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唱将 mp3打包下载:宅着,我们能够找到自我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4:37:58
宅着,我们能够找到自我吗 2011-03-03 08:22:49  

  新华报业网讯  “钥匙挂腰带,皮夹插后面口袋,黑框的眼镜有几千度……”周杰伦的一首《阳光宅男》形象描绘了当下的“宅男宅女”们。他们有的沉迷于网络世界,漠视现实生活的细枝末节;有的因各种原因逃离现实社会,一头扎进自己的天地;有的主动选择“宅”的生活方式或“宅”的新型职业。那么,“宅”是在追求时尚,还是在逃避现实?“宅着”是更幸福了,还是更寂寞了?正视“宅文化”,我们需要反思这种看似时尚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在标榜“自我”与“独立”的同时,我们是否也正在“迷失”与“放逐”?

  被动逃避,在网络世界沉迷

  李同大学毕业一年多,工作还没着落。几乎每天,他都呆在家里。“懒得动啊,就想‘宅’在家里看看老版港剧,看看小说。”“宅”在家里的日子,中午12点悠哉悠哉地起床,顶着蓬乱的头发打开电脑,继续播放昨夜看到一半的老版港剧《大时代》,“我已经看了第四遍了,”李同笑着告诉记者。

  登录人人网,看同学朋友的最新动态,登录微博看热门新闻,在QQ群里和同学朋友“吹吹牛”。加入“宅一族”后,李同和朋友沟通感情的主要方式就是社交网站和QQ,他网络上的朋友越来越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越来越少。慢慢地,他开始怀念大学时代,呼朋引伴去爬山、唱歌,有事没事大伙儿都聚在一起,哪怕就在学校食堂里聊天。

  大学校园里,更是“宅”人辈出,他们往往因为恐惧社会交往,或者因为学业压力,“宅”进了自己的小天地中。

  最近,就读于徐州某大学计算机系研三学生徐浩然(化名),宅得让同学们瞠目结舌:他研一开学时买的新床单,硬是被他“宅”得磨出了一个大洞!徐浩然在学校“宅”得最久的一次,是去年下半年长达40天没出宿舍门,吃饭请室友帮忙带;交电话费、购物由淘宝网代劳了;和父母、朋友的联系就是电话及网络。“宅”在寝室的大部分时间,就是盘腿坐在床上,抱着笔记本打游戏。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李同,还是徐浩然,与同学、家人相处中都出现了一些障碍,给人一种淡漠、疏远的感觉,与记者聊天,也显得心不在焉。与他们一样,“宅一族”中,很多人越来越沉迷于网络,他们逃避人际交往,把网络当做了一劳永逸的“避风港”。

  主动选择,“宅”是工作与生活

  除了这些沉迷网络的年轻“宅一族”外,还有一些人主动选择了“宅”生活。有的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把自己“宅”起来,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有很多新型职业也要求人们“宅”起来。

  张鸣供职于一家银行,平日里忙得像陀螺一样,长此以往,张鸣对这样的状态充满了困惑,“不知道自己究竟忙些什么!”幸好,周末两天属于自己,因而,几乎是雷打不动,他“宅”在家里,不上网,不看电视,不看报纸,甚至于不接电话。他坐在阳台上,泡上一杯咖啡,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平时我是为他人活着,这两天,我是为自己活着!”据了解,如今像张鸣这样的人真不少,他们平时为工作所累,放弃了很多“自我”的东西,一到假期,就选择了“宅”。

  在“宅一族”中,还有一群人,放弃了很多机会,主动选择了“宅”。哈尔滨姑娘高薇大学毕业后,曾在某大企业做文员,收入不错,也很“体面”。不过,每天的工作永远是整理材料、汇报、挨骂、修改……受不了这样刻板的生活,她一年后选择了辞职。高薇在Blog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宅生活”:“每天都很开心,养一堆花花草草相陪。早上偶尔去跑步,看书,晚上看恐怖电影,有时兴致好了,还给自己煮夜宵,经常是泡几个香菇,切丁,煮方便面,用漂亮的大碗盛起来。”但她不允许自己无所事事,“我不啃老,自己挣钱养自己”。从大学开始,她就给很多文摘杂志推荐稿件,每选中一篇,能收到50到200元不等的荐稿费。

  在“宅一族”中,还有一群人,从事“宅”的新型职业。比如说,一些信息公司,员工几乎都在家里“宅”着,不但省去了上下班奔波之苦,就连办公场所也省略了,十分“低碳”。还有大量的SOHO一族,平面设计、广告制作、服装设计、商务代理、期货、网站……不一而足。国际上,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的技术、信息部门,完全就是一个“宅”部门,公司直接要求员工在家里“宅”着工作,因为这样效率最高。甚至于有的教育活动,一定比例的学生可以在家里“宅”着通过网络接受教育。

  张先生原来是图书销售员,前几年办起了一家网上图书销售公司。手下15个员工,除了2个负责送书上门之外,其余13个全部在家“宅”着。“张总”管理、联络、指挥员工全部在网上,他在QQ、MSN上随时跟踪着员工,而员工们每个人都建立了数量巨大的网上数据库,从出版社到销售渠道再到客户……一张巨大的网络几乎网罗了各个角落。13个员工每天就这样“宅”着,而业务范围却越来越大。有的员工网上固定联络的客户达到上千人,每天销售图书达几百册,该员工虽然对自己的客户“如数家珍”,但其实一个也没照过面。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一些人对高负荷、快节奏的工作“望而生畏”,对他们而言,“宅”不但是一种休整,一种“抗争”,也是为了重新发现自我。而对新职业来说,“宅”虽然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网络和高科技支撑下的工作方式,也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这些人平时忙于工作,人际交往的圈子非常狭窄,同事、朋友之间都用MSN、QQ交流,“用鼠标可以送出千万个笑脸,见面了却连一个笑容也没有!”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大大退化,甚至有一些人变成了社交缺失人群。

  回归与迷失,“宅文化”两面性

  “宅”这个词起源于日本,“宅文化”随着动漫和计算机游戏的出现而诞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动漫、电玩等给孩子们以强烈的刺激,这些孩子长大后,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使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寻求能够由自己主导的世界。“宅文化”在上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发展速度更快,载体主要是“80后”、“90后”。记者接触的“宅”一族,大多是这些年轻人。

  社会学者陈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宅文化”是典型的现代化产物。电脑和网络普及后,更多的人乐于接受“宅文化”,这是现代化注重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的积极表现。但凡事都不能过度,“宅文化”也如此。当一些“宅一族”陷入极端,可能会使社会的集体观念受到挑战,人类作为群居动物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可能被颠覆,“宅文化”可能会造成一些社会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宅一族”大多因为惧怕社会竞争,想一“宅”了之。有的在社会上受到压力与挫折之后就缩回家里,害怕再与社会接触。27岁的葛华大学毕业后,工作了3个月,因为工作太辛苦,就回家“宅”起来了。有的则回避竞争,“宅”起来做“啃老族”。28岁的赵华就是典型,工作没多久就辞职了,因为“宅”在家里,也是“不愁吃、不愁穿”,可这愁坏了他的父母,多次想赶他出去也没有成功,“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长此以往,人就废掉了!”他父亲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长期关注“宅”现象的心理医生胡赤怡认为,这其实是心理防御的退缩机制在起作用,以“家”为茧,把自己紧紧包裹,与现实隔离。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足以令人担忧。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个倾向,那就是“宅文化”正在迅速向中年人、社会中坚阶层蔓延。一些生意人,40多岁,经济方面有了保障后,就放弃了工作“‘宅’家里养老了”;一些作家长年累月“宅”在家里,一连数年不体验生活;一些大学教师评上教授后“长年累月看不到人影”,不参加学校活动,不辅导学生功课,也没做出什么学问,只是“宅”在家里逍遥……虽然,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其中也包含着自我意识,不过,当越来越多的人“宅”起来,并成为一种潮流,也令人担忧,因为这其中也饱含了消极、逃避、隔绝等因素。古人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但更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大家都热衷于“躲进小楼成一统”,如何切身体验社会冷暖、承担社会责任?从这样的意义来说,“宅”究竟是自我的回归,还是自我的迷失?本报记者 贾梦雨 朱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