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花丛录txt全集下载:大师之路【尼采-重估一切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05:20

重估一切价值

    尼采思想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它改造了许许多多构成西方思想遗产的观念和价值——例如理性、自然、上帝、时间、宗教和德性等等。雅斯贝尔斯说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而此颤栗的最后意义尚未被估价出来[1]。加达默尔在90岁的时候曾评论道,20世纪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发了他们富于创造性的作品的观念和意象[2]。弗洛伊德、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福柯、德鲁兹和德里达都是深受尼采影响的大陆哲学家。而他直接影响的文学家也可以开出一长串名单: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鲁迅……在英美,他的著作逐渐被广泛接受,尤其是在二战之后,人们发现第三帝国完全不知羞耻地歪曲了尼采的著作,纳粹对他的哲学所作的解释是令人无法容忍的误读。不过,除了许多认真细致的诠释之外,有些误读也扩大了尼采的影响。他的思想一直被视为一种过程形而上学,并把他和柏格森、怀特海和新达尔文主义者相比较。他还被解读为一位伦理学家,一位以权力意志取代了上帝的奇怪的神学家。他的哲学更通常被理解为虚无主义的,只是一大堆无从确证的信念和洞见,支撑生存的希望和信心。

    但尼采不是一位形而上学家、道德学家、神学家,在这些词的通常意义上也不是虚无主义者。他的思想力度已经穿透并超越了那些构成宗教、道德和哲学传统的价值、观念;同时,他又开启了一种思考和评价的新方式。尼采哲学与其说主要是在致力于构造一个完美的思想体系,并加以不断的修正、补充和捍卫,倒不如说是一个生命的自我超越(self-overcoming)的过程。正如尼采借查拉斯图特拉(或译苏鲁支)之口所说的:“这便是生命亲自说给我听的秘密:‘看呵’,他说,‘我便是那必须时常超过自己的东西。……’”[3]

    尼采自幼身体孱弱,但勤奋好学,极具语言和音乐天赋,且生就了特立独行的性格和浪漫主义的气质。1865年,转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的尼采,与叔本华的《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一见如故,并为之倾倒。叔本华的思想可以看作尼采哲学思考的起点,但叔本华是从生命意志(will to live)走向了虚无,而尼采却是把权力意志(will to power)塑造成超人。

    1869年,年仅25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这在别人看来自然是功成名就的开端,但这时尼采却已不再钟情于语言学,而是开始步入哲学的殿堂了。他也没有像别人想像的那样发表一部才华横溢的语言学著作,而是于1872年出版了《悲剧的诞生》。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尼采批判了西方理性和思辨传统之父苏格拉底,因为苏格拉底所代表的纯粹学者的节制与欢愉是希腊衰颓的开端,它使昔日表现于马拉松的雄壮体魄和心灵,被多疑寡断的文明所凌夷,体力和心力一天天趋于贫弱了。然而,《悲剧的诞生》不但是他反叛生涯的诞生之日,也是他人生悲剧的发端之时。

    大失所望的学术界保持了克制的沉默,但尼采所崇拜的大音乐家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却对此书赞口不绝,而尼采也喜爱瓦格纳音乐中所体现的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和革命气质。他们开始了信任、欢愉而深沉的交往。但亲密的友谊不久就出现了裂痕。尼采与瓦格纳的关系是思想史上的一桩公案,但关系破裂的基本原因却不难索解:尼采的批判锋芒和超越精神一天天锐利起来,而瓦格纳却向尼采所鄙视的一切东西一天天沉沦下去。在瓦格纳宣布自己已经是一个基督徒之后,尼采无法忍受这种堕落,在《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一书中毫无掩饰地批判了瓦格纳。不过,这时尼采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对教授生涯也厌倦了,遂于1879年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者”生涯。

    在这十年中,他游历了温暖而美丽的意大利,经历了爱情的欢愉和失恋的打击,同时也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作热潮。1883年,他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的第一部分。1888年,他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反基督徒》、《瞧,这个人》和《尼采反对瓦格纳》等五部重要著作。

    1889年,在都灵的大街上,发生了悲剧性的一幕:尼采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或许这时的尼采也已不堪疯狂的理智的虐待了。虽然直到1900年他才最终与世长辞,但哲学家狄奥尼索斯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尼采在那一刻就已经死了,当时他才45岁。

    一般把尼采的哲学活动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870年至1876年,这段时间他主要在研究希腊悲剧和哲学,批判苏格拉底,而崇尚叔本华和瓦格纳;第二时期为1877至1882年,这是他超越叔本华和瓦格纳,向着怀疑主义突进的精神彷徨期;第三时期为1883至1889年,这时他的思想穿透了怀疑和虚无,重估一切价值,建立了以权力意志为核心的超人哲学。

    尼采著作的论述范围之广、立意之深很少有人能够企及,而他那言若古井,意若飘风的文风更令人神往。他将哲学的深邃、诗歌的浪漫、音乐的震撼、心理学的精细和语言学的广博融为一体,独具风姿,自成一家。

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是尼采哲学的起点。尼采认为,叔本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站在人生之画面前,将它的全部画意解释给我们听。而每一种伟大的哲学所应当说的话是:这就是人生之画的全景,从这里来寻求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吧。尼采一生的工作主旨就是展开人生的全景图,撕开遮蔽在上面的矫饰,让生命的激情绽开。它可以简化为两个词:重估与超越。尼采在自传中说:“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这就是我给人类最高自我觉悟活动的公式,这一活动在我身上已成为血肉和精神了”[4]。因此,尼采把“重估一切价值”定名为未完成的总结性著作《权力意志》的副标题。他所重估和消解的主要是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中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

    尼采在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就向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据他自己说,这本书有两个根本性的革新:一是对希腊的狄奥尼索斯(Dionysus,酒神)现象的认识,把这一现象视为希腊艺术的根据之一,并首次对此进行了心理学分析;二是首次认识到苏格拉底主义是希腊消亡的工具,是典型的颓废派。因为苏格拉底用理性对抗本能,而尼采坚决主张理性就是埋葬生命的危险的暴力。尼采把苏格拉底作为代表理性乐观主义者的原型,他深信万物的本性皆可穷究,认为知识是真正的万灵药,而错误本身即是灾祸。深入事物的根本,辨别真知灼见与假象错误,在苏格拉底式的人看来是人类最高尚甚至唯一的真正使命。因此,从苏格拉底开始,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程序就被尊崇为在其他一切能力之上的最高级的活动和最可赞赏的天赋。甚至最崇高的道德行为和灵魂的宁静,在苏格拉底及其志同道合的后继者看来,都可由知识的辩证法推导出来,因而是可传授的。谁亲身体验到苏格拉底式的认知的快乐,谁就必定感觉到,世上没有比编织牢不可破的知识之网这种欲求更为强烈的求生的刺激了。这种人被苏格拉底式的求知欲束缚住,妄想知识可以治愈生存的永恒创伤,但最后只是“随身拖曳着一大堆不消化的知识石块”[5],而看不见人格。

    尼采对这种理性主义做了这样的概括:“哲学家们,对表面、痛楚、死亡、肉体、感官、命运、束缚和一切无目的的东西,都报有成见。他们相信:1.绝对的认识;2.以认识为目的的知识;3.美德和幸福联姻;4.人的行为是可以认识的”[6]。他认为,这种由理性主义支配的思想和文化的一个根本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每一个人所独特具有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在其支配下的以往哲学的几乎所有概念(如主体、对象、实体、意识、认识、真理等)都是虚构和谬误的结果,不能用来确定人的使命,估价人的事业。因此,为了使人的本能不受束缚,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具有真正的价值,便必须摧毁被理性主义神圣化的旧观念,以本能冲动造反逻格斯(Logos),以肉体崇拜取代精神崇拜,并把它们当作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出发点的新观念。尼采找到了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酒神和日神(阿波罗)共同塑造了希腊艺术的气质。日神代表造型艺术,酒神代表音乐舞蹈;日神代表幻想、追求、理性、道德,而酒神则代表真实、破坏、疯狂、本能。虽然它们都植根于人的至深本能,但后者的精神比前者更重要。尼采把酒神的激情转化为哲学的激情,使之体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意味着人的一切原始冲动都获得解放,而不受任何理性观念或原则的约束。酒神的世界是一个狂醉的世界,这是个人的生命与世界的生命融为一体的世界,人性的深处在其中得到了充分表达,人的生命感受也最强烈。真正的哲学就应是酒神的哲学。尼采说:“我是哲学家狄俄尼索斯的弟子。看来我宁愿作萨蹄尔,也不想当圣徒”[7]。“但愿人们不只是永久地必须听着一切夸张的夸张,这个字:世界、世界、世界,因为每个人究竟应该正直地谈论人、人、人!”[8]。

    不愿当圣徒的哲学家要让哲学成为伦理意义上的实践哲学,肯定价值而消解真理。“创造了这个有价值的世界的是我们!……崇敬真理乃是虚幻假像的结果”[9]。“真理就是这样一类错误,要是没有它,某一类生物就活不成。价值对生命来说,才是最终决定的东西”[10]。既然人永远不会同实在本身发生联系,而只与由人赋予意义的实在发生关系,任何概念、判断、表象都是出于需要、激情和本能,那么从外表上来看,由人们的表象、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所表达的世界是一个理性的世界,但其实这个世界是由人的创造精神亲手造就的世界,所谓真理无非是主体用来满足自己的某种目的的工具、手段,即“作为保存的手段,作为权力意志”[11]。因此,“哲学的迷误,就在于不把逻辑和理性范畴看成一种手段,用来使世界适应有用的目的(‘从原则上说’是有用的伪造),而认为可以在其中找到真理的标准,实在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其实只是这样一种原则上是伪造的体系在生物学上的利用。……是把相对性绝对化了”[12]。

    “狄奥尼索斯是十字架上的耶稣的对头”[13]。狄奥尼索斯的弟子也对基督教以及以之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尼采看来,包括道德观念在内的欧洲文化是基督教观念统治的产物。它们正是从基督教取得诚实、服从命运、同情和怜悯弱者、不相信自己的力量等观念。它们扼杀每一个人所独特地拥有的生命力和原始的本能冲动,扼杀人的个性、自由和创造性,使人消沉颓废,麻木不仁。在《善恶的彼岸》中尼采发现了两种主要道德类型,即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并在《道德的谱系》等著作中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指出,首先,基督教源出于嫉妒与仇恨,是一种对高贵价值的统治的大反叛;其次,良知并非人心中的上帝之声,而是残忍的本能;第三,禁欲主义理想、教士理想是灭绝意志的颓废理想,它们之所以有力,只是因为没有发现比它更好的东西,没有遭遇查拉斯图特拉。

    他认为基督教伦理所奉行的是奴隶道德,即他比作群畜的普通人、下等人所遵奉的道德。这些人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没有奋发有为的生活理想和自我创造的愿望,他们把获得功利当作生活和行为的准则,把怜悯、同情、仁慈、宽恕等品性赞为美德,把强者和具有独立的个性的个人当作危险人物、恶人。他们害怕、嫉妒、仇视强者,企图通过把他们自己所遵奉的畜群道德原则当作绝对的东西来对抗强者,要求强者接受这种道德原则,抑制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怜悯、同情、爱护弱者,而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去压迫和牺牲弱者,也就是消灭强弱之间的差别,实现普遍的平等。而理性主义思想家、民主主义者乃至社会主义者所宣扬的平等、自由、博爱等原则正是据此提出的。以这种道德为标准的文化必然是颓废的文化,而欧洲文明的堕落、颓废也正是这种道德原则支配的产物。

    他所偏爱的主人道德,则是高级的人、上等人所奉行的道德。他们的生命和本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们不受任何确定的、被认为是普遍的道德原则的约束,超出于奴隶道德的善恶标准之外。他们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尺度来创造价值、制定道德观念。高贵的人把一切高尚的、威严刚毅和值得骄傲的东西,即一切能发挥个人的内在的生命力和本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能动性的东西当作善,而把一切卑劣的、柔弱平庸、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精神的东西,一切乞求同情、怜悯之类的东西当作恶。因此,上等人、强者应当有这样一个基本的信念:整个社会不是为了其本身,而是为了他们而存在,即充当上等人、贵族提高其地位,履行其职责的基础和脚手架。基于这种信念,尼采认为必须重建等级制,“上等人有必要向群众宣战”。把抬高下等人的一切活动“整个拉到光天化日之下,拉到法庭上去。”[14]

    在《权力意志》中,尼采更用权力意志取代了道德。“定理一:根本没有什么道德行为:全属臆造。……定理二:区分‘道德’和‘非道德’的整个出发点是,……道德论断只同自由的意图和行为有关。但这整个意图和行为的类则纯系捏造。因为,道德标准所依据的世界是根本没有的——不存在道德和非道德的行为”[15]。因此,问题应该是:道德是何人的权力意志?道德价值的权力意志意味着什么?他的回答是:它背后隐藏着三种权力:群畜反对强者和独立者的本能;受难者和败类反对成功者的本能;平庸者反对杰出者的本能。而道德同生命基本本能斗争的历史本身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非道德[16]。

    尼采对基督教伦理的洞察和对人性的两极的反思自有其深刻之处,但他浓厚的贵族情结和对个人意志的过分强调却导致了过分激烈的理论反弹,因此,他能够被纳粹别有用心的加以利用也就无足怪了。

权力意志与超人哲学

    在尼采看来,基督教衰颓的道德观念导致了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不过,虚无主义有双重意义:消极的和积极的。前者可视为叔本华的归宿,而后者则是尼采的目标,即它可以作为强力的象征,表现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是尼采的理论基点,它把人的生命理解为一种冲动、冲创和创造力,一个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活动过程。当生命意志是表现、释放、改善、增长内在的生命力的意志时,它就是权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这里的权力是广义的,它指的是人不断地改善、扩大、增长、超越自身的生命力,而不能仅仅归结为追求政治权力的意志。具体说来,“权力意志专门化为谋生图存,谋求财产、工具、奴仆(俯首听命者),谋求当统治者:人体就是例证。……除了为意志而意志之外,根本不存在别的什么因果关系,用机械论是解释不了的”[17]。人是权力意志,世界也是如此:永远在自我创造、永远在自我摧毁的酒神世界,双重销魂的秘密世界,无目的的超出善恶的世界……

    尼采指出,在不同等级的人当中,权力意志的表现也不同:(1)在被压迫者和各种奴隶那里表现为争取“自由”的意志,目的似乎仅仅是解放,从道德和宗教意义上说,是仅仅对自己的良心负责、福音的自由等等;(2)在比较有力、正在向权力迈进的人当中,是作为争取超等权力的意志;(3)在最有力、最雄厚、最独立和最有胆量的人当中,作为对“人类”、对“人民”、对“福音”、对“真理”和“上帝”的“爱”,作为同情、自我牺牲等等,作为征服、俘虏、役使的活动,作为参与一种可以受自己指挥的巨大权力的本能活动:这是英雄、先知、凯撒、救世主、耶稣[18]。

    尼采用权力意志勾画出一幅永恒轮回的世界图景,以排除基督教对某种绝对的、彼岸的目标的追求,而肯定现实的世界和人生。他认为这是对他的学说及其理论前提和结果的阐述,亦是其证明。他以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学说为佐证,认为权力意志不会永远停留于某种状态中,除了不断地流动、不断地变化本身以外,它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因此,“世界就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无站无终;一种常住不变的力量,永不变大变小,永不消耗,只是流转易形,而总量不变;……一个奔腾泛滥的力量的海洋,永远在流转易形,永远在回流,无穷岁月的回流,以各种形态潮汐相间,从最简单的涌向最复杂的,从最净的、最硬的、最冷的涌向最烫的、最野的、最自相矛盾的,然后再从丰盛回到简单,从矛盾的纠缠回到单一的愉悦,在这种万化如一、千古不移的状态中肯定自己,祝福自己是永远必定回来的东西。是一种不知满足、不知厌倦、不知疲劳的迁化……”[19]。

    在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当中,“人类不是目的,超人(overman)才是目的!”[20]。在欧洲的虚无主义杀死了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之后,人就必须自我超越,成为超人,真正的哲学应当成为超人哲学。这便是尼采哲学的旨归。

    尼采敏锐地感到,虚无主义已经站到欧洲的大门口,由苏格拉底和基督教肇始的西方文明导致了悲观主义,而悲观主义又发展为虚无主义,这意味着人类的日益堕落和退化。真正创造性的文化一片凋零,市侩文化充斥一切场合,随之而来的是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被压抑和扼杀,人们处于一种麻木的、无目标、无标准的状态。于是,尼采呼唤像查拉斯图特拉这样的超人出现:“一切天神皆已死去;如今我们希望超人长生”[21]。

    在《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中,尼采将超人与末人对立起来。末人的个性被泯灭了,他们按习惯的、传统的思想方式和道德规范来思想和行动;他们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一切模仿别人或听别人指使,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因而庸庸碌碌、苟且偷生。总之,末人是缺乏旺盛的权力意志的人,是为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所产生的奴隶道德所支配的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莫不如此。而超人的根本特色就是权力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冲破了一切传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的束缚。他们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是具有超群的智力、坚强的意志、绝对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的人。超人好像大海,抛起猛浪,吞没浊世和一切污行;超人好似狂风暴雨,震慑一切。现实人类卑微懦弱,而超人则勇猛刚强,他们逾越一切、重估一切。超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立法者,本身不受任何法律约束,超人是道德和真理的准绳,本身不受任何道德和真理的制约。尼采曾经区分了三种人生境界:第一种是“你应”,即无条件的服从,无论是斯多亚主义、基督教,还是康德哲学中都在这样要求;更高一级的是英雄人物的“我要”;比“我要”更高一级的则是“我是”,这是古希腊诸神的境界[22]。超人无疑就是达到了“我是”境界的人。但“我是”什么?是狄奥尼索斯的本能冲动?是权力意志本身?是大地的意义?都是!但超人是无法界定的,超人的价值就体现在他对一切价值的重估上,体现在他不断的自我超越上。

    现在我教你们丢开我,自己去寻找自己;当你们皆否认我时,我将向你们回转[23]。——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想在善和恶中作造物主的人,必须首先是个破坏者,并砸烂一切价值。也就是说,最大的恶属于最高的善。不过,后者是创造性的善[24]。——尼采如是说

————————————————————
        [1] 雅斯贝尔斯:《理性与存在》,载考夫曼编:《存在主义》,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67页。
        [2] Simon Critehley, etc., ed. A Companion to Continental Philosophy,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8, p153
        [3] 尼采:《苏鲁支语录》,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13页。
        [4] 尼采:《看哪这人!——自述》,中译本,载《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99页。
        [5] 尼采:《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4页。
        [6] 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4页。
        [7] 同[4],第4页。(萨蹄尔 [ Satyr ] 是希腊神话中的林怪和酒神的随从,在希腊神话中兼醉汉与色鬼于一身。)
        [8] 同[5],第58页。
        [9] 同[6],第116页。
        [10] 尼采:《权力意志》,载《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0页。
        [11] 同[6],第115页。
        [12] 同[6],第14页。
        [13] 同[4],第107页。
        [14] 同[10],第17页。
        [15] 同[6],第347-348页。
        [16] 同[6],第232页。
        [17] 同[6],第148页。
        [18] 同[6],第238页。
        [19] 同[10],第19页。
        [20] 同[15]
        [21] 同[3],第76页。
        [22] 同[6],第118页。
        [23] 同[3],第75页。
        [24] 同[4],第100页。 
尼采与虚无主义

    如果我们直观地看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反宗教的命题,至少是反基督教的命题。就连著名尼采哲学专家考夫曼先生也认为,“上帝死了”是“一种宗教语言…只是诊断当代文明的一种尝试,而不是对终极现实的一种形而上学的沉思”。 (注:Kaufmann,Nietzscge, P. 100.)
  然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另外一部分尼采学者认为,“上帝死了”是一个反形而上学命题。反形而上学用尼采本人的话来说就是虚无主义。尼采对于虚无主义的论述较多地出现在《权力意志》一书中,大约有几十段,从他那不够连贯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尼采心目中,虚无主义不是某种观点或者某种思想的特征,而是一个历史性的虚无主义是一种历史性运动
  尼采说:“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于目的的回答”。(注:尼采:《权力意志》, 第280页。)尼采认为,这个过程的起点由柏拉图哲学与基督教相结合,形成柏拉图—基督教哲学体系开始。即,从基督教教条化——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化开始,最高价值便开始了自行贬值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形而上学自行贬值的过程,也是虚无主义发展的过程。
  尼采认为,柏拉图——基督教哲学把上帝作为至善和绝对正确的偶象,因而对整个世界乃至人类生活,持一种道德解释的态度。而“凡道德皆偏见”,明确地表达了尼采对西方文化的基本估计:西方文化建立在道德偏见的基础上。基督教对世界的解释由道德始,虚构了一个真实的天国,杜撰出一个至善的上帝,使信仰的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世界形成尖锐的对立。两千多年来,人的生命一直是一种不必要的东西。人们之所以需要这罪孽深重的躯壳,仅仅因为它是偶像崇拜和灵魂的载体。柏拉图——基督教哲学使人对世俗生活产生难以克服的罪恶感,致使信徒在信仰生活中不断进行自虐,并且以扼杀生命中的自然冲动为荣,以使人变成道德教条的奴隶为荣,以自己的奴隶地位为荣。因此,柏拉图——基督教哲学的最大错误在于反对人的生命,反对现实世界。它从出现那天起,就必然会逐渐走向衰亡。
  需要说明的是,虚无主义在尼采意义上原本是反形而上学的意思。然而,他为什么把柏拉图——基督教称作第一种虚无主义呢?关键在于尼采所说的“消极的”这三个字。消极的虚无主义意指,这种学说的本质是形而上学的。由于它把信仰世界与现实世界,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对立起来,使人的现实生活与存在成为没有理由的,因而,它自己在无意之中,为形而上学的灭亡埋下了一粒致命的种子。形而上学走向覆灭由第一种虚无主义始,就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第一种形式的虚无主义,是形而上学的第一个掘墓人。不过,这个掘墓人对于自己在干什么一无所知。因而它是“消极的”虚无主义。
  在尼采看来,笛卡尔哲学问世,是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积极的哲学虚无主义运动。换句话说,笛卡尔哲学主动发起对形而上学最猛烈、也是最致命的攻击。尼采认为,笛卡尔哲学所创造的时代是:“贵族政体:笛卡尔,理性的天下,意志主权的证明。”(注:尼采:《权力意志》,第222页。)这是一种“积极的虚无主义”, “是精神权力提高的象征”。
  笛卡尔体系,对以往认为正确无误的东西进行普遍怀疑,而一切被认为正确无误的东西均与上帝有关。因此,笛卡尔建立体系的尝试,实际上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宣战。宣战的真正意义至少可以被看作企图为人类理性和知识开辟一块空间。而这片空间的基础是“我思,故我在”(ego cogito ergo sum)。
  “我究竟是什么?一个思想物。什么是思想物呢?就是一个在怀疑,在领会,在肯定,在否定,在意愿,在拒绝的东西,也是一个在想象,在感觉的东西。”(注:Descartes,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escartes, Vol. I, Cambridge, 1973, P.153.)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改变世界的阿基米德点。由此出发,笛卡尔建立起一个至少可以与基督教世界相抗衡的理性世界。上帝被保留下来了,不过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上帝虽然在名义上是无欺的,至高无上的,但实际上完全仰仗于理性的“我思”。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这场变革的真正作用在于“上帝和教会圣职的权威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良知的权威,突兀而起的是理性的权威”。理性权威取代上帝权威标志着笛卡尔时代的开始。尼采没有明确地说笛卡尔的革命是一次贵族革命,不过他把笛卡尔创造的时代称作“贵族政体”,它的特点是“井井有条、兽性十足、严峻无情、‘冷若冰霜’、铁面、‘非德意志’、讨厌滑稽剧和自然物、普遍化、独立于既往。因为它相信自身,归根结底,要永当主人就要多些猛兽性”。(注:尼采:《权力意志》,第222页。 )井井有条是指笛卡尔体系清楚明白的特点。兽性在这里不是贬意的,意指与人的本性相通,具有人的本能的东西。它没有基督教的矫饰和虚伪,坦诚地袒露人本身的存在。每当尼采谈论兽时,切不可把它当作一种贬意的东西,殊不知尼采赞赏的狄俄尼索斯不就是半人半兽的形象吗?兽性或者动物性常常是活力、生命力的代名词。冷若冰霜、铁面等则指其理性的面孔。这张面孔使笛卡尔成为一个时代的主人。尼采经常以半讥讽的口气谈论苏格拉底、康德等人。但是,对笛卡尔尼采却很少使用这种语气,不知因为笛卡尔的贵族身份,还是因为笛卡尔很少有道德说教,或者因为笛卡尔是第一个以隐晦的方式使至高无上的上帝在哲学体系中贬值的人。同一个God,在基督教体系中与笛卡尔体系中不可同日而语。 最高价值开始了贬值的过程,笛卡尔正是促成这一过程的第一人。也是尼采没有讥讽的第一哲人。
  笛卡尔反形而上学的贡献在于动摇了上帝的哲学中的超感性地位,把它变成了唯名论意义上的东西。问题在于上帝从超感性位置上被挤出来,势必有一个东西重新占据这一位置,否则,便谈不上被挤出来。笛卡尔用理性挤掉了上帝在哲学中的超感性地位,用理性取代上帝成为哲学中的绝对。在尼采看来,这是一次改朝换代,是换神而不推倒神坛。理性取代上帝成为哲学皇帝。
  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似有偏失。在基督教哲学中,上帝所处的神坛是彼岸世界,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其作用只在于论证上帝存在以及种种神迹的必然性。而笛卡尔的变革毕竟把哲学中最高的东西归属于人,而不是神。人的理性虽然成为哲学皇帝,但是,却不是彼岸世界的东西,而上帝是彼岸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笛卡尔的变革就不仅仅是一次改朝换代,而是一次真正的革命。他把哲学中最高的东西从彼岸世界拿到了此岸,从此人的主要使命便不是做一个信徒,而是做一个运用理性认识世界的认识者。不过由于笛卡尔无法雄辨地证明,从我思出发如何解决认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因而诱发了一系列的思考。最终酿成了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尼采却不这样看,他不认为康德的变革是一场革命。
  尼采认为,继笛卡尔之后,哲学史上出现的第二次批判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运动,是以康德为代表的“18世纪的”虚无主义运动。“康德以他的‘实践理性’和道德狂热贯穿了整个18世纪;他完全处在历史性之外;对他那个时代的现实不屑一顾,譬如革命;未受到希腊哲学的触动;他是义务概念的幻想家;感觉论者;带有教条主义恶习的神秘嗜好。”(注:尼采:《权力意志》,第223页。)康德使尼采感到不快。 因为康德在认识论中限定人的认识界限,这种“设定界限的认识论,准许任意设定理性的彼岸”。在尼采看来,康德的做法是“信奉旧的理想和旧的热衷的权力”。他凭借限定人的认识界限的方式,把基督教的旧理想从哲学中排除出去,却又通过狂热地鼓吹道德实践理性,使上帝堂而皇之地再度统治哲学和世界。这种做法在尼采看来是哲学向基督教的一次倒戈。随着倒戈而来的是基督教特有的旧习气,教条主义的神秘嗜好以及带有女人气的软弱。康德所代表的虚无主义“是日益虚弱的象征”。他无所作为,他习惯遵循的思维方式是,从现存的世界出发断定这个世界不该存在,而且从那个本应该存在的世界出发认为没有这样的世界。“这样一来,生命(行动,受动,意愿,感觉)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尼采认为,叔本华是再度掀起虚无主义运动的哲学家,然而这又是一次消极的虚无主义运动。叔本华哲学深受印度佛教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悲观主义特点。叔本华相信,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表象形成的世界,它既不是名称,也不是形式,只是一种虚幻的东西,是一个痛苦的梦。如果一个理智的人知道自己被束缚在一个梦中,如果他知道出路何在,他必当全力摆脱出来。因为在这个世界中,生命没有意义,没有特点,只有无休止的生与死的交替。真实的世界是意志的世界,而意志由于找不到良好的宣泄途径,形成巨大的痛苦,由此造成人生存的世界是苦难的世界。在苦难的世界中,生命是不值得肯定的。人要想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摆脱生命。叔本华哲学是否定生命的哲学。在尼采看来,这种悲观主义是“弱者的悲观主义”。它往往只看到阴暗的东西,为一切事物找到失败的根据,并且想知道普遍苦难意义上的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这种弱者的悲观主义缺乏自己的意志。当托(Danto )先生把叔本华悲观主义的虚无主义称之为“emptiness”(虚空)。 如果考虑到叔本华哲学与东方佛教的渊源,这一称呼似乎比较贴切。尽管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但是,在叔本华的世界中,意志由于没有宣泄的渠道,因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植入事物”之中。受这种悲观主义驱动的人,是“无意志和无力量的人,也绝不会让事物具有意义,因为他不相信事物中有什么意义”。他体现了“精神权力的下降和没落”。这种“悲观主义最后必然发展为虚无主义。什么是活力呢?无价值性、无意义性的概念”。(注:尼采:《权力意志》,第295页。 )如果人虚弱到连赋予事物任何意义的能力都不具有的地步,最高价值当然就完全贬值了。而这一切都发源于对生命的否定,这一过程是逐渐发生的。
  尼采认为,基督教把上帝作为世界的主宰,从而把人变成信徒。人类生命的全部价值在于为上帝的创造做注脚。这种人类的角色和形象是对人的生命的否定。笛卡尔的变革是伟大的,他把人从上帝仆人的地位解放出来,使人成为求知者,理性主义者。然而笛卡尔赋予人们的权力只“具有裁判权的价值,别的一无所有”。理性的人能够在理性范围内创造自己和认识世界,但是,人所拥有的世界却不仅仅是理性的世界。在现实生活或者日常生活中,人怎样成为人?这个问题是笛卡尔哲学无法回答的。而且每当人们谈及笛卡尔哲学时,总是隐隐约约地感到,在“我思”之后似乎还应该有一个东西,以保证我思的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性。于是在这种诘难之下,康德把已经被笛卡尔哲学挤掉的彼岸世界请回来,彼岸世界象幽灵般再度附于哲学之体。所不同的仅是这次它不是作为超验的神出现,而是作为超验的存在、物自体等概念出现。于是哲学家们又开始苦苦追寻那个久违了的绝对。绝对再一次作为最高理想或者称最高价值出现在哲学中。然而这只是一个理想的目标,“根据那种至今仍流行的意见,人们所理解的最高价值就是真、善、美——真就是现实存在者;善就是普遍地决定一切的东西;美就是存有者的秩序和统一性。但现在,由于出现了这样的洞识,即理想世界是绝对不能在实在世界内实现的,于是那些最高价值就已然自行废黜了。最高价值的约束力量摇摇欲坠了。由此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最高价值不能同时为那些在它们之中被设定起来的目标之实现提供保证、途径和手段,那么,这些最高价值又有何用呢?”(注:海德格尔:《林中路》,第206 —207页。)于是“最高价值自行废黜。”
  尼采是这一过程中最后登场的哲学家,尼采描述了哲学史的虚无主义过程,即对传统的形而上学进行强有力的批判。尼采本人对虚无主义没有更严格的定义,从描述性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的虚无主义有多种含义,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充分看到这一点。尼采曾经说过,自己“以前一直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坚持虚无主义的动力是激进主义,然而这种动力使尼采上当,当他发现这一点时,就决心克服虚无主义。但是,他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批判时,又宣告虚无主义已经站在门口了。这势必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尼采哲学是否是虚无主义哲学。
      尼采哲学是虚无主义吗?
  这个问题引起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界的激烈争论。争论所依据的事实和资料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由于各自的出发点不同,因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哲学的任务是批判形而上学。但是,若进行批判,必须站在形而上学体系之中,因而,尼采哲学不可避免地陷入形而上学。鉴于尼采对形而上学的激烈批判,特别是对传统价值体系的批判,所以尼采哲学可以被看作价值的形而上学或者价值的虚无主义。可以看出,在海德格尔那里虚无主义就是形而上学,由于他认为尼采没有真正摆脱形而上学,因此他断定,尼采哲学是虚无主义哲学。以往的哲学之所以成为最高价值的自行衰落,主要是因为他们压抑了人的生命欲望,使之无法表象出来,因此,尼采的哲学力图“重估一切价值”。这种重估不仅仅是以新的价值来代替旧的价值,也不仅仅是把旧的价值观念颠倒过来即可,而是首先要设立新的价值原则。因为在尼采看来,以往的一切虚无主义,无论是柏拉图——基督教式、笛卡尔康德式、还是叔本华式的,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准则,这就是企图脱离人的现实生活(或者日常生活)去寻找一个绝对正确的,永恒不变的东西。上帝、理性、物自体、意志等都是这种不变的绝对。虚无主义的历史无非是价值、价值的确立、价值的废黜、价值的重估、价值的重设。不过,以往的虚无主义似乎没有完成全部循环过程。因为他们都没有对一切价值赖以建立的原则本身进行重估,他们所做的只是单纯地颠倒过去的价值,只是在神坛上换一尊神像的问题。尼采要做的是推倒神坛,另立门户,改变意志的痛苦状态,使人的存在或者人的内在的强力意志得以表象出来。
  设定价值的新原则最重要的是如何理解价值。尼采曾经说过,价值的观点着眼于生成中的生命相对延续的综合产物,是关于生命如何保存提高。海德格尔对尼采的这句话加以分解。他指出,首先,“价值是一种观看的观点”,“作为观点,价值总是被一种观看并且为这种观看设立起来。这种观看具有这样的特性,即它看,是因为已经看到了,而它已经看到,是因为它表象并设定了被看见的东西本身。通过这种表象着的设定,那个对针对某物的看来说是必须的、从而对这种观看的视线起着指导作用的点才能成为观点,也即成为在观看中并且在一切受视野引导的行为起标尺作用的东西。因此,价值并非首先是某个自在的东西,然后才偶尔被看作观点。”(注:海德格尔:《林中路》,第211页。)海德格尔的意思是,在尼采那里,价值作为观点,是观看之后。他不象传统的虚无主义那样,把价值作为人类生活之外某个地方存在的、自在的、超验的东西,而是作为可以实实在在地“观看”的尺度。人之所以看,是因为人已经看到了。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人表象某物,设定某物的过程。表象、设定完全取决于日常生活的需要。人不是为了认识绝对才去观看。而是为了生活才使某物成为自己视点里的东西。它与人的生命同在,着眼于人的生命保持——提高,因此,价值是一种尺度,关系到“数字和计量刻度”,它运用数字和计量刻度所衡量的是进入“观点”中的东西对于生命究竟是起保持——提高作用还是起贬抑作用。价值之所以是价值,因为它是标准。它衡量事物的方式有视点、视角、视界。衡量事物的过程经历了从外观到知觉的观念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象事物体现了人的品味,即具有个人特点。人表象事物实际上就是表象自己所好,是人自身显露自己的一种冲动,并使某物涌现出来。物涌现本身就是人与物自己占有自己,同时也为自己确立视点。这个视点给出要遵循的视角,“这个视点就是价值”。因此,价值不是某种外在的、超验的标准,而是人在生存中为自己的行为、为进入自己活动的一切赋予意义。价值所重视的是生成中的生命相对延续的综合产物。所谓综合产物指进入人的生命状态中的一切对于保持——提高人的生命所起的作用。综合产物处于生成中,也随着生命的不断生成而不断形成。“生成对尼采来说就是‘强力意志’。如此,强力意志便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尼采往往也对‘生命一词作广义的使用,而在广义上,这个词便在形而上学范围内等同于‘生成’了。在尼采的语言中,‘强力意志’、‘生成’、‘生命’和最广义的存在,乃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成内部,生命——即生命体——便构成自身为强力意志的诸中心。这种中心因此就是统治产物……价值从本质上说,就是这种统治中心的增或减的观点。”(注:海德格尔:《林中路》,第213页。)换句话说, 价值的大小变化始终与强力的增长成比例,人的强力增强时意味着人的生命力增长,人所设定的价值就会随着人的强力的增长而增长。因此,价值就是强力意志为自身设定的条件。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起点便是强力意志。强力意志是设定价值的新原则,也就是尼采新价值体系的“上帝”。这种设定价值的标准之所以是新的,是因为他不同于柏拉图——基督教哲学的上帝,它不是超验的、外在的绝对力量,而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他也不同于笛卡尔的“我思”,因为笛卡尔的我思是没有人的一切肉体和感官特性的纯思维性的东西。尼采的强力意志则是人在日常生活状态和日常活动中“有意识地实行自己”。
  既然一切价值的重估最终落在强力意志这一新价值的标准上,那么如何理解强力意志,成为理解尼采形而上学体系的关键。海德格尔认为,强力意志will to power分为两部分,will和power。will指意志。“意志绝不是一种愿望,绝不是一种对某物的单纯追求,毋宁说,意愿本身就是命令”。(注:海德格尔:《林中路》,第216页。 )意志包含着意愿,意愿的功能在于发布命令。命令是主人,可以支配各种可能的行为。命令者本身不是置身于命令之外。也就是说,命令不是绝对。命令者在命令中也被命令,这就是实行支配的过程。在命令中命令者服从这种支配和支配能力。即命令者在发布命令时,本身并不是作为发号施令者出现,而是作为行动者、执行者出现,命令者行动中要服从自己。因此,这样的命令是一种自我克服,比单纯地服从似乎更难一些。只有能够服从自己、克服自己才是真正的命令者。这也许是海德格尔从尼采哲学中挖掘出来的最重要的东西。因为,只要有一个对他物发布命令的命令者,而这个命令者自身不服从什么,那么这个命令者便成为绝对,成为至尊。而否定绝对正是尼采想完成的任务,因而,在尼采的哲学中不应该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只对他者发布命令的绝对。人要是能够服从自己,就不需要被什么东西所命令,即人要支配世界,首先必须能够支配自己。否则,人只能是从属者。传统的形而上学之所以造就了人的从属性,就是因为他不能使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即使笛卡尔的“我思”,也只能思考“我思”以外的东西,而不能思考“我思”自身。意志意愿作为命令就是服从自身,克服自身,这意味着他并不追求他不具有的东西,而是追求他自身,他在追求自身的过程中超越自己。意愿之所发布命令,服从自己,克服自己,乃是因为与意愿相关的是强力。超越自己就意味形成更强大的意愿,生长的意愿。更强大意味着更多的强力。强力蕴含着命令自身,是使命令得以发布的人的生命的冲动,是不可遏制的力量。
  强力本身具有等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强力有一个类似于结构那样的东西,而是说强力不能只是保持,而没有提高。因为强力如果只留留在某个等级上,说明强力处于无力征服自己当下状态的境地,这就是衰弱的象征,就意味着强力的下降。“强力的本质包含着对它自身的征服。这种征服归于强力本身并且来自强力本身。因为强力乃是命令,并且作为命令而授权去征服当下的强力等级”。(注:海德格尔:《林中路》,第217页。)当然征服当下的权力等级并不是强力的目的, 仅仅是他的本质促使他去征服自己,如此说来意愿不是一种功利性的追求,尽管意愿总会有结果。在海德格尔看来,强调意愿的自我命令和强力的自我征服旨在于说明“没有自为的强力,同样也没有自为的意愿”。强力可以说是意志中的意志,而意志是强力征服意义上的意志。双方处于相对峙状态。双方在相互作用的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永恒的轮回”。海德格尔认为,由于尼采所说的意志想征服自己,他就不会安于生命的任何一种丰富状态。他将不断地在征服自身的同时返回自身,假如他不能征服自身,也就不能返回自身。这一过程,就是同一事物永恒的轮回。这种轮回过程说明了生命的运动是becoming生成,change变化等。强力意志在征服自身的过程中返回自身,是在永恒的轮回中保持生命强力的方式,是“存在者整体的存在方式”。在海德格尔看来,尼采强力意志和永恒的轮回解决了存在者整体的存在方式问题。尼采对于存在者存在问题的解决,以批判形而上学为基础,经过批判,形而上学已经成为不可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尼采批判形而上学,并且想使西方哲学弃绝形而上学,走向能够焕发人的生命力的哲学,但是,他在进行形而上学批判时,被其无法估量的强大力量拉入了形而上学的旋涡之中。假如尼采没有付出这样的代价,也许形而上学不会这样快地退出哲学舞台。
  对这一问题持否定态度的学者与海德格尔所持素材相同,然而结果却完全相反。客观地说,海德格尔之所以认为尼采哲学是虚无主义哲学,主要不是依据尼采自己如何定义或者批判虚无主义,而是依据尼采是否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使形而上学退出历史舞台。因为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发起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完成这一任务,因而他不可避免地陷入形而上学,他讨论人的存在,依然是在形而上学的框架中,所以尼采是虚无主义者。而认为尼采哲学不是虚无主义的学者通常是根据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态度而定。
  当托认为,历史上的虚无主义有两种,一种是虚空的虚无主义,以叔本华和印度佛教为代表。这种悲观主义的虚无主义认为生命只是无休止的生死交替,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意义,尼采也批评“悲观主义谴责生命”。另一种虚无主义是否定的虚无主义,以19世纪俄国的妥斯佗也夫斯基为代表。“俄国虚无主义是以否定的、破坏性的态度对待道德、政治、宗教学说,在虚无主义者看来,这些东西都是有限的,蒙昧主义的”(注:Danto, Nietzsche as Philosopher, New York, 1980, P29.)。当托认为,尼采对这两种虚无主义持批判态度,如仅此而言,尼采不是虚无主义者。不过也可以说尼采有他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形而上学。当托在这一点上与海德格尔十分相似。
  阿洛尼(Aloni)教授认为:“在尼采哲学中, 虚无主义一词首先指生命的衰落和人的减小。它体现在尼采对传统的虚无主义形式所做的批判上。传统虚无主义注重上帝、绝对、‘真实的世界’、原罪、罪过、在死后受到永恒的惩处或奴役等对人的自我摧残和自我伤害。”(注:Aloni, Beyond Nihilism, New York, 1991, P.3—4.)不仅如此,尼采对于现代虚无主义的批判,也基本是在这个意义上进行的。他认为,尼采是以反基督者,反虚无主义者的姿态批判传统虚无主义的,因此,他断定,尼采不是,也不可能是虚无主义者。这是就尼采论尼采的一种典型的方式。
  著名尼采专家所罗门(Solomon)认为, 虚无主义不是尼采哲学试图捍卫的学说,而是他的哲学由之开始的问题。尼采的强力意志所要回答的问题,正是关于虚无主义问题。他认为不应该把虚无主义问题与形而上学问题混为一谈。根据尼采的标准,形而上学所讨论的超感性实体、绝对知识、客观和普遍价值等确实是虚无主义的。但是,这种虚无主义的初衷显然是为了对抗传统的虚无主义,是为了征服它而创造的,不是那种自觉的虚无主义。尽管这番议论是针对海德格尔等人而发的,但是,这与海德格尔对待尼采虚无主义的态度是一致的。
  笔者认为,如果从尼采本人的作品来看,虚无主义在他那里具有多种含义。不过无论从哪种含义看,尼采都不认为自己是虚无主义者。最明确的表白就是尼采说自己曾经是虚无主义者。但是,从前后文的关系看,尼采显然对自己曾经是虚无主义者采取了一种反思态度。他的真正意思是,他曾经一度堕入虚无主义,因为激进主义的态度使他上了一当。而他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显然已经对自己“曾经是虚无主义者”的立场进行了批判。对于消极的虚无主义尼采批判比较多些,那是因为他认定消极的虚无主义者是软弱的,崇尚强力意志的尼采一向对于人的软弱持鄙视态度;也因为尼采中期以后与叔本华哲学决裂。尽管他有时也称某些虚无主义是积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他心目中,积极的虚无主义就是他所要采取的态度。而只是表明,他肯定积极的虚无主义,并不是肯定这种主义本身,而只是肯定他的精神。他认为,积极的虚无主义原本是想克服阻碍人的强力保持——提高的种种观念。但是,由于他们只推神像,不倒神坛,因而他们的目的并没有真正达到。“重估一切价值”已经鲜明地体现出尼采与一切传统哲学决裂的态度,就这个意义而言,尼采不能算是虚无主义者。

作者 杜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