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集团:利比亚为何再现革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5:18
利比亚为何再现革命?作者:宋鲁郑来源:作者赐稿来源日期:2011-2-24本站发布时间:2011-2-24 8:40:09阅读量:4490次

  突尼斯和埃及的革命之火迅速蔓延到利比亚,还是相当出人意料。利比亚和突尼斯、埃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富裕的石油国家----人均GDP早就超过一万美元(法国媒体提供了两个数字:一个是14500美元,一个是9096美元),是名符其实的发达国家。不仅如此,在这个国家教育、医疗都免费,确实做到了石油财富全民共享。当然被革命卷入的巴林也很富有,人均GDP都超过两万美元了,但利比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巴林就是在北非革命之前,也经常有什叶派的抗议示威。

  显然在利比亚,引发革命的导火索不是经济。哪么是不是1969年就执政的领导人卡扎菲有什么劣迹吗?比如,当时的美国刚刚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也还在继续实枪实弹地镇压学生的反战运动。好像此前卡扎菲一样都没有干过。相反,他以不流血的政变结束了封建王室统治,还提高了妇女地位----这在阿拉伯世界可是非比寻常的惊世之举。对外,利比亚也有不少善举。去年5月份,以色列袭击一艘国际人道船,九名土耳其人被打死。但不过两月,卡扎菲立即派遣装有两千吨人道救援物资,包括食物和药品的人道船只前往加沙。至少在这件事上,利比亚比美国支持的以色列更富有人权道义。

  当然,在西方眼里,卡扎菲可比不上亲美的被推翻的国王。美国前总统里根称之为“疯狗”。不过,卡扎菲的支持者一直称他为“非洲狮子”。卡扎菲和美国结上梁子是从掌权第二年就宣布收回美国设在的黎波里附近的惠勒斯美军基地开始的。后来还发生了利比亚穆斯林为支持伊朗穆斯林扣留美驻伊使馆人员为人质的行动,把美国驻利比亚使馆洗劫一空,并付之一炬的外交事件。但促使两国断交却是由于1981年,美国海军飞机在锡德拉湾上空击落两架利比亚飞机。后来,由于1988年圣诞节前夕,利比亚特工炸毁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机,造成机上270名乘客全部罹难,导致国际社会对之长达近二十多年的制裁。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此之前两年,即1986年4月15日凌晨,美国对利比亚进行代号为“黄金峡谷”的突然空袭,大规模超低空轰炸首都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市。这次袭击造成军民七百余人伤亡,其中卡扎菲的一岁半的养女也死于这次空袭,5岁上下的两个儿子也被炸成重伤,卡扎菲本人受轻伤。而美国空袭的理由是打击恐怖主义----因为此前许多针对美国的袭击事件,卡扎菲都公开欢呼和表示支持----但根本目的还是要排挤背后的苏联。在军事力量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利比亚可没有能力空袭美国),家仇国恨的卡扎菲只能选择美国的民航客机进行报复。如果把这些平民之死完全归于卡扎菲,未必公正,更应该说是死于美国的霸权之手。更何况,1973年,一架利比亚客机由于沙尘暴偏离航线,竟被以色列战斗机击落。美国军舰还在海湾光天化日之下击落一架伊朗客机----后声称误击。如果军事开支超过全球其它国家总和的美国连一架民航飞机都分辨不出来的话,这些纳税人的钱大概都被中间商或者官员联手贪掉了吧。如果卡扎菲炸掉美国的民航飞机是恐怖行径,美国的算什么?正如卡扎菲最新一次演讲(背景特意选在1986年被美军炸毁的官邸没有修复的部分)中愤愤不平的讲道:2004年3月,4名美国黑水公司的保安人员在费卢杰被伊拉克抵抗武装打死。美军4月围攻费卢杰,估计造成城内4000到6000名伊拉克平民死亡。

  虽然美国一直想搞掉卡扎菲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双方关系却迅速升温,并于2006年恢复外交关系。同时将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删除。原来卡扎菲在后冷战时代进行了政策调整,承担了洛克比空难的赔偿责任,也宣布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然更重要的是,它有西方需要的石油。就在革命席卷利比亚之时,法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利比亚对法国和欧洲的石油供应。也有不少媒体批评法国政府的沉默。法国《解放报》指出,尽管卡扎菲的治国结果很恐怖,但他仍然首先被小布什,布莱尔,贝卢斯科尼,最后又被萨克奇带入国际社会(2009年7月,他被邀请参加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的G8峰会),并以反恐的名义向其出售武器,这些武器今天被用来镇压当地人民。法国《人道报》抨击说,法国官方几年前在巴黎隆重接待卡扎菲上校(哪天正好是世界人权日),但今天萨克奇的法国却沉默不语和表现得怯懦。法国《十字架报》认为,卡扎菲面对欧 盟手上有两张牌,大量的石油和在控制非洲移民涌向欧盟国家上扮演的角色。所以,在利比亚驻法国使馆门前抗议镇压的人群呼喊的口号是:“卡扎菲,刽子手。萨科奇,同谋犯”。 至于曾在埃及革命中不断表态的美国和奥巴马,这一次也缄默以对,极少发言。

  不过,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讲,卡扎菲的存在,实在让紧张、功利的国际关系出现了一丝娱乐气氛。比如他从不住豪华的宾馆,到任何国家都是带着帐篷安营扎寨;他的保镖清一色由女性组成。他在联合国长篇大论,竟至译员崩溃。甚至他的婚姻也被人津津乐道:一名女刺客冲到他面前,竟然被他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不但没有下手,反成为押寨夫人。对中国来说,他做的最荒唐的一件事居然是会见陈水扁。大概是中国一向知道此人不按常规出牌,也并没有真的与之计较。

  从自由派人士的角度讲,大概卡扎菲唯一的错就是掌权太久。不少批评他的人没有讲出卡扎菲的什么恶迹(我也没有找到,这和当年的萨达姆不同),只是指责他执政太久,早令人厌恶。可是如此说来,美国一百多年来就是民主、共和两党换来换去,垄断权力,难道它们就不令人生厌吗?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制度,绝非某一个人所能决定。它必然是这个国家给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我们放眼欧洲,就会发现欧洲国家不管有没有王室,是不是基督教信仰,都实行竞争性的多党制度,这也包括伊斯兰国家土耳其。而在中东阿拉伯世界,不管有没有王室,大都不实行竞争性的多党制度:要么是世袭王室,要么是个人终身揽权。显然这不是巧合。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曾以欧洲为标杆,认为亚洲与十九世纪的欧洲相近,各大国都在追求霸权或者均势。阿拉伯世界则更像十七世纪的欧洲,各方还都在为意识形态和宗教竞相杀戮。欧洲当时发生的三十年宗教战争造成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哪个时代,全都如同今天的中东:个人独裁、封建王室。

  至于利比亚,也有其特殊性。首先,利比亚是由三块原来相对独立的地区合并而成,最重要的是的黎波里尼亚以及东部的昔兰尼卡 。历史上,东西利比亚互不统属,在意大利殖民时期也被分而治之,直到1934 年才勉强合并。西方扶植的利比亚国王原来不过要争取昔兰尼卡独立,到了意大利二战战败,只是英美希望利比亚统一,才让他担任利比亚国王。卡扎菲政变后,进行中央集权改革,废除从前的行政区域,但东西部差异依然明显,他所能绝对掌控的势力范围,其实只局限在西部。东部一向是其他反政府阵营的基地,例如激进、据称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极端伊斯兰组织“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 ,也是以东部山区为根据地,反卡扎菲不遗余力。由于国家统一面临的挑战, 卡扎菲也坚决反对南苏丹独立,担心步其后尘。

  其次,利比亚实质上还是一个部落国家。在主要大城市外,部落领袖影响颇大,此前无论是土耳其还是意大利占领期间,部落联盟都是本土事务的仲裁者。利比亚王国成立后,部落联盟占据政府主要职位,就是卡扎菲革命也不能取消部落影响,反而要依靠人民对部落的向心力维系统治。问题是卡扎菲本身来自小部落卡达法,祖先来自也门,一直担心大部落不卖帐。 1993年,利比亚人口最多的部落Al-Warfalla公然挑战卡扎菲,在军中发动政变,导火线是卡扎菲以自己部落成员垄断资源最丰盛的空军,令其他部落感不公。

  这次革命都可看到上述两方面的影响:示威由东部发起、有两大部落领袖公开表态支持示威。所以是否将这次革命披上民主的外衣,实是令人质疑。 或者民主只是部落、极端伊斯兰势力、王室残余借用来反对卡扎菲的口号而已。

  不管怎么样,革命还是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席卷了利比亚。一向与众不同的卡扎菲这次也不例外:他是第一个下令军队镇压的领导人。如果猜测一下的话,原因大概如下:一是他吸取突尼斯和埃及的教训,认为只有及时镇压才能扑灭革命。二是他认为自己还有十足的合法性,还有大量的支持者。事实上他的支持者也在走向街头。这是他信心的体现。三是他认为要维持国家的统一,这是唯一的办法。四是他不认为这是一场要求民主的革命,而是部落、极端伊斯兰势力的进攻,是权力争夺点战。但不管是卡扎菲还是民众胜出,经过如此暴烈的革命之后,利比亚的转型将极为艰难,将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人类历史也一再证明了,革命越激烈,革命之后社会反而越倒退,越动荡。卡扎菲能够让利比亚稳定四十多年,这和他当年发动的和平政变有关。仅就目前来看,埃及的局势就要好于突尼斯,至少国家还没有失控,没有出现大量难民出逃的现象。现在就对卡扎菲做出历史评判还言之过早。如果后卡扎菲时代是一片混乱、难民遍及欧洲、国家一分为二,或者转型顺利成为一个世俗的民主国家,卡扎菲的历史地位就将迥然不同。当然,在中东这样的环境----无论是穷国还是富裕的石油国家----是否能够产生世俗的民主国家,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哥德巴赫猜想。

  最后要提及的是,全球已经开始感受到中东革命大火的炙痛:油价上升、难民出现、股票和金融市场动荡、极端伊斯兰势力活跃、伊朗开始挑衅以色列、各国纷纷撤侨。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美国和欧洲所受冲击首当其冲。意大利由于历史原因(曾殖民利比亚),和利比亚的经贸关系太过密切:17.5%的进口和20%的出口。现在意大利的石油库存仅能维持90天。或许只是巧合,希腊此时再次爆发大规模警民冲突。至于中国在感受高油价的同时,也面临大规模撤离侨民的重任。这次中国政府水陆空三位立体进行冷战后最大规模多达三万多人的撤侨行动。这三万多侨民的离开,也标志着中比经贸关系的暂时中断。 从全球的视野来看,这场由西方经济危机催生、并反过来推动经济危机的阿拉伯之春是否能够带来真正的春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