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奥特曼哪一集死了:论高职学生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2:23:16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5-17 15:05:00 ]    作者:车毅    编辑:studa20
【摘要】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人们经常会进行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变动。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这种职业的迁移现象给高职学校和学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为了提高高职学术应对职业迁移的能力,高职院校要转变教育模式,突出素质本位的职教改革;要正确处理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高职学生则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职业迁移 高职院校 高职学生 能力
1 引言
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正在实现教育的转型,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学生数量的增大,而是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都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但是,由于教育模式的转变相对滞后,以至出现了困扰整个社会的悖论: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直线上升,一次就业率非常低。另一方面,企业却一“技”难求,遇到合适人才难寻的尴尬与无奈。
职业迁移是指人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机制的加剧,打破一生只维系于静态的一次性职业岗位而保持不变的模式,进行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变动;而职业迁移能力就是指应对职业迁移的能力。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在面临就业难的同时,也面临职业迁移的现实挑战和职业迁移的困惑。在此背景下,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2 职业迁移引发的问题
经过统计,跨专业的高职学生,像会计专业等有70%以上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外,计算机、电子商务、会展广告等专业的职业迁移率高达一半以上。尽管影响职业迁移的因素诸多,但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职业迁移给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都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对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所谓就业导向是指教育发展关于支持什么和限制什么的明确指向,即职业岗位(群)需求旺盛的教育类型、层次及其专业加快发展;否则,就不予发展,或者加以限制或调整。高职教育突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强调为社会提供“零距离”服务,输送针对性强的各类急需人才。
但是,由于社会职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培养大批适应对口岗位工作要求的人才是不够的,在各行各业急需各种专门人才的背景下,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当今社会向高度综合化方向发展,岗位职业越来越不稳定,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如果高职院校专业划分太细,专业口径太窄,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必然知识单一,知识技能结构不完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往往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并且理论脱离实际,动手能力弱、创新精神匮乏,创造能力不强,环境适应、职业迁移能力不足,适应性差。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转变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一专多能、专博结合,即:基础扎实、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口径宽、适应性好。
2.2 对高职学生
职业迁移现象给高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主要来自于对职业的迷惘、对职业的担心和对职业的期望。
高职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专业时,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或者是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或不喜欢;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为自己将来的就业进行有系统的计划,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既迷惘又不做准备;
高职学生中还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一是担心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职业岗位,二是担心找不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岗位,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没有信心甚至悲观。就业压力已成为高职学生压力中的最重要因素,极大的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为了适应将来的人才流动,必须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以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性。必须从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
3.1 高职院校方面
3.1.1 高职院校要突出素质本位的职教改革
素质本位职业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和从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培养为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奉献精神,养成遵纪守法、诚信互助的良好品格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是从业的基本保障,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岗位工作的要求,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外部影响起到重要的选择作用,并对内部环境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专业素质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具备的专业技能。这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良好的专业素质,是职校毕业生立足社会、服务人民、体现自身价值的关键素质。
素质本位职业教育要求作到以下几点:首先,从单纯应试教育和追求就业率的观念向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转变。素质本位职业教育应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进步。终身教育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的主导思想,职教工作者也应顺应潮流,在学生人格发展和知识技能储备的关键期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从单纯的“职业人”向“社会人”转变。素质本位职业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并不局限于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应增加文化修养的提高和思维技能、身心素质、人格品质的养成。不仅追求人的职业技能的提高,而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最后,从要求本专业学科的系统和完整性向技能面宽、适应性强的要求转变。素质本位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基础应用理论的掌握,特别是相同专业大类的共同知识和理论,达到专业知识与技能面宽、适应性强的要求。
3.1.2 高职院校要正确处理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基于我国新的条件所确立的新发展观。其就业导向是指直接指向具体岗位(群)的针对性教育;而其适应性教育则旨在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必须正确处理好高职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的关系,即关于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的价值取向。
高职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高”所要求的持续、综合的能力更能适应可持续社会发展的全面要求,这是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要求,现了人才发展的后劲。高职要获的更大发展,必须提供更具发展潜力和弹性的教育制度。毫无疑问,素质教育是高职的灵魂,而全面能力即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高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3.1.3 高职学院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要做到高等教育性、职业性、技术性相协调;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与当前生产实践水平相协调;本地域生产水平和未来发展水平相协调;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当前需要和前瞻性要求相协调。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具体的说,要协调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三类课程的逻辑关系和比例。
基础理论表达的是自然与社会普遍规律,是专业理论的基础,覆盖面很广。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在一定专业范围内,沿实际应用方向的综合与发展,又是专业技术的基础,即常是相近专业的共同基础。这两类知识支撑着高技术人才的适应力。专业技术知识直接反映当前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较好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由于专业理论是根据专业需要精选和提炼了的基础理论,因而较好地将针对性与适应性要求统一起来。基础理论应有较大精简,专业基础理论在侧重实际应用前提下,应有一定适应面;专业技术知识应有较强针对性。
另外,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院内专业自主招生制度,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实行大类招生,在大一年级不分专业,开设通设课程和相近课程。允许学生在大一下学期有重新自主选择和调整专业的机会。
3.2 高职学生方面
3.2.1 高职学生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高职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高尚的理想,并把把高尚的理想化为开拓人生与奋发成才的强大动力。第二,优良的道德。第三,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第四,求真的科学精神。第五,文明的人文素养。
其次,要培养各种基本能力。包括独立适应社会生活的生存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语言表达与基本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各种相关的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
最后,要勇于创新。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层面。
在素质培养过程中,“学会做人”是最基本的,处于最底部,是基础;“各种基本能力”是中间层面,处于中间位置;“创新能力”是核心和关键,处于最顶端。
3.2.2 高职学生要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生涯发展是从社会提供的各种职业中准备、正在以及持续进行选择的终生过程。职业生涯发展受到父母、社会、环境、性别、年龄、政治信仰、宏观经济状况、兴趣、能力、地域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职业生涯的复杂性、不可预知性。职业生涯中会发生突现,但受知识、能力限制,个人是不可也不应预知长期未来的,而应把注意力放在对自身能力和过去经验的积累上,从而应对职业生涯中的“突现”。
高职学生大部分年龄在16到25岁之间,根据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处于职业准备阶段和进入组织阶段。职业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职业现象力,对职业进行评估和选择,接受必需的职业教育。一个人在此阶段所作的职业选择是最初而不是最后的选择,主要目的是建立起个人职业的最初方向。进入组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一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作,在获取足量信息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意的职业。在这个阶段,个人所获得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将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这种知识经济社会中职业迁移的需求,高职院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在作中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条主线,强化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职业素质等。高职学生也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积极认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 李萍.职业迁移:高职学生面临的困惑与思考.教育探索,2008年第11期,134-135.
[2] 顾光同,徐群芳,余剑耀.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层次与运作体系.世纪桥,2008年第2 期,93-94.
[3] 张启富.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职教论坛,2006年3月,28-31.
[4] 张再生,肖雅楠.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及中国本土新现象:隐喻视角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卷第4期,319-326.
[5] 向春.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学术性与职业性之争.江苏高教,2008年第2期,13-15.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