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歌曲网: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向国务院请示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09:02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向国务院请示报告

(2010-01-27 16:00:08)[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国务院:

     我省属典型的岩溶山区。贫困和生态恶化,仍严重地困扰着我

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二百元的贫困县有三十一个。经过近两年的工作,这些县虽然又有一百九十三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但仍有六百多万人处于贫困境地,约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25%;全省国土面积一十七点六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严重的县有三十三个,流失面积已由五十年代的三点五万平方公里扩大到五万平方公里,每年约有七千万吨泥沙流入长江、珠江。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这两大问题,是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急需采取特殊措施加以综合治理。但在目前情况下,如果全面展开,同步治理,一是财力难以承受,二是缺乏经验。为此,我们打算变全面推进为重点突破,选择典型地区进行改革试验,探索岩溶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新路子。这对于我省乃至整个岩溶地区都具有现实的示范作用。据此,我们建议把我省毕节地区作为全国岩溶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试验区。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

    毕节地区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全国最贫困片区之一。全区八个县,有六个被列为贫困县,总面积二点六八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3.3%,平均海拔一千四百米;总人口五百五十八点八六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一百四十一万,占25.3%;平均人口密度达二百零九人/每平方公里,至今仍有三百一十五万人、约六十万户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一般年景,有一百四十七万人,一百二十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一九八七年,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二百八十八点九元,人均粮食产量不足二百公斤,文盲半文盲约占50%。由于粮食紧缺,陡坡开荒严重,垦殖指数已高达46.4%,森林覆盖率仅占8.9%,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2.6%、侵蚀模数高达四千九百二十七吨/每平方公里,裸石山地已达二百三十多万亩,是我省开发脱贫和生态建设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毕节地区目前虽然还很贫困,但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全区宜种烤烟面积五百一十三万亩,烤烟产量已占全省的40%,有五个县被列为全国烤烟基地县;宜牧面积七百五十万亩,威宁自治县被列为全国畜牧业基地;宜林面积一千一百万亩,毕节县、威宁自治县被列为全国核桃生产基地县,大方县被列为全国生漆生产基地县;该地区内探明的矿产品种有四十多个,其中煤的保有储量二百二十六亿吨,占全省的46.7%,铁矿、铅锌、大理石、磷矿、硫铁矿、重晶石、铝钒土等储量也很丰富;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为一百一十七万千瓦,现仅开发了五点三八万千瓦;高原风光、伏流溶洞、革命纪念旧址、民族风情等,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

    开发以上资源,从发展趋势看,到本世纪末,全区可先后形成大小不等的十个主体产业群:

    (一)烟草,形成从种烟、复烤、卷烟、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彩印、纸箱等系列化生产。

    (二)畜牧,形成从种草、饲养、皮毛肉奶加工,以及饲料、服装鞋帽配套的系列化生产。

    (三)酿造,形成以名优产品为龙头的联合体,把原料生产、包

装、玻璃制品业带动起来。

    (四)果和茶,形成基地种植、收购、调运、加工系列化生产。

    (五)药材,形成栽培种植、野生采集、加工、配制系列化生产。

    (六)煤炭,形成采煤、选煤、转化系列化生产。

    (七)冶炼,重点发展铁、锌、硫的开采,形成粗加工、精炼、成材的系列化生产。

    (八)化工,以煤化工、硫化工、磷化工为重点,逐步形成支农工业体系。

    (九)建材,以水泥为重点,就地满足城乡建设需要;大理石的开采、加工、出口可逐步形成一条龙的生产系列。

    (十)旅游业,织金洞、百里杜鹃、草海、九洞天等旅游区正在开发。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促进对外开放和技术、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当前,烟草业已经发展为毕节地区的支柱产业;畜牧、煤炭、冶炼等发展势头好,可先行开发,先期形成优势。

    现在,党和国家已把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乌江流域的治理和开发被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这对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是个有利的机遇。毕节地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正视落后,但不甘心落后。近几年,他们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在脱贫致富和生态治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综上所述,将毕节地区选定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使他们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努力探索一条加快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新路子,既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同时,又可与乌江的开发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二、指导思想、试验内容及目标

    毕节试验区目前主要是解决温饱和启动商品经济发展的问题。整个试验旨在加速开发脱贫、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这一根本目的,采用一切有利于摆脱贫困落后的政策和措施,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逐步实现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

    试验内容的初步构想:

    (一)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宏观控制下的市场型经济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压缩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可能放开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价格,调动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积极性;建立资金、劳务、技术和生产资料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理顺财政、信贷、税收相互之间和各自内部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调控作用。

    (二)充分发挥多种经济成份的功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联合经济。主要通过放宽政策,创造一个激励经

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以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尤其要起用能人,发挥能人效应,带动群众发展商品经济。

    (三)改救济扶贫为开发扶贫,加快解决温饱步伐。扶贫工作要变行政行为为经济行为。试验区建立扶贫开发总公司,负责资金管理、项目的评估和工程的验收等,提高投资效益。

    (四)积极推进大跨度的横向经济联合,以开放促开发。拓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思路,寻求一条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东西部共同繁荣的途径。应用经济的办法,通过资源吸引、政策吸引和资金引导,实现发达地区的技术、人才向试验区流动;试验区资源、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金到试验区从事多种形式的经济开发。

    (五)加速岩溶地区生态建设。全区水土流失严重,急需治理的荒山六百万亩、陡坡耕地四百万亩。可采取规划一片、治理一片的办法,由易到难,渐次推进,计划用十年或略长的时间完成。主要措施是:按项目组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济实体,筹建生态建设基金,把治理和经营结合起来,做到边治理边收益;国家补助种苗费,发动群众建设基本农田,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在适宜耕种地区建设基本农田,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单产;积极营造防护林,同时加强非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保证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通过试验,争取到本世纪末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八百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五百元左右。林草覆盖率达到60%,生态环境开始步入良性循环,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起飞打下扎实基础。实现这一目标,设想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到“七五”期末,基本解决群众温饱,贫困户减少到二十万户左右;基本停止人为的生态破坏;普及推广适用科学技术,兴办一批骨干基础企业。

    第二阶段,到“八五”期末,绝大多数农民实现脱贫,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三百元以上;生产力布局初步得以合理调整;不宜耕种的瘠薄陡坡耕地基本退耕还林还牧,一批支农工业、骨干乡镇企业逐步建成。

    第三阶段,到本世纪末进入宽裕型。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配置相对合理;区内资源较多地得到开发利用,形成一定规模的系列化生产。

    三、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

    在岩溶地区进行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进行综合治理。为创造良好的试验环境,省拟对试验区采取如下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

    (一)农副产品购销。正常年景,粮食以一九八七年计划内的实际调入数为基数稳定下来,补贴金额不变;烟叶以一九八七年实际收购和上调数为基数,增收部分调省30%,在完成上调任务后,外调烟叶,省烟草公司予以放行,增调省的烟叶,调入单位给予生产扶持费。

    (二)补贴和专项资金。省给地区的财政补助以一九八八年调整后的补助数为基数,定额包干,一定三年不变。今后中央和省新增的补贴同样享受。省级各部门的各种专项拨款,不因试验区实行定额补贴包干而有所减少。给试验区的扶贫资金按贫困人口比例切块下达,扶贫项目由试验区审批,报省备案。

    (三)财政税收。烤烟产品税新增部分,省的分成继续让给试验区,并从一九八八年起,省减少卷烟产品税新增部分的分成;农业税加价收入、土地占用税等,省的分成部分全部留给试验区。上述各项资金,列为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基金。把省级的税收减免权下放给试验区。

    (四)金融。给试验区银行以省分行大致相同的金融机构设置和贷款审批权。贷款额以一九八七年为基数,到“八五”期末,每年递增幅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保证存款提取、流通资金合理需要和农副产品采购资金需要的前提下,多吸收的存款和多收回的贷款,可以用于发放流动资金,也可用于发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经省批准,区内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可在省内发行股票。

    改革农村信用社经营体制,信用社放开自主经营。

    (五)外经。放宽利用外资政策,五百万美元以下的引进项目由试验区审批、签约,自担风险,自求平衡。

   (六)劳动工资。区内开放劳务市场,实行劳动(聘用)合同制,企业有用工、招工自主权。试验区实行工资总额与综合经济指标挂钩浮动。对科技人才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凡属全国、全省性工资福利调整,试验区照常执行。

   (七)计划管理。在资金、能源、原材料自求平衡的条件下,三千万元以下的生产性项目、一千万元以下的非生产性项目(不包括楼堂馆所)下放给试验区审批,其中三百万元以上的项目报省备案。区内大中专学校,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自行调整专业、制定招生名额报省备案。

   (八)政治体制改革。为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试验区可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组织人事、党政分开等方面先行改革。

    总之,凡有利于促进生态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都允许试验区制定执行。

    四、请求中央帮助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请给试验区以资金扶持。建议:(1)到一九九五年以前,请国家银行每年给试验区新增扶贫开发贷款五千万元;(2)“两烟”税超上年基数和农业税加价收人的中央分成部分,返还给试验区扶贫开发总公司,作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基金,滚动使用;(3)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以及中央一级专业开发公司,在开发投资方面予以支持。

    (二)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安排解决贫困地区人畜饮水、以工代赈修路、建设农林牧商品生产基地和一些支农工业骨干项目时,尽可能多地给毕节试验区一些照顾。试验区基本建设投资的超规模部分,不占全省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三)为支持试验区发展金融市场,建议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例允许减半执行。国家发行的重点建设债券,予以减免。

   (四)扩大试验区外贸自主权。建议经贸部赋予试验区以省级的进出口经营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外汇金额留存,自求平衡。请经贸部每年在省的配额计划之外,给试验区部分煤和锌的出口配额计划。试验区外汇金额留存后,请中央相应扣减我省向中央上缴的出口收汇承包基数。

   (五)为鼓励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个人、企业到试验区合资、独资从事开矿办厂、建路办电、开发荒山水面等开发性产业,建议在税收、土地使用费等方面,允许毕节试验区参照沿海特区办法给予更加优惠的照顾。鉴于试验区进行改革的内容与现行管理体制摩擦较大,建议国务院授权给毕节地区以改革的自主权,并指定一综合部门负责试验区的指导和协调工作。我省主要负责同志将亲自抓,并设立专门小组,负责有关的联络工作。

    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

 

                                    贵州省人民政府

                                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向国务院请示报告 胡锦涛在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工作会议结 感受贵州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成功实践 盘点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 贵州省毕节“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文件起草小组工作的回顾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08-2010) 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宗旨的试验区 毕节试验区诞生“前夜” 毕节试验区的新发展 毕节试验区中长期 毕节试验区20年建设成就 老公向老婆大人申请增加零花钱的请示报告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政策报告|-国务院扶贫办 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喀斯特”品牌战略之我见——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与喀斯特品牌战略的理性对接 - 毕节试验区研... 请示和报告------ 丑丑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加强中央对于政府工作领导的决定(... 国务院扶贫办武陵山区扶贫规划编制调研工作 国务院提出促进内蒙古发展八举措 强调生态建设 时代的记忆(上)毕节试验区创建的历史回顾 贾庆林:建毕节试验区是个具有全局意义重大创举 毕节试验区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动跨越发展 -国内-贵州信息港 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
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召开--时政--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