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电子商务平台:盘点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1:19:16

盘点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
试验区二十年建设成就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自1988年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创建二十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全国工商联、各民主党派中央、以及深圳市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全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努力奋斗,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社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得到全面发展,在解决农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经济建设蓬勃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经济总量翻了四番多,人均生产总值同步发展。

  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已达335.45亿元,在1987年17.8亿元的基础上翻了4.23番,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1.06亿元,在1987年9.84亿元的基础上翻了3.36番,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9.56亿元,在1987年3.45亿元的基础上翻了5.23番,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4.83亿元,在1987年4.55亿元的基础上翻了4.52番,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1.9%。

  2007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4580元,在1987年322元的基础上翻了3.83番,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9.0%。1987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是全省平均水平546元的58.97%,2007年是全省平均水平6835元的67.01%,与全省的差距呈缩小趋势。

  2、产业结构实现质的飞跃。

  2007年,全区三次产业比重为30.13:38.62:31.25,一产和三产的比重较为接近,产业结构呈“二三一”型,是典型的发展型经济 —“鼓型”。纵观二十年发展历程,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7年三次产业比重为55.1:19.4:25.5,是一产占绝对优势、工业经济相当薄弱的“一三二”型,直到1993年的54.1:24.7:21.2,才转型为“一二三”型。随着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试验区煤电工业经济的崛起,2004年产业结构再次转型为“二一三”型,二产首次超越一产成为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2006年三产首次超越一产,使产业结构转型为“二三一”型。

   3、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地方可控财力有效提升。

  200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已达55.06亿元,是1987年1.96亿元的28.14倍,年均增长18.16%。2007年,人均财政总收入(按常住人口计算)达751.7元,是1987年35元的21.46倍,年均增长16.57%。纵观20年中,除1990年和1999年与上年同比有所下滑外,其他大部分年份均呈两位数以上的增幅。

  4、农林牧渔业生产力有效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90%以上,二十年来农林牧渔业作为基础产业、传统产业一直稳步发展。2007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56.16亿元,是1987年14.62亿元的10.68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59%。

  ——农村生产条件有效改善。2007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3.29千公顷,是1987年41.09千公顷的2.27倍;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2.78万千瓦,是1987年25.52万千瓦的7.55倍;大中型农用拖拉机、小型手扶拖拉机、农用水泵等农业机械分别达到18650台、14502台、23890台,分别是1987年的9.85倍、4.71倍、18.06倍;农用运输车也达到9995辆,是1990年320辆的31.23倍。随着全区“村村通电”工程的实施,农村用电量也呈直线上升,2007年达35116万千瓦时,是1987年3391万千瓦时的10.35倍。

  ——种植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农业科技的大力投入,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良种的不断推广,全区种植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2007年粮食单产达到275公斤/亩,在1987年154公斤/亩的基础上几乎翻了一番,而且超过了同期全省的平均水平,大大缩短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是全国317公斤/亩的86.7%,而1987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241公斤/亩的63.8%。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