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圣泉中学会徽:论教学管理现代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9:43:26
论教学管理现代化 2007-08-30 08:38
 
周立
教学和教学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现代化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部分。研究并实施教学管理现代化这一具有现实性,又带有超前性、开拓性的课题,对于贯彻落实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生产、现代科技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对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如何具体实施等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一、什么是教学管理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种人为的、有目标、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一个相对的国际性的概念,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学校教学管理现代化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现代化和学校现代化建设目标为依据,设计、规划教学管理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并加以实施,使教学管理的思想、组织、设备、手段和人员同当代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过程。教学管理现代化蓝图的实现,将使教学管理的多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带动整个学校建设的现代化,使学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 以系统科学为方法论基础。管理现代化要有现代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所有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基础外,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兴科学——系统科学也是教学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思想理论基础。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科学,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思维方法,如整体综合优化、合理结构、开放和封闭的统一、动态平衡、信息反馈、系统分析、定量分析等。把系统思想原理和系统方法引进到教学管理之中,对教学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提高教学管理的理论性、有效性及其层次水平具有重大价值。
2.以教学质量管理为核心。质量管理是以保证产品质量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检查、控制等活动的总称。近百年来,它大体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和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三个发展阶段。60年代开始形成的"TQC"反映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使质量管理走上了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其基本思想观点和要求可以概括为“四全”:全面质量、全过程管理、全要素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企业管理和学校管理有根本差异,但也有许多共性。“隔行不隔理”,企业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可以而且应该被学校管理借鉴和利用的。针对学校的特点,从学校教学的实际出发,引进和吸收"TQC"的基本原理,总结和革新传统的教学管理,就产生了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现代的科学的教学管理就是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是美、日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实现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迈入提高教育质量的时代正在实践的课题,也是我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3.采用多种多样的科学管理方法。现代教学管理必须广泛吸收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动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术。除教育统计外,还要综合运用目标管理、教育系统工程、教育控制论、信息管理、质量管理、教育评价、行为科学、思想教育、科学的组织工作等方法和技术。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采用量化管理,用数学方法解决有关问题,坚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并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2)通过系统分析方法,使复杂问题条理化;(3)对教学管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工作数据、程序和方法标准化;(4)遵循 PDCA循环管理工作程序。
4.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与现代教育技术是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对学校来说就是要实行“科教兴校”的办学策略,强化教育科研的功能和管理,广泛采用电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教学管理改革和发展转移到依靠教育科研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轨道上来,重点是建设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以最优设计和调控教学过程,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二)现代化教学管理与传统教学管理之比较
“不比不识货”。将现代化教学管理与传统教学管理作一对比,有利于我们更好认识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长期以来,教学管理只限于传统的经验型的教务行政管理,强调考试和成绩统计等。从质量管理的发展来看,尚处于质量检验和质量统计阶段。与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相比,两者在方法论、质量目标与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要素、参与人员、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手段等特征方面有着根本的差异,现代化教学管理在理论性、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有效性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管理,它无疑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诚然,对传统教学管理也要一分为二,其合理因素应予继承和发扬。但与现代化教学管理相比,它缺乏正确的教学思想、方法论和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没有明确的理性思路为依据,因而这种管理是经验型、事务性、低层次、低水平的,实际上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其陈腐的教学思想和片面管理所造成的危害已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全面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思想理论,去腐取精,冲破传统教学管理的束缚,总结近几年来出现的教学管理新思想、新经验、新理论,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实现从应试教学管理模式向素质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化,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实施
(一)实施要点
首先,要抓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各项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现代化是靠人干的,没有人的现代化,现代化就会落空。人的现代化最主要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具有现代化的观念(思想意识)。知识和能力等对学校领导和教师来说,首要的是思想、意识的现代化,这是现代化的灵魂。需要大力倡导的现代意识有整体意识、科学意识、素质教育的意识、质量意识、质量道德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效率和效益意识等。特别要重视对全校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管理和质量道德教育,打好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基础。
1.质量意识教育。要使全体人员进一步认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认识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学校的生命,是关系到学校盛衰和个人荣辱的大事。从而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质量意识,确立提高教学质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质量管理教育。要对教职工和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学时的质量管理培训,系统讲授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教育统计方法等,普及现代质量管理知识。
3.质量道德教育。质量道德是师德的核心,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为追求教学的高质量,要对教师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思想行为作出规范,并进行教育,促进教师质量道德素质的提高。
其次,实行“四全”整体综合管理,明确质量目标(标准),加强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把关,创造最优质量。
1. 全面质量,实现质量目标和标准全面化。教学质量不能单纯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全面的广义的教学质量既包括全体毕业生的质量,而且还包括学生质量赖以形成的各项工作的质量。就学生质量而言,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成绩,而是指学生全面素质的适应性、后劲等质量特性满足未来社会需求的程度。同时,全面质量还包括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全面质量目标的实施需要通过具体制定全面教学质量标准和分层次(课时、课题、单元、学科、学期、学年等)达标教学管理来进行。总之,质量目标现代化要讲全面质量,要实行标准化管理,这是教学管理的方向和中心。
2.全员参与管理,实现组织体制合理化。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管理的组织体制和格局,建立具有广泛参与机制的现代化教学管理系统,让全体师生员工都成为教学管理的主体或积极参与者。除校长全面负责外,严格各种形式的教师教学质量责任制和考评制,充分发挥学生质量管理小组在合作互帮学习中的作用,组织和协调家庭、社会各部门参与教学管理的力量。另外,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由单一的班级教学形式向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合理结合的世界趋势发展。在编班管理上,班级规模应逐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并大力提倡分组(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以利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全过程管理,实现管理过程科学化。“质量形成于过程”,要“强化过程,淡化结果”。全过程包括:(1)从学生入学,经过各个年级(段),直到毕业的成长发展过程;(2)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全过程;(3)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要把教学管理的重点从传统的质量检查(考试)阶段、“事后把关”转移到对质量形成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上。要以预防为主,协调控制和提高各个环节(工序)的质量,保证下个环节(用户)以至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过程的高质量。
固然,全程管理并非否定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定。今后将更加注意检查时间的经常性、检查内容的全面性、检查形式的多样性和学生自我检查的主动性。在评定方面,根据不同场合,分别采用科学的计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评定的重点,将由终结性评定逐步转为形成性评定。以便根据质量反馈信息,及时弥补知识、技能、智能和品德方面的偏差与缺漏。同时,还要建立“用户质量评价制约机制”,倡导在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学生之间是“用户”和“服务”的关系。在学校内部,人人是用户,人人又是考评者,谁的工作质量和效益差,下一年级的教师不满意,学生不满意,就扣谁的奖金,使质量同相应的利益挂钩,职、责、权、利一致。
4. 全要素管理,实现管理要素最优化。全过程管理中各个环节(阶段、工序)的质量是由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的质量决定的。教学系统的要素有构成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物质条件和教学管理等)和过程性要素(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结果等)之分。现代化教学管理不但要重视管好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控制好影响教学质量形成的各个要素,通过提高各个要素的质量和优化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持续稳定地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努力实现校舍建设、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手段现代化。
教学物质条件属于硬件,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教学管理现代化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校舍,装备标准化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
校舍建设:有体现教学为中心,突出教学楼(内有符合标准的普通教室、学科专用教室和多功能阶梯教室等)为主干,周围建有实验楼、电教馆、艺体馆、科技馆、图书馆、行政办公楼等建筑,以及运动场地与设施,还有符合“四化”(绿化、净化、美化、香化)要求的校园环境。
教学设备:有符合标准的教室设备、实验室设备、电教设备(含电视机、录音录像机、幻灯机、闭路电视等视听工具)、图书资料设备、音体美设备等。
教务办公系统设备:有先进的电讯和文印设备。
教学监控设备:安装电视监控器,可以随时观察、收录、监督和调控师生课堂教学等活动情况。
教学技术手段:建立和使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硬件和系统软件),并充分发挥它在教学计划管理、课程设置与编排、教学人员管理、教学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管理、辅助测验与评分、考试成绩统计、学生学藉管理和个案资料的记录与存储、图书和教学资料的采编、借阅与检索、教材的征订与供应、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学科研经费的预决算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计算机全面完整地储存大量数据、资料,为教学管理及时、精确提供统计、评价和分析的可靠依据,并作为信息处理和计量工具,帮助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有效的决策论证,合理调度和使用教学资源,从而为大大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实施策略
教学管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施是一场艰巨而深刻的变革。需要积极创设条件,采取符合实际的策略和得力的举措,做到“重心转移,分步推进,多方集资,注重实效”,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1. 重心转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的主要责任者和关键人物。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不少校长成天忙于行政事务,还要应付上级大量的检查、评比、验收、汇报、会议等,真正抓教学、抓质量管理的时间就不多了。为此,必须在实际上而不仅仅是在口头上做到教学为中心和教学为主,实行校长工作重心的真正转移。除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精简会议和评比,多为学校现代化提供服务和保证外,校长要全面安排,搞好自我时间管理、科学合理分配时间,改进工作方法,实行层次管理,克服包揽事务的毛病,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例如2/3,至少1/2以上)转移到抓教学和教学质量管理上来。否则,教学管理现代化仍将是一句空话。
2.分步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要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和条件,坚持需要与可能结合。态度要积极,步骤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行“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策略。在尚末实现“两基”的地区和学校,首要任务是实现“两基”。在已实现 “两基”的地区和学校,重点学校,中心学校、示范学校先走一步,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现代化的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可先从单项抓起,逐步扩展到整体综合现代化。现代化是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其程度和水平上,宜由初步的、低级的到基本的、中级的向高标准、高级的方向发展。总之,教学管理现代化要实行积极稳步推进的策略。
3. 多方集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施教学管理现代化需要增加教育投入。不论是硬件的建设和购置,还是软件的丰富和提高,都需要足够的经费。经费哪里来?当然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学校也应多渠道筹集经费。如通过大力发展校园经济和校办产业创收,从非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收取合理费用,争取社区、企业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捐资等,扩大经费来源,以解决教学管理现代化所需的资金。
4.注重效益。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学校添置现代化教学设备,不但要严格管理,而且要注重实效,充分利用,把设备利用率作为衡量设备效益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这里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硬件与软件同步建设。没有丰富的软件,就不可能有硬件的高效。二是人员素质与设施要协调,超越人员素质的设施是浪费。有些学校花巨资购置了先进的计算机、闭路电视、微格教学设备等,但由于软件不配套,操作人员的思想、业务和管理水平跟不上,使用率很低。有的学校把新购置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当装饰品,仅供参观,造成极大浪费。这些状况都是与现代化的目的要求相背离的。当前,在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落后,教育经费投资比例仍然较低的情况下,贯彻注重效益的策略思想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