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富豪榜:埃及革命何以走向妥协?-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11:02
埃及革命何以走向妥协?作者:宋鲁郑来源:作者赐稿来源日期:2011-2-9本站发布时间:2011-2-9 22:55:26阅读量:65次

  突尼斯引发的埃及革命并没有出现一革到底的结局:在历经两个星期的对抗后,反对派终于坐到了政府的谈判桌上,并初步形成了共识。穆巴拉克在做出不连任、(儿子)不接班、修改宪法、重组政府等一系列让步后,也达到绝不提前下台的目的。

  埃及革命没有出现本.阿里一夜间弃国而逃、革命成功的戏剧性场面,确令许多观察家大跌眼镜(还会令许多人感到失望)。但这恐怕是一个符合埃及实际的合理的历史性选择。

  首先,穆巴拉克政权的合法性要高于其它中东国家。虽然穆巴拉克已经连任五次,但第五次却是通过一次真正的多党、多人、公开、公正的竞选。和此前只有一他自己一人竞选完全不同。而且得票率接近90%。这固然由于反对派势力太小,执政党掌控太多资源,但也说明百姓对穆巴拉克此前的执政业绩是认可的。或者出于稳定和惯性再度选择了穆巴拉克。当然,还有一点,穆巴拉克是在和以色列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在军方和民间享有相当的威望。

  其次,穆巴拉克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政治家。埃及地处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又是以色列的邻国,特殊而又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历史,造就了一批批生存如同本能的政治人物。这就是为什么穆巴拉克执政三十年,可以成功躲过十几次暗杀(当萨达特总统遇刺身亡时,他也受伤)。当面临前所未有的抗议示威,他则软硬兼施。既能及时的做出退让,也强硬地划定底线,坚不辞职。他一方面三十年以来第一次任命副总统,分享权力,扩大政权的支持度和执政集团的凝聚力;面对西方的压力和民众的诉求,他承诺不再连任、儿子不会接班、进行宪政改革、和反对派对话。从而相当程度的化解了压力和示威继续存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军、警、民(支持者)维持基本秩序和反击:军队保护重要的机构和设施,治安警察则在冲突的第一线,施加压力,支持者则直接与反对派发生激烈的冲突。就是在谈判上,也体现了高超的政治艺术。他宁可选择长期被镇压的反对派穆斯林兄弟会,也没有选择从海外归来的、西方看好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巴拉迪。这固然是由于巴拉迪长期在外,缺乏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以此向西方施加压力。迫使西方在穆斯林兄弟会和他之间做一个选择,也迫使西方在它们的民主价值观和现实利益做出选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穆巴拉克对长期以来自己权力最大的威胁穆斯林兄弟会打而不死的战略,可谓老谋深算,颇具远见。毕竟西方对穆巴拉克的支持,很大原因是建立在避免极端伊斯兰势力上台的战略需求之上。如果穆斯林兄弟会真的被铲除干净,难免会出现狡兔死,走兽烹的下场。现在当他遇到危机之时,穆斯林兄弟会这张牌果然发生奇效。穆斯林兄弟会愿意参加圆桌会谈并一百八十度改变立场,也很难讲丝毫没有投桃报李之意。

  对话结束之后,新内阁举行反穆巴拉克风潮爆发以来的首次全体会议,同意增加65亿埃及镑的支出,将600万公务员的工资及退休金调高15%, 4月起生效。新内阁也同意成立50亿埃及镑的基金,补偿反政权抗议期间遭到抢劫及受到蓄意破坏影响的人。进一步巩固支持者和分化瓦解抗议者。

  第三,北非发生的这场革命浪潮,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西方的支持。换句话说,西方既不希望这场革命发生,也根本不希望这场革命成功。这不仅仅是这些专制政权是西方的长期盟友,更重要的是,一旦他们倒台,取而代之的不会是亲西方的民主人士,而是极端反西方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这方面西方已有足够的教训。1979年伊朗革命,民众上街要求自由,最后导致极端反西方的伊斯兰势力掌权;2005年贝鲁特之春,民众也是上街争取自由,结果是真主党在黎巴嫩执政;2006年巴勒斯坦民主和自由选举,最后哈马斯上台;阿尔及利亚首次民主选举,第一轮极端伊斯兰势力就获胜,导致军方政变,选举被废除,随后就是长期内战。

  所以自突尼斯革命发生起,西方就不愿意向这些政权施加压力,甚至公开支持。所以才有法国外交部长公然支持本.阿里的镇压,要传授法国对付此类事件的经验,法国的文化部长则公开否认他是独裁。也才有美国副总统否认穆巴拉克是独裁者,奥巴马的特使公开赞扬穆巴拉克是老朋友,需要继续留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则表示,穆巴拉克匆忙下台,可能危及埃及的民主转型,提高埃及选举的复杂性。希拉里甚至搬出埃及宪法,指穆巴拉克此刻走人,埃及必须于60天内举行大选,这对政府或反对党都过于仓促。(只是干了二十多年、三十多年毫无任期限制的这些领袖在西方眼里都不是独裁者,哪么中国有任期限制的制度就更算不上了吧?)

  当然西方政客对这些专制政权的支持也不纯是为了国家利益。法国外交部长承认在突尼斯人民起义之时,也就是圣诞节和元旦之际,她应本.阿里核心成员之邀,乘其私人飞机到突尼斯度假。法国总理费永则尴尬的承认,新年期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借给他及其家人一架飞机以及乘船游览尼罗河。另外,当外交部长面对外界要其辞职的压力时,费永总理以及萨科奇总统都对她表现了支持。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家,第一年就收了沙特王室三十万美元的礼物。假设这些腐败的专制政权都倒台的话,这些民主国家的公仆们还怎样面对自己塑造的民主神话和普世价值。

  还要补充一点的是,美国自己出人、出钱、流血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的民主政权已成为世人的笑柄。就在现在,阿富汗最大的喀布尔银行即将倒闭,因为高达九亿美元的巨款不翼而飞!这家银行的背后则是现任总统卡尔扎伊的弟弟以及众多政客----他们挪用到迪拜进行投机,结果血本无归。阿富汗政府长期以来依靠喀布尔银行发放工资、支付军费。如果这家银行倒闭,阿富汗政府也要关门大吉。唯一的解决之道是美国为他们的腐败买单而已。正如德国报刊(《吕贝克新闻报》)所承认的:一旦高尚的价值和庸俗的利益发生冲突的话,强权大国从来都是把利益放在首位的。(我一直很奇怪西方何以有脸面振振有词的指责中国支持苏丹、缅甸、朝鲜、伊朗。更为奇怪的是海内外自由派竟然也如此的不辨事实?)

  第四,这场革命的起因是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冲击下造成的更加严重的失业、通货膨胀。至于腐败和长期执政只是催化剂而已。所以这不是一场意识形态革命,套用中国的话来讲,不是路线斗争,只要不是路线斗争,就可能妥协。而意识形态之争,则往往是鱼死网破。事实上,无论是哪一方都有共同的意识形态:伊斯兰教,区别只在于哪一个更世俗,哪一个更宗教。穆斯林兄弟会的口号“伊斯兰教就是答案。”而在穆巴拉克看来,不违反伊斯兰教的现代化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利益之争,只要一方愿意妥协、让步和分享权力,另一方哪能不欣然而就呢?更何况穆斯林兄弟会长期受到半真半假妥协式的镇压,岂能不知道妥协的妙处?且不说以它的实力是否能够真的推翻穆巴拉克,就是真的推翻了,其政权能否得到全体埃及人以及西方的认可呢?更何况,根据经验,伊斯兰势力从来不害怕民主选举,向来都是民主选举的受益者。既然西方和民众要求穆巴拉克打开民主宪政大门,穆斯林兄弟会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这场革命走向今天的妥协,还和亲西方的巴拉迪势力缺乏经验和民众支持有关。本来,不管这场革命因何而起,民众的口号还是西方的价值观民主和自由。长期受西方青睐、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巴拉迪至少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但一方面由于他长期在海外,在埃及国内缺少根基和影响力,民众认同度不高。不过更重要的是,他实在缺乏政治经验。他既不明白西方的利益和立场,也不知道政治的诀窍在于妥协。他一个局外之人,如果能借助西方的支持,在这场政治博弈大盘中分得一席之地,已是最佳的效果。毕竟在意识形态上,穆巴拉克和穆斯林兄弟会并没有根本的不同,而巴拉迪则是异类----或者说他才是真正的革命派。结果,一个既不知已也不知彼的巴拉迪,左批西方(不支持民主运动),右打穆巴拉克(要他立即辞职、废除宪法、解散国会),还拒绝(或者没有被邀请)参加圆桌会议,形同被边缘化。一个真正的革命派被边缘化,革命还能持续多久?

  事实上,这场革命的命运在一开始就取决于穆巴拉克的政治手腕、意志以及西方的利益盘算。民众和反对党都不过是穆巴拉克和西方的筹码而已。正如德国《每日镜报》所总结的:纯洁无暇的民主在世界上从来就是例外,而不是普遍规律。

  如果不出意外,短期来看,埃及的政治局势将沿着如下逻辑发展:修改宪法,限定任期,九月份举行各党派参加的选举(和2005年相比,唯一的不同在于穆斯林兄弟会获得了合法参选的权力----这也是这场革命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不知西方心头滋味如何)。穆巴拉克虽然不再连任,但在他主导下的转型将保证他的政治派别继续占据权力中枢,他个人则全身而退。从长期看,如果政治改革之后的埃及仍然无法解决民生问题(可能性很大,埃及八千万人口,又不是产油国,长期依靠西方和沙特等的财政支持),极端势力会走向前台。人类的历史也一再证明了,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易产生极端主义。有人把埃及的经济落后归于腐败和专制,恐怕是倒因为果,恰恰是埃及的贫穷和落后,才导致埃及今天的腐败和专制。当极端伊斯兰势力走向前台之时,是穆巴拉克在危机中复出或出现另一个强人,还是埃及成为下一个伊朗,都有待观察。但不管哪一种结果,都将验证这场革命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