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冬生有几个孩子:潮事词源四考(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9:09:19

潮事词源四考

 

  清乾隆版《潮州府志·卷二十八·人物》“马发”条载:“景炎二年(即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春,元兵破汀关。发时知潮州,与循州刘兴、梅州钱荣之皆降。后发独逸去。”由此而给读者造成印象:马发在殉国前曾有过变节投降行为,后来才反正的。

  此说何所据呢?查顺治十八年(1661)吴颖修《潮州府志》,其中第六卷人物部有“马安抚传”条载;“景炎二年春,元兵破汀关。发时知潮州,与循州刘兴、梅州钱荣之皆降。发后独逸去。”可知是照抄无误,这是古代修志时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

  那么,吴颖潮志的材料又是从哪里引出来的呢?《宋史·卷四十七<瀛国公>载:“至元十四年正月,大军破汀关。癸巳,知循州刘兴降……戊申,知潮州马发及其通判戚继祖降。癸丑,复来归。丁巳,权知梅州钱荣之以城降。”马发投降说的最原始凭证原来在此!有了这最原始的凭证,问题似乎无庸置疑了吧?不!还有更原始的资料在呢。

  众所周知,《宋史》编于元朝末年的至正五年(1345),当然有其足取之处。但也不能否认,这部史籍篇幅浩繁,成书前后未及三年,所以难免存在许多缺漏、矛盾或一人两传,一事数见等毛病,其可靠性时为后人所怀疑。马发事迹的误记便是一例。

  前于《宋史》成书的《三阳图志》有《元平潮州始末》篇(原文完整地保存在《永乐大典》中),对马发守潮经过叙述最为详备,兹节录如次:

  “至元十三年(1276)丙子,宋知州叶侯得驿报大兵已下临安府,又闻江西、湖南皆降。时元帅易正大统兵来潮。叶侯惊惧,以印授通判柴(某)自逃去……郡人马发为摧锋寨正将,与权州黎季远不睦。黎退去,发乃推州,人称马安抚使。十四年(1277)丁丑正月十七夜,安抚使大设宴。俄而省镇抚忽鲁浑统兵到潮阳县,先驱一人,乙夜(二更时)入城谕降。十八夜,发率兵遁去于州后鸡笼潭。大兵驱至,与之接战。未几,大兵不利弃去。十五年(1278)戊寅正月二十七日,唆都蒙古歹又统大兵,并郡豪陈五虎兄弟陈懿等围城。马发勒兵闭守城中。” “至二月二十九日,守南门巡检黄虎子系书矢上射出与陈五虎等通谋约潜开城门,纳大兵……马发遂收残卒百余人入子城拒守,势穷力殚。至三月初一日,其妻妾皆缢死,发亦自鸩。子城寻亦破矣。”

  从这段叙述中,值得注意者三:其一,景炎二年春元兵压境时,遁逃的是马发的前任叶侯和黎侯,而马发却正是在这民族危难之秋勇敢地挑起抗敌重担的。其二,元兵确曾派人乘着黑夜潜入城来招降,但遭马发拒绝。两军遂于第二天夜晚在鸡笼潭大战,马发因得地利、人和,终于击退了敌军。《宋史》所载,与此出入至巨,且令入费解:既然打了胜仗,元兵又退,马发为什么还要投降呢!其三,对元军因何“不利弃去”的原因,《元史·卷一百二十九·唆都》说得很清楚;“(唆都)攻潮州,知府马发不降。唆都恐失富场之期,乃舍之而去。”原来唆都行兵,得听参政塔出节制,塔出令唆都取道泉州,泛海会于广州之富场。他在急切间攻不下潮州,便怕误了约期,故“舍之而去”,一年后才卷土重来。这就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认为马发投降,元兵才撤掉对潮州的包围。综上所述,《元平潮州始末》篇已把具体情况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上文提到,《元史》中其实也没有马发投降的记载。有人或者要问:《元史》会不会替英雄避讳呢?这里不妨引一段题外来做旁证吧。《元史》同上篇载:“十四年…… (唆都)至福州,王积翁以城降。攻兴化军,知军陈瓒乞降,复闭城拒守。唆都临城谕之(按:可知并非唆都不允降),矢石雨下。(唆都)乃造云梯炮石,攻破其城,巷战终日,斩首三万余级。获瓒,支解以徇。”陈瓒死得壮烈,人们不致会否认他是民族英雄吧!但史中对他曾有过的“乞降”言论(注意:尚未出现行动)却照样如实录出,绝不“文过饰非”。由此可知,假设马发真有过投降的“行动”,《元史》肯定是不会放过的!

  马发事迹见于其它志书的尚多,兹择要摘录数段,以供参考。

  元《一统志》载:“元至元十五年(1278),唆都元帅奉命攻取,宋裨将马发闭城抗拒。唆都击破之,地归版图。”

  元至正六年(1346),在潮州金山上建马公祠,有周伯琦作《宋死节臣马侯祠记》云:“大兵且压境,守令弃印授,窜山泽。郡人马侯发承宗室之命,繇(通“徭’征役也)砦(同“寨”),将摄州事,劳慰士卒,婴城(闭城而守也)坚守,屡战捷。”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郭春震修《潮州府志》,在卷四的《祠祀志》、卷五的《官师志》、卷七的《人物志》诸篇均有谈到马发守潮一事,内容大体相同,如:《官师志·马发》载:“(马发)为摧锋寨正将署州事,州人称为安抚使。元兵逼潮,守令惧走,发独慰士卒,勒兵坚守,力战不屈而卒。”

  以上所引,包括了元、明二朝的史籍,行文毫不含糊,都没有涉及马发投降一事。这就足以正乾隆版《潮州府志》之误。

  摧锋寨

  宋末民族英雄马发于德祐年间(1275—1276),便任摧锋寨正将。摧锋寨创于什么时候?性质如何?沿革概况怎样?可惜《潮州府志》、《海阳县志》对些均未作介绍。现特据《三阳志》(见《永乐大典·营寨》)所载,补考如次。

  绍兴初年,寇盗常犯潮梅,为害甚烈。州兵因长期没有训练,防御很不得力。朝廷就命申、赵、单、韩四统制率兵到潮,控厄要害,寇盗始平。因考虑今后古城的安全,故特留下韩京这支军长期驻防,以备随时配合地方兵作战。这就是摧锋军的前身。

  摧锋军原编制有一千二百人。到了马发任正将时,仅存七百人。自此以后,分戍不常,或五百,或三百,或只二百,迄无定数。统以一将,有时二将。

  潮州西湖山北面有个熙春园,是绍兴年间知州谢寻(乾隆版《潮州府志》作“谢稷”,今据嘉靖版《潮州府志·卷之五·官师志》改)所建。园侧有个大较场,大较场门外便是摧锋军的较场和营房,叫“摧锋寨”。寨房建于淳祐六年(1246),为当时知州陈圭所创。这里原有葵屋军房百间,陈圭把它们全部改成瓦屋;还在寨内修通巷四条;并设土牢,牢棚周致,专门用于禁闭违法的军士。整座营房,壁垒森严。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成了当时州兵中的精干部分。马发守潮州,屡有胜利,便得力于摧锋军非浅。后来虽全部壮烈牺牲,但也仍然显示出这支部队的素质及其不凡战斗力。

  据明嘉靖版《潮州府志·卷之八·杂志》“街衢”条载:“北廓有街曰摧锋。”下注云:“即摧锋寨处。”可知当时着眼于防守,马发在城北还修着“摧锋街”直通摧锋寨,这就大大加强了州治与营寨的联系。这条记载,可以更加有力地证实摧锋寨的方位。

 

    作者:陈香白 文章来源: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