建设发展情况的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
报告分析了我市发展文化产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以期作为我市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参考。
一、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状况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们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随着进入新世纪,我市也逐步进入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这给我市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机遇。围绕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发展全市的文化产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去年文化产业被确立为我市五大新兴产业之后,我市依托文化资源,挖掘产业特色,理清发展思路,打造了江苏文化产业园,中央文化创意产业园,石头城文化创意产业带,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今年我市还先后组织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推介和产品交易,一批文化产品生产企业相继落户南京。文化产业在我市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我市去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到73.4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3.05%,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006年上半年,南京市文化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投资高潮,标志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从宣传文化系统的经营转化成一种全社会谋求新发展的行为自觉。其发展态势可以概括为:一是基本确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二是文化产业市场准入进一步开放、透明,文化产业市场行为规范进一步制度化和法制化。三是体制内与体制外文化产业合流并轨,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文化产业数字化技术革命继续引领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四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动漫产业正在兴起。五是文化产业招商全面推进,预示着南京梯级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第一级动力正在提速。六是城乡统筹发展文化产业的趋势正在形成。
不久前出台的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6%左右,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市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今,我市蓄势多年的文化产业由温转热,由边缘走向中心,正在进入骤然发力,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纵观近几年的努力,我市文化产业建设已经形成以下四个特点:
1、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已见端倪
根据我市“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和建设“文化南京”的总体要求,在综合研究分析我市的文化资源、经济发展现状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我市编制了《南京市2003―2010年文化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体制、五大战略”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在《规划纲要》及文化产业发展“五大战略”的指导下,城市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内容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及建设文化产业人才高地、文化产品连锁经营网络等配套课题研究取得进展,报业、广电、出版业、会展业等行业的体制改革也相继攻关,向纵深发展。全市呈现出横向搞扩张、纵向求延伸、内外谋联合,规划、研究、创意、生产、销售、资本运作及人才培养等全面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2006年上半年,南京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各相关区县部门落实了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考核体系,各类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热情高涨。依托南京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各区县超前规划,江苏文化产业园、世界之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平台和载体建设积极推进,有的已经初现规模并实现效益。南京首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园已启动申报程序,盛大网络等一批国内著名的文化产业企业落户南京。我市文化产业形成了项目在建一批、洽谈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发展态势。2006年我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产业投资热情,70个文化载体建设投资规模高达380亿元人民币,仅在2006年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推介会上,现场签约协议金额内资就达14.38亿元人民币,外资达1.73亿美元。这为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显示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的好势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已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业并举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新格局。我市还在政策上给文化产业投资提供支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建设。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今年为南京市的“文化产业推进年”。我市正在实现由重文化事业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由重体制内文化单位向体制外文化单位并重,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转化的“三大转变”。2006年8月,我市出台了发展文化产业“1+4”一揽子文件和政策,这标志着我市文化产业的新的发展。
以上种种表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已经已见端倪。
2、文化企业与市场“全接触”开始起步
市委、市政府从体制改革入手,对我市原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大整合”,消除管理体制中“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解决文化企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清晰、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等问题。“大整合”不仅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传媒“做大”,更重要的是为传媒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市场规律自主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源在不同行业、不同行政隶属间进行市场配置扫除了体制性障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市许多文化企业早已认识到,新的竞争者若要进入市场并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整体上或某个局部确立绝对优势。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湖南岳阳林纸集团于2003年共同出资组建南京日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实践,南京广电集团公司跨地区、跨媒体经营的成功实践,表现了我市文化企业在迎接竞争,突显优势,抓紧发展的积极态势。
民营资本开始积极进入我市文化产业,目前在我市的演出市场投资总额中民营资本占70%,以民营资本组建的文艺团体占60%,在我市的图书业中,民营资本占了55%。这有力助推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3、文化旅游大发展的契机已经到来
打好“文化牌”,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市是有近2500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和当代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原则,先后打出“国际梅花节”、“艺术节”、“小红花”、“郑和”等多张“文化牌”,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在保护和开发南京明城墙、明孝陵、云锦等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2003年7月,南京明孝陵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明清的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申遗”的成功,既提升了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又给南京文化旅游业注入新活力。去年以来,南京市又继续开展“明城墙修缮”、“南捕厅历史街区旅游开发”和“太平天国壁画保护”等三大文保工程。同时,郑和宝船厂遗址挖掘、大报恩寺遗址发掘、方山定林寺斜塔修复、神策门修缮等工作也全面启动或完成。我市还成功承办了“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所有这些都为南京的文化旅游业带来新的推动。仅以2005年度的统计为例,我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8.4%,实际旅游创汇5.7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33亿元,较上年增长20%,全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值为15.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9%。一个集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南京旅游网络正在逐渐形成。文化旅游发展契机的出现,必将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新的驱动力。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情况分析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成长性的优质产业和朝阳产业。我市的文化产业近年来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上海、深圳、杭州等兄弟城市相比,我们的起步还是迟了,发展的速度明显缓慢,发展过程中还存许多问题。
1、正确的文化观念还需进一步普及
由于长期将文化艺术视为国家养育的部门,没有深刻认识到文化艺术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不少文化领导部门的干部和文化单位的员工在观念上还比较滞后,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少文化产业的从业者的观念还停留在大锅饭的状态。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的推进。同时,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和文化生产机制创新不足,由于没有突破既有政策框架内的限制,关键性产业的关键性制度创新也难有突破,这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最终导致文化品种匮乏,面貌陈旧。而长期以来在管理上的政出多门,行业、区域、部门分割严重,很难形成统一发展的大文化产业格局,致使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文化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形成,文化资源的优势还只是潜在优势而不是现实优势,更没有形成经济优势。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缺乏投融资渠道,文化体制改革政策不配套,文化经济政策不落实,文化产业缺乏系统的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引导与调整。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
我市多年以前就组织开展文化产业的研究,但由于以上种种制约,致使行动迟缓,务虚多,实干少,资源丰,转化慢,有投入,不到位,长期筹划而不能形成气候。
2、党委、政府和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还不够清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主要在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委要“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运做行为,党委应该把握方向,而不是直接参与管理和运做。目前,我市党政和企业在文化产业中的职能定位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现象,在文化产业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党委和政府,企业还只在扮演配角。而外地不少文化产业运作成功的经验,恰是企业做主角,而党委和政府所做的是积极倡导、提供灵活的政策和给予规范化的管理,以及提供适时适当的服务。
3、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产业总量偏小,缺少成功的文化品牌
长期以来文化部门被当作事业单位来看待,缺乏合理的市场化战略,竞争机制比较薄弱,某些文化领域的经营依然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市2005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到73.4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3.05%,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与京沪深杭等城市相比,我们还是较低的。文化产业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足,尚未从实质上建立产业集群;对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拉动作用力度偏小,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文化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进入文化产业的社会资本偏少偏小。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农村文化发展严重落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配套、不协调、不完备,制约了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打造文化品牌需品质与文化并重。综观南京的文化产业市场,能够称得上经典的文化产品屈指可数,原因就是众多文化企业没有将品牌做透,没有上升到文化的层次,或上升到文化层次但高度不够。
4、缺乏大型文化产业企业,缺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
我市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人民群众对文化产业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市场经济体制和规律亟待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与之相适应;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亟待文化产业的结构转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国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文化产业自身的结构性战略调整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之际外来文化产业必将大举进入,并将陷我于“不对称竞争”之中。所有这些,对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却缺少大型成熟的文化产业企业,目前已经形成的文化产业集团,大都还受行政保护,以垄断性资源为投资资本,是区域化、部门化的集团,资金、人才和市场的运作水平都比较低;我们还缺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优秀创新人才。由于我市文化产业起步较迟,长期的与市场的隔膜和远离,文化系统缺乏管理经营人才,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管理经营水平普遍偏低;而适应市场需要的文化创意人才在我市更是寥寥。
三、对推进我市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
我市文化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缜密筹谋,尽快行动,正是我市发展文化产业、使之真正成为全市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当务之急。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6%左右”的目标,推进“文化南京”的战略,我们建议:
(一)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作
用,在高层面上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领导协调,努力保持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00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良好态势。但由于在较大范围内的党政干部和员工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不甚了了,或理解混乱,在许多工作层面上严重影响了市委市政府推进文化产业的战略进程。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对文化领导部门的干部和文化单位的员工进行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产业知识的普及教育,使之从思想观念上尽快适应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为了有序高效发展文化产业,筹建已久的市政府统筹全市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领导协调机构应尽快进入高效运行状态,以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实现党委由包办向引导、政府由经营向管理的真正转变。
应着手推进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努力激活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活力,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主体,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以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艺术生产积极性,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对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或与文化事业有密切关联的产业,要坚持分类指导,采取不同政策,分别提出要求。要及时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鲜经验,为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全面深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力求政策的完备性、配套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撑。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科学规划。规划应当符合区域文化发展规律,符合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确立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将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替代经济模式和替代产业,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科学、较长期、较全面、较准确的战略性、引导性和前瞻性。规划必须重视发展环境、核心业务和执行力等要素的塑造。要注重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理清核心业务,提高规划执行力。
文化产业属于“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应立足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统筹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精心培育,作为一个支柱产业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扶持。我市已将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十一五”规划,为在“十一五”期间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应切实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以不断增强我市文化的总体实力。
(三)发挥地域特色优势,增强品牌意识,加大我市文化品牌的培育力度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用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文化企业,积极培植文化企业集团;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打造文化品牌,培植文化精品项目,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引导文化企业不断树立品牌意识,采取措施积极保护和发展自己企业的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一批类似于著名工业品牌的知名文化品牌,使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能够走向全国甚至世界,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我市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很多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应实施精品工程,以打造南京品牌、创立南京流派、构筑南京特色为目标,不断扩大以地方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观光旅游产品。近年来我市“1912”民国文化休闲区的兴起,成功说明了打造南京地方文化产业品牌的可行性。我市还有许多工业化时代所遗留的空间形态,这为新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有价值的空间,有待我们将其转变为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应从发展全局上整合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提高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应用水平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十分重视提高文化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传统文化产业需要利用科学技术的成果来改造和提高,新型的文化产业,如影视、动画、游戏、音像等自身便是当代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行业。在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文化产业的整合发展和培育文化产业品牌的同时,要加大对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投入,培育能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要重视加强文化产业与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动漫游戏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重要产业,是21世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高国际化等特点。我市动漫产业才刚刚起步,尤应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
(五)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要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投资者对文化产业多风险的认知,减少盲目投资。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发[2005]10号)文件精神,在落实好现行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领域,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对于法律法规鼓励和允许民营经济进入的文化产业领域,要从政策上保证民营文化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一视同仁。
对投资兴办的文化企业,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不得收取政策规定之外的任何附加费用。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包括民间资本和市外资本投向文化产业。对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经营部分剥离转制为企业的,在确保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社会资本。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加大外资吸引力度。
当前我市投资文化产业存在重复投资、同质竞争现象,在产业链尚未形成的情况下,一窝蜂集中投资一个项目,风险极大。如向动漫、创意业的投资,我市目前有十一家之多,投资额达53亿之多。事实上创意产业的特点是头脑经济,或叫楼宇经济,不可能也无须用大工业的方式来建设。文化产业投资的风险是客观存在,政府应向投资者加以引导,以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
我市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热潮正在掀起,规模和速度令人亦喜亦忧。毋庸置疑,借鉴国外和外地经验,打造文化创意园区,其主观愿望是通过园区,搭建公共平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市的创意产业园存在园区太多、资源分散,建设模式雷同,房地产色彩浓厚的问题。目前的产业园,多为政府划地拨款,或企业以创意产业园的名义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不少园区名为造园,实则有运作房地产之嫌。此外,由于不同的产业园区有不同的建设主体,有的是政府,有的是企业风险投资,有的则因老厂、旧城改造而成,总之,涉及复杂的利益主体,所以,大多园区之间是分离而自成体系的,既缺乏科学的布局,相互之间也难以建立必要的分工与合作。创意产业园应如何科学合理发展,在打造园区的过程中,政府究竟应当如何定位,企业应当如何估计投资风险与回报,等等,在产业园热兴起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观察研究,不断总结和纠正发展方向。
罗志军书记指出:“文化产业是南京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要确立大文化的思路,按市场经济规律科学谋划和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的争先进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我市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极大的潜力,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转变思路,优化文化经济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传统体制外的民资投身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我市的文化产业就能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深信,有党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撑,有《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宏观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的文化产业一定会有快速发展。经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和艰苦不懈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市一定能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大会发言之二
扩建南京市博物馆展厅,为打造“文化南京”增添异彩
民进南京市委  南京市政协教卫文体委员会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人文绿都的方针指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南京市博物馆(以下简称“市博”)得到很大发展,软硬件设施大幅改善,境内外观众人数增长迅速,特别是《龙蟠虎踞――南京历史文化陈列》自2006年1月开展以来,观众反响热烈,全年接待各界观众50万人次,成为国内外人士和南京市民了解城市发展历史、增强建设新南京信心的一个重要场所。市博是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在国内文博界享有较高声誉,其馆藏文物数量多达10万件,与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江西、山东、重庆等省(区)级博物馆相当,超过浙江、广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省(区)级博物馆。藏品中拥有国宝级文物2件,国家一级文物200余件,二级文物2000余件,尤以六朝、明朝、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文物最具特色,在海内外独树一帜,南京市民也常常以此引为自豪。市博所在地朝天宫也已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成为国家4A级景区。精美文物与幽雅景区交相辉映,市博已成为展示南京城市历史文化和进行市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场所。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市博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上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展厅面积过小,大量珍贵文物与专题展览无法进行展示。以《龙蟠虎踞――南京历史文化陈列》为例,因场地面积的限制,南京数十万年辉煌的历史成就只能在1800平方米的展厅里进行浓缩展示。特别是清代至民国阶段,原拟展示文物被大量缩减,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民进南京市委员会和南京市政协教卫文体委员会在组织会员和委员对市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后一致认为,只有扩建市博展厅,才能根本解决制约市博发展的瓶颈。所以民进南京市委员会和南京市政协教卫文体委员会呼吁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市博展厅扩建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争取早日将这一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场馆建设好,为塑造南京历史文化城市形象,打造南京集中展示六朝、明代及民国历史文化的独一无二的城市品牌创造条件。
一、市博扩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市博现有展厅远远不能满足馆藏文物的展示。市博现有展厅面积仅4050平方米,除《龙蟠虎踞》展厅(1800平方米)是现代建筑外,其余展厅均在古建筑内改造而成,不仅不利于文物展示,也给古建筑的安全带来隐患。市博现有藏品10万件,但囿于场地条件,目前仅能展出千余件,远远不能满足观众需求,也不能适应打造“文化南京”的需要。
2、市博展厅状况已经严重滞后于国内、省内兄弟城市的文博展馆建设水平。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以及河南、三峡博物馆等,已成为当地城市地标性建筑,其展览已成为当地城市文化的品牌。就省内而言,十三个省辖市除南京外均已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新馆,其中徐州、连云港、扬州、镇江、南通、苏州已建成,常州、淮安、宿迁、泰州正在建设之中,无锡、盐城两市正在筹建(有关数据参见附表)。市博无论从其在全国文博系统的地位,还是从其馆藏量来说,都是名列前茅,但其展馆建设水平却已被同级城市甚至是次级城市远远抛在后头(有关数据参见附表)。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市博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影响了市博整体作用的发挥,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南京市文博事业发展在全国省会城市和省内兄弟城市中的排名地位,影响了南京市的文化形象。
3、以扩建市博展厅为抓手,结合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及合理规划布局,有利于形成南京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基地。借鉴镇江博物馆展厅扩建的经验,新展厅落成后与老馆区融为一体,发挥以文博场馆建设为龙头,配套文化、商业、旅游设施,从而形成一个文博文化产业链。市博所在地朝天宫及其周边地区,完全具备打造成一个全新文博展示中心和以文博文化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基地的各项条件与要素。而新馆内除展示完整的南京通史陈列外,还可集中展示南京深厚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六朝青瓷艺术、六朝墓志、古代名人书画里的南京、明都神韵、郑和与明代宝船厂、南京历代名人、民国撷珍、金陵街巷深处等等,这些专题展示都可铺陈开来,让观众大饱眼福。
二、关于市博展厅扩建方案的具体建议
1、深化对扩建市博展厅意义的认识,提升建设市博的理念。博物馆是城市代表性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社会文明的象征。而目前对扩建市博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市博已是国家四星级旅游景点,不必再建新馆;二是认为在南京还有南京博物院,建市博新馆似乎多余。我们认为,恰是市博已经升格为国家四星级旅游景点,才更显出扩建的必要。洋洋十万件珍藏、因展出场地的限制,几十年不能发挥作用,贻误了世人认识市博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时机,市博的历史文化异彩始终未能呈现。而南京博物院作为省级文博单位,它所侧重的是江苏省的历史及历史文物的陈列,它不可能为南京一市的历史文化开设专馆,更不可能代替市博的特有功能。而南京市“十一五”规划和中共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我们提出的建设发展南京文化事业的要求,省内各兄弟城市快速建设文博场馆实践对我们构成的紧迫感,都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市博新馆建设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在这个问题上统一认识,要把扩建市博展厅作为落实市委提出的“文化南京”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尽快将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做好。
2、加大扩建市博的组织程度,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建设市博新馆这样的重要工程,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务实高效的工作班子来完成。应尽快组成以中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正负组长的领导班子,加强和协调力度;成立以市发改委牵头、各相关部委办局领导参加的工作班子,以迅速推动此项工作。
3、尽快为市博扩建立项和规划。扩建市博新馆时不我待,当务之急的是尽快为扩建市博新馆立项。市博新馆扩建,宜在原地进行,理由有三:一是市博现处朝天宫,该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雅。长期以来市博在此已经培养了一大批较为固定的观众群体;二是在市博西侧至莫愁路冶山道院地块现,据史料记载,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此冶炼铜铁,铸造兵器,现留存有祠堂旧址、牌坊、忠孝井等遗迹,市有关部门已拟修复卞公祠。如在该地段扩建文博展厅,使新的文博展厅在建筑风格上沿用明代宫廷式样,故称“冶城”,这是南京城最早的发祥地。在城市的发源之地建馆展示城市的历史发展变迁,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的;三是目前该地块因规划索所限,不适合做商业开发项目。若在此扩建市博馆,不仅可以避免异地重建带来的土地和资金浪费,而且可以很好地将市博新、老馆与朝天宫景区融为一体,并可有效保护该地块内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卞公祠。
大会发言之三
建设特色文化广场  彰显南京特色文化
市政协民进界别小组
特色文化广场建设,是加强我市公共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我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共南京市委在《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文化南京”纳入我市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这是建设打造新南京的一个崭新的思维角度,而市民广场的文化建设,无疑对推动文化南京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建议:
一、政府主导,规范管理,保证特色文化广场健康有序发展
1.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协调服务,进一步规范管理
首先,在政策上给予引导,业务上给予指导。特色文化广场建设在需要采取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区县为主要责任单位。从场地设备、活动经费及运行机制、活动规模及质量、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制定了量化标准,从而使文化广场活动逐步走向了系统化、规范化。其次,加强活动的组织管理。主办单位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形成文化广场活动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群众参与率高、点线面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局面。第三,加强对各广场活动的指导和总结,做好有关文字及图片、录像资料的收集、统计工作。
2.在文化广场活动总体思路上,应坚持“六个结合”
树立现代文化观念是广场文化创新的核心。营造多元结构,是广场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广场文化运行机制是广场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在文化广场建设格局上,坚持“点线面结合”的格局,做到“点”要闪光,“线”要辉煌,“面”要绚丽多彩;活动形式上要实现自娱自乐与专场演出相结合,专业演出与业余演出相结合,大型重点活动与经常性活动相结合;在活动内容上,国际与国内相结合,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在运作机制上,逐步实现政府与社会共同投入的机制,特别要突出社区文化广场建设。以窗口性广场文化广场为点,打造品牌。组织好文化广场重点活动日活动。利用重点活动日的形式,扩大广场文化活动的效果,开展以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大型文化广场活动。
3.场地是文化广场建设的关键
各区县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规划先导、合理定位,做好本地区特色文化广场建设的方案。同时,要重点指导社区文化广场建设,推出示范社区文化广场典型;园林系统、商业系统要利用各大公园、商家门前广场的场地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政府文化部门和单位应加强指导,同时建立特色文化广场评比表彰奖励制度,命名表彰一批市级、区级特色文化广场。
二、特色发展,提升品位,展示广场文化独有的魅力
1.用特色文化广场形成文化广场建设的新格局
随着城市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化广场建设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形成市区联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好全市特色文化广场的建设。把分布在全市的大型广场,如月牙湖、鼓楼、山西路、中山陵音乐台等文化广场为“点”,散布在全市社区的中小型广场,如郑和公园、南湖、南苑、锁金村等文化广场为“面”,把秦淮河延岸的文化广场穿成“线”,如东关头、中华门、水西门、汉中门、清凉门、定淮门、河口等广场。通过“点”“面”“线”的结合,形成我市特色文化广场的新格局。挖掘这些文化广场的文化特色,这些广场都以自身独有的环境、完备的设施和鲜明的特色,把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文化形式的风采尽情展现出来,使其成为我市文化广场风景线上一颗颗绚丽的明珠,在百姓的文化娱乐休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用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大型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广场的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形成高文化含量的文化形式是广场文化创新的目标。广场文化活动紧扣主题,才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可以庆祝建党活动、庆祝建军活动及国庆活动,推出百场文化广场活动;在我市文化艺术节期间推出大型国际文化交流广场演出活动;在每年金秋恳谈会期间,举办了南京之夜文化广场演出联欢活动等等。这些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包括专业文艺演出团体精彩的演出包括文艺演出、电影、音乐舞会、戏曲晚会、诗歌朗诵会、书画笔会等多种形式,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同时大力地提升了特色文化广场的品位。除了这些大型主题导向性的广场活动之外,各基层各单位在日常举办的小型群众自娱性活动也需要长流水、不断线。使一些基层文艺演出团队常年活动,成为广场活动中是最基本的活动力量。为了提高文艺团队的表演水平,区县文化部门还可以举办了朗诵班、主持人班、舞蹈班等培训班,并派业务干部下基层进行辅导,使全市文化广场活动的水平呈现出较高的水平。
三、社会化运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增添文化广场活动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办文化、文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群众文化发展的广阔前景。广场文化更具广泛性、群众性和社会性,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办文化的主体应由原来的文化部门拓展到全社会和广大群众。表演主体也应从原来的专业、业余文艺团队扩展到社会上不同的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文化广场以其开放的空间,使群众有充分的机会获得享受权利。
群众文化作为政府主导文化,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文化广场活动过程中,在主办单位和表演主体上积极向社会扩展,除了群众的广泛参与,辖区单位和非营利性文艺社团、专业文艺院团的参与成为了一大亮点,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承办社会公益文化活动的良好局面。
文化广场发动广泛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专业演出团体的热情参与。文化广场活动不仅为群众文艺团队搭设了舞台,也为专业院团参与群众文化拓宽了渠道。专业院团的参与包括对群众文化的辅导和参加演出等多种形式。院团演员参加演出,使观众们在家门口免费欣赏到了专业水准的精彩演出。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同参与,为广场文化活动增添了色彩,提高了群众艺术演出的档次,共同构筑了广场文化的辉煌。
四、市场方式运作,积极探索文化广场活动创新发展之路
广场文化的社会化、群众性和公益型特点,确定了它的公益性。公益文化活动的社会化和市场运作是一种积极的手段,已经逐步成为各级文化行政普遍采纳的行政制度。文化广场在向着多元性、融合性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全新的社会化运作方式和市场经营运行机制。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广场文化活动还应积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用市场经营来实现广场文化的创新,积极吸引民间、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各类力量,增强活动实力,形成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文化广场建设格局,促进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政府在市场运作中应创造条件、搭设平台,把各类广场文化活动进行统计公布,面向社会推介,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支持活动。在活动的投入上,采用了多渠道筹资的运作方式,并引入市场运作方式,以文化广场为载体,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投资共建文化广场。如北京在王府井啤酒广场活动中,采取了广告公司运作,由他们以招商的形式邀请国内外著名啤酒企业参加,以啤酒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实现了商业宣传与文化演出相结合,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首创商业街与文化广场联姻的先河,逐步形成了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运作方式。群众文艺活动精彩纷呈,而一些专业文艺院团和专业的舞台、灯光、音响设备的使用及专业演员的加盟,使得演出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提高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档次和水平。政府、企业、社会之间逐步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场文化日益成为城市文化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广场活动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彰显出城市的文化个性。广场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南京本地的历史、地理、文化、风格,为发挥所在城市的长处而形成,只有保持浓郁的本地历史文化同时吸收海内外先进文化才能建立自身独特的广场文化。同时,还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利于保护生态和环境,并使城市面貌一新。
大会发言之四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对我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提案
民进南京市委
南京市社区建设经过十几年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人们对安全、交往和精神家园的期盼,对幸福、和谐的文化氛围的渴求,使得社区文化建设成为政府、社区和居民共同关注的事业。
近年来,南京市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中的包括文化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修养、环境意识和行为的文明程度等都大大提高。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社区文化工作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有待提高
很多管理者将社区文化单纯理解为文娱活动,致使许多基础性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没有做好。大量涉及思想沟通、情感协调的事情要么无人去做,要么刚刚起步;思想上尊重社区的意识不浓,行为上关注社区、支持社区的力度不强,这导致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认识的不足与理解上的偏差构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第一道障碍。
社区文化的主旨在于沟通社区成员的思想感情,协调社区的人际关系,在社区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将社区塑造为互帮互助、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然而,社区文化工作重活动、重宣传效应和轰动效果的做法却削弱了上述目的,未能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补充行政组织调节力之外的功能。表面上热闹红火的活动实际上与80%以上的社区成员关系不大。由于沟通不够、信任基础不足,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尚未形成,日常小事演化成尖锐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破坏社区氛围,危害生存环境的势力在个别社区还比较强盛。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亟须提高认识,把工作重点从做表面文章,追求热闹场面,转移到沟通社区成员的思想感情,协调社区的人际关系上来。
2.行政色彩浓厚
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过强的行政色彩和官办特点,主要表现在从思路、步骤、内容和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相反社区文化真正的主体――社区成员,往往处在被动状态;除去自发性的、得到政府允许的兴趣团体活动外,对社区文化发展决策和实施的参与度很低。主体的错位和主体功能的缺失,一方面令政府付出高额复杂的综合成本,却难以换来理想的文化影响和社区成员的满意度,一方面对塑造“生命型”社区文化极为不利,降低了社区文化的发展效率。
我们在调研中看到,社区文化工作建设和开展的费用,基本还是由街道办事处的经费中列支。政府单纯运作产生的资源、资金、人气不足的问题,都使社区文化特色活动无法长久开展。
3.社区成员参与度偏低
社区文化的对象是社区成员,如果他们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不强,甚至毫不关心,那么社区文化活动开展起来就很困难。一般来说,一项活动参与面达到20%就很高了,而相当部分的活动参与面仅在5%至10%。老人和少年是参与的生力军,在职职工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许多社区文化活动好不容易组织起来,但参与者却总是一些“熟面孔”,这基本上是所有社区文化活动面临的难题。社区文化建设不好还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下降。在老城区,由于居民居住时间较长,互相熟悉,以及胡同住宅的特点,居民之间关系比较密切、融洽,邻里之间能互相照顾帮助,对社区活动参与度较高。在新型住宅小区,由于多是新迁居民,互不熟悉,居住封闭,人际交往少,相对关系比较冷漠,对社区活动关心参与度较低。
社区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提高广大社区成员对于社区文化的参与度。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养社会公德和现代人格,形成社区成员之间文明的交往方式和公共生活行为准则,使道德精神得以升华、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和人们自身得以全面发展,概言之,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社区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群众文化,它必须是由生活在一个社区的全体社区成员参加的共同的文化行为。社区文化能够反映出该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社会心态、审美情趣。社区文化是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并共同享受社区文化所带来的愉悦,这一过程应对全体社区成员具有凝聚和感召力。如果没有广大的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文化的主体就会出现问题,甚至不复存在。
4.建设规划和活动场地偏少
在社区文化发展规划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于社区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没有制定社区文化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社区文化工作严重缺少资金、场地。特别是社区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甚至连健身空地都很少。这使得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更少了。
5.社区文化设施的管理体制不顺
社区文化设施管理权归投资者。南京市社区文化设施一般都是政府投资。在计划经济体制格局下,社区内的文化设施的投资和管理大多由文化局、教育局、体育局来负责。学校、机关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文化体育设施,虽然地处社区之内,但与社区没有组织关系。在社区工作体制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管理运作方式,大量的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操场、图书馆、文化活动室、会议室、广场绿地等,都不对社区居民开放。社区地域内的各类学校文体设施占社区文体设施的50%以上,但对社区开放的只占少数。多数学校节假日是“铁将军”把门,不仅不对社区居民开放,连本校学生都被拒之门外。
由于一些社区的工作体制还没有理顺,社区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各个区县的社区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方尚没有建立相应的社区文化工作组织机构,相关部门不能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关系协调极为困难,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
6.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
社区文化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是真正的系统工程。社区建设除去社区自身应努力外,还依赖法律、法规等制度条件的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专门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法规。在社区文化内容、组织结构、工作人员编制、经费、场地设施、群众文化组织合法地位等诸多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工作无头绪,统计无依据,考核无标准,管理不规范。
在新时期,如果不能得到凝聚国家利益和人民意志的法律环境保护,没有适度倾斜政策的鼓励,那么,企事业单位和教育文化机构很难会对社区给予各方面的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社区事务不足的局面势必要继续延续下去,一元(政府)独大,多元弱小的局面就难以打破。社区文化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将难以制定和实施。
7.社区文化专业人才缺乏
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依靠一定的专业文化人才,才能解决大量个性与共性交织混合的需求问题。也就是客观要求有包括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文化艺术等专业社会工作者加入社区建设行列。然而现在在多数社区是由街道1-2位兼职工作人员领导协调社区文化工作,社区工作基本是按历史传统和政府计划惯性运转,少有专业人才支撑。专家的作用局限于讲座、报告、问题方面的指导。日常有针对性的精神、心理、文化服务基本上未成规模。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
首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要有深刻的认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激励大家共建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区成员间的文明交往方式,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满足社区成员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素质,形成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其次,要全面加强社区意识的教育。首先要从政府、教育机构、社会宣传部门做起,系统地灌输关注社区、建设社区、回馈社区、服务社区的思想;然后用传播知识的方式,持续开展全民社区文化教育的宣传活动。尽力让社区成员从看不上社区到参与社区、齐心协力回馈社区,树立起“社区文化全民义务,社区建设社会责任”的社区意识。
2.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程度
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使全体社区成员发扬参与精神和互助精神,增进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共同建设新社区。社区还应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成员的文化价值取向等实际状况出发,形成具有个性的社区精神。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
从社区文化建设的角度看,对社区不同年龄层面成员的需求没有给予满足,是社区文化工作的不足之处。因此,满足他们不同层面的的文化需求,吸引他们参与,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度,应当努力做到: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切实解决社区成员最关注的问题;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形成社区文化特色,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在这方面,我市鼓楼区、玄武区已探索出很好的经验,值得推广。
3.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实现文化资源共享
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起着牵头引导协调的作用,具体的策划、组织、参与则需社区成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可政府的引导下,完善以下几个机制: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社区文化建设领导机构,体现共同组织参与的原则;工作运行机制,在具体组织上,可由牵头单位组织或在政府引导下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各种活动;文化传播机制,充分发挥有线电视、阅报栏、科普画廊、社区小报、文化中心等媒介的宣传作用;资源共享机制,社区内企事业单位都应承担发展社区的责任,将自己的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活动场地等向社区有序开放。
4.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投入的力度
一是可实行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与社区财政收入以一定的比例同步增加的机制。二是可建立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基金,资金来源可从社区文化产业税收中提出一部分,也可接受社会各方的资助,甚至可由独家企业资助;同时,可鼓励通过房产开发来带动文化设施建设,使文化设施建设与小区发展同步进行。
5.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应重视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做到力量互补。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对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应贯彻“稳定队伍,提高素质”的方针。首先,应及时解决原来文化站、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同时创造条件对基本符合标准的人员评定职称。其次,要不断提高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可采取“输血”的办法,向社会招聘有志于社区文化事业、年纪较轻的人员进文化站工作,同时,可安排大专院校有关专业毕业生到文化站工作。特别要指出的是,社区文化的外延和内涵都非常广泛,因此社区文化队伍的问题不仅仅是指文化站、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它包括社区所有的文化工作者。
6.关注边缘社区的文化建设
南京市属大型省会城市,其边缘地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域空间,在地价机制和中心城市改造的双重影响下,从城市中心区迁出的动迁户和来自其他地区寻求工作机会的外来人口在这里汇集,形成双重人口导入,使边缘社区成为发展活跃的空间。同时,边缘区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域空间,人口构成复杂而社会管理薄弱,外来人口管理问题、环境脏乱差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如何使不同籍贯、不同语言、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观念、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心态的人群在这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实现社区文化繁荣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7.理顺政府、市场、社区三方面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关系
设立政府与社区通畅的双向沟通渠道:政府从全社会利益角度制定规则,社区执行、落实规则;社区民意的信息和需求反映到政府后,应予以及时办理。社区是市场各类供应商、服务商的必争之地,是城市文化消费链的终端。社区要为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发展留下空间,优势文化产业及演艺、娱乐、体育等机构要提供适应社会需要的产品、服务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市场、社区的良性互动会给社区文化注入持久的发展活力,会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大会发言之五
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  切实保障我市农民利益
民进南京市委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被誉为“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更加多样化,这是对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也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仅以我市农业面积最大的六合区为例,截止2006年6月,全区耕地使用权流转面积50亩以上的有285宗,实际面积达13.6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21.5%,六合区的横梁镇流转面积最大,达2.3万亩,占该镇总承包面积42.6%。我市另一个农业大县溧水县截止2005年底,实际流转面积也达10.8万亩,占承包面积28.4%。因此,如何引导和规范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我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形式和客观效果
近几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强劲发展,二、三产业更是发展迅猛,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不断加快。在稳定和完善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既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的一贯政策,并把它作为解决我国农户土地规模超小,分割细碎,资源平均占有率低等资源劣势和制度缺陷的重要配套措施。目前我市主要有以下三种流转形式:
1、向私营企业和农业大户成片租赁。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或当地专业大户成片租赁农户的承包地,进行规模经营。租赁合同的签订,可分为两种方式:(1)直接签订租赁合同。租地方直接与农户签订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集体经济组织只作为合同双方中间人进行监督。租地方直接向农户兑现租赁费用。如在六合区进行林业开发的科凯公司;(2)集体经济组织代签转包合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先征得转包土地的农户同意后,统一与接包方签订转包合同。兑现时,接包方将承包费交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再向转包农户兑现。如在六合区租地进行蔬菜生产的超大集团。
2、农户之间的小面积转包。主要是一些农民因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无力再从事农业生产,便将土地转包给本地或外地农民种植。这种转包的年限一般较短,转包费也普遍较低。
3、土地托管和互换。多数农民外出打工或从事工商经营时,将土地季节性地交给在家务农的亲戚和邻居生产经营,土地经营者象征性地支付低微货币租金或实物租金;为便于农业生产,一些农户相互协商,自愿进行土地调换。这类形式,在溧水县有近2万亩的规模。
应该说我市近年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是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流转的土地中,除了少数户与户之间的小面积转包外,实行规模经营的接包大户对流转土地的使用,大多种植经济效益好的经济作物,基本上都进行了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的调整。其次是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这是因为农户可获得相对稳定的转租收入和作为农业工人所获得务工收入,同时,经营者通过扩大经营规模,也能获得更好的规模效益。第三是多渠道增加了农业资金收入。土地使用权流转后,经营者一般都需要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二、我市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作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现形式,从整体上看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基本做法是符合中央精神的,实践也证明了它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一种新事物,我市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土地强制流转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从幕后走向台前,并且速度明显加快,但存在不少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如有的随便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有的把土地使用权流转作为增加乡村财政或集体收入的措施;有的用行政手段将农户的承包地转租给企业经营,严重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有的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更多地招商引资,借土地流转之名,随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并强迫农民长时间、低价格出让土地经营权。这些问题如不加以纠正,将引发许多矛盾,甚至动摇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2、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目前的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往往相互之间的转包、转让以口头协议的形式进行,口头合同稳定性差,双方利益无法受到法律保护,不便于管理,而且也为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留下了隐患。口头协议的随意性造成接包方缺乏长期经营的打算,舍不得增加投入,积极性不高。
3、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制约着土地流转。在目前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在城市打工,无论是多长时间,都很难取得城市户口,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城市的社会保障也始终把他们排除在外。因此,农民始终惦恋土地,想依靠土地养老。也有少数农民对土地私有化心存幻想,认为承包期又延长30年,到那时政策变了,土地就成为自己的了,如果现在不保住承包地,等于断了子孙财路,将来就后悔莫及。因此,部分农民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将土地转让出去。
4、土地流转价格低廉制约着土地流转。许多地方不仅出现了土地自然生产、撂田抛荒,甚至出现了农民为了甩掉土地,倒贴一定的费用的现象(也称“倒帖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土地流转渠道不畅,范围窄。一些地方因缺乏信息中介,更缺乏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没有完全展开,仅局限在村内,不能跨区域流动,流转范围小,交易量小,成交的可能也小。急于流转土地的农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以低价,甚至采取倒贴的方式把土地转给别人耕种。
2)没有完善的中介机构为之服务。土地使用权流转涉及到多个主体的经济利益,即所有权主体、承包权主体、使用权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交易主体的素质参差不齐,无法通晓如此复杂的转让程序,这就要求有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之服务。目前,我市农村土地交易中心的缺乏严重地制约了土地市场的发育。
3)是农民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格意识淡薄。我国农村土地长期以来都是实行实物管理,土地流转价格不像普通商品价格一样容易确定,土地产权价格无衡量标准,根本没有完整的价格体系。由于土地在历史上没有可供参照的价格,且目前又没有完整的价格体系,从而导致农民价格意识淡薄。
三、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
鉴于存在上述问题,我们呼吁尽快制定我市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引导、规范我市农村土地的流转。
1.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应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要长期坚持。二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背农户意愿,强迫流转。三是土地使用权流转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尽量符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要求。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营者不能损害生态和生产环境,不能搞掠夺式经营和随意改变土地的用途。
2.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和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1月经农业部制定,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土地使用权流转涉及到农户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又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因此,各地在推进这项工作时必须做到职责明确、手续完备、合同规范。(1)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土地承包政策,维护好农户的承包权益,依法监督、管理农村土地的合理使用,为土地使用权流转提供法律、信息服务,做好协调工作;(2)村经济合作组织是集体土地的代表,承担土地流转的指导、协调、管理、服务、监督职能。任何形式的土地流转,须在村经济合作组织指导、监督下进行;(3)流转双方都必须签订书面、合法、规范的合同或协议,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年限,由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见证、备案,牵涉土地承包权变更的,应经县一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4)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除必需的成本费用外,严禁任何部门或单位借机乱收费、乱摊派。
3.健全激励机制。一方面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其投资及收益受法律保护。如:对获得土地使用权开发、经营耕地的其原税赋不变;经营者在获得使用权的土地上修建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和管理、服务的非永久性固定建筑物及其相关设施的,其占地不应视为建设用地,免去相关手续和收费;允许经营者用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获取贷款。另一方面,实行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创新,鼓励农民流转更多的土地,提高土地的规模效益。如:农民可以出租、入股、合营,从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也可以多渠道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组建合作社,租赁经营集体土地,建造标准厂房、职工公寓,对外出租,年终按股分红等。
4.农村土地流转应当主要在农户间进行,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经营农户的承包地,以大资本排挤小农户,片面追求农业的效率,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不加限制地让公司、企业直接进入农业的生产领域,大片圈地,会影响农民的就业和农村的稳定。对公司、企业进入农业的问题必须采取慎重的态度。一方面,应当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但是应主要鼓励和支持它们进入农业的产前、产后领域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鼓励它们对待开发的非耕地农业资源进行投资开发。另一方面,对于公司、企业大规模、长时期占用农民的耕地、从事直接的农业生产活动,不仅不能鼓励和支持,而且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加以必要的限制。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尚未能大规模转移之前,必须避免农村出现大资本排挤小农户,避免出现土地的大规模兼并,避免大批农户丧失经营主体地位、不得不沦为雇农的现象。此外,还要防止和惩戒少数地方政府和基层领导急功近利,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强迫农民实行土地流转的行为。
总之,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重要和最可靠的社会保障,是农村长期稳定的基础。对于农民土地使用权的流动和集中问题,必须从大多数农村的现实状况出发,慎重对待,以避免引起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的动摇。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根本途径在于转移农业劳动力。扩大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着力点应该在于“动人”,农村人口转移了,“动地”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因此,基本的政策导向应是:从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和稳定农村大局出发,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使之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附表:
南京市与部分兄弟城市文博场馆建设情况对比一览表
馆藏文物(件)
展厅面积(平方米)
建新馆投入(万元)
新馆建成时间
备注
苏州
30,000
4600(新馆)
10000(忠王府)
37000
2006.10
扩建
南通
45,000
6330
7000
2005.5
扩建
镇江
30,000
5000
5000
2005.4
扩建
扬州
130,000(其中10万件为雕版片)
10000
15000
2005.10
新建
徐州
22,000
3000
7000
1999.5
扩建
连云港
16,000
5000
6800
2006.7
新建
无锡
17,000
5500
64000
2007年5月土建完工
新建
常州
20,000
5000
25000
2007年建成
新建
淮安
12,000
8000
5100
2006年底建成
扩建
泰州
15,000
3000
8000
2008年建成
新建
宿迁
1,000
2500
5000
2007年建成
新建
盐城
16,000
未定
10000(计划)
已立项
杭州
10,000
4200
6600
2000.10
新建
武汉
20,000
6000
8000
2001.10
新建
南京
100,000
4050
未立项
版权所有:中国民主促进会南京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中国南京网站
地址:南京市成贤街43号   邮编:210018
电话:025-83196200   传真:025-83196190 8319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