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英文:加强课程建设 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02:23
加强课程建设 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 北京市昌平区二毛学校校长 陈玉宏 现教传媒网 http://www.modedu.com     2011-01-17   现代教育报 [ 1288 ]

        编者按:课程文化和教学文化是学校文化构建的最核心要素。新课程改革理念也要求我们必须建设好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展现出了特色,北京市昌平区二毛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在充分尊重师生教育教学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对三级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融合,构建了极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为新课程改革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回顾我校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的历程,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我们在全面落实国家、地方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拓展延伸,增强了国家、地方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通过发掘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出了适合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初步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国家课程:落实到位 适度调整 拓展延伸
       
落实到位。从目前状况来看,课时要开足,活动要丰富,质量要提高、负担得减轻,这确实是对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考验。我们除了进行科学合理安排整体协调各项工作外,把重点放在了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我们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要求引导任课教师深入学习理解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做到目标清方向明;二是在教师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研讨,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三是指导前移,变先听课再评课为先指导研讨再听课检验;四是及时检测及时反馈及时查缺补漏;五是增添现代化教学设备,并使其充分发挥应有作用。采取这些措施,提高了教学效率,我校不仅将国家课程全部落实到位,而且在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适度调整。单元调整:小语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安排的是感受秋天美丽的景色。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文本优美词句的同时,感受秋天真实的美丽景色,我们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第二、三单元互调,这样使学生置身于秋天的美景中学习课文,更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单元内调整:京版第十册第八单元安排了《丰碑》《草地夜行》《白求恩与孩子》《蒋筑英》和听说读写中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五篇文章,训练的重点是使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老师们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将《草地夜行》和《手术台就是阵地》两篇文章整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精讲《草地夜行》,引导学生感悟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品格的写作方法;然后指导学生自学《手术台就是阵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适度调整教学内容,顺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吻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数学课程调整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系统和突出核心内容上。“分数的意义”教学按教材的安排和传统的做法,一课时就讲完了。但在后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学生感到困难很大,且错误率很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得不深入不透彻。因而,在教学时我们把它作为重中之重。我们安排了2~3课时,将分数的意义与简单的分数应用题整合在一起,与画线段图紧密结合,将分数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倍的关系、除法的关系沟通起来。
拓展延伸。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不是无目的无原则的,而应根据学生的需要、依据课标的要求来展开。
        语文课程的拓展延伸,主要围绕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文章主题和写作方法来展开。如讲授《生命生命》一课,课始先简要介绍作者杏林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张海迪等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课后向学生推荐阅读《杏林小语》。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学生对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理解,使学生对“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一抽象的主题有了深刻具体的感性认识。
        数学课程拓展延伸主要是在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方面。通过梳理教材,教师们站在学科教学的高度,从教材、学生实际综合考虑,抓住渗透点,设计适合学生认知特征的教学过程。教学《百分率》时,课前,老师带领学生做绿豆种子的发芽试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发芽率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三个班实验的平均发芽率,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抽样、概率等知识,理解样本越大,得到的数据越可靠,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们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梳理重组和拓展延伸,使教学内容更系统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且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我们研发编辑出的“二毛学校信息技术教与学电子读本”,采用了网页形式,不但实现了人机直接对话,而且便于学生自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
        二、地方课程:联系实际 融于活动 知行并重
       
地方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地域性、本土性、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地方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选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经历“调查访问——搜集资料——表达交流——共享成果——情感升华——付诸行动”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北京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安全应急与人民防空专题教育”“走进昌平”等地方课程时,我们将其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方法的同时,思想受到熏陶,品行得到提升。
        三、校本课程:积极研发 注重兴趣 培养特长
       
一是科研引领,积极研发。
        2005年,我们依据学校的发展状况,确立了“发掘校本教育资源,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课题。2006年9月被批准为昌平区“十一五”规划课题,2007年又获准立项为北京市“十一五”校本专项科研课题。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建设工作逐渐展开。
        建立机构,系统培训,提升理性认识——课题确立后,我们成立了“专家指导组”“领导管理组”和“课程研发组”。校长率领、主任带头,骨干教师参与,使开发校本课程有了组织保证和较为雄厚的人力资源。
        为了明确认识,发掘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我们组织了多次专题培训,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国内外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我们还为课程研发组的干部教师推荐了网页信息、书刊杂志等,以此引领大家深入研究学习,使大家方向明,方法清,步子稳,路子正,为做好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打好思想理论基础。
        形成氛围,深入研讨, 规范课程建设——伴随校本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在科研的轨道上展开着。研发之初,我们不但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还将培训活动普及到全体教职工,形成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研发氛围。在研发过程中,定期组织各阶段、各研发组专题研讨会。我们还几次邀请专家学者和市区领导来校给予指导,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修改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我们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重组的同时,开发出了常规教育校本课程——《律己童谣》、手风琴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欢乐琴声伴童年》以及电子报刊绘画、社区文化、科技试验等六类20多项校本活动课程。
        二是关注学习兴趣 丰富课程内容 培养学生特长。
        童趣童化内容, 图文并茂呈现——我们将《律己童谣》原稿中短文叙述形式,改编成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为文字加注拼音,并根据教学内容,变化字体,选择相应的插图,使呈现出的画面更鲜活学生更喜爱。教学时,老师边说边做边示范,学生跟着有节奏地说唱,边看边学边规范自己的行为。学生在近乎玩耍中理解领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轻松的活动中得到培养。如将《二毛学校信息技术教与学电子读本》的页面,设计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网页形式,使教与学的内容融为一体。
        关注兴趣爱好,研发校本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特长——当前,不少学生已厌倦了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的单调学习形式,他们想往丰富多彩的课外室外活动,如果我们从学生的心理和视角来开发活动课程,他们必定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出色的表现。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在访谈调研的基础上,于2009年初开始研发新的校本活动课程。辅导教师按照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制定研发方案、起草课程纲要、创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经学校课程研发组研讨审核后,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空竹、武术、歌舞、朗诵、摄影、水文趣探、社区文化、电子绘画、电子报刊、天气观测等校本活动课程纷纷诞生。这类课程,打破了年级界限,以共同兴趣爱好组合,可以自主选择,学生参与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到目前为止全校多数学生已有一定的特长和自己的兴趣爱好。
        四、以评价促实施 落实校本课程目标
       
1.对课程的评价
        教师学生评价——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或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校本课程的研发授课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家长评价——利用家长会,调查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
        对评价的结果认真总结、分析,研究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校本课程。
        2.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谈收获体会、展示学习成果等形式,进行自评。
        教师评价——依据每个学生学习情况、态度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征求学生本人意见的基础上,按“优秀”“良好”“一般”的等级对学生进行学期评定。
        3.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要求与评价
        ——教师进行校本课程教学必须有计划、有安排、有评价记录。
        ——教师要按教学计划、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教师要妥善收存各种教学资料。
        ——学校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谈等形式,每学年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且作为评优评先奖励的条件之一。
        ——校本课程研发与授课计入教师工作总量。
        教育资源蕴藏在学校里,课程资源潜藏在教师中。他们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从孩子成长的需求中,从社会发展的动态中,汲取和补充着知识营养,发掘和丰富着教育资源,他们的教育智慧是深化课改的不竭动力。学校领导要善于洞察他们的教育智慧,善于洞悉他们的教学潜能,充分发掘教师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做教师智慧潜能的发掘者,做教育资源的汇集者,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领路人,让教师的智慧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