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说课的情境创设:汉代江都相董仲舒与中国古代的求雨仪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32:38
 

汉代江都相董仲舒与中国古代的求雨仪式

王自立

春节一过,便可以见到“天街小雨嫩如酥”那种细雨绵绵的春日景象,不禁联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事实上,中国古代常常在春天(尤其是早春的中国北方)发生干旱,因此才有了“春雨贵如油”的民谚,也让杜甫留下了“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这样描写旱情的诗句。而因为科技生产力的低下,当时一旦发生干旱,人们往往只能通过举行求雨仪式、希望得到上苍的恩赐而解决旱情——而过程最为人们深刻牢记、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求雨仪式就出现在2100多年之前的汉代扬州,他的策划者、组织者就是当时官任江都国国相的一代大儒董仲舒。

汉代扬州求雨仪式:《史记》、《汉书》记载相同

先来认识一个平时不太用到的字——“雩”(yú)。按照《说文解字》上的解释,“雩”的意思是“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也就是求雨的意思,古代求雨仪式因此往往被称为“雩祭”、“雩祈”或是“雩舞”等。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牧生产为主的国度,影响粮食收成的重要因素是雨水。因此,雨水是决定农牧生产的命脉,也直接关系到国库的收入与王朝的稳定。自古以来,祈求风调雨顺、旱年祷风求雨便一直受到上自国君、下至平民的极高重视,因此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如《周礼·春官·司巫》中这样的记载:“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巫师卜卦、儿童舞雩的祭祀方式,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求雨仪式。甚而至于出现了商汤王舍身火海而求雨于桑林即“商汤祷雨”的壮烈故事——但民间故事当中传说的成分显而易见,反倒冲淡了其真实性,因此,人们大多只是将它作为神话传说故事来欣赏。

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古代雩祭仪式出现在汉代、当时的江都国(今扬州),从《史记》、《汉书》之中,我们能够找到相应的记载。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道:“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而班固的《汉书》也有相应的记述,但是,他一字不差地完全抄录了早于他一百多年的司马迁《史记》中相关的内容,因而此处无须赘录。

这里所引用的《史记》、《汉书》中的文字乃是文言文,需要将它们翻译成白话文以方便今天读者的阅读。

第一句中的《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由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到了西汉,研究《春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董仲舒就是当时《春秋》公羊学派的领袖人物。他对《春秋》的诠释如维护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维护统治秩序的诛讨乱臣贼子之义等有很多与当时西汉统治者的需要正相契合,都可以直接用来解决现实政治问题,因而。尤其是董仲舒对《春秋》学加进了大量天人感应、灾异祥瑞之类的内容,并通过阴阳学说加以解释、说明、佐证,从而增加了《春秋》学神秘主义思想倾向,更加合乎汉武帝的口味,董仲舒的地位因此得到更大的提升、影响也随之扩大。

“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是直接说求雨的。关闭所有含有“阳”、开启所有含有“阴”的东西,这是求雨过程中至为重要的一个细节,而这也能充分反映出董仲舒阴阳学说与其他学说的不同之处。求雨如此,反之,则可以止雨。

重要的是下一句——“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文中据说的这个“国”,指的就是江都国,即今天的扬州。与董仲舒处于同一时代并相互熟悉的司马迁想在书中告诉读者的是,董仲舒在扬州的求雨实践从未失手,每次都能获得成功——人们期盼的甘霖,总是在他举行祭祀仪式之后如期而至。

简言之,前面所引用的《史记》、《汉书》中的文字,意思就是说董仲舒因为精通阴阳之学,可以通过特殊的方法随心所欲地来求雨、止雨。

为什么可以断言董仲舒的求雨仪式最初是产生于扬州呢?有董仲舒自己的文章可以证明,那就是《奏江都王求雨》、《请求雨》等。而不少学者也在不断证明,《春秋繁露》中的《求雨》、《止雨》也是创作于董仲舒官任扬州之时。

董仲舒在扬州举行雩祭:当年过程的重新回放

那么,当年董仲舒在扬州是如何举行雩祭求雨仪式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西汉初期,定都广陵的吴国即当时的整个扬州地区经过吴王刘濞“开山铸钱,煮海为盐”的苦心经营,国力强盛,富甲一方。但后来刘濞等诸侯国发动的“七国之乱”失败后,汉景帝撤除了吴王国,另建辖地较小的江都国,封其子刘非为江都王。武帝即位后,为防止刘非步刘濞后尘,于是就选派著名的大学问家董仲舒担任江都相,对刘非进行协助、辅导。当时,董仲舒已经是一位深通公羊学的大儒,曾向汉武帝建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来到扬州担任江都相期间,提出“正谊明道”的主张,对刘非以礼匡正,使这位骄王有所约束、不敢胡来;加之倡导“兴礼乐、致教化”而形成了扬州百姓好礼重教的民风,可以说是不辱使命。当然,我们更要来看看他在扬州期间到底是如何求雨的。

董仲舒到江都国任国相这一年,正赶上江都国一带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董仲舒认为这正是教育刘非的极好时机,于是他就对刘非说,这次久旱不雨,是上天的惩戒,必须举行祈天求雨的仪式,以求五谷丰登。而方法嘛,董仲舒用的当然是他创造的“天人感应说”加上经他改造之后的“阴阳学”。

第二天,董仲舒令江都国内所有的南门都关上,不准用火——这便是前文提及的“闭诸阳”。并且要求把所有的北门都打开——这是“纵诸阴”。按照云从龙、云多则雨至的原理,董仲舒不仅要求在祭坛前摆放清酒、猪肉、公鸡、盐巴等上供,他还要求用干净的泥土在祭坛前的中央空旷地带堆成一条长八丈的大苍龙、七条长四丈的小土龙;另外,他还要求在祭坛之前挖八尺见方、一尺深的水池,里面放上五只活蹦乱跳的瘌蛤蟆。接着出现的在祭坛前随乐起舞的八个身穿青衣的男女儿童,和口中念念有词不停地向上天祈祷的巫祝卜师,加上用水洒在身上的所有参加祭祀活动之人,一时间,人们的神情极为专注、现场的气氛极为严肃、祭祀的场面极为壮观——刘非、董仲舒等大小官员都长跪在设好的祭天坛下,求老天爷快快下雨。

事实上,就像后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一样,其实,董仲舒因为懂天文、知风象,得知近日要下大雨才要求刘非这样设坛求雨的。也正像董仲舒预计的那样,在他设坛求雨不久,天上果真下起了瓢泼大雨,而且一下就是整整好几天,江都国的旱情得到了彻底的解除。

当然,董仲舒求雨仪式的过程也并非随便之举,换言之,他的每次求雨绝非贸然行事。因为他懂阴阳五行、知天文地理、明日月气象,因此,他是在经过科学的计算,从而推测出近期内的雨水变化才开始“导演”求雨或是止雨活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董仲舒的求雨或止雨都是有科学根据的,不过是其他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是水平不够,而达不到他能够“呼风唤雨”的水平罢了。

因此,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除了在《精华》中有“大旱雩祭而请雨,大水鸣鼓而攻社”概述,还有《求雨》、《止雨》的专门章节详细叙述其仪式的过程。尤其是列于第十六卷的《求雨》一章,计1300余字,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而仪式也随之有所变化,介绍可谓具体、详尽。后来,这几乎成为历代求雨的规范格式,从皇帝到知县,每遇天旱设坛祭祀时,都要向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当中的《求雨》一章求教。

董仲舒求雨仪式的影响:历史反响绝不只是一点点

董仲舒求雨仪式自从在江都国成功实施之后,便迅速广为传播,并被官府和民间所认可和接受,成为当时求雨的一种主要方式。

后来,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注意,他是“唯物主义哲学家”而不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对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神学目的论”等都进行了批判,惟独对求雨的雩礼和董仲舒的土龙求雨赞不绝口。王充在《论衡》中阐明了自己对雩祭求雨仪式的观点。前一部分驳斥天人感应论,后一部分说明人君举行雩祭是对人民的关怀,他认为,不管灾害是如何发生的,如果久旱不雨,君主就必须举行雩祭,以表示“惠愍恻隐之恩”,“慰民之望(怨)”,以抚慰百姓心灵、平息百姓的怨气。

特别是到了宋代之后,因为程朱理学的盛行,董仲舒名声大张并进入文庙配祀孔子,他成了中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大儒。由此董仲舒开创的祭天求雨等一并开始走俏,并逐步成为官方支持的民间习俗。

清代时,扬州曾出现过一位因冒着暑热求雨而光荣殉职于任职岗位上的贤太守——何金寿。

1882年夏天,扬州发生了一次特大旱灾。当时,同治元年的榜眼、官任扬州知府的何金寿想尽各种方法来帮助缓解旱情,与百姓共同抗灾。为了求雨,何金寿甚至按照民间传说中的求雨之法,穿着官服,打着赤脚,顶着七月似火的骄阳,一次次到各地的农田内向上苍祷告。后来,他终因气温过高、劳累过度而中暑,不久便因病而逝。何金寿去世之后,他的朋友们和扬州城的百姓一道,将他葬在了扬州郊外。据说,何金寿下葬的那天,扬州城下了很大的雨。那究竟是上苍因为何金寿的诚心所动,而降下缓解旱情的甘霖?还是被何金寿忠于职守、为民献身的精神所感,老天潸然而下的泪水?扬州的老百姓认为,这两者兼而有之。

在董仲舒的求雨之法中,他特别强调了“龙”的作用,凡是求雨必须要制造大龙和小龙,颜色计有苍龙、赤龙、黄龙、白龙、黑龙等五色龙,而“请龙求雨”也成为一种民间最常见的习俗而流传至今。在此过程中,龙的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从土龙升格为龙王,龙王庙遍布全国各地。为避免旱灾发生,人们还进行了不少前期的感情投资,形成了农历二月二“龙头节”、五月二十“分龙节”祭祀龙王的节俗——请龙求雨习俗的变迁呈现出多样化、祭祀化、娱乐化等特点。一直延续到解放之后,董仲舒于两千多年之前开创的求雨仪式仍然出现在相对闭塞的乡村——扬州籍著名作家汪曾祺就曾因此写有《求雨》一文,文中说“第二天,插秧了!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出来了,到处都是人。望儿相信,这雨是他们求下来的”。

不知你是否也相信,这历朝历代的雨,都是运用董仲舒当年在扬州创造的求雨之法求下来的呢?

2011年2月6日正月初四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