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海洋极地世界:培养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内容和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37:47
培养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内容和方法 2008-11-10 10:09:02 孙云晓 养成教育总课题组 供稿


  经过在长期实践基础上的研究和探讨,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形成一个共识,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使道德行为经常化、巩固化和自动化。因此,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自然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目标。

  问题在于,德育究竟怎么培养良好习惯?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经过8年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一.  习惯养成的内容

  在良好习惯的具体内容上,既强调要继承民族美德和优良传统,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具有当今时代的特点,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的要求和挑战。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少年儿童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这12项重点内容对应着12项重要的人格特质指标(如下表)

  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12个重点研究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研究与实践中总结出的这12项重点研究内容,具有鲜明的“智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这些指标所代表的人格特质,构成了面向信息社会的个体健全人格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二.  习惯养成的方法

  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也就是说,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因此,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心理学家测算是21天到90天。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一般来说,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五个步骤,即提高认识、明确规范、持久训练、及时评估、形成环境。

  其中,还需要采取许多具体的方法,如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加减法,也就是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父母或教师与孩子商定要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后,就要千方百计引导孩子把好的行为不断的出现,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越牢。但是,对于不良习惯不可能一刀斩断,而要采用递减法,只要孩子的不良行为在减少,就被允许甚至奖励。巧妙运用递减法,就是给孩子一个可以接受的过程,让他们慢慢地把坏习惯改掉。

  三.习惯养成的评价

  在习惯培养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习惯如何评价。在对习惯进行评价时,往往难以操作。但是“怎样知道一个习惯是否养成了?”对习惯进行准确的测量,使其量化更是困难。习惯不是说出来的,是行动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是反复训练出来的;它虽然跟个体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有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习惯的评价应该有其特殊性。在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发现情境测验、行为观察和人格特质测验是对习惯进行评价的良好方法。

  (1)情境测察

  情境观察法是当代心理学中使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的方法。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反应。一旦相同的或类似的情境出现,就会自然地做出同样的动作或表现出同样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在相似的多种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某人的反应和行为方式,来判断其是否具有某种习惯。

  (2)行为观察

  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某种动作或行为逐步达到自动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由外控逐步到内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发生许多相关的变化,比如态度的变化、语言描述的变化、情绪反应的变化、动作准确程度的变化、外在控制力量的强弱变化等等,当然也包括外在行为的变化。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对个体进行有规律的行为跟踪观察和记录,通过分析行为变化及其他相关变化的程度,就能对习惯是否养成作出评价。这种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用得较多。比如,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习惯养成方面的记录。

  (3)人格特质的测量

  人格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稳定性。人格特质与人的习惯反应有密切联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往往包含一组习惯或者一组习惯系统。因此,通过测量人格特质,也能从一个侧面揭示其行为习惯的特点。例如,前测与后测的比较。

  研究表明,在习惯养成的评价上应以情境测察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因为在某种情境下的个体的行为往往是“自动的”或“自然”的。

  四.习惯培养的原则

  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有层次和有重点的,在培养个人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社会性习惯;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智慧性习惯;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时代性习惯。

  显然,习惯的培养是门科学。那么习惯培养的原则是什么呢?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习惯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培养良好习惯来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从一些低级的、束缚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比方不磨蹭,不言而无信,不做一些低级趣味的事情,要使孩子生活得很有情趣、很有意义。

  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习惯培养的过程也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有些习惯孩子比大人形成的早,像环保,我们就要向孩子学习。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且,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或老师跟孩子的关系越好,越有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这样才有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

  结语: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这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基本的任务。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们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