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女下凡尘 久久小说网:关于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14:18
关于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9-10-10 14:15:23 | 作者: | 来源: | 浏览:936次 ]     最近,市政协副主席何凤娥带领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部分委员对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岐山县、陇县政府和市教育局工作汇报,视察了两所初中和两所小学,对太白县、眉县、陈仓区作了了解。参加调研的委员对我市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座谈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
    我市现有各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17所,其中初中191所,小学1224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45.88万人,其中初中18.76万人。现有专任教师28984人,其中初中12222人,小学16510人,特教48人。初中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38人,本科学历6285人,大专学历5697人,分别占到0.3%、51.4%、46.6%,学历合格率达到98%。小学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2777人,大专8673人,中专5027人,分别占到16.8%、52.5%、30.4%,学历合格率达到99%。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市兴县战略,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激活教育内部发展活力,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骨干教师群体不断状大,教师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全市义务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
    (一) 师德建设提升了教师新形象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把师德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和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做到制度、组织、任务、内容“四落实”。一是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师德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规划。二是对教师职业道德长抓不懈。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省市教育部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和“学规范、铸师魂”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重点解决了部分教职工自律意识不强、责任心缺失和工作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突出问题。三是建立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激励、惩处、监管方面一整套制度,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备科学有效的师德长效机制。四是加大对违犯师德行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净化了行业风气。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全市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批“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赢得了全市人民的尊重。
    (二)、“清退”和“引进”相结合,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于2008年全部清退了中小学代课教师。与此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严把教师“入口关”。岐山县坚持“凡进必考”原则,近年来招考录用了146名大中专师范类毕业生,通过省农村人才振兴计划招考师范类大学本科毕业生27名。这些新进教师专业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强,充满朝气和活力,受到原有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称赞。
    (三)、强力推进业务能力培训,胜利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广泛发动和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培训,目前我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全省较高水平。二是开展以新理论、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教师全员培训。三是通过以老带新、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加强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和幅射作用。四是全面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力度,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市广大教职员工较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实现了从单一的专业培训向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和吸收新知识的转变;从被动学习方式向超前跨岗自觉提升综合能力的转变;从一纸文凭定终身的传统思想向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转变。
    (四)推行教师交流服务期制度,促进了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自2007年5月以来,共选派了114名骨干教师,分赴太白、麟游、陇县、千阳、凤县和陈仓区西山91所学校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改信息交流,培训师资队伍,传播教学经验。12个县区由县城学校向农村学校对口交流教师288名。宝鸡市一中先后组织送课下乡10余次,下乡教师达到60多名。丰富多样的交流服务活动,使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相互交流,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使教师扩大了视野,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五)坚持制度创新,教育系统领导层选拔任用实行了规范化、制度化
    2007年,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党组联合下发文件,对县区教育局长、学校校长任职条件和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近年来,全市有10个县区的教育局长的任命都遵守了这一规定,选拔了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教育系统领导层,使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德才兼备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市教育局大胆创新,进一步理顺全市中小学管理体制,严格中小学校长归口管理制度,对中小学校长的任职资格、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交流作出了明文规定。体现了“由教育家办教育”的要求,从领导体制上保证了我市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受到了省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赞赏,并向全省推广了我市的经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
    据统计,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现有教师33657人,空编1588人,约占应编人数4.5%。目前农村小学和初中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教师紧缺。尽管大学生就业困难,但山区县招聘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到本地任教仍不容易。全市所有的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没有设置生活指导教师编制和岗位,已成为寄宿制学校急需解决的一件大事。
    (二)小学阶段教师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
    年龄偏大在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较为普遍,小学尤为突出。基层群众反映说,现在是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陇县目前50岁以上小学教师615人,占全县小学教师的47%。这种不合理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直接损害着农村少年、儿童依法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但导致择校现象的蔓延,还使我市农村与城市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补充新生力量,将为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留下隐患。
    (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健康状况堪忧
    教师承担着学生自身成长知识期求、教育质量和社会多方面给予的希望和要求,教学工作压力大,加之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生有近半数为留守少年,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管理责任明显加重。长期的积劳,使大多数教职工处于亚健康状态。眉县每年平均有40多名中小学教师因病不能上班,106名因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工作。陇县西大街小学共有教职工73名,目前有6名教师因病长期住院,还有10名教师在带病工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还要更差一些。
    (四)培训经费不足,投入没到位
    近年来,我市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但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落实不到位,除太白县补充部分培训经费外,绝大部分县还没有专门的教师培训经费,严重制约了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提高。在一些山区县学校经费只能维持学校的其它开支,校长、教师的培训费用难以按规定报销,有个别学校由个人负担,影响参训积极性。
    三、对策和建议
    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辩证法,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近年来,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长期困扰的困难和问题正在逐步缓解。但在教育发展新的起点上,中小学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和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是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和紧迫要求。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以人为本,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核心是教师的素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瓶颈在师资配置;解决“择校”等热点难点问题,也往往与师资有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首先重视教师资源。更加重视教师资源的投入,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把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基础教育发展最为优先的战略地位,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增加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应当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调整编制,实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
    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教师教育和教师资源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资源配置不能不借助市场机制,但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教师资源的配置不能完全市场化,而在于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建设责任非但不能减弱,更要加以强化。《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机构编制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核定教师编制并适时进行调整。寄宿制的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配备专职生活教师。根据这一要求,建议市编委会同市教育局按照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合理调剂学校之间的编制余缺,实现全市中小学编制动态管理,并尽快制定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教师编制标准。
    (三)创新退出和补充机制,优化队伍结构
    鉴于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年龄偏大,因身体不佳不能坚持正常教学工作的人员比例较大的实际情况,建议对男年龄满55周岁、女年龄满50周岁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教职工实行提前离岗制度,以利选聘符合条件的师范类大学或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目前我市教师补充由各县区自行组织,存在有编不补、补充教师质量不高等问题,根据义务教育法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建议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教师的招收录用工作。即由各县区上报所需教师数量、专业,由市教育局统一进行招考。这样,既可督促及时补充教师,又可以保证新进教师的质量。
今年,教育部就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全国中小学新任教师全部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公开招聘考试,按规定程序择优聘用,不得再以其它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我市应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严格用人标准和程序,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素质,进而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要注意特别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性矛盾,重视英语、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的补充。鉴于我市小学体育教师缺乏的实际,应考虑取消资格限制,从我市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生中按公开招聘考试程序择优录用一批合格体育教师。
    (四)落实培训经费,保障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正当需求
    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下发文件,要求每年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不少于当地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由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中专项安排,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使用。建议市、县区两级政府将教师继续培训经费从今年起纳入财政预算,足额拔付给教育部门,保障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正常运转。使学校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教师参加培训时间、报销培训费用达到“三落实”。
    (五)创新激励机制,引领专业成长
    近年来,岐山县教育系统实施表率工程、名师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教师基本功达标工程、优质课堂工程和教师温暖工程,充分调动了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市教育局把名师资源作为引领宝鸡教育现代化的第一抓手,已组织实施“宝鸡名师工程”,计划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培养命名60名名师、300名学科带头人、600名骨干教师。建议市政府每年给予必需的经费支持,以便树立行业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引领全市教师在加速专业成长的同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乃至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确保教师队伍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