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下载免费mp4: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课改驿站 制度建设 打造学校品牌 提升学校品质(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57:28
造学校品牌 提升学校品质(原创)2010年05月11日 00:16:03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字体:大 中 小】

打造学校品牌 提升学校品质

华池县列宁学校  张守银  王玉宝

特色学校就是认识和优化了的个性学校,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国家的课程标准、落实国家的培养目标的核心价值与自身的独特传统、自身的改革切入点、自身的个性追求的附加价值的统一。特色蕴藏着优势,而优势体现着竞争力,特色学校建设是推动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立足学校实际,合理定位,大力挖掘内部潜力,寻找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着力打造“三个品牌”,努力提升学校品质。

一、构建“四个红色”教育体系,打造红色教育品牌。

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的办学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特色学校的创建,必须基于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敬重学校的文化积累,回到学校的历史文化中重新发现、解决和构建学校思想和文化资源,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找到特色发展的生长源和营养基,并由此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1、构建红色校园文化列宁学校的前身是列宁小学,毗邻南梁革命纪念馆,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独特红色历史的学校。我们将以南梁精神和老区精神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突出“红”字,融传统与时代于一体,着力构建红色校园文化,打造学校主体文化精神,引领学校不断向前发展。一是树立办学理念:“传承南梁精神,铸造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创建品牌学校”。二是拟定校训:“追求革命,奉献报国”。三是编写校歌。组织人员编写一首既能反映历史,又有时代特征的校歌。四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①搜集更多相关史料、图片、实物充实校史陈列室。②用图画、文字建造文化墙,力求反映学校变迁、成长、发展史。③进一步规范校园用字用语,在教室及校园醒目位置悬挂与列宁小学、南梁苏维埃政府相关的人物头像、名言警句。五是建立评价文化。探索科学评价体系,形成包括课程、教师、学生等评价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突出学生和教师成长特色和发展轨迹。

2、构建红色校本课程。一是挖掘列宁小学当年课堂教学精髓,积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制定以红色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计划和评价办法,落实教师和课时。推进特色建设,打造红色经典,充分挖掘当地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材,丰富课程目标,完善课程内容,激活教学过程,满足学生需要,贴近社区生活、提升教学效益,是我校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措施。为了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奋斗历程和动人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培养学生具有不畏艰险、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为日后奉献华池建设南梁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编写了《红星照耀陕甘》校本教材,教材通过省教科所鉴定、并获甘肃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项目二等奖。该教材突出了历史性、教育性、趣味性、真实性,为达到用英雄传记教育人、用英雄事迹感染人、用英雄生活熏陶人的目的,我们并没有停留在编写教材的层面,而进入了学生学习层面,让学生与课程、教材产生互动和对话。星期三、五第七节课是初中部学习校本课程时间,星期二、四是小学部学习校本课程时间。为了增强实效性,注重实践性,凸显开放性,我们广泛地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即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参加一次南梁精神讨论活动,参观一次革命旧居旧址,重走一次红军路,撰写一篇南梁精神文章,学唱一首红色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视剧,种一棵南梁常青树,帮助一位贫困生,为家乡人民至少献一份爱心。继续修订完善《红星照耀陕甘》,并以此为蓝本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南梁星火照中国》,包括革命史话、革命英雄人物诗文、小故事等。三是抓好综合实践课程。按照九年一贯制的要求,建设校内德育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分学段、分层次安排实践活动。把南梁革命纪念馆纳入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同时,聘请有关人员兼职,在师生中进行“唱红色歌曲、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传红色箴言”和“树信心、知责任、讲奉献”的主题教育活动,创建德育新模式。

3、构建红色师资队伍。一是以弘扬追求革命、奉献报国的南梁精神为重点,制定具体的师德考核制度,制定师德考核措施,增强师德考核效能,全力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和师表形象,使列宁学校的教师具有特别能战斗、能吃苦、能奉献、能钻研的精神风貌。二是以开展读书活动、更新教育理念为目标,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历、不同教龄的教师,强化理论学习,拓展知识结构,丰富文化内涵,促进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练、赛、研、创”等系列活动,对教师包括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历练,使教师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美观的粉笔字,掌握一般的现代化教育技能。三是重点抓好“读名著、品经典”活动,努力做到“十个一”,即每天读一篇教研文章,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教学完一个单元(或章节)完成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分析,每月读一本业务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育名著,上一堂反映课改思想的研讨课,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发表(或交流)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向教研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探讨研究性问题,并举办每期一次读书沙龙,以此来寻求更多的教育教学策略。

4、构建红色学生群体。以战争年代列宁小学为榜样,引导学生争做品德好、身体好、学习好的好学生、好儿女、好公民。一是抓学生养成教育。面对我校生源实际,在学生中重点加强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礼仪习惯的培养。同时,利用南梁精神,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养。二是抓学生特长培养。组建科技类、手工制作类、体育、音乐、美术、腰鼓队类等兴趣小组,因材施教,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实现自己的个性化目标,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三是抓红色班集体建设。设计命名具有特色的班级名称,如“仲勋班、志丹班、子长班、景文班”等,培植多样化的班级典型。四是抓寄宿制学校管理。采取半军事化建制,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玩等方面细化守则,配齐配全生活老师、校医、炊管人员,全力打造阳光校园,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构建“三五五”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品牌

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里办学的。学校今天的现状是昨天发展的积淀,今天改革决定了明天发展的结果,我校课堂教学存在讲多练少、高耗低效的问题,这是学校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薄弱之处,我们不应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障碍,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化薄弱为特色,以此为突破口,开展特色研究。我们以“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改进课堂、优化课堂”为导向,以“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进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合作学习”为策略,全面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构建“三五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五五”中的“三”指“三课”:包括基础课、应用课、巩固课。

第一个“五”指“五环节”,是每节课教学要遵循的程序,包括:学案导学、互相交流、点拔释疑、小结评价、当堂训练。“学案导学”是在学案的引领下学生自学教科书的环节。根据学案中的导学的问题、目标、方法或提拱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独立自主阅读文本,边读边与本组同学交流,或动手演示,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教师巡视、督促、掌握情况,发现问题,为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创造条件。“互动交流”是学生自学的反馈环节。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重点、难点、疑难与困惑,则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并让自学能力强、领悟快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在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形成共识,完成学习。教师对个别疑难问题适时地给予点拔,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点拔释疑”是导学环节。包括导兴趣、导学法、导思维、导规律,教师的全部教学艺术应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在提问讨论过程中,对于一般问题,教师明确肯定学生的自学成果,给予表扬激励;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分而化之,由简入繁,循序发问,启发思维,引导方向,利用学生的集体智慧得出正确的答案,进而反复感知,加深理解,当堂掌握。“小结评价”是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抓住易错易混易漏的关键,掌握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规律和学生课堂表现,及时反馈。“当堂训练”是再实践环节,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教师巡查,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教师点拔,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补充练习题。五环节各有重点又紧密相连,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

第二个“五”指“五突出”原则:突出学生主体,突出过程方法,突出全作探究,突出面向全体,突出思维训练。

“三五五”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三五五”教学模式把学习的权利全部地、彻底地交给学生,实现教师角色转变。“三五五”教学模式下的教师,从课堂主宰的地位、真理化身的形象、知识传播的职能,转变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评价者和情境的创设者。突出培养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利用群体的力量和氛围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讨论、研究甚至争执更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高效课堂分为四个阶段实施:

①、示范引领阶段:交流学习心得,确定导学案环节,落实“三五五”教学模式,制定个人课改计划,彻底从形式上进行改革。安排骨干教师“高效课堂”引领课,要求骨干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及时组织教师评议研讨,形成评议材料。树立课改先进和典范,充分调动全校教师积极性参与,强势推进课堂结构和备课方式的改革。

②、研讨入模阶段:全校所有学科全部以新的模式进行教学,实行课堂开放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陇东学院协作院系联系聘请专家来校答疑解惑;分批选派教师前往西峰区齐家楼初中和庆阳市实验小学互派教师交流学习;大力开展高效课堂互动研讨活动,进行教师岗位“大练兵”。不断探索高效课堂改革的途径,力求有所突破。

③、改进完善阶段:进行“高效课堂”集中研讨,开展以“名师专家引领,教师全员参与”为中心的陇东学院教授、市县教学能手和我校教师互动交流研讨活动,把自主学习、个人展示,及时反馈转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展示、尝试成功、享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为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每周研课制度,规定星期四召开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自评、互评、评议组指导。

④、总结研讨阶段:举行全校“高效课堂”汇报课,过关课、展示课评价交流活动,全面评价总结阶段工作,评选优秀阶段性成果,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召开学科教学模式研讨及经验交流会。广泛收集实验问题和需求,研究具体解决方案,修订完善实施方案。收集高效课堂教学心得、反思、随笔、案例等资料,编印《高效课堂成果集》。

三、构建“四四教研”模式,打造教育科研品牌

特色学校创建时以学校自身人员为主题开展的研究和实验,强调研究的主动性,特色研究不是外在强加的被动的接受,而是学校主动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探索和研究。

构建“四四教研”模式,是为寻找特色建设专业支撑体系,专业支撑是指特色课题牵动、特色教研活动外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更科学、更行之有效。“四四教研”模式,即在课例教研、主题教研、课题教研、特色教研的“四教研”的基础上,进行构建行为、构建思想、构建模式、构建特色的“四构建”,具体从四个层面进行分类要求、分层引领:第一层面是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构建行为”,引领教师从“行为改进”式走向“行为构建”式的教研,使之成为“有方法的教师”;第二层面是在“主题教研”的基础上“构建思想”,引领教师从“行为构建”式的教研走向“思想构建”式的教研,使之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第三层面是在“课题教研”的基础上“构建模式”,引领教师从“思想构建”走向“模式构建”,使之成为“有风格的教师”;第四层面是在“特色教研”的基础上“构建特色”,引领教师从“模式构建”走向“特色构建”,使之成为“有特色的教师”。

通过以课例为载体,以主题为驱动,以课题为抓手,以特色为重点,深入探索“备、说、议、评”的校本教研新路,注重发挥学科组长、教研组长、学科骨干的引领作用。通过典型示范、教学展示、课堂锻炼、团队合作、案例研究,人人互动参与,来带动更多的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真正把教研与课堂教学效益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学校领导承担了甘肃省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构建农村初中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应用成功理论转化学困生教育研究”,中层领导申报了“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和2009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文科教研组审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理科教研组申报了“物理教学中师生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一名教师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新课程改革对师生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发表在华中师大主办的国家级刊物《新课程研究》2009年第9期、第11期上,我校两名教师与人合作的“庆阳市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调查报告”获第六届甘肃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项目一等奖。有一名教师被评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有一名教师被评为甘肃省骨干教师,有多篇论文获奖,有两名教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

总之,特色学校是继承、发展、创新相统一的产物。打造红色教育品牌是注重继承,是尊重历史、传承历史、挖掘历史。打造高效课堂品牌是注重发展,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是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因为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生为本,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把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打造教育科研品牌是注重创新,学校特色建设需要有创新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校的进步,我们要强化教育科研兴校意识,我们要不断提出新思路,明确新目标,采取新办法,取得新经验,丰富新内涵,提升新品质。品牌化是学校发展成熟的标志,只要打造出优质特色教育品牌,才能对内产生凝聚力,对外产生感召力,提高学校形象,传播学校文化,塑造学校精神,提升学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