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沙漠死亡之虫:“喀斯特”品牌战略之我见——毕节试验区经济发展与喀斯特品牌战略的理性对接 - 毕节试验区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20:13



  一、毕节:多彩的喀斯特王国 毕节是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的云贵高原上的偏远贫困山区。位于世界三大岩溶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的腹部,是喀斯特发育极为典型的地区。 喀斯特岩溶地区可溶岩 (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 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全世界有 3 大连片岩溶地区,一般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被国际有关机构称之为只能适合开展旅游和科研活动而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我国西南喀斯特片区有4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有着丰富的生物、植物、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毕节地区处于它的腹地,是喀斯特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加之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成为长江、珠江下游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 毕节地区作为喀斯特发育极为典型的地区,有“神奇的喀斯特王国”之称。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全区面积的 93% ,山高谷深,切割度大,相对高差达 2443 米。大部份地方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多样,全年平均气温 13.20℃,年降雨量 1100 毫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立体农业”特点十分突出,适合于多种农作物和动物的生长,繁衍农业资源种类繁多,有各类植物近 2000 种,中草药品种居全省之首,存有植物,矿物,动物药共 1600 多种,总蕴藏量 17.7 亿公斤,以杜仲,黄柏,五倍子,天麻,党参,龙胆草,云木香,半夏,何首乌等为代表。全区年产烤烟 200 万担;区内河流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在 1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193 条, 100 平方公里的有 80 条,总流量 161亿立方米,可开发量为 128.2 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21.2 万千瓦。矿产资源蕴藏丰富,且分布集中,上规模,质量好,为喀斯特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毕节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大,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达 35 种以上,主要以煤、磷、硫铁、铅锌、石灰岩、白云岩、泥炭等构成本区优势,其中煤炭保有储量 247.36 亿吨,泥炭探明储量 1.2 亿吨以上,硫铁矿石远景储量 5.71 亿吨,品位达 28.49% ,磷矿探明储量 14.13 亿吨,占全省 53% ,品位达 17.22% ,铁矿初步探明储量 2.28 亿吨,占全省 51.73%,重稀土矿金属储量 144 万吨;毕节地区喀斯特发育形态多样、种类齐全,以奇峰、秀水、峡谷、溶洞、瀑布、湖泊、温泉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主要有闻名遐迩的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有号称“国家级地质博物馆”的全国重点风景保护区九洞天,有世界奇观 “天然花园”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有神秘原始的油衫河、冷水河、恐龙谷以及其它众多的尚未开发的处于原始状态的大峡谷;还有因为交通闭塞从而得以保留下来的风格独特的原生态民族风情和史前文物、夜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等,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有着极其广泛的前景。 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人口增长迅速、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富集的资源难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人民生活贫困三大难题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严重地阻滞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毕节成为当时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到过毕节的人无不为当地老百姓的贫苦所震撼。贵州民谣:“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正是毕节地区贫困的真实写照。1988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走遍全省的 86 个县市后,为解决几百万贫困山区百姓的吃饭问题,为给全省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路子,毅然提出了在全省乃至整个岩溶山区最具有贫困典型性的毕节地区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构想。 1988年 6 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从而拉开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序幕。20年来全区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紧紧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为推进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全区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到2007年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开发扶贫成效明显,社会和谐基础不断夯实 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325亿元,与1988年23.4亿元相比净增301.6亿元,年均增长10.4%;财政总收入实现54亿元,与1988年的3.02亿元相比,增加50.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458元,与1988年的226元相比,净增2232元,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同期的平均水平;粮食产量从1988年的103.83万吨增长到263.27万吨,基本解决了长期缺粮的突出矛盾;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人(当年收入低于236元)减少到55.9万人(现年收入低于683元),净减少256.3万人。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理念日趋深入人心 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提高到2007年的35.92%,每年净增1个百分点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700平方公里,流入“两江”的泥沙大量减少,为长三角、珠三角这两块中国经济最具增长活力地区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充分保护并重的体系日趋形成。 ——人口控制水平逐渐提高,群众精神风貌为之一新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8年的21.29‰下降为7.8‰,符合政策生育率从1988年的36.98%提高到92.5%;与此同时,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人力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培训农民72万人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达到130多万人;以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标志的卫生事业获得较大发展。尤为可喜的是,在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日益成为广泛社会共识,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贵毕高等级公路、大纳公路和内昆铁路(威宁段)的建成和运营,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制约;黄织铁路的开工建设和杭瑞、厦蓉高速的立项,也将为试验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潮奠定良好的基础;资源开发利用有序进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洪家渡水电站、索风营水电站、黔北火电厂、大方火电厂、纳雍火电一厂、二厂、黔西火电厂等一批电站的建成,鬃岭、比德、青龙等煤矿的投产等,为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提供强劲的动力。 毕节地区已经初步实现了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良性循环。毫无疑问,这个成绩是伟大的。但是,无须讳言,相对于全国的发展水平来说,毕节依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仍然没有走出贫困的怪圈,小康之路还有很长。 二、“喀斯特综合症”:制造贫困的魔手 毕节有 8 个县(市),平均每县人口 90 多万人。有 5 个国家级贫困县(毕节市为实际上的国家级贫困县)、一个省级贫困县,县级财政都十分困难,几乎都处于“吃饭财政”状况,能够投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的资金很少。目前,全区还有贫困乡镇 173 个,贫困村 2587 个,分别占乡镇、村总数的 62.8% 和 57.4% ,全区农民人均收入 2007 年为 2458 元, 625 元以下的极贫人口还有 55.9 万。865元以下的还有 100 万人,按照往年情况看毕节每年的返贫率高达 15—30% 。 普遍认为,喀斯特是给山区人民带来贫困的罪魁祸首,具体来说,它体现为一种综合的 “症状”。 1、喀斯特生态系统本身十分脆弱 喀斯特环境属于一种动态的脆弱系统,碳酸盐岩的成土速度极为缓慢, 2000 年—— 8000 年左右才能形成 1CM厚的土层,石漠化地区的土层只有几十厘米。毕节地区的碳酸盐岩分布广,露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 73.3% ,利用喀斯特土地有诸多不利因素,土层浅薄、土壤分布零星、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缺水。根据 2004 年毕节地区水利局提供的最新资料,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为 1683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62.69% 。年均土壤侵蚀总量近 9165 万吨,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 5446 吨。每年发生的土壤侵蚀量,相当于毁掉 2 万多公顷土地的活土层,冲走有机质上百万吨,氮磷钾等肥料 20 余万吨,与西北地区沙漠的扩展速度相差无几。生态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且抗灾能力低。长期以来,恶劣的生态环境这双魔手,紧紧扼住了毕节经济发展的咽喉。由于本区土地质量差,中、低产耕地多,且以坡耕地为主,石漠化程度非常严重,土地在逐年减少,农业生产投入少,不能使用机械化耕种,使土地生产力很低,而且人多地少, 1996 年人均耕地 0.16 公顷, 80% 以上的耕地用于生产粮食,加之长期重用轻养、耕作粗放,致使地力逐年下降等原因,林牧业不能形成优势。受喀斯特地质环境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困难,市场经济不发达,农民增收的空间很小。 2、喀斯特环境下自然灾害频发 受喀斯特影响,毕节地区旱、涝、低温、雪凝、绵雨、冰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贵州省 50 多年的灾情统计,大旱和特旱 5 年一遇,中旱 2 年一遇,小旱年年有,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平均受灾面积约 35 .67万平方公里。涝灾与旱灾交替发生。还有其它灾害时时发生,常造成局部性的灾害。今年一月的全国50年不遇的雪凝灾害,6月份刚刚发生的洪水灾害,毕节都是首当其冲,损失更是惨重。山体环境的破坏缩短了灾害发生的周期,增加灾害的程度,而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又致使山体环境进一步恶化,毕节地区每年受灾害损失高达几亿元。 三、可怕的喀斯特成本 要解决毕节的贫困问题,首先要找到产生贫困的根源,从中去加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客观的认识和分析问题。毕节地区的经济落后问题,其根源来自于人与自然的矛盾。 在喀斯特山区,由于土地零碎、取水困难,加上历史上的战争原因,少数民族群众习惯于一泉一户,散居山林。分散的居住条件,直接影响交通、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及基本的医疗、教育等基本生活设施的建设,人民群众生活成本高,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地关系失衡,大肆开山种粮,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地省,建国以来,全省人均粮食大多在 300 公斤警戒线以下,为了满足粮食的需求,贵州省每年平均从外地引进粮食达 20 亿公斤。人口严重超载使当地农民被迫毁林开荒,新开垦的坡地,大多在 3 至 5 年内丧失耕种价值,甚至变为裸岩荒坡。坡耕地比例高是造成贵州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原因。人地失衡,无形中造成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人地失衡也使得渡河垦荒、悬崖栽种这样的场面在毕节地区随处可见。 在毕节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小、散、低”,浪费惊人,生态成本高昂。全国现已探明的 140 种矿产资源中,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分布有 100 多种,其中储量占全国保有储量 30 %以上的矿产就有 20 余种。但由于喀斯特地貌复杂,较难实施大型系统规模开采,导致小型开采、散户开采居多,资源破坏严重、浪费现象惊人。以采煤、采铝业为例,煤的合理回采率为 75% ,这里只能达到 20% ,平均开采 1 吨就要浪费 4 吨。另一方面,矿产开采严重破坏地表植被,喀斯特是一种脆弱的生态系统,环境容量小,土地承载力低,抗干扰能力弱,弹性小、阈值低,环境系统内物质的移动能力很强,受干扰后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速度慢、难度大。喀斯特植被破坏后,生态的旱生化迅速加剧,局部阴湿的生态环境消失,水土流失越发严重;碳酸盐岩的成长速度极为缓慢,喀斯特地区每千年的风化残留物仅 1.27至 4.6mm,土地石漠化后,环境恢复的困难程度极大。喀斯特环境下付出的采矿生态成本高昂得超乎常人想象。近几年毕节积极争取了一些大的煤电项目,给全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矿产开发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采矿空洞和矿业“三废”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矿业荒漠化土地形成和迅速扩大,挖矿还造成地质性灾害,严重威胁农业生态环境,成为将来再行治理的巨大黑洞。 人口负担过重,城镇化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低下。毕节730多万人口中,农村户籍人口占 93% 左右,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教育发展滞后,据2003年数据,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5 年多一点,文盲率、中小学辍学率高于其它地区。在 15 万 17 岁左右年龄人口中,每年能考上高中以上学校的不足 10000 人,仅占 5.47% 。90% 以上的青少年是初中以下文化,使得人力资源开发难度大,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困难。毕节人口稠密,城镇集中分布在喀斯特盆地或河谷阶地之中,甚至整座城市都隐没在山地之间,建筑依照山势地形建造。人们在喀斯特地区生活、城市的基础建设成本,需要付出比平原地区高得多的成本。 毕节地区山路弯弯,交通成本极高。贵毕公路全长 178 公里,却有 151 座桥梁,平均 1.18 公里就有一座桥,创下了桥梁密度最高的公路吉尼斯世界纪录。其中有大型和特大型桥梁达 29 座,六广河大桥的两个桥墩分别高 90 米和 73 米,主跨 240 米,全长 564 米,桥高 103 米,距水面 300 米,是目前亚洲同类大桥中最高的一座,其造价之高可想而知;毕节至今没有机场,除与云南接壤的威宁县城外,其余7县市均不通铁路,公路仍是毕节交通运输中的主体。但受地形地貌条件影响,线路质量和营运状况仍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至今还有几百个自然村不通公路,农民缺少交通工具,早年就有资料统计,全区运输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67% 。交通闭塞不仅直接限制生产力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社会人口流动、信息流通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喀斯特地区修路多为盘山路,线路比平原长许多,更由于是在山岩上修路,每公里平均挖、填土石方分别为 18 万立方米和 14 万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数多一倍以上。同样,为了修路,开凿的便道比正线还长,其难度和所付出的成本,是平原上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如在2005年重建毕节归化大桥时,灌注一个桥桩注进700吨水泥竟不见了踪影。由于交通成本高,毕节地区的每一件产品在流通中,都要多付出高额运输成本。 此外,在基础建设、工业建设生产过程中,由于工程的复杂程度增加,投入的机械化、科技含量、劳动力成本都有增加,也造成投入其他各项事业的成本,都远远高于平原地区,等等,综合起来可称之为“喀斯特成本”。究其根源,有很大程度上可说是高昂得可怕的“喀斯特成本”在从中作怪,“喀斯特成本”,是贫困的毕节山区发展的“拦路虎”。 四、毕节呼唤高附加值产业 应该看到,资源开发走出卖原材料和卖粗加工产品的路子,是一个无情的现实。毕节地区现实的产业支柱是煤电。煤矿开采业,其产品大多为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毕节的煤层深,事故发生率高,运输成本也高,从战略上看,毕节以矿山开采业为主导产业,是缺乏比较优势和持续的市场竞争力的。发展附加值不足的产业,尤其是直接出售资源,可能会把区域经济拉进更大的怪圈。事实上就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越来越有差距。必然要面临比普通地区高昂得多的安全代价和生态代价。如果不计算这些间接成本,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为了弥补这种巨大的成本漏洞,区域经济必将被拖下更深的泥潭。问题是把毕节经济发展和脱贫的希望寄托于“资源优势”,以出卖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和能源维系目前的发展速度,在相当—部分基层领导中还有市场,不是吗?有电厂的县的领导们在沾沾自喜,没有电厂的县还在争着上煤电项目。令人欣喜的是各级领导包括毕节的领导者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不再那么短视,并已在着手改变这种状况。 缺乏区域大品牌保护,产业非常脆弱,使得许多品质优良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昙花一现,然后便悄无声息。毕节曾经出产一种很符合喀斯特地貌地区发展的产业——竹荪种植。高海拔,低纬度的特殊气候环境,使毕节出产的这种真菌产品,味道非常鲜美,被誉为喀斯特“真菌之王”,市场价曾经卖到 600 元一斤尚且供不应求。这种真菌产品不需耕地,易于种植, 1 户人家种植竹荪, 1 年至少可盈利 1 万元。但是,在福建竹荪的冲击下,毕节的价格很快难以抵御,迅速下滑到 200 元 1 斤,在激烈的竞争下,一些种植户以次充好,以降低成本,两年后,毕节竹荪只能卖到 60 元 1 斤的价格,这样一来,损失了全国和海外大部分市场,这一产业也就此一蹶不振。在赫章县,我们还了解到,河镇乡有一定规模的优质半夏种植,是国家出口免检商品,由于没有品牌保护,这种在国际市场上抢手的中草药,农民只能以 25 元一斤的价格被二道贩子收走,转手就卖个高价。还有威宁的火腿,虽然品质极佳,却被相邻的云南的宣威火腿所湮没,或者只能成为宣威火腿的原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产品最初有市场,但由于没有品牌,最终被逐渐挤出市场,甚至导致产品最终销声匿迹,这是毕节地区的一个极为尴尬的事实。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普遍意义上的品牌,是消费者辅助确定最终购买行为的一系列识别系统。而区域大品牌,则是能够衍生、复制,并促进消费者实现购买行为的属性识别系统。一个区域大品牌的建立,使这个区域的产品,在全国大市场中、在全国消费者的认知中,形成特有的品牌保护与品牌扩张。 毕节地区能否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建立自身强大的区域大品牌,走上与之相适应的品牌化发展道路? 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解决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能否找到一条克服喀斯特成本、甚至发挥出喀斯特地区优势的发展道路?喀斯特地区能否拥有更高的区域盈利能力?客观冷静地说,能够满足大多数普通地貌地区的产业,给地方带来的盈利能力,是不能满足喀斯特地区高昂的基本建设成本的。如果想要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其他地区的水平,那么,喀斯特地区的区域盈利水平,必然要明显高于普通地区。也就是说,只有高盈利能力的、高附加值的产业,才能在支付喀斯特成本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使喀斯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说起高附加值产业,人们必然会立即联想到高科技产业,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然而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高科技产品能带来高附加值。但是,由于落后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低下,喀斯特成本高,高科技产业不愿来毕节投资,因此,毕节地区一方面只能积极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建立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另一方面,只有在自身资源中寻找突破口,继续寻找提升自身资源和产品附加值的支点。 市场经济无情地告诉我们,当人们普遍认为某种概念高于市场平均价值的时候,这种概念事实上就已经高于市场平均价值。这种概念可以来自于科技,也可以来自于文化,或者是人们普遍具有的某种价值观。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添加了人参提取物的化妆品,相比于添加了胡萝卜素的化妆品,总是能够使人愿意接受高得多的价格。虽然添加了胡萝卜素的化妆品可能更具科技含量。 一个历史上一向贫困落后的地区,今天如何找到自身的高附加值产业的支点,搭建起高附加值产业框架?喀斯特地区能否建立“高附加值产业”,走上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这中间最需要的,是观念创新。 在当前对毕节发展的定位时,我们是否应该在认识上作些转变呢?比如把以资源为导向的开发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把以人力为开发动力变为以科技为开发动力 (提倡绿色科技) ;从以单一经济效益为目标变为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开发为目标;从以满足当代人眼前生存需要为标准变为以永久、持续、健康发展为标准。模式、理念的转换,意味着以关爱自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维护自然生态和人类长远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深化这个认识,通过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共济、共生共荣,才能获得自身需要的满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才能使自然生态良性发展。除了在工业发展上强调循环经济之外,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五、喀斯特品牌战略:脱贫发展新视窗 毕节地区特有的喀斯特特征,首先决定了在规划发展时即使在同一区域内,也不宜等同划一,必须充分考虑到8个县市不同的特点与差异,不宜以同一标准模式,搞“一刀切”。同时,对于传统的开发理念和模式,必须重新加以审视,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严重透支,毕节人身后有这样一个大背景在作支撑:在世人瞩目的中国经济高速腾飞的大背景下,中国十三亿人的内需,足以拉动上百个像毕节一样的贫困地区。理论上讲,中国已经不应该再有贫困地区了。至于毕节这样的贫困地区还存在贫困,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融入到全中国的大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去。700多万毕节人民为什么被挡在市场经济的大门之外?极为重要的是一个认识角度上的问题。 喀斯特地区如何打造一个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区域经济品牌,以此引导区域产品全面进入国内外广阔的市场,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的升级,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我们无法回避这一现实,把毕节的资源放在全国大资源里来看,那么所有现在让毕节人骄傲的资源,都算不上什么,这一点,毕节人无可否认。无论是煤炭、中药材还是烟、酒、茶,站在毕节的角度看,这些都是好东西,可是让毕节的现实产品跟山西的煤、云南的烟以及全国各地的名酒名茶站在一起,还能看见毕节的光环吗?这就要求我们换个角度,把毕节的资源放到全国大市场里看。看看有没有特殊的市场竞争力。如此,当我们把资源放在全国大市场里一看,我们就看到了原先看不到的另一个重要领域——神奇毕节的所有资源不再仅仅是纯物质的或人文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源,它已整体发生了质变,变成了面对全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出自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对于毕节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发现。    现实的商业规律中往往也有这样一个“似乎违背价值原则”的现象:如果作为消费者的多数人都认为某种概念很有价值,那么,这种概念就真的会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内蒙古的大草原在消费者心境中,产生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于是其联想到畜牧产业,联想到牛奶。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结果,虽然中国最好的草场在新疆,新疆的牛奶还是做不成大品牌。而内蒙的牛奶品牌在国内却已经构成品牌集团军(蒙古牛奶品类)挥师南下,占据了全国大部分市场。当说到东北,人们脑海中马上就会联想到林海雪原,那里的人参、木耳就是最好的。那么,我们站在这个角度重新看毕节。毕节人能让置身于大市场、置身于商业规律当中的人们产生什么联想?那就是“喀斯特”。 “喀斯特”,是一贯被人们认为是贫困和难于生存的代名词。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从来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名词,更谈不上有存在的特别价值。但经过对“喀斯特”这个概念进行多方位的定性测试,我们发现在人们的心智中,“喀斯特”引发了“溶洞”、森林和“丰富矿物质”的联想——这是置身贫困的喀斯特环境当中的毕节人从未想到的,竟然是一个极具商业价值的集心智资源和商业价值于一体的宝藏! 从实际看,毕节特殊的地理结构,造成了特殊的水质、土质、矿物质,还有落差巨大的地形,造成了特殊的气候与温湿度……如此条件下,几乎所有出于喀斯特水土和气候的,都是无污染的产品,都具备形成高附加值产品的基础条件。喀斯特矿产、喀斯特矿泉水、喀斯特饮料、喀斯特烟、喀斯特酒、喀斯特猪羊、喀斯特牛、喀斯特水果、蔬菜、茶叶、中草药……等等,当然,更重要的还有世人神往的喀斯特神奇风景。颇为重要的是,以上这些,都是如此巧妙地从很大程度上极好地迎合了中国现在5亿城市人口对于绿色食品和返朴归源的心理需求。在此,只要毕节人合理运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法则就会发生作用,喀斯特的产品便都可以卖出比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从而能够迅速在全国市场占据极具优势的、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这里似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毕节这样至今仍很贫困落后的地区,旅游产业占有相当的经济意义,但靠自身力量,自发兴起成为龙头产业的可能性是极其微小的。然而,依靠自身准确清晰的经济定位,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先创建一系列龙头产业,并迅速带动旅游——这一庞大而利润丰厚的产业系统,中国试验区毕节的旅游业得以借梯上楼或是借道出山,从此从贫困的机体中脱壳而出,并大放异彩,这岂是梦想? 政府无须把毕节地区旅游产业作为主要投资产业,而是在区域经济定位明晰的前提下,多做些生态建设、投资环境的改变和交通的改善,尔后通过获取媒介传播阵地,让市场供求规律自身的运转,从而逐步启动这一庞大的产业系统。让具备了现代城市人群崇尚的原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休闲旅游、运动旅游、有氧旅游等集中全部精要元素的喀斯特旅游,真正成为本世纪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六、“绿色经济”,打开致富大门的钥匙 喀斯特地貌为经济发展带来种种限制的同时,也为人们预备了一条高附加值产业之路。喀斯特环境的生态价值不应视为单一的,典型的喀斯特传统的农业种植业,在于它特殊的地理特点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或是特有的市场价值,这种潜在的市场价值经过提炼和市场运作广而告之之后,便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附加到产品上,使普通产品跃升为高附加值商品,提升了它所覆盖的所有产品的商业价值。比如在美学价值上,那原始神奇的景观,保存完好的民俗文化,是工业文明和喧嚣的城市空间无法享受到的。尤其宝贵的是,在人们的心智中,喀斯特的美学价值,已经可以直接向其科学价值、商业价值产生联想。这就是喀斯特的奇妙所在。找到了毕节地区高附加值产业的突破口,使得毕节区域经济的历史性转折定位,成为可能。 一个区域建立经济定位的目的,是使这个区域在全国大市场中、在全国消费者的认知心智中,形成一个区域大品牌,也就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特有符号。普遍意义上的品牌,是消费者在既定的品类需求中,用于辅助自己确定最终购买行为的一系列识别系统。而区域大品牌,则是能够衍生、复制在多个品类中,促进消费者实现购买行为的属性识别系统。 一个区域拥有区域大品牌,就可以将区域大品牌凝聚产生的巨大力量,附加到该区域多个产业的多个产品品牌上,这些产品会像水一样流向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在十三亿人口的全国大市场中,兑现这个区域大品牌的商业价值。因此,区域大品牌远远不是城市广告招揽旅游人群那么简单。通俗地说,区域大品牌不仅是要人们来这里掏钱,而且要到人们那里去淘钱。一个区域经济定位形成后,就是确定了大市场竞争中该区域核心竞争资源的整合。随着区域大品牌逐步形成,该区域的产业也就会在商业规律的运转下,进行自然的淘汰与重组,筛选出符合区域经济定位的支柱产业和领头企业。在支柱产业和领先企业的带动下,必然产生大量围绕区域经济定位的民营产业和配套产业。这一套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又反过来作用于区域经济定位,使得区域大品牌在全国大市场中,得到巩固和强化。 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定位,必须具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两重定位,否则,将不能完整形成区域大品牌对产品品牌的转换、以及对区域产业自然筛选的商业规律。不把区域资源仅仅放在全国大资源里看,而是把区域资源放在全国大市场里看,毕节地区高附加值产业的突破口,就是“喀斯特”。 适应毕节喀斯特地区高附加值产业的要求,只有“建立一种规模的绿色农业体系”才行,但这种“绿色农业”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是科技化的、规模化的、市场化的高附加值的绿色传统农业产品的产业。这就是毕节的主导产业定位。具体说,为了形成战略品牌,毕节乃至贵州省,需倾力打造一个 “喀斯特生态圈”这一区域经济大品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仅仅以毕节为范围,还不能最集中展示喀斯特优良资源,需要把毕节部分相对集中条件较好的地区与连接其他地区(如贵阳、安顺)的部分特色资源整合在一起,规划出一片地区作为“喀斯特生态圈”来建设为更好,当然其意义就扩大到了全贵州省。如果只在毕节地区搞,可选黔西、织金一带自然环境、土壤条件较好离中心城市贵阳较近的地方建设,叫“毕节.喀斯特生态圈”。 品牌构建中,物质层面定位可选择“喀斯特”,精神层面定位于“科学发展观的试验田”。 我们一旦将 “喀斯特生态圈”视作一个巨型品牌时,无论他有多么巨大,所需涵盖层面有多少,他都将遵循品牌构建的基本过程。 品牌构建的初级阶段特征是:具备功能性价值的品牌,物质层面的利益总是能够在消费者与该品牌旗下产品群接触时发生较强的销售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讲品牌在物质层面的定位往往来自于对物质层面的心智资源的控制——它是可理性的——可公开推理的;它包含的是产品之外所能提供的附加物质利益信息。我们在物质层面领先控制“喀斯特”这个概念。当“喀斯特”这样的品牌信息作用于商品时,自然引发人们对其矿物质含量的有益联想。“喀斯特生态圈”在品牌构建初期务必强化物质层面的定位“喀斯特”,并将其贯彻始终。 随着 “喀斯特生态圈”品牌进入发展期,发展的升级,功能价值衰减,情感利益成为品牌构建的核心。品牌精神层面的定位来自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它从中又引发了大市场环境下消费心理的内在共鸣,情感链、文化、形象载体、社会贡献共同构成品牌的核心价值。 毕节地区物质层面的区域经济定位,是“喀斯特”。那么,毕节地区最吻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精神层面定位是什么? 人们相信科学,人们更渴望未来。毕节发展的每一步都在付出高昂的生态成本,如何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在石漠化中寻找发展与生态的平衡?这是毕节现实的也是最大的主题。而当前最主流的、最为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对于毕节意义尤为重大深远,试验区三大主题的实质和内涵就是通过主观指导下的试验活动,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者关系和谐统一的环境。毕节与这一主流社会价值的吻合浑然天成。毕节,迅速抢占这个拥有优质心智资源的区域大品牌,便找到了毕节区域经济的两重定位,毕节的区域大品牌,便拥有了使其包含的产业品牌具备相应商业附加值的特殊力量。 七、结语 在“毕节·喀斯特生态圈”区域大品牌的带动下,毕节各种各样的产品,能够流向全国各地热火沸腾的大市场,而这些产品的原料,正是来自跟随我们祖祖辈辈几千年的喀斯特,打造 “毕节·喀斯特生态圈”,用今天最常说的话说,正是直接提高毕节地区老百姓收入,解决岩溶地区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春节时对毕节的地委书记说:“当年,之所以搞一个毕节试验区,就是要为像毕节这样的岩溶地区的经济发展找到一条出路来!”以大品牌重造喀斯特,是我们对毕节试验区发展的一个思考,能否造福于700多万毕节地区人民,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我衷心祝愿毕节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