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蓝带厨艺学院:再论高职现代化教育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5:45:43
再论高职现代化教育改革——高职教育要改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四大能力”教育 柴福洪(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2) 【摘   要】高职教育改革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是同步的,其改革的本质就是高职教育现代化。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职教育改革过程的回顾,认为其改革思想不系统、不完善,指导性不强,认为我国高职教育要改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职业行为能力与创新、创业四大关键能力。【关键词】获取知识能力 职业行为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  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着教育现代化,高职教育改革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国高职教育改革,其毕业生到底与本科生的区别在哪里?要改出“高职生”与“本科生”的区别出来。到目前为止,其改革思想不系统、不完善、指导性不强,形成的共识只有强化动手能力教学一说,实际上,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 2008年以前,知名专家都认为:高职毕业生必须是在工作过程、行动导向、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项目教学、订单培养等多种说法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培养其专业技术和能力。并对知识与技能的关系,确定为“生物模型”,即技能需要的知识就教,以必须、够用为标准。言下之意,就是与技能教学无关的知识可以放弃。持这一观点的以姜大源、陈解放、邢晖、徐国庆等一批高职教育专家为代表。 2009年初,教育部当时的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教授,针对当时高职教育突出技能教学,轻视文化课教学的现象,公开举张“高职教育两个系统,一是基础课教育系统,二是专业技能培训系统;两个证书,一个毕业证,一个职业资格证[1]”的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并总结为高职院校办学与教学的“1221”模式与“两个系统”论。此后,就再没有新的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新议论了。 目前,全国高教学会高职教育分会和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系会议等机构,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基本拟定:“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原则性意见,另有与“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改革相关的学校理事会,院、系、专业董事会的改革动议。 其实,高职教育改革就是“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实际问题。“教什么”是“类型”问题,解决培养何种类型人才;“怎么教”是“质量”问题,是提高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转化、内化率。 目前,所有改革举措大多是关于“怎么教”的问题,关于“教什么”的问题还没有答案。也就是说,目前的高职教育改革还没有彻底从“知识文化教育”向“技术文化教育”转型,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状态,在“型”的问题没有解决前,再怎么改,其效果只会是事倍功半。高职教育改革,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然后才是“怎么教”的问题。 “怎么教”的问题,本质上是高职教师要研究的问题,高职教育专家们大多没有教学实践经验,最多只是先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介绍而已,具体怎么教,那是高职院校的校长、系主任与教师的责任,专家们和行政力没必要干涉到课堂上去,喧宾夺主。专家们最重要的工作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为此,作者依据高职教育是一线劳动岗位“就业教育”的宏观定位,认为高职教育要改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职业行为能力与创新、创业等四大关键能力。     一、高职要改“知识教育”为“获取知识能力”的教育中国大学的优等生跟欧美大学的同等生相比,考试成绩可以胜过他们,解决问题往往不如;在毕业考试的时候可以胜过他们,毕业十年后,在知识、能力方面往往落后一大截。 中国的学校是老师教给学生大量知识,注重学生记忆大量知识,不注重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校是老师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创造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不注重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律。 中国的学校学生上课时间最多,却很难培养出世界一流创新人才;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上课时间不多,却能培养世界最多的一流创新人才。中国学校的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最多,培养的学生能力却普遍不强;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多,培养的学生却能力普遍较强。 中国人因为受传统的科举教育、考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最大的误区是:教育就是让学生获取知识——知识教育。其实,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没有能力包办代替。老师教给学生知识,是为了让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尤其是高等教育,要由“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向传授“获取知识能力”的教育。 现代“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教学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现成的知识,而要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相对过去容易得多,并且方便、快捷,现代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评论。 因此,高职教学,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唤起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供较多的参与机会。教师是导演、教练的角色,适时适度加以点拨,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德国杰出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与鼓舞。”[2] 二要探索变“学会”为“会学”的教育方法。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自主学习——设问、批判、构建,鼓励学生质疑,促成学生“异想天开”,点燃思想火花,使他们在质疑、批判中学会学习。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是:认识、领会、质疑、深钻细究、探索重构。 三要让学生自我完善。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批、自评,从而提高学习发展力。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技术、认识规范、认识职业、认只岗位、认识人生。并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第斯多惠说:“教育不是要人消极接受,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最终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高职要改“技能教育”为“职业行为能力”的教育从全国100所“高职示范院校”、100所“高职骨干院校”的专业建设方案看,全部内容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一个内容,无非就是加进了实践教学环节,没有从职业行为能力构建上下功夫。而且,还是以课程为主体,不是以技能为中心,没有明确列举出专业技能项目目录,不知道毕业生到底能做那些事情,与中职教育的没有明显区别,更没有职业道德内容教育。 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经社会实践体验,作者认为职业行为的内涵排序是:技术、责任、道德、知识、吃苦(精神)与(意志)毅力。 1、高职的技术,重在“深度”。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各职业工种,日常工作粗看起来,其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其技术的熟练程度决定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高低,工序与时间的合理安排与遵守操作规程等,又决定工程安全、质量等细节。解决工程中的难题,才能体现实践经验的丰富度与技术修养的高低。 技术高低,不仅体现在基本功上,更多的是体现在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上、同一工程工序之间的技术协调上,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与工序间的正确协调,才能体现技术的高等。因此,中职教育应重在基本功的训练,高职教育在重视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更要重视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工序间的正确协调、匹配与职业特色思维模式的训练,这就是技术的深度。 高职教育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不可忽视其“深度”教育。 2、职业责任,重在“精度”。职业行为中,“会做”与“做好”,主要体现地职业责任上。尤其是技术含量不太高的工种,责任感与工作态度是决定工程、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其技术训练反而次之。在高技术领域,责任与态度,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 职业责任出自爱好与忠诚。高职毕业生,首先必须爱这一行;其次是教学应该包括对职业的“忠诚教育”与训练。一个从业者对职业的高度忠诚,对工程、工作质量与客户认真负责的态度,决定职业水平与职业修养的高低。但是,高职教育中,目前不仅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反而对新生入校,存在多种专业选择的限制。这不仅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而且是违背人性规律的行为。高职教育“职业忠诚”的教育与教学,不仅要把社会所有行业与工种视为职业(包括国家领导岗位,也是一种职业),而且要把不同职业摆在同一高度来看待,向学生灌输“职业没有贵贱,只有适合与选择不同”的意识。做任何工作,其责任感与态度决定工作和精细度、工作品质,工作品质是人的品质具体表现。“态度决定一切”就是这个道理。 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树立职业责任意识、强化职业态度观念,是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精度”要求。中国的劳动产品(含精神产品),并不是中国的劳动者比发达国家的工人技术低,而是责任意识不强,造成“粗制乱造”现象。 3、职业道德,重在“高度”。职业道德是职业行为中的核心要素,每一个行业都其行业规矩、道德标准与规范。中国社会,职业人士的职业道德教化缺乏,在我国城乡非正式从业者中普遍存在,而且,正式职业者的职业道德意识也十份低下。如我国普遍存在“差不多就行”、“做成了就可以”、“给多少钱做什么活”、公权力为少数人服务、经济工作者贪污、警员涉黑、医生索贿、教师谋私、执法枉法、监守自盗等等。 因此,高职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要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不仅要专门开设做人的道德教育,还要设计出做职业人的道德教育。并且,不能用政治观念教育取代做“合格接班人”的教育,更不能取代职业道德教育。生产一线的劳动者,政治意识的建立没有道意识构建重要,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内容,而且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教育内容,并且要灌输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一个道德缺失的社会,很难说是一个进步的民族国家。 从某个角度讲,学习“毛论”与“邓论”取代不了道德规范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领域,公共道德与职业道德的高度,决定社会现代化的程度与品质的高低。职业道德教育,决定职业教育的“高度”。 4、文化与专业知识,重在“广度”。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一样,一方面,重视知识的深度,不重视其广度;另方面,中文学不好,还要学英文,中文不会写,英文听不懂。高职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把母语学好,学习外语有个人爱好与天赋问题,没必要要求高职生全部过英语三级考试,把外语教学强化到比母语还高的程度。 文化与专业知识的多寡,基本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发展层次与可能涉猎的行业、职业。“知识决定命运”包括层次与行业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接受研究型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主要是指层次、高度,对职业型高等教育来说,主要是指广域性与宽度。因此,文科高中生就读高职院校,要学习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知识,理科高中生要学习文、史、地等人文科学知识。对没有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和偏科严重、高考低于300分的学生来说,学《大学语文》不及学《应用写作》;学《高等教学》不及学《统计分析》,学《大学英语》不及学《演讲与口才》、《唐诗宋词》等。 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试图把每一个高职学生,培养成“向上运动的发展型”高级人才,要立足于“劳动一线”与学生的智力组合特征,回避学生的智力弱项,发挥其智能特长,尽可能把学生向有优势的方面培养。文化与专业知识重“广度”,高职毕业生的知识量,决定其可能涉猎的行业、职业与技术的广域性。 5、吃苦精神,重在“强度”。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其劳动强度大,没有轻松的岗位。他们的工作,每天8小时以上,有时还要加班加点,这样的劳动强度,没有吃苦精神,是干不下去的。 在许多招工信息中,都有一句“能吃苦耐劳”的特别强调,说明劳动一线的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强度都非常高。即使是饭店的服务工,一整天站着服务,跑进走出,其劳动强度不小。劳动一线的工人、农民、服务人员,长年是体力劳动占主体,我们任何人,都没有理由轻视普通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同时,也要尊重体力劳动者。 职业院校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劳动一线的普通工作人员,也应该有吃苦精神的教育与训练,尤其是独子女占比较大的“90后”,若没有吃苦精神教育,对其就业岗位和劳动一线劳动者的素质需要,不相匹配。吃苦精神教育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6、意志毅力,重在“恒度”。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一线工作”的劳动强度高,而且要长期坚持,没有一定的体力与意志力,很难持之以恒。社会许多工作,不仅要有知识基础、技术含量、态度因素、道德品质、吃苦精神,还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与意志力。 毅力(与恒心),是一个人敢不敢自信、会不会专注、是不是果断、能不能自制和有没有忍受挫折的结晶。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其事业与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但是,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没有涉猎到这一内容(有人认为毅力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其实,毅力包括挫折),高职教育培养有毅力、有恒心、能吃苦、忍挫折的职业劳动者,应该说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 但是,要培养有恒心、有毅力、能吃苦、忍挫折的人才,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深入研究、探索。 三、高职要改“‘听话’教育”为“提高创新能力”的教育中国人和中国的国民教育,继承了封建社会的遗存,具有一种无意识偏好——父母希望子女、老师希望学生,个个都是“纯顺的小绵羊”,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听话就是好孩子”成了全民的无意识定义。实际上,在中国国民教育系统的潜意识里,把中华民族的子孙们,试图都培养成“听别人的话、按别人的意志办事,不能有自己的观点与意志”的“机器人”的倾向。 教师的工作,形式上就是把自己大脑里已有的“程序”输入到学生大脑里就完事了。高职院校的教师,目前事实上是在无意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引导、鼓励、逼育我们的学生驱除主见、批判、判逆意识。从这一观念意义上讲,基本上可以把中国大陆的国民教育,整体上定义为“‘听话’教育”。这种“‘听话’教育”的结果,是棒杀了青少年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这种教育,实际是对社会发展的“犯罪”。而高职教育实践上,也没有把培养创意识与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与内容。 江泽民说:“人的思维创造活动的最好年龄一般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年轻人不但思维敏捷、精力旺盛,而且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地最为快捷,又最少包袱,敢想敢干,再加上其他的有利条件,所以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出现在青年时期居多。” 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发现和突破几乎清一色是年轻人。牛顿23、4岁发现微几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26岁创立相对论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90%是50岁以下的人由于有所创新而获奖,1901~197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60岁以上的人只占不到4%,只有13人。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从科技创新史上看,优秀科学家都是在青年中出现的。我对100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过统计,上世纪前半叶,有创新贡献的科学家平均年龄的高峰是35岁,后半叶,这个年龄高峰后移到37.5岁。     人类社会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的四个大国——英国、美国和德、日,都是“创造力”强的国家,国力强大,是创造出来的。英国,创造了“蒸汽机”,并把它用于工业生产和航海与陆运,奠定了英国在工业机器大生产时代的主导地位。 美国,创造了“发电机”,引领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技术的应用,极大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使美国率先进入电气时代。接着,又创造了“核能利用”技术,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洁而稳定的电源;再接着,又创造了航天和空间技术,为气象、通讯、导航等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后来,又创造了机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数字科学与技术,使互联网迅速得到普及,使人类社会步入文化传播新的历史阶段。 德国人仅在19世纪,发明了微积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发现了电磁波,1901年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设计了一种效率较高的内燃发动机,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其汽车工业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棒的。并兴办了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洪堡大学。 日本,虽然没有标志性的创造科学与技术,但教育的发展为日本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战败后的1947年,日本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1975年,日本颁布《私立学校法》,如今私立学校在日本已占据半壁江山。2006年,日本已经进入大学“普及”时代。它的科学技术创造采用“创造性模仿,超越性改进”的路线,实现了“加工贸易立国”的战略。从1996年至2006年,政府共投入科研经费41万亿日元,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仅次于美国。在机器人技术、环境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产业技术等领域均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明朝初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国的航海技术和装备优于西方,但到1492年,即明弘治年间,哥伦布的船队已经到了美洲,我们却放弃了海外探索。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的时候,西方在天文、历算和火器方面已经明显领先于中国了,以至于徐光启等官员要虚心地向他学习。这一学就是400年,到21世纪初,中国在高速铁路技术上,走的是日本一样的路线,也是采用“创造性学习,超越性改进”的方法,实现了首个世界第一。中国之所以在工业革命时期落后了,主要是“听话”的封建意识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因此,中国大陆21世纪的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培养人的“创造力”,改变目前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灌输式做法。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发明、发现的高端人才。因为,创新劳动是一个集群,有高端、中端、低端三类创新劳动,高职毕业生的创新劳动处于低端位置。 高端的是创造、发明、发现层面的科学、理论创新劳动;中端的是生产技术、工艺与管理体制、机制层面的技艺、模式创新劳动;低端的是技术改进、效率提高、品质提升、发展空间层面的生产、服务创新劳动。现代产业集群的背后的动力源,就是上述三个层面的创新劳动集群的创造力支撑着。 过去,我们把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劳动的本质,新的劳动形态分类,应该划分为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当代社会的重复劳动大多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人的劳动主要是创新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是创新劳动。 所以,高职教育必须改变目前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要改“‘听话’教育”为“提高创新能力”的教育,其根本方法有二:一是解决问题要采用多项选择,比较分析优缺点,对事物不能绝对化。二是改变现有限制学生学习自由的一切规范,给学生学习自由,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学生不喜欢学的东西,允许其选修其他喜欢的课程,发掘学生创新智能,用自主与自由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四、高职要改“打工教育”为“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我国的高职教育,事先设定的教育内容主体是技术和职业能力,似乎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前提就是“打工”。高职教育设计,没有考虑高职毕业生的创业问题。而中国社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完全是由市场调节,给了高职生自主就业的自由,却没有自主创业的基础,这不能不说是高职教育的缺失。 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创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人类智能的一种普通组合形式。一个社会对创业人才培养的缺失,是最大的财富浪费。 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其主要特征,一是创造具有“更多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二是需要贡献必要的时间,付出极大的努力;三是要承担必然存在的风险,如财务、精神、社会领域及家庭等风险;四是创业报酬、金钱、独立自主、个人满足。其风险与收益同在,给对未来充满憧憬与致富梦想的高职青年毕业生,以极大的诱惑力。可是,我们的高职教育设计者们,却没有满足学生和社会在创业方面的需要。 要谈创业教育,我们的教育家们马上就想到“企业管理”专业,其实,创业教育与“企业管理”不是一个层面的教育,“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的还是打工者,只是一个“打工皇帝”罢了。创业教育是学习如何从无到有,最终成为企业老板的过程,是招聘打工的人才,而“企业管理”是创业者成功之后聘用的打工者之一。 1963年6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台州的李书福,现任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沃尔沃公司董事长。1982年高中毕业的李书福,做的第一件事是父亲给了他120元钱,买了个相机,骑着自行车满街给人照相,半年后赚到1000元,才正式开起了照相馆。第二件事是收集废品炼贵金属,第三件事开始做冰箱蒸发器。通过三件事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经验,1986年才开始生产北极花冰箱;1989年开始任浙江台州吉利装潢材料厂厂长,这一期间在海南地产热中摔过大跟头;1992年~1995年在燕山大学深造,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95年才任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2010年收购沃尔沃公司成功并任董事长。 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创业过程不但充满了激情、艰辛、挫折、忧虑、痛苦和徘徊,而且还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当然,渐进的成功也将带来无穷的欢乐与分享不尽的幸福。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财富现象,是一种需要创业者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 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 创业本身不是高技术,也不是科学创造与发明。马云和阿里巴巴没有重大的科学发现,却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奇迹。比尔•盖茨多次被人讥讽为没有自己的原创产品,但靠之起家的basic语言,并非他自己发明,为他带来滚滚财源的当家产品dos是从其他公司购买的,windows借用了施乐公司和苹果公司的技术,IE浏览器源于网景公司的创意,office办公系统的多数软件出自微软收购的公司。微软公司虽然没有自己的创造,但他们善于“再次发现”别人的创造,更重要的是“重新组合”为新的产品,终于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典范。 创业是一种意识、一种冲动、一种眼光,是多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对更大财富的追求。这样的“要素新组合”与财富追求的人才,一般是可遇而不可求,成功的少,失败的多,但又是社会最稀缺的人才。高职教育,在高职毕业生就业自由、自主择业条件下,应该把创业教育作为教育内容之一,并探索这种“创业意识、冲动、眼光”的源动力所在,力求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教育改革,到底如何进行?方向怎如何把握?其中,“教什么”是“学术”问题,“怎么教”是“艺术”问题,学术与艺术问题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各有各的观点。需要全国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同仁共同努力,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新路子。即使本文提到的“吃苦精神、意志毅力”教育,采用什么行动、事件、过程来培养,还是个未知数;“公共与职业道德”、“创新、创业”教育,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理想、设想与结果、效果,总是有距离的,要找到一个好的载体,提高理想与设想的转化率,没有三五年实践,很难奏效。                                          2011年1月12日                           参考文献:[1] 张尧学,探索中国特色高教改革和管理模式(访谈)[J],管理观察,2009年2月上旬刊.[2]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                          作者简介:柴福洪,男, (1957年5月--),湖北蕲春人,经济学硕士,黄冈职院教授,高职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公共经济。E---mail :chaifh1957@sina.com.联系方式:电话:0713-8348688 传真:0713-8345265 地    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桃园街109号 邮编:43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